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1754U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1754U
CN211241754U CN201921652607.2U CN201921652607U CN211241754U CN 211241754 U CN211241754 U CN 211241754U CN 201921652607 U CN201921652607 U CN 201921652607U CN 211241754 U CN211241754 U CN 211241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tomizer
base
air inl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26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26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1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1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1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本体;所述雾化器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本体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且所述雾化器置于所述本体时,所述外壳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本体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外壳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底座内侧壁留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该电子雾化装置具有工序简单、制作成本低、外观美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为了将雾化腔中的雾化气吹出,一般需要在雾化器的外壳中开设进气孔,并在外壳内侧设置气流通道,而其存在工艺繁琐、人工成本高的弊端,此外,在外壳上开孔还会影响该电子雾化装置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本体;所述雾化器的至少部分可容置于所述本体中;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且
所述雾化器置于所述本体时,所述外壳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本体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外壳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底座内侧壁留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远离所述本体一端的吸嘴;
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本体配合的配合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配合部一端供吸嘴安装的安装部;
所述配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安装部的径向尺寸。
优选地,所述进气通道沿所述配合部的纵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包括第一长轴和第一短轴;
所述配合部包括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一长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一外侧壁,以及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一短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二外侧壁;
所述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电源壳,所述电源壳的横截面包括第二长轴和第二短轴;所述第二长轴和所述第一长轴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短轴与所述第一短轴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长轴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长轴的尺寸;
所述电源壳包括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二长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一内侧壁、以及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二短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外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外侧壁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侧壁为平截面;
所述第一内侧壁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横截面包括第三长轴和第三短轴;所述第三长轴和所述第一长轴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短轴与所述第一短轴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长轴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长轴的尺寸;
所述第一外侧壁为平截面为平截面;
所述底座与所述平截面对应设置的内侧壁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相接处设有避让部,以与所述本体配合形成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以供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的第二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底面设有倒角结构,以形成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三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对应设置的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雾化器,可与电子雾化装置的本体连接,并且其至少部分可容置于所述本体中,外壳及底座,所述底座套设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且
