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2554A -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2554A
CN116602554A CN202210117866.5A CN202210117866A CN116602554A CN 116602554 A CN116602554 A CN 116602554A CN 202210117866 A CN202210117866 A CN 202210117866A CN 116602554 A CN116602554 A CN 116602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pot body
titanium metal
sticking
low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78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涵淳
谢涵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t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t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t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t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78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2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2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A47J36/025Vessels with non-stick features, e.g. coat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08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10Oxidi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3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using ionised gases, e.g. ionitri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包括:一钛锅本体,为使用钛金属板体制成;一钛金属包覆件,使用钛金属板体制成,钛金属包覆件焊接设置于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且钛金属包覆件和钛锅本体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一导热构件,容置于夹层空间内,并且接触于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一防沾黏层,形成于钛锅本体的上侧面;其中,导热构件通过钛金属包覆件固定于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防沾黏层是形成于钛锅本体的上侧面的钛氧化物薄膜。

Description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追求健康,因此用来调理食物的锅具或者盛装食物的餐具也要求无毒零污染。钛金属由于具有质轻、耐高温、耐腐蚀、热传导低的特性,因此逐渐地有更多的锅具使用钛金属制成。
钛金属的物理特性为质轻、高强度,因此使得钛金属锅具具有重量轻的优点。然而,钛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虽然和钢铁接近,然而钛金属的比热容低,因而造成钛金属散热快的特点。再加上钛金属餐具多采用钛金属薄板制成,因此使得钛金属无法蓄热,而导致钛金属锅具接触加热源的部分的温度极容易升高,但未和加热源接触的部分则容易快速降温。因此使得热能集中于钛金属锅具接触加热源的部位,而未接触热源部位的热度不足的情形。因而使得接触到钛金属锅具热度集中位置处的食材容易过热烧焦,而接触钛金属锅具低温位置的食材容易烹调火候不足,甚至于无法煮熟的情形。
现有技术中,一部分的钛金属锅具是使用钛金属锅结合于一导热金属层上,通过导热金属层的热传导使得钛金属锅具的加热平均。然而,由于钛的金属性活泼,与其他种类金属连接时将在界面上形成脆性相的金属间化合物,且容易产生焊接应力,因而导致焊缝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而使得钛金属无法和异质金属焊接,因此要在钛金属锅具设置导热层,仅能够使用铆接,或者其他非焊接手段使得导热金属层和钛金属锅具结合在一起。
然而,由于导热金属层和钛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长时间使用下,将使得导热金属层和钛金属锅具因应力作用而产生不同幅度的变形,因而导致导热金属层和钛金属锅具的接合面产生缝隙,而形成不平均接触的情形,因而降低热传导性,也使得锅具的温度分布不均。
此外,钛金属表面置于空气中会氧化形成氧化薄膜。然而钛金属自然生成的氧化薄膜的厚度通常仅有数埃米并且结晶型态为多晶型态的氧化钛层,因此使得钛金属表面呈雾面,而容易沾黏。因此使用钛金属锅具以煎的方式烹调食物时,将容易产生沾黏情形。
市面部分产品为克服钛锅沾黏问题,会于钛锅表面另外设置抗沾黏涂层,然而涂层会有容易剥落的情形,且增加了涂层材料剥落后随着食物被使用者吃下的风险。
由于以上因素,使得现有的钛金属锅具使用上相当不便,且制造困难。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包括:一钛锅本体,所述钛锅本体是由钛金属板体制成,所述钛锅本体具有相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形成一凹穴状空间;一钛金属包覆件,设置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所述钛金属包覆件是由钛金属板体制成,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具有一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的一外环部分,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弯折形成的一凸缘,而使得所述外环部分的外周缘和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具有一高度差,所述外环部分的外周缘通过焊接手段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而使得所述中央部分和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之间保持一间距,而形成介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之间的一夹层空间;一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构件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内,所述导热构件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并且所述导热构件的一顶面接触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及一防沾黏层,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所述防沾黏层厚度大于3微米(μm);其中,所述导热构件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所述防沾黏层是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的钛氧化物薄膜。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防沾黏层为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薄膜的其中之一。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导热构件具有导热系数高于100W/m.K的至少一导热材料层;所述钛锅本体具有一底部和连接于所述底部外围的一侧部,所述导热构件接触所述底部的所述下侧面,且所述导热构件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底部的面积的30%。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层能够为铝金属或铜金属制成的板体。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层选用石墨或导热陶瓷材料制成的板体。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导热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导热材料层至少一侧面的至少一支撑材料层。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材料层的数量限定为两个,两所述支撑材料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相对两侧面,并且两所述支撑材料层的外周缘具有连续环绕于两所述支撑材料层外周缘的环形侧部,而使得两所述支撑材料层的外周缘相互连接。
