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5273A -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5273A
CN116605273A CN202310899428.3A CN202310899428A CN116605273A CN 116605273 A CN116605273 A CN 116605273A CN 202310899428 A CN202310899428 A CN 202310899428A CN 116605273 A CN116605273 A CN 116605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lt
coding
coding module
module
c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94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明
赵建达
王春华
王晔
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94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52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5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7/00Central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Tracksid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1L27/70Details of tracksid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2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所述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包括联锁主机、第一电码化模块、第二电码化模块、移频发送器和发送调整器TFG;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与所述联锁主机、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相连接;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包括编码部分CCT和传输部分MLT。本发明通过优化联锁主机控制逻辑和电码化电路的连接方式,实现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发码共用电码化移频发送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精简了电码化设备的构成,节约了设备投资。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站内电码化电路中,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发码时分别设置电码化移频发送器,即设置两套电码化移频发送器;分别设置两套电码化模块,每套模块单独编码,即设置两套电码化电子模块。
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电码化电路对应的咽喉区轨道区段相同,两种进路同一时刻只能有一种能排列发码。即当反向接车进路发码时,正向发车进路不能存在,正向发车进路不发码,对应的电码化移频发送器不需要工作;与之相对应,正向发车进路发码时,反向接车进路不能存在,反向接车进路不能发码,对应的电码化移频发送器不需要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包括联锁主机、第一电码化模块、第二电码化模块、移频发送器和发送调整器TFG;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与所述联锁主机、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相连接;
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包括编码部分CCT和传输部分MLT。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MLT和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MLT均与所述联锁主机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串联后连接到共用的所述移频发送器,由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通过通道控制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的编码电源输入,由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实际控制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的编码条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和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并联,且均与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包括:
识别发码电路的状态,发码电路有三种状态,状态一即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状态二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状态三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
基于发码电路的状态匹配对应的实施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按照禁止信号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禁止信号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发送信息时,将信息通道连接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电码化信息从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传输到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根据发车进路情况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室外,伴随轨道电路发送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接通室外发送信息时,断开连接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无电码化信息从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传输到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室外轨道电路方向,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室外轨道电路,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按照反向进路进行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传输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室外轨道电路,伴随轨道电路接收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当联锁主机采集到电码化模块的状态与输出控制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当联锁主机采集到电码化模块的状态与输出控制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包括:
由反向接车转为正向发车工作时,联锁主机首先驱动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输出,第二电码化模块CCT的编码条件输出禁止信号;当采集到的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子模块的MLT或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CCT状态和输出控制不一致时,联锁主机不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子模块转为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当联锁主机采集到电码化模块的状态与输出控制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还包括:
由正向发车转为反向接车工作时,联锁主机首先驱动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子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输出,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的编码条件输出禁止信号;当采集到的正向发车进路的电子模块的MLT或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CCT状态和输出控制不一致时,联锁主机不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子模块转为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优化联锁主机控制逻辑和电码化电路的连接方式,实现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发码共用电码化移频发送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精简了电码化设备的构成,即节约了设备投资,又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码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2所示,目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站内电码化电路中,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发码时分别设置电码化移频发送器,即设置两套电码化移频发送器;分别设置两套电码化模块,每套模块单独编码,即设置两套电码化电子模块。
图2中的联锁主机是计算机联锁逻辑控制的核心部件。联锁主机控制电码化模块主要有两种信息:一是CCT编码条件,CCT接收到编码信息后给移频发送器编码;二是MLT传输通道控制,传输控制信息控制MLT通道的接通方向。联锁主机同时回采CCT和MLT的状态,对控制结果进行采集,实现闭环控制。移频发送器按照CCT编码控制发码输出电码化信息,电码化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调整信号进入传输通道MLT,经过电码化模块的MLT传输通道控制,伴随轨道电路发送端或者接收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发码电路有三种状态,状态一即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状态二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状态三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
