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656U -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656U
CN220314656U CN202321854183.4U CN202321854183U CN220314656U CN 220314656 U CN220314656 U CN 220314656U CN 202321854183 U CN202321854183 U CN 202321854183U CN 220314656 U CN220314656 U CN 220314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ilation holes
different
air supply
distribu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41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海宁
白俊
程海文
刘凡
孙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41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布风板用于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布风板包括至少两个送风区,不同的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不同部位,每个送风区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其中,在不同的送风区中,通风孔的孔径和/或排布密度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具有分别对应乘员不同部位的送风区,可以根据乘员不同部位对风量及风速的感受,控制经过不同送风区的风量以及风速,从而使乘员的体感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造型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视出风口也就是行业里常说的传统式出风口,出风口处设有左右和上下导风叶片,通过导风叶片角度调整实现风口开关以及风向调节,这种风口大多造型突兀,较难与内饰融为一体。并且此类的空调出风气流束集中,驾乘人员吹风感强,舒适性差。另一种是半隐藏式风口,原理上同传统风口,通过调整可视风口长宽比,在外观造型上与汽车内饰风格统一,但空调出风气流束呈扁平状,风感较强。此类出风口在整车开空调后,长时间气流正对体表直吹,会引起吹风区域过冷,导致乘客抱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及汽车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布风板,所述布风板用于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所述布风板包括至少两个送风区,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不同部位,每个所述送风区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其中,在不同的所述送风区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和/或排布密度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具有分别对应乘员不同部位的送风区,可以根据乘员不同部位对风量及风速的感受,控制经过不同送风区的风量以及风速,从而使乘员的体感更加舒适。
可选地,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排布密度不同,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孔径相同。
可选地,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相同,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不同。
可选地,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多个所述通风孔的总截面积不同。
可选地,所述布风板包括:
第一送风区,所述第一送风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面部;
第二送风区,所述第二送风区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躯干部;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总截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总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排布密度;或者
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排布密度,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孔径。
可选地,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三送风区,所述第三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手部;并且/或者
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四送风区,所述第四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腰部。
可选地,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五送风区,所述第五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腿部;并且/或者
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六送风区,所述第六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脚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出风口;和
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所述布风板覆盖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空调,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因此具有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空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空调,因此具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在汽车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布风板造型简洁,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可以使汽车内部整体布局统一。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空调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空调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布风板 A1: 第一送风区
A2: 第二送风区 10: 第一通风孔
20: 第二通风孔 1: 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风板100、汽车空调及汽车,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和图2对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100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布风板100,用于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1。布风板100包括至少两个送风区,不同的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不同部位,每个送风区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具体地,汽车空调的风通过布风板100后,输送到汽车内部,并作用于乘车人。将布风板100设置为具有不同的送风区,可以同时满足乘员不同部位对于风量或风速的需求。例如,乘员的头部对空调风的风量或风速的需求较低。空调风长时间的大量或快速的吹送到乘员的头部,会导致乘车人的舒适度降低,还会对乘员健康造成影响。而乘员的身体部位对于风量或风速的需求较高,较弱的空调风或较小的风量会使乘车人的身体部位对于风的感受不足,导致乘车人对空调的作用效果的满意度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风板100,通过划分多个不同送风区的方式,对应乘员不同的部位,可以同时满足乘员不同部位不同的风量及风速的需求,提升乘车人的体感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乘员的不同部位的送风量和风速的控制,通过在不同的送风区中,设置不同的通风孔的孔径和/或排布密度来进行。