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中两所述支撑材料层为铁、钢、或不锈钢板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钛锅本体制备步骤:使用钛金属板体制造一钛锅本体,所述钛锅本体具有相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形成一凹穴状空间;包覆件制备步骤:使用钛金属板体制造一钛金属包覆件,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具有一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的一外环部分,所述外环部分为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弯折形成的一凸缘,而使得所述外环部分的外周缘和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具有一高度差;导热构件制备步骤:制备一述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构件形成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轮廓形状配合的板体;防沾黏层形成步骤:通过热氧化或等离子氧化手段,使得所述钛锅本体的表面氧化后形成3微米厚度以上的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薄膜;清洁步骤:去除所述钛锅本体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表面的油脂;及组合步骤:将所述导热构件置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和所述钛锅本体底面之间,且通过焊接手段将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的所述外环部分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使用钛金属板体制造所述钛锅本体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且在所述钛锅本体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未经氧化处理的状态下将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且使得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和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且将所述导热构件的轮廓形状配置为能够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中,且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将所述导热构件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的顶面接触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以及在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后,再通过热氧化手段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上侧面形成所述防沾黏层的技术方案,能够形成导热佳、温度分布均匀,且具有不易沾黏表面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的防沾黏层形成步骤的操作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为便于说明起见,本说明书将先介绍所述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结构,再介绍所述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制造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其包括:一钛锅本体10、一钛金属包覆件20、一导热构件30、和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10表面的防沾黏层40。其中,所述钛锅本体10是由钛钛金属板体11制成,所述钛锅本体10具有相对的上侧面111和下侧面112,且于所述上侧面111形成一凹穴状空间12。本实施例中,所述钛金属板体11厚度介于0.3mm至3mm之间。
所述钛锅本体10具有一底部14,和连接于所述底部14外周缘的侧部15,所述侧部15朝向所述上侧面111的方向弯折,因此能够和所述底部14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凹穴状空间12。本实施例中,所述钛锅本体10为平底锅具,因此所述底部14呈平板状,并且钛锅本体10的一侧面能够设置一握把13,以方便使用者手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举例来说,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底部14可以为凹弧形,或者是其他的曲面形状,而所述侧部15的断面形状也可以为波浪状、直线状,或其他的形状。
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设置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底部14的下侧面112。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同样为使用钛金属板体制成。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具有一中央部分21,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21外周缘的一外环部分22。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中央部分21为形状配合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底部14的平面板体或曲面板体,所述外环部分22为从所述中央部分21的外周缘弯折而成的凸缘部。
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是通过焊接手段将所述外环部分22的外周缘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底部14的下侧面,以使得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被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如图2所示,由于所述外环部分22的外周缘和所述中央部分21的外周缘具有一高度差,且所述中央部分21和所述底部14的下侧面之间保持一间距,因而形成一夹层空间23。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焊接完成后,所述外环部分22的外周缘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下侧面112完全密合,因而使得所述夹层空间23形成密闭的空间。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能够通过高周波焊接手段焊接在一起,并且为增进焊接质量,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是采用和所述钛金属板体11相同材质的钛金属板制成,以使得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焊接温度能够一致,以避免产生焊接瑕疵。
