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6838A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6838A
CN116406838A CN202111656702.1A CN202111656702A CN116406838A CN 116406838 A CN116406838 A CN 116406838A CN 202111656702 A CN202111656702 A CN 202111656702A CN 116406838 A CN116406838 A CN 116406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tomizer
base
ai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67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67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6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6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雾化座以及安装于该雾化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沿着该雾化器的纵轴线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气流通道导气连通的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纵轴线相平行或者呈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本发明通过将雾化面设置成与雾化器纵轴线相平行或呈锐角设置,可以减少雾化组件对气流的阻力以及气流通道的长度,从而可降低雾气冷凝的几率,并减少雾气在流通中的温度损失。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电源及控制电路,雾化器包括储液仓、气流通道和雾化芯,其中,气流通道包括进气通道、雾化腔及出气通道。储液仓的液体流向雾化芯,用户抽吸时,控制电路控制电源提供电能使雾化芯加热雾化在雾化腔生成气溶胶。空气从进气通道进入,把雾化腔的气溶胶从出气通道带出。空气从进气通道进入,把雾化腔的气溶胶从出气通道带出。目前的雾化芯一般垂直于雾化器的轴线设置,气溶胶从雾化腔、出气通道出来时会经过一些弯路,增加了气溶胶与壁面的接触,从而增加了冷凝液的形成;另外,气道的长度变长,气溶胶到达嘴边的温度也较低,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雾化座以及安装于该雾化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沿着该雾化器的纵轴线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气流通道导气连通的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纵轴线相平行或者呈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雾化腔体,所述雾化腔体界定有用于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体包括安装部以及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穿孔;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雾化面经由所述穿孔与所述雾化腔导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雾化腔体上的安装槽,所述穿孔形成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包括具有弹性的导电端,所述导电端突出于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面并伸入到所述穿孔中与所述雾化面弹性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极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电性连接的另一个导电端,所述另一个导电端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带有中心通孔且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沿轴向嵌置于该中心通孔中的一体成型的第二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电极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部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沿所述纵轴线贯通所述底座本体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带有中心通孔的第一部分和沿轴向嵌置于该中心通孔中的一体成型的第二部分,所述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位于下部的进气段、位于上部的出气段以及将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相连通的过渡段,其中,所述进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段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顶面且位于该进气通道的出气口附近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被配置为将从该进气通道进入的气体导流所述穿孔所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位于出气口正上方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穿孔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体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座上,并包括与所述穿孔相对的另一侧壁,所述另一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避让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体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体顶部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内部与所述雾化腔体连接处设有台阶,该台阶的顶面形成有与雾化腔相连通且呈水平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一导气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腔体包括形成于内壁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二导气槽,该第二导气槽的下端与该第一导气槽相连通;所述连接腔体还包括形成于外壁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三导气槽以及将该第三导气槽与该第二导气槽相连通的导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片