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5343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05343A
CN116505343A CN202310721275.3A CN202310721275A CN116505343A CN 116505343 A CN116505343 A CN 116505343A CN 202310721275 A CN202310721275 A CN 202310721275A CN 116505343 A CN116505343 A CN 116505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harness terminal
conveyor belt
new energy
conta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12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05343B (zh
Inventor
刘有文
段平
陈斯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versea Wi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versea Wi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versea Wi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versea Wi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12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05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05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5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05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05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2Maintenance of line connectors, e.g. clea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束端子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上开设多个让位孔,传送带的一端上表面放置有待加工的线束端子,线束端子的壳体坐落在传送带上,线束端子的插针下端贯穿至让位孔内,线束端子的插针上端上方位置设有矫正单元;该线束端子矫正设备,能够流水线式矫正修复线束端子,效率高,省时省力,同时通过轮体的挤压矫正,能够将插针统一矫正到初始笔直状态,且能够将所有的插针挤压矫正同一个程度,保证公母线束端子插接时,插针能够顺利对接一起。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端子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内部的驱动动力和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传输电力和电信号,为了方便模块化组装和后期的拆卸维修,在导线的端部连接上线束端子,线束端子的插拔快捷接通与断开,实现模块化组装和后期的便捷拆卸维修。
线束端子一般有壳体和插针组成,壳体上设置有卡合结构,实现公母壳体的卡合固定,插针也是如此,有公母头之分,公头的端部缠绕母头端部内,实现电性连接;线束端子在实际使用中,长时间未保养,紧固雨水和泥土的污染,公母壳体难以拆离,还行强行拆开,倒置插针被挤压弯曲,同时线束端子的插针在不使用时,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异物的挤压,将插针挤压弯曲,再拿去使用时,公母插针也就未能有效对接一起,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多,所使用线束端子的数量也增多,同时有上述问题的线束端子也随之增大,大量的线束端子依靠人工手持钳体矫正校直,一是工作量大,二是通过人眼观察矫正,难以保证线束端子的在后期使用时安全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参照图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包括传送带,传送带上开设多个让位孔,传送带的一端上表面放置有待加工的线束端子,线束端子的壳体坐落在传送带上,线束端子的插针下端贯穿至让位孔内,线束端子的插针上端上方位置设有矫正单元;
所述矫正单元包括一号气缸,一号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衔接板,衔接板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杆体,杆体与线束端子的插针一一对应,杆体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固接有支撑杆,同一个杆体一侧的两个支撑杆呈倒置的字母“V”形状,同一个杆体相对的两个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轮体,轮体中间位置表面开设环形状的凹槽;
该线束端子矫正设备,能够流水线式矫正修复线束端子,效率高,省时省力,同时通过轮体的挤压矫正,能够将插针统一矫正到初始笔直状态,且能够将所有的插针挤压矫正同一个程度,保证公母线束端子插接时,插针能够顺利对接一起。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内部开设空腔,空腔内设有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从动链轮和链条;每个所述杆体的上端贯穿至空腔内,每个杆体的上端外圈固接从动链轮,衔接板内部还设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每个杆体上的从动链轮传动连接;主动链轮的轴体连接有电机,电机固接在衔接板上,主动链轮带动链条传动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带动杆体转动,当插针的端部置于轮体之间后,杆体转动,轮体绕插针公转,对弯曲的插针挤压校直,实现多方位多角度挤压,能够将朝不同方向的插针挤压矫正校直。
