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9858A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9858A
CN116419858A CN202180065685.6A CN202180065685A CN116419858A CN 116419858 A CN116419858 A CN 116419858A CN 202180065685 A CN202180065685 A CN 202180065685A CN 116419858 A CN116419858 A CN 116419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valve
disk
pist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56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19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9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1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in pist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16F9/14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 F16F9/16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 F16F9/18Devices with one or more members, e.g. pistons, vanes, moving to and fro in chambers and using throttling effect involving only straight-line movement of the effective parts with a closed cylinder and a piston separating two or more working spaces therein
    • F16F9/185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12Means responsive to load action, i.e. static load on the damper or dynamic fluid pressure changes in the damper, e.g. due to changes in velocity
    • F16F9/5126Piston, or piston-like val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12Fluid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该缓冲器具有:第一通路,其通过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缸内的一方的室流出;第二通路,其与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盘,其设置在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筒状的滑阀部件,其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来变更对盘的作用力;先导室,其设置在第二通路,位于滑阀部件的内周侧并使滑阀部件产生对盘的作用力;封闭部件,其阻断从先导室向另一方的室的流动,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滑阀部件移动。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
本申请基于2020年10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20-171046号主张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引用。
背景技术
有阻尼力根据活塞频率而可变的缓冲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4266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缓冲器中要求小型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缓冲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缓冲器具有:第一通路,其通过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流出;第二通路,其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筒状的滑阀部件,其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来变更对所述盘的作用力;先导室,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位于所述滑阀部件的内周侧并使所述滑阀部件产生对所述盘的作用力;封闭部件,其阻断从所述先导室向两个室中的另一方的室的流动,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滑阀部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缓冲器具有:第一通路,其通过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流出;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有底筒状的外筒,其设置在所述缸的外周侧;基座阀,其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底部并将所述外筒以及所述缸之间的室与所述一方的室隔开。在所述基座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并根据所述活塞的频率使阻尼力可变的频率感应机构。所述频率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阀的所述底部侧。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缓冲器,能够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单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单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的液压回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概念性地表示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的阻尼力特性的特性线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单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液压回路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单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液压回路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单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基座阀周边的液压回路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4、图16、图17、图19中的上侧作为“上”,将图中的下侧作为“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是所谓的多筒型液压缓冲器。缓冲器1具有供工作流体封入的缸部件2。缸部件2具有:圆筒状的缸3;有底筒状的外筒4,其直径比该缸3的直径大,以在缸3的外周侧覆盖缸3的方式相对于缸3以同心状设置;盖5,其覆盖外筒4的上部开口侧。在缸部件2中,缸3与外筒4之间成为贮存室6。换言之,贮存室6设置在缸3的外周侧。在缸3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液即油液,在贮存室6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液即油液和气体。
外筒4由圆筒状的主体部件11和嵌合固定在主体部件11的下部侧并封闭主体部件11的下部的底部件12构成。在底部件12,在与主体部件11相反的外侧固定有安装孔13。
盖5具有筒状部15和从筒状部15的上端侧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部16。盖5以利用内凸缘部16覆盖主体部件11的上端开口部并利用筒状部15覆盖主体部件11的外周面的方式,覆盖主体部件11。盖5在该状态下,通过将筒状部15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铆接而固定在主体部件11。
在缸部件2的缸3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活塞18。该活塞18将缸3内分为上室19和下室20两个室。这些上室19以及下室20充满油液。
在缸部件2内,插入有活塞杆21。在活塞杆21中,一端侧与活塞18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向包括缸3的缸部件2的外部延伸。活塞18以及活塞杆21一体地移动。在活塞杆21增加从缸部件2的突出量的伸长行程中,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在活塞杆21减少从缸部件2的突出量的缩短行程中,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
在缸3以及外筒4的上端开口侧,嵌合有杆导向件22,在外筒4,在比杆导向件22更靠缸部件2的外部侧即上侧嵌合有密封部件23。在杆导向件22与密封部件23之间设置有摩擦部件24。杆导向件22、密封部件23以及摩擦部件24均呈环状。活塞杆21可滑动地插入贯通在这些杆导向件22、摩擦部件24以及密封部件23的各自的内侧。
在此,杆导向件22限制活塞杆21的径向移动并且可轴向移动地支承活塞杆21,以引导该活塞杆15的移动。密封部件23在其外周部与外筒4紧密接触。密封部件23在其内周部与沿轴向移动的活塞杆21的外周部滑动接触,防止缸3内的油液、外筒4内的贮存室6的高压气体以及油液从向外部泄漏。摩擦部件24在其内周部与活塞杆21的外周部滑动接触,使活塞杆21产生摩擦阻力。需要说明的是,摩擦部件24不以密封为目的。
杆导向件22的外周部呈上部比下部的直径大的台阶状。在杆导向件22中,在小径的下部处与缸3的上端的内周部嵌合,在大径的上部处与外筒4的上部的内周部嵌合。
在外筒4的底部件12上,设置有划分下室20和贮存室6的基座阀25。在该基座阀25,嵌合有缸3的下端的内周部。外筒4的上端部的未图示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铆接。该铆接部分和杆导向件22夹持密封部件23。
活塞杆21具有主轴部27和直径比主轴部27的直径小的安装轴部28。安装轴部28配置在缸部件2内。在安装轴部28,安装有活塞18等。主轴部27的安装轴部28侧的端部成为沿主轴部27的轴正交方向扩展的轴台阶部29。在安装轴部28的外周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通路槽30。在安装轴部28的外周部,在轴向的与主轴部27相反的一侧的前端位置形成有外螺纹31。通路槽30形成为,在与活塞杆21的中心轴线正交的面上的截面的形状呈长方形、正方形、D字状中的任一种。
在活塞杆21的、主轴部27的活塞18与杆导向件22之间的部分,均设置有圆环状的止动部件32以及缓冲体33。止动部件32使活塞杆21插入贯通于内周侧。止动部件32铆接在从主轴部27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固定槽34,并固定在主轴部27。
缓冲体33也使活塞杆21插入贯通于内侧。缓冲体33配置在止动部件32与杆导向件22之间。
在缓冲器1中,例如活塞杆21的从缸部件2突出的突出部分配置在缓冲器1的上部。该突出部分由车体支承。另一方面,缸部件2侧的安装孔13配置在缓冲器1的下部。安装孔13与车轮侧连结。
也可以是,与此相反,缸部件2侧由车体支承,活塞杆21与车轮侧连结。
如图2所示,活塞18由被活塞杆21支承的金属制的活塞本体35、和一体地安装在活塞本体35的外周面并在缸3内滑动的圆环状的合成树脂制的滑动部件36构成。
在活塞本体35,设置有多个通路孔38和多个通路孔39。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在多个通路孔38以及多个通路孔39中,由于设为截面的位置关系,分别仅图示一处。
多个通路孔38使上室19和下室20连通。多个通路孔38在内侧形成油液在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即伸长行程中从上室19朝向下室20流出的通路。
多个通路孔39在内侧形成油液在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即缩短行程中从下室20朝向上室19流出的通路。
通路孔38在圆周方向上,在各自之间夹着一处通路孔39以等间距形成。通路孔38中的活塞18的轴向一侧(图2的上侧)向径向外侧开口。通路孔38中的活塞18的轴向另一侧(图2的下侧)向径向内侧开口。
如图3所示,对于所有的通路孔38、39中的半数的通路孔38,设置有产生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阻尼力产生机构41配置在作为活塞18的轴向的一端侧的下室20侧,安装在活塞杆21。通路孔38在内侧形成有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伸长侧(图3的上侧)移动时供油液通过的伸长侧的通路。对于这些半数的通路孔38设置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成为抑制伸长侧的通路孔38内的通路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
在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安装有频率感应机构43。频率感应机构43与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中的活塞18的相反侧相邻。频率感应机构43在伸长行程中感应活塞18的往复运动的频率(以下,称为活塞频率),使阻尼力可变。
另外,如图2所示,构成所有的通路孔38、39中的剩余的半数的通路孔39在圆周方向上,在各自之间夹着一处通路孔38以等间距形成。在通路孔39中,活塞18的轴线方向另一侧(图2的下侧)向径向外侧开口。活塞18的轴线方向一侧(图2的上侧)向径向内侧开口。
而且,在这些剩余的半数的通路孔39,设置有产生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2。阻尼力产生机构42配置在作为活塞18的轴向的另一端侧的轴线方向的上室19侧,安装在活塞杆21。
通路孔39在内侧形成有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缩短侧(图2的下侧)移动时供油液通过的缩短侧的通路。对于这些半数的通路孔39设置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2成为抑制缩短侧的通路孔39内的通路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
缸本体35呈大致圆板形状。在活塞本体35的径向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嵌合孔45。嵌合孔45是用于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的孔。
活塞本体35的轴向的下室20侧的端部中的、嵌合孔45与通路孔38之间的部分支承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内周侧。活塞本体35的轴向的上室19侧的端部中的、嵌合孔45与通路孔39之间的部分支承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内周侧。
