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1102A - 电梯的建造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建造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1102A
CN116601102A CN202080108167.3A CN202080108167A CN116601102A CN 116601102 A CN116601102 A CN 116601102A CN 202080108167 A CN202080108167 A CN 202080108167A CN 116601102 A CN116601102 A CN 116601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way
support
load
lifting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81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哈帕涅米
M·雷萨南
J·里哈南
J·凯西拉
J·米斯塔拉蒂
O·兰茨
J·莱尼
A·海科南
A·韦恩霍
郭凯
潘雪松
M·库克拉
罗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01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1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Applications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lifts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建造装置,其包括形成在建筑物(1)中的井道(2),该井道(2)包括至少一个在水平方向上从该井道(2)引出的井道开口(O),该开口(O)由下边缘结构(3)和上边缘结构(4)界定;以及负载(9,10),其在低于所述开口(O)的该井道(1)中;以及提升装置(A;A′;A″;A″′;A″″),其用于提升所述负载(9,10),其中所述提升装置(11至13)包括安装得高于所述负载(9,10)的支撑结构(11;11′;11″;11″′;11″″;11″″);以及提升设备(12);以及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其连接到或至少可连接到所述负载(9,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可随所述提升设备(12)移动,特别是用于由此将提升力传输到待提升的所述负载(9,10)。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锚固梁结构(110),所述锚固梁结构包括接合该下边缘结构(3)的下端(111)和接合该上边缘结构(4)的上端(112);以及连接到该锚固梁结构(110)并且从该锚固梁结构(110)突出到该井道(2)中的支撑梁结构(113);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悬吊在由该支撑梁结构(113)支撑的该井道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该建造装置的方法。

Description

电梯的建造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建造装置和一种用于建造电梯的方法。电梯优选地是用于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的电梯。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建造期间,由于各种原因,电梯部件需要在井道中竖直移动。例如,在无机房电梯的建造阶段,电梯轿厢可能需要定位在井道楼层上方的某个位置。另一个方面,在跃层升降机的建造步骤中,可能需要将机房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在电梯建造期间,各种其他负载可能需要被移动到它们在井道楼层上方的预定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在井道中移动负载的一种选择是使用位于井道内部的临时提升装置。这是有利的,尤其是因为它允许独立于建筑提升机执行提升动作。
关于所谓的跃层升降机,电梯井道的底部在建筑物完工之前就投入使用了。建筑物的上部以及电梯井道的顶部可以同时建造,因为在电梯井道的底部移动的电梯已经为正在建造的建筑物的较低楼层上的人服务。典型地,在跃层升降机中,在电梯井道的下部移动的电梯轿厢在建造期间由提升机支撑和移动。提升机通常支撑在可移动机房上,该机房可以在电梯井道中竖直移动,或它可以临时安装在一些其他结构上,使得它随后可以随着建筑工程的进展移动到更高的位置。关于跃层升降机,提升机或承载提升机的结构,即可移动机房,是在该方法期间需要提升的负载。在现有的跃层升降机中,其中为了提升此负载,临时提升装置被设置成通过从安装在井道中待提升负载上方的平台或等效的支撑结构获得支撑来牵拉待提升的负载,其中支撑结构已经被安装到位使得其搁置在设置在井道相对侧上的开口(诸如凹穴)的顶部上。例如,在文献EP2636629中已经公开了此类型的升降机。在此解决方案中,支撑结构已经安装在井道中待提升的负载上方,并且待提升的负载是跃层升降机的可移动机房。
现有解决方案的缺点是提升装置难以安全地安装到位。此外,拆卸和随后在井道中改变到更高的位置也对应地困难。这尤其与所谓的跃层升降机相关,其中重复的位置改变是该过程的一部分。一个缺点是在井道中寻找平台的支撑点有时很困难,并且可能需要特殊的装置(诸如预先在井道壁中形成凹穴和/或使用在井道中建造的结构(诸如导轨))作为支撑点。这些选项可能不是在每个地点和每个电梯解决方案中都可用,这为找到适合不同地点的可靠的全方位提升装置带来了挑战。
在所谓的正常电梯安装工程中,电梯直接建造到其最终高度,然后才投入使用,可能需要“临时”提升装置来提升需要在井道中移动的负载,例如将电梯轿厢提升到其预定运行区域的上端。这可能是有利的,因为以此方式提升绳索易于安装。对重可以位于其运行区域的下端,并且由于轿厢和对重处于它们相对的极限位置,所以当通过提升绳索将它们相互连接时,它们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很容易设定为正确。由于另外的或替代的原因,提升轿厢也可能是有利的和/或需要的。例如,在一些方法中,不同层面的安装工作在轿厢顶部上执行工作。例如,在通过在轿厢顶部工作的无机房电梯的安装过程中,可以手动引导绳索绕过安装在井道上端的提升机的驱动轮和/或执行与提升机相关的其他调整工作。在现有的解决方案中,其中用于提升轿厢的“临时”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设备,该提升设备被布置成从井道的天花板处支撑牵拉待提升的负载。缺点是在天花板准备用作支撑结构之前可能已经需要进行提升工作。此外,准备支撑点可能很困难和/或需要使用脚手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介绍改进的电梯建造装置和用于建造电梯的改进的方法。一个目的尤其是引入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所讨论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和/或说明书中其他地方讨论或暗示的缺点。
一个目的特别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由此可以在电梯的井道中提升相对较重的负载并且该装置和方法简单、快速且安全。此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由此可以在大多数电梯建筑工地简单可靠地进行提升支撑。此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其中该装置简单、快速且安全地拆卸并且移动到新的位置。此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其中装备可以简单地在一些其他电梯建筑工地中重新使用。此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其中多种功能可以简单地集成到提升装置的同一装备中。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梯建造装置,其包括:形成在建筑物中的井道,所述井道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从井道引出的至少一个井道开口,该至少一个井道开口由下边缘结构和上边缘结构界定;以及低于该开口的井道中的负载;以及用于提升所述负载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设备包括安装得高于所述负载的支撑结构;以及提升设备;以及连接到或至少可连接到所述负载的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其中该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可以与该提升设备一起移动,特别是用于将提升力传输给要被提升的负载。该支撑结构包括锚固梁结构,该锚固梁结构包括接合下边缘结构(特别是其面)的下端,以及接合上边缘结构(特别是其面)的上端;以及连接到锚固梁结构并且从锚固梁结构突出到井道中的支撑梁结构;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悬吊在井道中由支撑梁结构支撑。