状发热体,所述片状发热体与所述纵轴线相平行或者呈所述夹角设置,所述雾化面形成于该片状发热体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片状发热体包括片状基体,所述基体采用具有微孔阵列的玻璃、具有微孔阵列的致密陶瓷、或者多孔陶瓷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结合于所述片状发热体周缘的环形软质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主体还包括将所述雾化组件固定至所述安装部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带有开孔的卡扣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该卡扣本体两相对侧的第一扣臂和第二扣臂;所述卡扣本体抵压在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一扣臂和所述第二扣臂分别卡扣在所述雾化腔体的侧壁上;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吸液面,所述吸液面经由所述开孔外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包括套接于该雾化主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雾化主体之间形成有储液空间;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雾化面相对的吸液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储液空间导液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空间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壳和所述雾化腔体的侧壁之间汇集部,所述汇集部与所述吸液面到液连接,并与所述雾化腔分别位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两相对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汇集部呈C型围绕所述雾化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空间包括位于所述汇集部上方的储液仓以及将该储液仓与该汇集部相连通的至少一个下液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将所述汇集部和所述储液仓相分隔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一体连接于所述雾化腔体的上方;所述连接腔体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至少一个下液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包括将所述储液空间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换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锐角小于3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雾化腔体一体注塑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体注塑成型于所述雾化腔体顶部的连接腔体。
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雾化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雾化面设置成与雾化器纵轴线相平行或呈锐角设置,可以减少雾化组件对气流的阻力以及气流通道的长度,从而可降低雾气冷凝的几率,并减少雾气在流通中的温度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雾化器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雾化器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雾化器在分解状态下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雾化器在分解状态下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雾化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雾化主体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雾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雾化座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雾化座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雾化座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3所示雾化座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雾化座在分解状态下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4所示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呈手握式杆状结构,用于供使用者吸食气溶胶。如图所示,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包括雾化器1以及与该雾化器1相配合的电源装置2。该雾化器1可用于储存和加热雾化诸如药液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并将气溶胶导出。该电源装置2可用于给该雾化器1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可均大致呈椭圆柱状,且两者沿轴向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地,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并不局限于呈椭圆柱状,其也可以是横截面呈圆形、跑道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柱状,或者呈非柱状。
如图3至图7所示,该雾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雾化主体100以及沿纵轴线X套接于该雾化主体100上的壳体20,雾化主体100和壳体20之间形成有储液空间70。储液空间70用于收容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主体100用于将储液空间70中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生成气溶胶以及将气溶胶与周围环境空气相混合,壳体20用于将气溶胶与空气的混合物导出并保护雾化主体100。
壳体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纵长扁型外壳21以及导气管道22。纵长扁型外壳21一端(下端)带有开口212,另一端(上端)带有出气孔210。导气管道22一端与该出气孔210相连通,另一端朝该外壳21的开口212方向延伸。导气管道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与外壳21一体成型,其末端插设于雾化主体100中,以导出雾化主体100工作时产生的雾气。可以理解地,外壳2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示形状,方筒状、圆筒状等其他形状也可适用。
