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238C -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38C
CN1166238C CNB018037895A CN01803789A CN1166238C CN 1166238 C CN1166238 C CN 1166238C CN B018037895 A CNB018037895 A CN B018037895A CN 01803789 A CN01803789 A CN 01803789A CN 1166238 C CN1166238 C CN 116623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bject
user
data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37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7141A (zh
Inventor
Pa
P·A·明博里
J
L·M·J·明博里
T·波延沃里
�Ͳ���˹��-����
N·T·巴布蒂斯特-拉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NE PAGES OF SWEDEN AB
Original Assignee
PHONE PAGES OF SWEDE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644,3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996072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686,99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922721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NE PAGES OF SWEDEN AB filed Critical PHONE PAGES OF SWEDEN AB
Publication of CN1397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7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2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5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42Notifying the called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82Text-based messaging services in telephone networks such as PSTN/ISDN, e.g. User-to-User Signalling 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for fix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24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 H04M7/0036Services and arrangements where telephone services are combined with data services where the data service is an inform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25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04M7/123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where the packet-switched network is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ystem-typ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applications where calls are combined with other types of communication
    • H04M2203/658Combination of voice calls and p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22Automatic class or number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93Notifying the calling party of information on the called or connecte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36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 H04M3/42153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by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Abstract

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技术,它包括:(a)建立拟在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用户的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第二通信装置(例如“持有人”的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b)将所述数据对象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c)在第一传送步骤,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数据服务器传送到第二通信装置(例如“持有人”的通信装置);(d)在第二传送步骤,将所述数据对象从第二通信装置传送到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用户的通信装置);(e)确定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以及(f)在通信事件发生时在第一通信装置(例如用户通信装置)再现所述数据对象。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服务器可直接将所述数据对象发送给第一通信装置。对上述技术的物理实现亦作了说明。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在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系统中向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方法和物理实现(例如,系统,数据服务器,通信装置,等)。本发明也涉及接收数据对象的方法和物理实现。本发明也涉及再现数据对象的方法和物理实现。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向移动台提供数据对象、用于通过移动台接收数据对象、以及在移动台再现数据对象的方法和物理实现。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和数据分组网络(著名的,因特网)近年来获得了显著的成功。移动通信系统在用户之间以模拟或数字格式(或以混合格式)发送实时话音通信。一个众所周知的移动通信系统实例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该标准利用电路交换通信技术向其用户提供话音通信。在这种方法中,系统在整个呼叫过程中把通信资源分配给呼叫。另一方面,因特网主要是利用数据分组技术向用户发送数字信息。在这种方法中,系统仅在发送数据的各时段内利用通信资源。
人们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使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和数据网络相结合。这些努力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或“代”。即,第一代(1G)技术一般是指模拟的“以话音为中心”的业务。第二代(2G)技术一般是指“以话音为中心”的数字通信业务。第三代(3G)技术一般是指具有话音,视频,图像,声频及其它信息等任选多媒体通信的高速宽带业务。另外,2.5代(2.5G)技术通常是指兼具2G和3G一些方面的高速业务。例如,2.5G技术可利用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系统或全球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DGE)系统。
例如,在2G技术的上下文中在话音通信业务中补充数据传送的一个已知途径是通过短消息业务(SMS)。在GSM标准中,SMS消息可以经由独立的专用控制信道(SDCCH)发送。在运作上,通信系统始发一消息给移动交换中心(MSC)。此消息传送到并存储在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通信系统定位被寻址的移动台并通知该移动台有一消息即将发送。然后移动台调至系统用来发送消息的SDCCH信道。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移动台并等候由移动台发出的对接收到消息的确认。有关GSM短消息业务的更多详情,请参阅出版物“数字蜂窝通信系统(2+阶段),短消息业务(SMS)的技术实现,点对点(PP)”,GSM 03.40,版本5.4.0,ETSI,1996年11月(可访问http://www.etsi.org/)。
利用SMS通信来传递消息的传统方法有其缺点。即:SMS消息可以在用户之间的SMS话音通信会话之前、中间或之后发送。但是,SMS通信和话音通信会话大部分以独立方式进行。因此这两种信息传送模式的结合并没有很强的综合与互相相关的多媒体的感觉。
