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49A - 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 Google Patents

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49A
CN1166249A CN96191259A CN96191259A CN1166249A CN 1166249 A CN1166249 A CN 1166249A CN 96191259 A CN96191259 A CN 96191259A CN 96191259 A CN96191259 A CN 96191259A CN 1166249 A CN1166249 A CN 1166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delay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1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74C (zh
Inventor
木下则人
宫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amplitu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605Array of radiating elements provided with a feedback control over the element weights, e.g. adaptive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04B7/0851Joint weighting using training sequences or error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它具有RAKE接收功能,能够减少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包括:逆扩散装置(111)、多个接收分支(101-i)、可变增益放大装置(102-i)、加法装置(103)、增益控制装置(104)、通过添加控制接收天线的指向性的自适应天线的结构,可减少不能与RAKE接收功能对应的同一信道的干涉波与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Description

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蜂窝通信等中使用的扩展频谱(SS)无线传送接收装置等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技术背景
在陆上移动通信中,存在着多条从发送点到接收点的传送路径(通路),接收波成为这些不同传送路径的多个波的合成波。因此,在同一时刻从发送点发送的电波经多条路径传送而成为多个信号波,到达接收点的时间有偏移,相互干涉地到达接收点。为消除该影响,在扩展频谱无线传送中,利用数据扩散的特性进行路径分离,进而对分离的信号进行合成,得到路径合成增益,改善了接收特性。
如图22所示,谋求消除该多通路影响的、具有RAKE接收功能的先有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天线单元2201;将天线接收的信号转换成中频带信号的高频单元2202;从中间频带的信号取出基带信号的正交检波单元2203;为消除多通路影响而进行信号处理的RAKE接收单元2210。RAKE接收单元2210包括:对接收信号进行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2211;调整路径分离的信号的时间延迟的延迟调整单元2212-1~2212-k;调整各通路的信号振幅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器2213-1~2213-k;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器2213-1~2213-k的放大率的传送路径系数控制单元2214;合成各通路的信号的RAKE接收单元加法单元2215。另外,在本申请中,“天线”和“自适应天线”是指一般概念性的东西,而“天线单元”和“自适应天线单元”是指具体的结构部分。
在该现有的接收装置中,首先,用接收天线单元2201接收电波,利用高频单元2202将接收信号变换成中频带的信号。正交检波单元2203对中频带的信号进行正交检波,取出基带信号。在逆扩散单元2211中对基带信号进行逆扩散。在逆扩散单元2211中进行码分多址(CDMA)中所用的逆扩散处理即接收信号和扩散信号的相关处理,接收信号中只剩下高相关的成分,对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宽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进行检测,在延迟调整单元2212-m中,在延迟时间校正和延迟时间方面,除去不必要的信号。利用这样的信号处理进行相位调整和把在这里未调整好的相位进而由后一级放大器进行处理的操作,在RAKE接收中是普通的。在各个通路m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2213-m中调整相位调整延迟调整单元2212-m的输出振幅,由RAKE接收单元加法部2215进行通路合成。这里,m是1~k的整数,也用于表示第1列到第k列的通路之一。在传送路径系数控制单元2214中,根据逆扩散单元2211的输出控制各通路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2213-m的放大率。然而,在先有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接收装置的RAKE接收单元中,根据逆扩散后的信号进行与多通路对应的信号处理,因此能够进行与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大的延迟波对应的处理,但存在不能进行与具有比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对应的处理的问题。
另外,由于该先有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接收装置基本上具有同一信道干涉波(包括其他站间的干涉)越小、接收特性越好的性质,因此,需要尽可能除去同一信道的干涉波。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RAKE接收机功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讯机,它可以减少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从而提高接收性能。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RAKE接收功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逆扩散装置和合成装置,逆扩散装置为进行逆扩散而取接收信号和扩散信号的相关,合成装置对逆扩散的信号提供与路径对应的延迟时间,并进行路径合成,该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还包括:多个接收分支;可变增益放大装置,调整各接收分支接收的信号的放大率;加法装置,将从各个可变增益放大装置输出的信号相加并输入到逆扩散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输入到逆扩散装置的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用逆扩散装置将逆扩散的信号进行路径分离,合成装置对路径分离的各信号提供与路径对应的延迟时间并进行路径合成。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根据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该输出信号中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用于检测合成装置输出的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小出错率。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小出错率且减小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用于检测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的S/N检测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且减少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用于检测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的S/(N+I)检测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能)的比且减少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多个将可变增益放大装置、对可变增益的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的加法装置和从加法装置输入信号的逆扩散装置组合的装置,合成装置对从逆扩散装置输出的各信号提供与路径对应的延迟时间并进行路径合成。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根据该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该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用于检测逆扩散装置输出的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出错率。