优选的,每个所述杆体轴线位置开设贯穿孔;在插针沿着轮体移动,并导入到贯穿孔内,插针的上端表面在贯穿孔旋转,与贯穿孔发生摩擦,对插针表面进行除锈打磨处理,提高电性接触效果。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有预压单元;所述预压单元包括二号气缸,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垂直指向传送带上放置的待加工的线束端子,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横杆,两个横杆相对的侧壁两侧固接有弹性板,其中传送带一侧的弹性板呈U形状,传送带另一侧的弹性板呈“一”字形状,弹性板的端部倾斜向上翘起设置,弹性板挤压在线束端子的壳体上端面两侧;在一号气缸在没有下推衔接板时,待矫正的线束端子置于两个横杆之间,然后驱动二号气缸,二号气缸推动弹性板,弹性板滑入到壳体的上端面,并将壳体挤压在传送带上,提高壳体放置在传送带上后的稳定性,相对靠近的两个弹性板相互插接一起,一同挤压壳体,然后驱动一号气缸,下推衔接板,轮体置于插针的上端,并触碰到插针,同时将插针挤压校直矫正,若没有弹性板预先将壳体挤压固定在传送带上,在轮体触动倾斜弯曲的插针时,可能会将壳体挤压倾倒。
优选的,所述二号气缸的输出端还固接有压板,压板的位于弹性板的上侧,压板用于挤压线束端子的插针;在驱动二号液压缸时,二号液压缸输出分为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第一行程,二号液压缸推动弹性板和压板,弹性板挤压在壳体上,同时压板相互靠近,并对倾斜的插针进行挤压,使得插针的端部均在同一个面上弯曲,而这则有助于插针的上端在置于轮体之间时,插针的上端能够有效被轮体挤压住,从而实现插针的矫正校直,第二行程则是,压板的相对远离,二号气缸的输出端后侧一部分,压板向后撤离,为轮体的公转提供空间,但是弹性板依旧能够挤压壳体上端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设有推板,推板架设在地面上,传送带的上层下表面沿推板上表面滑动,推板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让位槽,让位槽沿线束端子移动方向开设;在弹性板将壳体下压在传送带上时,传送带自身质地柔软且有弹性,会被下压凹陷,致使壳体无法稳定住,壳体可能会出现侧压倾倒的问题,为此设置了推板,推板将传送带托住,也是将壳体托住,在弹性板下压壳体时,推板支撑住传送带,使得壳体置于水平状态的传送带上,同时推板上开设让位槽,使得插针的下端能够沿着让位槽移动,且不会对线束端子的移动造成阻碍。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上还开设多个凹部,凹部一一与让位孔对应,线束端子的壳体下端嵌入在凹部内;在传送带上开设凹部,凹部形状与壳体的下端面形状相同,且在放置壳体时,壳体的下端面坐落在凹部内,对壳体进行限位,使得线束端子能够精确移动到矫正单元的正下方,在一号气缸下推轮体过程中,插针的上端能够更准确插入轮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侧壁上设有衔接板,衔接板的端部水平向弹性板的下方延伸设置,衔接板的端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一排挤压轮,挤压轮的外圈挤压转动在传送带外侧上;设置挤压轮,挤压轮能够起到挤压传送带的作用,在壳体放置在凹部内,凹部移动到挤压轮为止,挤压轮向壳体方向挤压传送带,使得传送带进一步紧实挤压包裹住壳体的下端位置,提高壳体在传送带上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个条形状的凸起;在压板上设置凸起,凸起能够挤压在插针表面的凸点位置,该凸点为插针折弯点,能够有效将插针挤压矫正。
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末端位置设有斜坡,斜坡靠近于传送带的传送末端,且传输带的末端转轴两侧设有导料板;在让位槽内设置斜坡,在传送带带动线束端子向斜坡方向移动时,插针的下端沿着斜坡滑动,同时斜坡上顶插针,将线束端子逐渐顶出凹部,最后线束端子被上顶推出让位孔,之后沿着导料板滑离该矫正设备,且不需要人工手持下料,节省劳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能够流水线式矫正修复线束端子,效率高,省时省力,同时通过轮体的挤压矫正,能够将插针统一矫正到初始笔直状态,且能够将所有的插针挤压矫正同一个程度,保证公母线束端子插接时,插针能够顺利对接一起。
2.本发明的主动链轮的轴体连接有电机,电机固接在衔接板上,主动链轮带动链条传动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带动杆体转动,当插针的端部置于轮体之间后,杆体转动,轮体绕插针公转,对弯曲的插针挤压校直,实现多方位多角度挤压,能够将朝不同方向的插针挤压矫正校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第三视角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矫正单元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中衔接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预压单元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线束端子矫正设备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压板的立体图。
图中:1、传送带;2、让位孔;3、壳体;4、插针;5、一号气缸;6、衔接板;7、杆体;8、支撑杆;9、轮体;10、空腔;11、从动链轮;12、链条;13、主动链轮;14、贯穿孔;15、二号气缸;16、横杆;17、弹性板;18、压板;19、推板;20、让位槽;21、凹部;22、连接板;23、挤压轮;24、凸起;25、斜坡;26、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9,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上开设多个让位孔2,传送带1的一端上表面放置有待加工的线束端子,线束端子的壳体3坐落在传送带1上,线束端子的插针4下端贯穿至让位孔2内,线束端子的插针4上端上方位置设有矫正单元;