另一种在话音通信业务中补充数据传送的更为先进的途径是通过提供因特网浏览的2.5G或3G技术。这些系统通常是将因特网数据对象转换成适合在移动台上显示的格式。更具体地说,是用一网关节点将数据对象转换成能与低传输速率和移动台通常使用的小显示屏兼容的形式。转换的数据对象然后被发送到移动台供用户查看。便于因特网数据对象在移动台上显示所用的一种标签语言是手持装置标签语言(HDML),这是模仿大家熟知的超级文本标签语言(HTML)而开发的。
这些更为先进的系统依然有缺点,即:业务提供商可具体“标记”一种业务供某一类终端(例如2.5G兼容终端)使用。这样一来,使用“较不先进”技术的客户就被禁止接收此项业务。这就会有减少该业务的市场份额的不利影响。极端情况下,还会妨碍此业务在客户中流行(例如,不能在现有技术的大部分用户中普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技术把话音通信业务与补充的数据业务结合起来。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拟在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对象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一种装置;确定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以及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所述数据对象。
其中,所述传送步骤可以包括: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所述传送步骤也可以包括: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传送步骤;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二传送步骤。
所述传送步骤可以包括:经由数据网络将所述数据对象传送到计算机装置;以及通过接口单元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计算机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所述数据对象包括表示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性质的触发成分。
所述数据对象可以包括关于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声频信息的声频成分;以及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关于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视频信息的视频成分。
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可以包括关于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户发起的呼叫的事件或关于由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户发起的呼叫的事件。
所述数据对象可以包括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以及所述传送步骤仅传送所述可变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提供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话音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数据服务器上建立拟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对象存储在所述数据服务器中;以及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之前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传送步骤包括利用以下数据通路中的一种或多种:(a)电路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b)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和/或(c)数据分组网络使用的数据通路。
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以及所述传送步骤配置成仅传送所述可变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再现数据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对象,所述数据对象的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触发通信事件;以及当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所述数据对象。
其中,通过以下数据通路中的一种或多种接收所述数据对象:(a)电路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b)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和/或(c)数据分组网络使用的数据通路。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话音通信的通信系统;数据服务器;连接到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数据网络;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包括:(i)用于建立拟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所述再现是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ii)数据库;(iii)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iv)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一种装置的逻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包括:(i)用于确定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的逻辑装置;(ii)再现装置;以及(iii)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在所述再现装置上再现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
所述数据服务器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
所述数据服务器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
所述系统还包括计算机装置,其中所述传送逻辑装置包括:用于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计算机装置的第一逻辑装置;以及用于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计算机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二逻辑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数据服务器,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提供话音通信,所述数据服务器包括:用于建立拟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数据库;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之前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再现数据对象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所述数据对象的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另一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由于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用于确定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的逻辑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再现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
该技术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数据对象显示和通信事件的相互关系由于在通信会话中加入了多媒体空间量度而增强了用户的通信会话。而且,数据对象的发送技术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通信系统、数据网络和用户装置来实现,使现有系统能象更先进的系统一样利用该技术。例如,该技术至少可与2G,2.5G和3G技术一起使用。这样,例如,当用户从一代技术升级到另一代时,他或她仍能继续以无缝方式接收服务。其他优点对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述对示范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用于实现上述技术的示范的系统;
图2示出可以用在图1系统中的示范的用户装置;
图3示出可以用在图2的用户装置中的示范的用户识别模块(SIM);
图4示出用于图1系统中的示范的数据服务器;
图5示出在用户装置上一系列数据对象的示范的显示;
图6示出数据对象的示范的组成;
图7示出在图4所示数据服务器中数据对象的示范的编排方式;
图8示出按一个实施例将数据对象发送给用户的示范的过程;
图9示出按照图8所示过程的数据对象的示范的传送通路;
图10示出按另一个实施例将数据对象发送给用户的示范的过程;
图11示出按照图10所示过程的数据对象的示范的传送通路;
图12示出按一个实施例在用户装置上获取和再现数据对象的示范的过程;
图13示出按另一个实施例在用户装置上获取和再现数据对象的示范的过程;
图14示出在完成图13的过程的数据服务器上接收和处理对于数据对象的请求的示范的过程;
