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4386B -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4386B
CN116584386B CN202310593886.4A CN202310593886A CN116584386B CN 116584386 B CN116584386 B CN 116584386B CN 202310593886 A CN202310593886 A CN 202310593886A CN 116584386 B CN116584386 B CN 116584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ulture
differentiation
rooting
cultur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938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84386A (zh
Inventor
谢剑波
吴家东
任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5938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84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84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4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84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4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2Culture media for tissue cul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和种子育苗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本发明采用种子萌发培养基对种子进行培养得到无菌苗;将无菌苗采用分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不定芽;将不定芽采用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幼苗。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杨梅种子的萌发率,促进无菌苗的分化,提高杨梅茎段的繁殖系数,提高杨梅幼苗的品质,解决杨梅种子萌发率低、繁殖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组培培养基为杨梅种子层积沙藏、育种子代成苗、种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 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和种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Myrica rubra(Lour.)S.etZucc.)为杨梅科(Myricaceae)杨梅属(MyricaL.)的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杨梅为我国特产水果,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不但是鲜食的佳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区均有分布。
杨梅目前主要采取嫁接方式进行繁殖,但杨梅砧木为本砧,通常从健壮优良的母树上采收成熟种子,培育嫁接用砧木苗,但由于杨梅种子存在萌发率较低、萌发周期长、种苗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生产化需求。因此,建立杨梅组培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扩繁的组培培养基,能够高效提高杨梅种子的萌发率,提高杨梅的繁殖系数,满足杨梅大规模的生产化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200mg/L特美汀、0.2~0.6mg/L GA3、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
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8~6.0。
优选的,所述的组培培养基还包括分化培养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5~1.5g/LPVP、0.001~0.005mg/LTDZ、0.3~0.8mg/L 6-BA、0.05~0.2mg/LNAA、20~30g/L蔗糖和2.5~4.5g/L凝胶;
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8~6.0。
优选的,所述的组培培养基还包括生根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1~0.5g/L活性炭、0.4~0.8mg/L IBA、0.05~0.15mg/LNAA、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8~6.0。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组培培养基在促进杨梅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组培快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杨梅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内果皮的杨梅种子消毒后撕去种皮,接种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无菌苗。
优选的,所述培养包括暗培养和弱光培养;所述暗培养的时间为7~10d;所述暗培养的温度为24℃~26℃;
所述弱光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弱光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lx~1500lx;所述弱光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h/d~16h/d;所述弱光培养的时间为20~33d。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的方法,所述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得到的无菌苗剪成数段,得到茎段;
将茎段在技术方案所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得到杨梅不定芽。
优选的,所述分化培养的条件包括弱光培养;所述分化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分化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lx~1500lx,所述分化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h/d~16h/d,所述分化培养的时间为25~40d。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所述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杨梅不定芽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杨梅幼苗。
优选的,所述生根培养的条件包括弱光培养;所述生根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生根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lx~1500lx,所述生根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h/d~16h/d,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25~35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200mg/L特美汀、0.2~0.6mg/L GA3、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8~6.0。本发明提供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基础营养成分,特美汀可以防止培养过程中产生细菌污染,GA3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子萌发培养基对杨梅种子进行培养,杨梅种子的坏死率低、萌发率高,解决了杨梅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将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联合使用。本发明采用种子萌发培养基对杨梅种子进行培养得到无菌苗;将无菌苗采用分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杨梅不定芽;将杨梅不定芽采用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杨梅幼苗。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杨梅种子的萌发率高,促进无菌苗的分化,提高杨梅茎段的繁殖系数,提高杨梅幼苗的品质,解决了杨梅种子萌发率低、繁殖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组培培养基为杨梅种子层积沙藏、育种子代成苗、种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2-1杨梅种子萌发培养15d时的生长情况图;