通过此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建造装置的优选的进一步细节在下文中介绍,这些进一步的细节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与该建造装置相结合。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是电梯轿厢或定位在设置于井道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负载。替代地,所述负载可以是一些其他负载,例如可竖直移动的保护甲板或可竖直移动的工作平台。
在优选实施例中,定位在设置于井道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前述负载包括提升机和/或承载提升机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定位在电梯轿厢上方的负载(9)是包括提升机(9a)和承载提升机(9a)的结构(9b)的可移动机房,承载提升机(9a)的结构(9b)可安装在井道(2)中的不同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的全部重量由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承载,即,无论多少个柔性构件都可随所述提升设备移动。因此,只需要少量的设备和结构为提升提供支撑。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的全部重量被布置成通过由提升设备产生的驱动力向上移动。因此,用于提升只需要少量的设备和结构。支撑结构,特别是其结构和安装,便于实现这一目标。
在优选实施例中,建筑物包括第一楼层和第一楼层上方的第二楼层,并且下边缘结构是第一楼层的边缘结构,并且上边缘结构是第二楼层的边缘结构。
在优选实施例中,提升设备设置在由它们之间的所述楼层界定的空间中。此位置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与支撑结构安装在一起,从而便于提升设备的容易安装。工人通常也很容易触及此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空间优选地也可以经由不同于所述开口的至少一个其他触及路线进入。这便于简化提升装置的安装,因为其若干部件可以被简单地带到它们的安装位置附近。该至少一条其他路线优选地包括:
在水平方向上从空间6通向建筑物外部的开口,可能通向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建造时间电梯;和/或
开口,其在竖直方向上从空间6引出,诸如进入建筑物的一些其他楼层空间;和/或
较早安装的电梯的电梯轿厢,该轿厢可移动以与空间齐平。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从井道中的支撑梁结构朝向其连接或至少可连接的所述负载向下延伸。
在优选实施例中,建造装置包括操作设备,该操作设备包括,用于输入提升设备的驱动命令的可以由用户操作的接口,所述提升设备是提升设备的前述提升装置或第二提升设备,操作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命令传输无线驱动信号;以及中继站;其中中继站被配置为将无线驱动信号从操作设备中继到提升设备。这使得所讨论的提升设备即使在距离很远时也可以由用户远程控制。
在优选实施例中,中继站被安装为相比于操作设备被设置的位置更靠近提升设备。
在优选实施例中,操作设备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或至少在其附近。
在优选实施例中,操作设备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与中继站的控制器无线通信并且中继站的控制器被配置为与该提升设备的控制器无线通信。
在优选实施例中,操作设备包括控制器,中继站包括控制器并且提升设备(即,所讨论的提升设备;12或19)包括控制器。每个所述控制器优选地是适合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操作设备的控制器优选地包括信号发射器,中继站的控制器优选地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并且提升设备的控制器优选地包括信号接收器。
在优选实施例中,操作设备低于支撑结构和所述中继站。
在优选实施例中,操作设备是便携式的和/或由在井道内部并且低于支撑结构和所述中继站的结构承载,所述结构优选地是负载。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建造装置还包括在井道内部并且安装在支撑结构上的第二提升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张紧构件,其中该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可以与所述第二提升设备一起移动。第二提升设备是有利的,因为它提供了除了用前述提升设备执行的提升操作之外,还可以执行可以是同时的或不同类型的其他提升操作。特别是可与待提升的物体接合的钩部或一些其他接合设备优选由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张紧构件承载。优选地,建造装置包括操作设备,该操作设备包括接口(例如包括触摸屏或按钮的接口),该接口可以由用户操作用于输入第二提升设备的驱动命令,该操作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命令传输无线驱动信号;以及中继站;其中中继站被配置为将无线驱动信号从操作设备中继到第二提升设备。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梁结构上的转向轮装置,并且张紧构件被布置成从提升设备通向转向轮装置的转向轮,转向轮被布置成引导张紧构件在井道中向下通向张紧构件连接到或至少能够连接到的负载。优选地,转向轮在井道的竖直投影的中心区域内,与井道的壁相距水平距离,其中中心区域是井道的竖直投影的宽度和深度的中心三分之一。
在优选实施例中,锚固梁结构的所述下端包括接合下边缘结构的第一支撑构件并且锚固梁结构的所述上端包括接合上边缘结构的第二支撑构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构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下边缘结构并且第二支撑构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上边缘结构,优选地通过可释放的固定器件,诸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栓的可释放的固定器件。螺栓可以是例如锚固在形成于下边缘结构和上边缘结构中的孔中的锚固螺栓。可释放的固定器件优选地还包括可拧在螺栓上的螺母构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锚固梁结构包括特别是在下端和上端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梁,该一个或多个梁的高度可以增加以用于紧固下端以抵靠下边缘结构(特别是抵靠其面)按压,并且紧固上端以抵靠上边缘结构(特别是抵靠其面)按压。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梁包括围绕轴线枢转安装的枢转梁,通过围绕所述轴线朝向第一枢转方向枢转所述枢转梁,高度可增加。