图15示出在用户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数据对象的可供选择的方式;
图16示出对应于图15所示的可供选择的存储技术的数据对象的分区;
图17示出与图15所示的可供选择的存储技术相关联的数据对象的示范的传送通路;
图18示出从数据服务器传送数据对象到用户装置的可供选择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1.系统特征
为便于解释,以下根据特定类型的通信系统、标准和协议来说明数据对象发送技术。更具体地说,特别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来说明数据对象的传送系统。但是,该技术也可利用其它类型的系统、标准(如,IS-136,IS-95等)和协议(如,TDMA,FDMA,CDMA,等)来实现。
图1示出能实现本技术的系统100的总图。在图的上部,系统100包括例如基于GSM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系统125。系统100包括连接到基站控制器(BSC)116和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128的移动交换中心(MSC)118。BSC 116通过基站114向多个用户装置提供通信连接。用户装置包括示范的移动台装置110和112。PSTN 128向多个用户装置130和132提供通信连接。用户装置130和132可包括任何类型的通信装置,例如“普通老式电话”(POT)、传真机或数据调制解调器装置,等。PSTN 128也可与通过数字用户线(DSL)连接的ISDN终端和通信装置直接或间接相连接。PSTN还可以选择连接到另一包括多个用户装置、例如移动台136和138、的通信系统134。
MSC 118进行各用户装置之间的利用通信系统的呼叫互连所必须的交换。MSC 118可以连接到许多数据库,例如鉴别中心(Auc)120、归属位置寄存器(HLR)120、访问位置寄存器(VLR)124。这些数据库对于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基本上,Auc 120存储用来确认用户装置身份的信息。HLR 120存储表明用户预定的业务的用户信息以及其他信息。VLR 124存储识别在MSC118域内运作的用户装置的信息。Auc 120、HLR 120和VLR 124可以作为MSC 118的一部分完成物理实现,也可设置在远离MSC118的地方。消息中心126,例如短消息控制中心(SMCC),接收、存储并发送来自或发往移动通信系统的消息。
对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移动通信系统125可包括附加的用户装置、基站、BSC、MSC等。另外,移动通信系统可包括附加的功能、节点、数据库、业务等。
现参阅图的下部,系统100还包括数据网络142。数据网络142可包括例如配置成以数据分组的形式传送信息的任何网络。数据网络142可包括例如内部网、因特网、局域网(LAN)等。数据网络142可使用任何类型的网络启动码或其组合,例如超级文本标签语言(HTML)、动态HTML、可扩充标签语言(XML)、可扩充格式底稿语言(XSL)等。数据网络142可由任何类型的协议或其组合来控制,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超级文本传输协议(HTTP),无线应用协议(WAP),或其他类型协议。
许多实体都可与数据网络142交互。例如,计算机装置146和148以众所周知的方式通过因特网业务提供商144与数据网络142作通信连接。而且多个数据服务器可与数据网络142作通信连接,例如数据服务器150。
数据网络142通过网关140与移动通信系统连接。网关140广泛代表了将数据网络142与移动通信系统125相连接的任何平台。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系统允许通过短消息业务(SMS)作数据消息交换。在这种情况下,网关140提出从数据网络格式(例如TCP/IP,HTTP等协议格式)到SMS-兼容格式的适当变换(翻译)(以及在反方向通信中作逆向变换)。
为简化并便于做解释,在以下的讨论中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上述的SMS数据通路。但应理解,系统100可以用多种其他技术(除SMS数据通路之外)在数据网络142和移动通信系统125之间传送数据。例如,移动通信系统可允许通过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链路或各种其他类型的链路、系统、协议等作数据消息交换。
在另一实施例中,网关功可能被包括在系统的其它节点中,例如服务器节点中。
图1中用虚线表示示范的通信通路。例如,使用用户装置110的一方(以下称为A方)可与使用用户装置138的用户(以下称为B方)通过通信通路160实现实时电路交换话音连接。而且,数据服务器150可通过数据通路154与A方实现数据连接。数据服务器150可通过另一数据通路(未示出)与B方实现类似的数据连接。另外,使用计算机装置146的用户可通过数据通路152与数据服务器150实现数据连接。
图2示出用户装置之一,即与移动通信系统125连接的用户装置110。该用户装置110可包括移动台用户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具有移动台能力的可编程数字助理(PDA)、或某种其他类型的装置。用户装置110包括连接到至少一个存储器单元212的控制逻辑装置214。用户装置110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例如EEPROM或SIM卡),以便在电源暂时不可用时保存所存储的信息。控制逻辑装置214还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210,例如键盘,触摸屏等。控制逻辑装置214还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再现装置222、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控制逻辑装置214还连接到包括用于通过空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硬件(未示出)的无线电单元220。无线电单元220连接到天线232。无线电单元220还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声频输出装置216(例如扬声器和/或耳机)和话筒218以便进行话音通信。
用户装置还可包括附加功能230,例如,多种程序实现的功能。这些程序可以包括向用户再现至少一种类型的供观看的数据对象的浏览器(未示出)。这些程序还可包括对数据对象请求加密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对象解密的加密/解密引擎(未示出)。用户装置还可任选地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未示出)以存储和检索常用的显示对象等。
其他类型的用户装置也可与系统100相连接。例如,另一类用户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图形功能的固定(非移动)电话。另一类用户装置可以包括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到个人数字助理(PDA)装置(或类似装置)的移动台。PDA包括显示和操作数据对象的功能。
图2所示用户装置可体现任一代技术、包括2G、2.5G、3G等技术。
图2所示用户装置110可与图3所示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300相连接。SIM卡300存储识别用户的预约信息,诸如用户的电话号码、唯一识别号码和归属系统识别信息。GSM用户的唯一识别号码可包括综合移动台识别(IMSI)号码。
如图3所示,示范的SIM卡300包括连接到存储器306和输入/输出插头304的微处理器302。存储器306又包括操作软件存储308(例如,由ROM存储器实现)、工作存储器310(例如,由RAM存储器实现)以及数据存储312(例如,由e-prom存储器实现)。
图4表明数据服务器150的典型特征。服务器150包括:连接到至少一个存储器装置410的至少一个处理逻辑装置单元440(例如,CPU);高速缓冲存储器416;至少一个数据库414;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12。存储器装置410和数据库414可以是非易失性的。接口412可使处理逻辑装置440把数据发送到数据网络142或接收来自数据网络142的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416可存储常用的数据对象,以使处理逻辑装置440以有效的方式获得它们。数据库414包含能通过系统100的通信设施在用户装置上显示的实际数据对象。
数据服务器150还可包括许多程序418。程序418可包括允许根据用户装置的再现能力优化数据对象的滤波器420。程序418可包括对数据对象请求的解密和对数据对象加密的加密/解密引擎422。
按照一种变型,可以以单独的计算机的形式来实现各种数据服务器150模块。这些单独的计算机(未示出)可以一起设置在一个设备中,也可互相远离设置。
可以用任何类型的存储媒体来实现数据库414。例如,它可包括硬盘驱动器、RAM存储器、磁性媒体(例如,盘,带)、光媒体、打印媒体(例如,列表)等。数据库414可利用任何类型的编排方式形成,例如,关系型的、面向对象的等等。数据库414可以以分散方式分成两个或多个数据库。另外,数据库414(或多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冗余数据。系统100的任何节点都可以接入数据库414(或多个数据库),包括内部节点(例如,数据服务器系统内部的接入点)和外部节点(数据服务器系统外的接入点)。因此,数据库414用来非常通用地代表任何类型的保存数据对象的装置。
同样,术语“数据对象”意味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它可能指任何类型的声频信息、文本信息、图形信息、视频信息、或其它类型的信息、或这些信息的任何组合。在以下讨论中数据对象有时会被称为“电话页面”。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数据对象是指当移动通信系统125内事件发生时能在适当的用户装置上再现的信息。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对象可以向某种业务或功能提供链接(例如,提供对用户维护的内部或外部数据网络的接入)。
