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9639B -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9639B
CN116499639B CN202310777916.7A CN202310777916A CN116499639B CN 116499639 B CN116499639 B CN 116499639B CN 202310777916 A CN202310777916 A CN 202310777916A CN 116499639 B CN116499639 B CN 116499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bevel gea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779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99639A (zh
Inventor
杨牧
安志明
侯剑凯
闫冬丽
郝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max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max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max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max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779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9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9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99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9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2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orce,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mechanical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力检测工装,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张力检测器,张力检测器的轴承与穿轴的中部配合,穿轴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承重轴的左右两侧连接,承重轴的中部与砝码轴连接,砝码轴与托盘连接,托盘用于放置砝码,砝码轴与张力检测器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使得负载的方向与张力检测器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实现了穿轴的两侧同步增加负载量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张力检测器固定后穿入一根轴,之后在轴的两侧增加负载,张力检测器外接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读取轴加载不同负载后的张力变化,使用此种方法检测时轴的两侧无法保证同步增加负载量,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张力检测器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张力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张力检测器固定后穿入一根轴,之后在轴的两侧增加负载,张力检测器外接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读取轴加载不同负载后的张力变化,但使用此种方法检测耗时长,无法满足大批量产品出厂检测,且使用此种方法检测时轴的两侧无法保证同步增加负载量,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张力检测工装,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张力检测器固定后穿入一根轴,之后在轴的两侧增加负载,张力检测器外接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读取轴加载不同负载后的张力变化,但使用此种方法检测耗时长,无法满足大批量产品出厂检测和使用此种方法检测时轴的两侧无法保证同步增加负载量,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张力检测器,张力检测器的轴承与穿轴的中部配合,穿轴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承重轴的左右两侧连接,承重轴的中部与砝码轴连接,砝码轴与托盘连接,托盘用于放置砝码。
优选的,固定板上贯穿设有开孔,开孔与张力检测器中轴承的配合孔对应连通,张力检测器的轴承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板的右端。
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板一,连板一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一,上侧的安装孔一与穿轴的左侧间隙配合,下侧的安装孔一与承重轴的左侧间隙配合,穿轴的左端、承重轴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盖板,盖板与连板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板二,连板二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二,上侧的安装孔二与定位套过盈配合,定位套与穿轴的右侧过渡配合,下侧的安装孔二的前端与螺纹孔一连通,螺纹孔一与旋转杆螺纹连接,下侧的安装孔二与承重轴的右侧间隙配合,承重轴的右侧前端设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二与旋转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承重轴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孔三,螺纹孔三与砝码轴的螺纹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固定板的左端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连板一配合,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左端,固定板的左端滑动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和固定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一,滑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下端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前后两侧对称连通有开口,滑动腔中滑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若干锯齿,若干锯齿沿上下方向间隔均匀布设,限位块和滑动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限位块与限位孔配合,限位孔设置在连板一的上端。
