CN116648500A - 茉莉烧酒 - Google Patents

茉莉烧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8500A
CN116648500A CN202180087334.5A CN202180087334A CN116648500A CN 116648500 A CN116648500 A CN 116648500A CN 202180087334 A CN202180087334 A CN 202180087334A CN 116648500 A CN116648500 A CN 116648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coholic beverage
alcohol
benzyl acetate
content
distilled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3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平孝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ory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ory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ry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ry Holding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48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8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2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4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4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 C12G3/06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with flavour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HPASTEURISATION, STERILISATION, PRESERVATION, PURIFICATION, CLARIFICATION OR AGEING OF ALCOHOLIC BEVERAGES; METHODS FOR ALTER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H6/00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H6/02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精刺激感得到改善的含有蒸馏酒的酒精饮料。一种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5ppm以上的苯乙醇、乙酸苄酯及蒸馏酒而成。

Description

茉莉烧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酒精饮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存在着具有各种风味特性的酒精饮料。酒精饮料的风味特性是其区别于竞争品的要素之一,各厂商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调配柑橘类的果汁或香料来突显清爽感,或者使用烧酒类的蒸馏酒来突显熟成感或酒感等,酒精饮料的风味改善正持续进行。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关于低含糖物质的柑橘类的碳酸酒精饮料,使用规定浓度的柠檬酸钾,来解决因来自酒精及碳酸的刺激或苦味所导致的容易损害柑橘感(柑橘类的美味)的课题。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关于番薯烧酒,为了提供一种可维持浓厚的香味,清爽感和反差感得到增强的番薯烧酒,而将β-香茅醇及亚油酸乙酯调整为特定浓度。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9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152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现有技术并未追求改善含有蒸溜酒的酒精饮料的酒精刺激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酒精刺激感得到改善的含有蒸馏酒的酒精饮料。
经深入研究,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特定的成分对改善酒精刺激感有效。本发明基于所述见解而完成。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下内容,但不限定于此。
(1)一种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
5ppm以上的苯乙醇、
乙酸苄酯、以及,
蒸馏酒而成。
(2)根据(1)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芳樟醇而成。