图5介绍了在系统100中数据对象(例如,电话页面)的示范的使用。假定第一用户Bob打电话给第二用户Paul。还假定,例如,Bob(A方)使用移动用户装置110打电话,Paul(B方)使用移动用户装置138接听Bob的电话。还要假定Paul定义了一系列的数据对象(例如电话页面502,504,506和508)。此时,Paul是这些数据对象的建立人(也称为“持有人”)。Paul的数据对象可以对Bob个人化(例如,在数据对象中涉及Bob)。另一种替代的方法是,Paul的数据对象中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可以是通用的(例如,适合于提供给多个不同的用户)。最后,假定Bob已接入Paul的数据对象(利用以下将要讨论的一种方法)。
当Bob拨打Paul的电话号码时产生第一触发事件550。这提示用户装置110显示数据对象502。数据对象502可以包括个人化的消息510,例如,说:“喂,Bob,谢谢来电话!”。该数据对象还可包括图片信息,例如Paul的照片509。数据对象还可包括文本信息,例如Paul的姓名,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数据对象还可包括附加的声频信息,例如由Paul说的简短的介绍。这种数据对象成分的组合完全是示范的性的。其它数据对象可提供不同的成分组合,包括附加的信息类型。而且,这些数据对象成分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省略,以适应功能较低的用户装置,例如缺少显示复杂图形能力的用户装置。
建立呼叫之后,可以将用户装置110配置成等待另一个呼叫事件。在此示范的例中,当Paul让Bob等待时,发生下一个呼叫事件。这就构成触发事件552,引起用户装置显示第二数据对象504。该数据对象504提供消息514,例如,说:“我得请你等一等”。当Paul回来,不用Bob再等时发生下一个事件554,它提示用户装置显示第三数据对象506。数据对象504提供消息516,例如,说:“回来了,跟你接着说,Bob”。在此示范的演示中,当任一方结束通话时发生触发事件556,它提示用户装置显示第四数据对象508。数据对象508提供消息518,例如,说;“再见,Bob,希望很快再聊”。
在被叫方的用户装置上可以再现另一套数据对象。这些数据对象属于主叫方,通常由主叫方(或以他的名义)建立。因此,在上述场景中,Paul在与Bob的通话过程中可以观看(和/或听见)多个数据对象。
图6示出示范的数据对象600的数据成分。数据对象600包括第一数据字段,用来存储事件触发器(ET)成分601。成分601表示事件的性质,它提示显示所述数据对象。例如,ET成分601可包含与事件关联的代码,作为在关联的通信事件发生时用户装置从存储器中检索数据对象的索引。
一般来说,事件触发器可由于一个或多个自动事件(例如,当呼叫被另一方终止)、或由于一个手动事件(例如,当A方拨打例如B方的号码)而触发。更具体地说,触发事件可以与以下的事件示范的列表有关联:a)发起(或即将发起)对外呼叫;b)已寻址的B方应答呼叫;c)已寻址的B方忙;d)已寻址的B方不应答;e)已寻址的B方拒绝呼叫;f)已寻址的B方不可用(例如,已寻址的移动电话超出覆盖区);g)呼入即将开始或已开始;h)发起或即将发起会议电话;i)呼叫断开;j)进行呼叫(在此情况下可以产生数个触发事件);k)让用户等待;l)已经选择了新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中的新小区;m)用户的位置已经改变;n)选择PLMN操作员;o)注册了新的国家;p)用户装置即将关闭;q)用户装置已接通;r)压下用户装置上的指定按钮;s)用户装置接收到话音突发;t)给用户留有话音邮件;u)已向用户发送SMS;v)用户开始查看未接到的电话,已接收到的电话,和/或拨打的号码(或正在查看中)。
第二数据字段存储计数器成分(CO)602。计数器成分用来指示数据对象应发给某一用户的次数。也就是说,用户装置可能会缺少存储数据对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CO成分就会含有每次发生呼叫事件时应向用户装置发送数据对象的信息。即,在上述演示中,假定Bob的装置缺少存储数据对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对象的CO成分就会指示每当发生触发事件时发射源(或是Paul的用户装置或是数据服务器150)应发送数据对象。相反,其他用户装置在其本地存储器上(例如,在各自的SIM卡的存储器上)可能具有存储数据对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CO成分就会含有指示仅向用户装置发送一次数据对象的信息。
第三个数据字段可存储声频成分(AU)604。声频成分可含有数据对象的建立人对数据对象说的各种消息的记录。例如,在图5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对象可含有Paul说“喂,Bob”或任何其他类型的问候的话音消息。声频成分可指定提供声频信息的定时。例如,声频信息可以叠加在用户装置产生正常铃声信号上,在铃声信号之前或铃声信号之后播放。声频信息也可表明铃声信号应被禁止。例如,可以把被叫方配置成响起主叫方建立的话音消息,而在被叫的用户装置中没有正常的铃声响起(例如通常的铃响或蜂鸣声)(例如,在上述场景中,当Bob呼叫Paul时,消息可能就会说,比如,“喂,我是Bob!”)。
另外,系统也可配置成抑制被叫方通常听到的传统的铃声,而响起被叫方建立的话音消息(例如,在上述场景中,当Bob呼叫Paul时,Bob可能听见一个消息,是Paul在说,比如,“请稍等,我就来”,而不是传统的铃声信号)。在通话过程中发生一个或多个通信事件时也可响起其他的声频消息。在另一实施例中,声频成分可提供音乐播放。还有的是,声频成分可提供各种其他的声音,例如各种录音的或合成的声音(例如,不是录制的人的话音)。
第四数据字段可含有可视成分(VI)606,通常包含在用户装置上显示的任何类型的照片、图像、图形、和/或文本元件。例如,在图5的情况下,数据对象包括一张发送人Paul的照片。这些消息的特点完全由其建立人来设定,可以包含各种其他想象的人物的照片。一般来说,可以设想,建立人可能想建立关于正式的熟人(例如业务上的熟人)的比较正式的数据对象,而对朋友和家人则建立更加个性化的数据对象等。可视成分也可指定仅显示文本消息。
最后,第五数据字段表明数据对象可能含有各种其他信息608。这类信息可以包括在一个事件发生时改变用户装置功能的程序代码,或提供接入远程资源(例如远程数据服务器或网络)的链路等。
图7表示数据服务器150的数据库414的示范的内容(参阅图2)。每个用户可建立多套数据对象在多个用户装置上分别显示。在此图中,数据对象的建立人称为“持有人”,接收人称为用户。例如,第一个建立人,“持有人1”,为用户a建立了一套数据对象710。这套数据对象又以PPH1-a表示(表示电话页面PP,由持有人1建立,对用户a)。在这套数据对象中每个数据对象属于一个不同的呼叫事件(见前述示范的列表)。也就是说,数据对象770可由第一事件触发(例如发起呼叫),数据对象772可由第二事件触发(例如建立会议呼叫),数据对象774可由第三事件触发(例如终止呼叫)。持有人1还可为用户b建立第二套数据对象712。持有人1还可为用户c建立第三套数据对象714。(还可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的共用数据对象,数据服务器150配置成仅存储一份这些共用数据对象,并提供指明这些共用数据对象属于哪些套数据对象的适当索引)。
同理,持有人2可为各用户(d,e,f)存储多套数据对象(716,718,720)以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704。同理,持有人3可为各用户(g,h,i)存储多套数据对象(722,724,726)以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706。同理,持有人n可为各用户(j,k,l)存储多套数据对象(730,732,734)以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708。
应当指出,持有人不必为每一用户定义独特几套数据对象。有一种情况,例如,持有人可为一类用户定义一套(例如,系列)数据对象。另外,也可有一种管理优势来鼓励持有人从共用基本模板(或系列模板)来设计数据对象。有关使用基本模板的其他细节将在本文的第三节提供。
2.系统运作
上面已说明了系统100的示范的结构体系和功能特点,现讨论其运作。
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向用户装置提供用于在其上再现的数据对象。有好几种技术可以完成此任务。概言之,在第一种技术中,在数据服务器150上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该主套数据对象被发送到持有人的用户装置上。在发生主套中识别的一个用户的呼叫事件时,适合的一套数据对象就从持有人的用户装置发送到用户的用户装置上。该套数据对象在呼叫过程中(或其他事件)就被该用户再现。在第二种技术中,在数据服务器150上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该主套数据对象直接分配到该主套识别的适当用户装置上。每个用户装置在发生通信事件时再现它的那套数据对象。在第三种技术中,用户装置可随时(例如当持有人已为其建立了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的事件发生时)请求数据服务器下载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
图8示出适合于第一种已被认定的技术的步骤序列。在步骤802,建立数据对象。持有人(或其他实体)通过计算机装置(例如,计算机装置146或装置148)接入数据服务器150,并设计数据对象来完成此功能。例如,用户可通过“web”接口设计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这条通路在图1中以通路152表示。或者,持有人可通过移动台装置(例如,移动电话110)进行数据对象的建立。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服务器150(或其他实体)的操作员可以以用户的名义建立或指定一个或多个缺省的数据对象。数据对象的建立或指定可以由预约与数据对象有关的业务(或某其他业务)的用户、或由某项其他手动或自动事件来触发。这一特点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数据对象,而不必麻烦各个用户去建立各自的数据对象。同时,系统也可配置成允许任何用户改变为其建立或指定的缺省数据对象,而建立独特的数据对象。
在步骤804,数据服务器150把一主套数据对象下载到持有人的用户装置上,(例如,用户装置110)。这一数据通路在图1中以通路154表示。系统100可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消息平台和协议进行这种传送。例如,数据对象可用短消息业务(SMS)协议(例如,在GSM系统中常用的)来发送。在该协议中,信息通过网络142和网关140发送到消息中心126,然后发送到持有人的用户装置(例如,用户装置110)。信息也可根据已寻址持有人的用户装置的位置和/或系统的结构体系通过PSTN网络128发送(例如,通常SMS信息可利用SS7信令网络从一个PLMN发送到另一个PLMN,该信令网络可以是也可以不是PSTN的一部分)。在步骤806,持有人数据服务器150接收数据对象并存储数据对象。