优选的,固定套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靠近固定套的一端设有空腔一,空腔一通过开口与滑动腔连通,空腔一和开口中转动设有齿轮二,齿轮二与限位块的锯齿啮合,齿轮二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贯穿空腔一的前后两端与外界的转动块固定连接,转动块与夹持板转动连接,夹持板和转动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转动块上滑动设有滑块,滑块和转动块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三,滑块与转动杆转动连接,转动杆与滑动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设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壳,固定壳的左端与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壳的左端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环形锥齿轮转动连接,环形锥齿轮与环形块固定连接,环形块与圆块固定连接,固定壳的内部设有工作腔,工作腔的下侧设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连接杆一贯穿工作腔的前端与控制块一固定连接,锥齿轮一的上侧啮合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二贯穿工作腔的上端进入环形槽中并与锥齿轮三固定连接,锥齿轮三与环形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工作腔的上侧设有锥齿轮四,锥齿轮四与连接杆六固定连接,连接杆六贯穿工作腔的前端与外界的控制块二固定连接,锥齿轮四的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锥齿轮五,右侧的锥齿轮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螺纹套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滑动板滑动设置在密封腔中,密封腔设置在固定壳的右端,密封腔和工作腔之间贯穿设有连通孔,螺纹杆与螺纹套活动设置在连通孔中,固定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盘,吸盘的右端设有抽吸腔,吸盘的左端设有吸口,抽吸腔通过吸口与密封腔连通,工作腔中滑动设有U型块,U型块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U型块上下两侧的水平端均连接有限位齿轮,下侧的限位齿轮与锥齿轮一啮合,上侧的限位齿轮与锥齿轮四啮合,U型块的竖直端与控制杆固定连接,控制杆贯穿工作腔的前端与外界的控制块三固定连接。
优选的,左侧的锥齿轮五与连接杆三固定连接,连接杆三贯穿工作腔的左端进入空腔二中并与锥齿轮六固定连接,空腔二设置在圆块中,锥齿轮六与锥齿轮七啮合,锥齿轮七通过连接杆四与齿轮三固定连接,齿轮三与齿轮四啮合,齿轮四与连接杆五固定连接,连接杆五贯穿空腔二的上端进入空腔三中并与齿轮一固定连接,齿轮一的前后两侧分别啮合有齿条,齿条与空腔三滑动连接,空腔三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连通有滑动孔,齿条与夹持块固定连接,夹持块穿过滑动孔与外界连通。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砝码轴与张力检测器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砝码轴的下方托盘放置砝码,使得负载的方向与张力检测器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实现了穿轴的两侧同步增加负载量的目的,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2.连板一、穿轴、承重轴、砝码轴、托盘为一体结构,在连板二的侧端设置旋转杆,通过旋转杆,承重轴的右侧前端设有螺纹孔二,能够实现连板二的快速安装拆卸,节省了拆装时间,使得本发明张力检测工装为简易可拆卸工装,方便将不同张力检测器的轴承与穿轴配合,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壳内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连板一;3、盖板;4、穿轴;5、承重轴;6、砝码轴;7、托盘;8、连板二;9、定位套;10、旋转杆;11、张力检测器;12、螺纹部;13、控制杆;14、固定块;15、弹簧一;16、滑动块;17、固定套;18、弹簧二;19、转动杆;20、滑块;21、弹簧三;22、转动块;23、连接轴;24、齿轮二;25、空腔一;26、连接块;27、开口;28、限位块;29、夹持板;30、弹簧四;31、控制块三;32、固定壳;33、工作腔;34、圆块;35、锥齿轮四;36、锥齿轮五;37、螺纹杆;38、螺纹套;39、滑动板;40、吸盘;41、抽吸腔;42、吸口;43、环形槽;44、环形锥齿轮;45、锥齿轮三;46、锥齿轮二;47、锥齿轮一;48、连接杆三;49、锥齿轮六;50、锥齿轮七;51、齿轮三;52、齿轮四;53、连接杆五;54、齿轮一;55、齿条;56、夹持块;57、空腔三;58、U型块;59、限位齿轮;60、弹簧五;61、控制块二;62、控制块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如图1-图3所示,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安装有张力检测器11,张力检测器11的轴承与穿轴4的中部配合,穿轴4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承重轴5的左右两侧连接,承重轴5的中部与砝码轴6连接,砝码轴6与托盘7连接,托盘7用于放置砝码;
固定板1上贯穿设有开孔,开孔与张力检测器11中轴承的配合孔对应连通,张力检测器11的轴承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板1的右端;