所述矫正单元包括一号气缸5,一号气缸5的输出端固接有衔接板6,衔接板6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杆体7,杆体7与线束端子的插针4一一对应,杆体7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固接有支撑杆8,同一个杆体7一侧的两个支撑杆8呈倒置的字母“V”形状,同一个杆体7相对的两个支撑杆8之间转动连接有轮体9,轮体9中间位置表面开设环形状的凹槽;
针对于插针4出现倾斜弯曲的线束端子,将其收集起来,首先逐一对插针4进行手工矫正,用尖嘴钳夹持住插针4,将其弯折趋于笔直的状态,人工用尖嘴钳矫正有局限性,未能将插针4矫正到统一的标准要求,之后集中投入到线束端子矫正设备中进行矫正维修,将线束端子放置在传送带1上,壳体3坐落在传送带1上,插针4下端贯穿至让位孔2内,然后通过传送带1出传送至矫正单元的下方,然后驱动一号气缸5,一号气缸5的输出端下推衔接板6,轮体9包裹住插针4的上端,同时插针4的上端沿沿着轮体9的表面移动,因插针4的上端预先通过尖嘴钳夹持矫正过,所以插针4的上端不会嵌入在相邻两个轮体9之间的缝隙内,只会沿着轮体9向上移动,同时又因多个轮体9呈字母“V”形状排列设置,以及每个轮体9的表面开设有凹槽,约束插针4的移动路径,插针4的上端移动到最上方相对两个轮体9之间,使得插针4逐渐被轮体9挤压校直,实现所有插针4统一矫正,校直到同一个笔直程度,矫正之后,一号气缸5带动轮体9上移复位,轮体9不再挤压插针4,然后传送带1再次移动,传送线束端子,此时已经矫正之后的线束端子移动传送带1的末端,后续的线束端子移动到矫正单元的下方,重复上述操作,循环往复即可;
该线束端子矫正设备,能够流水线式矫正修复线束端子,效率高,省时省力,同时通过轮体9的挤压矫正,能够将插针4统一矫正到初始笔直状态,且能够将所有的插针4挤压矫正同一个程度,保证公母线束端子插接时,插针4能够顺利对接一起。
参照图7和图8,所述衔接板6内部开设空腔10,空腔10内设有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从动链轮11和链条12;每个所述杆体7的上端贯穿至空腔10内,每个杆体7的上端外圈固接从动链轮11,衔接板6内部还设有主动链轮13,主动链轮13通过链条12与每个杆体7上的从动链轮11传动连接;主动链轮13的轴体连接有电机,电机固接在衔接板6上,主动链轮13带动链条12传动从动链轮11,从动链轮11带动杆体7转动,当插针4的端部置于轮体9之间后,杆体7转动,轮体9绕插针4公转,对弯曲的插针4挤压校直,实现多方位多角度挤压,能够将朝不同方向的插针4挤压矫正校直。
参照图8,每个所述杆体7轴线位置开设贯穿孔14;在插针4沿着轮体9移动,并导入到贯穿孔14内,插针4的上端表面在贯穿孔14旋转,与贯穿孔14发生摩擦,对插针4表面进行除锈打磨处理,提高电性接触效果。
参照图5、图6、图10、图11和图13,所述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预压单元;所述预压单元包括二号气缸15,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垂直指向传送带1上放置的待加工的线束端子,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固接有横杆16,两个横杆16相对的侧壁两侧固接有弹性板17,其中传送带1一侧的弹性板17呈U形状,传送带1另一侧的弹性板17呈“一”字形状,弹性板17的端部倾斜向上翘起设置,弹性板17挤压在线束端子的壳体3上端面两侧;在一号气缸5在没有下推衔接板6时,待矫正的线束端子置于两个横杆16之间,然后驱动二号气缸15,二号气缸15推动弹性板17,弹性板17滑入到壳体3的上端面,并将壳体3挤压在传送带1上,提高壳体3放置在传送带1上后的稳定性,相对靠近的两个弹性板17相互插接一起,一同挤压壳体3,然后驱动一号气缸5,下推衔接板6,轮体9置于插针4的上端,并触碰到插针4,同时将插针4挤压校直矫正,若没有弹性板17预先将壳体3挤压固定在传送带1上,在轮体9触动倾斜弯曲的插针4时,可能会将壳体3挤压倾倒。
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还固接有压板18,压板18的位于弹性板17的上侧,压板18用于挤压线束端子的插针4;在驱动二号液压缸时,二号液压缸输出分为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第一行程,二号液压缸推动弹性板17和压板18,弹性板17挤压在壳体3上,同时压板18相互靠近,并对倾斜的插针4进行挤压,使得插针4的端部均在同一个面上弯曲,而这则有助于插针4的上端在置于轮体9之间时,插针4的上端能够有效被轮体9挤压住,从而实现插针4的矫正校直,第二行程则是,压板18的相对远离,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后侧一部分,压板18向后撤离,为轮体9的公转提供空间,但是弹性板17依旧能够挤压壳体3上端面位置。
参照图3、图5、图11和图12,所述传送带1的上下两层之间设有推板19,推板19架设在地面上,传送带1的上层下表面沿推板19上表面滑动,推板19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让位槽20,让位槽20沿线束端子移动方向开设;在弹性板17将壳体3下压在传送带1上时,传送带1自身质地柔软且有弹性,会被下压凹陷,致使壳体3无法稳定住,壳体3可能会出现侧压倾倒的问题,为此设置了推板19,推板19将传送带1托住,也是将壳体3托住,在弹性板17下压壳体3时,推板19支撑住传送带1,使得壳体3置于水平状态的传送带1上,同时推板19上开设让位槽20,使得插针4的下端能够沿着让位槽20移动,且不会对线束端子的移动造成阻碍。
参照图10和图12,所述传送带1上还开设多个凹部21,凹部21一一与让位孔2对应,线束端子的壳体3下端嵌入在凹部21内;在传送带1上开设凹部21,凹部21形状与壳体3的下端面形状相同,且在放置壳体3时,壳体3的下端面坐落在凹部21内,对壳体3进行限位,使得线束端子能够精确移动到矫正单元的正下方,在一号气缸5下推轮体9过程中,插针4的上端能够更准确插入轮体9之间。