在步骤808,持有人的用户装置等候在主套数据对象中代表的一个用户(即,在此称为“已识别用户”)的事件发生。这可包括例如由已识别用户向持有人打电话。为对此作出响应,持有人的用户装置把适当的一套数据对象发送给该识别用户(步骤810)。可利用各种消息协议之一进行这种传送。例如,数据对象可用短消息业务(SMS)协议来发送。在步骤812,持有人的用户装置处理该呼叫事件,例如,通过与已识别用户进行话音通信会话。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持有人可手动发起数据对象的发送(例如,在持有人的用户装置的键盘上作适当的选择)。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持有人的用户装置可自动发送数据对象(例如,刚从数据服务器150接收到就立即发送或在别的时间发送)。
图9示出与图8的过程有关的数据对象通过系统的流程。如图所示,利用计算机装置908(或其他类型的接口装置)在数据服务器910上建立数据对象。数据通路标注为通路930。然后数据对象经由通路932通过数据网络906发送到持有人的用户装置904。这条通路示出涉及到通过PSTN902的发送(但并不一定需要如此,例如,取决于在何处数据网络馈入MSC或其他因素)。然后,数据对象通过PSTN 902分布到各识别用户。即,对于图7所示的主套702,数据对象套PPH1-a发送给用户“a”912,PPH1-b发送给用户“b”914,PPH1-c发送给用户“c”916。
图10示出向用户装置提供数据对象的第二种技术。在步骤1002中,持有人(或其他实体)例如利用计算机装置146或其他类型的接口装置在数据服务器150上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在步骤1004中,持有人在数据服务器150上存储该主套数据对象。
在步骤1006,数据服务器接收该主套数据对象。在步骤1008,数据服务器决定是否应将该主套数据对象中的各套数据对象发送给适当的接收人。不同的系统可配置成使用不同的因素来确定何时下载各套数据对象。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对象一经持有人(或其他实体)建立就立即发送。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对象要经持有人(或其他实体)请求才发送。在第三实施例中,数据对象在系统没有大的通信负载的时候(例如在凌晨时)发送给适当的用户装置。在步骤1010,数据服务器010将数据对象直接发送给已识别用户。可使用各种消息格式进行发送,例如短消息业务(SMS)协议。
图11示出与图10的过程有关的数据对象通过系统的流程。如图所示,利用计算机装置1132(或其他类型的接口装置)在数据服务器1133上建立数据对象。数据通路示为通路1135。数据对象通过数据网络1106直接发送给识别用户。数据对象也可根据已寻址持有人的位置和/或系统的结构体系通过PSTN 1102发送(例如,通常SMS信息可利用SS7信令网络从一个PLMN发送到另一个PLMN,该信令网络可以是也可以不是PSTN的一部分)。结果,对于图7所示的主套702,数据对象套PPH1-a发送给用户“a”1112,PPH1-b发送给用户“b”1114,PPH1-c发送给用户“c”1116。
上述技术的一个复杂问题在于SMS消息业务的计费安排。某些SMS计费安排规定消息的发送人为消息的发送付费。这就意味着数据服务器的操作员要负担发送的费用。但是,有各种方法防止这种费用的发生。例如,移动通信系统125的消息中心126可配置成要求持有人发送SMS消息给消息中心126来触发向指定用户发送数据对象。该触发信号就可指定计费事件。或者,数据服务器直接把消息发送费用传送给持有人。持有人也可发送SMS消息给数据服务器150来触发其向指定用户发送数据对象。
图12示出用户装置再现(例如,显示)存储在其本地存储器上的数据对象使用的步骤序列。在步骤1202,用户装置接收数据对象(用图8或图10的方法或其他方法发送来的)。在步骤1204,用户装置存储该数据对象。在步骤1206,用户装置确定是否已发生触发事件。示范的触发事件如前所述。如已发生触发事件,用户装置检索适当的数据对象(步骤1208)。具体地说,在一示范的实施例中,通过识别与用户通话的对方(例如,在建立呼叫的过程中识别发送给用户装置的对方的电话号码)来识别一套合适的数据对象(属于某持有人)。通过使与已发生的事件相关联的代码和与数据对象相关联的代码相匹配就可接入该套数据对象中特定的数据对象。在步骤1212,用户装置处理该呼叫事件(例如,打电话或接电话)。
图13提供了用户装置可用来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得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的另一种技术。该技术从步骤1302开始,此时,用户装置确定是否已发生触发事件(可包括上述已识别用户事件中的任一项)。在步骤1304,用户装置发送数据对象请求给数据服务器。在步骤1306,用户装置接收来自数据服务器的所请求的数据对象。在步骤1308,用户装置再现接收到的数据对象。
步骤1304中的数据对象请求可具体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a)用于传送的请求协议(例如,WAP、WML、HDML、HTML、XML等);b)数据对象服务器的识别符(例如服务器名称或明码IP地址);c)表明是哪种事件触发了数据对象请求的代码(例如,呼出建立);d)至少与一个B方设备相关联的指示B-号码;e)A方识别符和/或秘密的A方识别符(例如移动台A-号码);f)返回所请求的数据对象时数据服务器使用的A方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g)表明A方显示能力的能力代码(例如,显示屏分辨率,声频,等);h)表明加密方案的代码或使用的加密密钥;i)表明移动台注册国家的代码(即,国家码);j)识别当前PLMN(V-PLMN)或A方有预约的PLMN或二者的代码;k)表明移动台供货商和移动台型号的代码;l)表明独特的设备识别符的代码;以及m)参数有效性代码(例如,检查和)。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手动”从数据服务器检索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例如,在用户装置的键盘上作适当选择)。该选择构成了触发通信事件。
图14示出对应于图13所示的过程中数据对象服务器(例如,数据对象服务器150)中进行的过程。即:在步骤1402,数据服务器接收对一个(或一些)数据对象的请求。该请求一般包括(在示范的实施例中)至少指定A-号码或B-号码的指示符和何种行动触发该请求的规定。地址指示符(例如,A-号码或B-号码)映射到数据对象服务器的存储器地址中,或映射到某个其他站点维护的另一数据库提供的地址中。该地址可指定数据对象,例如,电话页面。在步骤1404数据服务器检索数据对象。在步骤1402接收到的请求还可包括用户装置显示能力的指示符。在此情况下,在步骤1406,数据服务器可使检索的数据对象与请求的格式相适应。或者。数据库可以各种格式存储数据对象。在此情况下,数据服务器检索具有正确格式的数据对象来符合该请求。在步骤1408,数据服务器发送数据对象。
可以使用各种数据传送机理来发送在图13和图14中讨论的数据。例如,可以用SMS发消息。或者,可以用GPRS数据通路。有关利用GPRS信道发送的细节,可参阅本公开的“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部分中给出的申请。
3.改型
上述系统和方法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修改。例如,所有通过数据网络142和/或PSTN 128(或某个其他网络)发送的信息都可在发送之前加密以确保消息的私密性。接收站点可在显示或处理之前将传送来的信息解密。例如,数据服务器在把数据对象发送给持有人的或用户的用户装置之前给数据对象加密。用户装置在再现它们之前将数据对象解密。用户装置也可将发送到其他实体、例如其它用户装置或数据服务器的任何请求、消息、数据对象等加密。
在另一个改型中,用户装置的存储器可以配置成如图15所示。在此图中,示范的存储器1502包含标准(即非易失性)数据1504。标准数据1504可指定一个或多个基本模板。基本模板可以针对由多个持有人设计的各数据对象中的共用元素(例如,多个持有人都使用同一基本电话页面布局来设计他们的页面)。另外,换一种方法,基本模板可以针对某一套持有人数据对象的共有特征(例如,持有人有好几个页面共享同一背景)。另一方面,存储器1502也包括delta(即变量)数据1506。Delta-数据针对再现的数据对象的独特的特征。独特的特征是指再现的数据对象区别于存储在标准数据1504中的基本模板的特征。
图16示出示范的数据对象的标准数据部分1602和delta-数据部分1604。该图还示出这两部分是如何结合而产生再现数据对象1608的。具体地说,标准数据部分1602可提供通用消息的基本模板。该消息中有一些字段可以填入使消息个性化的文本。而且,标准数据部分1602包括字段1652,可以填入声频消息以使数据对象更为个性化。另一方面,delta-数据部分1604包括个性化的文本“Bob”以及个性化的声频问候,例如,“请回电话”。delta-数据被“加”在标准数据部分,产生再现的数据对象608。
图5所示的存储格式可提供更有效的数据对象存储和发送。例如,参阅图17,用户装置1706(由用户“a”操作)可在其存储器中存储标准数据“s”。此标准数据可用来再现多个数据对象。存储这种冗余数据的单一拷贝就可减少对用户装置的存储要求。另外,当用户装置1706接收到利用他们设计中的标准数据的数据对象时,只需要将delta-数据发送给用户装置1706就可以了(例如,数据对象PPH1-a的delta-数据1706)。
在一个实施例中,标准数据可随时发送给用户装置(例如,不一定需要在发生通信事件时)。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给用户的SIM卡可能已经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共用数据对象模板的标准数据。
按照另一改型,可以使用非结构补充业务数据(USSD)协议把数据对象发送给用户装置,而不是使用SMS协议,或作为使用SMS协议的补充。USSD和SMS有一点是类似的,即二者都是利用GSM系统的信令通路来发送数据消息。但是与SMS协议不同,USSD不定义存储-和-发送类型的业务。还有其他的协议也可用来发送数据对象。