在活塞本体35的轴向的下室20侧的端部中的、比通路孔38的下室20侧的开口更靠径向外侧,形成有作为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一部分的环状的阀座部47。另外,在活塞本体35的轴向的上室19侧的端部中的、比通路孔39的上室19侧的开口更靠径向外侧,形成有作为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一部分的环状的阀座部49。
在活塞本体35中,阀座部47的与嵌合孔45相反的一侧呈轴线方向高度比阀座部47低的台阶状。在该台阶状的部分,配置有缩短侧的通路孔39的下室20侧的开口。另外,同样地,在活塞本体35中,阀座部49的与嵌合孔45相反的一侧呈轴线方向高度比阀座部49低的台阶状。在该台阶状的部分,配置有伸长侧的通路孔38的上室19侧的开口。
如图3所示,伸长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是压力控制型的阀机构。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从轴向的活塞18侧依次具有:一片盘51、一片主阀52、一片盘53、一片盘54、一个座部件55、一片盘56、一片盘57、一片盘58、一片盘59、一片盘60、一片盘61、一片盘62。
盘51、53、54、56~62以及座部件55为金属制。盘51、53、54、56~62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主阀52以及座部件55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圆环状。
座部件55具有沿着轴正交方向扩展的有孔圆板状的底部71、形成在底部71的内周侧的沿着轴向的圆筒状的内侧圆筒状部72、形成在底部71的外周侧的沿着轴向的圆筒状的外侧圆筒状部73。
底部71相对于内侧圆筒状部72以及外侧圆筒状部73向轴向的一侧偏移。在底部71,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74。
在内侧圆筒状部72的内侧,在轴向的底部71侧,形成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的小径孔部75。在内侧圆筒状部72的内侧,在轴向的与底部71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直径比小径孔部75大的大径孔部76。
座部件55的外侧圆筒状部73的轴向的底部71侧的端部成为环状的阀座部79。包括贯通孔74的座部件55的内侧成为对主阀52向活塞18的方向施加压力的先导室80。
盘51的外径比阀座部47的内径小。主阀52由金属制的盘85和固定在盘85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86构成。盘85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85的外径比阀座部47的外径稍大。密封部件86固定在盘85的与活塞18相反的外周侧,呈圆环状。在盘85的、比密封部件86更靠径向内侧,形成有贯通孔87。
盘85能够落座于活塞18的阀座部47。主阀52设置在设置于活塞18的通路孔38内的通路与设置于座部件55的先导室80之间,抑制因活塞18向伸长侧的滑动而产生的油液的流动,产生阻尼力。
密封部件86与座部件55的外侧圆筒状部73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接触,对主阀52和外侧圆筒状部73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由此,主阀52和座部件55之间的上述先导室80使内压向活塞18的方向作用于主阀52。所述活塞18的方向是使盘85落座于阀座部47的闭阀方向。盘85的贯通孔87内成为从缸部件2内的上室19经由通路孔38内的通路将油液导入到先导室80的通路。
主阀52是具有先导室80的先导型的阻尼阀。当盘85从活塞18的阀座部47离座而打开时,使来自通路孔38内的通路的油液经由在活塞18与座部件55的外侧圆筒状部73之间沿径向扩展的通路88流向下室20。伸长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经由盘85的贯通孔87内的通路将油液的流动的一部分导入到先导室80,通过先导室80的压力控制主阀52的开阀。
盘53的直径比内侧圆筒状部72的外径小,比大径孔部76的内径大。在盘54,在内周侧形成有切口91。切口91沿径向横断内侧圆筒状部72的与盘54接触的接触部分。因此,经由切口91内的通路,座部件55的大径孔部76内的通路与先导室80始终连通。
盘56的外径比座部件55的阀座部79的内径小。盘57的外径比阀座部79的外径稍大。盘57能够落座于阀座部79。在盘57,在外周侧形成有切口93。切口93沿径向横断阀座部79。
盘58、盘59以及盘60的外径与盘57的外径相同。盘61的外径比盘60的外径小。盘62的外径比盘61的外径大且比盘60的外径小。
盘57~60能够离座/落座于阀座部79,从阀座部79离座。通过该结构,构成盘阀99,该盘阀99使先导室80与下室20连通,并且抑制油液在它们之间的流动。先导室80由主阀52、座部件55和盘阀99包围而形成。盘57的切口93构成即使在盘57与阀座部79抵接的状态下也使先导室80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孔100。
盘62在盘阀99向打开方向变形时与盘60抵接而抑制盘阀99的变形。
设置在活塞18的伸长侧的通路孔38内的通路、打开时的主阀52与阀座部47之间的间隙、在活塞18与外侧圆筒状部73之间沿径向扩展的通路88、设置在盘85的贯通孔87、先导室80、固定节流孔100、打开时的盘阀99与阀座部79之间的间隙构成伸长侧的第一通路101。在第一通路101中,通过在伸长行程中的活塞18的移动,油液从上室19朝向下室20流出。
伸长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设置在该伸长侧的第一通路101,产生阻尼力。
如图2所示,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从轴向的活塞18侧依次具有一片盘111、一片盘112、多片盘113、多片盘114、一片盘115、一片盘116、一片环状部件117。
盘111~116以及环状部件117为金属制。盘111~116以及环状部件117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
盘111的外径比活塞18的阀座部49的内径小。盘112的外径比活塞18的阀座部49的外径稍大,能够落座于阀座部49。在盘112,在外周侧形成有切口121。切口121沿径向横断阀座部49。
多片盘113的外径与盘112的外径相同。多片盘114的外径比盘113的外径小。盘115的外径比盘114的外径小。盘116的外径比盘114的外径大且比盘113的外径小。
环状部件117的外径比盘116的外径小。环状部件117比盘111~116厚且刚性高。该环状部件117与活塞杆21的轴台阶部29抵接。
盘112~114能够离座/落座于阀座部49,从阀座部49离座。以上的结构能够使通路孔39内的通路向上室19开放,构成抑制上室19与下室20之间的油液的流动的盘阀122。
盘112的切口121构成即使在盘112与阀座部49抵接的状态下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孔123。环状部件117限制盘阀122向打开方向的规定以上的变形。
设置在活塞18的缩短侧的通路孔39内的通路、固定节流孔123、打开时的盘阀122与阀座部49之间的间隙构成缩短侧的第一通路102。
在缩短侧的第一通路102中,通过缩短行程中的活塞18的移动,油液从下室20朝向上室19流出。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2设置在该缩短侧的第一通路102,产生阻尼力。
在此,将图3所示的伸长侧的盘阀99以及缩短侧的盘阀122都设为内周夹紧的盘阀。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盘阀99、122只要是产生阻尼力的机构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利用螺旋弹簧对盘阀施力的升式阀,另外,也可以是提升阀。
频率感应机构43从轴向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侧依次具有:一个壳体部件本体131、一片盘132、多片盘133以及一片划分盘134、一片盘135、多片盘136、盖部件139。在盖部件139的与阻尼力产生机构41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与环状部件117为共通部件的环状部件175。
壳体部件本体131、盘132、133、135、136、环状部件175以及盖部件139为金属制。盘132、133、135、136以及环状部件175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壳体部件本体131以及盖部件139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圆环状。
盖部件139与壳体部件本体131嵌合。盖部件139与壳体部件本体131构成筒状的壳体部件140。盖部件139是具有盖本体部165和筒状部166的有盖圆筒状。在盖本体部165,形成有贯通孔167。壳体部件本体131与盖部件139的筒状部166嵌合,构成筒状的壳体部件140。
壳体部件本体131具有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有孔圆板状的基部141、形成在基部141的内周侧的向基部141的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内侧圆筒状部142、形成在比基部141的内侧圆筒状部142更靠外周侧的向基部141的轴向突出的圆筒状的座部143。内侧圆筒状部142从基部141向轴向两侧突出。座部143从基部141仅向轴向单侧突出。
在内侧圆筒状部142的内侧,在轴向上的与座部143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的小径孔部145。在内侧圆筒状部142的内侧,在轴向的座部143侧,形成有直径比小径孔部145大的大径孔部146。
壳体部件本体131的座部143利用其突出前端侧的端部支承划分盘134的外周侧。另外,在座部143,在圆周方向上局部地形成有切口144。壳体部件本体131中的座部143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始终连通。
盘132的外径比座部143的内径小。在盘132,在内周侧形成有切口151。切口151沿径向横断内侧圆筒状部142的与盘132接触的接触部分。盘133的外径比盘132的外径小。
划分盘134由金属制的盘155和固定在盘155的外周侧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156构成。划分盘134可以弹性变形。
盘155呈与盘133具有间隙地配置在内侧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155的厚度比多片盘133的总厚度薄。盘155的外径比壳体部件本体131的座部143的外径大。
密封部件156呈圆环状地固定在盘155的外周侧。密封部件156具有从盘155向轴向的外壳部件本体131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密封本体部158、和从盘155向轴向的与外壳部件本体131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圆环状的突出部159。
另外,在盘155与盖部件139的筒状部166之间,设置有环状的间隙。密封部件156经由该间隙连接密封本体部158和突出部159。在密封本体部158中,盘155侧的端部的内径即最小内径比座部143的外径稍大。由此,划分盘134的盘155能够落座于壳体部件本体131的座部143。
在突出部159,形成有向与该盘155相反的一侧开口并沿径向贯通的径向槽161。
盘135的外径比划分盘134的盘155的内径大。由此,划分盘134的内周侧的部分在盘132与盘135之间能够在盘133的轴向长度的范围内移动地被支承。
另外,在划分盘134中的作为非支承侧的外周侧,设置有对其与壳体部件140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156。密封部件156与壳体部件140接触,划分盘134相对于壳体部件140定心。换言之,划分盘134的内周侧为不从两面侧被夹紧而仅单面侧被盘135支承的简单支承构造。
多片盘136的外径比盘135的外径大。多片盘136与盖部件139的盖本体部165的径向上的比贯通孔167更靠内侧的范围抵接。
划分盘134的密封本体部158与盖部件139的筒状部166的内圆周遍及整周地接触。密封本体部158对划分盘134与筒状部166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即,划分盘134是密封阀。
即使划分盘134在壳体部件140内在容许的范围内变形,密封本体部158也对划分盘134与筒状部166之间的间隙始终密封。通过使划分盘134的密封本体部158与筒状部166遍及整周地接触,而如上所述相对于壳体部件140被定心。划分盘134将壳体部件140内划分为壳体部件本体131侧的容量可变的可变室171和盖部件139的盖本体部165侧的容量可变的可变室172。可变室171经由盘132的切口151内的通路与壳体部件本体131的大径孔部146内的通路连通。可变室172经由盖部件139的贯通孔167内的通路与下室20连通。
在活塞杆21中的安装轴部28的外螺纹31,螺合有螺母176。由此,环状部件117、阻尼力产生机构42、活塞18、阻尼力产生机构41、频率感应机构43以及环状部件175安装在安装轴部28。
在这样安装在活塞杆21的状态下,先导室80经由盘54的切口91内的通路、座部件55的大径孔部7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槽30内的通路、壳体部件本体131的大径孔部146内的通路、盘132的切口151内的通路,与频率感应机构43的可变室171始终连通。另外,频率感应机构43的可变室172经由盖部件139的贯通孔167与下室20始终连通。贯通孔87内的通路、先导室80、切口91内的通路、大径孔部76内的通路、通路槽30内的通路、大径孔部146内的通路、切口151内的通路、可变室171、172、贯通孔167内的通路从上述伸长侧的第一通路101分支。这些通路构成分支后与第一通路101并列地设置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1。
划分盘134能够在内周侧在盘132与盘135之间移动且外周侧在座部143与盖部件139的盖本体部165之间移动的范围内变形。在此,从轴向一侧支承划分盘134的盘155的外周侧的座部143与从轴向另一侧支承盘155的内周侧的盘135之间的轴向的最短距离比盘155的轴向的厚度小。由此,在可变室171、172为相同压力时,盘155在稍微变形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弹力遍及整周地压接于座部143和盘135。
划分盘134在其内周侧遍及整周地与盘135接触的状态下,阻断第二通路181的可变室171、172之间的油液的流通。划分盘134设定为,无论可变室171、172的压力状态如何,都使其整周与盘135始终接触。划分盘134在伸长行程中阻断可变室171、172之间的连通,但在缩短行程中容许可变室171、172之间的连通。
设置在以上结构的活塞18的周边的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频率感应机构43的工作等与国际公开第2017/047661号相同。
接着,参照图4~图9对基座阀25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外筒4的底部件12具有与主体部件11嵌合的圆筒状的嵌合部191、和封闭嵌合部191的轴向一端侧的底部192。底部件12的底部192成为外筒4的底部。在外筒4的底部192与缸3之间,设置有上述的基座阀25。
基座阀25具有将下室20和贮存室6隔开的基座阀部件201。
基座阀部件201是金属制且无接缝地成形的一体成形品。盖部件20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盖内筒部202;圆板状的盖基板部203,其从该盖内筒部202的轴向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盖外筒部93,其从盖基板部203的外周侧向与轴向的盖内筒部204同侧延伸。在脚部203处,在轴向上的比凸缘部204更靠与基座部20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径向贯通脚部203的通路槽205。
基座阀部件201是难以变形的刚体。基座阀部件201在脚部203的轴向的与基座部20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处载置于外筒4的底部192。另外,基座阀部件201的脚部203的轴向上的比凸缘部204更靠基座部202侧的部分和基座部202在各自的外周部处与缸3嵌合。
基座阀部件201通过形成在脚部203的通路槽205使其与底部192之间的空间始终与缸3和外筒4之间的空间连通。由此,基座阀部件201和底部192之间的空间也构成贮存室6。
