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6858B -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6858B
CN116536858B CN202310375021.0A CN202310375021A CN116536858B CN 116536858 B CN116536858 B CN 116536858B CN 202310375021 A CN202310375021 A CN 202310375021A CN 116536858 B CN116536858 B CN 116536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thread
suture
tension
s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50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36858A (zh
Inventor
陈汉杰
方升华
代志辉
张高峰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kari Shanghai Precise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kari Shanghai Precise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kari Shanghai Precise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kari Shanghai Precise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36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6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36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6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4Automatically-controlled tension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1/00Devices for guiding, feeding, handling, or treating the threads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Machine needles; Operating or control mechanisms therefor
    • D05C11/08Thread-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D05C11/10Guides, e.g. resil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所述缝线先绕过第一滑轮再穿过挑线杆后穿过机针;所述缝线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的包角大于180度。在本申请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当缝纫机开始用线时,缝线被拉紧,缝线紧绕在第一滑轮上,带动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从静止状态瞬间被带动会产生阻力,阻力施加在缝线上,缝线的张力因此增加。阻力的大小由用线量决定,用线量少,瞬间速度小,产生的阻力小,用线量多,瞬间速度大,产生的阻力大。从而达到了工业缝纫机缝制线迹该紧时紧,该松时松,保证了缝纫质量,实现了线迹美观。

Description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放卷和用料之间的线张力自平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卷材放卷或放线过程中,在一些加工设备中,用料端对卷材或线材进行主动牵引,放线过程中线张力会因为用料端的动作产生变化,也需要根据用料端的需要主动调节线张力。
例如,在缝纫机缝制布料的过程中,缝纫线随着缝制针头缝制时,缝纫线需要时而张紧、时而松弛,一般针头进入时需要松弛缝纫线,拔出时需要张紧,而且张紧力需要适应缝纫时的速度及布料的厚薄,这样才能保证不会产生断线,而且能保证缝制品的质量。
现有缝纫机的线张力完全依赖夹线器控制缝线的张力,通过夹线器进行调整的线张力相对固定,张力不能根据缝纫时高速和低速、厚料和薄料而灵活调整,致使缝制品在缝线处品质不稳,而且会经常出现收线不稳、线迹不均、布料起皱、断线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缝纫机,满足在卷材放卷或放线过程中线张力可以根据用料端的需要主动调节线张力的使用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安装在缝纫机上,缝线穿过挑线杆后再穿过机针,所述缝线经第一滑轮后,依次穿过所述挑线杆和所述机针;
所述缝线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的包角大于180度;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连接在机器上并位于所述挑线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滑轮克服转动阻尼后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是指所述第一滑轮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例如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的线材,当线材和所述第一滑轮之间有压力时,线材可以拉动所述第一滑轮转动。
所述缝线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的包角大于180度是指所述缝线围绕所述第一滑轮至少有半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轮嵌套在轴承外,所述轴承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缝纫机的外壳上,实现第一滑轮绕其中心轴线的自由转动。
其中,第一滑轮与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可以选择过盈配合;可以是连接杆上设置有轴肩或者轴套,用于固定轴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轮的周面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呈V型,保证缝线从松弛状态变化到张紧状态时能够环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滑轮罩罩设所述过线槽的外侧,所述滑轮罩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滑轮罩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从所述滑轮罩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罩面,从所述第一罩面的边缘向所述滑轮罩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罩面;
其中,所述第二罩面上设置缺口,所述缝线从所述缺口进出所述滑轮罩。
