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2873A -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2873A
CN116512873A CN202210080131.XA CN202210080131A CN116512873A CN 116512873 A CN116512873 A CN 116512873A CN 202210080131 A CN202210080131 A CN 202210080131A CN 116512873 A CN116512873 A CN 116512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return
air supply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801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801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2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2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出风组件包括出风面板,出风面板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回风口的中心轴线相交非零夹角,以使回风口处的回风气流用于改变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根据本发明的出风组件,送风方向可调节,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Description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为提升车辆的驾乘人员的舒适性,通常在车辆内部设置通风系统,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送风换气等。
相关技术中,车辆内的送风部件的出风口处通过设置导风格栅等部件来实现送风方向的调节;然而,由于受到导风格栅等转动角度的限制等,送风部件的送风范围较小,难以满足驾乘人员差异化需求,且送风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占据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的送风方向可调节,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出风组件的送风部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送风部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送风部件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风组件,包括: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相交非零夹角,以使所述回风口处的回风气流用于改变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风组件,通过在出风面板上设置出风口和回风口,并使得回风口处的回风气流用于改变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从而调节出风组件的实际送风方向,便于打破导风格栅等因转动角度限制等对送风范围的限制,有利于扩大出风组件的送风范围,同时出风组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为其它部件的设置腾出更多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0°<α<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处未设置用于调节气流方向的导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均形成为长条形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风口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回风口的长度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开口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回风口的上方,且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出风口适于向上出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回风口适于向下回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出风气流的方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具有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且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面板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以用于驱动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吹出;回风风机,所述回风风机设于所述回风风道,以用于驱动气流通过所述回风口吸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部件,通过采用上述的出风组件,可以调节送风部件的送风方向,扩大送风范围。
根据本方面第三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的控制方法,所述送风部件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送风部件运行,所述回风口的气流流速V1与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速V2之比满足-200≤V1/V2≤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部件的控制方法,在扩大送风部件送风范围、调节送风部件送风方向的前提下,提升了送风部件的送风灵活性,使得送风部件更加实用,同时不会对送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提出过高要求。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送风部件,有利于提升车辆舒适性,同时送风部件占用空间较小,无需牺牲车辆内饰空间,便于车辆的合理布局。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部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送风部件的送风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送风部件的另一个送风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仪表盘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送风模拟结果图,其中送风部件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送风模拟结果图,其中送风部件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风部件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送风部件100、送风风道100a、回风风道100b、仪表盘101、
出风组件1、
出风面板11、
出风口11a、出风口的中心轴线L1、回风口11b、回风口的中心轴线L2、