可以是,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相同,而排布密度不同。也可以是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不同,而排布密度相同。还可以是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不同,排布密度也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文中所说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可以是单位面积内,开设通风孔的数量。
或者,排布密度通过通风孔之间的距离来表征,例如在不同的送风区之间,相邻的通风孔之间的距离大者代表排布密度小,相邻的通风孔之间的距离小者代表排布密度大。
另外,不同的送风区的多个通风孔的总截面积不同。总截面积表示送风区内通风孔的开孔的总面积,即可以通过风的所有通风孔的面积的总和。通风孔的总截面积大则表示该送风区的送风总量大,通风孔的总截面积小则表示该送风区的送风总量小。
换言之,本申请可以通过对不同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和/或排布密度的设计,来调控通风孔的总截面积,进而调控不同送风区的风量。
例如,在不同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相同的情况下,排布密度大的送风区相应的通风孔的总截面积大,这也表示该区的通风孔的总数量多,因而风量大。
在在不同送风区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若不同区域之间的通风孔的总数量也相同,则孔径大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总截面积大因而风量大。另外,风通过小孔时气流的损失较大,风通过大孔时气流的损失较小。由此孔大的送风区风速相对较大,孔小的送风区风速相对较小。若需进一步调节风量,虽然不同送风区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相同,但依然可以设置不同区域的通风孔的数量不同,换言之不同区域之间的总面积不同,这样也可进一步改变通风孔的总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风板100,具有分别对应乘员不同部位的送风区,可以根据乘员不同部位对风量及风速的感受,控制经过不同送风区的风量以及风速,从而使乘员的体感更加舒适。此外,对于不同送风区,通过将不同尺寸的通风孔和不同排布密度的多种配合,实现不同送风区的控风效果不同,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多种设计。布风板100造型简洁,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1,可以使汽车内部整体布局统一。使用通风孔的设计,使通过布风板100的风呈点状,降低吹风感,实现柔风感,提升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不同,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相同。由此,通过设计不同排布密度的通风孔来设计通过的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相同,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不同。由此通过设计孔径不同的通风孔来调整通过的风量及风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还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不同。同时,不同的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也不同。由此对于通过的风量及风速的控制,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设计。
空调的出风口1的位置的不同,风量及风速带给乘车人的实际感受也不尽相同。例如布风板100设置至位于车辆B柱区域的空调的出风口1,其设置的方式可以为纵向设置,则布风板100的上部位置可以对应乘员的头部,则风量或风速可以相对较小。例如布风板100设置至位于中控台处或驾驶位侧部的位置。布风板100可以设置为横向,则布风板100靠近乘员的身体部位的送风区,可以设置为通过的风量和风速相对较大。
若空调的出风口1的位置较高,对应的主要为乘员的头部的位置,则布风板100的不同送风区均可以使用孔径较小的通风孔,或降低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相应地,若空调的出风口1的位置较低,对应的主要为乘员的身体部的位置。则布风板100的不同送风区均可以使用孔径较大的通风孔,或提升通风孔的排布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示出了一种可设置于B柱处的布风板,图2示出了一种可设置于左舵车辆副驾驶位的布风板。布风板100包括第一送风区A1和第二送风区A2。第一送风区A1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0,第一送风区A1用于对应乘员的面部。第二送风区A2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20,第二送风区A2用于对应乘员的躯干部。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第二通风孔20的总截面积大于多个第一通风孔10的总截面积。即通过第一送风区A1的风量及风速均小于通过第二送风区A2的风量及风速。
在该优选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通风孔10的孔径小于第二通风孔20的孔径,第一通风孔10的排布密度等于第二通风孔20的排布密度。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通风孔10在第一送风区A1的总截面积,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为第一总截面积。用SA1表示:SA1=NA1π(DA1/2)2
其中,DA1为第一通风孔10的直径,NA1为第一通风孔10的数量。
相应地,多个第二通风孔20在第二送风区A2的总截面积,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为第二总截面积。用SA2表示:SA2=NA2π(DA2/2)2
其中,DA2为第二通风孔20的直径,NA2为第二通风孔20的数量。
由于,DA1<DA2。因此,SA1<SA2
第一通风孔10的孔径小于第二通风孔20的孔径。因此,第一通风孔10和第二通风孔20的排布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通风孔10的总截面积小于第二通风孔20的总截面积。从而使得通过第一通风孔10的空调风的风速和风量均比较小。
在该优选实施例的再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通风孔10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二通风孔20的排布密度,第一通风孔10的孔径等于第二通风孔20的孔径。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通风孔10在第一送风区A1的总截面积,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为第一总截面积。第一总截面积用SA1表示:SA1=NA1π(DA/2)2
其中,DA为第一通风孔10和第二通风孔20的直径,NA1为第一通风孔10的数量。
相应地,多个第二通风孔20在第二送风区A2的总截面积,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为第二总截面积。第二总截面积用SA2表示:SA2=NA2π(DA/2)2
其中,DA为第一通风孔10和第二通风孔20的直径,NA2为第二通风孔20的数量。
因此,SA1<SA2
第一通风孔10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二通风孔20的排布密度。在第一通风孔10的孔径与第二通风孔20的孔径相同的情况下。因此,第一通风孔10的总截面积小于第二通风孔20的总截面积。从而使得通过第一通风孔10的空调风的风量较小。
综上,在空调风经过第一送风区A1和第二送风区A2时。通过第一送风区A1的风量和风速较小,通过第二送风区A2的风量和风速较大。第一送风区A1对应乘员的头部,因此,较小的风量和风速,会更加柔和,给乘车人更舒适的风感。第二送风区A2对应乘员的身体的部位,因此较大的风量和风速可以给乘车人快速控温。例如夏天,可以快速给乘车人带来凉爽的感觉。冬天可以通过热风给乘车人快速暖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布风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三送风区(图中未示出),第三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手部。对于乘员的手部的送风的风量及风速的控制,可以根据需求对第三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或排布密度设定。设定多个送风区,可以使布风板100的送风能力更加细化,带给乘车人更好的风感体验。
进一步地,布风板100还可以包括第四送风区(图中未示出),第四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腰部。对于乘员的腰部的送风的风量及风速的控制,可以根据需求对第四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或排布密度设定。设定多个送风区,可以使布风板100的送风能力更加细化,带给乘车人更好的风感体验。
此外,布风板100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三送风区和第四送风区,通过第三送风区和第四送风区的配合,同时对乘员的手部和腰部送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设置针对手部和腰部的送风量和风速,给乘员更好的空调使用感受。并且提升空调整体的人性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布风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五送风区(图中未示出),第五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腿部。对于乘员的腿部的送风的风量及风速的控制,可以根据需求对第五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或排布密度设定。设定多个送风区,可以使布风板100的送风能力更加细化,带给乘车人更好的风感体验。
