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4863B -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4863B
CN116424863B CN202310570350.0A CN202310570350A CN116424863B CN 116424863 B CN116424863 B CN 116424863B CN 202310570350 A CN202310570350 A CN 202310570350A CN 116424863 B CN116424863 B CN 116424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oid
belt
baffle
sucker
deviation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03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24863A (zh
Inventor
赵建兵
刘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unda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yunda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yunda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yunda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03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4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24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4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24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4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输送带、固定架、第一料闸、第二料闸、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还包括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料闸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一吹气孔向所述放料区吹气;以及,所述第一料闸设置有用于分片的第一毛刷。如此,通过对料闸的具体设计,提高了偏光片为单片被移动至输送带的概率,减少了偏光片叠片的出现;也通过设计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能够自动地将叠片状态的偏光片排出输送带,更加智能化。

Description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光片投料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偏振光片之所以叫偏光片,是因为普通液晶显示器面对眼睛的那张偏光片是磨砂处理的,以消散表面反光,并且把光散射以增加液晶显示器的视角。
偏光片在生产时,需要用到投料机、检测机等设备,但是现有的投料机虽然设置了一些分片结构来防止叠片,但是在投料时,偏光片的叠片率仍较高,从而不能实现有效投料,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其通过对料闸的具体设计,提高了偏光片为单片被移动至输送带的概率,减少了偏光片叠片的出现;也通过设计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能够自动地将叠片状态的偏光片排出输送带,更加智能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输送带、固定架、第一料闸、第二料闸、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所述第一料闸设置于输送带的前侧,所述第二料闸设置于输送带的后侧,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其中:
所述第一料闸包括有第一前挡板、第一左挡板、第一后挡板、第一右挡板,四者围构形成有用于叠放偏光片的放料区;所述第一前挡板、第一后挡板均为可前后移动式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左挡板、第一右挡板均为可左右移动式设置于所述工作台;
还包括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料闸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一吹气孔向所述放料区吹气;以及,所述第一料闸设置有用于分片的第一毛刷;
所述第一料闸的下方设置有Y轴移动模组、X轴移动模组,所述Y轴移动模组包括有第一Y轴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传动皮带环;所述第一Y轴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环的两端相应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环于所述第一带轮的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前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后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
所述X轴移动模组包括有第一X轴电机、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二传动皮带环;所述第一X轴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环的两端相应连接所述第三带轮、第四带轮,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环于所述第三带轮的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三连接段、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一左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右挡板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段;
所述输送带设置有纠偏装置、剔除装置、叠片检测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以及,所述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两者可背离移动和相对移动设置;
所述剔除装置包括剔除带段和伸缩气缸,所述剔除带段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所述输送带,所述伸缩气缸斜向设置于所述剔除带段的下方,且所述伸缩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剔除带段的另一端绕所述剔除带段的一端旋转,且所述剔除带段的下方设置有NG料盒;