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推板19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端部水平向弹性板17的下方延伸设置,连接板22的端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一排挤压轮23,挤压轮23的外圈挤压转动在传送带1外侧上;设置挤压轮23,挤压轮23能够起到挤压传送带1的作用,在壳体3放置在凹部21内,凹部21移动到挤压轮23为止,挤压轮23向壳体3方向挤压传送带1,使得传送带1进一步紧实挤压包裹住壳体3的下端位置,提高壳体3在传送带1上的稳定性。
参照图13,所述压板18的内侧壁上设有个条形状的凸起24;在压板18上设置凸起24,凸起24能够挤压在插针4表面的凸点位置,该凸点为插针4折弯点,能够有效将插针4挤压矫正。
实施例二:
参照图12,对比实施例一,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让位槽20的末端位置设有斜坡25,斜坡25靠近于传送带1的传送末端,且传输带的末端转轴两侧设有导料板26;在让位槽20内设置斜坡25,在传送带1带动线束端子向斜坡25方向移动时,插针4的下端沿着斜坡25滑动,同时斜坡25上顶插针4,将线束端子逐渐顶出凹部21,最后线束端子被上顶推出让位孔2,之后沿着导料板26滑离该矫正设备,且不需要人工手持下料,节省劳动力。
工作原理:在一号气缸5在没有下推衔接板6时,待矫正的线束端子置于两个横杆16之间,然后驱动二号气缸15,二号气缸15推动弹性板17,弹性板17滑入到壳体3的上端面,并将壳体3挤压在传送带1上,提高壳体3放置在传送带1上后的稳定性,相对靠近的两个弹性板17相互插接一起,一同挤压壳体3,然后驱动一号气缸5,一号气缸5的输出端下推衔接板6,轮体9包裹住插针4的上端,同时插针4沿着轮体9的表面移动,因多个轮体9呈字母“V”形状排列设置,插针4的上端移动到最上方相对两个轮体9之间,使得插针4逐渐被轮体9挤压校直,将所有插针4统一矫正,校直到同一个笔直程度,矫正之后,一号气缸5带动轮体9上移复位,轮体9不再挤压插针4,然后传送带1再次移动,传送线束端子,此时已经矫正之后的线束端子移动传送带1的末端,后续的线束端子移动到矫正单元的下方,重复上述操作,循环往复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上开设多个让位孔(2),传送带(1)的一端上表面放置有待加工的线束端子,线束端子的壳体(3)坐落在传送带(1)上,线束端子的插针(4)下端贯穿至让位孔(2)内,线束端子的插针(4)上端上方位置设有矫正单元;
所述矫正单元包括一号气缸(5),一号气缸(5)的输出端固接有衔接板(6),衔接板(6)下表面连接有多个杆体(7),杆体(7)与线束端子的插针(4)一一对应,杆体(7)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固接有支撑杆(8),同一个杆体(7)一侧的两个支撑杆(8)呈倒置的字母“V”形状,同一个杆体(7)相对的两个支撑杆(8)之间转动连接有轮体(9),轮体(9)中间位置表面开设环形状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6)内部开设空腔(10),空腔(10)内设有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从动链轮(11)和链条(12);每个所述杆体(7)的上端贯穿至空腔(10)内,每个杆体(7)的上端外圈固接从动链轮(11),衔接板(6)内部还设有主动链轮(13),主动链轮(13)通过链条(12)与每个杆体(7)上的从动链轮(1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杆体(7)轴线位置开设贯穿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两侧设有预压单元;所述预压单元包括二号气缸(15),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垂直指向传送带(1)上放置的待加工的线束端子,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固接有横杆(16),两个横杆(16)相对的侧壁两侧固接有弹性板(17),其中传送带(1)一侧的弹性板(17)呈U形状,传送带(1)另一侧的弹性板(17)呈“一”字形状,弹性板(17)的端部倾斜向上翘起设置,弹性板(17)挤压在线束端子的壳体(3)上端面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气缸(15)的输出端还固接有压板(18),压板(18)的位于弹性板(17)的上侧,压板(18)用于挤压线束端子的插针(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上下两层之间设有推板(19),推板(19)架设在地面上,传送带(1)的上层下表面沿推板(19)上表面滑动,推板(19)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让位槽(20),让位槽(20)沿线束端子移动方向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上还开设多个凹部(21),凹部(21)一一与让位孔(2)对应,线束端子的壳体(3)下端嵌入在凹部(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9)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端部水平向弹性板(17)的下方延伸设置,连接板(22)的端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一排挤压轮(23),挤压轮(23)的外圈挤压转动在传送带(1)外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8)的内侧壁上设有个条形状的凸起(24)。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20)的末端位置设有斜坡(25),斜坡(25)靠近于传送带(1)的传送末端,且传输带的末端转轴两侧设有导料板(26)。
CN202310721275.3A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Active CN116505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1275.3A CN116505343B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1275.3A CN116505343B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5343A true CN116505343A (zh) 2023-07-28