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出错率且减小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用于检测逆扩散装置的输出信号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的S/N检测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噪比。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的信噪比且减小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设有检测逆扩散装置输出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的S/(N+I)检测装置,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且减小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与可变增益放大装置、加法装置及逆扩散装置的组合对应设置了多个增益控制装置,各增益控制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该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
另外,本发明构成为与可变增益放大装置、加法装置及逆扩散装置的组合对应设置一个增益控制装置,该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各组合中的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使天线指向性分散。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具有RAKE接收机功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通过添加控制接收天线的指向性的自适应天线的结构,可减少不能与RAKE接收功能对应的同一信道干涉波和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在该自适应天线中,通过使用分别受控的放大率对多个接收天线的信号进行放大并相加,对接收天线的指向性进行电调节。调整该放大率的控制,以便使加法装置输出信号中延迟宽度小的延迟波的影响变得最小,或使路径合成的信号的出错率变得最小,或使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或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最大,或者以将加法装置输出信号中的所述延迟波的影响、所述出错率和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或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的组合作为基准,根据这些基准值进行调整,使其接近最佳值。结果,可以消除具有比来自接收信号的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与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该信号输入到逆扩散装置进行逆扩散后,利用RAKE接收功能可以消除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宽的延迟波的影响。
另外,在具有多个逆扩散装置和构成了用于控制输入到各逆扩散装置的信号的指向性的自适应天线的本发明的装置中,通过指向多个路径的指向性求取各路径的信号并对其进行路径合成,能够提高接收特性。
附图的简单说明
通过下面按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会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七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八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第九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第十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第十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表示第十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十三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第十四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第十五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第十六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第十七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第十八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19是表示第十九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十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1是表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2是表示现有的、具有RAKE接收功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结构的框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下面,用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优选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由控制接收天线的指向性的自适应天线单元100和RAKE接收单元100构成;自适应天线单元100包括:作为多个接收分支起作用的n个接收天线单元101-1~101-n;进行信号电平调整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102-1~102-n;将各天线接收的信号相加的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103;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102-1~102-n的放大率的指向性控制单元104;另外,RAKE接收单元110与先有装置相同,包括逆扩散单元111、延迟调整单元112-1~112-k、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13-1~113-k、传送路系数控制单元114及RAKE接收单元加法单元115。
另外,自适应天线单元100包括在普通的无线传送接收装置中所含的接收滤波器、接收放大器、频率变换单元、中频单元、正交检波器等,但在这里,为表示自适应天线的基本原理起见,没有给出其图示。
该接收装置如下所述动作。首先,空间位置不同的n个接收天线单元101-1~101-n分别接收电波,送到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02-1~101-n,各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02-i在指向性控制单元104的控制下,调整各接收天线的(分支i)的接收信号的振幅及相位。指向性控制单元104可由DSP(数字信号处理机)和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等构成,例如通过同时或分别增减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02-1~101-n的增益、同时且独立地调整各对应I信号(同相分量)和Q信号(正交分量)的振幅,可以控制各路径m的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寻求最理想的接收状态,即找出一种增益和相位的组合状态,使其延迟时间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波的影响最小,从而设定这些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02-1~101-n。通过执行预先存储在与DSP或CPU一起动作的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实现这样的工作。
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103通过对这些调整的信号进行相加来作出作为自适应天线整体的指向性,指向性控制单元114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02-i并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103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变得最小。