图2为实施例2-1杨梅种子萌发培养30d时的生长情况图;
图3为对比例2-1杨梅种子萌发培养15d时的生长情况及细菌污染情况图;
图4为实施例4-1茎段分化培养第20d时生长情况图;
图5为实施例4-2茎段分化培养第20d时生长情况图;
图6为实施例4-3茎段分化培养第15d时生长情况图;
图7为实施例6-1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生长及生根情况;
图8为对比例6-2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生长及生根情况图;
图9为实施例6-1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整株生长及生根情况图;
图10为实施例6-2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整株生长及生根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200mg/L特美汀、0.2~0.6mg/L GA3、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优选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由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组成:200mg/L特美汀、0.2~0.6mg/L GA3、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8~6.0。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对各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市售产品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本发明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相对于其他基础培养基进行杨梅种子萌发1/2WPM培养基所含离子成分比较低,可以降低萌发杨梅体内的离子含量,为降低不定芽分化的褐化打下基础。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200mg/L特美汀。在本发明中,所述特美汀能够起到抑菌的作用,降低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2~0.6mg/L GA3,优选为0.4~0.6mg/L,更优选为0.4mg/L。在本发明中,所述GA3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20~30g/L蔗糖,优选为20~25g/L,更优选为20g/L。在本发明中,所述蔗糖可以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还可以使培养基形成稳定的渗透压,进而促进种子萌发生长。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5.0~6.5g/L琼脂,优选为5.5~6.0g/L,更优选为5.5g/L。在本发明中,所述琼脂主要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值为5.8~6.0,优选为5.9。本发明所述培养基的pH值适合杨梅种子萌发生长。本发明对pH值的调节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pH调节方式均可。在本发明中,配置培养基用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提供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基础营养成分,特美汀可以防止培养过程中产生细菌污染,GA3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子萌发培养基对杨梅种子进行培养,杨梅种子的坏死率低、萌发率高,解决了杨梅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培培养基优选还包括分化培养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5~1.5g/LPVP、0.001~0.005mg/LTDZ、0.3~0.8mg/L 6-BA、0.05~0.2mg/LNAA、20~30g/L蔗糖和2.5~4.5g/L凝胶;优选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由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组成:0.5~1.5g/LPVP、0.001~0.005mg/LTDZ、0.3~0.8mg/L 6-BA、0.05~0.2mg/LNAA、20~30g/L蔗糖和2.5~4.5g/L凝胶。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8~6.0。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本发明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相对于其他基础培养基进行杨梅茎段分化1/2WPM培养基所含离子成分比较低,可以降低杨梅分化时的褐化,提高分化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5~1.5g/LPVP,优选为0.8~1.5g/L,更优选为0.8g/L。在本发明中,所述PVP在无菌苗分化培养中可以显著降低杨梅的褐化率,提高分化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001~0.005mg/LTDZ,优选为0.003~0.005mg/L,更优选为0.003mg/L。在本发明中,所述TDZ在无菌苗分化培养中能显著提高杨梅的不定芽分化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3~0.8mg/L6-BA,优选为0.5~0.8mg/L,更优选为0.5mg/L。在本发明中,所述6-BA在无菌苗分化培养中主要促进杨梅不定芽分化和生长。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05~0.2mg/LNAA,优选为0.15~0.2mg/L,更优选为0.15mg/L。在本发明中,所述NAA在无菌苗分化培养中促进杨梅不定芽生长。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20~30g/L蔗糖,优选为20~25g/L,更优选为20g/L。在本发明中,所述蔗糖可以作为碳源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来源,还可以使培养基形成稳定的渗透压。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2.5~4.5g/L凝胶,优选为3.5g/L。在本发明中,所述凝胶主要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相对于琼脂作为凝固剂,杨梅在以凝胶作为凝固剂时不定芽分化的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8~6.0,优选为5.9。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值适合杨梅无菌苗的分化生长。本发明对pH值的调节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pH调节方式均可。在本发明中,配置培养基用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1/2WPM培养基所含离子成分比较低与PVP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杨梅分化时的褐化,提高分化率,TDZ和6-BA能显著提高杨梅的不定芽分化率,NAA可有效促进杨梅不定芽生长。本发明提供的分化培养基能够显著提高不定芽的分化率和增殖系数。