如图5所示,在基座阀部件201的基座部202中的径向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211。基座阀部件201的基座部202具有:圆板状的基座本体部212,其主体地构成基座部202;圆环状的上内侧座部213,其从基座本体部212的径向上的贯通孔211侧的端缘部的整周向轴向的与脚部203相反的一侧突出;圆环状的下内侧座部214,其从基座本体部212的径向上的贯通孔211侧的端缘部的整周向轴向的脚部203侧突出。
基座本体部212、上内侧座部213以及下内侧座部214的径向的内侧成为贯通孔211。
基座阀部件201的基座部202具有:圆环状的上外侧座部216,其从基座本体部212的径向上的外端侧的部分向轴向的与脚部203相反的的侧突出;圆环状的中间座部217,其从基座本体部212的径向上的上外侧座部216与上内侧座部213之间的位置向轴向的与脚部203相反的一侧突出。另外,基座部202具有从基座本体部212径向上的脚部203与下内侧座部214之间的位置向轴向的脚部203侧突出的圆环状的下外侧座部218。
在基座本体部212中,在径向上的上外侧座部216与中间座部217之间,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外侧通路孔221。外侧通路孔221在基座本体部21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多个外侧通路孔221配置在基座本体部212的径向上的下外侧座部218与脚部203之间。通过多个外侧通路孔221,下室20和贮存室6能够连通。
在基座本体部212,在径向上的上内侧座部213与中间座部217之间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内侧通路孔222。内侧通路孔222在基座本体部21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多个内侧通路孔222配置在基座本体部212的径向上的下外侧座部218与下内侧座部214之间。通过多个内侧通路孔222,下室20和贮存室6能够连通。
基座阀25具有插入贯通于基座阀部件201的贯通孔211的轴状的销部件231(轴部件)。销部件231是中空的螺栓。销部件231具有能够与紧固工具卡合的头部232、和从头部232的径向的中央延伸的、直径比头部232的最小外径小的圆柱状的轴部233。
在轴部233中的轴向的与头部232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234。在轴部233,从与头部232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到头部232的附近的规定位置形成有轴向通路孔237。轴向通路孔237在轴部233的径向的中央沿轴部233的轴向延伸而形成。
另外,在轴部233中的、头部232的附近的规定位置,形成有沿径向贯通轴部233的径向通路孔238。径向通路孔238与轴向通路孔237正交,与轴向通路孔237连通。
基座阀25在基座阀部件201的轴向的与底部192相反的一侧,从轴向的基座阀部件201侧依次具有一片吸入阀241、一片盘242、一片弹簧盘243和一片限制盘244。吸入阀241、盘242、弹簧盘243以及限制盘244均为金属制。吸入阀241以及盘242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
吸入阀241的外径比基座阀部件201的上外侧座部216的外径稍大。吸入阀241可挠曲,与上内侧座部213、上外侧座部216以及中间座部217抵接而封闭外侧通路孔221。在吸入阀241中的、径向的上内侧座部213与中间座部217之间,形成有沿轴向贯通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在吸入阀241,在吸入阀24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通路孔251。在吸入阀241,在外周侧形成有切口252。切口252沿径向横断上外侧座部216的与吸入阀241接触的接触部分。
盘242的外径与基座阀部件201的上内侧座部213的外径相等,盘242整体配置在比吸入阀241的径向上的通路孔251更靠内侧。
弹簧盘243具有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基板部255、和从基板部255的外周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弹簧板部256。
弹簧板部256可挠曲,在基板部25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基板部255的外径比盘242的外径稍大。弹簧板部256以越靠基板部255的径向上的外侧,在基板部255的轴向上越远离基板部255的方式相对于基板部255倾斜。多个弹簧板部256均相对于基板部255向基板部255的轴向上的同侧延伸。
弹簧盘243在基板部255处与盘242抵接。弹簧盘243的多个弹簧板部256从基板部255向轴向的吸入阀241侧延伸,与比吸入阀241的径向上的通路孔251更靠外侧抵接。
限制盘244比吸入阀241以及弹簧盘243的厚度厚且刚性高。限制盘244具有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的主板部261、和从主板部261的整个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环状的外周板部262。
外周板部262相对于主板部261向轴向一侧稍微偏移地形成。限制盘244在主板部261处与弹簧盘243的基板部255抵接。外周板部262相对于主板部261向轴向的吸入阀241侧突出。
在主板部261,在径向的中间规定位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主板部261的通路孔263。在主板部261,在主板部26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通路孔263。通路孔263经由弹簧盘243的弹簧板部256之间的间隙和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使下室20与基座阀部件201的内侧通路孔222始终连通。
基座阀25在基座阀部件201的基座部202的轴向的底部192侧,从轴向的基座部202侧依次具有一片盘271、多片、具体而言两片盘272、一片盘273、一片施力盘274、一片盘275、一片盘276、一个间隔件277、一片划分盘278(封闭部件)、一片盘279、一片盘280、一片止动盘281。
另外,基座阀25在盘272的轴向上的与盘271相反的一侧具有筒状的滑阀部件285。滑阀部件285设置成在径向外侧包围盘273、275、276、279、280、施力盘274、间隔件277、划分盘278以及止动盘281。
盘271~273、275、276、279、280、施力盘274、间隔件277、止动盘281以及滑阀部件285均为金属制。盘271~273、275、276、279、280以及止动盘281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施力盘274、间隔件277以及划分盘278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圆环状。
盘271的外径比基座阀部件201的下外侧座部218的外径稍大。盘271可挠曲。盘271与下内侧座部214以及下外侧座部218抵接,封闭内侧通路孔222。
在盘271的外周侧,形成有切口291。切口291沿径向横穿下外侧座部218的与盘271接触的接触部分。切口291在盘271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盘272具有与盘271相同的外径,可挠曲。盘273的外径比基座阀部件201的下内侧座部214的外径稍小。施力盘274可挠曲。组装前的自然状态下的施力盘274为有孔圆形平板状。
在施力盘274的外周侧,形成有切口295。切口295在施力盘274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盘275与盘273为共通的部件。
盘276的外径比盘275的外径大。在盘276,在内周侧形成有切口298。切口298在盘276的径向上延伸到比盘275的外周部更靠外侧。切口298在盘276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间隔件277是难以变形的刚体。间隔件277具有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圆环状的底部301、和从底部301的外周缘部向底部301的轴向一侧延伸的圆筒状的筒状部302。
间隔件277在筒状部302的轴向上的与底部30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处与盘276抵接。在间隔件277中,在底部301的外周部的轴向上的与筒状部302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倒角303。倒角303是越靠近轴向上的与筒状部302相反的一侧外径越小的锥状。
划分盘278由金属制的盘311和固定在盘311的外周侧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312构成。划分盘278可以弹性变形。
密封部件312被热连接(焼き付け,baking)于盘311而一体化。盘311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盘311呈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311的外径比间隔件277的最大外径大。
密封部件312呈圆环状地固定在盘311的外周侧。密封部件312从盘311向轴向一侧突出。密封部件312越从盘311沿轴向离开则外径越大,越从盘311沿轴向离开则内径也越大。
划分盘278在盘311处与间隔件277抵接。密封部件312从盘311沿轴向向间隔件277侧延伸。
密封部件312与间隔件277之间具有径向的间隙,在其径向外侧包围间隔件277。密封部件312的轴向的长度比间隔件277的轴向的长度短。由此,密封部件312相对于盘276在轴向上分离。
盘279的外径比盘311的外径小。盘280的外径比盘279的外径大。止动盘281的外径比盘280的外径大且比盘311的外径小。
滑阀部件285是难以变形的刚体。滑阀部件285具有:圆筒状的筒状部321;圆环状的环状部322,其从筒状部321的轴向的一端部向径向内侧扩大并且向轴向外侧延伸;内凸缘部323,其从环状部322的轴向上的与筒状部321相反的一侧的内周部向径向内侧延伸;圆环状的推压部324,其从环状部322的轴向上的与筒状部32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侧向轴向外侧突出。
筒状部321的内径比划分盘278的盘311的外径稍大。环状部322的内径随着从筒状部321沿轴向离开而变小。
内凸缘部323为有孔圆形平板状。内凸缘部323的内径比施力盘274的外径小,比盘273的外径大。
在推压部324,形成有沿径向横断推压部324的切口326。切口326在推压部324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滑阀部件285,在从环状部322到推压部324的外周部形成有倒角328。倒角328是越靠近轴向上的与筒状部321相反的一侧外径越小的锥状。
基座阀25使销部件231的轴部233插入贯通于各自的内侧。在基座阀25中,在头部232上依次重叠有止动盘281、盘280、盘279、划分盘278、间隔件277、盘276、盘275、施力盘274以及盘273。
此时,划分盘278设为密封部件312从盘311向轴向的与头部23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朝向。间隔件277设为筒状部302从底部301向轴向的与头部23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朝向。
而且,使划分盘278、间隔件277、盘276、盘275、施力盘274以及盘273插入贯通于内侧,将滑阀部件285覆盖在它们上。此时,滑阀部件285设定为推压部324向轴向的与头部23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朝向。
由于滑阀部件285的内凸缘部323的内径比施力盘274的外径小,因此在内凸缘部323处与施力盘274抵接。在这种状态下,划分盘278的密封部件312与滑阀部件285的筒状部321嵌合,与筒状部321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接触。由此,滑阀部件285相对于划分盘278被定心,相对于销部件231的轴部233被定心。
接着,将销部件231的轴部233插入贯通于各自的内侧,并且在盘273以及滑阀部件285的上方依次重叠多片盘272、盘271、基座阀部件201、吸入阀241、盘242、弹簧盘243以及限制盘244。
此时,基座阀部件201设为脚部203从基座202向轴向的头部232侧突出的朝向。弹簧盘243设为弹簧板部255从基板部256向轴向的头部232侧突出的朝向。限制盘244设为外周板部262从主板部261向轴向的头部232侧突出的朝向。
而且,在该状态下,使螺母341在内螺纹342处与从限制盘244向轴向的与头部23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销部件231的轴部233的外螺纹234螺合。通过将螺母341相对于销部件231紧固,利用头部232和螺母341,止动盘281、盘280、盘279、划分盘278、间隔件277、盘276、盘275、施力盘274、盘273、多片盘272、盘271、基座阀部件201、吸入阀241、盘242、弹簧盘243以及限制盘244至少在内周侧的部分处沿轴向夹紧。
此时,滑阀部件285在推压部324处与盘272抵接,内凸缘部323的轴向的与推压部324相反的一侧与施力盘274抵接。通过将螺母341相对于销部件231紧固,滑阀部件285被基座阀部件201以及盘271、272推压,内凸缘部323使施力盘274的外周侧向轴向的头部232侧弹性变形。其结果是,滑阀部件285被施力盘274利用作用力向盘271、272的方向推压。
需要说明的是,施力盘274以使切口295不会被抵接的内凸缘部323封闭的方式设定切口295的大小。在该状态下,销部件231插入贯通于盘271、多片盘272、滑阀部件285以及划分盘278等。
这样组装的基座阀25如上述那样组装在缸3与外筒4的底部192之间。于是,设置在外筒4的底部192的基座阀25将外筒4以及缸3之间的贮存室6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隔开。
在该状态下,在基座阀25中,在基座阀部件201的下室20侧,配置吸入阀241。在基座阀部件201的贮存室6侧,配置盘271以及多片盘272。
在基座阀25中,吸入阀241和供吸入阀241抵接的中间座部217以及上外侧座部216成为吸入阀机构351,该吸入阀机构351使油液经由外侧通路孔221从贮存室6流向下室20,并且抑制油液经由外侧通路孔221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
外侧通路孔221内通路、和吸入阀机构351打开时产生的吸入阀241与上外侧座部216之间的通路构成在伸长行程中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贮存室6朝向下室20流出的伸长侧的第一通路352。由此,第一通路352设置在基座阀25。
吸入阀机构351设置在该第一通路352。吸入阀机构351在缓冲器1的伸长行程中开阀,使油液从贮存室6流向下室20内。
需要说明的是,吸入阀机构351主要起到如下功能:为了补充由于活塞杆21从缸部件2伸出而产生的液体的不足部分,使液体从贮存室6流向下室20而实质上不产生阻尼力。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吸入阀机构351中产生阻尼力。
吸入阀241的切口252内的通路成为即使吸入阀241与中间座部217以及上外侧座部216抵接也使贮存室6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孔353。该固定节流孔353也设置在第一通路352。
盘271以及多片盘272构成开闭内侧通路孔222的主阀360(盘)。主阀360和供主阀360抵接的下外侧座部218成为阻尼力产生机构361,该阻尼力产生机构361使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以及内侧通路孔222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并且抑制油液经由内侧通路孔222从贮存室6流向下室20。
通路孔251以及内侧通路孔222的通路、和阻尼力产生机构361打开时产生的主阀360与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通路构成在缩短行程中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下室20朝向贮存室6流出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由此,第一通路362设置在基座阀25。