所述滑轮罩可以连接在所述滑轮上,也可以连接在缝纫机的外壳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线依次经过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或者所述缝线经过第一夹线器或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在所述缝线依次经过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实施方式中,张力自平衡装置,还包含:
第二滑轮,设置在在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之间;
所述缝线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并在所述第二滑轮上形成包角。
在所述缝线经过第一夹线器或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实施方式中,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还包含:
第二滑轮,所述缝线经过第一夹线器或第二夹线器后先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再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所述缝线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并在所述第二滑轮上形成包角;
所述第二滑轮克服转动阻尼后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
其中,自由转动的含义同前所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张力自平衡方法,缝线穿过挑线杆后再穿过机针,所述张力自平衡方法包含:
当缝纫机的挑线杆向上运动至第一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开始用线,所述缝线从第一滑轮绕过并瞬间拉紧,所述缝线紧贴所述第一滑轮并带动所述第一滑轮转动;
当所述挑线杆继续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停止用线,所述缝线瞬间放松并脱离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停止转动;
其中,所述缝线绕所述第一滑轮的包角大于180度;所述第一滑轮位于所述挑线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滑轮缝线穿过挑线杆后再穿过机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缝线依次经过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或者所述缝线经过第一夹线器或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在所述缝线依次经过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之间,所述缝线还绕过第二滑轮并在所述第二滑轮上形成包角;
所述第二滑轮缝线穿过挑线杆后再穿过机针。
在所述缝线经过第一夹线器或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缝线经过第一夹线器或第二夹线器后先绕过一个第二滑轮再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线张力自平衡方法的应用,将所述线张力自平衡方法用于缝纫机的缝线放线过程。
缝纫机的机针在下行过程中,挑线杆处于下行状态,此时挑线杆以后的缝线处于放松状态;机针在上行过程中,挑线杆处于上行状态,此时挑线杆以后的缝线慢慢处于张紧状态装置,其目的在于收紧缝线,使得缝线紧贴缝料。挑线杆上下往复调动缝线,进而为机针提供所需长度的缝线。现有技术中设置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用于夹持缝线,使得缝线具有一定的张力,调整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的夹持力,进而调整缝线张力。具体地,缝线的输送路线如下第一夹线器→第二夹线器→挑线杆→机针。
本发明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所述缝线经第一滑轮后,依次穿过所述挑线杆和所述机针。
所述缝线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的包角大于180度;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连接在缝纫机的外壳上并位于所述挑线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滑轮克服转动阻尼后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
在本申请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当缝纫机开始用线时,缝线被拉紧,所述第一滑轮上的缝线瞬间拉紧,当挑线杆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缝纫机停止用线,缝线瞬间放松并脱离紧绕第一滑轮的状态。缝线紧绕在第一滑轮上,带动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从静止状态瞬间被带动会产生阻力,阻力施加在缝线上,缝线的张力因此增加。阻力的大小由用线量决定,用线量少,瞬间速度小,产生的阻力小,用线量多,瞬间速度大,产生的阻力大,因此实现线张力自平衡的效果。具体地:
做厚料时用线量多,瞬时速度大,线的张力自动增大;
做薄料时用线量少,瞬时速度小,线的张力自动减小。
所述第一滑轮具有阻尼作用,在缝纫机用线开始瞬间缝线绕紧后产生的持续的阻力,使在低速时缝线具有一定拉力保证收线。
根据布料的厚度,缝纫的速度以及针距,缝线的张力可以自平衡,保证了缝线的张力平衡,实现缝纫线迹均衡美观。
在同一个发明构思下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线张力的自平衡方法,让缝线绕过所述第一滑轮,通过所述第一滑轮为所述缝线提供张力,适应不同阶段的张力变化并提供适当的张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线张力自平衡方法的应用,将所述张力自平衡方法用于缝纫机的缝线放线过程。实现根据布料的厚度,缝纫的速度以及针距,缝线的张力可以自平衡,保证了缝线的张力平衡,缝纫线迹均衡美观。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第一滑轮及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第一滑轮及部分结构的组装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中第二滑轮及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与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3(图1中忽略其中的第一夹线器81和第二夹线器8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张力自平衡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包括连接杆1、轴承2及第一滑轮3,连接杆1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壳5上,轴承2套设在所述连接杆1上,第一滑轮3嵌套在所述轴承2外且能够相对所述轴承2转动。
第一滑轮3的周面设有过线槽30,过线槽30呈V型,限制缝线6从过线槽30脱离。
缝线6先绕过第一滑轮3、穿过挑线杆7后穿过最下方的机针;
缝线6绕在第一滑轮3上的包角大于180度;
其中,第一滑轮3连接在缝纫机的外壳5上并位于挑线杆7的下方,第一滑轮3克服转动阻尼后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