送风风机2、回风风机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其中,出风组件1可以用于车辆中,但不限于此,例如出风组件1还可以用于其他能送风的出风装置中。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包括出风面板11,出风面板11形成有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间隔开设置,则出风口11a可以单独用于出风、回风口11b可以单独实现回风;出风口11a的中心轴线L1与回风口11b的中心轴线L2相交非零夹角,也就是说,出风口11a的中心轴线L1与回风口11b的中心轴线L2不平行,则出风口11a的气流方向与回风口11b的气流方向不平行,以使回风口11b处的回风气流用于改变出风口11a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从而改变出风组件1的实际送风方向。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出风口11a的中心轴线L1与回风口11b的中心轴线L2之间的夹角α≠0°;当出风口11a出风、且回风口11b未回风时,出风口11a具有一定的送风方向和送风范围,此时出风口11a的出风方向可以记为初始方向;当出风口11a出风、且回风口11b回风时,出风口11a附近会因回风口11b的回风形成一个负压区域,该负压区域使得气流具有朝向回风口11b流动,而出风口11a的出风气流具有一定出风压力,出风口11a的出风气流受到负压区域的影响,在横向压力梯度下,出风口11a的部分出风气流将偏向负压区域,而由于“边界层效应”,出风口11a的另一部分出风气流在上述部分出风气流的影响下也偏向负压区域,使得出风气流的方向整体朝向负压区域偏转,以偏离于上述初始方向,从而改变了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回风口11b回风时形成的负压区域的区域大小、区域压力等均会影响出封口的出风气流朝向负压区域的偏转程度;比如,出风口11a的出风压力与负压区域的区域压力的差值较大时,出风气流朝向负压区域的偏转程度相对较大,则出风组件1的实际送风方向相对于初始方向的偏离程度也相对较大,则出风组件1的实际送风方向相对于初始方向的偏离程度较大时,则意味着出风组件1在运行过程中吹扫的出风范围较大。
可见,可以通过调整负压区域的上述参数来调节出风口11a的实际送风方向,相对于一些技术中,通过导风板等部件调节出风口11a的送风方向,本申请中可以无需设置导风板等部件,有利于简化出风组件1的结构,节省出风组件1的占用空间,同时便于打破导风板等组件因转动角度限制等对送风范围的限制,有利于扩大出风组件1的出风范围;当出风组件1应用于车辆中时,可以为车辆的其他部件的设置腾出更多布置空间,也就是说,车辆中设置出风组件1后,可以无需牺牲过多的内饰布置空间,以便于实现车辆的合理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出风口11a”可以理解为出风组件1朝向使用环境中吹风的通风口,“回风口11b”可以理解为出风组件1自使用环境中吸风的通风口,也就是说,出风口11a处的气流可以自出风组件1通过出风口11a吹向使用环境中,回风口11b处的气流可以自使用环境中通过回风口11b吹至出风组件1。换言之,出风口11a处的出风气流与回风口11b处的回风气流的流向具有相反的趋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通过在出风面板11上设置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并使得回风口11b处的回风气流用于改变出风口11a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从而调节出风组件1的实际送风方向,便于打破导风格栅等因转动角度限制等对送风范围的限制,有利于扩大出风组件1的送风范围,同时出风组件1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为其它部件的设置腾出更多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组件1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送风逻辑;比如,出风组件1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出风口11a出风、且回风口11b未回风;在第二出风模式下,当出风口11a出风、且回风口11b回风。
可选地,在第二出风模式下,出风口11a具有多挡出风、且回风口11b具有多挡回风,每挡出风可以与任一挡回风匹配,便于使得出风组件1具有多种不同的送风方向。
可选地,在第二出风模式下,回风口11b具有多挡回风,且回风口11b的回风挡位实时调节,以实现出风组件1来回扫风的送风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口11a的中心轴线L1与回风口11b的中心轴线L2之间的夹角为α,0°<α<90°,即α可以取0°~9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例如α可以为10°、或25°、或40°、或62°、或80°等等,便于实现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的相对灵活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差异化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回风口11b相对于出风口11a如何设置(包括回风口11b与出风口11a之间的距离、回风口11b的中心轴线L2相对于出风口11a的中心轴线L1的倾斜程度等),只需保证回风口11b处有回风气流时,回风气流可以改变出风口11a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即可。
进一步可选地,α满足20°≤α≤60°,即α可以取20°~6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例如α可以为20°、或25°、或40°、或58°、或60°等等。由此,使得回风口11b相对于出风口11a的倾斜程度进一步合理化,以便于使得回风口11b产生的负压区域更好地影响出风口11a处的出风气流以调节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同时可以避免出风口11a处的较多气流通过回风口11b回流,以有效保证出风组件1的送风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中的至少一个处未设置用于调节气流方向的导流件(例如导流格栅、导流板等等),则包括以下多种方案:1、出风口11a处未设置用于调节出风气流的方向的导流件;2、回风口11b处未设置用于调节回风气流的方向的导流件;3、出风口11a处未设置用于调节出风气流的方向的导流件,且回风口11b处也未设置用于调节回风气流的方向的导流件。
由此,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中的上述至少一个可以无需为导流件的布置提供布置空间,有利于减小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的开口面积,降低出风组件1的加工成本,有利于实现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的隐藏式设计,使得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中的上述至少一个不易被用户察觉,同时有效节省了出风组件1的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出风组件1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均形成为长条形开口,则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同时便于使得出风组件1在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长条形开口,可以理解为该开口的长度大于该开口的宽度,长条形开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开口、长圆形开口、和椭圆形开口等规则形状,还可以为不规则形状;长条形开口还可以为长方形开口、长圆形开口和椭圆形开口等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或者长条形开口还可以为长方形开口、长圆形开口和椭圆形开口等中的至少一个与其他形状开口的组合,比如长条形开口可以为长方形开口与半圆形开口的组合,此时半圆形开口可以设于长方形开口的长度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长条形开口可以延直线延伸、也可以沿曲线延伸,使得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的出风面板11,降低对出风面板11的要求。
例如,在图1和图5的示例中,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均形成为长条形开口,且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均未设置导流件,从而有利于减小出风口11a的开口宽度、减小回风口11b的开口宽度,例如出风口11a可以大致形成为缝隙状开口、回风口11b可以大致形成为缝隙状开口,便于使得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不易被用户察觉,便于实现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的隐藏式设置,更加符合现代车辆中通风口的隐藏式设计理念,以保证车辆内饰的美观性和整体性,使得车辆更加实用。