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培培养基优选还包括生根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1~0.5g/L活性炭、0.4~0.8mg/LIBA、0.05~0.15mg/LNAA、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优选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由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组成:0.1~0.5g/L活性炭、0.4~0.8mg/L IBA、0.05~0.15mg/LNAA、20~30g/L蔗糖和5.0~6.5g/L琼脂。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8~6.0。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本发明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相对于其他基础培养基进行杨梅生根培养可以显著降低生根培养过程中不定芽的褐化。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1~0.5g/L活性炭,优选为0.3~0.5g/L,更优选为0.3g/L。在本发明中,所述活性炭在生根培养中作为吸附剂,可以吸附不定芽的分泌物,减少褐化,促进生根。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4~0.8mg/L IBA,优选为0.6~0.8mg/L,更优选为0.6mg/L。在本发明中,所述IBA在生根培养中作为生长素,促进杨梅生根。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0.05~0.15mg/LNAA,优选为0.1~0.15mg/L,更优选为0.1mg/L。在本发明中,所述NAA在生根培养作为生长素,可以促进杨梅生长。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20~30g/L蔗糖,优选为20~25g/L,更优选为20g/L。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5.0~6.5g/L琼脂,优选为5.5g/L。在本发明中,所述琼脂主要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8~6.0,优选为5.9。本发明所述培养基的pH值适合杨梅生根培养。本发明对pH值的调节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pH调节方式均可。在本发明中,配置培养基用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可显著降低生根培养过程中不定芽的褐化,活性炭可吸附不定芽的分泌物,减少褐化,促进生根;IBA和NAA作为生长素,促进杨梅生根和生长。本发明提供的生根培养基能够促进根的伸长,提高生根率并增加生根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组培培养基在促进杨梅组培快繁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培培养基中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解决了杨梅种子萌发率低的问题。在本发明中,所述分化培养基可以增加不定芽的分化率,提高繁殖系数;所述生根培养基可以促进根的伸长,提高生根率并增加生根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梅组培快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内果皮的杨梅种子消毒后撕去种皮,接种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无菌苗。
本发明去除内果皮之前优选还包括将杨梅种子进行层积沙藏。在本发明中,所述杨梅种子优选为健康、无病害果实获得的种子。本发明选用的杨梅种子品种为荸荠杨梅。本发明对杨梅种子的来源和获取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市售或者常规方法获得的杨梅种子均可。获得杨梅种子后,本发明优选将杨梅种子进行消毒。本发明所述消毒的方法优选为浸泡消毒。本发明所述浸泡消毒用试剂优选为多菌灵水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多菌灵水溶液中多菌灵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500~1500),更优选为1:1000。本发明所述消毒的时间优选为20~30min,更优选为30min。多菌灵水溶液消毒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种子平铺在阴凉处,自然风干。
种子自然风干后,本发明优选将风干后的种子进行层积沙藏。在本发明中,所述层积沙藏用沙优选经过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所述高锰酸钾水溶液中高锰酸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在本发明中,所述层积沙藏用沙消毒的方式优选为将高锰酸钾水溶液喷洒沙子,静置一周后再使用。在本发明中,所述层积沙藏用沙使用的湿度优选以手捏成团,松手开裂为度,不可过干或者过湿。本发明优选将种子沥干水分后进行层积沙藏。本发明所述层积沙藏的方法优选为将沥干水分的种子与沙子充分混合,表面覆2~3cm沙子。本发明所述层积沙藏优选为低温保湿沙藏。在本发明中,所述沙藏的温度优选为3~5℃。在本发明中,所述沙藏的湿度优选通过使层积沙藏用沙保持湿润,不可过干或者过湿;所述层积沙藏用沙的湿度优选以手捏成团,松手开裂为度。本发明对所述层积沙藏的时间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沙藏时间均可。在本发明中,所述层积沙藏的时间优选为100d。层积沙藏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种子从沙子中挑选出来,得到层积沙藏的种子。
得到层积沙藏的种子后,本发明优选将层积沙藏后的种子浸泡消毒后进行内果皮开裂处理,得到内果皮开裂种子。在本发明中,沙藏后的种子进行浸泡消毒的溶液优选为多菌灵水溶液;所述多菌灵水溶液中多菌灵与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500~1500),更优选为1:1000;所述浸泡消毒的时间优选为0.5~3h,更优选为1h。本发明将沙藏后的种子进行浸泡消毒一方面可以起到种子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内果皮变软,方便后续进行内果皮开裂处理。浸泡消毒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浸泡消毒完成后的种子进行暴晒。本发明所述暴晒优选在太阳下进行暴晒。本发明优选将消毒后种子平铺在干净的报纸上进行暴晒。本发明所述暴晒优选暴晒至种子内果皮裂开即可,所述暴晒的时间优选为4~6h。本发明所述暴晒能够使大量种子内果皮裂开但又不丧失水分。
得到内果皮开裂的种子后,本发明优选将内果皮开裂的种子剥开内果皮,去除果皮后进行消毒。本发明所述剥开内果皮的方式优选用无菌刀片进行撬开。本发明在剥开内果皮时优选不破坏种皮,保持种皮的完整性。本发明所述消毒的方式优选为分别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消毒,更优选为依次进行酒精消毒和次氯酸钠水溶液消毒。本发明所述消毒用酒精优选为乙醇体积百分含量为75%的酒精;所述消毒用次氯酸钠溶液优选为次氯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3%~4%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本发明所述酒精消毒的时间优选为30s;所述次氯酸钠消毒的时间优选为12~14min,更优选为13min。
消毒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消毒后的种子使用无菌水进行冲洗后撕去种皮,得到露出种胚的种子。本发明所述冲洗的次数优选为3次;冲洗最后一次后,本发明优选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1h。本发明所述浸泡用溶液优选为GA3溶液;所述GA3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3~0.6mg/L,更优选为0.5mg/L。本发明将消毒后的种子采用GA3溶液进行浸泡让种子吸收更多水分,使种皮破裂,同时采用GA3溶液进行浸泡有利于种子打破休眠。浸泡处理完成后,本发明优选撕去种皮,得到露出种胚的种子。本发明撕去种皮的方式优选为用无菌的显微镊轻轻撕去种皮,不伤到胚。
得到露出种胚的种子后,本发明优选将露出种胚的种子接种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无菌苗。
本发明对接种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接种方式均可。本发明所述培养优选包括暗培养和弱光培养。本发明所述暗培养的时间优选为7~10d,更优选为7d,所述暗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暗培养完成后,本发明优选进行弱光培养。本发明所述弱光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所述弱光培养的光照强度优选为1000lx~1500lx,更优选为1000lx;所述弱光培养的光照时间优选为14h/d~16h/d,更优选为16h/d;所述弱光培养的时间优选为20~33d,更优选为23d。本发明所述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的无菌苗的长度优选为5~10cm。
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对种子进行萌发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杨梅种子的萌发率。