(3)根据(1)或(2)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酒精度数为10%(v/v)以上。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而成。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为碳酸稀释饮料。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为水稀释饮料。
(7)一种制造方法,其为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而成:
将苯乙醇含量调整为5ppm以上的工序,
调整乙酸苄酯含量的工序,以及,
混合蒸馏酒的工序。
(8)根据(7)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蒸馏酒是由包含下述工序而成的方法获得:
由一次下料工序得到一次醪,
将该一次醪提供给二次下料工序得到二次醪,
蒸馏该二次醪得到馏出液的工序,以及,
混合茉莉茶叶的工序。
(9)根据(8)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下料工序之前混合茉莉茶叶。
(10)根据(8)或(9)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茉莉茶叶与一次醪进行混合。
(11)根据(7)~(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酒精饮料含有苯乙醇。
(12)根据(7)~(11)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供给二氧化碳气体的工序而成。
具体实施方式
<酒精饮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酒精饮料。本发明的酒精饮料的种类无特别限定,优选为烈性酒、利口酒、烧酒、杜松子酒、伏特加酒、朗姆酒、高球鸡尾酒(highball)、碳酸烧酒(Chu-Hi)、鸡尾酒、沙瓦(sour)等。“高球鸡尾酒”、“碳酸烧酒”用语,在与本发明的饮料相关的情况下使用时,是指含有水和蒸馏酒及碳酸的饮料。高球鸡尾酒、碳酸烧酒,可进一步含有果汁。此外,“沙瓦”用语,在与本发明的饮料相关的情况下使用时,是指含有烈性酒、柑橘类等具有酸味的果汁、甜味成分以及碳酸的饮料。“鸡尾酒”用语,在与本发明的饮料相关的情况下使用时,是指将果汁等混合至作为基础的酒中而制作的酒精饮料。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含有苯乙醇而成。苯乙醇是存在于单式蒸馏酒中的成分。酒精饮料的苯乙醇的含量,例如可设为5ppm以上、7ppm以上、10ppm以上,但不限定于此。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含有乙酸苄酯而成。酒精饮料的乙酸苄酯含量,可设为0.002ppm以上、0.005ppm以上、0.01ppm以上。进一步,酒精饮料的乙酸苄酯含量,可设为100ppm以下、50ppm以下、10ppm以下。已知乙酸苄酯是茉莉、栀子花、梅子的香味成分之一,其与甜美的香味有关。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含有酒精而成。该酒精主要来自蒸馏酒,也可包含来自其他原料的酒精。在本说明书中,“酒精”用语,在没有特殊声明的情况下,是指乙醇。本发明的酒精饮料的酒精度数可设为1.0%(v/v)以上、6%(v/v)以上、10%(v/v)以上、12%(v/v)以上、15%(v/v)以上、20%(v/v)以上、25%(v/v)以上、30%(v/v)以上及/或44%(v/v)以下。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可以进一步含有芳樟醇。酒精饮料的芳樟醇含量,可设为0.02ppm以上、0.05ppm以上、0.08ppm以上。进一步,酒精饮料的芳樟醇含量可设为50ppm以下、40ppm以下、30ppm以下。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含有蒸馏酒而成。蒸馏酒不受其原料或制造方法所限定。作为蒸馏酒,例如可列举:烈性酒(例如,伏特加酒、朗姆酒、龙舌兰酒、杜松子酒、阿夸维特酒)、中性烈性酒、利口酒类、烧酒(麦烧酒、番薯烧酒),但不限定于此。优选蒸馏酒为烧酒。烧酒可列举:连续式蒸馏烧酒、连续式/单式蒸馏烧酒混合、单式/连续式蒸馏烧酒混合、单式蒸馏烧酒,但不限定于此。混合烧酒中的单式蒸馏烧酒的混合率可设为1%以上、5%以上、10%以上、11%以上、25%以上、50%以上、75%以上、90%以上、95%以上、100%。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可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方法赋予至饮料中,例如,虽不限定于此,但可以将二氧化碳于加压下溶解于饮料中;也可以使用Tuchenhagen公司的碳酸化器等混合器于配管中使二氧化碳与饮料进行混合;此外,也可以通过向充满二氧化碳的槽中喷洒饮料以使饮料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混合饮料与碳酸水。适当使用这些方法来调整二氧化碳压。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时,其二氧化碳压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kgf/cm2~4kgf/cm2,更优选为1kgf/cm2~3kgf/cm2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还可以含有除上述说明以外的成分。但是,仅限于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可含有果汁及/或蔬菜汁。就果汁而言,可以是直接使用将果实榨汁而得的果汁的原榨果汁,或是经浓缩而得的浓缩果汁等任一种形态。此外,也可以使用透明果汁、混浊果汁,也可以使用将含有果实外皮的整果破碎仅去除种子等特别粗硬的固体物而得的整果果汁,将果实过筛而得的果实泥,或者将干燥果实的果肉进行破碎或提取而得的果汁。蔬菜汁也可以与上述果汁相同的形态使用。