将利用自适应天线单元减少了延迟波影响的接收信号输入到RAKE接收单元110,该延迟波具有比扩散信号时隙宽度还小的延迟时间。与先有装置相同,在RAKE接收单元110,逆扩散单元111取接收信号和扩散信号的相关,检测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宽的延迟时间,延迟调整单元112-m进行延迟时间的修正和不必要的时间信号的去除。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113-m调整从各延迟调整单元112-m输出的各路径的信号的振幅,RAKE接收单元加法单元115进行这些路径合成。传送路系数控制单元114根据逆扩散单元111的输出,控制各路径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113-m的放大率。
这样,第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接收数字移动通信机通过设置自适应天线单元100,能够减少不能用RAKE接收机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计算RAKE接收单元210的输出的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单元216,自适应天线单元200的指向性控制单元204根据出错率检测单元216检测的出错率检测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202-1~202-n的放大率。其他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204根据出错率检测单元216的输出,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102-i的放大率、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RAKE接收单元210的输出信号的出错率变得最小。结果,可以从自适应天线单元200输出降低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RAKE接收单元210对该信号进行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信号处理。
这样,第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根据RAKE接收单元210的输出信号的出错率减少了用RAKE接收机不能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
(第三实施例)
如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计算RAKE接收单元310的输出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的S/N检测单元316,自适应天线单元300的指向性控制单元304根据该S/N检测单元316的输出信号检测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302-1~302-n的放大率。其他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304根据S/N检测器316的检测输出,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302-i的放大率、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RAKE接收单元310的输出中的信噪比变得最大。结果,可以从自适应天线单元300输出,降低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RAKE接收单元310对该信号进行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信号处理。
这样,第三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根据RAKE接收单元310的输出信号的S/N,减少了用RAKE接收机不能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小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
(第四实施例)
如图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计算RAKE接收单元410的输出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同一信道的干涉功率)的比的S/(N+I)检测单元416,自适应天线单元400的指向性控制单元404根据该S/(N+I)检测单元416的输出信号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402-1~402-n的放大率。其他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404根据S/(N+I)检测器416的输出,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402-i的放大率、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RAKE接收单元410的输出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同一信道的干涉功率)的比变得最大。结果,可以从自适应天线单元400输出降低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的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RAKE接收单元410对该信号进行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信号处理。
这样,第四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根据RAKE接收单元410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同一信道的干涉功率)的比,减少了用RAKE接收机不能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的干涉波的影响。
(第五实施例)
如图5所示,第五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自适应天线单元500的指向性控制单元504根据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503的输出和出错率检测单元516的检测输出,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502-1~502-n的放大率。这样,在第五实施例中,指向性控制单元504根据两个信号进行控制操作,同时或依次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502-1~502-n的放大率,使这两个信号达到最佳。其他结构和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504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502-i的放大率、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变小且使RAKE接收单元510的输出信号的出错率变小。结果,可以从自适应天线单元500输出降低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RAKE接收单元510对该信号进行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信号处理。
这样,第五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根据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503的输出和RAKE接收单元510的输出信号的出错率,减少了用RAKE接收机不能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
(第六实施例)
如图6所示,第六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自适应天线单元600的指向性控制单元604根据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603的输出和S/N检测单元616的检测输出,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602-1~602-n的放大率。根据两个信号进行放大率控制的方法和第五实施例相同,在下面相同的实施例中是共同的。其他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604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602-i的放大率、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变小且使RAKE接收单元610的输出信号的S/N比变大。结果,可以从自适应天线单元600输出、降低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RAKE接收单元610对该信号进行和第三实施例相同的信号处理。
这样,第六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根据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603的输出和RAKE接收单元610的输出信号的S/N,减少了用RAKE接收机不能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
(第七实施例)