外壳21设置出气孔210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被扁平化处理,以形成吸嘴。雾化主体100沿纵向经由开口212塞入到壳体20中,并将开口212封堵,实现储液空间70的密封。外壳21的穿孔端两端内侧还各设置一卡槽216,以与塞入外壳21内的雾化主体100相卡扣,防止雾化主体100从壳体20中脱落。
再如图3至图7所示,外壳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周向上依序连接的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3、第三侧壁215以及第四侧壁217。该第一侧壁211和该第三侧壁2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弧形,并分别位于外壳21横截面短轴的两端,且具备较小的曲率。该第二侧壁213和该第四侧壁2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弧形,并分别位于外壳21横截面长轴的两端,且具备较大的曲率。
一同参阅图8,雾化主体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柱状的雾化座10、设置于雾化座10一侧的雾化组件30、将雾化组件30固定于雾化座10上的卡扣件40、设置于雾化座10上部的第一密封件50以及设置于雾化座10另一侧的第二密封件60。雾化座10用于形成雾化主体100的骨架,并形成气流通道Q和导电通道,该气流通道Q沿着该雾化器1的纵轴线X延伸。雾化组件30用于对储液空间7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并将雾气释放至雾化座10中。第一密封件50用于密封雾化座10上部和导气管道22之间的间隙,同时还用于与雾化座10一道形成换气通道。第二密封件60用于密封雾化座10侧壁上的避让孔1250。
雾化座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底座11、纵向设置于底座11顶部的筒状雾化腔体12以及设置于雾化腔体12顶部的筒状连接腔体13。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于封堵壳体20的开口212、为雾化组件30提供电性连接以及为雾化腔体12导入周围环境空气。雾化腔体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形成雾化腔120,并可供雾化组件30安装于其上与该雾化腔120相连通。连接腔体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于将雾化腔120与壳体20的导气管道22相连通、用于对储液空间70进行分区以及用于给储液空间70换气。
一同参阅图9,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横截面大致呈椭圆形的底座本体111、套接于该底座本体111上的密封圈112、一体成型于该底座本体111中的一对电极113。底座本体111以及密封圈112一道用于封堵壳体20的开口212,该一对电极113用于将雾化组件30分别与电源装置2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本体111为一体注塑成型。
一同参阅图11,电极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片等弹性导电材料一体弯折制成,其可包括固定于底座本体111中且中部部分暴露于底座本体111底面的U型第一导电端1131以及与第一导电端1131相连且突出于底座本体111顶面且朝一侧倾斜的第二导电端1132,第一导电端1131用于与电源装置2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端1132弹性抵压在雾化组件30上。
再如图9所示,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贯通底座本体111上下的进气通道114、设置于底座本体111顶面且位于该进气通道114的出气口附近的导流结构115以及分别设置于底座本体111顶面两相对端的一对卡扣臂116。该进气通道114用于供周围环境空气进入雾化腔120中,该导流结构115用于将气流导向雾化组件30。该一对卡扣臂116用于分别与该外壳21的两个卡槽216相卡合。进气通道114的延伸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与雾化器1的纵轴线X相平行。
进气通道114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长方形,从而形成纵长狭缝。进气通道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下部且沿纵向延伸的进气段1141、位于上部且沿纵向延伸的出气段1143以及将进气段1141和出气段1143相连通的过渡段1142。优选地,进气段1141、过渡段1142和出气段1143三者在宽度方向的两个壁面以及厚度方向的一个壁面是齐平的,以便于一体注塑成型过程中的脱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段1141和出气段1143均可呈长方体状,过渡段1142则可呈楔形体状。其中,进气段1141的厚度大于出气段1143的厚度,使得进气段1141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气段1143的横截面积,以让吸入的气体经由出气段1143流出时被加速,而能更好地吹向雾化组件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114设置成上述的阶梯状,且优选地出气段1143的长度为进气通道114整个长度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还可方便进气通道114的成型。因为在底座本体111的一体成型过程中,如果整个进气通道114的厚度都如出气段1143那么薄,则成型该进气通道114用的模具将会又薄又长。在一体注塑等成型过程中,模具受压后容易变形或断裂,从而无法形成合格的进气通道114。而成型上述进气通道114的模具,只有与出气段1143对应部分的厚度较小,且这部分的长度为整个模具长度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其他部分相对较厚,从而可以大幅地提升了整个模具的抗变形能力,在保证气道狭小的同时,还保证了模具的可靠性。
导流结构1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出气段1143的出气口正上方的导流面1151,该导流面1151可为朝向雾化组件30的方向倾斜的平面。可以理解地,进气通道114的横截面并不局限于长方形,其也可以呈纵长跑道型、纵长椭圆形等纵长狭缝,其也可以圆形、正方形等柱状细缝形状。
再如图3及图4所示,雾化腔体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筒状,并可沿纵向一体成型于底座本体111的顶面。雾化腔体12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在周向上依序连接的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3、第三侧壁125以及第四侧壁127,这些侧壁一道界定出一个大致呈长方体状的雾化腔120。雾化腔体12的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3以及第四侧壁127分别与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7相对,且均形成有间隙,这些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相互连通。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3以及第四侧壁1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均包括平坦的外表面。