果汁的种类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柑橘类(橙子、温州蜜柑、葡萄柚、柠檬、青柠、柚子、伊予柑、夏蜜柑、八朔、椪柑、扁实柠檬、香母酢等)、仁果类(苹果、梨等)、核果类(桃、梅子、杏、李子、樱桃等)、浆果类(葡萄、黑加仑、蓝莓等)、热带、亚热带果实类(菠萝、番石榴、香蕉、芒果、荔枝等)、果实类蔬菜(草莓、哈密瓜、西瓜等)的果汁。这些果汁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此外,就蔬菜汁的种类而言,例如可列举:番茄汁、玉米汁、南瓜汁、胡萝卜汁等,蔬菜汁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此外,也可以组合果汁和蔬菜汁。
并且,本发明的酒精饮料中,也可含有通常调配至饮料中的添加剂,例如香料、维生素、色素类、抗氧化剂、防腐剂、调味料、提取物类、pH调节剂、质量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饮料可以容器装的形态进行提供。容器的形态包含罐等金属容器、PET瓶、纸盒、瓶、袋等,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可通过将本发明的饮料填充至容器后进行杀菌釜杀菌等加热杀菌的方法,或将饮料进行杀菌后再填充至容器的方法,来制造经杀菌的容器装制品。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可以直接饮用。此外,本发明的酒精饮料,也可以稀释后饮用。即,本发明的酒精饮料,也可作为用于稀释的基础酒而使用。稀释酒精饮料时,可使用稀释液,例如水、碳酸水及通常所用的稀释剂。优选用水或碳酸水来稀释酒精饮料,从而制成水稀释饮料或碳酸稀释饮料。相对于酒精饮料1的稀释液的混合比,例如可设为1:0.05~20、1:0.1~10、1:0.5~5。作为具体例,可以为相对于酒精饮料1而言稀释液3的混合比。用碳酸水稀释时,能够更强烈地感觉到前调(top notes),因此优选。
<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可通过包含调整苯乙醇含量的工序、调整乙酸苄酯含量的工序、以及混合蒸馏酒的工序而成的制造方法来获得。
此外,该制造方法可进一步包含选自调整芳樟醇含量的工序、调整酒精度数的工序、供给二氧化碳气体的工序、调配除此以外的成分(果汁、蔬菜果汁、通常调配的添加剂等)的工序以及稀释工序中的至少1种工序。这些工序进行至酒精饮料的各成分的含量达到上述说明的范围内。进一步,也可进行容器填充工序。
并且,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及其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蒸馏酒,可以是能取得的蒸馏酒,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制造。
本发明中可使用的蒸馏酒,可通过包含下述工序而成的制法来获得,所述工序为:获得一次醪(醪液)的工序(一次下料),获得二次醪的工序(二次下料),蒸馏二次醪的工序,以及混合茉莉茶叶的工序。此处,蒸馏工序可进行至蒸馏液的酒精度数达到特定值为止。一次醪、二次醪的制造方法只要是通常实施的方法,则无特别限定。根据需要,有时也可能实施三次、四次下料等的多段下料,以下对二段下料的情况进行说明。
(一次下料工序)
向曲中加入水和酵母进行混合,在规定条件下使酵母增殖直至达到发酵所需的酵母数,制成一次醪。得到一次醪的工序称为一次下料。就曲而言,只要是通常的烧酒中使用的曲,则其原料、曲霉的种类、制曲方法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麦曲。一般而言,曲霉使用白曲霉(Aspergillus.kawachii、Aspergillus.usami)、黑曲霉(Aspergillus.luchuensis)、黄曲霉(Aspergillus.oryzae)等。
在没有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向由通常方法蒸过的米、麦等谷类原料或经粉碎处理等的米、麦等谷类原料中,添加α-淀粉酶或葡糖淀粉酶等液化酶以及糖化酶而得的物质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酶制剂的选择及添加量,只要可使酵母增殖则无特别限定。
就酵母而言,只要具有酒精发酵能力,则无特别限定。作为通常在酒类中所使用的酵母,可使用葡萄酒酵母、清酒酵母、威士忌酵母、烧酒酵母等。其使用形态也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封入安瓿等容器中的液体状的物质,也可以是干燥酵母等。
(二次下料工序)
向一次醪中,加入追加原料和水并混合,在规定条件下使其发酵制造二次醪。得到二次醪的工序称为二次下料。此时,作为追加原料,为实施过蒸工序的麦或甘薯,优选为实施过蒸工序的麦。该麦或甘薯,只要为通常用于蒸馏酒制造中的品种即可。此外,该麦或甘薯,还可以是实施干燥、剪断、粉碎处理等加工处理后的物质。
用于蒸工序的装置(蒸机)无特别限定,考虑需要长时间保持温度的情况下,可使用能密封的装置,例如分批式蒸机。蒸工序(1)是使麦或甘薯α化的工序,为使麦或甘薯升温,向装置内通水蒸气。然后,通过蒸工序(2),使麦或甘薯中的淀粉进行α化。此外,在蒸工序(3)中,可以不会烤焦的程度通入蒸汽,优选停止蒸汽。此外,也可以打开装置,但为了防止污染、温度降低,优选为密闭状态。但是,蒸工序(3)的实施可以任意选择。
将经过蒸工序的麦或甘薯冷却后,投入一次醪中。投入前,可将原料放入破碎机中破碎。破碎方法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砍刀型、辊式、锤磨式、剪切式等。