培养得到无菌苗后,本发明优选将无菌苗进行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在本发明中,所述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得到的无菌苗剪成数段,得到茎段;
将茎段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得到杨梅不定芽。
本发明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得到的无菌苗剪成数段,得到茎段。
本发明优选使用无菌剪刀将所述无菌苗剪成数段,得到茎段。在本发明中,所述茎段优选含有一个芽点。
得到含有一个芽点的茎段后,本发明优选将茎段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得到杨梅不定芽。
本发明所述分化培养的条件优选包括弱光培养。本发明所述分化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所述分化培养的光照强度优选为1000lx~1500lx,更优选为1000lx;所述分化培养的光照时间优选为14h/d~16h/d,更优选为16h/d;所述分化培养的时间优选为25~40d,更优选为30d。本发明所述分化培养优选培养至待分化出的新芽高度为1~2cm。得到待分化的新芽后,本发明优选将待分化的新芽用无菌剪刀剪下,得到杨梅不定芽。
本发明提供的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方法能够显著促进杨梅的分化,提高杨梅的繁殖系数。
得到杨梅不定芽后,本发明优选将杨梅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所述生根培养的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培养得到的杨梅不定芽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杨梅幼苗。
得到上述技术方案培养得到的杨梅不定芽后,本发明优选将杨梅不定芽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杨梅幼苗。
本发明优选将所述杨梅不定芽垂直插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所述生根培养的条件优选包括弱光培养。本发明所述生根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所述生根培养的光照强度优选为1000lx~1500lx,更优选为1000lx;所述生根培养的光照时间优选为14h/d~16h/d,更优选为16h/d;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优选为25~35d,更优选为30d。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杨梅种子品种为荸荠杨梅。
本发明所述种子萌发处理和组培快繁处理的常规操作如无特别说明均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
实施例1-1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200mg/L特美汀、0.4mg/L GA3、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1-2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200mg/L特美汀、0.2mg/L GA3、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1-3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200mg/L特美汀、0.6mg/L GA3、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1-1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0.4mg/L GA3、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1-2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200mg/L特美汀、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2-1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方法,步骤如下:
沙子的高锰酸钾消毒:沙子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湿消毒,静置一周后使用,使用时沙子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开裂为度。
种子多菌灵浸泡消毒和层积沙藏:将挑选的健康、无病虫害的果实放入质量比为1:1000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杀菌30min,多菌灵水溶液消毒完成后,将种子平铺在阴凉处,自然风干。沥干水分后将种子与沙子充分混合,表面覆2~3cm沙子后在室温下保湿层积100d,层积期间要经常查看,保证沙子不能过干或过湿,所述沙子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开裂为度。
种子多菌灵浸泡和太阳暴晒:将层积的种子从沙子中挑选出来,放入质量比为1:1000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杀菌1h,取出种子后,平铺在干净的报纸上放到太阳下暴晒4~6h,直至大量种子内果皮裂开但又不丧失水分。
剥开内果皮,分别使用酒精、次氯酸钠消毒:种子内果皮开裂后,用无菌刀片撬开内果皮,但不破坏种皮,保留种皮的完整性。在无菌操作台中,先用75%酒精消毒种子30s,再用3%~4%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2~14min,无菌水冲洗3次,冲洗完成后,用0.5mg/L的GA3溶液浸泡1h,让种子吸收更多水分,使种皮破裂。
撕开种皮后,接种到实施例1-1制备的萌发培养基中,先暗培养再弱光培养:种子浸泡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显微镊轻轻撕去种皮,尽量不伤到胚,然后接种到实施例1-1制备的萌发培养基中,并使种子全部埋在培养基中,处理50粒种子。将种子先放在温度为24℃~26℃的培养箱中暗培养7d,然后放到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1000lx、光照时间为16h/d的培养间弱光培养23d。杨梅种子萌发培养15d时的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杨梅种子萌发培养30d时的生长情况如图2所示。
实施例2-2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1-2中的种子萌发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培养。
实施例2-3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1-3中的种子萌发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培养。
对比例2-1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1,区别在于,使用对比例1-1中的种子萌发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培养。杨梅种子萌发培养15d时的生长情况及细菌污染情况如图3所示。
对比例2-2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1,区别在于,使用对比例1-2中的种子萌发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培养。
对比例2-3
一种杨梅种子萌发方法,步骤同实施例2-1,区别在于,剥开内果皮,分别使用酒精、次氯酸钠消毒,经过3次冲洗后,采用无菌水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
应用例1
对实施例2-1~实施例2-3和对比例2-1~对比例2-3培养过程中的无菌苗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和统计。
在种子萌发培养的第10d统计种子的萌发率;在种子萌发培养的第30d分别统计种子的萌发率、成苗率、真菌污染率和细菌污染率。
真菌污染率、细菌污染率、萌发率、成苗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真菌污染率(%)=(真菌污染的种子数/接种的总种子数)×100%;
细菌污染率(%)=(细菌污染的种子数/接种的总种子数)×100%;
萌发率(%)=(2片子叶展开且未真菌污染的种子数/接种的总种子数)×100%;
成苗率(%)=(长出2片以上真叶且未真菌污染的种子数/接种的总种子数)×100%。
实施例2-1~实施例2-3和对比例2-1~对比例2-3不同种子萌发培养基培养过程中杨梅种生长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杨梅种子在不同培养基中进行种子萌发培养的生长情况