所述张力自平衡装置用于缝纫机的缝线的放线路径中时:当缝纫机的挑线杆7向上运动至第一关键点位时,缝纫机开始用线,缝线6被拉紧,第一滑轮3上的缝线6瞬间拉紧,缝线6紧贴所述过线槽30并能够带动第一滑轮3转动;当挑线杆7继续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缝纫机停止用线,缝线6瞬间放松并脱离所述过线槽30,第一滑轮3停止转动。
第一滑轮3设置在挑线杆7与过线架之间,而非机针与挑线杆7之间。过线架用于放置所述缝线6的缝线卷。
缝线6绕在第一滑轮3上的包角大于180度,充分调动滑轮3的阻尼作用。
阻力施加在缝线6上,缝线6的张力因此增加。阻力的大小由用线量决定,用线量少,瞬间速度小,产生的阻力小,用线量多,瞬间速度大,产生的阻力大,因此实现线张力自平衡的效果。具体地:
做厚料时用线量多,瞬时速度大,线的张力自动增大;
做薄料时用线量少,瞬时速度小,线的张力自动减小。
所述第一滑轮具有阻尼作用,在缝纫机用线开始瞬间缝线绕紧后产生的持续的阻力,使在低速时缝线具有一定拉力保证收线。
根据布料的厚度,缝纫的速度以及针距,缝线的张力可以自平衡,保证了缝线的张力平衡,实现缝纫线迹均衡美观。
本发明从收线阶段(挑线杆从最低点至第一关键点再向上运动到第二关键点的阶段)作为关键点,线张力作用于收线这一阶段,而在其它阶段为松弛状态,当缝纫机缝纫收线时,所述缝纫机的挑线杆7向上运动,且当缝纫机的挑线杆7向上运动至第一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开始用线,所述缝线6在所述挑线杆7的作用下拉紧在所述过线槽30内,产生较大的线张力,达到收紧缝线6缝紧布料的效果,随着所述挑线杆7的继续运动,所述缝线6带动第一滑轮3转动;随着挑线杆7的继续向上运动,当所述挑线杆7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停止用线,所述缝线6瞬间放松并脱离所述过线槽30,所述缝线6将回到松弛状态无张力,以保证送料的顺畅,避免布料起皱,第一滑轮3停止转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可以在缝纫的过程中产生缝纫线收紧和松弛两种状态,从而实现线张力的自平衡。
需要理解的是,当所述挑线杆7向下运动以及向上运动未到达所述第一关键点位,此时缝线6的线张力接近0,在此状态下机器送料,缝线6处于松弛状态无张力,第一滑轮3不起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关键点位及所述第二关键点位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点位,实质上根据缝纫时的速度、布料的厚薄以及针距的变化,所述第一关键点位及所述第二关键点位是可以变化的,仅用于表达挑线杆运动至此位置时线张力发生变化。例如,当所述缝纫速度增大,或者布料变厚,或是针距变大时,所述缝线的用线量将会增大,进而导致线张力发生变化,此时所述第一关键点位与所述第二关键点位也会随之变化,以自动适应线张力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1用于安装所述轴承2、第一滑轮3并设置滑轮罩4罩设所述过线槽的外侧。
所述轴承2例如为滚动轴承2,所述滚动轴承2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所述内圈与所述连接杆1相对固定,起支撑作用,所述外圈嵌套在第一滑轮3内并跟随第一滑轮3转动;所述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2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所述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第一滑轮3主要用于在缝纫机收线时拉紧所述缝线6,提供线张力,并能够在所述缝线6的作用下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给出所述滑轮罩的一种实施方式,滑轮罩4包含第一端41和第二端,滑轮罩4的第一端41与连接杆1连接;
从所述滑轮罩4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罩面,从所述第一罩面的边缘向所述滑轮罩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罩面;
其中,所述第二罩面上设置缺口40。
缝线6由所述缺口40进入所述滑轮罩4内后绕所述滑轮3旋转将近一周后再次从所述缺口40出来,然后穿设在所述挑线杆7上。当所述滑轮3相对所述连接杆1转动时,所述滑轮罩4是固定不动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罩4的第一端41与第二端之间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中空结构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1具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旋转所述滑轮罩4以使第一端41与所述连接杆1螺纹连接,实现所述滑轮罩4的安装。并且,通过采用以上配置,能够便于张力自平衡装置的组装和缝线6的穿设。具体的,在对所述张力自平衡装置进行组装时,可先将所述连接杆1固定在所述缝纫机的机壳5上,如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然后将所述轴承2安装在所述连接杆1上以及将第一滑轮3安装在所述轴承2上,将缝线6绕好之后再将所述滑轮罩4旋入所述连接杆1上即可,简单方便。或者,可将所述连接杆1、所述轴承2及第一滑轮3进行模块化拼装为一个整体后再一并安装到所述缝纫机的机壳5上,此时只需要将缝线6绕好之后再将所述滑轮罩4旋入所述连接杆1上即可。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滑轮罩4不需要完全包覆第一滑轮3,所述滑轮罩4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一滑轮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以避免对第一滑轮3的转动造成阻碍。
进一步的,第一端41与所述轴承2的第一侧壁抵接,以对所述轴承2进行限位,防止所述轴承2在水平方向上滑动。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连接杆1上还设置有一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与所述轴承2的第二侧壁抵接。所述限位块10可与所述轴套41相互配合,分别从所述轴承2的两侧同时对所述轴承2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
所述限位块10在所述连接杆1上的位置可调。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个较佳的示例,所述限位块10具有一螺纹孔,所述连接杆1上具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旋转所述限位块10即可调节所述限位块10在所述连接杆1上的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中另一个较佳的示例,所述限位块10具有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杆1上具有一条形孔,所述张力自平衡装置还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孔及所述条形孔后通过所述螺母锁紧;或者,还可以通过销轴贯穿所述固定孔及所述条形孔后再通过利用插销进行锁紧。
当然,所述限位块1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所述连接杆1,如通过浇注的方式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张力自平衡方法,缝线穿过挑线杆后再穿过机针,包含:
当缝纫机的挑线杆向上运动至第一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开始用线,所述缝线从第一滑轮绕过并瞬间拉紧,所述缝线紧贴所述第一滑轮并带动所述第一滑轮转动;
