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2799A -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 Google Patents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2799A
CN116462799A CN202310034894.5A CN202310034894A CN116462799A CN 116462799 A CN116462799 A CN 116462799A CN 202310034894 A CN202310034894 A CN 202310034894A CN 116462799 A CN116462799 A CN 116462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crylate
active energy
energy ray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48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郁马
冈贤一郎
出口义信
高田泰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C Corp filed Critical D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462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2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C08F220/58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namido oxygen, e.g. N-methylolacrylamide, N-(meth)acryloylmorphol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52Amides or imides
    • C08F220/54Amides, e.g. N,N-dimethylacrylamide or N-isopropylacrylami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3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 G03F7/038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hich are rendered insoluble or differentially wettable with ethylenic or acetylenic bands in the side chains of the photo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物品,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以具有羟基的共聚物(A)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B)作为必须的反应原料,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所述共聚物(A)以N‑丙烯酰吗啉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及(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所述物品具有包含所述硬化物的涂膜。

Description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 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硬化物、及物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汽车用前照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显示器等要求防止起雾的高防雾性。所谓此处的起雾,是因附着于表面的水滴引起光的漫反射而产生的现象。作为此种防止起雾的防雾方法,一般已知有减小水的接触角的方法、对附着于表面的水分进行吸水的方法、对表面赋予防水性以防水的方法等。其中,由于简便且防雾性能良好,因此经常使用减小水的接触角的方法。
作为所述减小水的接触角的方法,作出如下尝试:在作为基材的玻璃或塑料的表面涂布防雾性树脂组合物而形成防雾性涂膜。因此,作为可形成防雾性优异且不易残留水滴痕迹的涂膜的防雾涂料用树脂,已知有对包含多种丙烯酰胺单体的混合物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而成的树脂(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能够以短时间且在低温条件下硬化的防雾剂组合物,公开了一种包含由多种丙烯酰胺系单体、多种(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获得的共聚物、酸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物。
另一方面,关于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由于长期的使用会使表面活性剂渗出,有时会引起防雾性的降低或涂膜外观的劣化。因此,寻求一种也能耐受长期使用的耐热性高的防雾性树脂或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2666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6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中,未进行与以100度以上的超高温进行长时间加热后的防雾性、密接性、及黄度相关的试验,关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组合物,无法充分确认耐热性。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成,其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防止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及密接性的降低,且外观不受损的硬化涂膜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硬化物、及物品。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人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以具有羟基的共聚物(A)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B)作为必须的反应原料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可解决所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发明。
[1]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以具有羟基的共聚物(A)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B)为必须的反应原料,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中,共聚物(A)以N-丙烯酰吗啉、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
[2]根据[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共聚物(A)进而以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A-2)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
[化1]
(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或者只要不连续,烃基中的-CH2-经氧原子或-NH-取代的官能基)
[3]根据[2]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通式(1)中,R2为碳原子数1~6的烃基。
[4]根据[2]或[3]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源自N-丙烯酰吗啉的结构的含量在共聚物(A)中为20质量%~65质量%的范围,源自化合物(A-2)的结构的含量在共聚物(A)中为20质量%~65质量%的范围。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异氰酸酯基的物质量相对于化合物(A-1)的羟基1摩尔而为0.2摩尔以上。
[6]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及选自由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酯(甲基)丙烯酸酯及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
[7]根据[6]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为在1分子中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含量在固体成分中为1质量%~50质量%的范围。
[8]根据[7]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
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是以1,6-己二醇及1,5-戊二醇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作为必须的反应成分而获得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
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为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9]根据[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还含有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D)。
[10]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为根据[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
[11]一种物品,具有包含根据[10]所述的硬化物的涂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及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可形成具有优异的防雾性,且防止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及密接性的降低,外观不受损的硬化涂膜。所述硬化涂膜即便暴露于高温环境下也发挥优异的防雾性,因此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及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可适宜用作汽车用途或显示器用途中的树脂材料的硬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所述共聚物(A)称为“(A)成分”,其他的(B)成分~(D)成分也同样如此。进而,将“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统称为“(甲基)丙烯酸酯”,将“丙烯酰基”与“甲基丙烯酰基”统称为“(甲基)丙烯酰基”。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
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以下有时简称为“树脂(I)”)是以具有羟基的共聚物(A)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B)作为必须的反应原料而合成。另外,也可将不属于(A)成分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作为树脂(I)的任意反应原料。