所述叠片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剔除装置的上方,所述叠片检测装置具有用于检测剔除带段上的偏光片是否叠片的工业相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吹气孔与水平夹角呈8至12度向斜下方吹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吹气孔具有4个,相应设置于所述放料区的前、后、左、右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毛刷具有2个,且2个第一毛刷设置于放料区的一对侧;以及,所述第一毛刷为猪鬃毛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带包括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沿输送皮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盘模组包括有驱动第一Z轴电机、第二Y轴电机、用于吸取偏光片的吸盘组;所述第一Z轴电机驱动所述吸盘组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Y轴电机驱动所述吸盘组前后移动,
所述吸盘组包括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的下方设置有4个呈矩形布置的吸盘气缸,且所述吸盘气缸可调节式设置于所述吸盘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盘架具有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沿对角线设置有条形槽,所述吸盘气缸可调节式安装于所述条形槽。
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包括有投料机,所述投料机为前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中: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移动至第一料闸中将最上层的偏光片吸取并使该偏光片向上移动;
S2,所述吹气装置的第一吹气孔对上移过程的偏光片进行吹气,所述第一毛刷对偏光片的边沿进行刷片;
S3,所述第一吸盘模组将偏光片放置于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将偏光片向左输送;
S4,所述偏光片经过纠偏装置时,从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的中间间隙经过,且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将偏光片位置纠正;
S5,偏光片流入至叠片检测装置的下方,叠片检测装置对偏光片检测;
S6,若检测结果OK,偏光片流入下一工位;若检测结果NG,所述剔除装置的伸缩气缸驱动所述剔除带段绕其右端向下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偏光片滑入NG料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料闸的具体设计,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投料机的料闸而言,具有料闸大小可调节,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偏光片上料的优势;同时,还设置有吹气装置,当偏光片出现叠片的情况时,能够通过吹气孔的吹气将叠片的两片偏光片分离;还设置有毛刷来对偏光片的外边沿进行滑动接触,当偏光片出现叠片的情况时,能够通过毛刷将叠片的两片偏光片分离;提高了偏光片为单片被移动至输送带的概率,减少了偏光片叠片的出现;
其次,通过对各结构的进一步设计,使得本申请具有设计合理、运行稳定、适宜推广应用的优势;
再者,通过设计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其能够提高上料效率,保证上料的成功率,同时,也能够自动地将叠片状态的偏光片排出输送带,更加智能化。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隐藏箱板);
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示意图(隐藏箱板);
图4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一料闸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一吸盘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纠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剔除装置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剔除装置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一料闸安装有第一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工作台;20、输送带;21、透气孔;30、固定架;40、第一料闸;401、第一Y轴电机;402、第一带轮;403、第二带轮;404、第一传动皮带环;4041、第一连接段;4042、第二连接段;405、第一X轴电机;406、第三带轮;407、第四带轮;408、第二传动皮带环;409、放料区;41、第一前挡板;42、第一左挡板;43、第一后挡板;44、第一右挡板;45、第一吹气孔;46、第一毛刷;50、第二料闸;60、第一吸盘模组;61、第一Z轴电机;62、第二Y轴电机;63、吸盘组;631、吸盘架;632、吸盘气缸;633、条形槽633;70、纠偏装置;71、第一纠偏板;72、第二纠偏板;80、剔除装置;81、剔除带段;82、伸缩气缸;83、NG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附图1至图1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包括有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输送带20、固定架30、第一料闸40、第二料闸50、第一吸盘模组60、第二吸盘模组,所述第一料闸40设置于输送带20的前侧,所述第二料闸设置于输送带20的后侧,所述第一吸盘模组60、第二吸盘模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30上,且所述第一吸盘模组60、第二吸盘模组均位于所述输送带20的上方;其中:
所述第一料闸40包括有第一前挡板41、第一左挡板42、第一后挡板43、第一右挡板44,四者围构形成有用于叠放偏光片的放料区409;所述第一前挡板41、第一后挡板43均为可前后移动式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所述第一左挡板42、第一右挡板44均为可左右移动式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
还包括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料闸40的第一吹气孔45,所述第一吹气孔45向所述放料区吹气;优选地,所述第一料闸40还设置有用于分片的第一毛刷46。