当所述挑线杆继续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停止用线,所述缝线瞬间放松并脱离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停止转动;
其中,所述缝线绕所述第一滑轮的包角大于180度;所述第一滑轮位于所述挑线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滑轮克服转动阻尼后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
上述张力自平衡方法尤其适用于缝纫机,基于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的张力自平衡方法的应用,将所述张力自平衡方法用于缝纫机的缝线放线过程。
当缝纫机缝纫收线时,所述缝纫机的挑线杆7向上运动,且当缝纫机的挑线杆7向上运动至第一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开始用线,缝线6在所述挑线杆7的作用下拉紧在所述过线槽30内,产生较大的线张力,达到收紧缝线6缝紧布料的效果,此时缝线6带动所述滑轮3转动;随着挑线杆7的继续向上运动,当所述挑线杆7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停止用线,缝线6瞬间放松并脱离所述过线槽30,缝线6将回到松弛状态无张力,以保证送料的顺畅,避免布料起皱。
本实施例仅提供了设置一个第一滑轮的实施方式,在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线张力的需求,设置更多的第一滑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张力自平衡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含夹线器,参照图1,具体地:所述缝线依次经过第一夹线器81和第二夹线器82后绕过第一滑轮4。
第一夹线器81可以补充提供缝线的张力,第二夹线器82也可以补充提供缝线的张力,二者可以同时都选择,也可以择其一。
现有的缝纫机是设置了夹线器调整线张力的。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可以用于对现有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进行调节,通过将所述连接杆1、所述轴承2及第一滑轮3进行模块化拼装为一个整体后再一并安装到所述缝纫机的机壳5上,此时只需要将缝线6绕好之后再将所述滑轮罩4旋入所述连接杆1上即可,无需改变原有结构,这同样是本发明的关键发明点之一。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中提供的包含夹线器的张力自平衡装置的基础上,参照图4和5,本实施例提供的张力自平衡装置还包含:
至少一个第二滑轮9,设置在第一夹线器81和第二夹线器82之间;
缝线6绕过所述第二滑轮9并在9第二滑轮9上形成包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滑轮9可以通过连接件51安装在缝纫机的外壳上,连接件51上端和下端均设置穿线孔,第一夹线器81安装在连接件5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缝线6经过上端的穿线孔后经过第一夹线器81在绕过第二滑轮9后穿过下端的穿线孔。连接件51下端的穿线孔的位置选择的原则在于缝线6绕过所述第二滑轮9并在第二滑轮9上形成包角。
第二滑轮9具有阻尼作用,在缝线6需要较大的张力时,进一步补充缝线6的张力。因此可以根据缝线6的张力需求,设置第二滑轮9的数量。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

1.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安装在缝纫机上,缝线穿过挑线杆后再穿过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经第一滑轮后,依次穿过所述挑线杆和所述机针;
所述缝线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上的包角大于180度;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连接在缝纫机上并位于所述挑线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滑轮克服转动阻尼后绕其中心轴线自由转动;
设置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缝纫机的外壳上;
所述第一滑轮的周面设有过线槽;
设置滑轮罩罩设所述过线槽的外侧,所述滑轮罩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滑轮罩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从所述滑轮罩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罩面,从所述第一罩面的边缘向所述滑轮罩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罩面;
其中,所述第二罩面上设置缺口;
所述缝线依次经过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还包含:
至少一个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一夹线器和第二夹线器之间;
所述缝线绕过所述第二滑轮并在所述第二滑轮上形成包角;
当缝纫机的挑线杆向上运动至第一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开始用线,所述缝线从第一滑轮绕过并瞬间拉紧,所述缝线紧贴所述第一滑轮并带动所述第一滑轮转动;
当所述挑线杆继续向上运动至第二关键点位时,所述缝纫机停止用线,所述缝线瞬间放松并脱离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停止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嵌套在轴承外,所述轴承套设在连接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呈V型。
CN202310375021.0A 2022-12-19 2023-04-10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6536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2217 2022-12-19
CN2022116322175 2022-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6858A CN116536858A (zh) 2023-08-04
CN116536858B true CN116536858B (zh) 2024-01-23

Family

ID=8744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5021.0A Active CN116536858B (zh) 2022-12-19 2023-04-10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685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7479A (ja) * 1997-07-29 1999-02-23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張力調整装置
CN1232895A (zh) * 1998-03-05 1999-10-27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线夹持装置
JP2000300881A (ja) * 1999-04-19 2000-10-31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CN201068510Y (zh) * 2007-04-18 2008-06-04 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拉线器