连接组件包括连板一2,连板一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一,上侧的安装孔一与穿轴4的左侧间隙配合,下侧的安装孔一与承重轴5的左侧间隙配合,穿轴4的左端、承重轴5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盖板3,盖板3固定设置在连板一2的上下两侧;
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板二8,连板二8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二,上侧的安装孔二与定位套9过盈配合,定位套9与穿轴4的右侧过渡配合,下侧的安装孔二的前端与螺纹孔一连通,螺纹孔一与旋转杆10螺纹连接,下侧的安装孔二与承重轴5的右侧间隙配合,承重轴5的右侧前端设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二与旋转杆10螺纹连接;
承重轴5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孔三,螺纹孔三与砝码轴6的上侧螺纹部12螺纹连接,砝码轴6的下侧光滑部与托盘7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图1中并未显示限位组件和安装机构,在穿轴4的左右两侧安装连板一2和连板二8,连板一2和连板二8之间的下侧安装承重轴5,承重轴5与穿轴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承重轴5中部设置螺纹孔三,螺纹孔三与砝码轴6螺纹连接,砝码轴6与张力检测器1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砝码轴6下方的托盘7放置砝码,使得负载的方向与张力检测器1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承重轴5、砝码轴6、连板一2和连板二8实现了穿轴4的两侧同步增加负载量的目的,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张力检测器11固定后穿入一根轴,之后在轴的两侧增加负载,张力检测器外接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读取轴加载不同负载后的张力变化,使用此种方法检测时轴的两侧无法保证同步增加负载量,导致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张力检测器11的轴承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板1的右端,具体方法为在固定板1的右端设置若干螺纹孔四,轴承上设有若干螺纹孔五,螺纹孔四和螺纹孔五通过螺钉连接,使得张力检测器11安装在固定板1上,同样的,在穿轴4的左端、承重轴5的左端、盖板3和连板一2上设置若干定位螺纹孔,定位螺纹孔与定位螺钉连接,使穿轴4和承重轴5通过盖板3与连板一2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板一2、穿轴4、承重轴5、砝码轴6、托盘7成为一体结构,定位套9与穿轴4的右侧过渡配合,使得穿轴4与定位套9之间能够快速配合,方便穿轴4与连板二8连接,在连板二8的侧端设置旋转杆10,通过转动旋转杆10,将旋转杆10与螺纹孔二连接或分离,能够实现连板二8的快速安装拆卸,节省了拆装时间,使得本发明张力检测工装为简易可拆卸工装,方便将不同张力检测器11的轴承与穿轴4配合,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时间,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张力检测器固定后穿入一根轴,之后在轴的两侧增加负载,张力检测器外接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读取轴加载不同负载后的张力变化,使用此种方法检测耗时长,无法满足大批量产品出厂检测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图4所示,固定板1的左端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连板一2配合,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14,固定块14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端,固定板1的左端滑动设有滑动块16,滑动块16和固定块14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一15,滑动块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7,固定套17的下端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前后两侧对称连通有开口27,滑动腔中滑动设有限位块28,限位块28为T型块,限位块28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若干锯齿,若干锯齿沿上下方向间隔均匀布设,限位块28和滑动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18,限位块28与限位孔配合,限位孔设置在连板一2的上端;
固定套17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26,连接块26靠近固定套17的一端设有空腔一25,空腔一25通过开口27与滑动腔连通,空腔一25和开口27中转动设有齿轮二24,齿轮二24与限位块28的锯齿啮合,齿轮二24与连接轴23固定连接,连接轴23贯穿空腔一25的前后两端与外界的转动块22固定连接,转动块22与夹持板29转动连接,夹持板29和转动块22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30,转动块22上滑动设有滑块20,滑块20和转动块22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三21,滑块20与转动杆19转动连接,转动杆19与滑动块16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使用限位组件时,松开滑动块16,在弹簧一15的弹性作用下,滑动块16向下滑动,滑动块16带动固定套17和转动杆19向下移动,固定套17向下移动时带动限位块28向下移动,直到限位块28的竖直端与连板一2上的限位孔配合,使得连板一2无法晃动,在限位块28与限位孔配合后,限位块28停止移动,此时固定套17相对限位块28继续向下移动,限位块28的水平端与滑动腔滑动连接,弹簧二18压缩,固定套17连接的齿轮二24沿着锯齿向下移动,齿轮二24发生转动,齿轮二24带动连接轴23转动,连接轴23带动转动块22转动,转动块22带动夹持板29转动,在转动块22转动过程中转动杆19带动滑块20沿着转动块22滑动,弹簧三21发生变化,对转动块22的转动起到导向作用,夹持板29对连板一2进行夹持,弹簧四30压缩,在弹簧四30和夹持板29