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梁可枢转地安装在接合下边缘结构的第一支撑构件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枢转梁安装在使得围绕所述轴线朝向第一枢转方向枢转使其上端向上并且朝向井道移动的此类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枢转梁安装在使得枢转梁的所述上端比井道更高并且位于轴线的相对水平侧上由此枢转梁的所述上端在所述枢转中向上并且朝向井道移动的此类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张紧器,诸如支架或柔性张紧构件或牵拉设备,或两个或更多个这些装置,该张紧器连接在支撑梁结构和枢转梁的连接点之间,张紧器被张紧或可张紧以牵拉枢转梁朝向所述第一枢转方向转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点在井道的竖直投影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点在支撑梁结构的支撑梁的固定结构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的移动使得连接点向下移动被布置成张紧张紧器。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连接到锚固梁结构的前述下端,优选连接到其第一支撑构件,该第一支撑构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下边缘结构。支撑梁结构优选地从锚固梁结构的下端突出,特别是从其第一支撑构件突出到井道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包括支撑梁。支撑梁优选地安装在前述锚固梁结构上,优选地安装在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下边缘结构的第一支撑构件上。支撑梁优选地安装在锚固梁结构上,优选地安装在其前述第一支撑构件上,围绕水平轴线x2枢转。因此,它相对于锚固梁结构围绕水平轴线x2枢转。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是可延伸且可缩回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梁结构,第三支撑构件接合井道的与开口相对侧的结构,第二支撑梁结构从第三支撑构件朝向支撑梁结构突出,这些构件彼此连接,连接点优选地在井道的竖直投影的中心区域内。优选地,第三支撑构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该结构。
在优选实施例中,提升设备是适合用于牵拉柔性构件的设备,提升设备优选地包括马达和的接合构件,诸如例如滚筒或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下端接合的下边缘结构的面朝上,并且由上端接合的上边缘结构的面朝下或从井道向外。
在优选实施例中,由下端接合的下边缘结构的面是水平的,并且由上端接合的上边缘结构的面是竖直的或水平的。如所限定的取向为锚固梁结构提供了可靠和牢固的支撑。
在优选实施例中,建造装置包括所述建筑物。
在优选实施例中,开口至少为1.8米高。
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建造电梯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如本申请的以上任何地方或任何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建造装置,以及用提升装置提升井道中的负载。
通过此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下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优选的进一步细节,这些进一步的细节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与该方法相结合。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是电梯轿厢或负载,诸如优选地是定位在设置在井道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可移动机房。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是电梯轿厢,并且该方法包括用提升装置在井道中提升电梯轿厢,然后用提升绳索悬吊电梯轿厢。在所述暂停之后,该方法优选地包括移除提升装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是定位在设置在井道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可移动机房。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是定位在设置在井道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可移动机房并且该方法包括
使用电梯轿厢在可移动机房下方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特别是当机房安装在第一位置并且经由提升绳索将电梯轿厢悬吊在其下方时;并且此后
用提升装置将可移动机房从所述第一位置提升到更高的第二位置,并且此后
使用电梯轿厢在可移动机房下方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特别是当机房安装在第二位置并且经由提升绳索将电梯轿厢悬吊在其下方时。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通过示例并且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
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A。
图2图示了图1的建造装置A的进一步优选细节。
图3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A。
图4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A。
图5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A。
图6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A。
图7图示了操作设备、中继站和提升设备的连接的优选细节。
图8图示了图7的操作设备、中继站、提升设备和连接的优选细节。
图9图示了操作设备、中继站和第二提升设备的连接的优选细节。
图10图示了图9的操作设备、中继站、第二提升设备和连接件的优选细节。
图11至图13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各个阶段。
图14至图15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各个阶段。
图16图示了上边缘结构和所用面取向的优选替代特征。
从附图和与其相关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前述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该装置包括建筑物1和形成在建筑物1中的井道2,井道2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从井道2引出的至少一个井道开口O。开口O由下边缘结构3和上边缘结构4界定。所述装置还包括在井道1中低于该开口O的负载9、10和用于提升所述负载9、10的提升装置A。该提升设备A包括安装得高于所述负载9、10的支撑结构11;以及提升设备12;以及柔性张紧构件13。
在图1中,柔性张紧构件13连接到所述可移动负载9、10,并且可随所述提升设备12移动,特别是用于由此将向上的牵拉力传输到所述待提升的负载9、10。柔性张紧构件13从井道2中的支撑梁结构113朝向所述负载9,10向下延伸。
该支撑结构11包括锚固梁结构110,该锚固梁结构110包括接合下边缘结构3(特别是其面3a)的下端111,以及接合上边缘结构4(特别是其面4a)的上端112;以及连接到锚固梁结构110并且从锚固梁结构110突出到井道2中的支撑梁结构113。该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悬吊在井道中由支撑梁结构113支撑。以此方式提供的锚固便于支撑结构安装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张紧构件可以通过此支撑结构悬吊在井道中。以此方式提供的锚固因为便于高效地利用建筑物的楼层因此也便于简单地执行提升。
优选地,建筑物1包括第一楼层3和位于第一楼层3上方的第二楼层4,并且下边缘结构是第一楼层3的边缘结构,并且上边缘结构是第二楼层4的边缘结构。优选地,井道开口5从井道2通向由所述楼层3、4界定的、它们之间的空间6。空间6优选地也可以经由不同于所述开口O的至少一个其他触及路线进入。该至少一条其他路线优选地包括
开口O2在水平方向上从空间6通向建筑物1的外部,可能通向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建造时间电梯;和/或
开口O3,其在竖直方向上从空间6引出,诸如进入建筑物1的一些其他楼层空间;和/或