通过对料闸的具体设计,相比于现有投料机的料闸而言,本申请具有:一、料闸大小可调节,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偏光片上料;二、设置有吹气装置,当偏光片出现叠片的情况时,能够通过吹气孔的吹气将叠片的两片(或以上)偏光片分离;三、通过毛刷来对偏光片的外边沿进行滑动接触,当偏光片出现叠片的情况时,能够通过毛刷将叠片的两片(或以上)偏光片分离,如此,提高了偏光片为单片被移动至输送带20的概率,减少了偏光片叠片的出现。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吹气孔45与水平夹角呈8至12度向斜下方吹气,优选10度。通常,所述第一吹气孔45具有4个,相应设置于所述放料区的前、后、左、右侧,具体地相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前挡板41、第一左挡板42、第一后挡板43、第一右挡板4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挡板41、第一后挡板43具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2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毛刷46具有2个,且2个第一毛刷46设置于放料区的一对侧;以及,所述第一毛刷46可以是猪鬃毛刷。
具体地,所述第一料闸40的下方设置有Y轴移动模组、X轴移动模组,所述Y轴移动模组包括有第一Y轴电机401、第一带轮402、第二带轮403、第一传动皮带环404;所述第一Y轴电机40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402,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环404的两端相应连接所述第一带轮402、第二带轮403,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环404于所述第一带轮402的两侧(左、右侧)相应形成有第一连接段4041、第二连接段4042;所述第一前挡板4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4041,所述第一后挡板43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4042;当第一Y轴电机401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前挡板41与第一后挡板43两者相向运动,从而两者的距离减小;当第一Y轴电机401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前挡板41与第一后挡板43两者背向运动,从而两者的距离增大;如此,通过对Y轴移动模组的设计,使得第一前挡板41与第一后挡板43能够适配不同偏光片前后方向的尺寸大小;
所述X轴移动模组包括有第一X轴电机405、第三带轮406、第四带轮407、第二传动皮带环408;所述第一X轴电机405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406,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环408的两端相应连接所述第三带轮406、第四带轮407,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环408于所述第三带轮406的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三连接段、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一左挡板42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右挡板44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段。当第一X轴电机405正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左挡板42与第一右挡板44两者相向运动,从而两者的距离减小;当第一Y轴电机401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一左挡板42与第一右挡板44两者背向运动,从而两者的距离增大;如此,通过对Y轴移动模组的设计,使得第一前挡板41与第一后挡板43能够适配不同偏光片左右方向的尺寸大小;如此,通过对Y轴移动模组、X轴移动模组的具体设计,使得本申请之料闸能够存放尺寸不同的偏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20设置有纠偏装置70、剔除装置80、叠片检测装置;所述纠偏装置7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纠偏板71、第二纠偏板72,以及,所述第一纠偏板71、第二纠偏板72两者可背离移动和相对移动设置,具体地说,所述第一纠偏板71、第二纠偏板72的驱动连接方式同第一前挡板41和第一后挡板43的连接原理大致相同,均是通过连接传动皮带的不同带段实现,此处可参阅图9。
所述剔除装置80包括剔除带段81和伸缩气缸82,所述剔除带段81的右端可转动式连接所述输送带20,所述伸缩气缸82斜向设置于所述剔除带段81的下方,且所述伸缩气缸82用于驱动所述剔除带段81的左端绕所述剔除带段81的右端旋转,且所述剔除带段81的下方设置有NG料盒83;
所述叠片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剔除装置80的上方,所述叠片检测装置具有用于检测剔除带段81上的偏光片是否叠片的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具有检测叠片的光纤传感器。
所述输送带20包括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沿输送皮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1,从而,方便检测结果为NG的偏光片落入NG料盒83中,也方便后续工位将OK偏光片包装。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吸盘模组60包括有驱动第一Z轴电机61、第二Y轴电机62、用于吸取偏光片的吸盘组63;所述第一Z轴电机61驱动所述吸盘组63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Y轴电机62驱动所述吸盘组63前后移动,
所述吸盘组63包括有吸盘架631,所述吸盘架631的下方设置有4个呈矩形布置的吸盘气缸632,且所述吸盘气缸632可调节式设置于所述吸盘架631上;具体地说,所述吸盘架631具有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沿对角线设置有条形槽633,所述吸盘气缸632可调节式安装于所述条形槽633。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料闸40于所述输送带20的前侧沿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料闸于所述输送带20的后侧沿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吸盘模组也设置有对应的数量),并且,所述第二料闸与第一料闸40的结构原理大致相同,所述第二吸盘模组与第一吸盘模组60的结构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包括有投料机,所述投料机为前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中: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吸盘模组60移动至第一料闸40中将偏光片吸取并使偏光片向上移动;