阻尼力产生机构361设置在该第一通路362。阻尼力产生机构361在缓冲器1的缩短行程中开阀,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并且产生阻尼力。阻尼力产生机构361使设置在第一通路362的主阀360产生阻尼力。盘271的切口291内的通路成为即使主阀360与下外侧座部218抵接也使下室20与贮存室6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孔363。该固定节流孔363也设置在第一通路362。
销部件231的轴向通路孔237向下室20开口。由此,轴向通路孔237以及径向通路孔238与下室20始终连通。
径向通路孔238使销部件231的轴向上的位置与间隔件277的筒状部302对齐,与筒状部302在径向上对置。间隔件277的比筒状部302更靠径向内侧的通路与径向通路孔238内的通路始终连通。另外,间隔件277的该通路与盘276的切口298内的通路始终连通。
由滑阀部件285、划分盘278、间隔件277、盘276、盘275和施力盘274围成的范围成为先导室371。先导室371位于滑阀部件285的内周侧。盘276的切口326内的通路成为将下室20的油液经由轴向通路孔237以及径向通路孔238导入到先导室371的节流孔373。先导室371将经由节流孔373导入的下室20的液压赋予给滑阀部件285。
此时,先导室371对滑阀部件285赋予将主阀360向与下外侧座部218抵接的方向施力的力。换言之,筒状的滑阀部件285根据先导室371内的先导压力沿轴向移动,由此能够变更对主阀360的关闭方向的作用力。先导室371使滑阀部件285对主阀360产生作用力。
划分盘278与滑阀部件285始终接触,以封闭与滑阀部件285之间的间隙。划分盘278始终阻断经由该间隙的先导室371与贮存室6的连通。当划分盘278变形时,先导室371的容积变化。划分盘278承受先导室371的内压,向扩大先导室371的方向挠曲。
当划分盘278沿扩大先导室371的容积的方向变形规定量时,止动盘281与划分盘278的盘311抵接,限制划分盘278进一步的变形。
施力盘274的切口295内的通路是将先导室371经由盘273、盘272与滑阀部件285的内凸缘部323之间的通路、和滑阀部件285的切口326内的通路而与贮存室6连通的节流孔375。
在此,划分盘278在缩短行程中承受先导室371的内压,向扩大先导室371的方向挠曲。由此,在缩短行程中,成为先导室371的导入侧的节流孔373的流路截面积与成为排出侧的节流孔375的流路截面积的关系为,节流孔373的流路截面积比节流孔375的流路截面积大规定值以上。
当节流孔373的流路截面积为节流孔375的流路截面积以下时,先导室371的先导压力不会上升。另外,即使节流孔373的流路截面积比节流孔375的流路截面积大,如果其差小于规定值,则先导室371的先导压力的升压不足。以使先导室371的先导压力的升压充分的方式设定规定值。
销部件231的轴向通路孔237以及径向通路孔238内的通路、间隔件277内的通路、盘276的节流孔373、先导室371、施力盘274的节流孔375、盘273和盘272和滑阀部件285的内凸缘部323之间的通路、滑阀部件285的切口326内的通路成为第二通路382。
第二通路382在缩短行程中,将从下室20进入销部件231的轴向通路孔237的油液经由节流孔373导入到先导室371。进而,第二通路382在缩短行程中,将油液从先导室371经由节流孔375排出,并经由滑阀部件285的切口326内的通路流向贮存室6。
第二通路382与第一通路352、362并列地设置,使下室20与贮存室6连通。第二通路382设置在基座阀25,其一部分形成在销部件231。
滑阀部件285、划分盘278、间隔件277、盘273、275、276和施力盘274构成通过先导室371的压力调整阻尼力产生机构361的阻尼力的压力控制型的频率感应机构385。频率感应机构385设置在第二通路382。
频率感应机构385使其滑阀部件285与开闭第一通路362的主阀360抵接,调整主阀360的开阀压力。频率感应机构385根据活塞18的频率即活塞频率使阻尼力产生机构361的阻尼力可变。频率感应机构385设置在基座阀25的基座部202与销部件231的一端的头部232之间。频率感应机构385设置在基座阀25的底部192侧。
频率感应机构385的划分盘278阻断油液经由与滑阀部件285之间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划分盘278设置成可相对于滑阀部件285移动。划分盘278是在外周侧具有密封部件312的密封阀,该密封部件312与滑阀部件285的筒状部321紧密接触并滑动接触。在划分盘278中,密封部件312通过热连接于盘311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划分盘278也可以不是密封阀,而是如以下这样构成。即,也可以将划分盘278变更为以下部件:通过在与筒状部321接触的部分具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相对于筒状部321紧密接触并滑动接触。也可以将划分盘278变更为以下部件:具有作为封闭与筒状部321之间的密封部件的可变形的隔膜。
图6表示以上的基座阀25的液压回路图。
在使贮存室6和下室20连通的伸长侧的第一通路352,设置有包括吸入阀241以及固定节流孔353的吸入阀机构351。在使下室20和贮存室6连通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设置有包括主阀360以及固定节流孔363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在相对于第一通路352、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设置有频率感应机构385。
频率感应机构385具有节流孔373、375以及先导室371。频率感应机构385在关闭方向上对主阀360赋予与先导室371的压力对应的力。
接着,对基座阀25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活塞杆21向缩短侧移动的缩短行程中,在仅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起作用的情况下,在活塞18的移动速度(以下,称为活塞速度)慢时,来自下室20的油液主要经由第一通路362的固定节流孔363流向贮存室6。即,来自下室20的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主阀360的固定节流孔363而流向贮存室6。因此,产生基于节流孔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的平方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低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比较高。
另外,当活塞速度变快时,来自下室20的油液打开第一通路362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而流向贮存室6。即,来自下室20的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变形的主阀360与基座阀部件201的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间隙而流向贮存室6。
因此,产生基于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中高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与上述低速区域相比稍微下降。
在活塞杆21向伸长侧移动的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慢时,来自贮存室6的油液主要经由伸长侧的第一通路352的固定节流孔353流向下室20。即,来自贮存室6的油液经由基座阀部件201的外侧通路孔221内的通路和吸入阀241的固定节流孔353流向下室20。
因此,产生基于节流孔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的平方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活塞速度为低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比较高。
另外,当活塞速度变快时,来自贮存室6的油液打开伸长侧的第一通路352的吸入阀机构351而流向下室20。即,来自贮存室6的油液经由基座阀部件201的外侧通路孔221内的通路、和吸入阀241与基座阀部件201的上外侧座部216之间的间隙流向下室20。因此,产生基于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中高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与上述低速区域相比稍微下降。
以上是仅吸入阀机构351以及阻尼力产生机构361起作用的情况下的基座阀25的工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频率感应机构385即使在活塞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活塞频率使阻尼力可变。
即,在活塞频率低时的缩短行程中,下室20的压力变高,下室20的油液如图7的箭头所示,导入到第一通路362而流向贮存室6。即,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主阀360与下外侧座部218之间而流向贮存室6。
除此之外,下室20的油液导入到第二通路382,并导入到其中途的先导室371。即,油液经由销部件231的轴向通路孔237以及径向通路孔238内的通路、间隔件277内的通路、盘276内的节流孔373而导入到先导室371。油液从先导室371经由施力盘274内的节流孔375流向贮存室6。
此时,节流孔375的流路截面积比节流孔373的流路截面积小,导入到先导室371的油液的体积也大。因此,贮存在先导室371的油液的体积变大。因此,在油液从下室20导入到先导室371的初期,如图7所示,划分盘278大幅挠曲而与制动盘281抵接,从而限制进一步的变形。由此,先导室371的体积成为不变化的状态,先导室371不能吸收被导入的油液的增加量。
于是,先导室371的压力上升而成为高压,由于先导室371的压力,滑阀部件285将主阀360向关闭方向推压的力变高。因此,主阀360的开阀压力上升,阻尼力变高。由此,如图8的实线X3所示,阻尼力较高,成为硬(HARD)的状态。
另外,在活塞频率高时的缩短行程中,下室20的压力变高,下室20的油液如图9的箭头所示,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主阀360与下外侧座部218之间而流向贮存室6。除此之外,下室20的油液导入到第二通路382,并导入到其中途的先导室371。即,油液经由销部件231的轴向通路孔237以及径向通路孔238内的通路、间隔件277内的通路、盘276的节流孔373而导入到先导室371。油液从先导室371经由节流孔375流向贮存室6。
此时,节流孔375的流路截面积比节流孔373的流路截面积小,但贮存在先导室371的油液的体积小。因此,划分盘278的挠曲量也小,容易变形。因此,从下室20导入到先导室371的油液的增加量的基本上通过划分盘278挠曲而吸收。因此,先导室371为低压,由滑阀部件285将主阀360向关闭方向推压的力不会由于先导室371的压力而变高,主阀360的开阀压力不会上升。
因此,在活塞频率为高频时,如图8的虚线X4所示,在活塞速度从低速到高速的整个区域中,与图8中实线X3所示的活塞频率为低频时相比,阻尼力变低,变为软(SOFT)。由此,在缩短行程中,活塞频率为高频时的阻尼力特性与活塞频率为低频时的阻尼力特性相比,活塞速度从低速区域到高速区域为止阻尼力下降,成为软(SOFT)的状态。
这样,在基座阀25中的伸长行程以及缩短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从低速区域到高速区域为止的较宽范围内,频率感应机构385在活塞频率为高频时使阻尼力比低频时软。由此,能够缓和车轮从路面上推时产生的冲击震动。由此,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
另外,缓冲器1在拉伸行程以及压缩行程中都平衡良好,能够阻断或抑制活塞频率为高频时的振动,能够进一步改善乘坐舒适性。
另外,包括缓冲器1的频率感应机构385的基座阀25的轴长牺牲小,能够确保阻尼行程,搭载性优异。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根据活塞频率使阻尼力可变的缓冲器。在这样的缓冲器中要求小型化。
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具有:第一通路362,其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缸3内的一方的室20流出;第二通路382,其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主阀360,其设置在第一通路362并产生阻尼力;筒状的滑阀部件285,其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来变更对主阀360的作用力;先导室371,其设置在第二通路382,位于滑阀部件285的内周侧并使滑阀部件285产生对主阀360的作用力;划分盘278,其阻断油液从先导室371向另一方的贮存室6的流动,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滑阀部件285移动。由此,缓冲器1能够简化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的划分盘278在与滑阀部件285之间具有密封部件312,该划分盘278阻断油液从先导室371向贮存室6的流动,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滑阀部件285可移动。因此,缓冲器1能够简化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在划分盘278通过对盘311的热连接而设置有密封部件312。因此,缓冲器1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缓冲器1的销部件231插入贯通于主阀360、滑阀部件285以及划分盘278,第二通路382形成在销部件231。因此,缓冲器1能够简化结构,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具有:第一通路362,其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流出;主阀360,其设置在第一通路362并产生阻尼力;有底筒状的外筒4,其设置在缸3的外周侧;基座阀25,其设置在外筒4的底部192并将外筒4以及缸3之间的贮存室6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隔开。而且,在基座阀25,设置有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和设置在第二通路382并根据活塞18的频率使阻尼力可变的频率感应机构385,该频率感应机构385设置在基座阀25的底部192侧。由此,缓冲器1能够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中,也可以仅设置节流孔373、375中的节流孔375。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0~图12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位,利用相同称呼、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0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中,基座阀25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座阀25部分不同。
基座阀25A也设置在外筒4的底部192。基座阀25A将外筒4以及缸3之间的贮存室6和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隔开。
基座阀25A具有基座阀部件201A来代替基座阀部件201。基座阀部件201A相对于基座阀部件201,具有在轴向上比脚部203长的脚部203A这一点不同。
基座阀25A具有销部件231A(轴部件)来代替销部件231。销部件231A相对于销部件231,具有在轴向上比轴部233长的轴部233A这一点不同。
如图11所示,销部件231A具有长度比轴向通路孔237长的轴向通路孔237A、和均沿径向贯通轴部233A的径向通路孔401A以及径向通路孔402A。
在轴部233A的轴向上,径向通路孔402A配置在比径向通路孔401A更靠头部232侧。径向通路孔401A以及径向通路孔402A与轴向通路孔237A正交,与轴向通路孔237A连通。
基座阀25A在基座阀部件201A的基座部202的轴向的底部192侧从轴向的基座部202侧依次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一片盘271和一片盘272。基座阀25A在盘272的轴向的与盘271相反的一侧依次具有一片划分盘411A、一片盘412A、一片盘413A、一个座部件414A、多片、具体而言三片盘415A、一片盘416A,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盘273、275、276、279、280、施力盘274、间隔件277、划分盘278、止动盘281以及滑阀部件285。
