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5585A -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5585A
CN116495585A CN202310480233.5A CN202310480233A CN116495585A CN 116495585 A CN116495585 A CN 116495585A CN 202310480233 A CN202310480233 A CN 202310480233A CN 116495585 A CN116495585 A CN 116495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area
privat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02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成豪
韩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se Nor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se Nor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se Nor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se North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95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5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然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如此,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单独为各个用户,控制电梯的轿厢在该用户所对应的两个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这使得每个用户不会与其他用户发生碰面,以此可以实现提高不同用户工作/生活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10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22663662.X、申请名称为“一种上下式公梯私享花园住宅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并要求于2022年12月28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223499219.X、申请名称为“一种楼宇控制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场景中,一栋建筑内通常配置有电梯,并且,该建筑内的不同楼层的人员(如住户或者办公人员等)需要通过该部电梯进入不同的楼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的私密性及安全系数的要求愈发增强。但是,不同楼层的人员共享使用同一电梯,会降低不同人员工作/生活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以提高人员工作或者生活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对应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不同用户对应于建筑内的不同私用区域;
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信号,第三信号为第三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的第三按压操作而生成的;
检测是否存在目标信号,目标信号为响应于针对建筑内的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信号;
当不存在目标信号时,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时长;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时长大于阈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次数;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次数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与第四私用区域位于建筑内的同一楼层;
则,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一电梯门开启;在轿厢运动至第四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二电梯门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内包括门禁,方法还包括: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向门禁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门禁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向第二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三控制信号,第三信号包括等待响应的信号的数量;
向显示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数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不同用户对应于建筑内的不同私用区域;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梯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信号,第三信号为第三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的第三按压操作而生成的;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目标信号,目标信号为响应于针对建筑内的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信号;当不存在目标信号时,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时长;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时长大于阈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次数;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次数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与第四私用区域位于建筑内的同一楼层;
则,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一电梯门开启;在轿厢运动至第四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二电梯门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内包括门禁,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向门禁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门禁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向第二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三控制信号,第三信号包括等待响应的信号的数量;
向显示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数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电梯控制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电梯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器可以集成于处理器中,也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计算设备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处理器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可读存储器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电梯、电梯按钮以及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梯控制方法的操作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梯控制方法的操作步骤。
本申请在上述各方面提供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组合以提供更多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示例性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或者生活环境的私密性及安全系数的要求愈发增强。但是,对于工作或者居住在同一建筑的不同楼层的人员,通常会共享使用同一电梯来到达不同的楼层,这使得不同楼层的人员在共同乘坐电梯的过程中,自身所在楼层的信息以及所要到达楼层的信息,会被其他人员所获知,从而降低了不同人员工作/生活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以提高人员在该建筑内工作或者生活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具体实现时,建筑内的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私用区域,其中,不同用户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私用区域,每个用户对应的私用区域可以是该用户的私人住所或者私人办公区域等。进一步地,该建筑还可以包括多个公用区域,即不同用户均可以到达、对于私密性以及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区域。并且,每个公用区域以及私用区域,可以部署至少一个电梯按钮,以便该公用区域以及私用区域内的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电梯按钮,请求使用电梯。