较早先安装的电梯的电梯轿厢可移动到与空间6齐平。
所述负载9、10优选地是电梯轿厢或定位在设置在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负载。定位在设置在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负载可以有利地是提升机或承载提升机的结构,诸如特别是可移动机房。在后一种情况下,电梯最好是所谓的跃层电梯。作为另一种选择,负载可以是工作平台或可能是要安装的任何电梯部件。
在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负载9、10的全部重量由柔性张紧构件13承载。同样,在图1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9、10的全部重量被布置成通过提升设备12产生的驱动力向上移动。因此,在此实施例中,不需要另外的柔性张紧构件13或提升设备,尽管此选择也是可能的,因为它在一些情况下被认为是有利的。
在图1的实施例中,提升设备12设置在由它们之间的所述楼层3、4界定的空间6中。此位置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与支撑结构11安装在一起,从而便于提升设备12的容易安装。此外,安装不需要在井道2内做很多工作。然而,此位置不是必需的,因为柔性构件13可以被引导到某个其他位置。
在图1的实施例中,柔性张紧构件13以1∶1的提升比连接。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因为可以替代地使用不同的提升比,例如1∶2或1∶4,这可以例如通过利用转向轮来改变提升比来实现。
在图1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1包括安装在支撑梁结构113上的转向轮装置14,并且张紧构件13被布置成从提升设备12通向转向轮装置14的转向轮14a,转向轮14a被布置成引导张紧构件13在井道2中向下通向其所连接或至少可连接的负载8、9、10。
转向轮14a在井道2的竖直投影的中心区域内,与井道2的壁相距水平距离,其中中心区域是井道2的竖直投影的宽度和深度的中心三分之一。
下文描述了与锚固梁结构110的锚固相关的优选特征。锚固梁结构110的该下端111包括接合下边缘结构3的第一支撑构件111a并且所述上端112包括接合上边缘结构4的第二支撑构件112a。第一支撑构件111a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下边缘结构3,并且第二支撑构件112a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上边缘结构4。优选地通过可释放的固定器件(诸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栓b的可释放的固定器件)进行固定。例如,螺栓可以是锚固在边缘结构3和4中形成的孔中的锚固螺栓b。可释放的固定器件优选地还包括可拧在螺栓上的螺母构件。然后,支撑构件111a和111b优选地具有开口,并且支撑构件111a和111b被定位成使得所述锚固螺栓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且螺母构件被拧在锚固螺栓上并且被紧固以将支撑构件111a和111b紧紧地抵靠边缘结构3、4固定。在图1的实施例中,支撑梁结构113连接到锚固梁结构110的前述下端111,特别是连接到其第一支撑构件111a,该第一支撑构件111a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下边缘结构3。支撑梁结构113从锚固梁结构110的下端111突出,特别是从其第一支撑构件111a突出到井道中。
在图1的实施例中,锚固梁结构110包括在下端110和上端111之间的梁110a、110b,这些梁彼此连接,使得梁110a、110b的高度h(即,这里的总高度)可以增加,特别是用于紧固下端111以压靠下边缘结构3(特别是抵靠其面3a),以及上端112以压靠上边缘结构4(特别是抵靠其面4a)。
在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梁110a、110b包括围绕轴线x枢转安装的枢转梁110a,通过围绕所述轴线x朝向第一枢转方向d1枢转所述枢转梁110a可增加上述高度。在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梁110a枢转地安装在接合下边缘结构3的第一支撑构件111a上。枢转梁110a安装在使得围绕所述轴线x朝向第一枢转方向d1枢转使其上端向上并且朝向井道1移动的此类位置。为了便于此,枢转梁110a安装在使得枢转梁110a的所述上端比井道高并且在轴线x的相对水平侧上由此枢转梁110a的所述上端在所述枢转中向上并且朝向井道1移动的此类位置。
为了便于保持锚固的紧密性,支撑结构11优选地包括张紧器15。张紧器15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支架或柔性张紧构件,或它可以是牵拉设备。张紧器15连接在支撑梁结构113的连接点p和锚固梁结构110的枢转梁110a之间,张紧器15被张紧或至少可张紧以牵拉枢转梁朝向所述第一枢转方向d1转动。支撑梁结构113的移动使得连接点p向下移动被布置成张紧张紧器15。在图1中,负载的重量被布置成在支撑梁结构113上施加力,该力向下牵拉支撑梁结构113,使得张紧器15被负载施加在支撑梁结构113上的力张紧,以牵拉枢转梁朝向所述第一枢转方向d1转动。连接点p特别地使得它在井道2的竖直投影内。连接点p特别地使得它在支撑梁结构113的支撑梁113a的一部分上。
下文将描述图1的实施例的支撑梁结构113的优选细节。支撑梁结构113包括支撑梁113a。支撑梁113a安装在锚固梁结构110上,特别是安装在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下边缘结构3的第一支撑构件111a。支撑梁(113a)安装在锚固梁结构(110)上,特别是安装在其第一支撑构件111a上,围绕水平轴线x2枢转。因此,它相对于锚固梁结构110围绕水平轴线x2枢转。
支撑梁结构113是可伸缩的。此能力提供了对不同井道的适应性和/或对其中张紧构件13从下方升起以与支撑结构11相遇的位置的调整。此能力可以伸缩地实现。
在图1的实施例中,建造装置包括操作设备16,该操作设备16包括接口17,例如包括触摸屏或按钮22a的接口,该接口17可以由用户操作用于输入提升设备12的驱动命令,操作设备16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命令传输无线驱动信号;以及中继站18;其中中继站18被配置为将无线驱动信号从操作设备16中继到提升设备12。中继站18比操作设备16更靠近提升设备12安装。这提供了即使在距离很远时用户也可以远程控制提升设备12。
在所呈现的实施例中,中继站18安装在支撑结构11上。
在图1的实施例中,操作设备16低于支撑结构11和所述中继站18。操作设备16优选地是便携式的和/或由结构9、10承载,该结构9、10在井道2内部并且低于支撑结构11和所述中继站18。在所示的示例中,井道2内的该结构是负载9、10。
图7图示了操作设备16、中继站18和提升设备12的连接的优选细节。
图8图示了图7的连接的优选细节。在此情况下,操作设备16包括控制器16a,中继站18包括控制器18a并且提升设备包括控制器12a。操作设备16的控制器16a被配置为与中继站18的控制器18a无线通信并且中继站18的控制器18a被配置为与提升设备的控制器12a无线通信。每个所述控制器16a、18a、12a优选地是适合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控制器16a更特别地优选地包括信号发射器,控制器18a更特别地优选地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并且控制器12更特别地优选地包括信号接收器。
在图1的实施例中,建造装置还包括位于井道(2)内,并且安装在支撑结构(11)上的第二提升设备(19),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张紧构件(25),其中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25)可以与所述第二提升设备(19)一起移动。第二提升设备19是有利的,因为它提供了除了利用提升设备12执行的提升操作之外,还可以执行另外的提升操作,这些提升操作可以是同时的或不同类型的,例如在安全要求、提升速度和/或所需的额定负载方面。特别地,第二提升设备19可简单地用于提升比所述负载9、10更小和/或更轻的待安装物体,诸如例如导轨或井道门部件。
特别是可与待提升的物体接合的钩部或一些其他接合设备优选由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张紧构件25承载。