另外,基座阀25A在盘416A的轴向的与盘415A相反的一侧,从轴向的盘416A侧依次具有壳体部件本体421A、多片盘422A以及划分盘423A、一片盘424A、盖部件425A。
盘412A、413A、415A、416A、422A、424A、座部件414A、壳体部件本体421A以及盖部件425A均为金属制。
盘412A、413A、415A、416A、422A、424A均为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A的轴部233A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划分盘411A、座部件414A、壳体部件本体421A以及盖部件425A均形成为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A的轴部233A的圆环状。划分盘423A呈能够在内侧插入贯通于销部件231A的轴部233A的圆环状。
划分盘411A由金属制的盘431A和固定在盘431A的外周侧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432A构成。划分盘411A可以弹性变形。
密封部件432A被热连接于盘431A而一体化。盘431A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A的轴部233A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431A的外径与盘271、272的外径相等。
密封部件432A呈圆环状地固定在盘43A1的外周侧。
密封部件432A从盘431A向轴向突出。在密封部件432A中,越从盘431A沿轴向离开则外径越大,越从盘431A沿轴向离开则内径也越大。划分盘411A在盘431A的与密封部件432A相反的一侧与盘272抵接。密封部件432A从盘431A向与盘272相反的一侧延伸。划分盘411A与盘271、272构成对基座阀部件201A的内侧通路孔222进行开闭的主阀360A。
盘412A的外径比密封部件432A的最小内径小。盘412A在与密封部件432A之间具有径向的间隙。盘413A的外径比盘412A的外径大,但在与密封部件432A之间具有径向的间隙。
在盘413A的内周侧,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切口435A。切口435A内的通路构成节流孔436A。
座部件414A具有:有孔圆板状的底部441A,其沿轴正交方向扩展;圆筒状的内侧圆筒状部442A,其形成在底部441A的内周侧,沿底部441A的轴向延伸;圆筒状的外侧圆筒状部443A,其形成在底部441A的外周侧,沿底部441A的轴向延伸;圆环状的阀座部444A,其形成在底部441A的外周侧,沿底部441A的轴向突出。
内侧圆筒状部442A从底部441A向轴向两侧突出。外侧圆筒状部443A从底部441A的外周端向轴向一侧突出。阀座部444A从底部441A的外周侧向轴向的与外侧圆筒状部443相反的一侧突出。
在底部441A,在内侧圆筒状部442A与阀座部444A之间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447A。在内侧圆筒状部442A的径向内侧且轴向的阀座部444A侧,形成有使销部件231A的轴部233A嵌合的小径孔部448A。在内侧圆筒状部442A的径向内侧且轴向的外侧圆筒状部443侧,形成有直径比小径孔部448A大的大径孔部449A。
大径孔部449A与销部件231A的径向通路孔401A对准轴向的位置,与径向通路孔401A在径向上对置。由此,大径孔部449A内的通路与径向通路孔401A内的通路始终连通。
在座部件414A中,外侧圆筒状部443A从底部441A向划分盘411A侧突出。在外侧圆筒状部443A的内周面,划分盘411A的密封部件432A遍及整周地抵接。
包括贯通孔447A的座部件55的内侧成为向下外侧座部218的方向对主阀360A施加压力的先导室371A。划分盘411A的密封部件432A始终遍及整周地封闭与外侧圆筒状部443A之间的间隙。
多片盘415A的外径比阀座部444A的外径大。多片盘415A构成硬阀451A。硬阀451A与阀座部444A抵接而封闭先导室371A,并且从阀座部444A离开而开放先导室371。盘416A的外径比硬阀451A的外径小。
壳体部件本体421A具有沿轴正交方向扩展的有孔圆板状的基部461A、形成在基部461A的内周侧的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内侧圆筒状部462A、形成在比基部461A的内侧圆筒状部462A更靠外周侧的沿基部461A的轴向突出的圆筒状的座部463A、形成在基部461A的外周端的沿基部461A的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外侧圆筒状部464A。
内侧圆筒状部462A从基部461A向轴向两侧突出。座部463A从基部461A仅向轴向单侧突出。外侧圆筒状部464A从基部461A向轴向的与座部463A同侧突出。外侧圆筒状部464A从基部461A突出的突出长度比座部463A从基部461A突出的突出长度长。在内侧圆筒状部462A的内侧的、轴向上的与座部463A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形成有使销部件231A的轴部233A嵌合的小径孔部465A。在内侧圆筒状部462A的内侧的、轴向的座部463A侧,形成有直径比小径孔部465A大的大径孔部466A。
壳体部件本体421A设为座部463A以及外侧圆筒状部464A从基部461A向轴向的与硬阀451A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朝向。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座部463A利用其突出前端侧的端部支承划分盘423A的外周侧。
另外,在座部463A,在圆周方向上局部地形成有切口468A。切口468A使壳体部件本体421A中的座部463A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始终连通。
内侧圆筒状部462A的径向内侧的大径孔部466A与销部件231A的径向通路孔402A对准轴向的位置。该大径孔部466A与径向通路孔402A在径向上对置。由此,大径孔部466A内的通路与径向通路孔402A内的通路始终连通。
在内侧圆筒状部462A中的、比基部461A更靠轴向的外侧圆筒状部464A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径向贯通内侧圆筒状部462A的径向槽475A。该径向槽475A与大径孔部466A对准轴向的位置。由此,径向槽475A内的通路与大径孔部466A内的通路始终连通。径向槽475A内的通路构成节流孔476A。
盘422A的外径与内侧圆筒状部462A的与其接触的部分同径,且比座部463A的内径小。盘424A的外径比盘422A的外径大。
划分盘423A由金属制的盘481A、固定在盘481A的外周侧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482A、固定在盘481A的外周侧的橡胶制的突出部件483A构成。划分盘423A可以弹性变形。
盘481A在组装前为平板状。盘481A呈能够在内侧沿径向具有间隙地配置盘422A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481A的厚度比多片盘422A的合计的厚度薄。盘481A的外径比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座部463A的外径大。
密封部件482A呈圆环状地固定在盘481A的外周侧的轴向的基部461A侧。密封部件482A从盘481A向轴向的基部461A侧突出。突出部件483A固定在盘481A的外周侧的轴向的与基部461A相反的一侧。突出部件483A从盘481A向轴向的与基部461A相反的一侧突出。
在密封部件482A中,盘481A侧的端部的内径即最小内径比座部463A的前端部的外径稍大。由此,划分盘423A的盘481A能够落座于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座部463A。
在突出部件483A,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省略图示的径向槽。
盘424A的外径比划分盘423A的盘481A的内径大。由此,划分盘423A的内周侧在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基部461A与盘424A之间能够在多片盘422A的总厚度的范围内移动地被支承。
另外,在划分盘423A的作为非支承侧的外周侧,设置有对其与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外侧圆筒状部464A之间进行密封的环状的密封部件482A。密封部件482A与外侧圆筒状部464A接触,密封部件482A相对于壳体部件本体421A定心。换言之,划分盘423A的内周侧为不从两面侧被夹紧而仅单面侧被盘424A支承的简单支承构造。
盖部件425A在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外侧圆筒状部464A的径向内侧,具有径向的间隙地配置。盖部件425A与壳体部件本体421A构成筒状的壳体部件491A。
盖部件425A具有内周侧的圆筒状的筒状部495A和从筒状部495A的轴向的中央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496A。划分盘423A的突出部件483A与盖部件425A的凸缘部496A抵接。在盖部件425A中,在轴向上筒状部495A的与壳体部件本体421A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与销部件231A的头部232抵接。
划分盘423A的密封部件482A与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外侧圆筒状部464A的内周面遍及整周地接触,对划分盘423A与外侧圆筒状部464A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即,划分盘423A是密封阀。即使划分盘423A在壳体部件491A内在容许的范围内变形,密封部件482A也对划分盘423A与外侧筒状部464A之间的间隙始终密封。
通过使划分盘423A的密封部件482A与外侧筒状部464A遍及整周地接触,如上所述相对于壳体部件491A被定心。划分盘423A将壳体部件491A内划分为壳体部件本体421A侧的基部461A侧的容量可变的可变室501A和盖部件425A侧的容量可变的可变室502A。可变室501A经由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径向槽475A内的通路与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大径孔部466A内的通路连通。可变室502A经由盖部件425A与外侧圆筒状部464A的间隙内的通路而与贮存室6连通。
划分盘423A的内周侧能够在盘424A与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基部461A之间移动。划分盘423A的外周侧能够在突出部件483A弹性变形的范围内移动。
在此,座部463A与盘424A之间的轴向的最短距离比盘481A的轴向厚度小。由此,在可变室501A与可变室502A为相同压力时,盘481A在稍微变形的状态下通过自身的弹力遍及整周地压接于座部463A和盘424A。
划分盘423A在其内周侧遍及整周地与盘424A接触的状态下,阻断可变室501A与可变室502A即贮存室6之间的油液的流通。另外,划分盘423A在其内周侧从盘424A离开的状态下,容许可变室502A即贮存室6与可变室501A之间的油液的流通。
由此,划分盘423A的内周侧和盘424A构成单向阀505A,该单向阀505A限制油液从可变室501A向可变室502A以及贮存室6流动,另一方面,容许油液从贮存室6以及可变室502A向可变室501A流动。单向阀505A是自由阀,作为其阀体的划分盘423A的整体在轴向上不被夹紧。
在限制盘244的轴向上的与弹簧盘243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与螺母341部分不同的螺母341A。螺母341A具有与销部件231A的外螺纹234螺合而与限制盘244抵接的螺母本体部511A、从螺母本体部511A的轴向的与限制盘244相反的一侧向与限制盘244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环状的突出部512A、从突出部512A的轴向的与螺母本体部511A相反的一侧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部513A。
内凸缘部513A的径向内侧的通路成为节流孔514A。
基座阀部件201A的下外侧座部218和与其抵接而开闭基座阀部件201A的内侧通路孔222的主阀360A构成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基座阀部件201A的内侧通路孔222和开阀时产生的主阀360A与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通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构成能够连通下室20和贮存室6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
第一通路362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朝向贮存室6流出。设置在盘271的切口291内的通路构成固定节流孔363。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的主阀360A设置在第一通路362并产生阻尼力。第一通路362设置在基座阀25A。
螺母341A内的内凸缘部513A与销部件231A之间、销部件231A的轴向通路孔237A以及径向通路孔401A、402A内、座部件414A的大径孔部449A内、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大径孔部466A内构成中间室521A。
螺母341A的内凸缘部513A内的节流孔514A、中间室521A、从中间室521A向一方分支的盘413A的切口435A内的节流孔436A、先导室371A、开阀时产生的硬阀451A和阀座部444A之间的间隙构成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A。
第二通路382A包括从中间室521A向另一方分支的壳体部件本体421A的径向槽475A内的节流孔476A以及可变室501A、502A。第二通路382A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在基座阀25A。
壳体部件491A、盘422A、424A和划分盘423A构成根据活塞18的频率使阻尼力可变的频率感应机构385A。频率感应机构385A设置在第二通路382A。频率感应机构385A设置在基座阀25A的底部192侧。
图12表示基座阀25A的液压回路图。
在使下室20和贮存室6连通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设置有包括主阀360以及固定节流孔363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在相对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A,设置有节流孔514A以及中间室521A。
第二通路382A从中间室521A向一方分支。在第二通路382A,设置有节流孔436A、先导室371A和硬阀451A。第二通路382A从中间室521A向另一方分支。在第二通路382A,设置有节流孔476A、具有可变室501A、502A的频率感应机构385A、单向阀505A。
先导室371A将其压力向关闭方向赋予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的主阀360A。主阀360A形成先导室371A。由此,主阀360A直接承受先导压力,控制开阀压力。
接着,对基座阀25A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活塞杆21向缩短侧移动的缩短行程中,假设没有频率感应机构385A,则在活塞速度慢时,来自下室20的油液流向第一通路362以及第二通路382A。此时,由于作用于主阀360A的力(油压)的关系为,从第一通路362施加的打开方向的力比从先导室371A施加的关闭方向的力小,因此油液主要经由第一通路362的固定节流孔363流向贮存室6。即,来自下室20的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A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主阀360A的固定节流孔363而流向贮存室6。
因此,产生基于节流孔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的平方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低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比较高。