在控制电梯的过程中,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接收到用户针对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所生成的信号,具体可以接收第一用户针对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一信号,以及接收第二用户针对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二信号。然后,电梯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该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并且,在该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也即第一用户使用完电梯,电梯控制装置再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二用户所在的第三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控制该轿厢由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该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如此,当存在多个用户同时需要使用电梯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单独为各个用户,控制电梯的轿厢在该用户所对应的两个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即,电梯的轿厢在承载该用户后,会直接将该用户由起始点所在的私用区域持续移动至终点所在的私用区域,而可以不用受到其他用户请求使用该电梯的干扰。这使得,每个用户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用户发生碰面的情况,以此可以实现提高不同用户工作/生活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进一步地,建筑内还可以包括公用区域,从而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轿厢运动至公用区域,以支持用户乘坐电梯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移动,或者支持用户乘坐电梯由私用区域到达公用区域。
作为一种实现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建筑内可以包括多个楼层,分别为地下二层(负二层的汽车库层)、地下一层(地下活动室)、首层(即一层)、中间层(如二楼、三楼等楼层)、顶层、以及顶层之上的屋顶层。其中,建筑中的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公共走道区域、首层公共走道区域以及图1中未示出的大堂区域,可以是所有的公共区域;地下一层到屋顶层的区域,可以是总的私用区域(即图1中的非公用区域)。每个用户对应的私用区域,为总的私用区域的一部分,如用户的居住房间以及该用户在地下一层的私人活动场所等。
建筑内可以配置有电梯,该电梯可以到达建筑内的任意楼层。并且,每个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可以配置有电梯按钮,以供用户按压该电梯按钮来指示电梯的轿厢运动至该电梯按钮所在的楼层。其中,电梯的轿厢,可以是在电梯控制装置(图1中未示出)的控制下,运动至该建筑的不同楼层。
当存在多个私用区域内的用户先后按压电梯按钮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按照用户按压电梯按钮的顺序,控制电梯的轿厢优先运动至首位用户所在的私用区域,并承载该用户由当前所在的私用区域移动至指定的区域(可以是其它私用区域,也可以是公用区域)。然后,电梯控制装置再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二位用户所在的私用区域,以便于承载第二位用户移动至相应的区域。以此类推,电梯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电梯轿厢,实现将各个用户单独运送至该用户所期望到达的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仅作为一种实现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方案实施所适用的各种应用场景。比如,在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中,建筑内的楼层结构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如还可以包括地下三层等;或者,建筑内可以配置有多个电梯,从而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梯为各个用户单独运送至该用户所期望到达的区域。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电梯控制的方法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或者可以应用于其它可适用的应用场景。为便于理解,下面以电梯为两个用户单独运动至指定的区域为例进行说明,这两个用户在不同的私用区域内请求使用电梯。
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该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生成第一信号。
S202: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向电梯控制装置发送第一信号。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用户在第一私用区域内请求使用电梯,可以在该第一私用区域内部署电梯按钮,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该电梯按钮,请求“私享”电梯,即请求单独使用该电梯。比如,第一私用区域,具体可以是用户在3层的居住房间,则,第一用户可以在该房间内按压该电梯按钮,以请求“私享”电梯。
在第一用户按压电梯按钮后,该电梯按钮可以生成相应的第一信号,并将该第一信号发送给电梯控制装置。本实施例中,电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梯的轿厢在不同楼层之间的进行运动,以便于承载用户移动至相应的区域。
示例性地,第一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私用区域以及第二私用区域的指示信息,以便于通知电梯控制装置第一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第一私用区域),以及第一用户所要到达的位置(第二私用区域)。
S203: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该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生成第二信号,不同用户对应于不同的私用区域。
S204: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向电梯控制装置发送第二信号。
其中,每个用户对应的私用区域,可以是该用户在该建筑内的需要提高隐私性以及安全性的区域,如用户的私人居住区域或者私人办公区域等。实际应用场景中,不同用户对应于不同的私用区域,如不同用户可以居住在不同的房间等。
在一个用户请求使用电梯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同时存在其他用户也请求使用电梯的情况。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同时请求使用该电梯为例。此时,第二用户也可以按压部署于第三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该电梯按钮会生成相应的第二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电梯控制装置。
其中,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先接收到第一信号,再接收到第二信号。
S205:电梯控制装置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
可以理解,由于第一信号是由第一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生成并发送的,因此,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以便让第一私用区域内当前等待使用电梯的第一用户进入该轿厢内。具体实现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先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再控制电梯打开电梯门,以便第一用户通过该电梯门进入轿厢。在确定第一用户进入轿厢后,电梯控制装置再关闭电梯门,以保证第一用户乘坐电梯的安全。
S206:在电梯的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由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