由上述而得的追加原料,只要能产生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任意量添加至一次醪中。相对于向一次醪中添加的曲或谷类的重量,添加至一次醪中的追加原料的重量,例如可以设为约2倍~约5倍。
此外,除了追加原料以外,也可以将含糖物质加入到一次醪中。作为含糖物质,可列举:米、麦(大麦、黑麦、小麦、野燕麦、裸麦等)、荞麦、玉米、粟米、黍米、稗子等谷类,土豆、芋头、菊芋、山药、长山药、野山药等薯类,南瓜、西红柿、胡萝卜等蔬菜类,海枣(枣椰子)等果实类等。谷类、薯类等需要将淀粉α化的含糖物质,在实施通常的蒸工序后再进行使用。
追加原料与含糖物质的重量比,只要在能产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则无特别限定,可根据所期望的品质,进行适当选择来决定。
(酶制剂)
在一次醪、二次醪的发酵过程中,可以促进发酵、提高酒精收率、促进酯等的宜人的香气的生成等为目的,而添加市售的酶制剂。例如,作为通常烧酒制造中所使用的酶制剂,有α-淀粉酶、葡糖淀粉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脂肪酶等。
(蒸馏二次醪的工序)
将结束发酵的二次醪放入蒸馏机中,实施蒸馏得到馏出液。该馏出液为蒸馏酒(也称原酒)。蒸馏方法只要可产生本发明的效果,则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单式蒸馏及连续式蒸馏的任一种。此外,也可以为常压蒸馏及减压蒸馏的任一种。
常压蒸馏是在大气压下蒸馏二次醪得到原酒,一般可得到强劲,具有醇厚酒质的原酒。减压蒸馏是使用真空泵等,将蒸馏机内的气压减压至低于大气压进行蒸馏而得到原酒,一般可得到柔和且畅快酒质的原酒。任何一种蒸馏方法、蒸馏操作,只要在能产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则可根据所期望的品质进行实施。
在本发明中,蒸馏可进行至馏出液的酒精度数达到特定值为止。通过以馏出液的酒精度数为指标进行蒸馏,可有助于在所得的原酒中有效抑制焦臭、酒臭及/或余味不良。蒸馏可进行至馏出液的酒精度数例如达到58%、55%、44%、43%、42%、41%、40%或35%为止。
(混合茉莉茶叶的工序)
通过混合茉莉茶叶,可对所得的蒸馏酒赋予特色的香味,进而可赋予酒精饮料令人喜爱的风味。茉莉茶叶的混合工序,可在蒸馏酒制造的任意阶段进行。例如,该工序可在选自一次下料工序、二次下料工序及蒸馏二次醪的工序中的任一种工序之前或之后进行。例如,该工序可在二次下料工序之前进行。即,将茉莉茶叶与一次醪进行混合后,再进行二次下料工序。
或者,混合茉莉茶叶的工序,也可在选自一次下料工序、二次下料工序及蒸馏二次醪工序中的任一种工序过程中进行。作为具体例,该工序可在二次下料工序的过程中进行。即,将茉莉茶叶与一次醪进行混合,而进行二次下料工序。
茉莉茶叶可直接使用鲜叶,也可使用加工或处理(例如,干燥、剪断、粉碎、加热、提取、洗净等)后的茶叶。
(其他处理)
在本发明中,除上述以外,也可进行进一步的工序或处理。这种工序或处理,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无特别限定。包括但不限于过滤、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活性炭处理、在木制的贮藏容器(例如橡木桶)中贮藏、在箱或瓮等容器中熟成、与在不同条件下制造的原酒进行混合等。这些处理可以单独实施或组合实施。
<成分分析>
本发明的酒精饮料及其制造所使用的原料的成分分析,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酒精度数
酒精度数可使用振动式密度计进行测定。更详细而言,制备通过对测定对象的酒精饮料进行过滤或超声波处理而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的样本,然后对该样本进行直火蒸馏,测定所得馏出液在15℃下的密度,通过使用日本国税厅规定分析法(平19国税厅训令第6号,平成19年(2007年)6月22日修订)的附表“第2表酒精度数和密度(15℃)及比重(15/15℃)换算表”进行换算求出酒精度数。小于1.0%(v/v)的酒精度数,可以通过使用日本国税厅规定分析法3-4(酒精度数)中记载的“B)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测定。
(2)苯乙醇、乙酸苄酯、芳樟醇的分析
酒精饮料成分的分析无特别限定,可通过设定为以下条件的气相色谱法进行。
A.苯乙醇
将样本溶液用乙醇稀释5倍后,采集1.5mL至2mL小瓶中。接着,向所述小瓶中,添加15μL的含有环己醇1000ppm的乙醇溶液作为内标物,准备测定样品。将所准备的样品提供给GC/MS测定,通过内标法计算定量值。GC/MS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气相色谱仪:GC7890A(Agilent公司制)
质谱仪:MSD5975C(Agilent公司制)
色谱柱:DB-WAX(Agilent公司制)内径0.25mm,长度60m,膜厚0.5μm
流动相:He(流速:1.0mL/分钟定流量)
进样方法:不分流进样
进样量:1μL
进样口温度:230℃
温箱温度:40℃(3分钟)→4℃/分钟→230℃(1分钟)
传输线温度:220℃
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150℃
用于定量的离子:m/z 91
B.乙酸苄酯
将样本溶液用超纯水稀释10倍后,采集10mL至20mL小瓶中。接着,向所述小瓶中添加3g的氯化钠使其完全溶解,准备测定样品。将所准备的样品于60℃下加热5分钟后,通过固相微萃取探针(SPME fiber)(65μm PDMS/DVB,StableFlex、SPELCO公司制),对顶部空间中的香气成分提取20分钟,提供给GC/MS测定,通过标准加入法计算定量值。GC/MS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气相色谱仪:GC7890A(Agilent公司制)
质谱仪:MSD5975C(Agilent公司制)