[(A)成分]
(A)成分是具有羟基的共聚物,具体而言,是以N-丙烯酰吗啉、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的共聚物。
通常,为了表现出防雾性,需要降低附着于基材表面的水滴的表面张力,形成干净的水膜。因此,通过在基材表面形成包含具有羟基的共聚物(A)那样具有亲水性的树脂的涂膜,可以短时间形成水膜。其中,包含以N-丙烯酰吗啉作为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组合物可形成刚直的涂膜,且可防止高温加热后的劣化。
关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具体而言可列举: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经内酯改性的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经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改性的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它们的市售品,可使用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奥尼克斯(Aronix)”(注册商标)各种(M-400、M-403、M-404、M-405、M-406、M-306、M-305、M-303、M-452、M-450等)、大赛璐(Daicel)制造的商品名“普拉切尔(Placcel)(注册商标)FA-2D”、“普拉切尔(Placcel)(注册商标)FA-4DT”、大赛璐(Daicel)制造的商品名“海克(HEMAC)”(注册商标)、日油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布理莫(Blemmer)(注册商标)AE-200”、“布理莫(Blemmer)(注册商标)AE-400”、“布理莫(Blemmer)(注册商标)AP-400”等。
所述中,就防雾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在1分子内具有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A)成分可设为不仅以N-丙烯酰吗啉及化合物(A-1),也以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A-2)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的共聚物。其中,化合物(A-2)是不属于化合物(A-1)的化合物。
[化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或者R2可为烃基中的-CH2-经氧原子或-NH-取代的官能基,但氮原子彼此、氧原子彼此、及氮原子与氧原子不连续。
作为化合物(A-2),具体而言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其中,就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对基材的密接性的观点而言,更优选为通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1~6的烃基的化合物,进而优选为R2为碳原子数1~6的直链状烷基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对以上内容进行汇总,(A)成分最优选为以N-丙烯酰吗啉、作为化合物(A-1)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及作为化合物(A-2)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的共聚物。其中,以其他化合物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的共聚物、或不以化合物(A-2)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的共聚物均可解决本发明的课题,但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共聚物(A)的合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例示自由基聚合法、阳离子聚合法、阳离子活性聚合法、阴离子活性聚合法等已知的制造方法。就工业性的生产率的观点而言,特别优选为自由基聚合法。作为自由基聚合法,可例示溶液聚合法、块状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特别优选为溶液聚合法。
具体而言,例如可通过将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所述必须的共聚成分、及作为任意成分的各种单体的混合物滴加至有机溶媒中,在100℃下进行聚合反应来合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使用一般使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已知的物质。作为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列举:过氧化苯甲酰、3,5,5-三甲基乙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叔丁基-2-己酸酯、过氧化戊酸叔丁酯、过氧化戊酸叔己酯等。作为所述偶氮化合物,例如可列举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等。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使用至少一种即可,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作为所述聚合溶剂,可使用除醇系溶剂外的一般使用的有机溶剂,特别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系溶剂、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系溶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叔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等酯系溶剂,此外还使用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所述聚合溶剂使用至少一种即可,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即,(A)成分也可分别具有源自N-丙烯酰吗啉的结构、源自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的结构、及源自化合物(A-2)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就防雾性及密接性的观点而言,源自N-丙烯酰吗啉的结构的含量在所述共聚物(A)中优选为5质量%~9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10质量%~8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0质量%~65质量%的范围。
源自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的结构的含量在所述共聚物(A)中优选为1质量%~5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5质量%~3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为10质量%~20质量%的范围。
源自化合物(A-2)的结构的含量在所述共聚物(A)中优选为5质量%~9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10质量%~8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0质量%~65质量%的范围。
(A)成分可单独使用一种化合物,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B)成分]
(B)成分是在1分子内具有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酰基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乙酯、1,1-(双(甲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乙基异氰酸酯、2-([1'-甲基亚丙基氨基]羧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2-[(3,5-二甲基吡唑基)羰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及2-(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乙基异氰酸酯等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单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3-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及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的其中一个异氰酸酯基与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进行氨基甲酸酯键结而成的物质(进行了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物质)等。其中,就抑制由高温加热引起的黄变的观点而言,更优选为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而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乙酯、2-(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乙基异氰酸酯,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乙酯。
(B)成分可单独使用一种化合物,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如上所述,(A)成分、(B)成分、及任意的(A)成分以外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获得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具体而言,(A)成分及任意成分所具有的羟基与(B)成分所具有的异氰酸酯基进行反应而合成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因此,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的原料中的(A)成分及任意成分中所含的羟基与(B)成分中所含的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OH:NCO)并无特别限定,就防雾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1:0.05~1:1.5左右,特别优选为1:0.2~1:1左右。在不包含(A)成分以外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任意成分)作为树脂(I)的反应原料的情况,且(A)成分的共聚成分中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仅为化合物(A-1)的情况下,(A)成分中所含的羟基的物质量与化合物(A-1)中所含的羟基的物质量相等。