该建造装置包括操作设备21,该操作设备21包括接口22(诸如包括触摸屏或按钮22a的接口),该接口22可以由用户操作用于输入第二提升设备19的驱动命令,操作设备21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命令而传输无线驱动信号;以及中继站18;其中中继站18被配置为将无线驱动信号从操作设备21中继到第二提升设备19。操作设备21优选地是便携式的和/或由结构9、10承载,该结构9、10在井道2内部并且低于支撑结构11和所述中继站18。在所示的示例中,井道2内的该结构是负载9、10。
操作设备21在图中是与前述操作设备16不同的设备,但是它们也可以是相同的设备。在此情况下,优选地相同的中继站18将优选地被配置为将来自操作设备16、21的无线驱动信号中继到提升设备12和第二提升设备19。接口22和17也可以是相同的接口,即提升设备12和19两者的驱动命令可以经由相同的接口输入。
图9图示了操作设备21、中继站18和第二提升设备19的连接的优选细节。
图10图示了图9的连接的优选细节。在此情况下,操作设备21包括控制器21a,中继站18包括控制器18a并且提升设备包括控制器19a。操作设备21的控制器21a被配置为与中继站18的控制器18a无线通信并且中继站18的控制器18a被配置为与第二提升设备19的控制器19a无线通信。每个所述控制器21a、18a、19a优选地是适合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控制器21a更特别地优选地包括信号发射器,控制器18a更特别地优选地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并且控制器19a更特别地优选地包括信号接收器。
图3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A′。此实施例在其他方面类似于图1中示出的和所描述的,但是此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1′的锚固梁结构110′的上部不同于图1中的。在图3的实施例中,锚固梁结构110′包括位于下端111和上端112之间的单个梁110a′。梁110a′的高度h(即,这里的总高度)可以增加,特别是用于紧固下端111以压靠下边缘结构3(特别是抵靠其面),以及紧固上端112以压靠上边缘结构4(特别是抵靠其面)。
在图3的实施例中,所述梁110a′是围绕轴线x可枢转地安装的枢转梁,通过围绕所述轴线x朝向第一枢转方向d1枢转所述枢转梁110a′可增加上述高度。在图3的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梁110a′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构件111a上,该第一支撑构件111a接合下边缘结构3。枢转梁110a′安装在如下位置,使得围绕所述轴线x朝向第一枢转方向d1枢转使其上端向上并且朝向井道1移动。为了便于此,枢转梁110a′安装在使得枢转梁110a′的所述上端比井道2高并且在轴线x的相对水平侧上由此枢转梁110a′的所述上端在所述枢转中向上并且朝向井道2移动的此类位置。关于除上述差异之外的其他特征,参考图1描述它们的结构和特征。
图4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此实施例在其他方面类似于图3中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但是提升设备12的位置不同,柔性张紧构件13的路线也不同,并且支撑结构11″在其他方面类似于图3的支撑结构11′,但是没有转向轮装置14。在此实施例中,柔性张紧构件13固定到支撑结构11″上,特别是固定到其支撑梁113上并且提升设备12安装在负载9、10上并且布置成通过牵拉柔性构件13来向上牵拉负载9、10。关于除上述差异之外的其他特征,参考图3描述它们的结构和特征。
图5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此实施例在其他方面类似于图4中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但是柔性张紧构件13经由转向轮被引导和连接到支撑结构11″′,此转向轮经由支撑构件安装在支撑结构11″′的支撑梁113a上,并且支撑结构11″′在其他方面类似于图4的支撑结构11″′,但是在图5的实施例中,存在另外的部件20和121a,其将在下文稍后描述,以及另外的支撑构件和上述转向轮。关于除上述差异之外的其他特征,参考图4描述它们的结构和特征。
支撑结构111包括第三支撑构件121a和第二支撑梁结构20,第三支撑构件121a接合井道2的与开口O相对侧的结构122,第二支撑梁结构20从第三支撑构件121a朝向支撑梁结构113突出,这些彼此连接,特别是连接点在井道2的竖直投影的中心区域内。由于支撑结构11″′提供了多个支撑点,这便于支撑结构11″′被牢固且可靠地安装。第三支撑构件121a优选地通过可释放的固定器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到结构122。该固定器件优选地如先前在图2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诸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栓的可释放固定器件。例如,螺栓可以是锚固螺栓。第二支撑梁结构20和支撑梁结构113之间的连接点p2优选高于第三支撑构件121a和第一支撑构件111a。这便于由负载导致的向下的牵拉力趋向于加宽支撑结构11″′并且支撑结构11″′变得更加牢固地锚固。第二支撑梁结构20和支撑梁结构113优选地在所述连接点p2枢转地连接,由此便于所述加宽。
图6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梯的建造装置。此实施例在其他方面类似于图1中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但是提升设备12被不同地定位并且由于此原因,柔性张紧构件13通过不同的转向轮装置被不同地布线。第二提升设备19还特别是经由安装在支撑结构11″″的支撑梁113a上的支撑梁126不同地安装在支撑结构11″″上。支撑梁126优选地相对于支撑梁113a可枢转地安装,特别是其枢转轴线x3优选地被定向为与竖直取向成小于45度。通过围绕所述轴线x3枢转支撑梁126,可以调整第二提升设备19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在此实施例中,提升设备12安装在负载9、10上并且柔性张紧构件13经由安装在支撑结构11″″的支撑梁113a上的转向轮14a″″连接到支撑结构11″″。提升设备12被布置成通过牵拉柔性构件13来向上牵拉负载9、10。这特别布置成使得柔性张紧构件13的一端固定地连接到负载9、10,并且柔性张紧构件13从负载向上经过转向轮14a,并且向下回到提升设备12。
关于除上述差异之外的其他特征,参考图1描述它们的结构和特征。
图11至图13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各个阶段。参考图1至图10中任一图所示和所描述的提升装置A;A′;A″;A″′;A″″用于实现如图12中箭头所示的提升。在此实施例中,在所谓的跃层升降机方法中,使用提升装置A;A′;A″;A″′;A″″;A″″′来执行提升操作。图11至图13中省略了提升装置A;A′;A″;A″′;A″″;A″″′的细节,图中仅通过示意性虚线框和提升时负载9的箭头移动图示了提升装置A′;A″;A″′;A″″;A″″′的特征。
在图11至图13的方法中,待提升的负载是定位在设置在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10上方的可移动机房9。
该方法包括提供建造装置A;A′;A″;A″′;A″″;A″″′。该方法还包括使用电梯轿厢10在可移动机房9下方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特别是当机房9安装在第一位置并且经由提升绳索将电梯轿厢10悬吊在其下方时。此使用已经在图11中图示。
在所述使用之后,该方法包括用提升装置A′;A″;A″′;A″″;A″″′提升可移动机房9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更高的第二位置。此提升如图12所示。
在可移动机房9的所述提升期间,电梯轿厢10及其配重可以静止地停放在任何位置。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因为轿厢10可以与可移动机房9一起被提升。在此后面的情况下,轿厢将优选地例如通过除了轿厢10的提升绳索之外的悬吊装置从可移动机房9固定地悬吊。这将是有利的,因为它便于例如容易地调整绳索长度。在所述后一种情况下,配重优选地在所述提升的时间停留在其缓冲器上。
在所述提升之后,该方法包括使用电梯轿厢10在可移动机房9下方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特别是当机房9安装在第二位置并且经由提升绳索将电梯轿厢10悬吊在其下方时。图11至图13图示了经由来自绳索供给卷轴装置的可打开的绳索夹具来实现提升绳索的布线和供给的一种方式。然而,这些也可以以任何其他方式实现,因为对此有多种不同的备选已知解决方案。