所述导热构件30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23内,并且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将所述导热构件30设置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下侧面112。所述导热构件30为具有均一厚度的板体,且所述导热构件30在所述钛锅本体10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轮廓形状配合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的中央部分21的轮廓形状,因此使得所述导热构件30的轮廓形状能够配合于所述钛锅本体10底面的所述夹层空间23的轮廓形状,并且所述导热构件30的厚度配合于所述夹层空间23的高度,且所述导热构件30具有配合于所述钛锅本体10所述底部14的下侧面112以及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的所述中央部分21的曲度,因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30能够容纳于所述夹层空间23中,且使得所述导热构件30的顶面接触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下侧面。
所述导热构件30具有至少一导热材料层31,所述导热材料层31能够选用导热系数高于100W/m.K的材料所制成。举例来说,所述导热材料层31能够热性良好的金属制成,例如所述导热材料层31能够为铜金属板或铝金属板所制成。然而,本发明所述导热材料层31不限于使用导热金属制成,在本发明其他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层31能够选用导热性良好的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例如,所述导热材料层31能够选用石墨制成,或者是选用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氮化硼等类型的高导热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构件30还包括两个支撑材料层32,所述支撑材料层32为具有和所述导热材料层31相同轮廓形状的板体,且贴合设置于所述导热材料层31的相对两侧面。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能够为铁、钢、或不锈钢板材制成,并且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的外周缘通过焊接手段形成连续围绕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外周缘的环形侧部33,因而使得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连接在一起,并且将所述导热材料层31密封于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之间。
特别说明,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热构件30的导热材料层31是密封于两支撑材料层32和所述环形侧部33之间,因而当所述导热材料层31为铜或铝等低熔点金属制成,且在所述钛锅本体10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焊接过程中,而使得所述导热材料层31的温度超过熔点时,能够通过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和环形侧部33限制所述导热材料层31的流动,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30维持板体的形状。此外,由于所述支撑材料层32具有导磁性,能够和电磁炉的磁场感应产生涡电流,而使得所述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能够使用于电磁炉上。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钛锅本体10至少于所述上侧面形成所述防沾黏层40。所述防沾黏层40为通过热氧化手段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上侧面111,且厚度大于3微米(μm)的钛氧化物薄膜。更详细地说,所述防沾黏层40,是通过热氧化手段或等离子氧化手段,使得所述钛锅本体10表面接触氧原子、氮原子或其他工作气体原子,使得钛原子和氧原子或氮原子反应,而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表面。所述防沾黏层40能够为氧化钛(TiOx)、氮化钛(TiN)、或氮氧化钛(TiNxOy)等类型的钛氧化物。
特别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钛金属板11是在α相的状态下进行氧化,而使得所述钛金属板体11表面的钛原子和氧原子或氮原子反应形成的金红石结晶型态的钛氧化物薄膜。由于金红石结晶型态的钛氧化物薄膜具有质地致密、硬度高、且无毒性的特点,因此使得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上侧面111从原本的金属表面改质为陶瓷化的钛氧化物薄膜表面,因而形成不易沾黏的表面,且使得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上侧面111表面硬度提高,而不易磨损,且不容易氧化腐蚀,也不会释放出毒性。此外,由于钛氧化物薄膜能够和所述钛锅本体10表面的钛原子紧密键结,因此使得所述防沾黏层40不易剥落,而能够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制造方法。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S1,其中包括:钛锅本体制备步骤S10、包覆件制备步骤S20、导热构件制备步骤S30、防沾黏层形成步骤S40、清洁步骤S50、和组合步骤S60。
其中,所述钛锅本体制备步骤S10为使用所述钛金属板体制造成为所述钛锅本体10。所述钛锅本体制备步骤S10能够通过冲压、辊压、锻造等不同手段,将平面状的钛金属板体成型为所述钛锅本体10。成型完成的钛锅本体10具有相对的上侧面111和下侧面112,且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上侧面111形成所述凹穴状空间12。
所述包覆件制备步骤S20为使用和所述钛锅本体10相同的钛金属板材,制造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具有所述中央部分21,和从所述中央部分21的外周缘弯折而成的所述外环部分22。并且所述外环部分22和所述中央部分21的高度差配置为和所述导热构件30的厚度相配合。
所述导热构件制备步骤S30为使用至少一所述导热材料层31制造出呈板体状的所述导热构件30,所述导热构件30能够置于形成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和所述钛锅本体10下侧面之间的所述夹层空间23内,且所述导热构件30的顶面能够接触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构件制备步骤S30包含:使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材料层31,使用铁、钢、或不锈钢板体制造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将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组合于所述导热材料层31相对两侧面,接着通过焊接手段使得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的外周缘形成360度环绕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外周缘的环形侧部33,而使得所述导热材料层31被密封于两所述支撑材料层32之间,而形成所述导热构件30。
所述防沾黏层形成步骤S40为将所述钛锅本体10通过热氧化或等离子氧化手段形成所述防沾黏层40。所述防沾黏层40为厚度大于3微米的钛氧化物薄膜。通过上述方法,使得所述防沾黏层40能够形成金红石结晶型态的钛氧化物层,且本发明通过较高的氧化温度和较长的时间,使得所述钛锅本体10表面形成的防沾黏层40具有较大的厚度,且具有较为致密的结晶组织。