关于所述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的制造方法,只要是使作为具有羟基的共聚物的(A)成分、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B)成分以及根据需要的(A)成分以外的具有羟基的任意成分进行反应的方法,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例示各种已知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使(A)成分、(B)成分及根据需要的(A)成分以外的具有羟基的任意成分在催化剂存在下,以适当的反应温度(例如60℃~90℃等)下进行反应的方法等。另外,使(A)成分、(B)成分及具有羟基的任意成分进行反应时的顺序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将各者任意混合并进行反应的方法、将所有成分一起混合并进行反应的方法等。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以下有时简称为“组合物”)是至少含有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且任意地适宜含有其他化合物的组合物。在组合物含有树脂(I)以外的化合物的情况下,组合物中的树脂(I)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99.9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60质量%~95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为75质量%~90质量%的范围。
组合物中的树脂(I)以外的化合物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课题解决,则可为任何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后述的(C)成分。
[(C)成分]
(C)成分为选自由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酯(甲基)丙烯酸酯及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作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聚碳酸酯多元醇或聚亚烷基二醇中的任一种、异氰酸酯化合物、及以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原料而合成的化合物。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市售品,例如可使用宇部兴产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注册商标)系列各种(UH-50、UH-100、UH-200、UH-300、PH-50、PH-100、PH-200、PH-300、UC-100、UM-90、UHC50-100、UP-50、UP-100及UP-200等)、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贝尼比奥路(BENEBiOL)”(注册商标)的各等级(NL1010DB、NL2010DB、NL3010DB、NL1005B、NL2005B、NL1030B、HS0830B、HS0840B、HS0840B及HS0850H等)、可乐丽(Kuraray)制造的商品名“可乐丽多元醇(Kuraray polyol)”的各牌子(C-590、C-1090及C-2090等)等。其中,与分支型聚碳酸酯多元醇相比,直链型聚碳酸酯多元醇更容易使聚碳酸酯多元醇彼此凝聚,因此以它们为原料而合成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耐热性及基材密接性提高。因此,更优选为1,6-己二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产物(宇部兴产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注册商标)系列UH-50、UH-100、UH-200、UH-300)、及1,6-己二醇与1,5-戊二醇及碳酸酯的反应产物(宇部兴产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系列PH-50、PH-100、PH-200、PH-300)。
作为聚亚烷基二醇的市售品,例如可使用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造的商品名“PEG”系列(PEG-200、PEG-400、PEG-600、PEG-1000、PEG-2000、PEG-4000)、“纽泊(NEWPOL)”PP系列(PP-200、PP-400、PP-600、PP-1000及PP-2000)、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PTMG”的各等级(PTMG-650、PTMG-1000、PTMG-2000等)等。其中,更优选为数量平均分子量200~4000的聚乙二醇(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造的商品名“PEG”系列PEG-200、PEG-400、PEG-600、PEG-1000、PEG-2000、PEG-4000。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烷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环己烷、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2-甲基-1,3-二异氰酸环己酯、2-甲基-1,5-二异氰酸环己酯等脂环式异氰酸酯等。或者,也可使用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二聚体或三聚体(异氰脲酸酯、双缩脲、脲基甲酸酯等)。这些中,更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
作为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经内酯改性的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经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改性的羟基单(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它们的市售品,可使用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奥尼克斯(Aronix)”(注册商标)各种(M-400、M-403、M-404、M-405、M-406、M-306、M-305、M-303、M-452、M-450等)、大赛璐(Daicel)制造的商品名“普拉切尔(Placcel)(注册商标)FA-2D”、大赛璐(Daicel)制造的商品名“海克(HEMAC)”(注册商标)、日油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布理莫(Blemmer)(注册商标)AE-200”、“布理莫(Blemmer)(注册商标)AP-400”等。这些中,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及(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
作为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聚酯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脱水缩合物等。
聚酯多元醇例如可列举:多元醇与多元羧酸或其酸酐的缩合聚合物;环状酯(内酯)的开环聚合物;由多元醇、多元羧酸或其酸酐、及环状酯此三种成分形成的反应物等。
多元醇例如可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4-四亚甲基二醇、1,3-四亚甲基二醇、2-甲基-1,3-三亚甲基二醇、1,5-五亚甲基二醇、新戊二醇、1,6-六亚甲基二醇、3-甲基-1,5-五亚甲基二醇、2,4-二乙基-1,5-五亚甲基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环己二醇类(1,4-环己二醇等)、双酚类(双酚A等)、糖醇类(木糖醇或山梨糖醇等)等。
所述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例如可列举:丙二酸、马来酸、富马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对苯二羧酸、偏苯三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或其酸酐等。
作为所述环状酯,例如可列举丙内酯、β-甲基-δ-戊内酯、ε-己内酯等。
作为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奥尼克斯(Aronix)”(注册商标)各种(M6100、M6250、M6500、M7100、M7300K、及M-8030等)等。其中,本发明中更优选为二官能的聚酯丙烯酸酯(在市售品的情况下,为东亚合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奥尼克斯(Aronix)”(注册商标)各种(M6100、M6250、及M6500等)等),特别优选为“奥尼克斯(Aronix)(注册商标)M6250”。
作为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使(甲基)丙烯酸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环氧树脂等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进行反应而获得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环氧基丙烯酸酯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迪爱生(DIC)公司制造的商品名“露西迪尔(LUXYDIR)(注册商标)V-5500”等。
上文所述的内容中,就高温加热后的密接性的观点而言,(C)成分特别优选为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更优选为使用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2]
所述式中,X表示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Y1及Y2分别独立地表示源自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α表示源自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中的多个α可相互相同,也可不同,平均重复数n1为1~10的整数。所谓本说明书中的“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是从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中去除末端氢原子后的结构,所谓“源自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是从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去除羟基后的结构,所谓“源自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结构”,是指从异氰酸酯化合物中去除全部异氰酸酯基的结构。
因此,(C)成分的反应原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进而,作为反应原料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的数量平均分子量更优选为500~1000的范围,特别优选为1,6-己二醇与1,5-戊二醇及碳酸酯的反应产物(例如,为宇部兴产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注册商标)PH50”及“艾特那可(ETERNACOLL)(注册商标)PH-100”等)。
作为反应原料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优选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更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或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
作为反应原料的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更优选为使用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另外,就容易获取的观点而言,(C)成分可使用市售品的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使用三菱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紫光(注册商标)UV-3310B”等。