机器室9优选地通过可操作以接合固定结构和从固定结构脱离的安装器件可安装在井道2中的不同位置。机房9的安装方式仅示意性地图示,因为还因为对于此也存在多种不同的替代已知解决方案。例如,一种方式是,所述安装器件是可延伸到井道壁的凹穴或其他开口中或从凹穴或其他开口中缩回的可移动的支撑构件(诸如爪或臂)。前述的固定结构则是井道壁。例如,另一种方式是,所述安装器件是可延伸到定位在例如导轨支架的结构上方并且可以从所述结构上方缩回的可移动的支撑构件(诸如爪或臂)。作为进一步的替代,上述固定结构可以是安装在井道2中的竖直定向的导轨,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器件可以包括适合用于通过夹持导轨而接合以及通过释放夹持而脱离的夹持器。
图14至图15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各个阶段。参考图1至图10中任一图所示和所描述的提升装置A;A′;A″;A″′;A″″用于实现如图14中箭头所示的提升。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梯的安装方法中,使用提升装置A;A′;A″;A″′;A″″;A″″′来执行提升操作。图14至图15中省略了提升装置A;A′;A″;A″′;A″″;A″″′的细节,这些图仅通过示意性虚线框和提升时负载9的箭头移动图示了提升装置A′;A″;A″′;A″″;A″″′的特征。
在图14至图15的方法中,所述负载是设置在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10。
该方法包括提供建造装置A;A′;A″;A″′;A″″;A″″′。该方法还包括用参考图1至图10中的任一图所示和所描述的提升装置A;A′;A″;A″′;A″″;A″″′在井道(2)中提升电梯轿厢(10)并且此后用提升绳索23悬吊电梯轿厢10并且此后将电梯轿厢(10)从被提升装置悬吊的状态移开。此后,该方法包括移动由提升绳索23悬吊的电梯轿厢10,特别是用于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然后,优选地由用于移动提升绳索23的提升机24来执行移动。
在图14至图15的方法中,用于移动提升绳索23的提升机24在其提升期间被运送到其在轿厢10顶部的安装位置附近。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因为提升机24的安装步骤也可以通过替代方式(例如使用安装在井道2的上部的脚手架)不同地执行。
在图14至图15的方法中,在提升轿厢10的期间,提升绳索23(或其至少一部分)由轿厢10在井道中向上运送。因此,它可以被带到其可以被放置成绕过定位在井道2上部的提升机24的驱动轮的位置。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因为将提升绳索23运送到井道2中的高位置的步骤也可以通过替代方式(例如经由楼层开口)不同地执行。一般来说,提升绳索23不需要作为卷轴运送,尽管这在图14的简化版本中公开,因为提升绳索23的尾部或环圈可以留在井道的底部,并且提升绳索23的端部或环圈可以通过在此提升中用电梯轿厢10牵拉起它来运送。
在图1至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下端111接合的下边缘结构3的面3a向上面向,并且由上端112接合的上边缘结构的面4a向下面向。在优选实施例1至6中,下边缘结构3的面3a特别水平,并且上边缘结构的面4a也是水平的。由上端112接合的上边缘结构的表面不必面向下,因为它可以替代地从井道2面向外,如图16所示。在优选实施例1至6中,下边缘结构3的面3a特别水平,而上边缘结构4的面4a′是竖直的。因此,图16图示了第二支撑构件112a可以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其上的替代面。这可以如别处所限定的那样(例如通过螺栓b)实现,。如图2中所示,第二支撑件112a可以设计成能够抵靠多个不同取向的面固定。图2还图示了水平指向的螺栓b,从而便于抵靠竖直面4a′固定。
一般来说,提升设备12可以是适合用于牵拉柔性构件13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一般来说,提升设备12优选地包括马达和可以与柔性构件13接合并且可随马达旋转的接合构件,诸如滚筒或辊。例如,提升设备12可以是TirakTM提升机或是滚筒或辊,柔性构件13可以通过滚筒或辊的电动旋转而围绕其滚动。
如上面所描述的,支撑梁结构连接到锚固梁结构的下端,特别是连接到其第一支撑构件。如参考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此连接优选地是枢转的。然而,枢转连接在这里不是必需的,因为连接也可以是不同的,甚至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那么支撑梁结构和第一支撑构件将一体地连接,即制成单件结构。
应理解,以上描述和附图仅旨在教导发明人已知的制造和使用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本发明的概念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鉴于上述教导所理解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因此可以被修改或改变。因此,应理解,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面所描述的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29)

1.一种电梯的建造装置,包括
井道(2),形成在建筑物(1)中,所述井道(2)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从所述井道(2)引出的至少一个井道开口(O),所述开口(O)由下边缘结构(3)和上边缘结构(4)界定;以及
负载(9,10),在所述井道(1)中低于所述开口(O);以及
提升装置(A;A′;A″;A″′;A″″),用于提升所述负载(9,10),其中所述提升装置(11-13)包括
支撑结构(11;11′;11″;11″′;11″″;11″″),其安装得高于所述负载(9,10);以及
提升设备(12);以及
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连接到或至少能够连接到所述负载(9,1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能够与所述提升设备(12)一起移动,特别是用于由此将提升力传输给要被提升的所述负载(9,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
锚固梁结构(110),包括下端(111)和上端(112),所述下端(111)接合所述下边缘结构(3),特别是所述下边缘结构的面(3a),并且所述上端(112)接合所述上边缘结构(4),特别是所述上边缘结构(4)的面(4a;4a″);以及
支撑梁结构(113),连接到所述锚固梁结构(110)并且从所述锚固梁结构(110)突出到所述井道(2)中;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悬吊在所述井道中由所述支撑梁结构(113)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负载(9,10)是电梯轿厢(10)、或者是定位在设置于所述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10)上方的负载(9)。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定位在设置于所述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上方的所述负载(9)包括提升机(9a)和/或承载提升机(9a)的结构(9b)。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定位在电梯轿厢(10)上方的所述负载(9)是可移动机房(9),所述可移动机房包括提升机(9a)和承载提升机(9a)的结构(9b),承载提升机(9a)的所述结构(9b)能够安装在所述井道(2)中的不同位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筑物(1)包括第一楼层和在所述第一楼层上方的第二楼层,并且所述下边缘结构(3)是所述第一楼层的边缘结构,并且所述上边缘结构(4)是所述第二楼层的边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提升设备(12)设置在由所述第一楼层和所述第二楼层界定的、所述第一楼层和所述第二楼层之间的空间(6)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从所述井道(2)中的所述支撑梁结构(113)朝向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13)连接或至少能够连接到的所述负载(9,10)向下延伸。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造装置包括