由表1可得,通过比对实施例2-1~实施例2-3可得,0.4mg/L的GA3对杨梅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好;通过比对实施例2-1和对比例2-1可得,培养基中添加特美汀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通过比对实施例2-1~实施例2-3和对比例2-2可得,培养基中添加GA3可以打破杨梅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通过比对实施例2-1和对比例2-3可得,浸泡液中添加0.5mg/L GA3可以打破杨梅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
实施例3-1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003mg/L TDZ、0.5mg/L 6-BA、0.15mg/LNAA、2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3-2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001mg/L TDZ、0.5mg/L 6-BA、0.15mg/LNAA、2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3-3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005mg/L TDZ、0.5mg/L 6-BA、0.15mg/LNAA、2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3-4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5g/L PVP、0.001mg/L TDZ、0.3mg/L 6-BA、0.05mg/LNAA、25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3-5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1.5g/LPVP、0.005mg/LTDZ、0.8mg/L 6-BA、0.2mg/LNAA、3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3-1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003mg/L TDZ、0.5mg/L 6-BA、0.15mg/L NAA、2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3-2
一种杨梅分化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5mg/L 6-BA、0.15mg/L NAA、2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3-3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003mg/L TDZ、0.5mg/L 6-BA、0.15mg/LNAA、20g/L蔗糖和6.0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3-4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基,组分为: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仅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003mg/L TDZ、0.5mg/L 6-BA、0.15mg/LNAA、20g/L蔗糖和3.5g/L凝胶,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4-1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如下:
将无菌苗剪成数段:待实施例2-1的得到长到5~10cm的无菌苗,在超净台中,使用无菌剪刀将无菌苗剪成数段,每个芽点一段。
将茎段插入实施例3-1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将杨梅茎段插入到实施例3-1中的分化培养基中,使茎段的一半埋没在培养基中,处理20个茎段。
弱光分化培养:分化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1000lx、光照时间为16h/d,弱光培养30d。茎段分化培养第20d时生长情况如图4所示。
实施例4-2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3-2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茎段分化培养第20d时生长情况如图5所示。
实施例4-3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3-3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茎段分化培养第15d时生长情况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的左图和右图为同一张图,右图是在左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圆圈标注分化培养过程中分化生长部分。
实施例4-4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3-4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实施例4-5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3-5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对比例4-1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对比例3-1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对比例4-2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对比例3-2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对比例4-3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实施例对比例3-3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对比例4-4
一种杨梅分化培养方法,步骤同实施例4-1,区别在于,使用对比例3-4中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
对比例4-5
培养基组分和分化培养方法同实施4-1,区别在于,进行培养时采用3000lx强光培养。
应用例2
对实施例4-1~实施例4-5和对比例4-1~对比例4-5培养过程中的杨梅不定芽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和统计。
分化培养30d时,统计实施例4-1~实施例4-5和对比例4-1~对比例4-5茎段分化的分化率和繁殖系数,并观察不定芽的生长情况;
所述分化率和繁殖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化率(%)=(分化的茎段数/接种的茎段数)×100%;
繁殖系数=所有茎段分化出高度大于0.5cm的总不定芽数/接种的茎段数;
多数不定芽茎粗壮、叶片颜色偏绿并未玻璃化为壮;多数不定芽茎细弱、叶片颜色偏黄或玻璃化为弱。
实施例4-1~实施例4-5和对比例4-1~对比例4-5不同分化萌发培养方法对杨梅不定芽的生长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杨梅茎段在不同分化培养基中或不同光强下的分化情况
分化率(%) 繁殖系数 不定芽生长状态
实施例4-1 95 7.47
实施例4-2 90 6.11
实施例4-3 95 8.21
实施例4-4 80 4.94
实施例4-5 95 4.26
对比例4-1 20 1.75
对比例4-2 80 5.13
对比例4-3 75 4.73
对比例4-4 70 4.29
对比例4-5 5 1
由表2可得,通过比对实施例4-1~实施例4-3可得,0.005mg/L的TDZ对杨梅茎段分化不定芽促进效果最好,但是分化出来的不定芽有些弱,不利于后期生长,而0.003mg/L的TDZ培养基分化出来的不定芽比较壮,且分化率和繁殖系数较高,综合效果最佳;通过比对实施例4-1~实施例4-3与对比例4-2可得,添加TDZ细胞分裂素可显著提高杨梅茎段的分化率和繁殖系数,对促进杨梅分化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比对实施例4-1与对比例4-3可得,选用凝胶作为凝固剂对杨梅分化的促进效果比琼脂要好;通过比对实施例4-1与对比例4-1可得,吸附剂PVP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杨梅的分化率,并显著提高繁殖系数;通过比对实施例4-1与对比例4-4可得,杨梅离子含量更低的1/2WPM基础培养基中分化的效果要比WPM更好;通过比对实施例4-1与对比例4-5可得,弱光培养对杨梅分化的效果最好,强光可能会增加杨梅茎段内化合物的积累,从而降低分化;通过比对实施例4-1与实施例4-4~实施例4-5可得,添加更低浓度的PVP、TDZ、6-BA、NAA组合会降低杨梅的分化效果,而更高浓度的PVP、TDZ、6-BA、NAA组合虽然会增加杨梅的分化率,但是分化出来的丛芽很弱,不易长出主茎,繁殖系数反而降低。