所述雾化器置于所述本体时,所述外壳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本体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外壳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底座内侧壁留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将雾化器的外围置于该本体的电源壳中的一外侧壁或者两相对设置的外侧壁与电源壳之间留设第一间隙,且圆该底座内侧壁留设有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与该第二间隙连通可形成进气通道,便于气体进入雾化器中,其无需在雾化器的外壳上专门开口,进而可简化工序,减少成本,并且使得该电子雾化装置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气体流向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9是图6所示雾化器的限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10是图5所示雾化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雾化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雾化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电子雾化装置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该电子雾化装置可应用于烟液、药物等可雾化介质的雾化,其可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该雾化器100连接的本体200。该雾化器100可用于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雾化介质可以为烟油。该本体200可用于给该雾化器100进行供电。优选地,该雾化器100可与该本体200可拆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200可包括电源壳201、电池202、气动开关203、导电触点204、磁吸件205以及PCB板。该电源壳201 可用于收容该电池202、气动开关203、导电触点204、以及磁吸件20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壳201的横截面可呈椭圆形,其可包括第二长轴和第二短轴;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壳201的横截面可不限于椭圆形,该电源壳201包括在其横截面的第二长轴两端设置第一内侧壁201a 以及在其横截面的第二短轴两端设置的第二内侧壁201b;该第一内侧壁201a 和所述第二内侧壁201b均可为曲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内侧壁201a和该第二内侧壁201b可不限于均为曲面。该电池202可用于给该雾化器100供电,该气动开关203可与该电池202连接,其可导通时,可以让该电池202给该雾化器100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动开关203可为设置在该电源壳201中的咪头。该导电触点204可与该电池202和该雾化器 100电连接,以便于向该雾化器100输出电能。该磁吸件205可位于该导电触点204的两侧,其可为两个,其可与该雾化器100吸合,便于该雾化器100 的固定。该PCB板可与该气动开关203以及雾化器100连接。
如图3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0至少部分可容置于该电源壳201中,其一端可穿出该电源壳201设置,以便于用户抽吸。该雾化器100可包括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一端的底座20、设置在该外壳10中的雾化组件50、以及设置在该外壳10另一端的吸嘴90。该外壳10 可用于收容雾化组件50。该底座20可设置在该外壳10置于电源壳201中一端,且其可套设在该外壳10上,其可起到防护的作用。该雾化组件50可与该本体200连接,其可在通电状态下,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供用户抽吸的雾化气。该吸嘴90可设置在该外壳10远离本体200一端,具体地,其位于该外壳10穿出该电源壳201的一端,其可用于供用户抽吸雾化气。
如图6至图8所示,进一步地,该外壳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置于该电源壳201中,当该雾化器置于该本体200中时,该外壳10的一外侧壁或者两相对设置的外侧壁可与该电源壳201之间留设第一间隙,且其一外侧壁或者两相对设置的外侧壁可与该底座20内侧壁留设第二间隙;该第二间隙可与该第一间隙连通,该外壳10可包括壳体11、隔壁12;该壳体11可设置在该电源壳201中,该隔壁12可设置在该壳体11中,且其可沿该壳体11的纵向延伸设置,其可用于将该壳体11分隔为储液腔13以及出气通道14。
进一步地,该壳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配合部111以及安装部112。该配合部111和置于该电源壳201中,其可与该电源壳201配合安装。该安装部112可设置在该配合部111的一端,其可用于供该吸嘴90安装。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的径向尺寸可小于该电源壳 201的径向尺寸,该配合部111与该电源壳201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该配合部111的下部与该底座20的内侧壁之间可留设第二间隙;该第一间隙与该第二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113。该配合部111的横截面可呈类椭圆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的横截面可不限于呈类椭圆形。该配合部111的横截面可包括第一长轴以及第一短轴;该第一长轴可与该第二长轴对应设置,该第二短轴可与该第二端轴对应设置。该第一长轴的长度可小于该第二长轴的长度,从而可使得该配合部111的外侧壁与该电源壳20的内侧壁之间留设间隔,该第一短轴的长度可与该第二短轴的长度相当。该配合部111包括第一外侧壁111a和第二外侧壁111b;该第一外侧壁111a 和第二外侧壁111b相接,该第一外侧壁111a与该第一内侧壁201a相对设置;该第二外侧壁111b和该第二内侧壁201b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外侧壁111a可设置在该配合111的横截面的第一长轴的两端,且其可为两个并分别以该第一短轴为对称轴;该第二外侧壁111b可设置在其横截面的第一短轴的两端,且其可为两个,并分别以该第一长轴为对称轴;该第一外侧壁111a可以为平截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平截面,其也可以为凹面;通过将该配合部111的第一外侧壁111a设置为平截面,可使得其与该电源壳201的第一内侧壁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该配合部111的上部尺寸大于其下部尺寸,使得其与底座20之间留设有与该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二间隙,进而可形成进气通道113,以便于气体进入该雾化器10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的第二外侧壁111b可均为曲面,以与该电源壳201的第二内侧壁 201b配合。