另外,当活塞速度变快时,来自下室20的油液从第二通路382A的节流孔514A、中间室521A、节流孔436A、先导室371A打开硬阀451A,同时通过硬阀451A和阀座部444A之间,流向下室20。此时,产生基于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中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与上述低速区域相比稍微下降的状态。
当活塞速度进一步变快时,作用于主阀360A的力(油压)的关系为,从第一通路362施加的打开方向的力比从先导室371A施加的关闭方向的力大。由此,来自下室20的油液除了上述流动之外,还打开第一通路362的主阀360A而流向贮存室6。即,来自下室20的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A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变形的主阀360A与基座阀部件201A的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间隙而流向贮存室6。
因此,产生基于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高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维持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与上述低速区域相比稍微下降的状态。
以上是假设在缩短行程中没有频率感应机构385A的情况。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频率感应机构385A即使在活塞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活塞频率使阻尼力可变。
即,在活塞频率低时的缩短行程中,从下室20流向第二通路382A的油液的一部分从中间室521A经由节流孔476A较多地导入到可变室501A。因此,在油液从下室20导入到可变室501A的初期,划分盘423A大幅挠曲,但通过盖部件425A限制进一步的变形。由此,可变室501A的体积成为不变化的状态,不向可变室501A导入油液。
于是,如上所述,经由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以及硬阀451A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的油液的量没有减少,因此与没有频率感应机构385A时同样地产生高阻尼力。
另外,在活塞频率高时的缩短行程中,从下室20流向第二通路382A的油液的一部分从中间室521A经由节流孔476A导入到可变室501A。但是,由于其量少,因此划分盘423A挠曲,将其吸收。
由此,如上所述,经由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以及硬阀451A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的油液的量减少,因此与活塞频率低时相比阻尼力下降。
节流孔514A设置在第二通路382A的下室20侧的端部,因此,通过该节流孔514A的面积,能够调整阻尼力的截止频率。当节流孔514A的面积小时,通过销部件231A中向可变室501A流入的油液的体积小,划分盘423A的行程小。频率感应机构385A在划分盘423A的行程小时为低弹簧,在划分盘423A的行程大时为高弹簧。
因此,在行程小时,容易移动,进行流入到可变室501A的油液量的体积补偿,抑制按压划分盘411A的先导压力的升压。为了设为硬(HARD)需要更多的大振幅(低频),因此截止频率下降。另一方面,相反,当节流孔514A的面积大时,与其相反,截止频率上升。
以上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具有:第一通路362,其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流出;主阀360A,其设置在第一通路362并产生阻尼力;有底筒状的外筒4,其设置在缸3的外周侧;基座阀25A,其设置在外筒4的底部192并将外筒4以及缸3之间的贮存室6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隔开。而且,在基座阀25A,设置有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A、和设置在第二通路382A并根据活塞18的频率使阻尼力可变的频率感应机构385A,该频率感应机构385A设置在基座阀25A的底部192侧。
由此,缓冲器1A能够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在活塞速度从低速到高速区域为止的较宽的速度区域中,伸长行程以及缩短行程均能够使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频率可变(在高频中使阻尼力下降)。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3~图15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位,利用相同称呼、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3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中,基座阀25B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座阀25A部分不同。基座阀25B也设置在外筒4的底部192。基座阀25B将外筒4以及缸3之间的贮存室6和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隔开。
基座阀25B具有基座阀部件201A来代替基座阀部件201B。基座阀部件201B相对于基座阀部件201A,具有在轴向上比脚部203A长的脚部203B这一点不同。
如图14所示,基座阀25B具有与销部件231A不同的销部件231B(轴部件)来代替销部件231A。销部件231B是中空的螺栓。销部件231B具有能够与紧固工具卡合的头部232B、和从头部232B的中央延伸的、直径比头部232B的最小外径小的圆柱状的轴部233B。在轴部233B中的轴向的与头部232B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234B。
在销部件231B中的径向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向通路孔237B。在轴部233B中的轴向的中间规定位置,形成有沿径向贯通轴部233B的径向通路孔401B。径向通路孔401B与轴向通路孔237B正交,与轴向通路孔237B连通。
轴向通路孔237B具有:大径孔部601B;其从轴部233B的轴向上的与头部232B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通过径向通路孔401B延伸到头部232B侧;小径孔部602B,其设置在头部232B内,小径孔部602B的直径比大径孔部601B的直径小。
小径孔部602B内的通路成为节流孔603B。销部件231B的头部232B与限制盘244抵接。在销部件231B中,轴向通路孔237B与下室20连通。
基座阀25B具有与座部件414A部分不同的座部件414B。座部件414B具有与内侧圆筒状部442A部分不同的内侧圆筒状部442B。
在内侧圆筒状部442B中,从底部441A向轴向上的与阀座部444A同侧的突出量比内侧圆筒状部442A短。在销部件231B中,径向通路孔401B经由座部件414A的大径孔部449A内的通路与先导室371A连通。
基座阀25B在座部件414A的轴向的与盘413A相反的一侧,代替盘415A、416A,具有一片盘611B、多片盘612B、一片盘613B、一片盘614B、一片限制盘615B。
盘611B~614B以及限制盘615B均为金属制。
盘611B~614B以及限制盘615B均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B的轴部233B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
盘611B的外径比座部件414B的阀座部444A的最小内径小。在多片盘612B,形成有切口通路621B。盘613B的外径比盘611B的外径小。
盘614B的外径比盘613B的外径大且比盘612B的外径小。限制盘615B的外径比盘614B的外径小。限制盘615B比盘611B~614B的厚度厚且刚性高。
多片盘612B构成硬阀451B,该硬阀451B与阀座部444A抵接而封闭先导室371A,并且从阀座部444A离开而开放先导室371。
限制盘615B通过与盘614B来抑制硬阀451B开阀时的规定量以上的变形。盘611B以及多片盘612B成为通过切口通路621B容许油液从下室20向先导室371A流动的单向阀625B。
基座阀25B在限制盘615B的轴向上的与盘614B相反的一侧具有频率感应机构385B来代替频率感应机构385A。频率感应机构385B与销部件231B的外螺纹234B螺合。
频率感应机构385B由以下构成:外壳634B,其由形成有与销部件231B的外螺纹234B螺合的内螺纹631B的盖部件632B、和以其一端开口侧被封闭的方式安装在该盖部件632B的大致圆筒状的外壳本体633B构成;自由活塞636B,其能够滑动地嵌插在该外壳634B内;O形环638B以及O形环639B,其均为安装在外壳634B与自由活塞636B之间的弹性体。
盖部件632B为金属制,以切削加工为主体而形成。盖部件632B具有:大致圆筒状的盖内筒部641B;圆板状的盖基板部642B,其从该盖内筒部641B的轴向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盖外筒部643B,其从盖基板部642B的外周侧向与轴向的盖内筒部641B同侧延伸。
在盖内筒部641B的内周部,形成有上述的内螺纹631B。在盖外筒部643B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616B。
外壳本体633B为金属制,以切削加工为主体而形成。外壳本体633B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651B和从主体部651B的轴向一端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环状突起652B。
在主体部651B的轴向上的与内侧环状突起652B相反的一侧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653B。通过在这样的外壳本体633B的内螺纹653B螺合盖部件632B的外螺纹646B,使它们一体化而成为外壳634B。
自由活塞636B为金属制,以切削加工为主体而形成。自由活塞636B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活塞筒部661B、封闭该活塞筒部661B的轴向一侧的活塞闭板部662B、从活塞筒部661B的轴向的中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圆环状的外侧环状突起663B。
在外侧环状突起663B的轴向的中央位置,在自由活塞636B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处通路孔666B,该通路孔666B沿径向贯通活塞筒部661B以及外侧环状突起663B。自由活塞636B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插在外壳634B内。
而且,在自由活塞636B的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盖部件632B的盖外筒部643B之间,设置有O形环638B。在自由活塞636B的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外壳本体633B的内侧环状突起652B之间,设置有O形环639B。
当自由活塞636B相对于外壳634B向轴向的盖部件632B侧移动时,其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盖部件632B的盖外筒部643B夹着O形环638B而使O形环638B弹性变形。另外,当自由活塞636B相对于外壳634B向轴向的与盖部件632B相反的一侧移动时,其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外壳本体633B的内侧环状突起652B夹着O形环639B而使O形环639B弹性变形。
在频率感应机构385B中,盖部件632B与自由活塞636B的盖部件632B侧之间成为经由销部件231B的轴向通路孔237B而与下室20连通的可变室501B。可变室501B包括自由活塞636B的通路孔666B内的通路和O形环638B、639B之间的空间。
在频率感应机构385B中,O形环639B与外壳本体633B的内侧环状突起652B之间成为与贮存室6连通的可变室502B。可变室501B和可变室502B通过O形环639B阻断连通。
基座阀部件201B的下外侧座部218和与其抵接而开闭基座阀部件201BB的内侧通路孔222的主阀360A构成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基座阀部件201B的内侧通路孔222和开阀时产生的主阀360A与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通路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构成能够连通下室20和贮存室6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
在第一通路362中,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朝向贮存室6流出。设置在盘271的切口291内的通路构成固定节流孔363。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的主阀360A设置在第一通路362并产生阻尼力。第一通路362设置在基座阀25B。
销部件231B的轴向通路孔237B的比节流孔603B更靠下室20的相反侧、径向通路孔401B内以及座部件414A的大径孔部449A内也构成可变室501B。节流孔603B、可变室501B、盘413A内的节流孔436A、先导室371A、开阀时产生的硬阀451B和阀座部444A之间的间隙构成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B。
第二通路382B还包括可变室502B。第二通路382B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在基座阀25B。频率感应机构385B设置在第二通路382B。频率感应机构385B设置在基座阀25B的底部192侧。
以上的基座阀25B的液压回路图如图15所示。
即,在使下室20和贮存室6连通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设置有包括主阀360A以及固定节流孔363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而且,相对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B经由节流孔603B与下室20连通。在第二通路382B中的、相对于节流孔603B与下室20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频率感应机构385B的可变室501B。另外,在第二通路382B,从可变室501B延伸地设置有节流孔436A。经由节流孔436A设置有先导室371A。
另外,在第二通路382B,在先导室371A与贮存室6之间设置有硬阀451B以及单向阀625B。另外,第二通路382A经由频率感应机构385B的可变室502B与贮存室6连通。先导室371A将其压力向关闭方向赋予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的主阀360A。
接着,对基座阀25B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活塞杆21向缩短侧移动的缩短行程中,假设没有频率感应机构385B,则在活塞速度慢时,来自下室20的油液流向第一通路362以及第二通路38B。作用于主阀360A的力(油压)的关系为,从第一通路362施加的打开方向的力比从先导室371A施加的关闭方向的力小,因此油液主要经由第一通路362的固定节流孔363流向贮存室6。
即,来自下室20的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B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主阀360A的固定节流孔363而流向贮存室6。因此,产生基于节流孔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的平方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低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比较高。
