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4686A -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4686A
CN116534686A CN202310362772.9A CN202310362772A CN116534686A CN 116534686 A CN116534686 A CN 116534686A CN 202310362772 A CN202310362772 A CN 202310362772A CN 116534686 A CN116534686 A CN 116534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floor
floors
ca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27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标彬
黄永康
刘小京
白以波
朱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g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g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g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gl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27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46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4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4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07Setting or modific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5Transportation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1Sequential evaluation of plurality of criter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梯运力分配系统、方法及电梯,包括:策略参数设定器、电梯状态检测器、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调度控制器、外呼控制器;通过电梯楼层控制器将电梯轿厢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或断开,通过外呼控制器将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或断开,杜绝“低层人员提前进入轿厢、高层无法进入”的现象,解决高层人员长期无法乘梯的问题,并通过策略控制使电梯群组中被指定的电梯专门用于服务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乘梯;本发明能够在下行高峰时段,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策略,使轿厢在每趟下行均尽可能满载到基站楼层的情况下,减少中间停层,解决下行乘梯的等待时间长问题。

Description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通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背景技术
垂直升降电梯是现代楼宇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能够便捷、快速地运输人和货物,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电梯在下行高峰时段往往由于人多,停层数量多,电梯运行一趟时间长,等待电梯是大多数人每天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些人为了减短乘梯等待时间,做出一些人为不当操作,进一步造成电梯无效空转、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乘梯者候梯时间更为漫长:对于在较低楼层的乘梯的人来说,电梯已经在高层区被乘梯人员占满,电梯到达时经常空停开门,乘梯人员不能进入,不得不再次按下电梯下行外呼按键,等待下一部电梯。为此,低层区人员想要较早进入电梯,便同时按下上下行外呼按键,先从低楼层乘梯到高楼层再下行到公共楼层。由于低层人员提前进入的关系,会导致高层人员不能进电梯;电梯再从高层区下行,又会因之前按下的低层下呼再次在原低层区楼层停层开门,但此时却已无人等待,进一步加长了轿厢周转周期,降低了电梯运力;同时,低层人员提前进入轿厢反向乘梯造成高层区人员不能进入,造成高层人员长时间等待电梯。
且目前有以下的情况造成电梯运力下降:
1、高峰期每层基本都会有停层要求,会导致电梯每趟停站太多,轿厢运行还没加速就要减速,造成轿厢长时间低速运行,运行一趟周期长,电梯无法快速周转,导致运力下降。
2、电梯人员满载却没有超重的时候,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仍响应乘梯请求,造成轿厢前往所有被按下外呼按键的楼层进行停层,停层后外面的人又因满载进不来,实际属于无效的中间停层,而这些中间停层增加了大量的电梯减速运行时间、轿厢停层开关门时间、轿厢平层等待时间,造成电梯周转时间大幅加长,严重降低电梯运力。
3、电梯一般只会调度一个轿厢来响应呼叫,其他轿厢往往会停在某个楼层不运行,空等一段时间确认原轿厢不能再响应呼叫时才会被调度响应呼叫,造成运力浪费。
面对以上问题,一些电梯公司可通过编程对电梯进行调整以适应高峰运行的部分要求,但是费用很高,而且很多情况下,让电梯公司调整,其时效往往不能满足现场情况时常变化的要求:比如写字楼中各公司的搬迁、作息时间的调整,都会引起电梯使用高峰期产生变化,电梯公司不能随时随地响应用户需求更换电梯运行策略应对这些变化。且已完成电梯安装的楼宇和相对旧的电梯系统,无法通过增加电梯来解决运力不足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下行高峰期,电梯能够快速地响应下行人员的乘梯请求,缩短乘梯者候梯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包括:
策略参数设定器,用于设定电梯运行策略相关的策略参数,并将所述策略参数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中,所述电梯运行策略使电梯群组中被指定的电梯专门用于服务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乘梯,并且使轿厢在每趟下行均尽可能满载到基站楼层的情况下,减少中间停层,充分发挥电梯的下行运力,以此解决下行乘梯的等待时间长问题;
电梯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轿厢的状态,并将轿厢状态实时发给电梯楼层控制器;
电梯楼层控制器,所述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能够将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断开时使得乘梯者的选层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使电梯不能响应内呼请求;所述电梯楼层控制器能够将电梯状态检测器发来的轿厢状态转发给电梯调度控制器并接收电梯调度控制器的指令信号,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电梯调度控制器,用于接收电梯楼层控制器转发的电梯状态检测器发出的轿厢状态信息,并按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结合所述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的轿厢状态进行调度运算,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下行高峰楼层,轿厢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调度运算结果,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按下相应楼层的指令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实现电梯调度;
外呼控制器,所述外呼控制器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能够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断开时使得乘梯者的按键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使电梯不能响应外呼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呼控制器能够检测外呼按键上/下呼的按下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通讯口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并且能够接收电梯调度控制器的指令信号,向对应外呼按键送出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点人数系统,所述点人数系统包括:在每个轿厢内部的点人数设备,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的点人数设备;所述在每个轿厢内部的点人数设备将轿厢内部人数反馈至电梯楼层控制器,通过电梯楼层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电梯调度控制器;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的点人数设备将候梯厅人数反馈至电梯调度控制器;使电梯调度控制器在进行调度时,能够结合点人数系统反馈的轿厢内及候梯厅人数进行调度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呼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在上电工作时,能够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乘梯者的按键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在断电、检测到故障或无需进行下行高峰调度时,则能够将截断的信号恢复成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连接的状态,即恢复成电梯原有系统的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上电工作时,能够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乘梯者的选层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改由电梯楼层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在断电、检测到故障或无需进行下行高峰调度时,则能够将截断的信号恢复成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连接的状态,即恢复成电梯原有系统的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包括:已停靠过的下行高峰楼层,需等其它已在等待调度的下行高峰楼层都调度完毕后才能经新一轮调度后再次停靠,使得中高低楼层均有机会乘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参数包括:基站楼层、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策略参数还包括: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各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的时间段、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或者还包括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及轿厢最大载客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运行策略符合以下模型: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η为电梯运行一趟的固定的时间成本,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约束包括:
nr,i是正整数,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C为每趟满载人数,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S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输入参数,其含义如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的输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电梯运行的策略相关的策略参数,所述策略参数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S2: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目前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是则分配指定的轿厢均用于下行高峰运送,让外呼控制器断开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电梯按键板的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断开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
S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所述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4: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轿厢按照所述电梯运行策略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用于下行高峰运送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楼层,轿厢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策略相关的策略参数包括:基站楼层、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各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的时间段、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或者还包括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及轿厢最大载客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所设定的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在检测到时间到达后判定进入下行高峰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通过点人数系统检测候梯的人数以及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量,判定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按照策略参数设定信息判定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的单层候梯厅人数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依据目前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和是否检测到相应下行高峰楼层的外呼按键被按下,确定哪些楼层要进行停靠服务,电梯调度控制器对这些要停靠的楼层进行排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电梯调度控制器将判定出的要进行停靠服务的楼层依先后次序进行调度,同时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由外呼控制器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对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轿厢按照所述电梯运行策略,根据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用于下行高峰运送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楼层,轿厢满足满载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
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各轿厢是否完成某趟任务,若有轿厢完成则调度该轿厢按所述电梯运行策略前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运送乘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已分配任务的轿厢到达所述电梯运行策略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已停靠过的下行高峰楼层,需等其它已在等待调度的下行高峰楼层都调度完毕后才能经新一轮调度后再次停靠,使得中高低楼层均有机会乘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
S41:根据检测到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且该楼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时间顺序放入待调度队列,或者根据检测到该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且该楼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时间顺序放入待调度队列,所述待调度队列指有停靠需求的楼层队列;
S41: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某轿厢完成上一趟任务,则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出还未标记为“已在调度中”的前k个楼层,同时将这些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
S42:电梯调度控制器从这k个楼层中,取出最高调度楼层f,向对应轿厢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楼层f指令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根据所述指令信号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所述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43: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44: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指定轿厢在k个楼层中的某层有开门,则认为该楼层已停靠过一轮,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对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熄灭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并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该楼层,继续判定该楼层是否仍为下行高峰楼层,是否需要将该楼层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最后,进入下一轮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1中,根据所述电梯运行策略指定,或根据点人数系统的检测结果预计高峰轿厢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设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3包括:在下行过程中,如点人数系统提前发现轿厢满载,则取消除基站楼层外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同时保留被取消停靠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取消“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使其它轿厢完成任务后能优先停靠这些楼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若外呼控制器在下行高峰时段检测到下行高峰楼层的上行外呼按键被按下、或非下行高峰楼层上行/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的乘梯请求,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运行以响应所述乘梯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运行策略符合以下模型: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η为电梯运行一趟的固定的时间成本,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型约束包括:
nr,i是正整数,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C为每趟满载人数,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S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输入参数,其含义如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包括中央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电梯运行时所述中央控制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的电梯运力分配方法。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控制系统通过电梯楼层控制器将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通过外呼控制器将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使电梯在下行高峰时段只能停靠调度的指定楼层,满载后直驶基站楼层,防止轿厢内人员按其他楼层键从而杜绝不必要的频繁停层,在保证轿厢满载运力的情况下,缩短电梯下行时间,提高电梯运输速度,提高下行运力,缩短乘梯者下行乘梯的候梯时间;内外呼均受控,还可以杜绝人员反向乘梯造成运力浪费,加剧候梯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中,在下行高峰时段时,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策略参数,自动调度指定电梯轿厢优先解决下行高峰楼层下行人员的乘梯请求,够提升下行电梯运力;从而解决人们下行乘梯等待电梯时间长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电梯每趟停靠的指定数量的楼层是可以通过策略参数来控制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来设定该策略参数,以此来保证电梯每次下行都基本满载,保证每趟载客量不损失。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会按先后顺序依次调度电梯轮流停靠各楼层,中高低每个下行高峰楼层均会被轮停到,乘梯机会基本均等,中低层用户即使不反向乘梯也不会导致因高层满载而无梯可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力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运行任务分配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运行任务分配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运行任务分配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运行任务分配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运行任务分配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耦合或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解决电梯自有的控制系统不能提供有效的高峰期下行的运力分配不均,乘梯人员等待电梯时间长,电梯空转,电梯使用成本增加等问题,提出一种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的部件如下:
一、外呼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有控制功能无检测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既有控制功能也有检测功能)
在楼宇的每个楼层设有一套外呼控制器,每个外呼控制器可设定地址用于通讯,并用于对应相应的楼层;
外呼控制器设有通讯口,可与电梯调度控制器通信;
外呼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上电工作可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断开时使得乘梯者的按键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指示灯点亮/熄灭。截断后的这些信号,改由外呼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在无需进行下行高峰期调度,或断电、检测到故障时,其中故障包括通讯故障,可将截断的信号恢复成与电梯按键板连接的状态,即恢复成电梯原有系统的模式,不影响乘梯;
外呼控制器能检测外呼按键的按下信号,其中包括按键上/下呼的按下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通讯口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
外呼控制器能接收电梯调度控制器的指令信号,向指定外呼按键送出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其中包括送出上/下呼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
二、策略参数设定器
策略参数设定器设有输入界面,用于用户设定电梯下行高峰期调度策略的相关策略参数,包括:
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可根据楼宇实际处于乘梯人流高峰的时间设定哪些时间为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简称下行高峰时段),在该时间段,系统会进入下行高峰模式,且至少在下行高峰时段使电梯的调度由原电梯系统完成改为由电梯调度控制器完成。
下行高峰楼层及各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的时间段:下行高峰模式时,可根据楼宇各楼层在实际乘梯人流高峰的乘梯人数设定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并设定该楼层处于楼层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简称楼层高峰时段),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该楼层进入楼层高峰时段,则会将其纳入待调度队列中,所述待调度队列指有停靠需求的楼层队列。
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根据预估轿厢在下行时,一般停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设定。
基站楼层:即下行高峰时段的目的楼层,为在下行高峰时段,轿厢满载后直驶的目的楼层,一般是1楼等。
轿厢最大载客数:用于设定轿厢有多少人即为满载。
楼层高峰时段人数:用于设定在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即点人数系统发现相应楼层候梯厅的人数达到多少时楼层进入楼层下行高峰模式。
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楼层数:用于设定点人数系统发现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为多少,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非下行高峰模式时,当候梯厅人数达到指定数量即视为达到下行高峰标准。
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即专用于响应下行高峰楼层下行乘梯请求的轿厢(高峰轿厢),设定后,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下行高峰楼层呼叫将调度指定的其他轿厢完成乘梯;
策略参数设定器设有通讯接口,用于将用户设定的策略参数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中,让电梯调度控制器按设定的策略进行调度运算。
电梯运行策略使电梯群组中被指定的电梯专门用于服务下行乘梯,并且使轿厢在每趟下行均尽可能满载到基站楼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中间停层,充分发挥电梯的下行运力,以此解决下行乘梯的等待时间长问题。
三、电梯调度控制器
电梯调度控制器设有通讯口,可以接收策略参数设定器发来的策略参数;还能通过通讯口接收外呼控制器发来的按键信号,同时也能通过通讯口,向指定楼层的外呼控制器送出上行/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的点亮/熄灭信号;还能通过通讯口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出按键控制指令信号,让电梯楼层控制器向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模拟发出按键按下指令信号,使得轿厢前往相应楼层;同时能通过该通讯口,接收电梯楼层控制器转发的电梯状态检测器发出的轿厢状态信息;
电梯调度控制器内含调度算法,根据各轿厢的状态,按设定的策略进行调度运算,通过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按下相应楼层的指令信号,调度相应的轿厢前往相应楼层接人进入,接人后用同样的方式使轿厢前往相应目的楼层。
具体为:电梯调度控制器按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结合所述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的轿厢状态进行调度运算,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所述下行高峰楼层为进入了楼层下行高峰模式的楼层,依次调度各专用于服务下行高峰楼层下行乘梯请求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下行高峰楼层,轿厢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指定条件指设定的满载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已停靠过的下行高峰楼层,将其放在待调度队列的最后,经调度后再次停靠。
四、电梯状态检测器
电梯状态检测器装在每个轿厢中,由各种传感器组成,通过加装的方式,无须从电梯本身系统取数据即可检测轿厢的状态,如轿厢目前在几楼,运行还是停止,停止时门是打开还是关闭,运行是向上还是向下等状态。
电梯状态检测器设有通讯口,可以将轿厢状态实时发给电梯楼层控制器,再由其转发给电梯调度控制器供进行调度运算时使用。
五、电梯楼层控制器
电梯楼层控制器设有通讯口,可与电梯调度控制器通信;
电梯楼层控制器可将电梯状态检测器发来的轿厢状态转发给电梯调度控制器;
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上电工作可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乘梯者的选层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改由电梯楼层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在无需进行下行高峰调度,或断电、检测到故障(其中故障包括通讯故障)时,将截断的信号恢复成与电梯按键板连接的状态,即恢复成电梯原有系统的模式,不影响乘梯;
电梯楼层控制器能接收电梯调度控制器的指令信号,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六、点人数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有点人数系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点人数系统)
点人数系统的使用分为运用在轿厢内部和每个楼层的候梯厅两种情况,使电梯调度控制器在进行调度时,能够结合点人数系统反馈的轿厢内及候梯厅人数进行调度运算,具体如下:
(1)在每个轿厢内部可有点人数设备,可将轿厢内人数实时或非实时反馈至电梯楼层控制器,通过电梯楼层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电梯调度控制器,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人数情况决定下发任务的处理逻辑:
A、某一电梯轿厢满员,则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B、若未满员则继续执行剩余任务楼层。
(2)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有点人数设备,可将候梯厅人数实时或非实时反馈至电梯调度控制器,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人数情况决定下发任务的逻辑处理:
A、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点人数系统,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
B、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点人数系统,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判定相应楼层是否进入楼层下行高峰模式。
C、电梯调度控制器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面的待调度楼层时,逐一累计轿厢内部人员和这些待调度楼层的人的数量,当人数达到轿厢满员时,结束取后续的楼层,即确定策略参数k(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即待调度队列中还未被标记为“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前k个楼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梯运行策略满足以下模型:
首先确定模型的决策变量为xr,i。x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变量,其取值的含义如下:
考虑以下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总楼层数I;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Nall,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Ni由点人数系统获得。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每趟满载人数C,每趟允许时间Tlim。此外,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以下的时间参数: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operat,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为Tin,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为Tout,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Telva(i,j)。
由于是下行高峰时段的派梯,不失一般性地,假设大部分乘客从1层离开电梯,忽略从其他层离开电梯的人数。因此,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tr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第一项表示从第i层到第j层的运行时间。xr,ixr,j的含义为:只有同时停靠第i层和第j层时,即xr,ixr,j=1时,才将从第i层到第j层的电梯运行时间Telva(i,j)计入总时间,其中除2是因为会出现重复的情况,比如9/5/3三层下行需求,可能会出现5-9/3-5/9-1的时间,正好是原来的两倍。/>代表全部停靠楼层的停留总时间。/>表示2层及以上的乘客进入电梯的总时间,其中nr,i表示第r趟第i层进入电梯的人数,其计算方法和约束见下文。/>表示第r趟进入电梯的总人数在1层离开电梯需要的时间。
下面来计算nr,i,根据电梯容量约束,第r趟2层以上进入电梯的总人数不能超过C,因此有此外,如果电梯在第r趟不在第i层停留,这一层不会有人上电梯,因此有nr,i≤C·xr,i。最后,最多经过R趟,每层的全部Ni位乘客都被送完,因此有/>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调度控制器中电梯楼层控制器的信号输入Sr,i,其中i代表第i个楼层,r代表电梯的第r趟运行。S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输入参数,其含义为
由于只有在第i层乘梯者的按键信号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的前提下,电梯才有可能在第i层停留,因此有约束xr,i≤Sr,i
最后,还要考虑尽可能地减少电梯运行的趟数。引入辅助的决策变量yr,如果第r趟电梯运行了,则yr=1,否则yr=0。由此,可以建立yr与xr,i之间的关系如下:其中M是一个充分大的整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yr的引入是为了建模的方便,并不作为本模型的一个必要技术特征。
该模型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小运行总时间和运行总趟数,因此为其中η为一个较大的常数,可以被认为是电梯运行一趟的固定的时间成本。
综上所述,下行高峰时段派梯问题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决策变量xr,i可以通过常规的商业求解器COPT,GUROBI或CPLEX等求解得到。
/>
nr,i是正整数,
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假设一个5层的楼房,从楼层i到楼层j的电梯运行时间为(j-i)×3s,其中j>i。电梯开关门的总时间为6s,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时间Tin和离开电梯的时间Tout分别为1s和0.6s。电梯的容量限制为5人。假设每趟电梯每层乘梯者的乘梯信号均能送达电梯系统。首先假设2至5层等候电梯的人数分别为2至5人,选择电梯的最大运行次数为5,将数值代入模型,求解得到:
以及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的电梯运行策略是分为三趟,分别为:(1)送4层的4个人;(2)送2层和3层的2+3=5个人;(3)送5层的5个人;所用总时间为52.4s。每趟的时间成本分别为:
第一趟所用时间:
从1层到4层用时为9(一次开关门);
从4层到1层用时为9(一次开关门);
此外,开关门和乘客进出的时间为6*2+1.6*4=18.4;
因此共计18+18.4=36.4s。
第二趟所用时间:
从1层到3层用时为6(一次开关门);
从3层到2层用时为3(一次开关门);
从2层到1层用时为3(一次开关门);
往返共用时6+3+3=12;
此外,开关门和乘客进出的时间为6*3+1.6*5=26;
因此共计12+26=38s。
第三趟所用时间:
从1层到5层用时为12(一次开关门);
从5层到1层用时为12(一次开关门);
此外,开关门和乘客进出的时间为6*2+1.6*5=20;
因此共计44s。
总时间为36.4+38+44=118.4秒。
如果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仅考虑电梯容量,会出现以下运送策略:(1)送5层的5个人;(2)送4层的4个人+3层的1个人;(3)送3层的3-1=2个人和2层的2个人。
第一趟所用时间:
从1层到5层用时为12(一次开关门);
从5层到1层用时为12(一次开关门);
此外,开关门和乘客进出的时间为6*2+1.6*5=20;
因此共计44s。
第二趟所用时间:
从1层到4层用时为9(一次开关门);
从4层到3层用时为3(一次开关门);
从3层到1层用时为6(一次开关门);
往返共用时18;
此外,开关门和乘客进出的时间为6*3+1.6*5=26;
因此共计44s。
第三趟所用时间:
从1层到3层用时为6(一次开关门);
从3层到2层用时为3(一次开关门);
从2层到1层用时为3(一次开关门);
往返共用时12;
此外,开关门和乘客进出的时间为6*3+1.6*4=24.4;
因此共计36.4s;
总时间为36.4+44+44=124.4秒。
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度方法的总运行时间小于仅考虑电梯容量的电梯运行策略,这是因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度方法为电梯节省了一次不必要的停留。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写字楼下班、住宅楼上班等时间的下行高峰期下行人员很多、楼内互访及上行乘梯人员很少的特性,调度指定电梯专门用于服务下行乘梯,并且能够在解决轿厢每趟下行均尽可能满载到基站楼层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减少中间停层,充分发挥电梯的下行运力,以此解决下行乘梯的等待时间长问题;也针对下行高峰期中一些人为的加剧电梯运力紧张的不当操作设定了防范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行任务分配方法的基础逻辑如下:
可以设定多个下行高峰时段、各楼层的楼层高峰时段、电梯在下行高峰时段下行的目的楼层(基站楼层)、并根据下行高峰时段预计停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设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k,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点人数系统的检测结果预计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设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k。当时间处于下行高峰时段时,通过电梯调度控制器进行运力分配,将全部或大部分轿厢优先用于解决下行乘梯的需求,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点人数系统或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判定当前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是则外呼控制器断开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电梯按键板的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断开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并分配指定的轿厢均用于下行高峰运送,同时在保障轿厢每趟下行均尽可能满载到基站楼层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减少中间停层,充分发挥电梯的下行运力,以此解决下行乘梯的等待时间长问题,其具体逻辑如下:
1.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点人数系统或/和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判定各楼层当前时间是否处于楼层下行高峰模式,并可选择在检测到其在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时判定其是否是下行高峰楼层,是则放入待调度队列,放入前先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已有该楼层,有则不用处理,没有则将该楼层放在待调度队列的最后,以此使各楼层按先后顺序放在待调度队列。
2.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各个高峰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的轿厢)是否已完成一趟运送任务(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超时静止指电梯超过预定时间不运行),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
3.电梯调度控制器收到信号后,便以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k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出前k个还未被标记为“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将这k个楼层分配给该轿厢作为下一趟计划停靠并接入乘客的任务(任务1),并从这k个楼层中,取出最高调度楼层f,发出指令信号让相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登记f层,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将这k个楼层标记成“已在调度中”,其中k可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也可以根据点人数系统推断,取出的前k个楼层的顺序与其在待调度队列中的顺序一致。
4.收到指令信号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模拟人按动对应的按键发出的信号,向所述的电梯系统自有的电梯按键板送出f层被按下信号,使f层的内呼按键(选层按键)指示灯点亮,以通知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轿厢运行到所述f层。
5.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状态检测该轿厢的状态,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和之前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下行的目的楼层(基站楼层)一并发给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6.收到指令信号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根据收到的楼层模拟人按动对应的按键,向所述的电梯系统自有的电梯按键板送出相应层被按下信号,使相应楼层的内呼按键指示灯点亮,以通知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轿厢运行到所述的楼层,由于电梯外呼按键信号均被截断,所以电梯下行过程中只会停这k个楼层达到轿厢满载,然后直达基站楼层,既发挥电梯最大运力(每趟满载),又加快电梯周转速度(满载后直达基站楼层不会停其它楼层),以此发挥电梯运送最大效率。
7.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继续检测轿厢状态,发现轿厢停层并开门后,则认为该楼层已停靠完毕,则将相应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后续该楼层如有新的停靠要求被检测到,则会被重新放入待调度队列(可能放在最后)进行新的调度。
8.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电梯轿厢到达基站楼层并开门,则说明本趟运送完毕,电梯调度控制器又可以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出新一批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进行新一轮的任务执行。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用户的输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电梯运行的策略参数,所述策略参数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具体地,设定电梯运行的策略参数包括:基站楼层、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各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的时间段、下行高峰时段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站数(根据预计停多少个楼层后轿厢即会满载设定),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最少楼层数及轿厢最大载客数。
S2: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目前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是则外呼控制器断开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电梯按键板的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断开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并分配指定的轿厢均用于下行高峰运送;
具体地,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时间确定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
具体地,通过点人数系统检测候梯厅的人数以及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量,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