实施例5-1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3g/L活性炭、0.6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5-2
一种杨梅生根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3g/L活性炭、0.4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5-3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3g/L活性炭、0.8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5-4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1g/L活性炭、0.6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5-5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5g/L活性炭、0.6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5-1
一种杨梅生根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6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5-2
一种杨梅生根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8g/L PVP、0.6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5-3
一种杨梅生根的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3g/L活性炭、0.6mg/L IB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对比例5-4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基,组分为: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含有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3g/L活性炭、0.2mg/L I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5g/L琼脂,培养基的pH为5.9。
实施例6-1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如下:
将不定芽放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分化培养30d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剪刀将实施例4-1中高度大于1cm的不定芽剪下,放入实施例5-1中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进行20个不定芽的生根培养。
弱光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1000lx、光照时间为16h/d,弱光培养30d。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生长及生根情况如图7所示;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整株生长及生根情况如图9所示。
实施例6-2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5-2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整株生长及生根情况如图10所示。
实施例6-3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5-3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
实施例6-4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5-4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
实施例6-5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5-5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
对比例6-1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对比例5-1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
对比例6-2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对比例5-2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不定芽生根培养第30d时生长及生根情况如图8所示。
对比例6-3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对比例5-3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
对比例6-4
一种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步骤同实施例6-1,区别在于,采用对比例5-4中的生根培养基进行培养。
应用例3
对实施例6-1~实施例6-5和对比例6-1~对比例6-4培养过程中的杨梅不定芽生根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生根培养30d时,统计不定芽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并观察不定芽的生根情况;
所述生根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生根率(%)=(生根的不定芽数/接种的不定芽数)×100%;
生根数=所有不定芽的总生根数/生根的不定芽数;
根长使用直尺进行测量,低于1cm的根统一记为“小于1”。
实施例6-1~实施例6-5和对比例6-1~对比例6-4培养过程中的杨梅不定芽生根情况如表3所示。
表3杨梅不定芽在不同生根培养基中的生根情况
生根率(%) 生根数(条) 根长(cm)
实施例6-1 95 7.79 3~6.5
实施例6-2 85 6.46 1.5~3.5
实施例6-3 75 3.20 2.4~5.8
实施例6-4 45 1.89 小于1
实施例6-5 80 4.43 2.3~6.1
对比例6-1 35 1 小于1
对比例6-2 70 2.71 小于1
对比例6-3 90 6.11 1.2~2.8
对比例6-4 75 3.46 1.3~3.4
由表3可得,通过比对实施例6-1~实施例6-3和对比例6-4可得,0.6mg/L的IBA对杨梅不定芽生根促进效果最好,具有最高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最长的根长;通过比对实施例6-1与实施例6-4~实施例6-5可得,0.3mg/L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杨梅不定芽生根促进效果最好;通过比对实施例6-1和对比例6-1可得,培养基中添加吸附剂活性炭对杨梅生根起到决定性作用,能显著提高不定芽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数和根长;通过比对实施例6-1和对比例6-2可得,PVP和活性炭两种吸附剂中活性炭的应用对杨梅生根效果最好;通过比对实施例6-1和对比例6-3可得,NAA可以增加杨梅的生根数,并显著提高杨梅的根长。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杨梅组培培养基中的种子萌发培养基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所述分化培养基可以增加不定芽的分化率,提高繁殖系数;所述生根培养基可以促进根的伸长,提高生根率并增加生根数。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萌发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200 mg/L特美汀、0.2~0.6 mg/L GA3、20~30 g/L蔗糖和5.0~6.5 g/L琼脂;
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8~6.0;
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5~1.5g/L PVP、0.001~0.005 mg/L TDZ、0.3~0.8 mg/L 6-BA、0.05~0.2 mg/L NAA、20~30 g/L蔗糖和2.5~4.5 g/L凝胶;
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8~6.0;
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0.1~0.5g/L活性炭、0.4~0.8 mg/L IBA、0.05~0.15 mg/L NAA、20~30 g/L蔗糖和5.0~6.5 g/L琼脂;