在第一用户进入轿厢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轿厢由当前所在的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该第二私用区域为第一用户在该建筑内所具有的另一个私用区域。如第一私用区域可以是第一用户居住的房间1,第二私用区域可以是第一用户在地下一层的私人活动区域1,如私人健身房、私人办公室等。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电梯打开电梯门,以便第一用户通过该电梯门离开轿厢,到达第二私用区域;并在第一用户离开轿厢后,控制电梯门再次关闭。
如此,即使当前存在第二用户等待使用电梯,电梯控制装置也可以控制电梯的轿厢单独运送第一用户到达第二私人区域,这使得第一用户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用户(即第二用户)发生碰面的情况,以此可以实现提高第一用户从第一私用区域到达第二私用区域的过程中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进一步地,建筑内的每个私用区域还可以部署有门禁,并且,通常情况下,各个私用区域内的门禁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以限制非法用户进入该私用区域。为此,第一用户在到达第二私用区域后,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或者刷卡等方式打开门禁,以便进入第二私用区域内的核心区域。
比如,第二私用区域内还可以针对该门禁部署自动开门器,从而在第一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后,可以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向该自动开门器发送控制信号,从而该自动开门器可以基于该控制信号控制门禁开启。
或者,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向部署于该第二私用区域内的门禁发送该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门禁处于打开状态。如此,第一用户到达第二私用区域后,可以无需执行打开门禁的操作,由电梯控制装置自动控制门禁打开,从而可以简化第一用户的操作,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一用户通过门禁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门禁处于关闭状态。或者,可以由门禁自动进行关闭。比如,当门禁处于打开状态的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可以自动进入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建筑内的每个私用区域还可以部署有灯光设备,该灯光设备可以用于对私用区域内的部分或者全部区域进行照明。为此,第一用户在到达第二私用区域后,可以通过按压相应的开关或者语音输入,以使得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
或者,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向部署于第二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发送该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如此,第一用户到达第二私用区域后,可以无需执行打开灯光设备的操作,由电梯控制装置自动控制灯光设备开灯,以为第一用户进行照明,从而可以简化第一用户的操作,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S207:在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电梯控制装置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
可以理解,当第一用户使用完电梯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第三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以便让第三私用区域内当前等待使用电梯的第二用户进入该轿厢内。
S208: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由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其中,第四私用区域为第二用户在该建筑内所具有的另一个私用区域。如第三私用区域可以是第二用户居住的房间2,第四私用区域可以是第二用户在地下一层的私人活动区域2等。
在第二用户使用电梯的过程中,不存在其他用户与该第二用户发生碰面,以此可以实现提高第二用户从第三私用区域到达第四私用区域的过程中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如此,在电梯控制装置对于轿厢的控制下,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均可以实现对电梯的“私享”,以此可以提高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使用电梯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私用区域,与第二用户对应的第四私用区域,可以是位于不同楼层的区域。或者,第二私用区域与第四私用区域可以是位于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在进一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二私用区域与第四私用区域可以是位于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则,在轿厢运动至该楼层的不同私用区域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控制电梯开启不同的电梯门。比如,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电梯为第一用户开启第一电梯门,如开启朝向第二私用区域的第一电梯门;在轿厢运动至第四私用区域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电梯为第二用户开启第二电梯门,如开启朝向第四私用区域的第二电梯门。如此,不同用户在到达同一楼层时,可以从不同的电梯门离开轿厢,这使得不同用户在离开轿厢后所在的区域可以不存在重叠,也即用户在离开轿厢时所在的区域,可以是属于该用户的私用区域,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电梯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轿厢运动至第四私用区域后,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并向第四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门禁等发送该控制信号,以控制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控制门禁处于打开状态等,以此提高第二用户使用电梯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是以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单独运送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存在更多数量的用户同时请求使用该电梯。此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基于上述方式,按照接收到的各个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信号的顺序,通过对轿厢进行相应的控制,将各个用户逐个运送至各自对应的私用区域。
进一步地,为便于等待使用电梯的各个用户获知当前电梯的使用情况,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与显示装置(如显示屏等)进行连接,并可以实时或者周期性的向显示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该第三控制信号包括等待相应的信号数量,也即当前等待使用该电梯的用户数量。这样,显示装置可以在该第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显示该数量。其中,显示装置可以在各个私用区域内均存在部署。如此,各个用户可以根据显示装置所显示的数量,获知当前排队等待使用电梯的用户数量,以此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电梯的体验。
另外,第三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电梯控制装置所预估的等待时长,从而显示装置可以基于该第三控制信号,显示用户所需等待的时长。其中,等待时长,可以由电梯控制装置根据各个用户按压电梯按钮的先后顺序以及所要到达的私用区域进行估算得到。
其中,不同私用区域内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等待时长并不相同。比如,对于第三私用区域内的显示装置,其显示的等待时长,即为估算出的第一用户使用电梯所需的耗时;当还存在其它私用区域内的用户也按压电梯按钮时,该其它私用区域内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等待时长,即为估算出的第一用户使用电梯所需的耗时与第二用户使用电梯所需的耗时的和值。
另外,显示装置还可以分屏显示当前请求使用电梯的“私享”信息以及“公用”信息。比如,显示装置可以在显示屏的左侧显示当前请求单独使用电梯的人数以及等待时长等信息,在显示屏的右侧显示当前是否存在请求使用电梯运动至公用区域。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可以显示电梯的控制模式是“私享”模式还是“公用”模式,以便于提示用户当前电梯的使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梯控制装置不仅可以控制轿厢运动,以实现将用户从一个私用区域运送至另一个私用区域,而且,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支持将用户从私用区域运送至公用区域。比如,第一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目的地为私用区域的按钮1以及目的地为公用区域的按钮2,从而当第一用户按压按钮1时,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而当第一用户按压按钮2时,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运动至公用区域等。