就防雾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而言,(C)成分的含量在所述组合物中含有的全部固体成分中优选为0.1质量%~9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0.5质量%~70质量%的范围,进而优选为1质量%~5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为5质量%~30质量%的范围。
(C)成分可单独使用一种化合物,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也可还含有例如后述的(D)成分。
[(D)成分]
(D)成分为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是选自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所谓此处的“非反应性”,是指不发生由乙烯基单体的聚合反应引起的加成聚合,所谓“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内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表面活性剂。
在本发明中,通过添加(D)成分,可对基材表面赋予更适宜的亲水性,防雾性及耐热性提高。
作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使用所有现有已知的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油酸钠、油酸钾等脂肪酸盐;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铵等高级醇硫酸酯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等烷基苯磺酸盐及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二烷基磷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二烷基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等聚氧乙烯硫酸盐。另外,作为所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等含氟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就防雾性能优异的观点而言,所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二烷基磷酸盐。
作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使用所有现有已知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乙醇胺类、月桂基胺乙酸酯、三乙醇胺单甲酸盐、硬脂酰胺乙基二乙胺乙酸盐等胺盐;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月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月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硬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等。另外,作为所述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全氟烷基三甲基铵盐等含氟的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就防雾性能的观点而言,所述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
作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使用所有现有已知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油醚等聚氧乙烯高级醇醚类;聚氧乙烯辛基苯酚、聚氧乙烯壬基苯酚等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类;聚氧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酰基酯类;聚丙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类;烷基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等磷酸酯类;糖酯类、纤维素醚类等。另外,作为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具有全氟烷基及亲水性基的寡聚物、具有全氟烷基及亲油性基的寡聚物、具有全氟烷基与亲水性基及亲油性基的寡聚物等含氟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就防雾性能的观点而言,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优选为聚氧乙烯高级醇醚类。
(D)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就防雾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使用:醚型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诺根(Noigen)(注册商标)XL-140”及商品名“DKS(注册商标)NL-30”等)、四级铵盐(例如,三洋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莱邦(Lebon)(注册商标)TM-16”)、三洋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莱邦(Lebon)(注册商标)TM-18”、狮王特殊化学(Lion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利普卡德(Lipoquad)(注册商标)12W-37”、三洋化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阳离子DSV”、四丁基溴化铵、四丙基溴化铵等)、或硬脂酸二甲基氨基丙基酰胺(例如,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的商品名“卡齐奥根(Kachiogen)(注册商标)TMP”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或α-烯烃磺酸钠(例如,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的商品名“诺根(Noigen)(注册商标)S-20F”等)、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例如,苏威(Solvay)公司制造的商品名“气溶胶(注册商标)OT-100”)、含氟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尼欧斯(NEOS)公司制造的商品名“福杰特(Ftergent)(注册商标)100”、AGC清美化学(AGCseimichemical)公司制造的商品名“沙福隆(Surflon)(注册商标)211”、AGC清美化学(AGCseimichemical)公司制造的商品名“沙福隆(Surflon)(注册商标)221”等)。
(D)成分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就防雾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而言,(D)成分的调配量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30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0.3质量份~20质量份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5质量份~15质量份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也可包含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所述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噻吨酮及噻吨酮衍生物、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二苯基(2,4,6-三甲氧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等。
所述光聚合引发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而优选为0.01质量份~20质量份,更优选为0.1质量份~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质量份~5质量份。当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时,硬化反应可适宜地进行,可获得具有高硬度的硬化物,因此优选。另一方面,当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下时,不易产生黄变等,可获得具有高透明性的硬化物,因此优选。
另外,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也可包含溶媒。通过包含溶媒,可调整所述组合物的粘度。
[溶媒]
作为所述溶媒,例如可列举:甲醇、乙醇、1-丙醇、叔丁醇、二丙酮醇等醇溶媒;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卡必醇、溶纤剂等醇醚溶媒;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溶媒;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溶媒;甲苯、二甲苯、二丁基羟基甲苯等芳香族溶媒等。
所述溶媒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所述溶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而优选为0质量份~300质量份,更优选为0质量份~150质量份。当所述溶媒的含量为300质量份以下时,容易控制膜厚,因此优选。此外,当溶媒的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上时,可采用喷涂、流涂等各种涂敷方式,因此优选。
进而,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也可根据需要包含其他添加物。
[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的代表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反应性化合物、各种树脂、填料、紫外线吸收剂、流平剂。另外,也可还含有无机颜料、有机颜料、体质颜料、粘土矿物、蜡、催化剂、(D)成分以外的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流动调整剂、偶联剂、染料、流变控制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