操作设备(16),包括用于输入提升设备(12;19)的驱动命令的用户可操作的接口(17),所述提升设备是所述提升装置(A;A′;A″;A″′;A″″)的所述提升设备(12)或第二提升设备(19),所述操作设备(16)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的命令而传输无线驱动信号;以及
中继站(18);
其中所述中继站(18)被配置为将无线驱动信号从所述操作设备(16)中继给所述提升设备(12;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中继站(18)被安装为相比于所述操作设备(16;21)被设置的位置更靠近所述提升设备(12;19)。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操作设备(16;21)包括控制器(16a;21a),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与所述中继站(18)的控制器(18a)无线通信并且所述中继站(18)的所述控制器(18a)被配置为与所述提升设备(12;19)的控制器(12a;19a)无线通信。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操作设备(16;21)低于所述支撑结构(11)和所述中继站(18)。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建造装置包括第二提升设备(19)和至少一个第二柔性张紧构件(25),所述第二提升设备在所述井道(2)内部并且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11)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张紧构件(25)能够与所述第二提升设备(19)一起移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13)上的转向轮装置(14),并且所述张紧构件(13)被布置成从所述提升设备(12)通向所述转向轮装置(14)的转向轮(14a),所述转向轮(14a)被布置成引导所述张紧构件(13)在所述井道(2)中向下通向朝向所述张紧构件(13)连接到或至少能够连接到的所述负载(8、9、10)。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锚固梁结构(110)的所述下端(111)包括接合所述下边缘结构(3)的第一支撑构件(111a)并且所述上端(112)包括接合所述上边缘结构(4)的第二支撑构件(112a)。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11a)不可移动地固定到所述下边缘结构(3)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构件(112a)不可移动地固定到所述上边缘结构(4),优选地通过可释放的固定器件,诸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栓(b)的可释放的固定器件。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锚固梁结构(110)包括一个或多个梁(110a,110b),所述一个或多个梁(110a,110b)的高度能够增加以紧固所述下端(111)以压靠所述下边缘结构(3),特别是抵靠所述下边缘结构的面(3a),并且紧固所述上端(112)以压靠所述上边缘结构(4),特别是抵靠所述上边缘结构的面(4a;4a′)。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梁(110a,110b)包括围绕轴线(x)枢转地安装的枢转梁(110a),所述高度能够通过围绕所述轴线(x)朝向第一枢转方向(d1)枢转所述枢转梁(110a)而增加。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枢转梁(110a)安装在如下位置,使得围绕所述轴线(x)朝向第一枢转方向(d1)的枢转使所述枢转梁的上端向上并且朝向井道(1)移动。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枢转梁(110a)安装在如下位置,使得所述枢转梁(110a)的所述上端比所述井道高并且位于轴线(x)的相对水平侧上,由此所述枢转梁(110a)的所述上端在所述枢转中向上并且朝向所述井道(1)移动。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张紧器(15),例如支架或柔性张紧构件或牵拉装置,或两个或更多个支架或柔性张紧构件或牵拉装置,所述张紧器(15)连接在所述支撑梁结构(113)的连接点(p)与所述枢转梁(110a)之间,所述张紧器(15)被张紧或能够张紧以牵拉所述枢转梁朝向所述第一枢转方向(d1)转动。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梁结构(113)的使得连接点(p)向下移动的移动被布置成张紧所述张紧器(15)。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梁结构(113)包括支撑梁(113a)。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梁(113a)安装在所述锚固梁结构(110)上围绕水平轴线(x2)枢转,特别是安装在所述锚固梁结构的第一支撑构件(111a)上。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11)包括第三支撑构件(121a)和第二支撑梁结构(20),所述第三支撑构件(121a)与所述井道的相对于所述开口(O)的相对侧的结构(122)接合,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梁结构(20)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121a)朝向所述支撑梁结构(113)突出,所述第三支撑构件(121a)和所述第二支撑梁结构(20)彼此连接,特别是连接点在所述井道(2)的竖直投影的中心区域内。
25.一种用于建造电梯的方法,包括提供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建造装置,并且利用所述提升装置(A;A′;A″;A″′;A″″)在所述井道(2)中提升所述负载(9,10)。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9,10)是电梯轿厢(10)或负载,诸如优选地是在被设置在所述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10)上方定位的可移动机房(9)。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9,10)是电梯轿厢(10),并且所述方法包括用提升装置(A;A′;A″;A″′;A″″)在所述井道(2)中提升所述电梯轿厢(10)并且此后用提升绳索(23)悬吊所述电梯轿厢(10)并且此后优选地移除所述提升装置(A;A′;A″;A″′;A″″)。
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9,10)是定位在设置在所述井道(2)中的电梯轿厢(10)上方的可移动机房(9)。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电梯轿厢(10)在所述可移动机房(9)下方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特别是当所述机房(9)安装在第一位置并且经由提升绳索将所述电梯轿厢(10)悬吊在其下方时;并且此后
用所述提升装置(A;A′;A″;A″′;A″″)提升所述可移动机房(9)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更高的第二位置;并且此后
使用所述电梯轿厢(10)在所述可移动机房(9)下方运送乘客和/或货物,特别是当所述机房(9)安装在第二位置并且经由提升绳索将所述电梯轿厢(10)悬吊在其下方时。
CN202080108167.3A 2020-12-22 2020-12-22 电梯的建造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166011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20/087592 WO2022135689A1 (en) 2020-12-22 2020-12-22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f an elevator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1102A true CN116601102A (zh) 2023-08-15