如图2所示,即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按照禁止信号编码,正向发车移频发送器发送禁止信号码红码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按照禁止信号编码,反向接车移频发送器发送禁止信号码红码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根据发车进路情况控制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正向发车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轨道电路方向,伴随轨道电路发送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按照禁止信号编码,反向接车移频发送器发送禁止信号码红码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按照禁止信号编码,正向发车移频发送器发送禁止信号码红码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根据反向进路情况控制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反向接车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伴随轨道电路接收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基于现有的方案,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联锁主机、第一电码化模块、第二电码化模块、移频发送器和发送调整器TFG;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与所述联锁主机、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相连接;
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包括编码部分CCT和传输部分MLT;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MLT和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MLT均与所述联锁主机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串联后连接到共用的所述移频发送器,由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通过通道控制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的编码电源输入,由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实际控制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的编码条件;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和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并联,且均与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
在现有电码化系统的基础上,
1.优化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电码化电路,反向接车和正向发车共用移频发送器;
2.优化反向接车进路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正向发车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与移频发送器的连接方式,反向接车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和正向发车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串联后,连接到共用的移频发送器,由模块1CCT的某通道控制模块2CCT的编码电源输入,由模块2CCT实际控制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的编码条件。
3.优化反向接车进路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正向发车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的连接方式,反向接车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由原来连接移频发送器,改为连接到正向发车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两者并联使用。
4.优化联锁主机的控制逻辑:
a)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按照禁止信号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禁止信号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b)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根据发车进路情况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室外,伴随轨道电路发送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室外轨道电路方向,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c)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室外轨道电路,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按照反向进路进行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传输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室外轨道电路,伴随轨道电路接收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5.优化联锁主机的控制监督机制:
联锁主机优化控制监督机制,控制和采集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
a)由反向接车转为正向发车工作时:联锁主机首先驱动反向接车电子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输出,反向接车电码化模块CCT的编码条件输出禁止信号;当采集到的反向接车电子模块的MLT或反向接车电码化模块CCT状态和输出控制不一致时,联锁主机不控制正向发车电子模块转为工作状态,防止反向接车模块故障导致正向发车电码化信息错误编码和传输,保障电码化电路的安全性。
由正向发车转为反向接车工作时:联锁主机首先驱动正向发车电子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输出,正向发车电码化模块CCT的编码条件输出禁止信号;当采集到的正向发车电子模块的MLT或正向发车电码化模块CCT状态和输出控制不一致时,联锁主机不控制反向接车电子模块转为工作状态,防止正向发车模块故障导致反向接车电码化信息错误编码和传输,保障电码化电路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锁主机、第一电码化模块、第二电码化模块、移频发送器和发送调整器TFG;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与所述联锁主机、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相连接;
所述移频发送器和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均包括编码部分CCT和传输部分ML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MLT和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MLT均与所述联锁主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和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串联后连接到共用的所述移频发送器,由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通过通道控制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的编码电源输入,由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实际控制反向接车进路和正向发车进路的编码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和所述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并联,且均与所述发送调整器TFG相连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发码电路的状态,发码电路有三种状态,状态一即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状态二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状态三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
基于发码电路的状态匹配对应的实施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无正向发车进路也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按照禁止信号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禁止信号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发送信息时,将信息通道连接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电码化信息从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传输到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有正向发车进路无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根据发车进路情况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室外,伴随轨道电路发送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接通室外发送信息时,断开连接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无电码化信息从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传输到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室外轨道电路方向,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无正向发车进路有反向接车进路时,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断开连接移频发送器,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编码信息发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至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断开室外轨道电路,不向室外咽喉区轨道传输电码化信息;