作为反应性化合物,也可调配(A)成分~(C)成分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或乙烯基等具有双键的化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酰基系化合物,可列举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及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举:丙烯酰吗啉、(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己内酯改性(甲基)丙烯酸羟基酯(例如,大赛璐(Daicel)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普拉切尔(Placcel)(注册商标))、邻苯二甲酸酐或琥珀酸酐与(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的反应物、由琥珀酸与乙二醇所获得的聚酯二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由琥珀酸与丙二醇获得的聚酯二醇的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丙酯、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磺酸基或四级铵盐等离子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乙烷改性的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丙烷改性的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羟基戊酸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乙烷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丙烷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乙烷改性的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七(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八(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乙烷改性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丙烷改性的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通过环氧乙烷改性的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经环氧丙烷改性的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使异氰酸酯化合物与醇系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
另外,为了调整粘度,也可使用液状有机聚合物。所谓液状有机聚合物,是不直接参与硬化反应的液状有机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含羧基的聚合物改性物(弗劳伦(Flowlen)G-900、NC-500:共荣化学公司制造)、丙烯酸聚合物(弗劳伦(Flowlen)WK-20:共荣化学公司制造)、特殊改性磷酸酯的胺盐(黑普兰德(HIPLAAD)(注册商标)ED-251:楠本化成公司制造)、改性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迪斯帕毕克(DISPERBYK)(注册商标)2000:毕克化学(BYK-Chemie)公司制造)等。
作为各种树脂,可使用热硬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
所谓热硬化型树脂,是具有在通过加热或者放射线或催化剂等手段进行硬化时实质上不溶且可变化为不熔性的特性的树脂。作为其具体例,所谓热硬化型树脂,是具有在通过加热或者放射线或催化剂等手段进行硬化时实质上不溶且可变化为不熔性的特性的树脂。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酚醛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呋喃树脂、酮树脂、二甲苯树脂、热硬化性聚酰亚胺树脂、苯并噁嗪树脂、活性酯树脂、苯胺树脂、氰酸酯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Styrene-Maleic Anhydride,SMA)树脂等。这些热硬化型树脂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使用两种以上。
所谓热塑性树脂,是指通过加热而能够熔融成形的树脂。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橡胶改性聚苯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AcrylonitrileStyrene,AS)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乙烯乙烯基醇树脂、乙酸纤维素树脂、离聚物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缩醛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聚乳酸树脂、聚苯醚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砜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醚砜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酮树脂、液晶聚酯树脂、氟树脂、间规聚苯乙烯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使用一种或并用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填料,例如,以提高硬涂性为目的,可调配二氧化硅。
作为二氧化硅,并无限定,可使用粉末状的二氧化硅或胶体二氧化硅等已知的二氧化硅微粒子。作为市售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微粒子,例如可列举:日本艾劳吉鲁(Aerosil)公司制造的艾劳吉鲁(Aerosil)(注册商标)50、200、AGC公司制造的辛路德库斯(Sildex)H31、H32、H51、H52、H121、H122、日本二氧化硅工业公司制造的E220A、E220、富士硅(Fuji Silysia)公司制造的塞露西亚(SYLYSIA)470、日本板硝子公司制造的SG薄片等。
另外,作为市售的胶体二氧化硅,例如可列举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甲醇二氧化硅溶胶、IPA-ST、MEK-ST、PGM-ST、NBA-ST、XBA-ST、DMAC-ST、ST-UP、ST-OUP、ST-20、ST-40、ST-C、ST-N、ST-O、ST-50、ST-OL等。
二氧化硅也可使用反应性二氧化硅。作为反应性二氧化硅,例如可列举反应性化合物修饰二氧化硅。作为反应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具有疏水性基的反应性硅烷偶联剂、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具有马来酰亚胺基的化合物、具有缩水甘油基的化合物。
作为利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进行修饰的市售的粉末状的二氧化硅,可列举日本艾劳吉鲁(Aerosil)公司制造的艾劳吉鲁(Aerosil)(注册商标)RM50、R711等,作为利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进行修饰的市售的胶体二氧化硅,可列举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MIBK-SD、MIBK-SD-L、MIBK-AC-2140Z、MEK-AC-2140Z等。另外,作为反应性二氧化硅,也可列举利用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缩水甘油基进行修饰后,使丙烯酸进行加成反应而得的二氧化硅、或利用使具有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羟基及(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进行氨基甲酸酯化反应而得的物质进行修饰而得的二氧化硅。
所述二氧化硅微粒子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球状、中空状、多孔质状、棒状、板状、纤维状或不定形状的二氧化硅微粒子。例如,作为市售的中空状二氧化硅微粒子,可使用日铁矿业公司制造的西里纳库斯(Silinax)(注册商标)等。
另外,一次粒径优选为5nm~200nm的范围。当为5nm以上时,组合物中的无机微粒子的分散变得充分,当设为200nm以下时,可保持硬化物的充分的强度。
作为二氧化硅以外的填料,可列举无机填料及有机填料。填料形状并无限定,可列举粒子状、板状、纤维状的填料。
作为耐热性优异的填料,为氧化铝、镁砂(magnesia)、二氧化钛、氧化锆等;作为导热优异的填料,为氮化硼、氮化铝、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氧化硅等;作为导电性优异的填料,是使用了金属单体或合金(例如铁、铜、镁、铝、金、银、铂、锌、锰、不锈钢等)的金属填料和/或金属被覆填料;作为阻隔性优异的填料,为云母、黏土、高岭石、滑石、沸石、硅灰石、蒙脱石等矿物等或钛酸钾、硫酸镁、海泡石、蛭石、硼酸铝、碳酸钙、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锌、氢氧化镁;作为折射率高的填料,为钛酸钡、氧化锆、氧化钛等;作为显示出光催化剂性的填料,为钛、铈、锌、铜、铝、锡、铟、磷、碳、硫、钌、镍、铁、钴、银、钼、锶、铬、钡、铅等光催化剂金属、所述金属的复合物、它们的氧化物等;作为耐磨耗性优异的填料,为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等金属、及它们的复合物及氧化物等;作为导电性优异的填料,为银、铜等金属、氧化锡、氧化铟等;作为紫外线遮蔽优异的填料,为氧化钛、氧化锌等。
这些无机微粒子只要根据用途适时选择即可,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多种。另外,所述无机微粒子除了例子中列举的特性以外,也具有各种特性,因此只要根据用途适时选择即可。
作为无机纤维,除了碳(Carbon)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外,可列举碳素纤维、活性碳纤维、石墨纤维、钨碳化纤维、陶瓷纤维、天然纤维、玄武岩等矿物纤维、氮化硼纤维、碳化硼纤维及金属纤维等。作为所述金属纤维,例如可列举铝纤维、铜纤维、黄铜纤维、不锈钢纤维、钢纤维。
作为有机纤维,可列举包含聚苯并二哑唑、聚芳酰胺、聚对亚苯基苯并噁唑(polyp-phenylene benzo-oxazole,PBO)、聚苯硫醚、聚酯、丙烯酸、聚酰胺、聚烯烃、聚乙烯醇、聚芳酯等树脂材料的合成纤维、或者纤维素、浆料、棉、羊毛、绢等天然纤维、蛋白质、多肽、海藻酸等再生纤维等。
填料的调配量在组合物100质量%中优选为0质量%~60质量%。
出于提高耐光性的目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环状亚氨基酯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型紫外线吸收剂等。
出于提高耐光性的目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添加光稳定剂。作为光稳定剂,可列举受阻胺系光稳定剂(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HALS)等。
出于提高涂布时的流平性的目的、或提高硬化膜的滑动性以提高耐擦伤性的目的等,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添加各种表面改质剂。作为表面改质剂,可使用以表面调整剂、流平剂、光滑性赋予剂、防污性赋予剂等名称市售的、对表面物性进行改质的各种添加剂。这些中,优选为硅酮系表面改质剂及氟系表面改质剂。