如图7所示,第七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自适应天线单元700的指向性控制单元704根据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703的输出和S/N(N+I)检测单元716的检测输出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702-1~702-n的放大率。其他结构和第四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704调整放大率可变放大器702-i的放大率、控制自适应天线的指向性,使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703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减少且使RAKE接收单元710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同一信道的干涉功率)的比变大。结果,可以从自适应天线单元700输出降低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RAKE接收单元710对该信号进行和第四实施例相同的信号处理。
这样,第七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根据自适应天线加法单元703的输出和RAKE接收单元710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同一信道干涉功率)的比,减少了用RAKE接收机不能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
(第八实施例)
如图8所示,第八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n个接收天线单元801-1~801-n,分别独立地控制路径m的指向性的指向性控制单元802-1~802-k,对各路径m的信号进行加权的加权加法器803-1~803-k,对各路径m的信号进行逆扩散的逆扩散单元804-1~804-k,调整各逆扩散单元804-1~804-k的输出信号的时间延迟的延迟调整单元805-1~805-k,调整各路径m的信号的振幅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器807-1~807-k,控制放大率可变放大器807-1~807-k的放大率的传送路系数控制单元806和对各路径的信号进行合成的加法器808。
如作为803所示的那样,各加权加法器803-1~803-k分别包括:可变放大器,用指向性控制单元802-1~802-k指定的放大率放大各天线801-1~801-n的接收信号;加法器,将各可变放大器的输出相加。另外,在普通的无线传送接收装置中所含的接收滤器、接收放大器、频率变换单元、中频单元、正交检波器等在图中省略了。
在该接收装置中,空间位置不同的n个接收天线单元801-1~801-n分别接收电波,输出到各加权加法器803-1~803-k,加权加法器803-1~803-k用指向性控制单元802-1~802-k控制的放大率将各接收信号放大后进行相加。指向性控制单元802-1~802-k独立地调整各加权加法器803-1~803-k的加权,控制对应各路径的指向性,使对应的加权加法器803-1~803-k输出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间隙时间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的影响最小。加权加法器803-1~803-k和指向性控制单元802-1~802-k这样来作出k种天线指向性。
在与各路径对应的逆扩散单元804-1~804-k中,利用自适应天线单元对减少了具有比扩散信号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影响的接收信号进行逆扩散。逆扩散单元804-1~804-k取接收信号和扩散信号的相关,检测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宽的延迟时间,在延迟调整单元805-1~805-k除去延迟时间校正及不必要的时间信号。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807-m对各路径m的延迟调整单元805-1~805-k的输出调整振幅,在加法单元808进行路径合成。传送路系数控制单元806根据逆扩散单元804-1~804-k的输出,控制各路径的放大率可变放大单元807-1~807-k的放大率。
这样,在第八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接收数字移动通信机中,通过多个指向性控制单元的独立的控制操作,对各路径m的信号确保天线指向性,制作减少了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影响的各路径m的信号。分别用k个逆扩散单元对各路径m的信号进行逆扩散,调整延迟量再进行合成以除去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宽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就是说,通过多个指向性控制单元单独的控制动作,取出指向性一致的路径m的信号,对取出的各信号的延迟量进行调整并进行路径合成。结果,减少了不能由RAKE接收机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及同一信道的影响,且提高了总的接收特性。
(第九实施例)
如图9所示,第九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控制各加权加法器902-1~902-k指向性的指向性控制单元903来代替单独的指向性控制单元903。其他结构和第八实施例的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接收装置中,加权加法器902-1~902-k及指向性控制单元903通过调整n个接收单元901-1~901-n接收的电波的加权来作出k种天线指向性。此时,指向性控制单元903控制为不捕获来自与加权加法器902-1~902-k作出的k种主指向性同方向的电波并使路径合成增益最大。另外,指向性控制单元9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902-1~902-k,以便对加权加法器902-1~902-k的各输出,使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时间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最小。其他动作和第八实施例的装置相同。
在该装置中,能够从接收信号减少不能由RAKE接收机除去的、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及同一信道的影响。另外,由于控制为k种天线指向性不重复,所以,与不进行该控制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更大的路径合成增益,能够提高总的接收特性。
(第十实施例)
如图10所示,第十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从各逆扩散单元1004-1~1004-k的输出信号检测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单元1005-1~1005-k,各指向性控制单元1002-1~1002-k根据出错率检测单元1005-1~1005-k输出的出错率,调整加权加法器1003-1~1003-k。其他结构和第八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出错率检测单元1005-1~1005-k从各路径m的逆扩散单元1004-1~1004-k的输出信号计算出错率,指向性控制单元1002-1~1002-k调整各加权加法器1003-1~1003-k,控制对应各路径的指向性,使逆扩散单元1004-1~1004-k的输出在各路径中的出错率最小。
因此,在第十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逆扩散后的出错率变得最小作为基准来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和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一实施例)
如图11所示。第十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检测各逆扩散单元1004-1~1004-k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对噪声功率之比的S/N检测单元1105-1~1105-k,各指向性控制单元1102-1~1102-k根据S/N检测单元1105-1~1105-k的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103-1~1103-k。其他结构和第八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S/N检测单元1105-1~1105-k从各路径中的逆扩散单元1104-1~1104-k的输出信号计算上述信噪比,指向性控制单元1102-1~1102-k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103-1~1103-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使逆扩散单元1103-1~1104-k的输出的上述信噪比变得最大。