色谱柱:DB-WAX(Agilent公司制)内径0.25mm,长度60m,膜厚0.5μm
流动相:He(流速:1.0mL/分钟定流量)
进样方法:分流进样
分流比:10:1
进样口温度:260℃
温箱温度:40℃(3分钟)→4℃/分钟→230℃(1分钟)
传输线温度:220℃
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150℃
用于定量的离子:m/z 108
C.芳樟醇
将样本溶液用乙醇稀释5倍后,采集1.5mL至2mL小瓶中。接着,向所述小瓶中,添加15μL的含有环己醇1000ppm的乙醇溶液作为内标物,准备测定样品。将所准备的样品提供给GC/MS测定,通过内标法计算定量值。GC/MS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气相色谱仪:GC7890A(Agilent公司制)
质谱仪:MSD5975C(Agilent公司制)
色谱柱:DB-WAX(Agilent公司制)内径0.25mm,长度60m,膜厚0.5μm
流动相:He(流速:1.0mL/分钟定流量)
进样方法:不分流进样
进样量:1μL
进样口温度:230℃
温箱温度:40℃(3分钟)→4℃/分钟→230℃(1分钟)
传输线温度:220℃
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150℃
用于定量的离子:m/z 71
(3)二氧化碳压
二氧化碳压可使用京都电子工业制气体体积测定装置GVA-500A进行测定。例如,将样本温度设为20℃,在前述气体体积测定装置中进行容器内空气中的气体排出(排气),振荡后,测定二氧化碳压。在本说明书中,如果没有特殊声明,二氧化碳压是指20℃下的二氧化碳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对于含有蒸馏酒的酒精饮料而言,可减轻酒精刺激感。乙酸苄酯、芳樟醇与酒精饮料的酒精刺激感的关系尚不清楚。
实施例
本发明的具体例如下所示。但是,以下具体例的目的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意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制造例1]蒸馏酒的制造
如下所示进行一次下料。就麦曲而言,使用通常的麦烧酒制造中所使用的一般曲霉(黑曲(河内源一郎商店)),依据通常方法进行制曲。具体而言,使用自动滚筒型制曲机对麦进行制曲,于42~48小时后出曲,得到麦曲。向约1kL容量的箱中加入麦曲2t及水约2.4kL,以使酵母数的最终浓度达到105cell/mL的方式,添加烧酒用酵母(鹿儿岛酵母5号)进行下料,于常温下进行发酵约5日。结束一次发酵的一次醪的总量约为4kL。
如下所示进行二次下料。向由一次下料所得的一次醪中,投入普通的蒸麦4t、水约10kL,茉莉茶叶800KG,于常温下进行二次发酵约9日。
前述普通的蒸麦如下进行制造。将生麦投入分批式番薯蒸机中,实施通常的蒸工序。具体而言,将蒸气导入蒸机内并升温至麦的内部温度达到100℃为止(升温时间约60分钟),然后持续深蒸约30分钟左右并维持100℃。然后停止深蒸,通过将外部空气强制送入蒸机内,而进行约120分钟的冷却。
如下所示进行蒸馏工序。将结束二次下料的麦烧酒醪(二次醪),通过减压蒸馏法蒸馏直至馏出液整体的酒精度数达到55%为止,得到麦烧酒原酒A。
[实施例1]感官评价
研究乙酸苄酯含量对酒精饮料风味的影响。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中性烈性酒(酒精度数25%(v/v)))
·苯乙醇溶液(苯乙醇100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苯乙醇含量、乙酸苄酯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
针对各试验样品,实施感官评价。由经训练的专业评审饮用试验样品,以5分为满分对酒精的刺激感进行评价:
5分:几乎感觉不到刺激感
4分:很难感觉到刺激感
3分:难以感觉到刺激感
2分:略微感觉到刺激感
1分:感觉到刺激感
[表1]
表中所示的酒精刺激感的评价为评审的平均分。
不含乙酸苄酯的比较例1-1可感觉到酒精刺激感。通过含有乙酸苄酯,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缓和。并确认到当乙酸苄酯的浓度为0.005ppm时或2.5ppm时,均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实施例2]感官评价
研究芳樟醇含量对酒精饮料风味的影响。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中性烈性酒(酒精度数25%(v/v)))
·苯乙醇溶液(苯乙醇100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芳樟醇溶液(芳樟醇10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苯乙醇含量、乙酸苄酯含量、芳樟醇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对所制备的样品实施感官评价。
[表2]
通过含有芳樟醇,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减轻。并确认到当芳樟醇的浓度为0.1ppm时或25ppm时,与不含芳樟醇时相比,酒精刺激感可得到进一步减轻。
[实施例3]感官评价
对乙酸苄酯含量对于酒精饮料的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麦烧酒(酒精度数25%(v/v),Iichiko(注册商标,いいちこ)(三和酒类株式会社)))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Iichiko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乙酸苄酯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苯乙醇含量为15ppm。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对所制备的样品实施感官评价。