具体而言,可列举:具有硅酮链及聚环氧烷链的硅酮系聚合物及寡聚物、具有硅酮链及聚酯链的硅酮系聚合物及寡聚物、具有全氟烷基及聚环氧烷链的氟系聚合物及寡聚物、具有全氟烷基醚链及聚环氧烷链的氟系聚合物及寡聚物等。使用这些中的一种以上即可。出于提高滑动性的持续力等的目的,可使用分子中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物质。作为具体的表面改质剂,可列举:艾巴克利(EBECRYL)(注册商标)350(大赛璐-奥尔内克斯(Daicel-Ornex)公司制造)、BYK(注册商标)-333(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BYK-377(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BYK-378(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BYK-UV3500(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BYK-UV3505(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BYK-UV3576(日本毕克化学(BYK-Chemie Japan)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75(迪爱生(DIC)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76-E(迪爱生(DIC)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72-K(迪爱生(DIC)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76-NS(迪爱生(DIC)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90(迪爱生(DIC)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91(迪爱生(DIC)公司制造)、麦格发库(Megaface)(注册商标)RS-55(迪爱生(DIC)公司制造)、奥普次路(Optool)(注册商标)DAC-HP(大金制造)、ZX-058-A(T&K TOKA制造)、ZX-201(T&K TOKA制造)、ZX-202(T&K TOKA制造)、ZX-212(T&K TOKA制造)、ZX-214-A(T&K TOKA制造)、X-22-164AS(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X-22-164A(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X-22-164B(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X-22-164C(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X-22-164E(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X-22-174DX(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等。
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可优选用作如下硬化涂膜,即,通过涂敷于各种材料的至少一面后照射活性能量线而对基材赋予防雾性的硬化涂膜。包含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硬化涂膜在抑制高温环境下的防雾性及密接性的降低的同时,外观不受损,因此在作为在严酷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室外长期使用的材料的防雾涂膜使用时发挥优异的效果。
<硬化物、物品>
(结构、材料)
本发明的物品具有包含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的涂膜、及基材。
基材并无特别限定,根据用途适宜选择即可,例如可列举塑料、玻璃、木材、金属、金属氧化物、纸、硅酮或改性硅酮等,也可为将不同的原材料接合而获得的基材。
基材的形状也并无特别限制,可为平板、片材状、或三维形状整个面或一部分具有曲率的形状等根据目的的任意形状。另外,基材的硬度、厚度等也并无限制。
作为塑料基材,只要包含树脂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使用所述热硬化型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即可。作为机械材料,可为单独的树脂也可为混合有多种树脂而成的基材,也可具有单层或两层以上的层叠结构。另外,这些塑料基材可经纤维强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
另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基材也可包含已知的抗静电剂、防雾剂、防结块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颜料、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光稳定剂、结晶成核剂、润滑剂等已知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物品在基材及硬化涂膜上可还具有第二基材。作为第二基材,材质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玻璃、木材、金属、金属氧化物、塑料、纸、硅或改性硅等,也可为将不同的原材料接合而获得的基材。基材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可为平板、片材状、或者三维形状整个面或一部分具有曲率的形状等根据目的的任意形状。另外,基材的硬度、厚度等也并无限制。
本发明的硬化涂膜无论是对于塑料还是对于无机物密接性均高,因此也能够优选地作为异种材料的层间材料而利用。特别优选为基材为塑料、第二基材为无机层的情况。作为无机层,例如可列举:石英、蓝宝石、玻璃、光学膜、陶瓷材料、无机氧化物、蒸镀膜(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溅射)、磁性膜、反射膜、Ni、Cu、Cr、Fe、不锈钢等金属、纸、旋涂玻璃(Spin On Glass,SOG)、旋涂碳(Spin On Carbon,SOC)、聚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塑料层、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的电极板、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金属等导电性基材、绝缘性基材、硅、氮化硅、多晶硅、氧化硅、非晶硅等硅系基板等。
(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物品是通过在基材表面涂布有本发明的组合物后进行硬化而获得。
对基材的涂布可通过对基材直接涂敷组合物或使组合物直接成形于基材并进行硬化的方法来进行。
在进行直接涂敷的情况下,作为涂敷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喷涂法、旋涂法、浸渍法、辊涂法、刮板涂布法、刮刀辊法、刮刀法、帘涂法、狭缝涂布法、丝网印刷法、喷墨法等。
在进行直接成形的情况下,可列举:模内成形、嵌入成形、真空成形、挤出层压成形、冲压成形等。
另外,也可通过将组合物的硬化物层叠于基材上而获得本发明的物品。在层叠组合物的硬化物的情况下,可将半硬化的硬化物层叠于基材上后使其完全硬化,也可将已完全硬化的硬化物层叠于基材上。
本发明的组合物由于包含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因此可通过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其硬化。
所谓活性能量线,可列举紫外线、电子束、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离子化放射线。这些中,就硬化性及便利性的方面而言,优选为紫外线(Ultraviolet,UV)。
此处,在使用紫外线作为活性能量线的情况下,作为照射所述紫外线的装置,例如可列举:低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无电极灯(熔融灯)、化学灯、黑光灯、水银-氙灯、短弧光灯、氦-镉激光器、氩激光器、太阳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灯等。通过使用它们将约180nm~400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至经涂敷或成形的组合物,能够获得硬化涂膜或硬化物。作为紫外线的照射量,可根据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及量适宜选择。
(用途)
本申请的组合物的硬化物具有优异的防雾性及耐热性,因此在安全护具关系方面可适宜用于头盔护目镜、面罩、风镜,在汽车用关系方面可适宜用于前照灯、挡风玻璃、玻璃、后视镜、摄像机、座舱罩、车顶、座舱仪表等用途。另外,除此以外,还可适宜用于窗玻璃、塑料镜子或洗脸化妆台等用的各种镜子、灯、数字标牌、平视显示器、虚拟现实(VR)的显示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导航装置、电子控制面板、食品用冷冻盒、业务用冷冻柜、双筒望远镜、监视摄像机、手术用摄像机、太阳镜、眼镜、汽车用玻璃飞散防止用或窗玻璃或镜或陈列柜用的防雾膜、应对传染病的分区、监视器罩、传感器罩等用途。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形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只要并无特别说明,则“份”及“%”为质量基准。
(合成例1: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1)的合成)
在包括搅拌机、气体导入管、冷凝器、及温度计的1升的烧瓶中,加入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50质量份),升温至110℃。将丙烯酰吗啉(商品名“ACMO(Acryloylmorpholine)”(注册商标)、KJ化学公司制造)(80质量份)、丙烯酸2-羟乙酯(20质量份)、过氧化叔丁基-2-乙基己酸酯(3质量份)、丙二醇单甲醚(30质量份)的混合物加入滴加漏斗后,在氮气氛下历时4小时进行滴加。滴加后,保持为110℃的状态,搅拌8小时,冷却至70℃。切换为空气气氛,加入叔丁基羟基甲苯(0.28质量份)、甲氧基对苯二酚(0.028质量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028质量份)、2-丙烯酰基氧基乙基异氰酸酯(24.3质量份),升温至85℃。在85℃下进行搅拌,直至表示异氰酸酯基的225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消失为止,从而获得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1)。
(合成例2~合成例21:具有羟基的丙烯酸树脂(2)~丙烯酸树脂(21)的合成)
变更为表1及表2所示的原料,除此以外,与合成例1同样地获得各例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2)~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21)。
表1及表2中记载的各数字表示各化合物的质量份。
另外,表1及表2中的“OH:NCO=1:x”表示树脂(I)的原料的(A)成分中所含的羟基与树脂(I)的原料的(B)成分中所含的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比,表中的值对应于x。
[表1]
[表2]
所述表1及表2所示的缩写表示下述化合物。
丙烯酸酯1:丙烯酰吗啉,商品名“ACMO”(注册商标)、KJ化学公司制造
[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
HEA:丙烯酸羟乙酯,商品名“HEA(Hydroxyethyl Acrylate)”,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造
[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A-2)]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1的烃基
EA:丙烯酸乙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2的烃基
nBA:丙烯酸正丁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4的烃基
nBM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4的烃基
iBMA: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4的烃基
tBMA: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4的烃基
CHA:丙烯酸环己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6的烃基
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8的烃基
LA:丙烯酸月桂酯,式(1)中的R2为碳原子数12的烃基
[其他(A)成分的共聚成分]
酰胺1:二甲基丙烯酰胺,商品名“DMAA(Dimethylacrylamide)”(注册商标),KJ化学公司制造
酰胺2:羟乙基丙烯酰胺,商品名“HEAA(Hydroxyethylacrylamide)”(注册商标),KJ化学公司制造
[(B)成分]