因而,在第十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将使逆扩散后的S/N比变得最大作为基准来除去同一个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二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第十二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据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检测各逆扩散单元1204-1~1204-k的输出信号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波功率)的比的S/(N+I)检测单元1205-1~1205-k,各指向性控制单元1202-1~1202-k根据S/(N+I)检测单元1205-1~1205-k的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203-1~1203-k。其他结构和第八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S/(N+I)检测单元1205-1~1205-k对各路径从逆扩散单元1204-1~1204-k的输出信号计算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之比,指向性控制单元1202-1~1202-k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203-1~1203-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使逆扩散单元1204-1~1204-k的输出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扰功率)之比最大。因此,在第十二实施例中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逆扩散后的信号的S(N+I)比最大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三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第十三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检测各逆扩散单元1304-1~1304-k的输出信号中的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单元1305,指向性控制单元1303根据出错率检测单元1305输出的出错率,调整加权加法器1302-1~1302-k。其他结构和第九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出错率检测单元对每个路径m从逆扩散单元1304-1~1304-k的输出信号计算出错率,指向性控制单元13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302-1~1302-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使逆扩散单元1304-1~1304-k的输出在各路径的出错率最小且使k种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因此,在第十三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控制为使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的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逆扩散后的信号的出错率最小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第十四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检测各逆扩散单元1404-1~1404-k的输出信号中的S/N比的S/N检测单元1405,指向性控制单元1403根据S/N检测单元1405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402-1~1402-k。其他结构和第九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S/N检测单元1405对各个路径m计算逆扩散单元1404-1~1404-k的输出信号的S/N比,指向性控制单元14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402-1~1402-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使逆扩散单元1404-1~1404-k的输出中的各路径的信噪比最大且使k种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
因此,在第十四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控制为使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的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逆扩散后信号的S/N比最大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五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第十五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包括用于检测各逆扩散单元1504-1~1504-k的输出信号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之比的S(N+I)检测单元1505,指向性控制单元1503根据S/(N+I)检测单元1505的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502-1~1502-k。其他结构和第九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S/(N+I)检测单元1505对每个路径m计算逆扩散单元1504-1~1504-k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波功率)之比,指向性控制单元15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502-1~1502-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使逆扩散单元1504-1~1504-k的输出中的各路径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波功率)之比最大且使k种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
因此,在第十五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控制为使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的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逆扩散后信号的S/(N+I)比最大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六实施例)
如图16所示,第十六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指向性控制单元1603根据加权加法器1602-1~1602-k的输出和出错率检测单元1605的检测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602-1~1602-k。其他结构和第十三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16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602-1~1602-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减少加权加法器1602-1~1602-k的输出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使逆扩散单元1604-1~1604-k的输出在各路径的出错率最小且使k种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
因此,在第十六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控制为使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的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自适应天线的输出中具有比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减少且使逆扩散后信号的出错率减小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七实施例)
如图17所示,第十七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指向性控制单元1703根据加权加法器1702-1~1702-k的输出和S/N检测单元1705的检测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702-1~1702-k。其他结构和第十四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17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加法器1702-1~1702-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减少加权加法器1702-1~1702-k的输出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使逆扩散单元1704-1~1704-k的输出中的各路径的S/N最小且使k种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