雾化腔体12的第三侧壁125的外壁面可紧贴在壳体20的外壳21的第三侧壁215的内壁面上,其上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避让孔1250(如图10所示)。该避让孔1250用于方便雾化座10的成型,第二密封件60封堵于该避让孔1250中,以防止液体泄露至雾化腔1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壁125的外壁面可呈弧形,以更好地与外壳21的第三侧壁215的内壁面紧贴。
如图8及图9所示,雾化腔体12的第一侧壁121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用于收容雾化组件30的安装部1210以及用于将该安装部1210与雾化腔120相连通的穿孔1212,该安装部1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凹槽,以供雾化组件30嵌置。该安装部1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由该第一侧壁121的外表面朝远离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的方向凹陷而成。穿孔12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形成于安装部1210的槽底中部,使得安装部1210的槽底呈环形。穿孔1212的形状和尺寸可与雾化组件30的雾化面31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从而让雾化组件30的雾化面313完全暴露于雾化腔120中。底座11的电极113的第二导电端1132伸入到穿孔1212中与雾化组件30弹性抵接。第二侧壁123以及第四侧壁127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分别设置卡台122,以与卡扣件40相卡扣。第一侧壁121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平面。
安装部1210的槽底所在的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与雾化器1的纵轴线X相平行,以便雾化组件30安装于安装部1210中,其雾化面313也与雾化器1的纵轴线X相平行。可以理解地,安装部1210的槽底所在的平面并不局限于与雾化器1的纵轴线X相平行,其也可以与该纵轴线X略呈一夹角,且该夹角优选地为小于30度的夹角。
再如图8所示,连接腔体13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在周向上依序连接的第一侧壁131、第二侧壁133、第三侧壁135以及第四侧壁137。该第一侧壁131、第二侧壁133、第三侧壁135以及第四侧壁137一道界定出一个圆柱形的容腔130,以供第一密封件50嵌置于其中。连接腔体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沿纵向一体成型于雾化腔体12的顶部,且其第三侧壁135与雾化腔体12的第三侧壁125在一个垂直面上。连接腔体13的第一侧壁131到第三侧壁135的距离大于雾化腔体12的第一侧壁121到第三侧壁125的距离。
一同参阅图3,该第一侧壁131和第三侧壁135的外壁面分别紧抵于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三侧壁215的内表面,将储液空间70分隔出一个位于连接腔体13下方的汇集部71以及位于连接腔体13上方的储液仓72。汇集部71由雾化腔体12与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7之间的间隙形成,并呈C型围绕雾化腔体12。
一同参阅图4,连接腔体13的第二侧壁133和第四侧壁137分别与外壳21的第二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7相对,且分别形成两个间隙,该两个间隙将汇集部71和储液仓72相连通,分别形成液体从储液仓72进入汇集部71的第一下液口73和第二下液口7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腔体13的第一侧壁131与第二侧壁133衔接处的下端角落以及第一侧壁131与第四侧壁137衔接处的下端角落均被圆弧面过渡,以让液体能够更顺畅地从储液仓72进入汇集部71,并减少下液过程中气泡在汇集部71中的粘附停留,防止或减少气泡粘附在发热体31上造成的干烧问题的产生。
连接腔体13与雾化腔体12连接处在一些实施例可设有台阶132,该台阶的顶面形成有与雾化腔120相连通且呈水平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一导气槽1320。连接腔体13的第三侧壁13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形成于内表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二导气槽1351,该第二导气槽1351的下端与该第一导气槽1320相连通。该第三侧壁13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形成于外表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三导气槽1353以及贯穿该第三侧壁135以将该第三导气槽1353与该第二导气槽1351相连通的导气孔1352。该第三导气槽1353的上端与储液空间70的储液仓72相连通。第一导气槽1320、第二导气槽1351、导气孔1352以及第三导气槽1353一道形成雾化器1的换气通道,以实现储液空间70内的气液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座10的由底座本体111、雾化腔体12以及连接腔体13构成的雾化座主体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如此,雾化腔120的形成、储液空间70的储液部的分隔均可主要由单个零件(雾化座主体)实现,极大地降低了雾化主体100的零部件数量,提升了雾化主体100的组装效率,并降低了整个雾化主体100的制造成本。雾化座主体一体成型后,减少了零部件之间衔接间隙,也降低了漏液风险。
再如图9所示,第一密封件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其可包括筒状本体51以及形成于筒状本体51的上侧缘的凸缘53。筒状本体51的外径与连接腔体13的容腔130的内径相适配,以便筒状本体51能够沿轴向紧密地塞设于该容腔130中。筒状本体51的下端面紧抵于台阶132的顶面上。筒状本体51包括一个贯通的中心通孔510,以供壳体20的导气管道22插入后与雾化腔120相连通。第一密封件60在一些实施例中也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并呈块状。
如图12所示,雾化组件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片状发热体31以及结合于该片状发热体31周缘的方框型软质密封件32。片状发热体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方形片状,其可包括片状基体311以及形成于该基体311的雾化面313上的的发热层312。该基体311可以是具有微孔阵列的玻璃或者致密陶瓷,也可以是片状的多孔陶瓷。密封件3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与发热体31一体注塑成型。密封件3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拼接而成。