AOI:丙烯酸2-异氰酸基乙酯,商品名“凯伦兹(Karenz)(注册商标)AOI”,昭和电工公司制造
(合成例22: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1(PC)的合成)
在包括搅拌机、气体导入管、冷凝器、及温度计的1升的烧瓶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商品名“IPDI(Isophorone Diisocyanate)”,科思创聚合物(Covestro polymer)公司制造)189.11质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质量份、甲氧基对苯二酚0.10质量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10质量份),升温至70℃,历时1小时分批投入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HEA”98.79质量份及聚碳酸酯多元醇(1,6-己二醇与1,5-戊二醇及碳酸酯的反应产物,数量平均分子量:约500,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PH-50”,宇部兴产公司制造)210.90质量份。投入后,在80℃下进行反应直至表示异氰酸酯基的225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消失为止,从而获得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1(PC)。所谓本说明书中的“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表示从聚碳酸酯多元醇中去除末端氢原子后的结构。
(合成例23: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2(PC)的合成)
在包括搅拌机、气体导入管、冷凝器、及温度计的1升的烧瓶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商品名“IPDI”,科思创聚合物(Covestro polymer)公司制造)133质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质量份、甲氧基对苯二酚0.10质量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10质量份),升温至70℃,历时1小时分批投入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HEA”70质量份及聚碳酸酯多元醇(1,6-己二醇与1,5-戊二醇及碳酸酯的反应产物,数量平均分子量:约1000,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PH-100”,宇部兴产公司制造)295质量份。投入后,在80℃下进行反应直至表示异氰酸酯基的225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消失为止,从而获得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2(PC)。
(合成例24: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3(PC)的合成)
在包括搅拌机、气体导入管、冷凝器、及温度计的1升的烧瓶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商品名“IPDI”,科思创聚合物(Covestro polymer)公司制造)60.31质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质量份、甲氧基对苯二酚0.10质量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10质量份),升温至70℃,历时1小时分批投入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HEA”31.51质量份及聚碳酸酯多元醇(1,6-己二醇与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产物,数量平均分子量:约3000,商品名“艾特那可(ETERNACOLL)UH-300”,宇部兴产公司制造)407.00质量份。投入后,在80℃下进行反应直至表示异氰酸酯基的225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消失为止,从而获得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3(PC)。
(合成例25: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4(PEG)的合成)
在包括搅拌机、气体导入管、冷凝器、及温度计的1升的烧瓶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商品名“IPDI”,科思创聚合物(Covestro polymer)公司制造)133质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质量份、甲氧基对苯二酚0.1质量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1质量份,升温至70℃,历时1小时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商品名“HEA”,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制造)70质量份及聚乙二醇(商品名“PEG-1000”,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造)296质量份。在80℃下进行搅拌直至表示异氰酸酯基的2250cm-1的红外吸收光谱消失为止,从而获得具有源自聚乙二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UA4(PEG)。所谓本说明书中的“源自聚乙二醇的结构”,表示从聚乙二醇中去除末端氢原子后的结构。
(实施例1)
调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1)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3质量份(欧米拉德(Omnirad)2959(IGM公司制造)1.5质量份、欧米拉德(Omnirad)819(IGM公司制造)1.5质量份)、及丙二醇单甲醚154.5质量份,以固体成分成为40wt%的方式均匀混合,从而制备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1)。
(实施例2~实施例35、比较例1~比较例5)
变更为表3~表6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各例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2)~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35)、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R1)~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R5)。
[评价样品的制作]
将各例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以膜厚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于聚碳酸酯基材(AGC公司制造的“碳玻璃(Carbo Glass)(注册商标)抛光透明(polish clear)”厚度:2mm、面积:10cm×10cm)上,在80℃下干燥4分钟,利用高压水银灯在200mW/cm2、1000mJ/cm2的条件下进行紫外线照射,将所获得的聚碳酸酯基材与硬化物的层叠体作为试验片。
[初期防雾性的评价]
在距离保持为80℃的温水浴的水面2cm的高度位置,以涂膜面朝下的方式设置试验片,对涂膜连续照射10秒钟的来自温水浴的蒸汽,对形成水膜所需的时间进行测定。将10秒以下设为合格。
[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的评价]
将试验片在120℃的条件下静置240小时后,在距离保持为50℃的温水浴的水面2cm的高度位置,以涂膜面朝下的方式设置试验片,对涂膜连续照射60秒钟的来自温水浴的蒸汽,对形成水膜所需的时间进行测定。将60秒以下设为合格。另外,将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仍未形成水膜的情况设为×。
[高温加热后的密接性的评价]
使利用切割机以1mm宽呈10×10的棋盘格状对试验片的硬化物切出切缝的涂板在120℃的条件下静置。经过一定时间后,在棋盘格状的部分贴附透明胶带(米其邦(Nichiban)公司制造“CT-24”),实施剥离操作,并对剥离所需的时间进行测定。将120小时以上设为合格。
[高温加热后的外观的评价]
试验片的黄度(YI值)越小,越为透明性高的层叠体,例如在用于显示装置的前面板的情况下容易提高可视性。因此,黄度越小,评价为外观越优异。
具体而言,使试验片在120℃的条件下静置240小时后,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 7373:2006,使用日本电色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色差计“Color meter ZE6000”对试验片的黄度(黄度指数(Yellowness Index,YI)值)进行测定。在无试验片的状态下进行背景测定后,将光学膜放置于样品支架上,进行透射测定,求出3刺激值(X,Y,Z),并基于下述式算出YI值。将YI值为3以下设为合格。
YI=100×(1.2985X-1.1335Z)/Y
将实施例1~实施例35中获得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1)~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35)、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5中获得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C1)~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C5)的组成及评价结果示于表3~表6中。
[表3]
[表4]
[表5]
[表6]
表3~表6中所示的缩写表示下述化合物。
UA1(PC):在合成例22中合成的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
UA2(PC):在合成例23中合成的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
UA3(PC):在合成例24中合成的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
UA4(PEG):在合成例25中合成的具有源自聚乙二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化合物
UA5(PC):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数量平均分子量:约5000,商品名“紫光(注册商标)UV-3310B”,三菱化学公司制造
M6250:二官能的聚酯丙烯酸酯,商品名“奥尼克斯(Aronix)(注册商标)M6250”,东亚合成公司制造
V-5500:环氧基丙烯酸酯,商品名“露西迪尔(LUXYDIR)(注册商标)V-5500”,迪爱生(DIC)公司制造
XL140:醚型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诺根(Noigen)(注册商标)XL-140”,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
NL-30:醚型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商品名“DKS(注册商标)NL-30”,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
TM-16: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商品名“莱邦(Lebon)(注册商标)TM-16”,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造
OT-100: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商品名“气溶胶OT-100”苏威(Solvay)公司制造