[表3]
不含乙酸苄酯的比较例3-1可感觉到酒精刺激感。通过增加乙酸苄酯含量,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缓和。并确认到当乙酸苄酯的浓度为0.005ppm时或2.5ppm时,均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结合实施例1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即使改变作为基础的蒸馏酒,通过含有乙酸苄酯,也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实施例4]感官评价
对芳樟醇含量对于酒精饮料的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麦烧酒(酒精度数25%(v/v),Iichiko(注册商标,いいちこ)(三和酒类株式会社)))
·芳樟醇溶液(芳樟醇1000ppm,溶解于Iichiko中)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Iichiko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乙酸苄酯含量、芳樟醇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苯乙醇含量为15ppm。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对所制备的样品实施感官评价。
[表4]
通过含有芳樟醇,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减轻。并确认到当芳樟醇的浓度为0.1ppm时或25ppm时,与不含芳樟醇时相比,酒精刺激感可得到进一步减轻。
结合实施例2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即使改变作为基础的蒸馏酒,通过调整芳樟醇的含量,酒精刺激感也可得到进一步减轻。
[实施例5]感官评价
对乙酸苄酯含量对于含二氧化碳的酒精饮料的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中性烈性酒(酒精度数25%(v/v)))
·苯乙醇溶液(苯乙醇100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苯乙醇含量、乙酸苄酯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向该试验样品中混合3倍量的碳酸水,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实施感官评价。
[表5]
不含乙酸苄酯的比较例5-1可感觉到酒精刺激感。通过增加乙酸苄酯含量,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缓和。并确认到当乙酸苄酯的浓度为0.005ppm时或2.5ppm时,均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结合实施例1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无论有无二氧化碳,均可达到效果。
[实施例6]感官评价
对芳樟醇含量对于含二氧化碳的酒精饮料的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中性烈性酒(酒精度数25%(v/v)))
·苯乙醇溶液(苯乙醇100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芳樟醇溶液(芳樟醇10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中性烈性酒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苯乙醇含量、乙酸苄酯含量、芳樟醇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向该试验样品中混合3倍量的碳酸水,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实施感官评价。
[表6]
通过含有芳樟醇,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进一步减轻。并确认到当芳樟醇的浓度为0.1ppm时或25ppm时,与不含芳樟醇时相比,酒精的刺激感可得到进一步减轻。
结合实施例2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无论有无碳酸,均可达到效果。
[实施例7]感官评价
对乙酸苄酯含量对于含二氧化碳的酒精饮料的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麦烧酒(酒精度数25%(v/v),Iichiko(注册商标,いいちこ)(三和酒类株式会社)))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Iichiko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乙酸苄酯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苯乙醇含量为15ppm。向该试验样品中混合3倍量的碳酸水,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实施感官评价。
[表7]