因此,在第十七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控制为使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的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加权平均加法器1702-1~1702-k的输出中具有比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减少、逆扩散后信号的S/N比变大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八实施例)
如图18所示,第十八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指向性控制单元1803根据加权加法器1802-1~1802-k的输出和S/(N+I)检测单元1805的检测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802-1~1802-k。其他结构和第十四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在该装置中,指向性控制单元1803调整各路径的加权平均加法器1802-1~1802-k,控制与各路径对应的指向性,使加权加法器1802-1~1802-k的输出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减少、使逆扩散单元1804-1~1804-k的输出的各路径的S/(N+I)变大且使k种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
因此,在第十八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中,利用控制为使天线指向性的主方向不重复的各路径的自适应天线,以使自适应天线输出中具有比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减少、逆扩散后信号的S/(N+I)最大为基准,除去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及延迟波的影响。
(第十九实施例)
如图19所示,第十九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指向性控制单元1902-1~1902-k根据加权加法器1903-1~1903-k的输出和出错率检测单元1905-1~1905-k的检测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1903-1~1903-k。其他结构和第十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第二十实施例)
如图20所示,第二十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指向性控制单元2002-1~2002-k根据加权加法器2003-1~2003-k的输出和S/N检测单元2005-1~2005-k的检测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2003-1~2003-k。其他结构和第十一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第二十一实施例)
如图21所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指向性控制单元2102-1~2102-k根据加权加法器2103-1~2103-k的输出和S/(N+I)检测单元2105-1~2105-k的检测输出调整加权加法器2103-1~2103-k。其他结构和第十二实施例的装置一样,没有改变。
由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能够减少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和同一信道干涉波的影响,能够改善接收特性。

Claims (19)

1.一种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该通信机具有RAKE接收功能,包括逆扩散装置和合成装置,逆扩散装置为进行逆扩散而取接收信号和扩散信号的相关,合成装置对逆扩散的信号提供与路径对应的延迟时间并进行路径合成,该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可变增益放大装置,调整空间位置不同的多个接收分支各自接收的信号的放大率;
加法装置,将从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输出的信号相加并输入到逆扩散装置;
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供给所述逆扩散装置的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将用逆扩散装置逆扩散的信号进行路径分离,所述合成装置对路径分离的各信号提供与路径对应的延迟时间并进行路径合成。
3.权利要求2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所述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4.权利要求2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合成装置输出的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小所述出错率。
5.权利要求4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小所述出错率且减小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6.权利要求2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的S/N检测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的信噪比。
7.权利要求6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所述信号的信噪比且减少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8.权利要求2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检测合成装置输出信号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的S/(N+I)检测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
9.权利要求8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所述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且减少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10.权利要求1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将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对所述可变增益的放大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相加的所述加法装置和从所述加法装置输入信号的所述逆扩散装置组合的装置,所述合成装置进行路径合成,对从逆扩散装置输出的各信号,提供与路径对应的延迟时间。
11.权利要求10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来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所述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12.权利要求10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检测所述逆扩散装置的输出的出错率的出错率检测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所述出错率。
13.权利要求12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减少出错率且减小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14.权利要求10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检测所述逆扩散装置的输出信号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的S/N检测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所述信噪比。
15.权利要求14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所述信号的信噪比且减小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16.权利要求10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所述逆扩散装置输出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的S/(N+I)检测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该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