CN204023158U (zh) * 2014-08-06 2014-12-17 苏州市豪杰机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送线系统
CN204738119U (zh) * 2015-06-19 2015-11-0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去除鸟巢装置
CN210481703U (zh) * 2019-08-08 2020-05-08 南京爱沁缘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松线的套结装置
CN111691079A (zh) * 2019-03-15 2020-09-22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3089199A (zh) * 2021-04-08 2021-07-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智能线张力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CN113089200A (zh) * 2021-04-08 2021-07-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线张力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CN114000271A (zh) * 2020-07-27 2022-02-01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供线装置、缝纫机以及主动供线方法
CN216838498U (zh) * 2022-03-02 2022-06-28 温州易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059341U (zh) * 2022-12-19 2023-05-23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7479A (ja) * 1997-07-29 1999-02-23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張力調整装置
CN1232895A (zh) * 1998-03-05 1999-10-27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线夹持装置
JP2000300881A (ja) * 1999-04-19 2000-10-31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CN201068510Y (zh) * 2007-04-18 2008-06-04 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拉线器
CN204023158U (zh) * 2014-08-06 2014-12-17 苏州市豪杰机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送线系统
CN204738119U (zh) * 2015-06-19 2015-11-0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去除鸟巢装置
CN111691079A (zh) * 2019-03-15 2020-09-22 重机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210481703U (zh) * 2019-08-08 2020-05-08 南京爱沁缘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松线的套结装置
CN114000271A (zh) * 2020-07-27 2022-02-01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供线装置、缝纫机以及主动供线方法
CN113089199A (zh) * 2021-04-08 2021-07-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智能线张力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CN113089200A (zh) * 2021-04-08 2021-07-09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线张力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CN216838498U (zh) * 2022-03-02 2022-06-28 温州易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挑线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6858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36858B (zh)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自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CN219059341U (zh) 线张力自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CN206307844U (zh) 一种导纱器
JP2002019718A (ja) 梱包機におけるバンドリールのブレーキ構造
US20030209626A1 (en)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actively controlled bobbin tensioning apparatus
CN113089199B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智能线张力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US2768796A (en) Magnetic thread-tensioners
US11465875B2 (en) Coil feeding device and graphic machine thereof
US2997010A (en) Thread control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CN201627036U (zh) 立式弹力整经机筒子臂定位张紧装置
CN113089200B (zh) 一种智能线张力平衡装置及缝纫机
CN219490373U (zh) 一种绣绳送料装置及绣花机
CN211171126U (zh) 正负360度旋转送料数控缝制装备
KR890005485Y1 (ko) 필름공급스풀
EP0889984B1 (en) Sew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chine sewing
CN213232716U (zh) 一种线道装置
CN212611284U (zh) 一种缝纫机夹线机构
CN212221976U (zh) 铜线自动绕线机构
US4328756A (en) Sewing machine thread tension control system
CN218754315U (zh) 快速出线的管道探测器
CN111893660A (zh) 一种缝纫机夹线机构
US10499624B2 (en) Uniaxial winding device
CN211171132U (zh) 压脚结构及自动缝制设备
CN215713856U (zh) 一种新型绗缝机线团放线机构
JPH02265852A (ja) ガイドロールとその回転数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