可选地,在图5的示例中,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与回风口11b的长度方向平行,回风口11b的长度与出风口11a的长度相等,则便于使得回风口11b产生的负压区域可以在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上影响整个出风口11a的出风气流,以使出风口11a的出风气流的流向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调节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与回风口11b的长度方向平行,可以包括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与回风口11b的长度方向绝对平行或大致平行,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与回风口11b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时,出风口11a的长度方向与回风口11b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减小(例如不超过10°);回风口11b的长度与出风口11a的长度相等,可以包括回风口11b的长度与出风口11a的长度绝对相等或大致相等,回风口11b的长度与出风口11a的长度大致相等时,两者的长度相差较小,例如两者的长度差值不超过50mm。
此外,出风口11a的形状与回风口11b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出风口11a的形状与回风口11b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由于在出风组件1中,出风口11a可以作为出风组件1的主出风通口,本申请设置回风口11b的开口面积小于出风口11a的开口面积,便于在保证回风口11b的回风气流能改变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的前提下,保证出风组件1的送风量。
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均形成为长条形开口,出风口11a的宽度可以大于回风口11b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出风口11a位于回风口11b的上方,且出风口11a的中心轴线L1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出风口11a适于向上出风,则出风气流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朝上吹送;回风口11b的中心轴线L2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回风口11b适于向下回风,则回风气流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朝下流动,则当出风口11a出风、回风口11b未回风时,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向上吹送,当出风口11a出风、回风口11b回风时,出风口11a的出风气流朝下偏转,从而实现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的偏转调节,使得出风组件1可以朝上送风、也可以水平送风、还可以朝下送风。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11a的出风气流朝向偏转的程度可以通过设置回风口11b的回风参数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回风口11b位于出风口11a在出风气流的方向上的下游侧,则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出风口11a适于向前、向上出风,则在前后方向上,回风口11b位于出风口11a的前侧,使得回风口11b和出风口11a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有利于减小对出风面板11的其它部位对回风口11b的遮挡,以保证回风口11b处的回风气流带动出风口11a处的出风气流向下偏转,以调节出风组件1的送风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组件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风口11a还可以朝向其他方向出风,不限于图1-图4中所示的出风组件1的放置方式。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00,送风部件100具有送风风道100a和回风风道100b,且送风部件100包括出风组件1、送风风机2和回风风机3,出风组件1的出风口11a与送风风道100a连通,出风组件1的回风口11b与回风风道100b连通;送风风机2设于送风风道100a,送风风机2用于驱动气流通过出风口11a吹至,则送风风机2用于驱动送风风道100a内的气流通过出风口11a吹至送风部件100的使用环境中,回风风机3设于回风风道100b,回风风机3用于驱动气流通过回风口11b吸入,则回风风机3用于驱动送风部件100的使用环境中的气流通过回风口11b流至回风风道100b内。
可见,出风口11a位于送风风机2的出风侧,回风口11b位于回风风机3的回风侧,即在出风气流的方向上,出风口11a位于送风风机2的下游侧,在回风气流的方向上,回风口11b位于回风风机3的上游侧,送风风机2用于实现出风口11a的出风,回风风机3用于实现回风口11b的回风。
其中,出风组件1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风组件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00,通过采用上述的出风组件1,可以调节送风部件的送风方向,扩大送风范围;送风部件100用于车辆中时,可以无需牺牲车辆舱内饰空间,便于车辆的合理布局。
可以理解的是,送风风机2的转速与回风风机3的转速之比、送风风机2的风量与回风风机3的风量之比、出风口11a的开口面积与回风口11b的开口面积之比、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与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之比等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00的控制方法,送风部件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00,控制方法包括:
如图8所示,送风部件100运行,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V1与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V2之比满足-200≤V1/V2≤0,则V1/V2可以选取[-200,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从而在扩大送风部件100送风范围、调节送风部件100送风方向的前提下,提升了送风部件100的送风灵活性,使得送风部件100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送风需求,提升适用性,使得送风部件100更加实用,同时上述流速比值的设置范围,不会对送风风机2和回风风机3的性能提出过高要求,便于实现流速比值的设置。
其中,当V1/V2=0时,回风口11b并未回风;当V1/V2<0时,由于出风口11a和回风口11b的气流流动具有相反趋势,则记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为正值时,则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为负值,而记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为负值时,则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为正值。
可见,V1/V2的绝对值可以大于1、或小于1、或等于1,即V1的绝对值可以大于V2的绝对值、或者V1的绝对值可以小于V2的绝对值、或者V1的绝对值可以等于V2的绝对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00的控制方法,在扩大送风部件100送风范围、调节送风部件100送风方向的前提下,提升了送风部件100的送风灵活性,使得送风部件100更加实用,同时不会对送风风机2和回风风机3提出过高要求。
当然,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V1与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V2之比不限于上述取值范围,例如V1/V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扩大了V1/V2的取值范围,使得送风部件100设置更加灵活。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送风部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送风部件100,有利于提升车辆舒适性,同时送风部件100占用空间较小,无需牺牲车辆内饰空间,便于车辆的合理布局。