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连板一2的稳固性,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得连板一2连接的穿轴4和承重轴5保持固定,避免砝码加载过程中发生前后摆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图5-图6所示,固定板1的右端固定设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壳32,固定壳32的左端与固定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壳32的左端设有环形槽43,环形槽43与环形锥齿轮44转动连接,环形锥齿轮44与环形块固定连接,环形块与圆块34固定连接,固定壳32的内部设有工作腔33,工作腔33的下侧设有锥齿轮一47,锥齿轮一47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连接杆一贯穿工作腔33的前端与控制块一62固定连接,锥齿轮一47的上侧啮合有锥齿轮二46,锥齿轮二46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二贯穿工作腔33的上端进入环形槽43中并与锥齿轮三45固定连接,锥齿轮三45与环形锥齿轮44啮合;
工作腔33的上侧设有锥齿轮四35,锥齿轮四35与连接杆六固定连接,连接杆六贯穿工作腔33的前端与外界的控制块二61固定连接,锥齿轮四35的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锥齿轮五36,右侧的锥齿轮五36与螺纹杆37固定连接,螺纹杆37与螺纹套38螺纹连接,螺纹套38与滑动板39固定连接,滑动板39滑动设置在密封腔中,密封腔设置在固定壳32的右端,固定壳3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0,吸盘40的右端设有抽吸腔41,吸盘40的左端设有吸口42,抽吸腔41通过吸口42与密封腔连通,工作腔33中滑动设有U型块58,U型块58和工作腔33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60,U型块58上下两侧的水平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59,下侧的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一47啮合,上侧的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啮合,U型块58的竖直端与控制杆13固定连接,控制杆13贯穿工作腔33的前端与外界的控制块三31固定连接;
左侧的锥齿轮五36与连接杆三48固定连接,连接杆三48贯穿工作腔33的左端进入空腔二中并与锥齿轮六49固定连接,锥齿轮六49与锥齿轮七50啮合,锥齿轮七50通过连接杆四与齿轮三51固定连接,连接杆四转动设置在空腔二中,齿轮三51与齿轮四52啮合,齿轮四52与连接杆五53固定连接,连接杆五53贯穿空腔二的上端进入空腔三57中并与齿轮一54固定连接,齿轮一54的前后两侧分别啮合有齿条55,齿条55与空腔三57滑动连接,空腔三57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连通有滑动孔,齿条55与夹持块56固定连接,夹持块56穿过滑动孔与外界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安装机构,用于将固定板1安装在工作面上,若需将固定板1吸附在工作面,首先将吸盘40吸附在工作面上,使得抽吸腔41、吸口42和滑动板39靠近吸口42一侧的密封腔构成密封空间,向后推动控制块三31,控制块三31带动控制杆13向后移动,控制杆13带动U型块58向后移动,U型块58带动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锥齿轮一47脱离啮合,弹簧五60压缩,然后转动控制块二61,控制块二61通过连接杆六带动锥齿轮四35转动,锥齿轮四35带动左右两侧的锥齿轮五36转动,右侧的锥齿轮五36带动螺纹杆37转动,螺纹杆37带动螺纹套38向左移动,螺纹套38带动滑动板39沿着密封腔向左滑动,使得滑动板39靠近吸口42一侧的密封腔空间变大,从而使得密封空间处于负压,吸盘40吸附在工作面上,然后松开控制块三31,在弹簧五60的弹性作用下U型块58恢复原位,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锥齿轮一47啮合,使得滑动板39保持固定,从而使得吸盘40能够牢固吸附在工作面上;
若工作面不平整,需使固定板1夹持安装在工作面的凸出块时,将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锥齿轮一47脱离啮合,转动控制块二61的同时,左侧的锥齿轮五36通过连接杆三48带动锥齿轮六49转动,锥齿轮六49带动锥齿轮七50转动,锥齿轮七50通过连接杆四带动齿轮三51转动,齿轮三51带动齿轮四52转动,齿轮四52带动连接杆五53转动,连接杆五53带动齿轮一54转动,齿轮一54带动齿条55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齿条55带动夹持块56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夹持块56对工作面的侧端进行夹持,然后松开控制块三31,在弹簧五60的弹性作用下U型块58恢复原位,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锥齿轮一47啮合,使得控制块二61无法转动,夹持块56保持固定,从而使得固定板1能够固定在工作面的凸出块上;
根据不同工作面的凸出块可以调整夹持块56的角度,首先将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锥齿轮一47脱离啮合,转动控制块一62,控制块一62通过连接杆一带动锥齿轮一47转动,锥齿轮一47带动锥齿轮二46转动,锥齿轮二46通过连接杆二带动锥齿轮三45转动,锥齿轮三45带动环形锥齿轮44转动,环形锥齿轮44通过环形块带动圆块34转动,圆块34以连接杆三48为轴心进行转动,使得圆块34转动过程中锥齿轮六49与锥齿轮七50始终保持啮合,圆块34带动夹持块56转动,实现了调整夹持块56角度的目的,在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锥齿轮一47啮合后圆块34保持固定,无法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1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面上,控制块二61和控制块一62可以替换为电机,能够节省人力操作,安装机构的设置,能够快速将固定板1安装在不同的工作面上,同时方便将固定板1从工作面拆卸,提高了本发明张力检测工装的适用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上安装有张力检测器(11),张力检测器(11)的轴承与穿轴(4)的中部配合,穿轴(4)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承重轴(5)的左右两侧连接,承重轴(5)的中部与砝码轴(6)连接,砝码轴(6)与托盘(7)连接,托盘(7)用于放置砝码;