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8~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
200 mg/L特美汀、0.4 mg/L GA3、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9;
或,200 mg/L特美汀、0.2 mg/L GA3、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9;
或,200 mg/L特美汀、0.6 mg/L GA3、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pH为5.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化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
0.8 g/L PVP、0.003 mg/L TDZ、0.5 mg/L 6-BA、0.15 mg/L NAA、20 g/L蔗糖和3.5 g/L凝胶;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9;
或,0.8 g/L PVP、0.001 mg/L TDZ、0.5 mg/L 6-BA、0.15 mg/L NAA、20 g/L蔗糖和3.5g/L凝胶;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9;
或,0.8 g/L PVP、0.005 mg/L TDZ、0.5 mg/L 6-BA、0.15 mg/L NAA、20 g/L蔗糖和3.5g/L凝胶;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9;
或,0.5 g/L PVP、0.001 mg/L TDZ、0.3 mg/L 6-BA、0.05 mg/L NAA、25 g/L蔗糖和3.5g/L凝胶;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9;
或,1.5 g/L PVP、0.005 mg/L TDZ、0.8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和3.5g/L凝胶;所述分化培养基的pH为5.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以1/2WP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只添加了以下质量浓度的组分:
0.3 g/L活性炭、0.6 mg/L IBA、0.1 mg/L NAA、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9;
或,0.3 g/L活性炭、0.4 mg/L IBA、0.1 mg/L NAA、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9;
或,0.3 g/L活性炭、0.8 mg/L IBA、0.1 mg/L NAA、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9;
或,0.1 g/L活性炭、0.6 mg/L IBA、0.1 mg/L NAA、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9;
或,0.5 g/L活性炭、0.6 mg/L IBA、0.1 mg/L NAA、20 g/L蔗糖和5.5 g/L琼脂;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9。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组培培养基在促进杨梅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6.一种杨梅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种子萌发的方法,所述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内果皮的杨梅种子消毒后撕去种皮,接种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无菌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包括暗培养和弱光培养;所述暗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暗培养的时间为7~10d;
所述弱光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弱光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 lx~1500 lx;所述弱光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 h/d~16 h/d;所述弱光培养的时间为20~33 d。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的方法,所述杨梅不定芽分化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得到的无菌苗剪成数段,得到茎段;
将茎段在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培养,得到杨梅不定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化培养的条件包括弱光培养;所述分化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分化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 lx~1500 lx;所述分化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 h/d~16 h/d;所述分化培养的时间为25~40 d。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所述杨梅生根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培养得到的杨梅不定芽在权利要求1或4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杨梅幼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的条件包括弱光培养;所述生根培养的温度为24℃~26℃,所述生根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 lx~1500 lx,所述生根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4 h/d~16 h/d,所述生根培养的时间为25~35 d。
CN202310593886.4A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Active CN116584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93886.4A CN116584386B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93886.4A CN116584386B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4386A CN116584386A (zh) 2023-08-15
CN116584386B true CN116584386B (zh) 2024-03-19

Family

ID=87607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93886.4A Active CN116584386B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438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8140A1 (en) * 1993-05-20 1994-12-08 International Flower Developments Pty. Ltd. Transgenic flowering plants
CN101675161A (zh) * 2007-03-29 2010-03-17 国际花卉开发有限公司 表层嵌合体(surface chimera)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方法
CN102119661A (zh) * 2010-12-24 2011-07-1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杨梅组织培养的方法
CN103146749A (zh) * 2013-03-27 2013-06-12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白桦高效转基因方法
CN103320377A (zh) * 2012-03-22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