S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所述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具体地,按照策略参数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具体地,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的候梯厅人数或者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4: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轿厢按照所述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用于下行高峰运送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楼层,轿厢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指定条件指设定的满载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已停靠过的下行高峰楼层,将其放在待调度队列的最后,经调度后再次停靠,使得中高低楼层均有机会乘梯,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
具体地,依据目前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和是否检测到相应下行高峰楼层的外呼按键被按下,确定哪些楼层要进行停靠服务,电梯调度控制器对这些要停靠的楼层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电梯调度控制器判定某一或某些楼层目前为要进行停靠服务的楼层,则将所述楼层依先后次序放入待调度队列,同时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由外呼控制器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对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所述的依先后次序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方法为:根据检测到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且该楼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时间顺序放入待调度队列,或者根据检测到该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且该楼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时间顺序放入待调度队列。
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用于下行高峰运送的轿厢是否完成某趟任务,若有轿厢完成则调度该轿厢按所述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前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运送乘客,所述策略包括:通过停靠多少所述的楼层后轿厢会满载确定计划停靠楼层,轿厢满足满载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其中停靠多少所述的楼层后轿厢会满载的检测包括:1.策略参数设定的值;2.根据点人数系统计算出来。
进一步地,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
具体地,若外呼控制器在下行高峰时段检测到下行高峰楼层上行外呼按键被按下、或非下行高峰楼层上行/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响应乘梯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3包括:若目前为下行高峰模式,将下行高峰楼层依先后次序放入待调度队列。
具体地,若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则将外呼请求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进行处理,电梯调度控制器判定出按下的是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则按收到下行外呼的先后次序依次放入待调度队列;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让其点亮其相应外呼按键指示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S4包括:
S41: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某轿厢完成上一趟任务,则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出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前k个楼层,同时将这些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
此处的标记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标记包括标记为“已在调度中/未在调度中”,其中“已在调度中”表示该楼层有停靠需求,并且已指派轿厢执行停靠服务;“未在调度中”表示该楼层有停靠需求,但还在等待指派轿厢,一旦有下行高峰服务轿厢空闲,调度器将在这些“未在调度中”的楼层中取前k个楼层进行调度;
具体地,k根据策略参数指定,或根据点人数系统的检测结果预计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设定。
S42:电梯调度控制器从这k个楼层中,取出最高调度楼层f,向对应轿厢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楼层f指令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根据所述指令信号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所述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43: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具体地,在下行过程中,如点人数系统提前发现轿厢满载,则取消除基站楼层外计划停靠而尚未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同时保留被取消停靠的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取消“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使其它轿厢完成任务后能优先停靠这些楼层。
S44: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指定轿厢在k个楼层中的某层有开门,则认为该楼层已停靠过一轮,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对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熄灭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并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该楼层,该楼层继续判定是否仍为下行高峰楼层,若仍为下行高峰楼层且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则将该楼层放入待调度队列,进入下一轮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梯运行策略符合以下模型: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η为电梯运行一趟的固定的时间成本,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型约束包括:
/>
nr,i是整数,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C为每趟满载人数,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S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输入参数,其含义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梯状态检测器还可以与电梯调度控制器连接,直接将轿厢状态发送到电梯调度控制器处理。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的外呼控制器无检测功能、无点人数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判定当前是否是下行高峰时段,下行高峰楼层都有哪些;若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判定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若已在待调度队列中,则不再重复放入待调度队列中;若不在待调度队列中,则放入待调度队列中;之后根据待调度队列分配轿厢,任务分配完成。
详细说明如下:
1.用户可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电梯运行的策略,例如在哪些时间段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哪些楼层在哪些时间段是下行高峰楼层、在下行高峰时段轿厢一般停靠多少个楼层后就会满载、基站楼层(F)、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等信息。以上信息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进行常规设定,该设定可根据人为的管理要求随时更改,策略参数将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2.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目前处于下行高峰时段时,外呼控制器将切断外呼:外呼控制器利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按键信号不能直接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也就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截断后的这些信号,不允许用户通过外呼按键呼叫电梯。
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信息自动检测判定目前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并检测这些下行高峰楼层是否已放入到待调度队列中,如未放入则将其加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4.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有轿厢已完成一趟运送任务(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将在待调度队列中,取出最前面的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k个楼层,这k个楼层,就是本次轿厢运行任务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这些楼层将被标记“已在调度中”,其它轿厢取任务时,将不会再取这些楼层,取出楼层后,电梯调度控制器先从中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向对应轿厢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该最高调度楼层f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则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5.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登记轿内相应楼层、点亮楼层内呼按键指示灯,促使轿厢前往所发送的楼层。同时还登记基站楼层;其中基础的公共楼层定义为基站楼层,比如1楼这种公共楼层。
6.运行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门是否打开,检测到轿厢门打开,则检测轿厢所在楼层是否为该轿厢任务中的楼层,是则说明轿厢完成任务中相应楼层的停靠并让乘梯者进入,系统清除该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信息,并通过外呼控制器控制相应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熄灭。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在目前时段,该楼层是否仍是下行高峰楼层,是则检测这些下行高峰楼层是否已放入到待调度队列中,如未放入,则将其放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7.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停在基站楼层,并开门,则说明本趟运行已完成,轿厢可以按4重新分配新的任务。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如发现任务中仍有楼层未停靠过,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运行任务分配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任务分配如下:电梯调度控制器从策略参数设定器中获取下行高峰时段等设定相关信息;根据策略参数检测各楼层是否进入楼层下行高峰模式,是则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存在该楼层,不存在则放待调度队列最后,并标记“未在调度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A1: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策略参数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并判定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A2: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有相应楼层,没有则放待调度队列最后,标记“未在调度中”,并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
SA3: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专门服务于下行高峰楼层下行的轿厢)空闲可供调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A4,若否则进入步骤SA7;
SA4: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将这k个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k由策略设定器根据实际情况下一般停多少层轿厢即满载设定,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进行登记;
SA5: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
SA6: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A7: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停站或开门,若是则判定停层是否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k个楼层之一),若停层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将相应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清除,同时熄灭相应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停层不是任务中的楼层,则判定是否是基站楼层,是基站楼层则本次任务完成,则将轿厢标记为“待调度”,可供下一轮调度;若不是基站楼层则继续等待开门检测进行再次判定;若已到达基站楼层但调度任务中仍有未被停靠的楼层,则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选层按键板及外呼按键板,电梯轿厢一至轿厢N和其中分别设有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组成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还包括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假设楼宇有M层楼层,N部电梯,策略参数设定器与电梯调度控制器连接,电梯调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至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连接,其中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一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一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N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N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分别连接选层按键与选层按键板,将电梯轿厢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选层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各楼层均设有候梯厅,候梯厅中设有外呼控制器和与其分别连接的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外呼控制器和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外呼控制器和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外呼控制器和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其中一楼外呼控制器与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连接,二楼外呼控制器与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连接,M楼外呼控制器与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连接。外呼控制器分别连接外呼按键与外呼按键板,将电梯轿厢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外呼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电梯调度控制器还与一楼外呼控制器、二楼外呼控制器至M楼外呼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仅输出信号至外呼按键,并不接收来自外呼按键的外呼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无检测功能、无点人数功能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调度方法举例如下:
时刻1:
当进入下行高峰时段:18:00-19:00,根据设定的策略参数获取待调度队列:[37,32,26,17,10],待调度队列如下表1a所示;设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为2,轿厢A和轿厢B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以下为轿厢A及轿厢B不同时刻及情况的运行状态:
表1a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状态
1 37 未在调度中
2 32 未在调度中
3 26 未在调度中
4 17 未在调度中
5 10 未在调度中
时刻2: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1b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为轿厢A。当前各轿厢的状态:轿厢A在基站楼层,轿厢B在执行之前的任务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32]。
需要说明的是轿厢A/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1/k2个调度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1/f2,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1/f2层,则将登记除f1/f2层外的另外k1-1/k2-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1/f2层则将登记k1/k2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1/f2层后,则将登记除f1/f2层外的另外k1-1/k2-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其中各个电梯楼层控制器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k-1个调度楼层为同时登记,没有先后顺序。
其中k1、k2分别对应任务一和任务二的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在本实施例中,k1=k2=k,k值由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
并且k1、k2个调度楼层为分别登记给轿厢A、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其中k1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7,32],登记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调度楼层[37,32]中的最高调度楼层37,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7层,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调度楼层[37,32]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7层,则将同时登记调度楼层32加基站楼层。
表1b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1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2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26 未在调度中
4 17 未在调度中
5 10 未在调度中
时刻3:
待调度队列如下1c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为轿厢B。当前各轿厢的状态:轿厢A在37层停靠后(停靠后37楼在当前时段仍为下行高峰楼层),正往32层的下行过程中,轿厢B在基站楼层。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32],任务二:轿厢B分配任务为[26,17]。
表1c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2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26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4 1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10 未在调度中
6 37 未在调度中
时刻4: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1d所示,此时无空闲轿厢。当前各轿厢的状态:轿厢A在32层停靠后(停靠后32楼在当前时段仍为下行高峰楼层),在32层到基站楼层的下行过程中;轿厢B在准备前往26层的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32],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26,17]。
表1d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3 26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4 1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10 未在调度中
6 37 未在调度中
7 32 未在调度中
时刻5: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1e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为轿厢A。当前各轿厢的状态:轿厢A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基站楼层,轿厢B在26层停靠完毕后(轿厢B停靠后26楼在当前时段仍为下行高峰楼层),准备前往17楼的下行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10],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26,17]。