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在使用热氧化手段形成所述防沾黏层40的方法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加热炉进行热氧化。所述加热炉能够为一真空锻烧炉50。所述真空锻烧炉50具有承载所述钛锅本体10的支撑架51,以及加热装置52,和一抽真空装置54,以及连接所述真空锻烧炉50的进气管53。所述防沾黏层形成步骤S60中,为将已焊接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的所述钛锅本体10置入于所述真空锻烧炉50的支撑架51上,接着通过抽真空装置54抽气,而使得真空锻烧炉50内形成真空环境的状态下加热所述钛锅本体10,而使得所述钛锅本体10退火。接着加热至预定的氧化温度,再通过进气管53将空气,或者是将氧气、或氮气、或氮氧混合气体导入到真空锻烧炉50内,而使得钛锅本体10表面氧化形成所述防沾黏层40。
所述清洁步骤S50为通过酸洗、喷沙等手段去除所述钛锅本体10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表面的油脂和污染物。
所述组合步骤S60为将所述导热构件30置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和所述钛锅本体10之间,且通过焊接手段将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的所述外环部分22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下侧面112。特别说明,本发明所述组合步骤S60中,能够采用高周波焊接手段焊接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和所述钛锅本体10。
所述组合步骤S60完成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所述外环部分22的外周缘能够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密合,且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下侧面112之间形成所述夹层空间23,所述导热构件30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23内。
[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第二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构件30是由一层的所述导热材料层31,和一个所述支撑材料层32所组成,所述支撑材料层32能够为铁、钢、或不锈钢板体制成,并且所述导热材料层31设置于所述支撑材料层32的一侧面。
[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第三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构件30是由一呈板状的所述导热材料层31所构成,且所述导热材料层31具有和所述夹层空间23相配合的形状及厚度,而能够容纳于所述夹层空间23中。
[第四实施例]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第四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钛锅本体10形成一具有圆形底部的炒锅的结构,因此所述钛锅本体10具有呈圆弧形的底部14,以及连接于底部14外侧的侧部15。并且所述导热构件30、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也制作成为具有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相配合的曲面板体的构造,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30能够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并且使得导热构件30的顶面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112接触。
[第五实施例]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防沾黏钛金属锅具1的第五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以两个实施例的相同处则不再加以赘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钛锅本体10形成一具有平面状的底部14的汤锅的结构,因此所述导热构件30、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也制作成为具有和所述底部14的下侧面相配合的平面状的构造,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30能够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20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10的所述下侧面112,并且使得导热构件30的顶面和所述钛锅本体10的下侧面112接触。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使用钛金属板体制造所述钛锅本体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且使得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和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且将所述导热构件的轮廓形状配置为能够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中,且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将所述导热构件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的顶面接触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的技术方案,能够形成导热佳、温度分布均匀,且具有不易沾黏表面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固定所述导热构件,因此使得所述导热构件不容易因热涨冷缩变形而和钛锅本体的下侧面分离。
此外,所述防沾黏层为通过热氧化手段形成于钛锅本体的上侧面的钛氧化物层,因此使得所述防沾黏层具有无毒性,且长时间使用不易磨损,也不易剥落的特点。
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述导热构件能够为导热材料层的两侧面结合以铁、钢、或不锈钢制成的支撑材料层,且支撑材料层的外周缘通过所述环形侧部密封,因而使得所述导热材料层的温度超过熔点时,能够通过两所述支撑材料层和环形侧部限制,而使得所述导热构件的所述导热材料层和所述支撑材料层结合为整体的构造,并且使得所述导热构件承受温度高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熔点时也能够维持呈板体的形状。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钛锅本体,所述钛锅本体是由钛金属板体制成,所述钛锅本体具有相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形成一凹穴状空间;
一钛金属包覆件,设置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所述钛金属包覆件是由钛金属板体制成,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具有一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的一外环部分,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弯折形成的一凸缘,而使得所述外环部分的外周缘和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具有一高度差,所述外环部分的外周缘通过焊接手段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而使得所述中央部分和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之间保持一间距,而形成介于所述钛锅本体的下侧面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之间的一夹层空间;