图18示出另一种改型。具体地说,该图示出了与前面各图不相同的结构,它包括计算机装置1810,计算机装置1810连接到接口单元1812,接口单元1812又连接到用户装置814。在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810可包括个人计算机装置。接口单元1812可包括在计算机装置1810和用户装置1814之间传送信息的任何连接机制。计算机装置1810和用户装置1814之间的链接可包括有线链接、无线链接(例如无线电或红外)、或其他某种类型的链接。在一实施例中,接口单元1812还可包括插座型连接机制(未示出),它容纳用户装置1814,并包括与设置在用户装置1814上的输入/输出终端配合的适当终端。
图18所示的系统运作与图10所示的过程有相似之处。即,持有人(或另一实体),例如,利用计算机装置1804或其他类型的接口装置在数据服务器1806上建立一主套数据对象。然后,数据服务器1806接收和存储这套数据对象。
然后,数据服务器1806决定是否应向适当的接收人发送主套数据对象中的一些套数据对象。不同的系统可以配置成利用不同的因素来确定何时下载数据对象套。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对象一旦被持有人(或其他实体)建立就立即被发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装置1814通过计算机装置1810向数据服务器1806发出请求。该请求可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下载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给计算机装置1810。更具体地说,用户装置1814可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发送与存储在用户装置的本地存储器中(或存储在SIM卡的用户装置的电话页面中,或在用户装置的另一存储器中)的数据对象有关的更新的数据对象。或者,用户装置1814只是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将数据服务器1806独立决定应下载的任何数据对象发送给用户装置1814。或者,用户装置1814可以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发送与存储在用户装置的本地存储器中的数据对象有关的更新的数据对象,但数据服务器1806仍要独立判断它是否全部或部分答应该请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810独立发送一个请求给数据服务器1806。也就是,即使用户装置1814没有通过接口单元1812与计算机装置1810相连接,计算机装置1810也可向数据服务器1806发送请求。该请求可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下载一个或多个数据对象给计算机装置1810。更具体地说,计算机装置1810可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发送与存储在用户装置的本地存储器中(或存储在SIM卡的用户装置的电话页面中,或在用户装置的另一存储器中)的数据对象有关的更新的数据对象。在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810可配置成定期向数据服务器1806发送请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服务器1806在计算机1810或用户装置1814没有发送请求的情况下启动向计算机1810的数据对象发送。也就是说,数据服务器1806可利用自己的“时间表”来决定何时下载数据对象。在另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810、用户装置1814、或其它实体(例如,持有人)可向数据服务器1806发送指令,指定数据服务器1806将数据对象下载给计算机1810的频繁程度。例如,使用用户装置1814的用户如果已知某持有人经常在改变他的数据对象,就可指示数据服务器1806较为经常地下载该持有人的数据对象。
本专业的技术人员会理解,还有其他的改型也可用来确定数据对象发送给用户“a”的定时,以及确定被发送数据对象的识别符。
如果到了发送数据对象的时间,数据服务器1806直接把数据对象发送给接收人的计算机装置。在图18中,数据服务器1806把一套数据对象PPH1-a发送给用户a的计算机装置1810。可在数据分组网络1808上通过常规协议进行发送。接收到数据对象后,计算机装置1810通过接口1812把数据对象发送给用户的用户装置1814。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其他更改,这些更改亦应被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书或其合法的等效文件中。

Claims (21)

1.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拟在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
将所述数据对象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中;
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一种装置;
确定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以及
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所述数据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步骤包括:
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步骤包括:
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第一传送步骤;
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二传送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步骤包括:
经由数据网络将所述数据对象传送到计算机装置;以及
通过接口单元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计算机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象包括表示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性质的触发成分。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关于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声频信息的声频成分;以及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关于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视频信息的视频成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关于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声频信息的声频成分;以及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关于可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视频信息的视频成分。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包括关于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户发起的呼叫的事件或关于由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户发起的呼叫的事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包括关于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户发起的呼叫的事件或关于由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户发起的呼叫的事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以及所述传送步骤仅传送所述可变部分。
11.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提供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话音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数据服务器上建立拟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
将所述数据对象存储在所述数据服务器中;以及
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之前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装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步骤包括利用以下数据通路中的一种或多种:(a)电路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b)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和/或(c)数据分组网络使用的数据通路。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象包括可变部分和不可变部分,以及所述传送步骤配置成仅传送所述可变部分。
14.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再现数据对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数据对象,所述数据对象的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存储所述数据对象;
确定是否已发生所述触发通信事件;以及
当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所述数据对象。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数据通路中的一种或多种接收所述数据对象:(a)电路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b)分组交换通信系统使用的数据通路;和/或(c)数据分组网络使用的数据通路。