17.权利要求16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增大所述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干涉功率)的比且减小所述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具有比扩散信号的时隙宽度还窄的延迟时间的延迟波的影响。
18.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加法装置及逆扩散装置的组合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增益控制装置,各增益控制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
19.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记载的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可变增益放大装置、加法装置及逆扩散装置的组合对应设置了一个所述可变增益控制装置,所述增益控制装置控制各组合中的可变增益放大装置的放大率,以便使天线指向性分散。
CN96191259A 1995-09-04 1996-09-04 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9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8296/95 1995-09-04
JP24829695A JPH0974372A (ja) 1995-09-04 1995-09-04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無線伝送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49A true CN1166249A (zh) 1997-11-26
CN1084974C CN1084974C (zh) 2002-05-15

Family

ID=17175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1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974C (zh) 1995-09-04 1996-09-04 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128333A (zh)
EP (1) EP0790711A4 (zh)
JP (1) JPH0974372A (zh)
KR (1) KR100385110B1 (zh)
CN (1) CN1084974C (zh)
WO (1) WO19970097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4531C (zh) * 2003-03-31 2008-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CN103220067A (zh) * 2012-01-18 2013-07-2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4372A (ja) * 1995-09-04 1997-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無線伝送受信装置
JP3300252B2 (ja) * 1997-04-02 2002-07-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適応送信ダイバーシチ装置及び適応送信ダイバーシチ方法
US6345078B1 (en) * 1997-07-31 2002-02-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inger assignment system for a multiple finger receiver and method thereof
JP2914445B2 (ja) 1997-08-05 1999-06-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適応受信装置
JPH11220430A (ja) * 1998-01-30 1999-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イバシチ通信装置及びダイバシチ受信方法
JP3967452B2 (ja) 1998-03-13 2007-08-29 株式会社東芝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無線伝送受信装置
JP3105871B2 (ja) 1998-09-25 2000-11-06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とその無線受信方法
JP3031353B1 (ja) * 1998-09-29 2000-04-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受信回路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移動端末、並びに受信方法
US6330271B1 (en) * 1998-10-13 2001-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DMA receiver that shares a tracking device among multiple rake branches
JP3458841B2 (ja) 1998-11-19 2003-10-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適用される受信装置および復調器
FI982856A (fi) 1998-12-31 2000-07-01 Nokia Networks Oy Vastaanottomenetelmä ja vastaanotin
JP2000216724A (ja) * 1999-01-26 2000-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JP3173600B2 (ja) 1999-02-19 2001-06-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受信機
EP1063781A1 (en) * 1999-06-18 2000-12-27 Alcatel Method of finding the best transmission channels for a CDMA signal,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JP3344478B2 (ja) 1999-07-16 2002-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セルラ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スサーチ回路
DE19943687C1 (de) * 1999-09-06 2001-07-26 Hertz Inst Heinric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Strahlformung eines Rake-Empfängers für den Ein-Nutzer-Empfang für den Uplink-Kanal in Mobilfunksystemen
JP2001257627A (ja) * 2000-03-13 2001-09-21 Kawasaki Steel Corp 無線受信機
CN1435023A (zh) * 2000-06-09 2003-08-06 爱得万测试株式会社 多路信号质量显示系统、方法和程序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媒体
KR100383415B1 (ko) * 2000-12-18 2003-05-12 주식회사 지티앤티 스위칭 빔 안테나 시스템
GB2399998B (en) * 2001-02-01 2005-04-13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684776B2 (en) * 2002-12-24 2010-03-23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variable gai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4248162A (ja) * 2003-02-17 2004-09-02 Kyocera Corp 基地局装置
US20040214540A1 (en) * 2003-04-22 2004-10-28 Dockemeyer J. Robert Radio receiver with optimized multiple variable gain circuits
US7197336B2 (en) * 2003-06-30 2007-03-2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bine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US20080070521A1 (en) * 2006-09-12 2008-03-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in of related signals