再如图9和图10所示,卡扣件40在一些实施例可采用金属片一体加工成型,其包括带有开孔410的卡扣本体41以及分别连接于该卡扣本体41两相对侧的第一扣臂42和第二扣臂43。卡扣本体41抵压在雾化组件30的外侧,第一个扣臂42和第二扣臂43分别卡扣在雾化腔体12的侧壁上,并让雾化组件30紧固在雾化腔体12上,且雾化组件30的吸液面314经由开孔410暴露在储液空间70中。卡扣本体41的四个边框分别与雾化组件30的密封件32的四个边框对应,让雾化组件30的发热体31四周均匀受力,避免应力过大而断裂。卡扣本体41在此处还实现发热体31的加强件的功能。
图13至图18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座10a,该雾化座10a可以作为上述雾化座10的替代,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底座11a、纵向设置于底座11a顶部的筒状雾化腔体12a以及设置于雾化腔体12a顶部的筒状连接腔体13。底座11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于封堵壳体20的穿孔212、为雾化组件30提供电性连接以及为雾化腔体12a导入周围环境空气。雾化腔体12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形成雾化腔120a,并可供雾化组件30安装于其上与该雾化腔120a相连通。连接腔体13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用于将雾化腔120a与壳体20的导气管道22相连通、用于对储液空间70进行分区以及用于给储液空间70换气。
底座11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横截面大致呈椭圆形的底座本体111a,包括环形的第一部分1111a和沿轴向嵌置于该环形的第一部分1111a的中心通孔中的柱状第二部分1112a。第一部分1111a和第二部分1112a在一些实施例中均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优选地,第二部分1112a采用较软的材料制成,以便其可以密封地嵌置于第一部分1111a中。
底座11a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套接于该底座本体111a的第一部分1111a上的密封圈112a、一体成型于该底座本体111a的第二部分1112a中的一对电极113a。底座本体111a以及密封圈112a一道用于封堵壳体20的穿孔212,该一对电极113a用于将雾化组件30分别与电源装置2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一同参阅图19,电极113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片等弹性导电材料一体弯折制成,其可包括固定于底座本体111a中且部分暴露于底座本体111a的第二部分1112a底面的第一导电端1131a以及与第一导电端1131a相连且突出于第二部分1112a顶面并朝一侧倾斜的第二导电端1132a,第一导电端1131a用于与电源装置2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端1132a弹性抵压在雾化组件30上。
再如图17及图18所示,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贯通底座本体111a的第二部分1112a上下的进气通道114a、设置于底座本体111a的第二部分1112a顶面且位于该进气通道114a的出气口附近的导流结构115a以及分别设置于底座本体111a的第一部分1111a顶面两相对端的一对卡扣臂116a。该进气通道114a用于供周围环境空气进入雾化腔120a中,该导流结构115a用于将气流导向雾化组件30。该一对卡扣臂116a用于分别与该外壳21的两个卡槽216相卡合。
进气通道114a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长方形,从而形成纵长狭缝,其包括位于下部的进气段1141a、位于上部的出气段1143a以及将进气段1141a和出气段1143a相连通的过渡段1142a,其中,进气段1141a的横截面积大于出气段1143a的横截面积,以让吸入的气体经由出气段1143a流出时被加速,而能更好地吹向雾化组件30。导流结构115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出气段1143a的出气口正上方的导流面1151a,该导流面1151a可为朝向雾化组件30的方向倾斜的平面。可以理解地,进气通道114的横截面并不局限于长方形,其也可以呈纵长跑道型、纵长椭圆形等纵长狭缝,其也可以圆形、正方形等柱状细缝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面1151与出气段1143纵向的夹角为90-160°,优选地为90-135°。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段1143的缝宽优先为0.5-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段1143的出气口所在平面优选地低于雾化组件30的雾化面313大致0.5-1.5mm,尽量减少气流的损失。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段1143纵向与雾化组件30的雾化面313相平行。
可以理解地,上述出气口呈狭缝设置,且与导流结构相配合,有助提高流向雾化组件30的雾化面313的气流流速及流量,从而提高带走雾化气的效率。另外,进气通道114缝宽先宽后收窄可以改善吸阻。
雾化腔体12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筒状,并可沿纵向一体成型于底座本体111a的第一部分1111a的顶面。雾化腔体12a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在周向上依序连接的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3a、第三侧壁125a以及第四侧壁127a,这些侧壁一道界定出一个大致呈长方体状的雾化腔120a。雾化腔体12的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3a以及第四侧壁127a分别与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7相对,且均具有间隙,这些间隙相互连通。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3a以及第四侧壁127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均包括平坦的外表面。第三侧壁125a的外壁面可紧贴在壳体20的外壳21的第三侧壁215的内壁面上,第三侧壁125的外壁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弧形,以更好地与外壳21的第三侧壁215的内壁面紧贴。
雾化腔体12a的第一侧壁121a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用于收容雾化组件30的安装部1210a以及用于将该安装部1210a与雾化腔120a相连通的穿孔1212a。该安装部1210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由该第一侧壁121a的外表面朝远离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a的方向凹陷而成。穿孔1212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形成于安装部1210a的槽底中部,其形状和尺寸可与雾化组件30的雾化面313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电极113a的第二导电端1132a伸入到穿孔1212a中与雾化组件30弹性抵接。第二侧壁123a以及第四侧壁127a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分别设置卡台122a,以与卡扣件40相卡扣。第一侧壁121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平面。