Family

ID=7417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8167.3A Pending CN116601102A (zh) 2020-12-22 2020-12-22 电梯的建造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2522A1 (zh)
EP (1) EP4267507A1 (zh)
CN (1) CN116601102A (zh)
AU (1) AU2020482689A1 (zh)
WO (1) WO20221356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969A1 (de) * 2020-06-26 2021-12-30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r aufzugsanlage sowi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geeignete aufzugs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9981A (ja) * 1990-09-19 1992-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据付工法
JPH04161561A (ja) * 1990-10-24 1992-06-04 Toshiba Shiyoukouki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据付用足場
JP2001354374A (ja) * 2000-06-12 2001-12-25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昇降路内揚重装置
JP4260106B2 (ja) * 2002-07-12 2009-04-30 シュティングル、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 作業架台
WO2007015275A1 (en) * 2005-08-04 2007-02-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Support bridge for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the system thereof
JP4886292B2 (ja) * 2005-12-22 2012-02-29 パナソニック ホームエレベーター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据え付け工事における親綱の保持構造
US8646224B2 (en) * 2008-09-17 2014-02-11 Wurtec Elevator Products & Services Construction apparatus
US8646576B2 (en) * 2009-07-30 2014-02-11 Wurtec Elevator Products & Services Foldable hoistway work deck
EP2636629B1 (en) 2012-03-06 2015-05-06 KONE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n elevator arrangement
US9388020B2 (en) * 2012-03-06 2016-07-12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n elevator arrangement
EP3388379A1 (en) * 2017-04-10 2018-10-17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WO2018219758A1 (de) * 2017-06-02 2018-12-06 Inventio Ag Montagebühne zur montage von aufzugsausrüstung
CN110844743B (zh) * 2018-08-21 2022-07-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跃层电梯和跃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35689A1 (en) 2022-06-30
AU2020482689A1 (en) 2023-07-27
US20230322522A1 (en) 2023-10-12
EP4267507A1 (en)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57556B1 (en)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an elevator
KR102151293B1 (ko) 리프트의 설치 방법
AU20073211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 room during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and use of a hoisting machine
EP2043938B1 (en) Elevators
US8028393B2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KR101226976B1 (ko) 엘리베이터 기계 지지체
EP1154947A1 (en) Elevator system
JP2000034072A (ja)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据付装置
US20230322522A1 (en)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f an elevator and method
EP3093263A1 (en)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material in an elevator shaft
AU2019370583B2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lift installation
CN114829288A (zh) 电梯装置和方法
WO2001064572A1 (en) Jump-lift and method for lifting a machine room
CN116249668A (zh) 升降机设备
JPH091510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かごの固定装置
JPH0927267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据付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据付工法
JP320993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かご固定装置
EP1329411A1 (en) Elevator device
US11396442B2 (en) Low cost roped jump lift concept
JP2023177370A (ja)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据付補助装置及び据付方法
WO2023160819A1 (en) An elevato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WO2023160818A1 (en) An elevato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WO2024079376A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elevator
JP2001002345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2001287881A (ja)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その据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950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