KR100774363B1 (ko) * 2006-11-16 2007-11-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자동이득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8199175A (ja) * 2007-02-09 2008-08-28 Nec Electronics Corp 信号処理装置
CN103763062B (zh) * 2014-01-17 2017-02-08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可变增益自适应带宽的航空无线电抗干扰宽带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8829A (en) * 1980-03-24 1981-05-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Steerable null antenna processor with gain control
JPH0290743A (ja) * 1988-09-27 1990-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位相変調用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装置
JPH02149022A (ja) * 1988-11-30 1990-06-07 Toshiba Corp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装置
JP2589811B2 (ja) * 1989-06-30 1997-03-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US5335359A (en) * 1990-05-31 1994-08-02 Nec Corporation Diversity receiver using matched filter and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JP2684888B2 (ja) * 1991-08-06 1997-12-03 国際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アンテナ制御方式
GB2259430B (en) * 1991-09-07 1996-05-01 Motorola Ltd Radio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providing diversity
JP2765377B2 (ja) * 1992-07-08 1998-06-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干渉波除去装置
JP2894088B2 (ja) * 1992-06-09 1999-05-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干渉波除去装置
US5224122A (en) * 1992-06-29 1993-06-2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ing spread-spectrum noise
JP2982504B2 (ja) * 1992-07-31 1999-11-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適応受信機
JPH0748665B2 (ja) * 1992-12-14 1995-05-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サイドローブキャンセラ
US5305349A (en) * 1993-04-29 1994-04-19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Quantized coherent rake receiver
JPH0774687A (ja) * 1993-09-03 1995-03-17 Kokusai Denshin Denwa Co Ltd <Kdd> ダイバーシチ方式
JP3047703B2 (ja) * 1993-09-03 2000-06-05 ケイディディ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チ方式
US5422909A (en) * 1993-11-30 1995-06-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hase component downconversion
JP2734953B2 (ja) * 1993-12-16 1998-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受信装置
JPH07231278A (ja) * 1994-02-18 1995-08-29 Fujitsu Ltd 直接拡散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方式によるレイク受信機
JP3243130B2 (ja) * 1994-10-31 2002-01-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付き受信装置
JPH08274687A (ja) * 1995-03-31 1996-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Cdma無線伝送装置およびcdma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US5978413A (en) * 1995-08-28 1999-11-02 Bender; Paul E.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plurality of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s
JPH0974372A (ja) * 1995-09-04 1997-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無線伝送受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4531C (zh) * 2003-03-31 2008-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CN103220067A (zh) * 2012-01-18 2013-07-2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70707646A (ko) 1997-12-01
KR100385110B1 (ko) 2003-10-08
WO1997009793A1 (fr) 1997-03-13
CN1084974C (zh) 2002-05-15
US6430215B1 (en) 2002-08-06
EP0790711A4 (en) 2003-03-19
US6128333A (en) 2000-10-03
JPH0974372A (ja) 1997-03-18
EP0790711A1 (en) 1997-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74C (zh) 扩展频谱无线传送数字移动通信机
CN1162990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389997A (zh) 具有自适应更新权重的自适应天线接收装置
US20090061921A1 (en) Base sta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80276C (zh) 自适应天线接收设备
CN1663133A (zh) 分时双工系统中天线适应
CN1533051A (zh) 无线通信机
CN1164132C (zh) 改进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布置的方法
CN1926778A (zh) Cdma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190873C (zh) 偏差补偿单元
CN1893315A (zh)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送器-接收器
CN1180565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83792C (zh) 无线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162991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79597C (zh) 无线基站
CN1494773A (zh) 无线基站系统及指向性控制方法
CN1158787C (zh) 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71471C (zh) 通信终端装置及无线接收方法
CN1926777A (zh) 信道估计的方法和系统、相关接收机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6673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488205A (zh) 无线接收装置和定向接收方法
CN1677894A (zh) 阵列天线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171352C (zh) 无线发送装置及发送方向性调整方法
CN1205764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发送天线切换方法
CN1503491A (zh) 智能天线收发分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