不含乙酸苄酯的比较例7-1可感觉到酒精刺激感。通过增加乙酸苄酯含量,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缓和。并确认到当乙酸苄酯的浓度为0.005ppm时或2.5ppm时,均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结合实施例3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无论有无二氧化碳,均可达到效果。结合实施例5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即使改变作为基础的蒸馏酒,通过含有乙酸苄酯,也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实施例8]感官评价
对芳樟醇含量对于含二氧化碳的酒精饮料的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蒸馏酒(麦烧酒(酒精度数25%(v/v),Iichiko(注册商标,いいちこ)(三和酒类株式会社)))
·芳樟醇溶液(芳樟醇1000ppm,溶解于Iichiko中)
·乙酸苄酯溶液(乙酸苄酯100ppm,溶解于Iichiko中)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将乙酸苄酯含量、芳樟醇含量及酒精度数调整为下表所示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苯乙醇含量为15ppm。向该试验样品中混合3倍量的碳酸水,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实施感官评价。
[表8]
通过含有芳樟醇,可确认到酒精的刺激感得到进一步减轻。并确认到当芳樟醇的浓度为0.1ppm时或25ppm时,与不含芳樟醇时相比,酒精的刺激感可得到进一步减轻。
结合实施例4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无论有无碳酸,均可达到效果。结合实施例6的结果考虑时,确认到即使改变作为基础的蒸馏酒,通过调整芳樟醇的含量,也可获得酒精刺激感的减轻效果。
[实施例9]感官评价
对使用制造例1中记载的麦烧酒原酒的情况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制造例1中所制造的麦烧酒原酒A
·中性烈性酒
·水
对上述的原料进行混合,制备以下表所示的方式进行调整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苯乙醇含量、乙酸苄酯含量、芳樟醇含量、酒精度数以及麦烧酒原酒A的酒精量相对于酒精量整体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9]
确认到通过含有乙酸苄酯、芳樟醇,酒精的刺激感得到大幅度减轻。
[实施例10]感官评价
对使用制造例1中所记载的麦烧酒原酒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情况进行研究。使用以下原料制备试验样品。
·制造例1中所制造的麦烧酒原酒A
·中性烈性酒
·水
将上述原料混合,制备以下表所示的方式进行调整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苯乙醇含量、乙酸苄酯含量、芳樟醇含量、酒精度数以及麦烧酒原酒A的酒精量相对于酒精量整体的比例如下表所示。向该试验样品中,混合3倍量的碳酸水,依据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实施感官评价。
[表10]
确认到与是否含有碳酸无关,通过含有乙酸苄酯、芳樟醇,酒精的刺激感可得到大幅度减轻。

Claims (12)

1.一种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含有:
5ppm以上的苯乙醇、
乙酸苄酯、以及,
蒸馏酒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芳樟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酒精度数为10%(v/v)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为碳酸稀释饮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其特征在于,为水稀释饮料。
7.一种制造方法,其为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而成:
将苯乙醇含量调整为5ppm以上的工序,
调整乙酸苄酯含量的工序,以及,
混合蒸馏酒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蒸馏酒是由包含下述工序而成的方法获得:
由一次下料工序得到一次醪,
将该一次醪提供给二次下料工序得到二次醪,
蒸馏该二次醪得到馏出液的工序,以及,
混合茉莉茶叶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二次下料工序之前混合茉莉茶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茉莉茶叶与一次醪进行混合。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酒精饮料含有苯乙醇。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供给二氧化碳气体的工序而成。
CN202180087334.5A 2020-12-25 2021-10-12 茉莉烧酒 Pending CN1166485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7230 2020-12-25
JP2020217230A JP2022102481A (ja) 2020-12-25 2020-12-25 アルコール飲料
PCT/JP2021/037700 WO2022137739A1 (ja) 2020-12-25 2021-10-12 ジャスミン焼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8500A true CN116648500A (zh) 2023-08-25