连接组件包括连板一(2),连板一(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一,上侧的安装孔一与穿轴(4)的左侧间隙配合,下侧的安装孔一与承重轴(5)的左侧间隙配合,穿轴(4)的左端、承重轴(5)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盖板(3),盖板(3)与连板一(2)固定连接;
固定板(1)的左端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连板一(2)配合,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14),固定块(14)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端,固定板(1)的左端滑动设有滑动块(16),滑动块(16)和固定块(14)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一(15),滑动块(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7),固定套(17)的下端设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前后两侧对称连通有开口(27),滑动腔中滑动设有限位块(28),限位块(28)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若干锯齿,若干锯齿沿上下方向间隔均匀布设,限位块(28)和滑动腔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二(18),限位块(28)与限位孔配合,限位孔设置在连板一(2)的上端;
固定套(17)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块(26),连接块(26)靠近固定套(17)的一端设有空腔一(25),空腔一(25)通过开口(27)与滑动腔连通,空腔一(25)和开口(27)中转动设有齿轮二(24),齿轮二(24)与限位块(28)的锯齿啮合,齿轮二(24)与连接轴(23)固定连接,连接轴(23)贯穿空腔一(25)的前后两端与外界的转动块(22)固定连接,转动块(22)与夹持板(29)转动连接,夹持板(29)和转动块(22)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四(30),转动块(22)上滑动设有滑块(20),滑块(20)和转动块(22)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三(21),滑块(20)与转动杆(19)转动连接,转动杆(19)与滑动块(1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上贯穿设有开孔,开孔与张力检测器(11)中轴承的配合孔对应连通,张力检测器(11)的轴承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板(1)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板二(8),连板二(8)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二,上侧的安装孔二与定位套(9)过盈配合,定位套(9)与穿轴(4)的右侧过渡配合,下侧的安装孔二的前端与螺纹孔一连通,螺纹孔一与旋转杆(10)螺纹连接,下侧的安装孔二与承重轴(5)的右侧间隙配合,承重轴(5)的右侧前端设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二与旋转杆(1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承重轴(5)的中部贯穿设有螺纹孔三,螺纹孔三与砝码轴(6)的螺纹部(1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的右端固定设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壳(32),固定壳(32)的左端与固定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壳(32)的左端设有环形槽(43),环形槽(43)与环形锥齿轮(44)转动连接,环形锥齿轮(44)与环形块固定连接,环形块与圆块(34)固定连接,固定壳(32)的内部设有工作腔(33),工作腔(33)的下侧设有锥齿轮一(47),锥齿轮一(47)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连接杆一贯穿工作腔(33)的前端与控制块一(62)固定连接,锥齿轮一(47)的上侧啮合有锥齿轮二(46),锥齿轮二(46)与连接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二贯穿工作腔(33)的上端进入环形槽(43)中并与锥齿轮三(45)固定连接,锥齿轮三(45)与环形锥齿轮(44)啮合;
工作腔(33)的上侧设有锥齿轮四(35),锥齿轮四(35)与连接杆六固定连接,连接杆六贯穿工作腔(33)的前端与外界的控制块二(61)固定连接,锥齿轮四(35)的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锥齿轮五(36),右侧的锥齿轮五(36)与螺纹杆(37)固定连接,螺纹杆(37)与螺纹套(38)螺纹连接,螺纹套(38)与滑动板(39)固定连接,滑动板(39)滑动设置在密封腔中,密封腔设置在固定壳(32)的右端,密封腔和工作腔(33)之间贯穿设有连通孔,螺纹杆(37)与螺纹套(38)活动设置在连通孔中,固定壳(3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吸盘(40),吸盘(40)的右端设有抽吸腔(41),吸盘(40)的左端设有吸口(42),抽吸腔(41)通过吸口(42)与密封腔连通,工作腔(33)中滑动设有U型块(58),U型块(58)和工作腔(33)之间固定设有弹簧五(60),U型块(58)上下两侧的水平端均连接有限位齿轮(59),下侧的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一(47)啮合,上侧的限位齿轮(59)与锥齿轮四(35)啮合,U型块(58)的竖直端与控制杆(13)固定连接,控制杆(13)贯穿工作腔(33)的前端与外界的控制块三(31)固定连接;
左侧的锥齿轮五(36)与连接杆三(48)固定连接,连接杆三(48)贯穿工作腔(33)的左端进入空腔二中并与锥齿轮六(49)固定连接,空腔二设置在圆块(34)中,锥齿轮六(49)与锥齿轮七(50)啮合,锥齿轮七(50)通过连接杆四与齿轮三(51)固定连接,齿轮三(51)与齿轮四(52)啮合,齿轮四(52)与连接杆五(53)固定连接,连接杆五(53)贯穿空腔二的上端进入空腔三(57)中并与齿轮一(54)固定连接,齿轮一(54)的前后两侧分别啮合有齿条(55),齿条(55)与空腔三(57)滑动连接,空腔三(57)的上端左右两侧对称连通有滑动孔,齿条(55)与夹持块(56)固定连接,夹持块(56)穿过滑动孔与外界连通。