并且,图2所示的各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不用于限定,实际应用时,各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实现。比如,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电梯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信号控制轿厢进行相应的运动,即可以先执行步骤S205再执行步骤S203等。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与更多其它的设备或者系统建立连接,以便于提高为用户使用电梯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比如,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与监控系统建立连接,该监控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摄像头,不同的摄像头可以被放置于该建筑内的不同区域,从而电梯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该监控系统识别该建筑内的各个区域内是否存在异常或者安全风险,以便于在确定存在异常或者存在安全风险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进行相应的异常告警,或者可以通过语音播报等方式提示用户暂时放弃使用电梯等;或者,电梯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该监控系统识别用户是否进入轿厢,以便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识别结果控制电梯门及时关闭等。
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电梯控制装置支持各个用户对电梯的“私享”。在进一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支持不同用户对该电梯的“公用”,即多个用户也可以共同乘坐该电梯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移动,如从地下二层的公共区域移动至首层的公共区域等。下面,结合附图,对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在不同公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介绍。
参见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301: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的电梯按钮,响应于第三用户针对该电梯按钮的第三按压操作,生成第三信号。
为便于区分与描述,本实施例中对用户、按压操作以及信号的命名,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用户、按压操作以及信号的命名进行区分。
S302:第一公用区域的电梯按钮向电梯控制装置发送第三信号。
S303:电梯控制装置检测是否存在目标信号,该目标信号为响应于针对建筑内的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所生成的信号。
S304:当不存在目标信号时,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
本实施例中,电梯控制装置优先满足用户对于“私享”电梯的需求。即,当电梯控制装置同时接收到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信号,以及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信号时,电梯控制装置会优先控制轿厢运动至私用区域,以实现将用户运送至私用区域。当电梯控制装置检测到当前不存在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信号(即目标信号)时,表征当前不存在用户请求“私享”电梯,则,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根据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用户当前所在的第一公用区域,以便让第一公用区域内当前等待使用电梯的第三用户进入该轿厢内。
S305: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电梯控制装置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第三用户进入轿厢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轿厢由当前所在的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该第二公用区域为建筑内的另一个私用区域。如第一公用区域可以是图1所示的地下二层的汽车库层,第二公用区域可以是首层的大堂区域等。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电梯打开电梯门,以便第三用户通过该电梯门离开轿厢,到达第二公用区域;并在第三用户离开轿厢后,控制电梯门再次关闭。如此,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基于上述控制方式,支持为多个用户提供“公梯私享”的服务。
实际应用场景中,在多个用户先后请求使用电梯到达各自对应的私用区域时,还可能存在公用区域内的用户请求使用请求到达其它公用区域。为避免公用区域内的用户等待使用电梯的时间过长,在进一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在为多个用户依次提供“私享”电梯的服务时,还可以对提供“私享”电梯的服务的时长进行计时。
如果在计时时长达到阈值之前,当前不存在待响应的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所发送的信号,则电梯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信号,控制轿厢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以便将公用区域内的用户运送至指定的公用区域。
如果计时时长到达阈值,且,当前存在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信号(即当前存在目标信号)。则,即使当前同时还存在待响应的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所发送的信号,则电梯控制装置在将当前轿厢内的用户运送至指定的私用区域后,也会暂不响应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所发送的信号,而是会控制轿厢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以便为公用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公用”电梯的服务(也即将该用户运送至指定的其它公用区域)。在为公用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公用”服务后,电梯控制装置可以继续处理待响应的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所发送的信号,以继续为私用区域内的用户提供“私享”电梯的服务。
在其它实现方式中,电梯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对连续提供“私享”服务的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当连续提供“私享”服务的次数达到预设值时,若当前存在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发送的目标信号,则,电梯控制装置会先暂停提供“私享”电梯的服务,并控制轿厢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以便为公用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公用”电梯的服务。然后,电梯控制装置再继续处理待响应的私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所发送的信号,以继续为私用区域内的用户提供“私享”电梯的服务。本实施例对于暂停提供“私享”电梯的服务的判断条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进行限定。
实际应用时,电梯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电梯私用控制装置以及电梯公用控制装置,并且,电梯私用控制装置可以与用于指示目的地为私用区域的按钮1构成私用系统,用于实现将用户在不同的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送;电梯私用控制装置可以与用于指示目的地为私用区域的按钮2构成公用系统,用于实现将用户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运送,并且,私用系统控制轿厢运动的优先级可以高于公用系统控制轿厢运动的优先级。其中,可以是在按钮1被按压的情况下,启用私用系统,并由该私用系统中的电梯控制控制装置控制电梯的轿厢在不同的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而当按钮2被按压且满足电梯公用控制装置控制轿厢的条件时,可以取消运行私用系统,从而由公用系统中的电梯公用控制装置控制轿厢在不同的公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可以显示当前控制电梯运行的系统为私用系统还是公用系统。或者,电梯还可以配置有语音模块,从而可以通过该语音模块向用户播报当前所使用的系统为私用系统还是公用系统。如此,可以通过信息显示或者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高用户感知电梯控制方式的友好性,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比如,当用户获知当前基于公用系统控制电梯运行时,多个用户可以共同请求使用该电梯,以便多个用户共享使用该电梯以到达各自所期望到达的公用区域。