连接腔体13a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在周向上依序连接的第一侧壁131a、第二侧壁133a、第三侧壁135a以及第四侧壁137a。该第一侧壁131a、第二侧壁133a、第三侧壁135a以及第四侧壁137a一道界定出一个圆柱形的容腔130a,以供第一密封件50嵌置于其中。连接腔体13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沿纵向一体成型于雾化腔体12a的顶部,且其第三侧壁135a与雾化腔体12a的第三侧壁125a在同一个垂直面上。连接腔体13a的第一侧壁131a到第三侧壁135a的距离大于雾化腔体12a的第一侧壁121a到第三侧壁125a的距离。
该第一侧壁131a和第三侧壁135a的外壁面分别紧抵于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3的内表面,将储液空间70分隔出一个位于连接腔体13a下方的汇集部71以及位于连接腔体13a上方的储液仓72。汇集部71由雾化腔体12与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7之间的间隙形成,并呈C型围绕雾化腔体12。连接腔体13a的第二侧壁133a和第四侧壁137a分别与外壳21的第二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7相对,且分别形成两个间隙,该两个间隙将汇集部71和储液仓72相连通,分别形成液体从储液仓72进入汇集部71的第一下液口73和第二下液口74。
连接腔体13a与雾化腔体12a连接处在一些实施例可设有台阶132a,该台阶的顶面形成有与雾化腔120a相连通且呈水平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一导气槽1320a。连接腔体13a的第三侧壁135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形成于内表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二导气槽1351a,该第二导气槽1351a的下端与该第一导气槽1320a相连通。该第三侧壁135a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形成于外表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三导气槽1353a以及贯穿该第三侧壁135a以将该第三导气槽1353a与该第二导气槽1351a相连通的导气孔1352a。该第三导气槽1353a的上端与储液空间70的储液仓72相连通。第一导气槽1320a、第二导气槽1351a、导气孔1352a以及第三导气槽1353a一道形成雾化器1的换气通道,以实现储液空间70内的气液平衡。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9)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雾化座以及安装于该雾化座上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沿着该雾化器的纵轴线延伸的气流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气流通道导气连通的雾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与所述纵轴线相平行或者呈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雾化腔体,所述雾化腔体界定有用于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体包括安装部以及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穿孔;所述雾化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雾化面经由所述穿孔与所述雾化腔导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雾化腔体上的安装槽,所述穿孔形成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包括具有弹性的导电端,所述导电端突出于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面并伸入到所述穿孔中与所述雾化面弹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极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电性连接的另一个导电端,所述另一个导电端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带有中心通孔且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沿轴向嵌置于该中心通孔中的一体成型的第二部分,所述至少一个电极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沿所述纵轴线贯通所述底座本体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带有中心通孔的第一部分和沿轴向嵌置于该中心通孔中的一体成型的第二部分,所述进气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位于下部的进气段、位于上部的出气段以及将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相连通的过渡段,其中,所述进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气段的横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顶面且位于该进气通道的出气口附近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被配置为将从该进气通道进入的气体导流所述穿孔所在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位于出气口正上方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穿孔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体一体成型于所述底座上,并包括与所述穿孔相对的另一侧壁,所述另一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避让孔。