另外,当活塞速度变快时,来自下室20的油液从第二通路382B的节流孔603B、节流孔436A、先导室371A打开硬阀451B,同时通过硬阀451B与阀座部444A之间,流向下室20。产生基于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
由此,活塞速度为中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与上述低速区域相比稍微下降的状态。
当活塞速度进一步变快时,作用于主阀360A的力(油压)的关系为,从第一通路362施加的打开方向的力比从先导室371A施加的关闭方向的力大。由此,来自下室20的油液除了上述流动之外,还打开第一通路362的主阀360A而流向贮存室6。即,来自下室20的油液经由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B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变形的主阀360A与基座阀部件201B的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间隙而流向贮存室6。
因此,产生基于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由此,活塞速度为高速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为,维持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阻尼力的上升率与上述低速区域相比稍微下降的状态。
以上是假设在缩短行程中没有频率感应机构385B的情况。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频率感应机构385B即使在活塞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活塞频率使阻尼力可变。
即,在活塞频率低时的缩短行程中,从下室20流向第二通路382B的油液的一部分较多地导入到可变室501B。因此,在油液从下室20导入到可变室501B的初期,自由活塞636B向扩大可变室501B的方向大幅移动。但是,自由活塞636B压扁O形环639B。因此,自由活塞636B的进一步的运动被O形环639B以及内侧环状突起652B限制。
由此,可变室501B的体积成为不变化的状态,不向可变室501B导入油液。因此,如上所述,经由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以及硬阀451B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的油液的量不会减少。与没有频率感应机构385B时同样地产生高阻尼力。
另外,在活塞频率高时的缩短行程中,从下室20流向第二通路382B的油液的一部分导入到可变室501B。但是,由于其量少,因此自由活塞636B向扩大可变室501B的方向移动,将其吸收。由此,与活塞频率低时相比,如上所述,经由阻尼力产生机构361A以及硬阀451B从下室20流向贮存室6的油液的量减少,阻尼力下降。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自由活塞部没有单向阀。通过将向先导室371A的单向阀625B设置在硬阀451B的逆行程(伸长行程)侧,油液从贮存室6直接流入并填补先导室371A内。由此,能够防止主阀360A的关闭延迟。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16~图18以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共通的部位,利用相同称呼、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6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中,基座阀25C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座阀25B部分不同。基座阀25C也设置在外筒4的底部192。基座阀25C将外筒4以及缸3之间的贮存室6和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隔开。
如图17所示,基座阀25C具有销部件231C(轴部件)以及连结销702C来代替销部件231B。
销部件231C是中空的螺栓。销部件231C具有能够与紧固工具卡合的头部232C、和从头部232C的中央延伸的、直径比头部232C的最小外径小的圆筒状的轴部233C。在轴部233C中的轴向的与头部232C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234C。在销部件231C中的径向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插入贯通孔715C。在头部232C中的轴向的与轴部233C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通路槽717C。通路槽717C与插入贯通孔715C正交。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基座阀部件201、吸入阀241、盘242、弹簧盘243以及限制盘244与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嵌合。
连结销702C是中空的螺栓。连结销702C具有能够与紧固工具卡合的头部721C、和从头部721C的中央延伸的、直径比头部721C的最小外径小的圆筒状的轴部722C。
在轴部722C中的轴向的头部721C侧的外周部,形成有外螺纹723C。在轴部722C中的轴向的与头部721C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部,也形成有外螺纹724C。
在连结销702C中的径向的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轴向通路孔725C。在连结销702C中,轴部722C插入贯通于销部件231C的插入贯通孔715C。
基座阀25C在基座阀部件20A的基座部202的轴向的底部192侧从轴向的基座部202侧依次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一片盘271、多片盘272和多片盘273。盘271~273与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嵌合。
基座阀25C在盘273的轴向的与盘272相反的一侧,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盘275、276、279、280、施力盘274、间隔件277、划分盘278以及止动盘281,具有一片划分盘278C(封闭部件)和一片盘279C。
另外,基座阀25C在盘272的轴向上的与盘271相反的一侧,以在径向外侧包围盘273、划分盘278C以及盘279C的方式设置有筒状的滑阀部件285C。滑阀部件285C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来变更对由盘271、272构成的主阀360的作用力。
盘279C以及滑阀部件285C均为金属制。盘279C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279C与销部件231C的头部232C抵接。划分盘278C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的圆环状。
划分盘278C由金属制的盘311C和固定在盘311C的外周侧的橡胶制的密封部件312C构成。划分盘278C可以弹性变形。
密封部件312C被热连接于盘311C而一体化。盘311C呈能够在内侧嵌合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311C的外径比盘273的外径大。
密封部件312C呈圆环状地固定在盘311C的外周侧。
密封部件312C从盘311C向轴向突出。在密封部件312C中,越从盘311C沿轴向离开则外径越大,越从盘311C沿轴向离开则内径也越大。划分盘278C在盘311C处与盘273、279C抵接。密封部件312C从盘311C向轴向的盘279C侧延伸。密封部件312C在盘279C以及销部件231C的头部232C之间具有径向的间隙,并在它们的径向外侧包围它们。盘279C的外径比密封部件312C的最小内径小。
滑阀部件285C是难以变形的刚体。滑阀部件285C具有圆筒状的推压部324C和从推压部324C的轴向的一端部向轴向内侧延伸的内凸缘部323C。
滑阀部件285C的推压部324C与划分盘278C的密封部件312C遍及整周地抵接。由此,滑阀部件285C相对于划分盘278被定心,相对于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被定心。
推压部324C的内径比划分盘278C的盘311C的外径稍大。内凸缘部323C为有孔圆形平板状。在推压部324C,在轴向的与内凸缘部323C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沿径向横断推压部324C的切口326C。切口326C在推压部324C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内凸缘部323C,形成有沿径向贯通内凸缘部323C以及推压部324C的贯通槽731C。
在滑阀部件285C的轴向的与盘272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支撑盘734C。支撑盘734C为金属制,为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连结销702C的轴部722C插入贯通于支撑盘734C的径向内侧。
支撑盘734C的内周侧利用一对螺母735C、736C固定在连结销702C的轴部722C。一对螺母735C、736C与轴部722C的外螺纹724C螺合,从轴向两侧夹持支撑盘734C。
在销部件231C的轴部233C的外螺纹234C,螺合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频率感应机构385B部分不同的频率感应机构385C。频率感应机构385C具有:外壳634C,其由形成有与销部件231C的外螺纹234C螺合的内螺纹631C的外壳本体633C、和以封闭外壳本体633C的一端开口侧的方式安装的盖部件632C构成;自由活塞636C,其能够滑动地嵌插在该外壳634C内;O形环638B、O形环639B,其安装在自由活塞636C与外壳634C之间。
盖部件632C与盖部件632B部分不同,具有圆板状的盖基板部642C、和从盖基板部642C的外周侧向轴向一侧延伸的与盖部件632B相同的盖外筒部643B。
盖部件632C与盖部件632B的不同点在于,未形成盖内筒部641B,盖基板部642C封闭盖外筒部643B的径向内侧。在盖外筒部643B的外周面,形成有与盖部件632B相同的外螺纹646B。
外壳本体633C为金属制,以切削加工为主体而形成。壳体本体633C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651C、从主体部651C的轴向一端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环状突起652C、从内侧环状突起652C的轴向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延伸部751C、从延伸部751C的内周侧向轴向的另一侧延伸的内侧筒状部752C。
在内侧环状突起652C,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贯通孔755C。贯通孔755C内的通路成为节流孔756C。在内侧筒状部752C的轴向上的与延伸部751C相反的一侧的内周部,形成有圆环状的密封槽757C。
连结销702C的轴部722C插入贯通于内侧筒状部752C的径向内侧。在密封槽757C,收容有对轴部722C和内侧筒状部752C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761C。
在外壳本体633C中,内螺纹653B形成在主体部651C的轴向上的与内侧环状突起652C相反的一侧的内周部。通过在该内螺纹653B螺合盖部件632C的外螺纹646B,使它们一体化而成为外壳634C。
自由活塞636C与自由活塞636B部分不同。自由活塞636C具有与自由活塞636B相同的活塞筒部661B以及外侧环状突起663B、和与活塞闭板部662B部分不同的活塞闭板部662C。
在活塞闭板部662C中的径向中央,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771C。自由活塞636C以活塞闭板部662C接近盖部件632C的盖基板部642C的朝向设置在外壳634C内。自由活塞636C能够在外壳634C内沿轴向滑动。
而且,在自由活塞636C的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盖部件632B的盖外筒部643B之间,设置有O形环638B。在自由活塞636C的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外壳本体633C的内侧环状突起652C之间,设置有O形环639B。
当自由活塞636C相对于外壳634C向轴向的盖部件632C侧移动时,其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盖部件632C的盖外筒部643B夹着O形环638B而使O形环638B弹性变形。另外,当自由活塞636C相对于外壳634C向轴向的与盖部件632C相反的一侧移动时,其外侧环状突起663B与外壳本体633C的内侧环状突起652C夹着O形环639B而使O形环639B弹性变形。
在频率感应机构385C中,外壳634C在内螺纹631C处与销部件231C的外螺纹234C螺合。由此,外壳634C与销部件231C的头部232C一起将限制盘244、弹簧盘243、盘242、吸入阀241、基座阀部件201、盘271、多片盘272、多片盘273、划分盘278C以及盘279C的至少内周侧沿轴向夹紧。
在频率感应机构385C中,在自由活塞636C的活塞闭板部662C的贯通孔771C以及内侧筒状部752C的径向内侧,插入贯通有连结销702C的轴部722C。自由活塞636C的活塞闭板部662C被连结销702C的头部721C和与连结销702C的头部721C侧的外螺纹723C螺合的螺母775C沿轴向夹持。由此,在连结销702C,在轴部722C的轴向的头部721C侧固定有自由活塞636C。
在连结销702C中的与轴部722C的轴向的头部721C相反的一侧,固定有支撑盘734C。换言之,支撑盘734C经由连接销702C而与自由活塞636C连结。支撑盘734C与连结销702C和螺母735C、736C、775C一起构成频率感应机构385C。频率感应机构385C的支撑盘734C设置在基座阀25C的底部192侧。
在频率感应机构385C中,外壳本体633C和自由活塞636C的轴向的延伸部751C侧成为经由外壳本体633C的贯通孔755C内的节流孔756C而与下室20连通的先导室501C。先导室501C包括自由活塞636C的通路孔666B内的通路和O形环638B、639B之间的空间。
先导室501C经由自由活塞636C、连结销702C以及支撑盘734C,使滑阀部件285C对主阀360产生关闭方向的作用力。
在频率感应机构385C中,O形环638B与盖部件632C的盖外筒部643B之间、自由活塞636C与盖部件632C的盖基板部642C之间、连结销702C的轴向通路孔725C内的通路成为与贮存室6连通的贮存室连通室502C。贮存室连通室502C和先导室501C通过O形环638B阻断连通。
基座阀部件201的下外侧座部218和与其抵接而开闭基座阀部件201的内侧通路孔222的主阀360构成缩短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吸入阀241的通路孔251内的通路、基座阀部件201的内侧通路孔222内的通路、开阀时产生的主阀360与下外侧座部218之间的通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构成能够连通下室20与贮存室6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
在第一通路362中,通过活塞18的移动使油液从缸3内的一方的下室20朝向贮存室6流出。设置在盘271的切口291内的通路构成固定节流孔363。
阻尼力产生机构361的主阀360设置在第一通路362并产生阻尼力。第一通路362设置在基座阀25C。
外壳本体633C的节流孔756C、先导室501C、贮存室连通室502C、连结销702C的轴向通路孔725C内的通路构成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C。
第二通路382C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在基座阀25C。频率感应机构385C设置在第二通路382C。频率感应机构385C的支撑盘734C设置在基座阀25C的底部192侧。划分盘278C可相对于滑阀部件285C移动。划分盘278C阻断油液经由与滑阀部件285C之间的间隙的流动。
以上的基座阀25C的液压回路图如图18所示。
即,在使下室20和贮存室6连通的缩短侧的第一通路362,设置有包括主阀360和固定节流孔363的阻尼力产生机构361。