进一步地,布风板100还可以包括第六送风区(图中未示出),第六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脚部。对于乘员的脚部的送风的风量及风速的控制,可以根据需求对第六送风区的通风孔的孔径或排布密度设定。设定多个送风区,可以使布风板100的送风能力更加细化,带给乘车人更好的风感体验。
此外,布风板100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五送风区和第六送风区,通过第五送风区和第六送风区的配合,同时对乘员的腿部和脚部送风。结合不同的孔径的通风孔,或者不同的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给乘员更好的空调使用感受。并且提升空调整体的人性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出风口1和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100,布风板100覆盖出风口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100,因此具有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100相同的效果。
可选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导风板,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1且位于布风板100的内侧,导风板用于调节风的方向。通过导风板调节空调风的风向,配合布风板100控制空调风的风量和风速,可以对空调风的控制更加精确,给乘车人的体验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因此具有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在汽车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布风板100,布风板100造型简洁,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1,可以使汽车内部整体布局统一。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布风板,用于覆盖汽车空调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包括至少两个送风区,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不同部位,每个所述送风区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其中,在不同的所述送风区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和/或排布密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排布密度不同,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孔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相同,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送风区的多个所述通风孔的总截面积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包括:
第一送风区,所述第一送风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面部;
第二送风区,所述第二送风区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躯干部;
其中,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总截面积大于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总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排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排布密度;或者
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排布密度,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孔径等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三送风区,所述第三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手部;并且/或者
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四送风区,所述第四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腰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五送风区,所述第五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腿部;并且/或者
所述布风板还包括第六送风区,所述第六送风区用于对应乘员的脚部。
9.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出风口;和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布风板,所述布风板覆盖所述出风口。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
CN202321854183.4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20314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4183.4U CN220314656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4183.4U CN220314656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656U true CN220314656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4183.4U Active CN220314656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628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ユニット
CN101372199B (zh) 用于汽车的空调装置
KR20180117686A (ko) 고종횡비 통풍구를 갖는 열 시스템
EP1273465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0450804C (zh) 汽车空调装置
JP2001199235A (ja) 自動車の乗員コンパートメントへ空気を拡散する装置
KR10111366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EP1079981B1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load carrying post
JP662797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20314656U (zh) 一种布风板、汽车空调系统及汽车
EP1867507B1 (en) Air vent outlet nozzle
CN110385962A (zh) 一种空调风道系统
CN212353522U (zh) 汽车吹风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JP6761691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602839B2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208263926U (zh) 一种客车及其客车空调系统
DE102016208809A1 (de)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zur individuellen Klimatisierung, Klimatisierungssystem, Verfahren zur individuellen Klimatisierung, Computerprogramm und Kraftfahrzeug
KR101238229B1 (ko) 차량용 후석 공조장치
JP200818395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0161875U (zh) 一种汽车的空调出风系统及汽车
JP3757510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4106322B2 (ja) 鉄道車両
CN110920340B (zh) 车辆座舱出风结构
CN214355449U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及包括该通风装置的车门
CN211280551U (zh) 车内出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