表1e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4 1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10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6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7 32 未在调度中
8 26 未在调度中
时刻6:
待调度队列如表1f所示,此时轿厢B已完成17层的停靠(轿厢B停靠后26楼在当前时段仍为下行高峰楼层)并已到达基站并停层,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为轿厢B。当前各轿厢的状态:轿厢A在前往37层的过程中,轿厢B因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基站楼层,故调度器重新给B分配任务。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10],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32,26]。
表1f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5 10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6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7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8 26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9 17 未在调度中
实施例1的优势如下:
1.因外呼按键受控,杜绝低层区人员反向乘梯,不会出现低层人员提前进入轿厢,导致轿厢到高层无法进入,使高层人员长期无法乘梯的情况。从而解决了高层乘梯难的问题。
2.自动运行: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自动调度所有电梯参与下行高峰时段的运行,提升运力,所述策略参数包括下行高峰时段和待调度队列。
3.因外呼按键受控,电梯每趟只停靠指定数量的楼层,数量达到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加快电梯周转速度,提升运力。
4.因内呼受控,下行高峰时段只能前往基站楼层,防止轿厢内人员按其他楼层键导致不必要的频繁停层,缩短电梯下行时间,提高电梯运输速度。
5.各轿厢按先后轮流前往相应楼层,楼层数量设定合理则不会出现某下行高峰楼层长期服务不到的问题。
6.每个轿厢完成一趟任务后则马上自动分配下一趟任务,不会空停,充分发挥电梯运力。
7.策略参数可配:可自由配置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及下行高峰楼层等策略参数,系统根据策略参数自动进行任务执行,实现高峰期自由可配,自适应提高运力,解决下行高峰期通行困难问题。
8.对于已完成电梯安装的楼宇和无法升级的自有控制系统的电梯,可进行加装,实现高峰运力改造。
9.任意电梯均可加装,比电梯自有系统升级更省成本,因不涉及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的重大改造,不会因重大改造带来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出现问题隐患,无需进行电梯报验节省审批环节。
10.支持紧急脱离,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输入的消防信号,或其它紧急信号方式,使整套系统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完全脱离,恢复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运行,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的外呼控制器有检测功能、无点人数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2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判定当前是否是下行高峰时段,下行高峰楼层都有哪些;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外呼请求判定是否为下行方向;若不属于下行方向,则调度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响应乘梯请求,任务分配完成;若属于下行信号,则判定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楼层;若不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调度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任务分配完成;若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判定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若已在待调度队列中,则不再重复放入待调度队列中;若不在待调度队列中,则放入待调度队列中;之后根据待调度队列分配轿厢,任务分配完成。
详细说明如下:
1.用户可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策略参数,例如在哪些时间段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哪些楼层在不同时间段是否处于下行高峰时段、在下行高峰时段轿厢一般停靠多少个楼层后就会满载、基站楼层(F)、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等信息。以上信息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进行常规设定,该设定可根据人为的管理要求随时更改,策略参数将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2.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目前处于下行高峰时段时,外呼控制器将切断外呼:外呼控制器利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按键信号不能直接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也就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截断后的这些信号,由本实施例的外呼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接收,并由调度控制器进行统一调配。
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信息自动检测判定目前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实施例中按照策略参数设定信息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是下行高峰楼层;
4.用户有下行乘梯需求时,按下下行外呼键,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后,由于受外呼控制器控制的关系,外呼按键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不会存在信号连接,此次按键按下信号只会被外呼控制器检测到并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进行处理,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由外呼控制器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者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让其点亮其相应外呼按键指示灯。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按下的按键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键,如不是,则由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进行服务;如是,则检测该楼层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中,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中,则将其放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5.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有轿厢已完成一趟运送任务(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将在待调度队列中,取出最前面的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k个楼层,这k个楼层,就是本次轿厢运行任务所计划停靠的楼层,这些楼层将被标记“已在调度中”,其它轿厢取任务时,将不会再取这些楼层,取出这些楼层号后,电梯调度控制器先从中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该最高调度楼层f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则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6.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登记轿内相应楼层、点亮内呼按键指示灯,促使轿厢前往所发送的楼层。同时还登记基站楼层;其中基础的公共楼层定义为基站楼层,比如1楼这种公共楼层。
7.运行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门是否打开,检测到轿厢门打开,则检测轿厢所在楼层是否为该轿厢任务中的楼层,是则说明轿厢完成任务中相应楼层的停靠并让乘梯者进入,系统清除该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信息,并通过外呼控制器控制相应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熄灭,此时则将该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后续有新的用户呼叫请求,则按步骤4重新放入待调度队列并等候执行。
8.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停在基站楼层,并开门,则说明本趟运行已完成,轿厢可以按5重新分配新的任务。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如发现任务中仍有楼层未停靠过,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9.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下行高峰楼层呼叫将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响应乘梯请求,完成乘梯:对于下行高峰时段时下行高峰楼层部分人员需要反向乘梯,或在非下行高峰楼层需要下行的人员,因占总下行高峰时段运力人数为极小部分,所以可以灵活配置,在电梯群组中,安排指定的电梯,进行上下行穿梭运行,以解决下行高峰时段中下行高峰楼层的部分人员需要上行及非下行高峰楼层人员的上行/下行的问题。当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下行高峰楼层呼叫对应的外呼按键被按下,因外呼按键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被外呼控制器通过无源干触点方式切断联系,接收到按键外呼请求信号后,外呼请求信号改由外呼控制器检测接收,外呼控制器将接收的外呼请求发送给电梯调度系统进行任务分派,电梯调度系统将任务定给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点亮对应上行出发楼层,利用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让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到达该楼层;或者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的内外呼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并不断开,由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运行,调度其前往相应楼层提供乘梯服务,且该电梯的与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的电梯群组,对外呼的响应相互独立,互不相互影响。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电梯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SB1: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并判定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B2:检测是否有外呼按键被按下,若是则判定被按下的是否是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若被按下的是下行高峰楼层下行外呼按键则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有相应楼层,没有则放入待调度队列最后,标记“未在调度中”,并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被按下的不是下行高峰楼层下行外呼按键则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进行服务;
SB3: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空闲可供调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B4,若否则进入步骤SB7;
SB4: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并将这k个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k由策略设定器根据实际情况下一般停多少层轿厢即满载设定,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进行登记;
SB5: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
SB6: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B7: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停站或开门,若是则判定停层是否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k个楼层之一),若停层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将相应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清除,同时熄灭相应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停层不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判定停层是否是基站楼层,是基站楼层则本次任务完成,则将轿厢标记成“待调度”,可供下一轮调度;若不是基站楼层则继续等待开门检测进行再次判定。若已到达基站楼层但调度任务中仍有未被停靠的楼层,则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2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选层按键板及外呼按键板,电梯轿厢一至轿厢N和其中分别设有的内呼电梯按键板组成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还包括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假设楼宇有M层楼层,N部电梯,策略参数设定器与电梯调度控制器连接,电梯调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至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连接,其中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一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一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N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N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分别连接选层按键与选层按键板,将电梯轿厢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选层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各楼层均设有候梯厅,候梯厅中设有外呼控制器和与其连接的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外呼控制器和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外呼控制器和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外呼控制器和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其中一楼外呼控制器与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连接,二楼外呼控制器与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连接,M楼外呼控制器与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连接。外呼控制器分别连接外呼按键与外呼按键板,将电梯轿厢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外呼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电梯调度控制器还与一楼外呼控制器、二楼外呼控制器至M楼外呼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连接外呼按键,接收来自外呼按键的外呼信号,由电梯楼层控制器对外呼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有检测功能、无点人数功能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调度举例说明如下:
时刻1:
当进入下行高峰时段17:00-18:00,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楼层35、29、37、27、30、34、31、33、36的外呼按键被依次按下,且这些楼层在此时段均为下行高峰楼层,记录被按下外呼按键的对应楼层,从而获得如下表2a所示待调度队列,k设定为3,轿厢A、轿厢B和轿厢C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
表2a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1 35 未在调度中
2 29 未在调度中
3 37 未在调度中
4 27 未在调度中
5 30 未在调度中
6 34 未在调度中
7 31 未在调度中
8 33 未在调度中
9 36 未在调度中
时刻2: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2b所示,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轿厢B和轿厢C在基站楼层且均空闲。任务分配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分配任务为[37,35,29];任务二:轿厢B分配任务为[34,30,27];任务三:轿厢C分配任务为[36,33,31]。
需要说明的是轿厢A/B/C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1/k2/k3个调度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1/k2-1/k3-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1/k2/k3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1/k2-1/k3-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其中各个电梯楼层控制器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k-1个调度楼层为同时登记,没有先后顺序。
其中k1、k2、k3分别对应任务一、任务二和任务三的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在本实施例中,k1=k2=k,k值由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并且k1、k2、k3个调度楼层为分别登记给轿厢A、轿厢B和轿厢C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其中k1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7,35,29],登记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k2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4,30,27],登记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k3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6,33,31],登记给轿厢C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7,35,29]中的最高楼层37,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7层,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7,35,29]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7层,则将同时登记[35,29]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4,30,27]中的最高楼层34,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4层,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4,30,27]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4层,则将同时登记[30,27]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轿厢C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6,33,31]中的最高楼层36,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6层,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6,33,31]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6层,则将同时登记[33,31]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表2b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1 3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2 29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4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6 34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7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8 33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9 36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时刻3:
高峰楼层待调度队列如下表2c所示,此时没有空闲电梯;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已完成37层的停层,正在前往35层;轿厢B已完成34层的停层,正在前往30层;轿厢C已完成36层的停层,正在前往33层。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为[37,35,29];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为[34,30,27];任务三:轿厢C执行任务为[36,33,31],此期间又依次检测到下行高峰楼层28、32、38的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