CN116505343B CN116505343B (zh) 2024-01-26

Family

ID=8732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1275.3A Active CN116505343B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53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9055A (zh) * 2018-07-08 2018-12-25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进的端子整形设备
CN209183925U (zh) * 2018-12-03 2019-07-30 东莞市宜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端子机用夹持矫正装置
CN111916966A (zh) * 2020-07-23 2020-11-10 温州盛世机车业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带有端子的连接线的设备
JP6811924B1 (ja) * 2019-09-28 2021-01-13 温州市景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流れ作業ラインにおける製品の偏向を正す機構
CN212485763U (zh) * 2020-05-09 2021-02-05 高登新能源车辆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装夹上料的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机
CN218216075U (zh) * 2022-09-07 2023-01-03 惠州逸升精密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本体自动组装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9055A (zh) * 2018-07-08 2018-12-25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改进的端子整形设备
CN209183925U (zh) * 2018-12-03 2019-07-30 东莞市宜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端子机用夹持矫正装置
JP6811924B1 (ja) * 2019-09-28 2021-01-13 温州市景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流れ作業ラインにおける製品の偏向を正す機構
CN212485763U (zh) * 2020-05-09 2021-02-05 高登新能源车辆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装夹上料的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机
CN111916966A (zh) * 2020-07-23 2020-11-10 温州盛世机车业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带有端子的连接线的设备
CN218216075U (zh) * 2022-09-07 2023-01-03 惠州逸升精密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本体自动组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5343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83791B (zh) 一种手持式线束与端子按压连接工具
CN110224282B (zh) 一种双头端子插壳线材自动机的线材整线机构
CN11650534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线束端子矫正设备
CN207981955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消音器旋压机机器人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108462013B (zh) 一种自动网线接头制作机
CN211958201U (zh) 一种绝缘线双头插端子机
CN205217788U (zh) 一种模具结构
FI65509C (fi) Anordning foer behandling och avveckling av ledningar
CN211539310U (zh) 一种电力电缆高效拉直装置
CN209786411U (zh) 一种水晶头制作辅助工具
CN217984029U (zh) 一种线束端子智能打端机
CN114744464B (zh)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自动除胶装置
CN212847863U (zh) 一种ffc排线的生产装置
CN220585689U (zh) 一种接线端子线束双头高效剥皮定位装置
CN215598919U (zh) 一种拖链线缆反复弯折试验装置
CN220510447U (zh) 一种连接器高速插针装置
CN216750601U (zh) 一种拧紧圆形连接器的钳子
CN213460438U (zh) 一种两芯线切长短扭线冲压机
CN2899176Y (zh) 具有开关的插座连接器
CN216850697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气动压接工具
CN212884666U (zh) 一种混凝土电线杆生产用钢筋弯折装置
CN218592430U (zh) 一种机械卡爪
CN219874400U (zh) 一种线束压接成型装置
CN217455050U (zh) 一种弹力绳端子压接装置
CN216773698U (zh) 一种耐弯折的电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