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体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体顶部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内部与所述雾化腔体连接处设有台阶,该台阶的顶面形成有与雾化腔相连通且呈水平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一导气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体包括形成于内壁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二导气槽,该第二导气槽的下端与该第一导气槽相连通;所述连接腔体还包括形成于外壁面的纵向延伸的具有毛细作用力的第三导气槽以及将该第三导气槽与该第二导气槽相连通的导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片状发热体,所述片状发热体与所述纵轴线相平行或者呈所述夹角设置,所述雾化面形成于该片状发热体的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发热体包括片状基体,所述基体采用具有微孔阵列的玻璃、具有微孔阵列的致密陶瓷、或者多孔陶瓷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结合于所述片状发热体周缘的环形软质密封件。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雾化主体还包括将所述雾化组件固定至所述安装部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带有开孔的卡扣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该卡扣本体两相对侧的第一扣臂和第二扣臂;所述卡扣本体抵压在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一扣臂和所述第二扣臂分别卡扣在所述雾化腔体的侧壁上;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吸液面,所述吸液面经由所述开孔外露。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雾化器包括套接于该雾化主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雾化主体之间形成有储液空间;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与所述雾化面相对的吸液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储液空间导液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壳和所述雾化腔体的侧壁之间的汇集部,所述汇集部与所述吸液面到液连接,并与所述雾化腔分别位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两相对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部呈C型围绕所述雾化腔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包括位于所述汇集部上方的储液仓以及将该储液仓与该汇集部相连通的至少一个下液口。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将所述汇集部和所述储液仓相分隔的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一体连接于所述雾化腔体的上方;所述连接腔体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至少一个下液口。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雾化器包括将所述储液空间与所述雾化腔相连通的换气通道。
25.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一体成型。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小于30度。
27.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雾化腔体一体注塑成型。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体注塑成型于所述雾化腔体顶部的连接腔体。
29.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111656702.1A 2021-12-30 2021-12-30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ending CN116406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6702.1A CN116406838A (zh) 2021-12-30 2021-12-30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6702.1A CN116406838A (zh) 2021-12-30 2021-12-30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6838A true CN116406838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6702.1A Pending CN116406838A (zh) 2021-12-30 2021-12-30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68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382193U (zh) 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EP3850963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5013590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78535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061317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591898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381437U (zh)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61032A1 (zh) 雾化芯具有套管的雾化器
CN112931963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75656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85943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640683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24567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9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406839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24175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088832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93256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966871A (zh) 侧立式气雾发生装置
CN21927014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24175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