而且,相对于第一通路362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382C经由节流孔756C与频率感应机构385C的先导室501C连通。第二通路382C的贮存室连通室502C与贮存室6连通。先导室501C将其压力向关闭方向赋予主阀360。
接着,对基座阀25C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活塞频率为低频下的缩短行程中,进入先导室501C的油液的体积大。当与自由活塞636C一体化的连结销702C向与底部192相反的方向移动、且被与连结销702C一体化的支撑盘734C推压的滑阀部件285C与主阀360接触时,自由活塞636C的移动停止。先导室501C的先导压力上升。
通过该先导压力上升,将自由活塞636C向上推的力变大。作为其结果,主阀360的开阀压力上升,缩短侧的阻尼力变硬。
另一方面,相对于活塞频率为高频下的输入,自由活塞636C以及连结销702C的移动量小。滑阀部件285C不与主阀360接触,或者即使与主阀360接触,对主阀360的关闭方向的负载负荷也足够小。因此,主阀360的开阀压力低,缩短侧的阻尼力成为软特性。
这样,即使是将频率感应机构385C的一部分收纳在下室20的构造,也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具有缩短侧阻尼力的频率依赖性(高频且软的阻尼力)。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9表示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那样,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连接作为缸3内的一方的室的上室19和贮存室6的第三通路801、和控制该第三通路801的工作液的流动来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调整机构802。
在这种情况下,阻尼力调整机构802可以安装在外筒4。阻尼力调整机构802是使油液从上室19向贮存室6在单向路中流动的构造。阻尼力调整机构802通过电流控制上室19和贮存室6之间的流路来调整阻尼力。阻尼力调整机构802通过利用电流控制开阀压力,能够根据路面的状况、车体动作,从软到硬地调整阻尼力。
在设置有该阻尼力调整机构802的情况下,划分作为缸3内的另一方的室的下室20和贮存室6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基底阀25、25A、25B、25C各自的频率感应机构385、385A、385B、385C不与阻尼力调整机构802协作,机械地进行阻尼力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基于阻尼力调整机构802的电子控制的软~硬的阻尼力的可变之外,还能够将伸长行程以及缩短行程独立地适当地设定高频输入的阻尼力降低。
通过搭载这样的阻尼力调整机构802,能够廉价地提供在车辆在存在于普通道路那样的混合有微小的高频输入的蜿蜒路面上行驶时,对低频产生可靠的阻尼感而产生弹簧上的平坦感,并且阻断微小的高频输入(振动)的普通的控制悬架所期望的性能。
也可以将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基座阀25、25A~25C的构造设置在活塞18以及活塞杆21。在这种情况下,活塞杆21成为轴部件。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缓冲器具有:缸,其供工作液体封入;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内,将该缸内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一端侧与所述活塞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延伸到所述缸的外部;第一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所述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流出;第二通路,其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筒状的滑阀部件,其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来变更对所述盘的作用力;先导室,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位于所述滑阀部件的内周侧并使所述滑阀部件产生对所述盘的作用力;封闭部件,其阻断从所述先导室向所述两个室中的另一方的室的流动,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滑阀部件移动。由此,能够小型化。
第二方式为,根据第一方式,所述封闭部件在与所述滑阀部件之间具有密封部件。
第三方式为,根据第二方式,就所述封闭部件而言,通过热连接而设置有所述密封部件。
第四方式为,根据第一至第三的任一个方式,轴部件插入贯通于所述盘、所述滑阀部件以及所述封闭部件,所述第二通路形成在所述轴部件。
第五方式为,根据第一至第四的任一个方式,具备:贮存室,其设置在所述缸的外周侧,供工作液以及气体封入;第三通路,其连接所述一方的室和所述贮存室;基座阀,其划分所述另一方的室和所述贮存室;阻尼力调整机构,其控制所述第三通路的工作液的流动,调整阻尼力;所述第一通路以及所述第二通路设置在所述基座阀。
第六方式为,具有:缸,其供工作液体封入;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内,将该缸内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一端侧与所述活塞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延伸到所述缸的外部;第一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所述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流出;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有底筒状的外筒,其设置在所述缸的外周侧;基座阀,其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底部并将所述外筒以及所述缸之间的室与所述缸内的一方的室隔开;在所述基座阀,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的第二通路、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并根据所述活塞的频率使阻尼力可变的频率感应机构,所述频率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阀的所述底部侧。由此,能够小型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的缓冲器。
附图标记说明
1、1A~1C缓冲器
3缸
4外筒
6贮存室(另一方的室)
18活塞
19上室
20下室(一方的室)
21活塞杆
25、25A~25C基座阀
192底部
231、231A~231C销部件231(轴部件)
278、278C划分盘(封闭部件)
285、285C滑阀部件
312、312C密封部件
360、360A主阀
362第一通路
371、501C先导室
382、382A、382B、382C第二通路
385、385A~385C频率感应机构
801第三通路
802阻尼力调整机构

Claims (6)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缸,其供工作流体封入;
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内,并将该缸内划分为两个室;
活塞杆,其一端侧与所述活塞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延伸到所述缸的外部;
第一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所述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流出;
第二通路,其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
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
筒状的滑阀部件,其能够通过沿轴向移动来变更对所述盘的作用力;
先导室,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位于所述滑阀部件的内周侧并使所述滑阀部件产生对所述盘的作用力;
封闭部件,其阻断从所述先导室向所述两个室中的另一方的室的流动,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滑阀部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件在与所述滑阀部件之间具有密封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就所述封闭部件而言,通过热连接而设置有所述密封部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轴部件插入贯通于所述盘、所述滑阀部件以及所述封闭部件,所述第二通路形成在所述轴部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贮存室,其设置在所述缸的外周侧,供工作液以及气体封入;
第三通路,其连接所述一方的室和所述贮存室;
基座阀,其划分所述另一方的室和所述贮存室;
阻尼力调整机构,其控制所述第三通路的工作液的流动,调整阻尼力;
所述第一通路以及所述第二通路设置在所述基座阀。
6.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缸,其供工作流体封入;
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内,并将该缸内划分为两个室;
活塞杆,其一端侧与所述活塞连结并且另一端侧延伸到所述缸的外部;
第一通路,其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从所述两个室中的一方的室流出;
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并产生阻尼力;
有底筒状的外筒,其设置在所述缸的外周侧;
基座阀,其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底部并将所述外筒以及所述缸之间的室与所述一方的室隔开;
在所述基座阀,设置有:
第二通路,其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地设置;
频率感应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路并根据所述活塞的频率使阻尼力可变;
所述频率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阀的所述底部侧。
CN202180065685.6A 2020-10-09 2021-09-21 缓冲器 Pending CN1164198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1046 2020-10-09
JP2020171046 2020-10-09
PCT/JP2021/034555 WO2022075055A1 (ja) 2020-10-09 2021-09-21 緩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9858A true CN116419858A (zh) 2023-07-11

Family

ID=8112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5685.6A Pending CN116419858A (zh) 2020-10-09 2021-09-21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9440A1 (zh)
JP (1) JP7412587B2 (zh)
KR (1) KR20230038567A (zh)
CN (1) CN116419858A (zh)
DE (1) DE112021005363T5 (zh)
WO (1) WO2022075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6329A1 (ja) * 2021-12-07 2023-06-15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緩衝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5340A (ja) * 1981-10-15 1983-04-19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S61109933A (ja) * 1984-10-31 1986-05-28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4902470B2 (ja) 2007-09-14 2012-03-21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調整構造
JP2009085245A (ja) 2007-09-27 2009-04-23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の減衰力調整構造
JP6623626B2 (ja) 2015-09-04 2019-12-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転写方法
DE112016004157T5 (de) 2015-09-14 2018-06-1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JP6701242B2 (ja) 2018-02-21 2020-05-27 Kyb株式会社 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JP7076502B2 (ja) 2020-07-01 2022-05-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基地局、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5055A1 (ja) 2022-04-14
KR20230038567A (ko) 2023-03-20
JPWO2022075055A1 (zh) 2022-04-14
US20230349440A1 (en) 2023-11-02
DE112021005363T5 (de) 2023-08-17
JP7412587B2 (ja)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9694B2 (en) Shock absorber
US8413774B2 (en) Shock absorber
JP5684925B2 (ja) 緩衝器
US8157065B2 (en) Shock absorber
US8517154B2 (en) Shock absorber
US20200332855A1 (en) Damping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CN111630295B (zh) 阻尼阀和缓冲器
CN110214239B (zh) 缓冲器
JPWO2018168865A1 (ja)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CN116419858A (zh) 缓冲器
JP7109293B2 (ja) 緩衝器
JP6800056B2 (ja) 緩衝器
JP7485579B2 (ja) 減衰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CN112360913B (zh) 液压阻尼器和用于液压阻尼器组件的活塞
US20220065321A1 (en) Shock absorber
US20230341023A1 (en) Shock absorber
JP7470076B2 (ja) 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WO2022075056A1 (ja) 緩衝器
WO2022215400A1 (ja) 緩衝器
JP7330384B2 (ja) 緩衝器
CN117916489A (zh) 缓冲器
WO2023106329A1 (ja) 緩衝器
JP2024039136A (ja) 緩衝器
JP2023106804A (ja) 緩衝器
JP2023039001A (ja) 緩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