CN103710381A (zh) * 2013-12-23 2014-04-09 中国农业大学 利用农杆菌获得转基因籼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4686334A (zh) * 2015-02-22 2015-06-10 刘木娇 一种长叶点地梅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5647964A (zh) * 2016-03-29 2016-06-0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由系列培养基组成的试剂盒及其在大豆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CN109371060A (zh) * 2018-11-27 2019-02-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桃叶卫矛快速转基因的方法
CN112106663A (zh) * 2020-10-23 2020-12-22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杨梅实生无性系的建立方法
WO2021007284A2 (en) * 2019-07-11 2021-01-1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s for improved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using growth-regulating factor (grf), grf-interacting factor (gif), or chimeric grf-gif genes and proteins
CN114107548A (zh) * 2021-12-07 2022-03-0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检测杨梅果实颜色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5316274A (zh) * 2022-08-29 2022-11-1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启动培养基与一种茅苍术试管苗及其培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08651A1 (en) * 2019-03-12 2020-09-16 KWS SAAT SE & Co. KGaA Improving plant regen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28140A1 (en) * 1993-05-20 1994-12-08 International Flower Developments Pty. Ltd. Transgenic flowering plants
CN101675161A (zh) * 2007-03-29 2010-03-17 国际花卉开发有限公司 表层嵌合体(surface chimera)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方法
CN102119661A (zh) * 2010-12-24 2011-07-1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杨梅组织培养的方法
CN103320377A (zh) * 2012-03-22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基
CN103146749A (zh) * 2013-03-27 2013-06-12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白桦高效转基因方法
CN103710381A (zh) * 2013-12-23 2014-04-09 中国农业大学 利用农杆菌获得转基因籼稻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CN104686334A (zh) * 2015-02-22 2015-06-10 刘木娇 一种长叶点地梅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05647964A (zh) * 2016-03-29 2016-06-0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由系列培养基组成的试剂盒及其在大豆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CN109371060A (zh) * 2018-11-27 2019-02-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桃叶卫矛快速转基因的方法
WO2021007284A2 (en) * 2019-07-11 2021-01-1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s for improved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using growth-regulating factor (grf), grf-interacting factor (gif), or chimeric grf-gif genes and proteins
CN114667292A (zh) * 2019-07-11 2022-06-24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用生长调节因子(grf)、grf相互作用因子(gif)或嵌合grf-gif改进植物再生的方法
CN112106663A (zh) * 2020-10-23 2020-12-22 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杨梅实生无性系的建立方法
CN114107548A (zh) * 2021-12-07 2022-03-0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检测杨梅果实颜色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5316274A (zh) * 2022-08-29 2022-11-1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启动培养基与一种茅苍术试管苗及其培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4386A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3878B (zh) 一种栝楼嫩叶的组培育苗方法
CN104509439B (zh) 一种适于美国红枫组织快繁方法
CN104542298A (zh) 一种葡萄组织的再生培养方法
CN108077071B (zh) 穗花牡荆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及快速繁殖方法
CN110810250A (zh) 一种椰枣的组织培养中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3080063B (zh) 一种粗糠树组织培养快速生根的方法
CN107135945B (zh) 一种椴树的组织培养基及其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10402818B (zh) 一种优种板栗成熟胚组织培养快繁育苗的方法
CN114902962B (zh) 一种箭叶淫羊藿块根无性系繁育的活体间歇消毒方法
CN107094620A (zh) 一种提高朴树实生苗抗病能力的方法
CN116584386B (zh) 一种用于杨梅的组培培养基及杨梅种子萌发方法和杨梅组培快繁方法
CN107439211B (zh) 一种缩短茄子出芽成苗时间的方法
Ayisire et al. Seed germination and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Piliostigma thonningii–an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
CN115968786A (zh)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13711914B (zh) 一种以子叶节为外植体的柠条锦鸡儿离体再生方法
CN115136893A (zh) 一种大籽猕猴挑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建立方法
CN110012834B (zh) 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
CN109997692B (zh) 青钱柳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CN116138168B (zh) 一种促进悬钩子属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组培育苗的方法
CN114097619B (zh) 一种甘蔗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
CN114287345B (zh) 一种朱红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及培养基
CN116076365B (zh) 一种威宁短柱油茶穗条的快繁方法
CN113349054B (zh) 一种椰枣组培中抑制内生菌及材料褐化的培养基及应用
CN113875587B (zh) 一种促进大莪术不定芽诱导和丛生芽增殖的方法
CN115735774B (zh) 一种蒙古栎的组织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