CN202310777916.7A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Active CN116499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7916.7A CN116499639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77916.7A CN116499639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9639A CN116499639A (zh) 2023-07-28
CN116499639B true CN116499639B (zh) 2023-11-21

Family

ID=8731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77916.7A Active CN116499639B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96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7832A (zh) * 2023-09-06 2024-01-12 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8168A (ja) * 1993-03-09 1994-09-16 Nippon Steel Corp テンションメ−タ用校正装置
JP2012150006A (ja) * 2011-01-19 2012-08-09 Jfe Advantech Co Ltd テンションメータ
CN203203751U (zh) * 2013-04-19 2013-09-18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张力计在线校准装置
CN203940948U (zh) * 2014-05-09 2014-11-12 湖北江汉石油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度智能压力标准装置
CN105784267A (zh) * 2016-03-31 2016-07-20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力计校准装置及适用于该校准装置的校验装置
CN107860506A (zh) * 2017-10-27 2018-03-30 昆山市计量检测中心 一种辐条张力仪检测装置
CN116337324A (zh) * 2023-05-26 2023-06-27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张力标定装置及张力标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8168A (ja) * 1993-03-09 1994-09-16 Nippon Steel Corp テンションメ−タ用校正装置
JP2012150006A (ja) * 2011-01-19 2012-08-09 Jfe Advantech Co Ltd テンションメータ
CN203203751U (zh) * 2013-04-19 2013-09-18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张力计在线校准装置
CN203940948U (zh) * 2014-05-09 2014-11-12 湖北江汉石油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高精度智能压力标准装置
CN105784267A (zh) * 2016-03-31 2016-07-20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张力计校准装置及适用于该校准装置的校验装置
CN107860506A (zh) * 2017-10-27 2018-03-30 昆山市计量检测中心 一种辐条张力仪检测装置
CN116337324A (zh) * 2023-05-26 2023-06-27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张力标定装置及张力标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9639A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99639B (zh) 一种张力检测工装
CN208528735U (zh) 一种晶棒调整机构
CN112607425B (zh) 一种智能电子终端装入电池系统
CN110978086A (zh) 一种光学器材用镜片切割装置
CN112792761A (zh) 一种便于调控的机械工件加工用定位机构
CN107972398A (zh) 玻璃精雕机及其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5807338U (zh) 一种信号采集设备固定装置
CN215846924U (zh) 一种自动精准定位机构
CN208126009U (zh) 毛蚴镜载物台
CN210476415U (zh) 一种精密平面磨床
CN210950514U (zh) 一种摄影摇臂设备
CN208880938U (zh) 一种毛细管打孔用定位调节装置
CN218051450U (zh) 一种适用于传动的机械轴加工用的定位支架
CN214934843U (zh) 一种计算机通讯用理线缠绕器
CN219212363U (zh) 一种铝膜板加工夹紧装置
CN218370448U (zh) 一种光学镜片自动分穴号装盘装置
CN110244479A (zh) 一种偏光片定位贴附装置
CN208853722U (zh) 一种用于电梯门挂轮生产的车削装置
CN215968627U (zh) 一种基于犁刀加工的高精度角度调节装置
CN217121916U (zh) 一种铝板加工用可自动下料的分条机
CN220806779U (zh) 一种机械配件打磨装置
CN211278803U (zh) 一种背刀车床
CN215789403U (zh) 一种具有矩型孔形的喷丝板的加工设备
CN217433546U (zh) 一种高精度自动组装设备
CN210180308U (zh) 一种带有支架的千分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1

Address after: No. 99, Jiangtai Road, Sux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Applicant after: Timax (Ji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Floor 4, Building 3, Yard 11, Fumeibao Industrial Park, Jinghai 4th Road, Yizhu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TECHMACH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