表2c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1 3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2 29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4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7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8 33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10 28 未在调度中
11 32 未在调度中
12 38 未在调度中
时刻4:
高峰楼层待调度队列如下表2d所示,此时空闲电梯有一部轿厢C;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已完成35层的停层,现前往29层;轿厢B已完成30层的停层,现前往27层;轿厢C已完成33层的停层,现前往31层。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为[37,35,29];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为[34,30,27];任务三:轿厢C执行任务为[36,33,31],此期间又依次检测到下行高峰楼层34、37、36的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
表2d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2 29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4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7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10 28 未在调度中
11 32 未在调度中
12 38 未在调度中
13 34 未在调度中
14 37 未在调度中
15 36 未在调度中
时刻5:
高峰楼层待调度队列如下表2e所示,此时空闲电梯有一部轿厢B;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29层下行至基站楼层的过程中,轿厢B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基站楼层,轿厢C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31层下行至基站楼层的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如下:轿厢A执行任务为[37,35,29];轿厢B分配任务[38,32,28];轿厢C执行任务[36,33,31]。
表2e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10 28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1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2 38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3 34 未在调度中
14 37 未在调度中
15 36 未在调度中
时刻6:
高峰楼层待调度队列如下表2f所示,此时空闲电梯有一部轿厢A;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在基站楼层,轿厢B在上行至37层的过程中,轿厢C在31层下行至基站楼层的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如下:轿厢A分配任务为[37,36,34];轿厢B执行任务[38,32,28];轿厢C执行任务[36,33,31]。
表2f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10 28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1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2 38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3 34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4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5 36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用户可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电梯运行的策略,例如基站楼层(F)、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轿厢满载对应人数、候
梯厅高峰界限人数实施例2的优势如下:
引入外呼检测:
1、按下下行外呼时才放入待调度队列进行调度,避免楼层虽进入楼层下行高峰模式,但目前实际无人需要下行导致的无效的中间停层问题。
2、可根据外呼情况,决定分配高峰轿厢还是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解决下行高峰楼层反向乘梯和非下行高峰楼层乘梯问题。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的外呼控制器无检测功能、有点人数系统;
工作原理如下:
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轿外点人数系统判定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时段,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若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判定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若已在待调度队列中,则不再重复放入待调度队列中;若不在待调度队列中,则放入待调度队列中;之后根据待调度队列分配轿厢,任务分配完成。轿厢运行时检测相关轿厢是否已满载,若检测到相关轿厢已满载,则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让轿厢能直驶基站楼层,同时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详细说明如下:
(非下行高峰模式,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达到下行高峰标准;下行高峰模式中,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至少多少个楼层的候梯厅人数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等信息。以上信息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进行常规设定,该设定可根据人为的管理要求随时更改,策略参数将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2.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的候梯厅人数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的候梯厅人数达到下行高峰标准,这些楼层的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的值,是则认为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至少维持一定时间(比如5分钟),即5分钟后才会通过点人数系统重新判定是否退出下行高峰模式。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目前处于下行高峰时段时,外呼控制器将切断外呼:外呼控制器利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按键信号不能直接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也就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截断后的这些信号,不允许用户通过外呼按键呼叫电梯。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的候梯厅人数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的候梯厅人数达到下行高峰标准,这些楼层的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的值,是则认为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至少维持一定时间(比如5分钟),即5分钟后才会通过点人数系统重新判定是否退出下行高峰模式。
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出的人数及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信息自动检测判定目前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并检测这些下行高峰楼层是否已放入到待调度队列中,如未进入,则依先后次序将其放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4.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有轿厢已完成一趟运送任务(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将在待调度队列中,取出最前面的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k个楼层,这k个楼层,就是本次轿厢运行任务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这些楼层将被标记“已在调度中”,其它轿厢取任务时,将不会再取这些楼层。电梯调度控制器从待调度队列中取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时,还通过点人数系统采集当时相应楼层候梯厅的人数,通过各层候梯厅的人数确定k。k的取值方法为:k初始值为0,每取一个楼层k增加1,k=k+1,同时累计这些楼层候梯厅人数(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得),当累计人数大于或等于轿厢最大载客数时,即确定最终的k。
5.取出k个楼层后,电梯调度控制器先从中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向对应轿厢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该最高调度楼层f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则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6.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调度楼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登记轿内相应楼层、点亮内呼按键指示灯,促使轿厢前往所发送的楼层。同时还登记基站楼层;其中基础的公共楼层定义为基站楼层,比如1楼这种公共楼层。
7.运行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门是否打开,检测到轿厢门打开,则检测轿厢所在楼层是否为该轿厢任务中的楼层,是则说明轿厢完成任务中相应楼层的停靠并让乘梯者进入,系统清除该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信息,并通过外呼控制器控制相应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熄灭。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在目前时段,该楼层是否仍是下行高峰楼层,是检测这些下行高峰楼层是否已放入到待调度队列中,如未放入,则将其放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8.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轿厢内点人数系统检测到轿厢内人数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满载对应人数,或检测到电梯轿厢超重时,会发出指令信号让电梯楼层控制器取消之前已登记的尚未停靠的楼层,使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轿厢不进行后续的停层直接到基站楼层。对于这些因取消导致未停靠的楼层,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其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剩余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9.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停在基站楼层,并开门,则说明本趟运行已完成,轿厢可以按4重新分配新的任务。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如发现任务中仍有楼层未停靠过,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SC1:根据轿外点人数系统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并判定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C2: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有相应楼层,没有则放入待调度队列最后,标记“未在调度中”,并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
SC3: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空闲可供调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C4,若否则进入步骤SC7;
SC4: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并将这k个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k的取值方法为:k初始值为0,每取一个楼层则k=k+1,同时累计这些楼层轿外候梯厅人数(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得),当累计人数大于或等于轿厢设定的轿厢最大载客数时,即确定最终的k,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进行登记;
SC5: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
SC6: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C7: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停站或开门,若是则判定停层是否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k个楼层之一),若停层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将相应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清除,同时熄灭相应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停层不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判定是否是基站楼层,是基站楼层则本次任务完成,则将轿厢标记为“待调度”,可供下一轮调度;若不是基站楼层则继续等待开门检测进行再次判定;若已到达基站楼层但调度任务中仍有未被停靠的楼层,则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SC8:检测相关轿厢是否已满载,若检测到已满载,则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让轿厢能直驶基站楼层,同时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选层按键板及外呼按键板,电梯轿厢一至轿厢N和其中分别设有的选层按键板、选层按键及以及点人数系统(轿内)组成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还包括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假设楼宇有M层楼层,N部电梯,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内呼电梯按键板及外呼电梯按键板,策略参数设定器与电梯调度控制器连接,电梯调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至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连接,其中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一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一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N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N中的选层电梯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分别连接选层按键与选层按键板,将电梯轿厢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选层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各楼层均设有候梯厅,候梯厅中设有外呼控制器和与其分别连接的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外呼控制器和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外呼控制器和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外呼控制器和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其中一楼外呼控制器与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连接,二楼外呼控制器与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连接,M楼外呼控制器与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连接。外呼控制器分别连接外呼按键与外呼按键板,将电梯轿厢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外呼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候梯厅中还设有候梯厅点人数系统,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候梯厅点人数系统,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候梯厅点人数系统,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候梯厅点人数系统。
电梯调度控制器还与一楼外呼控制器、二楼外呼控制器至M楼外呼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仅输出信号至外呼按键,并不接收来自外呼按键的外呼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无检测功能、有点人数系统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调度举例说明如下:
时刻1:
本实施例中设定候梯厅人数超过4人对应楼层达到下行高峰标准,最少3个楼层的候梯厅人数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轿外点人数系统此时检测到候梯厅人数如下表3a所示,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设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为k,k取决于候梯厅人数以及轿厢最大载客数,点人数系统检测到候梯厅人数大于等于5人的楼层可被设定为下行高峰楼层,轿厢最大载客数为15,轿厢A和轿厢B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在本实施例中,在轿外点人数系统检测到某楼层候梯厅人数大于等于预设人数,设为下行高峰楼层后,若此楼层在轿厢未停靠前候梯厅人数变化为少于预设人数,并不在待调度队列或轿厢任务中取消该楼层。
表3a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候梯厅人数
1 37 7
2 32 3
3 26 5
4 17 3
5 10 6
时刻2:
待调度队列及候梯厅人数如下表3b所示,其中32层和17层候梯厅人数不足5人,空闲轿厢有一部,为轿厢A。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在基站楼层,轿厢B在执行之前的任务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分配任务[37,26,10]。
需要说明的是轿厢A/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1/k2个调度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1/f2,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1/f2层,则将登记除f1/f2层外的另外k1-1/k2-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1/f2层则将登记k1/k2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1/f2层后,则将登记除f1/f2层外的另外k1-1/k2-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其中k1和k2分别对应任务一和任务二的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在本实施例中,k1=k2=k,k值由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并且k1、k2个调度楼层为分别登记给轿厢A和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其中k1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7,26,10],登记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其中各个电梯楼层控制器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k-1个调度楼层为同时登记,没有先后顺序。
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7,26,10]中的最高调度楼层37,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7层,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7,26,10]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7层,则将同时登记[26,10]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表3b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候梯厅人数 状态 分配轿厢
1 37 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2 26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10 6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时刻3:
待调度队列及候梯厅人数如下表3c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为轿厢B。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在37层到26层的下行过程中,轿厢B在基站楼层。此时32楼、17楼的候梯厅人数分别达到了5人、7人,满足下行高峰楼层需求,将其排列在待调度队列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26,10];任务二:轿厢B分配任务[32,17]。
若轿厢B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k2的最高调度楼层32层,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2,17]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2层,则将同时登记[17]一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表3c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候梯厅人数 状态 分配轿厢