16.一种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
第二通信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话音通信的通信系统;
数据服务器;
连接到所述数据服务器的数据网络;
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包括:
(i)用于建立拟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所述再现是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
(ii)数据库;
(iii)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
(iv)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一种装置的逻辑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i)用于确定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的逻辑装置;
(ii)再现装置;以及
(iii)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在所述再现装置上再现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包括:
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包括:
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将所述数据对象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6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逻辑装置包括:
用于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计算机装置的第一逻辑装置;以及
用于把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计算机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第二逻辑装置。
20.一种用于向通信系统的用户提供数据对象的数据服务器,所述通信系统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提供话音通信,所述数据服务器包括:
用于建立拟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上再现的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所述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
数据库;
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之前将所述数据对象从所述数据服务器传送到所述第一或第二通信装置的逻辑装置。
2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再现数据对象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所述数据对象的再现是在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进行的,所述数据对象提供关于另一通信装置的用户的信息;
由于存储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
用于确定所述触发通信事件是否已发生的逻辑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触发通信事件发生时再现所述数据对象的逻辑装置。
CNB018037895A 2000-01-19 2001-01-18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2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80600P 2000-01-19 2000-01-19
US60/176,806 2000-01-19
US09/644,307 2000-08-23
US09/644,307 US6996072B1 (en) 2000-01-19 2000-08-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09/686,990 2000-10-17
US09/686,990 US6922721B1 (en) 2000-10-17 2000-10-17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7141A CN1397141A (zh) 2003-02-12
CN1166238C true CN1166238C (zh) 2004-09-08

Family

ID=27390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378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238C (zh) 2000-01-19 2001-01-18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1249143B1 (zh)
JP (2) JP4880160B2 (zh)
CN (1) CN1166238C (zh)
AT (1) ATE383037T1 (zh)
AU (1) AU772253B2 (zh)
CA (1) CA2397215C (zh)
DE (1) DE60132167T2 (zh)
RU (1) RU2271615C2 (zh)
WO (1) WO20010544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8010B2 (en) 2000-01-19 2013-10-0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ent-based synchronizat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781257B2 (en) 2000-01-19 2017-10-03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Technique for obtaining caller-originated alert signals in IP-based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400946B2 (en) * 2000-01-19 2013-03-1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common loc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0367679C (zh) 2002-05-08 2008-02-06 纽泰尔有限公司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播放待机模式交互内容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
US7280647B2 (en) 2003-08-07 2007-10-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photo caller identification
DE10339033A1 (de) * 2003-08-25 2005-04-07 Siemens Ag Modifizierte,erweiterte CLI-Präsentation
NZ541356A (en) * 2005-07-20 2005-11-25 Chuan Pei Chen Message dissemination for a subscriber on a telephone network
AU2006311417A1 (en) 2005-11-09 2007-05-18 Vonage Holding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ized caller identification
US8219658B2 (en) 2006-03-28 2012-07-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Network system
US8432899B2 (en) 2007-02-22 2013-04-30 Aylus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IP signa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026117B2 (en) 2006-05-16 2015-05-05 Aylus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cellular-to-internet video transfer
US9241056B2 (en) 2006-06-22 2016-01-19 Sony Corporation Image based dialing
CA2681557A1 (en) * 2007-03-19 2009-01-15 Aylus Networks, Inc. Presenting multimedia objects in conjunction with voice calls from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US8199734B2 (en) 2007-05-15 2012-06-12 Sony Mobil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mmon interest links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904537B2 (en) * 2008-01-11 2011-03-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for online communal and connected experiences