实际应用时,当私用系统或者公用系统长时间无法启动时(如系统的启动时长超出预设时长等),电梯控制装置还可以触发异常告警,如向电梯的运维人员进行告警等,以便运维人员及时对该电梯进行维护,使得电梯能够继续为用户提供正常服务。
当然,公用系统与私用系统也可以合并为一个电梯控制系统,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电梯控制装置400,例如可以是上述图2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提及的电梯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电梯控制装置400包括: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不同用户对应于建筑内的不同私用区域;
第一控制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梯控制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信号接收模块403,用于接收第三信号,第三信号为第三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的第三按压操作而生成的;
第二控制模块404,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目标信号,目标信号为响应于针对建筑内的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信号;当不存在目标信号时,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404还用于: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时长;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时长大于阈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404还用于: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次数;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次数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与第四私用区域位于建筑内的同一楼层;
则,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一电梯门开启;在轿厢运动至第四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二电梯门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内包括门禁,第一控制模块402还用于: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向门禁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门禁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402还用于: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向第二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402还用于:
生成第三控制信号,第三信号包括等待响应的信号的数量;
向显示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梯控制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以及存储器502。
其中,存储器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1,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不同用户对应于建筑内的不同私用区域;
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第一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一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三私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二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是CPU,该处理器5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器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502例如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d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1,还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三信号,第三信号为第三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的第三按压操作而生成的;
检测是否存在目标信号,目标信号为响应于针对建筑内的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信号;
当不存在目标信号时,控制轿厢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1,还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时长;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时长大于阈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1,还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次数;
当存在目标信号,且次数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轿厢运动至第一公用区域,并在轿厢承载第三用户后,控制轿厢由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与第四私用区域位于建筑内的同一楼层;
则,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一电梯门开启;在轿厢运动至第四私用区域时,电梯的第二电梯门开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私用区域内包括门禁,处理器501,还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向门禁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门禁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1,还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轿厢运动至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向第二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1,还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生成第三控制信号,第三信号包括等待响应的信号的数量;
向显示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装置显示数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梯、电梯按钮以及上述图2以及图3实施例中的电梯控制装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所述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所述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不同用户对应于所述建筑内的不同私用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一私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一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
在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二私用区域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三私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二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为第三用户针对所述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内的电梯按钮的第三按压操作而生成的;
检测是否存在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为响应于针对所述建筑内的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信号;
当不存在所述目标信号时,控制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一公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三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时长;