一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构件容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内,所述导热构件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并且所述导热构件的一顶面接触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及
一防沾黏层,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所述防沾黏层厚度大于3微米(μm);
其中,所述导热构件通过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固定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所述防沾黏层是形成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的钛氧化物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沾黏层为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薄膜的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具有导热系数高于100W/m.K的至少一导热材料层;所述钛锅本体具有一底部和连接于所述底部外围的一侧部,所述导热构件接触所述底部的所述下侧面,且所述导热构件的面积不小于所述底部的面积的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能够为铝金属或铜金属制成的板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选用石墨或导热陶瓷材料制成的板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导热材料层至少一侧面的至少一支撑材料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材料层的数量限定为两个,两所述支撑材料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的相对两侧面,并且两所述支撑材料层的外周缘具有连续环绕于两所述支撑材料层外周缘的环形侧部,而使得两所述支撑材料层的外周缘相互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材料层为铁、钢、或不锈钢板体。
9.一种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钛锅本体制备步骤:使用钛金属板体制造一钛锅本体,所述钛锅本体具有相对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上侧面形成一凹穴状空间;
包覆件制备步骤:使用钛金属板体制造一钛金属包覆件,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具有一中央部分,和围绕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的一外环部分,所述外环部分为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弯折形成的一凸缘,而使得所述外环部分的外周缘和所述中央部分的外周缘具有一高度差;
导热构件制备步骤:制备一述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构件形成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的所述中央部分的轮廓形状配合的板体;
防沾黏层形成步骤:通过热氧化或等离子氧化手段,使得所述钛锅本体的表面氧化后形成3微米厚度以上的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薄膜;
清洁步骤:去除所述钛锅本体和所述钛金属包覆件表面的油脂;及
组合步骤:将所述导热构件置于所述钛金属包覆件和所述钛锅本体底面之间,且通过焊接手段将所述钛金属包覆件的所述外环部分焊接于所述钛锅本体的所述下侧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构件包含一导热材料层,和设置于所述导热材料层相对两侧面的两支撑材料层;两所述支撑材料层的外周缘通过焊接手段形成360度环绕两所述支撑材料层外周缘的环形侧部,而使得所述导热材料层被密封于两所述支撑材料层之间,而形成所述导热构件。
CN202210117866.5A 2022-02-08 2022-02-08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602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7866.5A CN116602554A (zh) 2022-02-08 2022-02-08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7866.5A CN116602554A (zh) 2022-02-08 2022-02-08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2554A true CN116602554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6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7866.5A Pending CN116602554A (zh) 2022-02-08 2022-02-08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25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3927B1 (en) Cooking vessel applicable for induction heat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I466650B (zh) 鍋具及其製造方法
KR20150051862A (ko) 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주방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05115207A1 (en) Cooking utensil for induction range
CN116602554A (zh) 防沾黏钛金属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TWI789233B (zh) 防沾黏鈦金屬鍋具及其製造方法
CN201046070Y (zh) 复合底铝制电磁锅
CN102049605A (zh) 一种铝质锅底的铝钢复合工艺及应用该工艺的铝钢复合锅
CN111035226B (zh) 一种具有复合锅底的锅具的制备方法
KR101751320B1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용기의 제조방법
CN217039728U (zh) 复合式钛金属锅具
CN110948187B (zh) 一种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8637A (zh) 铸造锅具的制造方法
KR20160115104A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용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7734017U (zh) 一种抗加热变形的烹饪装置
CN114309943B (zh) 一种铝合金炊具激光焊覆电磁感应锅的制作工艺
KR100453548B1 (ko) 유도가열기용 조리용기의 제조 방법
KR102512864B1 (ko) 인덕션용 실리콘 용기
JP3594151B2 (ja) 電磁調理器用複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861900A1 (en) Container for cooking food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JPH09276130A (ja) 二重金属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555692U (zh) 以鈦為主的雙複合材鍋具
CN115091130B (zh) 一种复合锅具的加工工艺
CN111772462B (zh) 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JP3094907U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用調理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