可选地,车辆具有空调器,送风部件100设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使得空调器通过送风部件100对车辆内部环境进行送风,有利于扩大空调器的送风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出风组件1设于车辆的仪表盘101,便于实现车辆的仪表盘101与出风组件1的集成布置,同时可以避让车辆的车顶区域和A柱区域等,利于提高车辆的整体强度,且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此时,送风部件100的送风方向可调,有利于壁面送风直吹驾乘人员,提升车辆舒适性。
可选地,出风组件1与车辆的副驾驶座位相对应,以减小送风组件对位于驾驶座位的驾驶员的影响。
可选地,出风面板11可以与仪表盘101的壳体为一体成型件,或者,出风面板11通过装配手段安装于仪表盘101的壳体。
其中,出风面板11与仪表盘101的壳体可以一次加工成型。当然,还可以在仪表盘101的壳体加工成型的基础上再加工出风面板11,此时出风面板11和仪表盘101的壳体可以经过两次加工工序后成型。可以理解的是,无论出风面板11与仪表盘101的壳体的具体加工顺序如何,只要满足在整体加工完毕后出风面板11与仪表盘101的壳体为一体化结构即可。
本申请发明人对于采用送风部件100的车辆进行了模拟,流场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中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为7m/s,回风口11b未回风,即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为0,送风部件100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向上送风,气流可以通过车辆内的顶部吹向车辆后排座位处,图7中出风口11a的气流流速为7m/s,回风口11b的气流流速为-3m/s,送风部件100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向下送风,气流可以通过车辆前排座位的底部吹向后排座位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相交非零夹角,以使所述回风口处的回风气流用于改变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0°<α<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处未设置用于调节气流方向的导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回风口均形成为长条形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风口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回风口的长度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开口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回风口的上方,且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出风口适于向上出风,所述回风口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回风口适于向下回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出风气流的方向上的下游侧。
9.一种送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件具有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且包括: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面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送风风道,以用于驱动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吹出;
回风风机,所述回风风机设于所述回风风道,以用于驱动气流通过所述回风口吸入。
10.一种送风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件为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部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送风部件运行,所述回风口的气流流速V1与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速V2之比满足-200≤V1/V2≤0。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车辆的仪表盘。
CN202210080131.XA 2022-01-24 2022-01-24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Pending CN116512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0131.XA CN116512873A (zh) 2022-01-24 2022-01-24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0131.XA CN116512873A (zh) 2022-01-24 2022-01-24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2873A true CN116512873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80131.XA Pending CN116512873A (zh) 2022-01-24 2022-01-24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28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478B (zh) 具有高纵横比的热系统
CN100450804C (zh) 汽车空调装置
JP475878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08023535A1 (fr) Climatiseur pour véhicule
CN112440681A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JP662797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42082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5044506A (ja) ベントダクト連結構造
CN116512873A (zh) 出风组件、送风部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JP3747816B2 (ja)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
US11919370B2 (en) Air-guiding device for an interior of a motor vehicle
WO2020201670A1 (en) Vehicle vent assembly
CN210161875U (zh) 一种汽车的空调出风系统及汽车
CN220314656U (zh)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JP200819511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802113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US11951807B2 (en) Ventilation device, method and vehicle
JP3532403B2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装置における空気ダクト構造
JP6399286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201307566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8583196B (zh) 除霜器构造
JP7211035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CN221213415U (zh) 空调出风结构和车辆
CN219749460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CN112440680B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