2 26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10 6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4 17 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32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时刻4:
待调度队列及候梯厅人数如表3d所示,此时点人数系统检测出下行高峰楼层数量小于3层,如5分钟内下行高峰楼层数量大于3层则系统保持下行高峰模式,如超过5分钟下行高峰楼层数量仍小于3层,系统自动退出下行高峰模式,此时无空闲轿厢。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在26层到10层的下行过程中,轿厢B在32层到17层的下行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26,10];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32,17]。
表3d
次序 下行高峰楼层 候梯厅人数 状态 分配轿厢
3 10 6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4 17 7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实施例3的优势如下:
加入点人数系统:
1.电梯调度控制器能根据当时人流的实时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下行高峰调度,更准确更智能;
2.能根据各楼层人数合理安排停层数,减少停层,提高效率;
3.能根据轿厢载客情况进行调度,满载直驶基站楼层,避免中间停层,提高效率。加入点人数系统能确保每台电梯轿厢在待调度队列中优先分配到满员楼层,然后直达基站楼层,减少停层,提高电梯运行速度,使电梯使用效率最大化。
实施例4:
实施例4中的外呼控制器有检测功能、轿厢内部有点人数系统(仅包括在每个轿厢内部的点人数设备,不包括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的点人数设备);
工作原理如下:
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判定当前是否是下行高峰时段,下行高峰楼层都有哪些;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外呼请求判定是否为下行方向;若不属于下行方向,则调度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响应乘梯请求,任务分配完成;若属于下行信号,则判定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楼层;若不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调度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任务分配完成;若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判定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若已在待调度队列中,则不再重复放入待调度队列中,若不在待调度队列中,则放入待调度队列中;之后根据待调度队列分配轿厢,任务分配完成。轿厢运行时检测相关轿厢是否已满载,若检测到相关轿厢已满载,则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让轿厢能直驶基站楼层,同时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详细说明如下:
1.用户可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策略参数,比如在哪些时间段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哪些楼层在不同时间段是否处于下行高峰时段、在下行高峰时段轿厢一般停靠多少个楼层后就会满载、基站楼层(F)、轿厢满载对应人数、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等信息。以上信息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进行常规设定,该设定可根据人为的管理要求随时更改,策略参数将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2.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目前处于下行高峰时段时,外呼控制器将切断外呼:外呼控制器利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按键信号不能直接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也就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截断后的这些信号,由本实施例的外呼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接收,并由调度控制器进行统一调配。
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信息自动检测判定目前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实施例中按照策略参数设定信息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是下行高峰楼层;
4.用户有下行乘梯需求时,按下下行外呼按键,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后,由于受外呼控制器控制的关系,外呼按键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不会存在信号连接,此次按键按下信号只会被外呼控制器检测到并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进行处理,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由外呼控制器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者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让其点亮其相应外呼指示灯。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按下的按键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如不是下行高峰楼层,则由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进行服务;如是,则检测该楼层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中,如未放入则将其加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5.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有轿厢已完成一趟运送任务(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将在待调度队列中,取出最前面的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k个楼层,这k个楼层,就是本次轿厢运行任务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这些楼层将被标记“已在调度中”,其它轿厢取任务时,将不会再取这些楼层,取出这些楼层号后,电梯调度控制器先从中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该最高调度楼层f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则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6.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登记轿内相应楼层、点亮内呼按键指示灯,促使轿厢前往所发送的楼层。同时还登记基站楼层;其中基础的公共楼层定义为基站楼层,比如1楼这种公共楼层。
7.运行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门是否打开,检测到轿厢门打开,则检测轿厢所在楼层是否为该轿厢任务中的楼层,是则说明轿厢完成任务中相应楼层的停靠并让乘梯者进入,系统清除该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信息,并通过外呼控制器控制相应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熄灭,此时则将该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后续有新的用户呼叫请求,则按步骤3重新放入待调度队列并等候执行。
8.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轿厢内点人数系统检测到轿厢内人数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满载对应人数,或检测到电梯轿厢超重时,会发出指令信号让电梯楼层控制取消之前已登记的尚未停靠的楼层,使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轿厢不进行后续的停层直接到基站楼层。对于这些因取消导致未停靠的楼层,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其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剩余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9.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停在基站楼层,并开门,则说明本趟运行已完成,轿厢可以按4重新分配新的任务。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如发现任务中仍有楼层未停靠过,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以便于这些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10.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下行高峰楼层呼叫将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响应乘梯请求,完成乘梯:对于下行高峰时段时下行高峰楼层部分人员需要反向乘梯,或在非下行高峰楼层需要下行的人员,因占总下行高峰时段运力人数为极小部分,所以可以灵活配置,在电梯群组中,安排指定的电梯,进行上下行穿梭运行,以解决下行高峰时段中下行高峰楼层的部分人员需要上行及非下行高峰楼层人员的上行/下行的问题。当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下行高峰楼层呼叫对应的外呼按键被按下,因外呼按键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被外呼控制器通过无源干触点方式切断联系,接收到按键外呼请求信号后,外呼请求信号改由外呼控制器检测接收,外呼控制器将接收的外呼请求发送给电梯调度系统进行任务分派,电梯调度系统将任务定给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点亮对应上行出发楼层,利用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让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到达该楼层;或者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的内外呼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并不断开,由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运行,调度其前往相应楼层提供乘梯服务,且该电梯的与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的电梯群组,对外呼的响应相互独立,互不相互影响。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SD1: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并判定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D2:检测是否有外呼按键被按下,若是则判定被按下的是否是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若被按下的是下行高峰楼层下行外呼按键则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有相应楼层,没有则放入待调度队列最后,标记“未在调度中”,并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被按下的不是下行高峰楼层下行外呼按键则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进行服务;
SD3: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空闲可供调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D4,若否则进入步骤SD7;
SD4: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并将这k个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k由策略设定器根据实际情况下一般停多少层轿厢即满载设定,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进行登记;
SD5: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
SD6: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D7: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停站或开门,若是则判定停层是否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k个楼层之一),若停层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将相应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清除,同时熄灭相应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停层不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判定是否是基站楼层,是基站楼层则本次任务完成,则将轿厢标记成“待调度”,可供下一轮调度;若不是基站楼层则继续等待开门检测进行再次判定;若已到达基站楼层但调度任务中仍有未被停靠的楼层,则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SD8:检测相关轿厢是否已满载,若检测到相关轿厢已满载,则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让轿厢能直驶基站楼层,同时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选层按键板及外呼按键板,电梯轿厢一至轿厢N和其中分别设有的选层按键板、选层按键及点人数系统(轿内)组成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还包括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假设楼宇有M层楼层,N部电梯,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内呼电梯按键板及外呼电梯按键板,策略参数设定器与电梯调度控制器连接,电梯调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至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连接,其中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一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一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N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N中的选层电梯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分别连接选层按键与选层按键板,将电梯轿厢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选层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各楼层均设有候梯厅,候梯厅中设有外呼控制器和与其分别连接的外呼按键及外呼按键。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外呼控制器和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外呼控制器和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外呼控制器和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其中一楼外呼控制器与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连接,二楼外呼控制器与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连接,M楼外呼控制器与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连接。外呼控制器分别连接外呼按键与外呼按键板,将电梯轿厢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外呼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电梯调度控制器还与一楼外呼控制器、二楼外呼控制器至M楼外呼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外呼按键,接收来自外呼按键的外呼信号,由电梯楼层控制器对外呼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有检测功能、有点人数系统(仅包括在每个轿厢内部的点人数设备,不包括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的点人数设备)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调度举例说明如下:
时刻1:
当进入下行高峰时段17:00-18:00,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楼层35、32、30、34、31、33的外呼按键被依次按下,且这些楼层在此时段均为下行高峰楼层,记录被按下外呼按键的对应楼层,从而获得如表4a所示待调度队列,k设定为3,轿厢满载设定人数为15人,轿厢A、轿厢B和轿厢C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
表4a
时刻2: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4b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两部,分别为轿厢A和轿厢B。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和轿厢B在基站楼层,轿厢C在执行之前的任务中。任务分配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分配任务为[35,32,30];任务二:轿厢B分配任务为[34,33,31];轿厢C在执行之前的任务中。
需要说明的是轿厢A/B/C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1/k2/k3个调度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1/k2-1/k3-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1/k2/k3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1/k2-1/k3-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其中各个电梯楼层控制器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k-1个调度楼层为同时登记,没有先后顺序。
其中k1、k2、k3分别对应任务一、任务二和任务三的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在本实施例中,k1=k2=k3=k,k值由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并且k1、k2、k3个调度楼层为分别登记给轿厢A、轿厢B和轿厢C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其中k1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5,32,30],登记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k2个调度楼层中的楼层包括[34,33,31],登记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5,32,30]中的最高调度楼层35,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5层,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5,32,30]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5层,则将同时登记[32,30]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4,33,31]中的最高调度楼层34,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34层,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4,33,31]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4层,则将同时登记[33,31]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表4b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1 3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2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4 34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6 33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时刻3: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4c1所示,此时没有空闲轿厢;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已完成35层的停层,正在前往32层;轿厢B已完成34层的停层,正在前往33层;轿厢C在执行之前的任务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5,32,30];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34,33,31]。
表4c1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2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5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6 33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此时各轿厢的承载情况如下表4c2:
表4c2
轿厢 承载情况
A 13
B 8
时刻4: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4d1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轿厢C;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已完成35层的停层,现前往32层,轿厢A已满载15人但未超重,因此轿厢A将前往基站楼层,32层按下下行外呼按键,32层又进入到待调度队列的末尾,30层保留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优先接受新的调度;轿厢B已完成33层的停层,现前往31层;轿厢C在基站楼层。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5,32];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34,33,31];任务三:轿厢C分配任务为[36,30,27]。