S2,所述吹气装置的第一吹气孔对上移过程的偏光片进行吹气,所述第一毛刷46对偏光片的边沿进行刷片;
S3,所述第一吸盘模组60将偏光片放置于输送带20上,所述输送带20将偏光片向左输送;
S4,所述偏光片经过纠偏装置70时,从第一纠偏板71、第二纠偏板72的中间间隙经过,且第一纠偏板71、第二纠偏板72将偏光片位置纠正;
S5,偏光片流入至叠片检测装置的下方,叠片检测装置对偏光片检测;
S6,若检测结果OK,偏光片流入下一工位;若检测结果NG,所述剔除装置80的伸缩气缸82驱动所述剔除带段81绕其右端向下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偏光片滑入NG料盒83。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料闸的具体设计,使得其相对于现有投料机的料闸而言,具有料闸大小可调节,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偏光片上料的优势;同时,还设置有吹气装置,当偏光片出现叠片的情况时,能够通过吹气孔的吹气将叠片的两片偏光片分离;还设置有毛刷来对偏光片的外边沿进行滑动接触,当偏光片出现叠片的情况时,能够通过毛刷将叠片的两片偏光片分离;提高了偏光片为单片被移动至输送带的概率,减少了偏光片叠片的出现;
其次,通过对各结构的进一步设计,使得本申请具有设计合理、运行稳定、适宜推广应用的优势;
再者,通过设计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其能够提高上料效率,保证上料的成功率,同时,也能够自动地将叠片状态的偏光片排出输送带,更加智能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输送带、固定架、第一料闸、第二料闸、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所述第一料闸设置于输送带的前侧,所述第二料闸设置于输送带的后侧,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第二吸盘模组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其中:
所述第一料闸包括有第一前挡板、第一左挡板、第一后挡板、第一右挡板,四者围构形成有用于叠放偏光片的放料区;所述第一前挡板、第一后挡板均为可前后移动式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左挡板、第一右挡板均为可左右移动式设置于所述工作台;
还包括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料闸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一吹气孔向所述放料区吹气;以及,所述第一料闸设置有用于分片的第一毛刷;
所述第一料闸的下方设置有Y轴移动模组、X轴移动模组,所述Y轴移动模组包括有第一Y轴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一传动皮带环;所述第一Y轴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环的两端相应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环于所述第一带轮的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前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后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
所述X轴移动模组包括有第一X轴电机、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二传动皮带环;所述第一X轴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环的两端相应连接所述第三带轮、第四带轮,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环于所述第三带轮的两侧相应形成有第三连接段、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一左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右挡板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段;
所述输送带设置有纠偏装置、剔除装置、叠片检测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以及,所述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两者可背离移动和相对移动设置;
所述剔除装置包括剔除带段和伸缩气缸,所述剔除带段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所述输送带,所述伸缩气缸斜向设置于所述剔除带段的下方,且所述伸缩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剔除带段的另一端绕所述剔除带段的一端旋转,且所述剔除带段的下方设置有NG料盒;
所述叠片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剔除装置的上方,所述叠片检测装置具有用于检测剔除带段上的偏光片是否叠片的工业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孔与水平夹角呈8至12度向斜下方吹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孔具有4个,相应设置于所述放料区的前、后、左、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刷具有2个,且2个第一毛刷设置于放料区的一对侧;以及,所述第一毛刷为猪鬃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沿输送皮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模组包括有驱动第一Z轴电机、第二Y轴电机、用于吸取偏光片的吸盘组;所述第一Z轴电机驱动所述吸盘组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第二Y轴电机驱动所述吸盘组前后移动,
所述吸盘组包括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的下方设置有4个呈矩形布置的吸盘气缸,且所述吸盘气缸可调节式设置于所述吸盘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架具有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沿对角线设置有条形槽,所述吸盘气缸可调节式安装于所述条形槽。
8.一种偏光片投料方法,包括有投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机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其中:还包括有以下步骤:
S1,所述第一吸盘模组移动至第一料闸中将最上层的偏光片吸取并使该偏光片向上移动;
S2,所述吹气装置的第一吹气孔对上移过程的偏光片进行吹气,所述第一毛刷对偏光片的边沿进行刷片;
S3,所述第一吸盘模组将偏光片放置于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将偏光片向左输送;
S4,所述偏光片经过纠偏装置时,从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的中间间隙经过,且第一纠偏板、第二纠偏板将偏光片位置纠正;
S5,偏光片流入至叠片检测装置的下方,叠片检测装置对偏光片检测;
S6,若检测结果OK,偏光片流入下一工位;若检测结果NG,所述剔除装置的伸缩气缸驱动所述剔除带段绕其右端向下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偏光片滑入NG料盒。
CN202310570350.0A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Active CN116424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0350.0A CN116424863B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0350.0A CN116424863B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4863A CN116424863A (zh) 2023-07-14
CN116424863B true CN116424863B (zh) 2023-11-14

Family

ID=87089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0350.0A Active CN116424863B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486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4628A (ja) * 2003-09-29 2005-04-21 Sharp Corp 保護シート回収装置
CN109557323A (zh) * 2018-11-07 2019-04-02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外观检测系统
CN210001161U (zh) * 2019-05-16 2020-01-31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上吸风发片装置
CN210084426U (zh) * 2019-05-17 2020-02-18 智翼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偏光片自动投料机
CN212245305U (zh) * 2020-04-20 2020-12-29 广州科升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分片上料装置
CN215145836U (zh) * 2021-01-15 2021-12-14 东莞市盛雄激光先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激光加工系统
CN114345744A (zh) * 2022-01-05 2022-04-15 杭州卓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外观缺陷自动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4628A (ja) * 2003-09-29 2005-04-21 Sharp Corp 保護シート回収装置
CN109557323A (zh) * 2018-11-07 2019-04-02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外观检测系统
CN210001161U (zh) * 2019-05-16 2020-01-31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上吸风发片装置
CN210084426U (zh) * 2019-05-17 2020-02-18 智翼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偏光片自动投料机
CN212245305U (zh) * 2020-04-20 2020-12-29 广州科升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分片上料装置
CN215145836U (zh) * 2021-01-15 2021-12-14 东莞市盛雄激光先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激光加工系统
CN114345744A (zh) * 2022-01-05 2022-04-15 杭州卓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外观缺陷自动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4863A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88609A1 (zh) 一种光伏组件上高温布并引线折弯机
CN109557323B (zh) 偏光片外观检测系统
CN112830243B (zh) 工件上料贴装及保压装置
CN212558566U (zh) 自动纠偏移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叠片机
CN213833627U (zh) 一种电路板与胶片自动分离机构
CN116424863B (zh) 一种移载式偏光片投料机及偏光片投料方法
KR101953277B1 (ko) 비전 시스템을 이용한 고성능 엘이디-백 라이트 유닛 자동 조립장치
JP3427808B2 (ja) 偏光板貼付方法及び装置
CN218197573U (zh) 自动上料除尘喷码机
CN210762838U (zh) Pcb隔纸分拣机
CN210084426U (zh) 偏光片自动投料机
JP2012043930A (ja) ウェハ供給装置およびチップ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16190493A (zh)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工序用护角的自动装配设备
CN111896552A (zh) 一种新型笔记本外壳缺陷检测设备
CN115043204B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柔性化摆盘设备
CN210001161U (zh) 偏光片上吸风发片装置
KR200394276Y1 (ko) 블로워를 갖춘 패널시트 이송장치
CN113714123A (zh) 物料筛选设备
CN209455664U (zh) 一种卡塞盒自动分拣下料装置
CN211545192U (zh) 一种弹性垫板自动转移装置
CN214732717U (zh) 彩晶板收料打包机
CN218079105U (zh) 用于摄像头模组加工中的高效排盘及流转机构
CN217263186U (zh) 一种柔性摆盘机
CN219468220U (zh) 一种扩散板的检测包装生产线
CN210480022U (zh) 一种玻璃盘式光学检测机多工位出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