Family

ID=8215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334.5A Pending CN116648500A (zh) 2020-12-25 2021-10-12 茉莉烧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02481A (zh)
KR (1) KR20230124957A (zh)
CN (1) CN116648500A (zh)
AU (1) AU2021405442A1 (zh)
TW (1) TW202233821A (zh)
WO (1) WO20221377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03379A (ja) 2022-06-27 202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慣性センサーモジュール及び慣性計測システム
JP2024054554A (ja) * 2022-10-05 2024-04-17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炭酸を含むアルコール飲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2584A (ja) * 1984-03-14 1985-10-01 Yuichi Morita ウ−ロン茶焼酎の製造方法
JP2017099371A (ja) 2015-12-04 2017-06-08 アサヒビール株式会社 容器入り炭酸アルコール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G11202008027RA (en) * 2018-02-23 2020-09-29 Ava Food Labs Inc Alcoholic beverages produced from individual components
KR20190115274A (ko) 2018-04-02 2019-10-11 배승진 주파수를 자동으로 보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6482108B1 (ja) * 2018-09-19 2019-03-13 大口酒造株式会社 焼酎及び焼酎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405442A1 (en) 2023-07-20
JP2022102481A (ja) 2022-07-07
WO2022137739A1 (ja) 2022-06-30
TW202233821A (zh) 2022-09-01
KR20230124957A (ko) 202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87587A (en) Accelerated aging of alcoholic beverages
AU2020250206B2 (en) A beverage containing wood components
JP6675213B2 (ja) 果汁含有アルコール飲料
CN116648500A (zh) 茉莉烧酒
JP6599224B2 (ja) 低アルコール飲料
AU2015368565B2 (en) Citrus-derived liquid composition
JP6604726B2 (ja) 果汁含有アルコール飲料
JP6997532B2 (ja) ビール様発泡性飲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ビール様発泡性飲料のキレ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CN110591875A (zh) 0.0%vol无醇Lager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KR20020034119A (ko) 과즙을 이용한 주류의 제조방법
JP7387401B2 (ja) 蒸留酒、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利用
JP2005192562A (ja) 乳酸発酵果汁含有の麦芽発酵飲料の製造方法
JP7430987B2 (ja) アルコール飲料、ならびにアルコール飲料における焦げたパンの香りおよび/またはねっとりとした舌触りの向上方法
JP6931272B2 (ja) 蒸留酒類
WO2024075713A1 (ja) 炭酸を含むアルコール飲料
JP7303364B1 (ja) 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
JP7186548B2 (ja) 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IL33758A (en)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the aging of alcoholic beverages
JP7382335B2 (ja) 芋焼酎
JP7219035B2 (ja) 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201652A (ja) 果汁含有アルコール飲料
JP2023168994A (ja) ビール風味発酵飲料およびその製法
WO2023145381A1 (ja) 木製容器由来成分を含有する飲料
JP2024002713A (ja) 清酒
JP2020178603A (ja) 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ビールテイスト飲料の香味向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