表4d1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3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6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7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8 36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9 32 未在调度中
此时各轿厢的承载情况如下表4d2:
表4d2
轿厢 承载情况
A 15
B 11
C 0
时刻5: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4e1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轿厢A;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在基站楼层,轿厢B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31层下行至基站楼层的过程中,31层按下下行外呼按键,31层又进入到待调度队列的末尾,轿厢C已完成36层的停层,在下行至30层的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分配任务为[37,32,31];任务二:轿厢B执行任务[34,33,31];任务三:轿厢C执行任务[36,30,27]。
表4e1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3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7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9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0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1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此时各轿厢的承载情况如下表4e2:
表4e2
时刻6:
待调度队列如下表4f1所示,此时空闲轿厢有一部轿厢B;当前各电梯的状态:轿厢A在上行至37层的过程中,轿厢B完成任务中的所有楼层的停层并在基站楼层,轿厢C已完成30层的停层,在30层下行至27层的过程中。此时的任务分配/执行情况如下:任务一:轿厢A执行任务[37,32,31];任务三:轿厢C执行任务[36,30,27]。
表4f1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分配轿厢
7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9 32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0 37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1 31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此时各轿厢的承载情况如下表4f2:
表4f2
轿厢 承载情况
A 0
B 0
C 11
实施例5:
实施例5中的外呼控制器有检测功能、有点人数系统;
工作原理如下:
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轿外点人数系统判定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时段,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外呼请求判定是否为下行方向;若不属于下行方向,则调度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响应乘梯请求,任务分配完成;若属于下行信号,则根据点人数系统判定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楼层;若不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调度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任务分配完成;若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则判定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若已在待调度队列中,则不再重复放入待调度队列中;若不在待调度队列中,则放入待调度队列中;之后根据待调度队列分配轿厢,任务分配完成。轿厢运行时检测相关轿厢是否已满载,若检测到相关轿厢已满载,则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让轿厢能直驶基站楼层,同时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详细说明如下:
1.用户可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策略参数:基站楼层(F)、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轿厢满载对应人数,候梯厅高峰界限人数(非下行高峰模式,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达到下行高峰标准;下行高峰模式中,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至少多少个楼层的候梯厅人数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等信息。以上信息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进行常规设定,该设定可根据人为的管理要求随时更改,策略参数将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2.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的候梯厅人数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的候梯厅人数达到下行高峰标准,这些楼层的数量是否超过设定的值,是则认为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进入下行高峰模式至少维持一定时间(比如5分钟),即5分钟后才会通过点人数系统重新判定是否退出下行高峰模式。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目前处于下行高峰时段时,外呼控制器将切断外呼:外呼控制器利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按键信号不能直接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也就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截断后的这些信号,由本实施例的外呼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接收,并由调度控制器进行统一调配。
3.在下行高峰模式下,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信息,通过点人数系统自动检测判定目前哪些楼层属于下行高峰楼层,并对这些楼层进行标记,当点人数系统检测到候梯厅候梯人数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候梯厅高峰界限人数”时,相应楼层标记为下行高峰楼层;在楼层下行高峰模式下,轿厢停层一定时间(比如3分钟)后才会再次通过点人数系统检测相应楼层是否退出楼层下行高峰模式。用户有乘梯需求时,按下外呼按键,由于受外呼控制器控制的关系,外呼按键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不会存在信号连接,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后,此次按键按下信号只会被外呼控制器检测到并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进行处理,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由外呼控制器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者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让其点亮其相应外呼按键指示灯。
4.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按下的外呼按键是否属于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键,如不是,则由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电梯轿厢进行服务;如是,则检测该楼层是否已放入待调度队列中,如不在待调度队列中,则将其放入到待调度队列的后面,并标记“未在调度中”;
5.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有轿厢已完成一趟运送任务(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到达策略参数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将在待调度队列中取出最前面的且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k个楼层,这k个楼层,就是本次轿厢运行任务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这些楼层将被标记为“已在调度中”,其它轿厢取任务时,将不会再取这些楼层。电梯调度控制器从待调度队列中取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时,还通过点人数系统采集当时相应楼层候梯厅的人数,通过各层候梯厅的人数确定k。k的取值方法为:k初始值为0,每取一个楼层k增加1,k=k+1,同时累计这些楼层候梯厅人数(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得),当累计人数大于或等于轿厢最大载客数时,即确定最终的k。
6.取出k个楼层后,电梯调度控制器先从中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该最高调度楼层f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则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7.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登记轿内相应楼层、点亮内呼按键指示灯,促使轿厢前往所发送的楼层。
8.运行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门是否打开,检测到轿厢门打开,则检测轿厢所在楼层是否为该轿厢任务中的楼层,是则说明轿厢完成任务中相应楼层的停靠并让乘梯者进入,系统清除该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信息,并通过外呼控制器控制相应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熄灭,依次重复以上动作,直至任务楼层都完成停层直至到达基站楼层,被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外呼按键指示灯熄灭的楼层,后续有新的用户呼叫请求,则按步骤3,4重新放入待调度队列并等候执行。
9.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轿厢内点人数系统检测到轿厢内人数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满载对应人数,或检测到电梯轿厢超重时,会发出指令信号让电梯楼层控制取消之前已登记的尚未停靠的楼层,使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轿厢不进行后续的停层直接到基站楼层。对于这些因取消导致未停靠的楼层,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其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剩余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10.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轿厢停在基站楼层并开门,则说明本趟运行已完成,轿厢可以按5重新分配新的任务。同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如发现任务中仍有楼层未停靠过,电梯调度控制器保留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原有的排序,只是删除其“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以便于这些任务能优先分派到下一个可分配轿厢进行响应。
11.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下行高峰楼层呼叫将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响应乘梯请求,完成乘梯:对于下行高峰时段时下行高峰楼层部分人员需要反向乘梯,或在非下行高峰楼层需要下行的人员,因占总下行高峰时段运力人数为极小部分,所以可以灵活配置,在电梯群组中,安排指定的电梯,进行上下行穿梭运行,以解决下行高峰时段中下行高峰楼层的部分人员需要上行及非下行高峰楼层人员的上行/下行的问题。当下行高峰楼层反向呼叫、非高峰楼层呼叫对应的外呼按键被按下,因外呼按键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被外呼控制器通过无源干触点方式切断联系,接收到按键外呼请求信号后,外呼请求信号改由外呼控制器检测接收,外呼控制器将接收的外呼请求发送给电梯调度系统进行任务分派,电梯调度系统将任务定给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点亮对应上行出发楼层,利用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让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到达该楼层;或者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的内外呼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并不断开,由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控制运行,调度其前往相应楼层提供乘梯服务,且该电梯的与用于下行高峰调度的电梯群组,对外呼的响应相互独立,互不相互影响。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SE1:根据轿外点人数系统判定系统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并判定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E2:检测是否有外呼按键被按下,若是则判定被按下的是否是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若被按下的是下行高峰楼层下行外呼按键则检测待调度队列中是否有相应楼层,没有则放入待调度队列最后,标记“未在调度中”,并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被按下的不是下行高峰楼层下行外呼按键则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进行服务;
SE3: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空闲可供调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E4,若否则进入步骤SE7;
SE4: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并将这k个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k的取值方法为:k初始值为0,每取一个楼层,k=k+1,同时累计这些楼层轿外候梯厅人数(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得),当累计人数大于或等于轿厢最大载客数时,即确定最终的k,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进行登记;
SE5: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
SE6: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若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则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E7:检测是否有高峰轿厢停站或开门,若是则判定停层是否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k个楼层之一),若停层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将相应楼层从待调度队列中清除,同时熄灭相应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若停层不是本轿厢调度任务中的楼层,则判定是否是基站楼层,是基站楼层则本次任务完成,则将轿厢标记为“待调度”,可供下一轮调度;若不是基站楼层则继续等待开门检测进行再次判定。若已到达基站楼层但调度任务中仍有未被停靠的楼层,则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SE8:检测相关轿厢是否已满载,若检测到相关轿厢已满载,取消本轿厢本次任务中除基站楼层外的剩余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让轿厢能直驶基站楼层,同时取消这些楼层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不清除这些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让相应楼层优先接受新的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选层按键板及外呼按键板,电梯轿厢一至轿厢N和其中分别设有的选层按键板、选层按键及点人数系统(轿内)组成电梯自有控制系统,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还包括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假设楼宇有M层楼层,N部电梯,本实施例中电梯按键板包括内呼电梯按键板及外呼电梯按键板,策略参数设定器与电梯调度控制器连接,电梯调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至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连接,其中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一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一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一中的选层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第N电梯状态检测器连接,第N电梯楼层控制器还与电梯轿厢N中的选层电梯按键板及选层按键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分别连接选层按键与选层按键板,将电梯轿厢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选层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各楼层均设有候梯厅,候梯厅中设有外呼控制器和与其分别连接的外呼按键板及外呼按键。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外呼控制器和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外呼控制器和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外呼控制器和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其中一楼外呼控制器与一楼外呼按键板及一楼外呼按键连接,二楼外呼控制器与二楼外呼按键板及二楼外呼按键连接,M楼外呼控制器与M楼外呼按键板及M楼外呼按键连接。外呼控制器分别连接外呼按键与外呼按键板,将电梯轿厢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外呼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
候梯厅中还设有候梯厅点人数系统,例如,一楼候梯厅中设有一楼候梯厅点人数系统,二楼候梯厅中设有二楼候梯厅点人数系统,M楼候梯厅中设有M楼候梯厅点人数系统。
电梯调度控制器还与一楼外呼控制器、二楼外呼控制器至M楼外呼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外呼按键,接收来自外呼按键的外呼信号,由电梯楼层控制器对外呼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呼控制器有检测功能、有点人数功能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调度举例如下:
系统可设定楼层高峰时段人数(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及轿厢最大载客数,本次举例楼层高峰时段人数为5人,则5人或5人以上则该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轿厢最大载客数为15人。
1.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前k个还未被标记“已在调度中”或标记为“未在调度中”的楼层,并将这k个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中。k的取值方法为:k初始值为0,每取一个楼层,k=k+1,同时累计这些楼层候梯厅人数(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得),当累计人数大于轿厢设定的轿厢最大载客数时,即确定最终的k,取出这k个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并进行登记;
2.按待调度队列所对应的楼层为出发楼层,随机派遣上一次任务完结但未收到下一任务的电梯,进行任务响应,并由高到低进行停层;
3.若楼层号仍在待调度队列中,而电梯并未停靠该楼层,则外呼再次按下则不进行重新外呼楼层排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调度具体场景举例如下:
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在27-37之间,仅有三部轿厢A/B/C,下行高峰时段的情况下,具体任务分配如下:
时刻1:
通过点人数系统获取各楼层的候梯厅人数,并判定各楼层是否进入楼层下行高峰模式,进入下行高峰模式后,楼层35、29、30、34、31、33的外呼按键被依次按下,且这些楼层在此时段均为下行高峰楼层,从而获得如下表5a所示的待调度队列。
表5a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1 35 未在调度中
2 29 未在调度中
3 30 未在调度中
4 34 未在调度中
5 31 未在调度中
6 33 未在调度中
时刻2:
此时空闲轿厢有两部,分别为轿厢A和轿厢B。此时电梯调度控制器将为轿厢A和轿厢B分配任务,在分配任务时,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取候梯厅人数,以确定楼层数。
待调度队列及候梯厅人数如表5b所示,则任务分配情况为:任务一:轿厢A分配任务为[35,29];任务二:轿厢B分配任务为[34,31,30];轿厢C在执行之前的任务中。
需要说明的是轿厢A/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的k1/k2个调度楼层中的最高调度楼层f1/f2,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1/k2-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1/k2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1/k2-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其中k1和k2分别对应任务一和任务二的调度楼层,并且k1、k2个调度楼层为分别登记给轿厢A和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其中k1个调度楼层包括[35,29],登记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k2个调度楼层包括[34,31,30],登记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
若轿厢A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k1的最高调度楼层35层,则轿厢A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5,29]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5层,则将同时登记29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若轿厢B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k2的最高调度楼层34层,则轿厢B的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并同时登记电梯调度控制器发出[34,31,30]三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34层,则将同时登记[31,30]两个调度楼层加基站楼层。