当存在所述目标信号,且所述时长大于阈值时,控制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一公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三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梯的轿厢被持续控制在不同私用区域之间进行运动的次数;
当存在所述目标信号,且所述次数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一公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三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一公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二公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私用区域与所述第四私用区域位于所述建筑内的同一楼层;
则,在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二私用区域时,所述电梯的第一电梯门开启;在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四私用区域时,所述电梯的第二电梯门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私用区域内包括门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向所述门禁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门禁处于打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二私用区域后,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向所述第二私用区域内的灯光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灯光设备处于亮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包括等待响应的信号的数量;
向所述显示装置发送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数量。
9.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响应于第一用户针对建筑内的第一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一按压操作而生成的,所述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第二用户针对所述建筑内的第三私用区域的电梯按钮的第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不同用户对应于所述建筑内的不同私用区域;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电梯的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一私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一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一私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二私用区域;在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二私用区域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轿厢运动至所述第三私用区域,并在所述轿厢承载所述第二用户后,控制所述轿厢由所述第三私用区域运动至所述建筑内的第四私用区域。
10.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电梯、电梯按钮、权利要求9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480233.5A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64955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3662X 2022-10-10
CN202222663662 2022-10-10
CN202223499219X 2022-12-27
CN202223499219 2022-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5585A true CN116495585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0233.5A Pending CN116495585A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202310483298.5A Pending CN116534685A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202321020716.9U Active CN220078244U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系统
CN202310480228.4A Pending CN116534684A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系统、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3298.5A Pending CN116534685A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202321020716.9U Active CN220078244U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系统
CN202310480228.4A Pending CN116534684A (zh) 2022-10-10 2023-04-28 一种电梯系统、电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649558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4685A (zh) 2023-08-04
CN220078244U (zh) 2023-11-24
CN116534684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7491B2 (en)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 using user device
EP3438034B1 (en) User device including secondary-touch elevator service request interface
EP1803675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elevator
CN108975101B (zh)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700577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itiating elevator service using a communication bridge
CN105722778A (zh) 基于调度的移动应用
US115354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ing elevator
EP388219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elevator operation, elevator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122154A (zh) 用于提供控制信令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控制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1094168A (zh) 电梯控制系统和电梯系统
CN105460714A (zh) 一种小区门禁管理系统调度电梯的系统及方法
TW201904851A (zh) 具訪客模式的電梯系統
JP201800235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13247719B (zh) 一种电梯群管控系统、方法及电梯业务网关设备
CN112607543B (zh) 电梯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82909A (zh) 机器人搭乘电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机器人调度系统
CN116495585A (zh)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3879920A (zh)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613042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12102542A (zh) 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210795408U (zh) 一种基于手机蓝牙通信的乘梯系统
CN115783915A (zh) 一种楼宇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70088519A (ko) 엘리베이터 그룹 관리 제어 장치
CN210103199U (zh) 一种电梯及智能楼宇
JP2000327237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