光聚合引发剂:含有分别各50%的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商品名“欧米拉德(Omnirad)2959”,IGM公司制造)及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商品名“欧米拉德(Omnirad)819”,IGM公司制造)的混合物
关于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涂膜,可确认到,防止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及密接性的降低,外观未受损(黄度小)。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B)成分来作为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的反应原料的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中,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对基材的密接性、及外观受损。在使用共聚成分中不具有N-丙烯酰吗啉的(A)成分来作为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的反应原料的比较例3及比较例4中,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及外观受损。同样地,在不使用本发明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I),取而代之使用具有聚碳酸酯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具有源自聚乙二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此两者的比较例5中,高温加热后的防雾性及外观也受损。

Claims (11)

1.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以具有羟基的共聚物(A)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异氰酸酯化合物(B)作为必须的反应原料,所述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的特征在于,
所述共聚物(A)以N-丙烯酰吗啉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1)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所述共聚物(A)进而以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A-2)作为必须的共聚成分;
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烃基,或者只要不连续,所述烃基中的-CH2-经氧原子或-NH-取代的官能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所述通式(1)中,R2为碳原子数1~6的烃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源自所述N-丙烯酰吗啉的结构的含量在所述共聚物(A)中为20质量%~65质量%的范围,源自所述化合物(A-2)的结构的含量在所述共聚物(A)中为20质量%~65质量%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异氰酸酯基的物质量相对于所述化合物(A-1)的羟基1摩尔而为0.2摩尔以上。
6.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及选自由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酯(甲基)丙烯酸酯及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为在1分子中具有源自聚碳酸酯多元醇的结构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的含量在固体成分中为1质量%~50质量%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
所述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是以1,6-己二醇及1,5-戊二醇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作为必须的反应成分而获得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化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为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中的任一者或两者。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还含有非反应性表面活性剂(D)。
10.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为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
11.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硬化物的涂膜。
CN202310034894.5A 2022-01-20 2023-01-10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Pending CN1164627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7017 2022-01-20
JP2022-007017 2022-0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2799A true CN116462799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7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4894.5A Pending CN116462799A (zh) 2022-01-20 2023-01-10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06324A (zh)
CN (1) CN116462799A (zh)
TW (1) TW2023306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0884A (zh) * 2023-10-12 2023-11-17 淄博鲁蒙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强化处理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8067B1 (ja) 2023-04-19 2024-03-12 artience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0884A (zh) * 2023-10-12 2023-11-17 淄博鲁蒙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强化处理工艺
CN117070884B (zh) * 2023-10-12 2023-12-22 淄博鲁蒙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强化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06324A (ja) 2023-08-01
TW202330670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62799A (zh) 活性能量线硬化型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型防雾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KR101686025B1 (ko) 유기무기 복합체의 제조 방법,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성 조성물의 경화물, 하드 코팅재, 하드 코팅막, 및 실란 커플링제
JP6127363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JP7135321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およ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11344321B (zh) 树脂组合物、固化物及层叠体
TW201033240A (en)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coating, and plastic molded object
US20070155882A1 (en) Curable liquid composition, cured film, and antistatic laminate
JP2014037453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CN114316332B (zh) 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JP5499232B2 (ja) 放射線硬化型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TW201610027A (zh)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及使用其之層合體
US20230312904A1 (en)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cured film, and molded article with cured film
JP2014084360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アンダーコート用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JP2013010921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JP2020066577A (ja)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そ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被覆物品
JP2005089657A (ja) 放射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CN116466545A (zh) 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组合物及其硬化物及物品
JP7435914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防曇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物品
JP7035506B2 (ja) 積層フィルム、加飾フィルム及び物品
CN116731545A (zh) 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组合物及膜
JP7380961B2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被覆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KR20160117867A (ko) 적층체
WO2024053298A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防曇塗料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積層体
TW202402970A (zh)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被覆組成物及成形品
JP2012167231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積層フィルム状物及び積層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