表5b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候梯厅人数 状态 分配轿厢
1 35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2 29 1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3 30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4 34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5 31 6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6 33 未在调度中
时刻3: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有27、36两个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外呼按键先后被按下。轿厢A在35、29层分别停站后,开始向基站楼层下行,此时29层下行外呼按键又被按下,29层又进入到待调度队列的末尾;轿厢B已完成34,31层的停层,现发现已满载15人,30层的停站任务在待调度队列中的“已在调度中”的标记将被删除,或恢复成“未在调度中”,顺序则维持不变,此时待调度队列如表5c所示。
表5c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状态
3 30 未在调度中
6 33 未在调度中
7 27 未在调度中
8 36 未在调度中
9 29 未在调度中
时刻4:
此时轿厢C空闲,电梯调度控制器将为轿厢C分配任务,在分配任务时,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取候梯厅人数,以确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k。假设当时人数如表5d所示,则任务分配情况为:任务三:轿厢C分配任务为[33,30,27];
表5d
时刻5: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下行高峰楼层37、28楼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轿厢C完成了33楼的停站,此后轿厢A到达基站楼层停站,电梯调度控制器将重新为轿厢A分配新任务,在分配任务时,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取候梯厅人数,以确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k。假设当时人数如表5e,则任务分配情况为:任务四:轿厢A分配任务为[36,29];
表5e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候梯厅人数 状态 分配轿厢
3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7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8 36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9 29 10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0 37 未在调度中
11 28 未在调度中
时刻6:
轿厢B到达基站楼层停站,电梯调度控制器将重新为轿厢B分配新任务,在分配任务时,通过轿外点人数系统获取候梯厅人数,以确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k。假设当时人数如表5f所示,则任务分配情况为:任务五:轿厢A分配任务为[37,28];
表5f
外呼顺序 外呼楼层 候梯厅人数 状态 分配轿厢
3 30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7 27 已在调度中 轿厢C
8 36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9 29 已在调度中 轿厢A
10 37 5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1 28 6 已在调度中 轿厢B
1.非下行高峰楼层的上行或者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或者下行高峰楼层的上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则安排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进行响应,例如,若其中非下行高峰楼层为32、28,其下行外呼按键或上行外呼按键被按下,则分配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进行乘坐。
2.按待调度队列所对应的楼层为任务楼层,随机派遣上一次任务完结但未收到下一任务的电梯,进行任务响应,并由高到低进行停层。
3.若楼层号仍在待调度队列中。而电梯并未停靠该楼层,则外呼再次按下则不进行重新外呼楼层排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30)

1.一种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参数设定器,用于设定电梯运行策略相关的策略参数,并将所述策略参数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中,所述电梯运行策略使电梯群组中被指定的电梯专门用于服务下行高峰楼层的下行乘梯,并且使轿厢在每趟下行均尽可能满载到基站楼层的情况下,减少中间停层,充分发挥电梯的下行运力,以此解决下行乘梯的等待时间长问题;
电梯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轿厢的状态,并将轿厢状态实时发给电梯楼层控制器;
电梯楼层控制器,所述电梯楼层控制器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能够将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断开时使得乘梯者的选层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使电梯不能响应内呼请求;所述电梯楼层控制器能够将电梯状态检测器发来的轿厢状态转发给电梯调度控制器并接收电梯调度控制器的指令信号,根据指定楼层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电梯调度控制器,用于接收电梯楼层控制器转发的电梯状态检测器发出的轿厢状态信息,并按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的策略参数结合所述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的轿厢状态进行调度运算,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下行高峰楼层,轿厢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调度运算结果,向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按下相应楼层的指令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实现电梯调度;
外呼控制器,所述外呼控制器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能够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可选择的连接或断开,断开时使得乘梯者的按键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使电梯不能响应外呼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呼控制器能够检测外呼按键上/下呼的按下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通讯口发送给电梯调度控制器,并且能够接收电梯调度控制器的指令信号,向对应外呼按键送出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人数系统,所述点人数系统包括:在每个轿厢内部的点人数设备,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的点人数设备;所述在每个轿厢内部的点人数设备将轿厢内部人数反馈至电梯楼层控制器,通过电梯楼层控制器将信息发送至电梯调度控制器;在每个楼层的候梯厅的点人数设备将候梯厅人数反馈至电梯调度控制器;使电梯调度控制器在进行调度时,能够结合点人数系统反馈的轿厢内及候梯厅人数进行调度运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呼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在上电工作时,能够将原电梯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按键指示灯与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乘梯者的按键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同时电梯自有控制系统送出的点亮/熄灭信号也不能使按键上的按键指示灯点亮/熄灭;在断电、检测到故障或无需进行下行高峰调度时,则能够将截断的信号恢复成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连接的状态,即恢复成电梯原有系统的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楼层控制器采用无源干触点技术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对接,上电工作时,能够将原电梯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断开,使得乘梯者的选层信号不能送到电梯自有控制系统,改由电梯楼层控制器进行检测和处理;在断电、检测到故障或无需进行下行高峰调度时,则能够将截断的信号恢复成与电梯自有控制系统连接的状态,即恢复成电梯原有系统的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包括:已停靠过的下行高峰楼层,需等其它已在等待调度的下行高峰楼层都调度完毕后才能经新一轮调度后再次停靠,使得中高低楼层均有机会乘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参数包括:基站楼层、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参数还包括: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各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的时间段、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或者还包括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及轿厢最大载客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运行策略符合以下模型: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η为电梯运行一趟的固定的时间成本,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约束包括:
nr,i是正整数,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C为每趟满载人数,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S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输入参数,其含义如下:
1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运力分配系统。
12.一种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的输入,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设定电梯运行的策略相关的策略参数,所述策略参数被下载到电梯调度控制器;
S2:电梯调度控制器检测目前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是则分配指定的轿厢均用于下行高峰运送,让外呼控制器断开外呼按键上的按键开关与电梯按键板的连接,电梯楼层控制器断开轿厢内的选层按键上的按键开关和电梯按键板连接,使得电梯不响应乘梯者的内外呼乘梯呼叫;
S3:电梯调度控制器根据所述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S4: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轿厢按照所述电梯运行策略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用于下行高峰运送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楼层,轿厢满足指定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策略相关的策略参数包括:基站楼层、系统进入下行高峰模式的时间段、各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的时间段、哪些轿厢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或者还包括候梯厅人数超过多少对应楼层被判定为下行高峰楼层、系统自动进入下行高峰模式时候梯厅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及轿厢最大载客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策略参数设定器所设定的策略参数对应的电梯运行策略,在检测到时间到达后判定进入下行高峰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点人数系统检测候梯的人数以及达到下行高峰标准的楼层数量,判定是否进入下行高峰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按照策略参数设定信息判定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根据点人数系统检测的单层候梯厅人数判定目前有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依据目前哪些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和是否检测到相应下行高峰楼层的外呼按键被按下,确定哪些楼层要进行停靠服务,电梯调度控制器对这些要停靠的楼层进行排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电梯调度控制器将判定出的要进行停靠服务的楼层依先后次序进行调度,同时外呼控制器自身对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由外呼控制器点亮外呼按键指示灯;或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对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点亮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轿厢按照所述电梯运行策略,根据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确定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依次调度各用于下行高峰运送的轿厢轮流前往停靠所述楼层,轿厢满足满载条件后直驶基站楼层,减少中间停层,提高电梯下行运送效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各轿厢是否完成某趟任务,若有轿厢完成则调度该轿厢按所述电梯运行策略前往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运送乘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相应轿厢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变成超时静止,或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已分配任务的轿厢到达所述电梯运行策略设定的基站楼层且开门,则判定为完成某趟任务。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已停靠过的下行高峰楼层,需等其它已在等待调度的下行高峰楼层都调度完毕后才能经新一轮调度后再次停靠,使得中高低楼层均有机会乘梯。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S41:根据检测到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且该楼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时间顺序放入待调度队列,或者根据检测到该楼层为下行高峰楼层、外呼控制器检测到有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且该楼层未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时间顺序放入待调度队列,所述待调度队列指有停靠需求的楼层队列;
S41:若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某轿厢完成上一趟任务,则从待调度队列中取出还未标记为“已在调度中”的前k个楼层,同时将这些楼层标记为“已在调度中”;
S42:电梯调度控制器从这k个楼层中,取出最高调度楼层f,向对应轿厢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发送登记楼层f指令信号,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根据所述指令信号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所述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43: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上行运行到最高层超时静止或更换运行方向后,若运行到的最高层为f层,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若运行到的最高层并非f层则将登记k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当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被指定的轿厢下行运行到f层后,则将登记除f层外的另外k-1个楼层以及基站楼层的指令信号发往对应的电梯楼层控制器;电梯楼层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后,模拟送出相应的按键按下所触发的信号,促使轿厢前往相应楼层;
S44:电梯调度控制器通过电梯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指定轿厢在k个楼层中的某层有开门,则认为该楼层已停靠过一轮,电梯调度控制器向相应楼层的外呼控制器发出指令信号,对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进行信号输出,熄灭下行外呼按键指示灯,并从待调度队列中删除该楼层,继续判定该楼层是否仍为下行高峰楼层,是否需要将该楼层放入待调度队列的最后,进入下一轮调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根据所述电梯运行策略指定,或根据点人数系统的检测结果预计高峰轿厢停靠多少楼层后轿厢会满载设定高峰轿厢各趟最大停层数量。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包括:在下行过程中,如点人数系统提前发现轿厢满载,则取消除基站楼层外计划停靠的下行高峰楼层,同时保留被取消停靠楼层在原待调度队列中的位置,取消“已在调度中”的标记或者将标记改为“未在调度中”,使其它轿厢完成任务后能优先停靠这些楼层。
2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若外呼控制器在下行高峰时段检测到下行高峰楼层的上行外呼按键被按下、或非下行高峰楼层上行/下行外呼按键被按下的乘梯请求,电梯调度控制器调度指定的专用于下行高峰调度之外的轿厢运行以响应所述乘梯请求。
2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运行策略符合以下模型: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η为电梯运行一趟的固定的时间成本,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约束包括:
nr,i是正整数,
其中,R为电梯运行的总次数的上限,r为电梯运行的次数,tr为第r趟的总运行时间,yr为决策变量,I为总楼层数;Nall为下行高峰时段总人数,其中第i层的乘梯人数为Ni,i=1,2,…,I,C为每趟满载人数,Toperat为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总时间,Tin为每位乘客进入电梯的平均时间,Tout为每位乘客离开电梯的平均时间,Telva(i,j)为电梯从i层到j层的运行时间,Sr,i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整数输入参数,其含义如下:
30.一种电梯,包括中央控制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运行时所述中央控制器调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362772.9A 2023-04-07 2023-04-07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Pending CN1165346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2772.9A CN116534686A (zh) 2023-04-07 2023-04-07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2772.9A CN116534686A (zh) 2023-04-07 2023-04-07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4686A true CN116534686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2772.9A Pending CN116534686A (zh) 2023-04-07 2023-04-07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46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29466B1 (en) Elevator system
CN110451367B (zh) 超高层电梯目的层群控系统
EP2195270B1 (en) Elevator system
JP5351510B2 (ja) 乗り場行先階予約式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477387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WO2010139846A1 (en) Elevator system
JP480670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0503409C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WO2019087249A1 (ja) 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運行管理方法
KR920001299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군관리장치
WO2009122002A1 (en) Elevator system
JPH077205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WO200509276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4340783B (zh) 电梯运转装置和电梯运转方法
JP472704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JP3650150B2 (ja) 瞬時的なセクタ割り付け方法
JPH01271380A (ja) 隣接階呼び出し指定式エレベータ並びに該エレベータに用いる群制御装置及びそのエレベータかごの優先割り当て方法
CN101863401A (zh) 电梯互联群控系统
CN116534686A (zh) 电梯运力分配系统、电梯运力分配方法及电梯
WO2007066403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2060149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201703928U (zh) 电梯互联群控系统
JPH03216471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Barker Is 2,000 Feet Per Minute Enough?
JPH04358682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