CN101340634B (zh) 2008-08-14 2012-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信互通前转消息去重保护的实现方法
WO2011000413A1 (en) * 2009-06-30 2011-01-0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EP2386963A1 (en) * 2010-05-10 2011-11-16 Morpho Cards GmbH Telecommunication chip card, mobile telephone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RU2010134790A (ru) * 2010-08-20 2012-02-27 Владимир Витальевич Мирошниченко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абоненту телефонной сети
RU2477885C1 (ru) * 2011-11-08 2013-03-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Яндекс" Способ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я адресной книги средств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и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адресной книги
US8971555B2 (en) * 2013-06-13 2015-03-03 Koss Corporation Multi-mode, wearable, wireless microphone
EP2933987B1 (en) 2014-04-17 2019-11-20 Gurulogic Microsystems O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a caller
CN104158985B (zh) * 2014-07-21 2015-11-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420440B2 (en) 2014-07-21 2016-08-16 Xiaomi Inc. Calling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4539789A (zh) * 2014-11-28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示通话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0432B (zh) * 2015-06-10 2018-02-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话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341316B (zh) * 2016-11-03 2021-01-26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方法及装置
US10462293B2 (en) * 2017-10-16 2019-10-29 Mobiline, Inc. Personalized audio/video invitations for phone ca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H1714H (en) * 1995-05-03 1998-03-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still image transmission upon call connection
US5930703A (en) * 1996-03-21 1999-07-27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gramming a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US5761279A (en) * 1996-05-20 1998-06-02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Visual calling person display
TW391092B (en) * 1996-12-27 2000-05-21 Hitachi Ltd 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response message to an caller
US5889852A (en) * 1997-02-10 1999-03-30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Photo screen scroll graphic user interface
JPH10233848A (ja) * 1997-02-18 1998-09-02 Sony Corp 電話端末装置
DE19737126A1 (de) * 1997-08-26 1999-03-04 Siemens Ag Konfigurieren eines Mobilteils in einem Schnurlostelefonsystem
JP3243488B2 (ja) * 1997-11-21 2002-01-07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携帯用電子機器装置
KR100344786B1 (ko) * 1999-07-15 2002-07-19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망에서 발신자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발신자 정보 전송방법
JP2001169259A (ja) * 1999-12-10 2001-06-22 Konica Corp 電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54441A1 (en) 2001-07-26
AU2898101A (en) 2001-07-31
JP2012090263A (ja) 2012-05-10
ATE383037T1 (de) 2008-01-15
DE60132167D1 (de) 2008-02-14
CA2397215A1 (en) 2001-07-26
EP1249143B1 (en) 2008-01-02
AU772253B2 (en) 2004-04-22
JP4880160B2 (ja) 2012-02-22
JP2003520536A (ja) 2003-07-02
CN1397141A (zh) 2003-02-12
EP1249143A1 (en) 2002-10-16
RU2271615C2 (ru) 2006-03-10
CA2397215C (en) 2010-10-12
RU2002118620A (ru) 2004-01-20
DE60132167T2 (de) 2009-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238C (zh) 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
CN102714681B (zh) 用于使用语音信箱提供消息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US8037192B2 (en)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0584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ring tone data used for generating ring tone of mobile phones
CN1166137C (zh) 在通信网络中交换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76560C (zh) 无线电局域网和专用小交换机之间的数字无线电通信系统
US8488751B2 (en) Unified messen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635772B (zh) 一种呼叫信息管理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649423A (zh) 电子信息发送
CN101401406A (zh) 通过多媒体回铃音的内容共享
CN1754360A (zh) 消息管理
CN101112053A (zh) 受用户控制的电信系统
CN1894947A (zh) 诸如语音邮件服务器的自动呼叫应答系统或方法
CN1141831C (zh) 一种语音短信息传输系统
CN1285229C (zh) 获取移动用户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相应用户识别模块
CN1846428A (zh) 呼叫管理系统
CN1905598A (zh)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搜索和获取wap网址的方法和系统
CN1805480A (zh) 手机阅读连环画的实现方法
WO2007014568A1 (fr)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un message audio vers une adresse electronique quelconque a partir d'un terminal mobile
JP2006129379A (ja) 携帯電話端末の録画メッセージ提供システム
CN1543180A (zh) 一种即时语音消息系统
JP2009038708A (ja) 故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2007028217A (ja)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440185A (zh) 管理和交换数字名片的系统及方法
CN1440184A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路语音收听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