与此同时,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CCT按照反向进路进行编码,共用的移频发送器按照编码信息发码,发送信息经过发送调整器TFG传输至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联锁主机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通道接通室外轨道电路,伴随轨道电路接收端发送,机车通过接收器接收此信息形成机车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联锁主机采集到电码化模块的状态与输出控制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联锁主机采集到电码化模块的状态与输出控制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包括:
由反向接车转为正向发车工作时,联锁主机首先驱动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输出,第二电码化模块CCT的编码条件输出禁止信号;当采集到的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子模块的MLT或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码化模块CCT状态和输出控制不一致时,联锁主机不控制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子模块转为工作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联锁主机采集到电码化模块的状态与输出控制不一致时,不转换电码化工作状态,还包括:
由正向发车转为反向接车工作时,联锁主机首先驱动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子模块的MLT断开向室外输出,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的CCT的编码条件输出禁止信号;当采集到的正向发车进路的电子模块的MLT或正向发车进路的第一电码化模块CCT状态和输出控制不一致时,联锁主机不控制反向接车进路的第二电子模块转为工作状态。
CN202310899428.3A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Pending CN1166052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9428.3A CN116605273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9428.3A CN116605273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5273A true CN116605273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82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9428.3A Pending CN116605273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527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7449A (ja) * 1997-11-27 1999-06-15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列車進路制御装置
CN2764687Y (zh) * 2005-02-24 2006-03-15 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电务器材厂 车站进路式闭环检查电码化系统
CN106627663A (zh) * 2016-10-26 2017-05-10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乘二取二架构的移频电码化信号驱动系统
CN108082220A (zh) * 2017-11-10 2018-05-2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tcc场联区段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08675204U (zh) * 2018-07-23 2019-03-29 吉林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铁路全电子微机联锁结合zpw-2000系列电码化编码电路
CN110893868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兰州大成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铁路信号电子执行单元电码化快速发码方法
CN113247053A (zh) * 2021-05-21 2021-08-1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多车站一体化发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CN115195814A (zh) * 2022-07-15 2022-10-1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站地面控制系统及电码化单元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57449A (ja) * 1997-11-27 1999-06-15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列車進路制御装置
CN2764687Y (zh) * 2005-02-24 2006-03-15 西安铁路分局西安电务器材厂 车站进路式闭环检查电码化系统
CN106627663A (zh) * 2016-10-26 2017-05-10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乘二取二架构的移频电码化信号驱动系统
CN108082220A (zh) * 2017-11-10 2018-05-2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tcc场联区段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08675204U (zh) * 2018-07-23 2019-03-29 吉林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铁路全电子微机联锁结合zpw-2000系列电码化编码电路
CN110893868A (zh) * 2018-09-13 2020-03-20 兰州大成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铁路信号电子执行单元电码化快速发码方法
CN113247053A (zh) * 2021-05-21 2021-08-1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多车站一体化发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CN115195814A (zh) * 2022-07-15 2022-10-18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站地面控制系统及电码化单元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大勇: "车站列控电子编码电码化设计研究", 铁道通信信号, vol. 55, no. 12, pages 23 - 26 *
皇甫云;: "ZPW-2000A站内电码化特殊设计", 铁道标准设计, no. 05, pages 116 - 119 *
陈鹤楠: "预叠加电码化电路自动转频功能改造设计",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vol. 11, no. 3, pages 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0872B (zh) 一种双方向线路区间的列车运行方向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US4442521A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interruptions in transmission lines
US3384033A (en) Semi-automatic locomotive control system
CN110725987A (zh) 一种换流阀系统
CN108327747B (zh) 一种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与信号系统的接口方法
RU2390453C1 (ru) Система интервального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движения поездов на перегоне
CN116605273A (zh) 一种计算机联锁控制的电码化系统及实施方法
JP2000159108A (ja) 設備分散型電子連動装置
CN115180003B (zh) 一种用于铁路信号电码化故障导向安全编码的电子执行单元和冗余系统
CN106741000A (zh) 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的联系电路通信方法
CN102514595B (zh) 基于道岔表示模块和编码电路的道岔状态监测方法
CN102616254A (zh) 铁路客运专线车站联锁机的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RU2771392C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ем поездов на станциях и перегонах
KR20100022666A (ko) 전력선통신을 이용한 선로전환기의 제어장치
CN114442541B (zh) 一种信号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8400547U (zh) 一种控制铁路信号电动转辙机条件电源的驱动装置
CN1375421A (zh) 通过计轴进行线路空闲情况通报的方法
CN220243243U (zh) 一种车站轨道系统
CN219584196U (zh) 一种64d半自动闭塞应急转换装置
CN219277499U (zh) 一种车站轨道电路自监测系统
CN116750037B (zh) 一种通用轨道电路
CN116654041B (zh) 一种车站咽喉区段音频轨道电路编码方法和系统
RU2786278C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ем вагонов трамваев (аску двт)
CN109194368A (zh) 一种轨道电路信号电缆同缆传输非轨道电路信号的方法
CN215679124U (zh) 一种分布式站台门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