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10两相对设置的外侧壁上均可设置两个定位结构1111;该两个定位结构1111可设置在该外壳10的上部,该定位结构1111可分别朝该电源壳201的内侧壁凸出,其可用于给该雾化器100安装定位,并且使得该外壳10与该雾气器100之间留设有间隔,以便于气体流动更顺畅。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111可不限于设置在该外壳10两相对设置的外侧壁,其可设置在其中一个侧壁,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侧壁上的定位结构1111可不限于两个,其可为一个或者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配合部111的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壁111b上均可设置两个定位结构111,同一第二外侧壁111b上的两个定位结构111可位于该配合部111靠近该安装部112的一端,其可朝该电源壳201第二内侧壁凸起设置。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1111可设置在该配合部111第二外侧壁111b上,且位于同一第二外侧壁111b上的两个定位结构1111可对称设置,其可在该配合部111的横截面的第一长轴方向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其可用于在该雾化器100装入该电源壳201时,防止整个雾化器100相对于该电源壳201晃动,并且其可保证该配合部111的外侧壁与该电源壳201的内侧壁之间留设有足够的间隙,以便于空气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1111可与该外壳10一体成型,以便于节省安装工序,并可提高该定位结构1111与该外壳10之间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结构1111可为凸筋,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凸筋,其可以为凸点。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10的外侧壁还设有防呆结构1112;该防呆结构1112可位于该外壳10的上部,具体地,其可设置在该配合部111 靠近该安装部112的一端,其可朝该电源壳201的内侧壁凸起设置,该防呆结构1112可为用于防止该雾化器100反向装入该电源壳2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防呆结构可以为凸筋;该凸筋可沿该外壳10的纵向设置,且其可位于两个定位结构1111之间。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防呆结构1112可不限于凸筋,且其可不限于位于该两个定位结构1111之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部112的径向尺寸可大于该电源壳 201和该配合部111的径向尺寸,其可置于该电源壳201的外部,其可与该配合部11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其可供该吸嘴90安装。该安装部112与该配合部111相接处设有避让部1121,从而可使得该安装部112与该电源壳201的开口端留设有间隙,进而可便于形成第一进气口1131;该第一进气口1131可与该进气通道113连通,其可便于气体进入该进气通道113中。该避让部1121 可为设置在该安装部112与该配合部111相接处的斜面。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不限于斜面,其也可以为凹槽或者缺口。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113可设置在该配合部111的至少一外侧壁上,具体地,其可位于该配合部第一外侧壁111a上,其可沿该配合部111的纵向延伸设置,其与该外壳10的内侧连通。气体从该第一进气口 1131进入该进气通道113后,一部分气体可沿该配合部111的侧面进入该雾化器内部,一部分可从该雾化器100中的底部进入该雾化器100中。通过该进气通道113,无需再在该外壳10的上专门开设进气孔,进而可简化工艺,节约人工成本,并且可使得该电子雾化装置的外观更为美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壁12可与该壳体11一体成型,其可沿该壳体11的纵向延伸至该储液腔13下部的雾化腔33,从而可使得该出气通道14与该雾化腔33连通,以便于该雾化腔33中的雾气输出。该隔壁12的下部可设置倒角结构,以便于与该雾化支架40配合。
如图3、图4、图6、图9所示,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 100还可包括限流件15;该限流件15可设置在该出气通道14中,且位于该出气通道14的下部,其可用于调节该出气通道14的出气横截面积,具体地,其可缩小该出气通道14下端部的出口面积,缓解从该出烟通道14漏液,进而可提高用户体验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流件15可为弹性管道,其与该出气通道14接触部位密封性更好,其横截面的形状以及尺寸可与该出气通道14 的横截面的形状以及尺寸相适配,其可与该出烟通道14形成过盈配合,进而可避免从该出烟通道14中脱出。具体地,其可为硅胶管;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硅胶管,其可以为橡胶管。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流件15可包括通道151以及本体 152;该通道151可沿该本体152轴向设置,其可与该出气通道14连通,其可供雾化气通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道151的横截面积可为3.5-4.0mm2。通过设置更小孔径的限流件15,可使得雾化气在进入出气通道14时更为集中,吸食口感更为绵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限流件15的出气横截面积可在一个设定范围内,该设定范围可小于该3.5mm2。当该限流件15的出气横截面积在该设定范围内,其可对可雾化介质具有毛细作用,可使得可雾化介质在该通道151内表面形成表力张力膜,进而可有效地防止漏液。该本体152 可以弹性体,其可设置在该通道151的外围,其可用于缩小该出气通道14出气横截面积,并且,其可阻挡一部分可能进入出气通道14中的冷凝液。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152可包括第一贴合面1521、以及第二贴合面1522;该第一贴合面1521可为平面,可与该隔壁12相对设置,其可与该隔壁12贴合,进而提高与该隔壁12连接的密封性。该第二贴合面1522可与该出气通道 15与隔壁12相对设置的内侧壁贴合,该第二贴合面1522可为曲面,从而可提高其与该壳体11接触部位的密封性。
再如图3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座20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具体地,其可采用导磁性金属材质制成,以便于与该本体200 中的磁铁205吸合固定,从而便于该雾化器100的固定。该底座20可套设在该外壳10的开口端,其可与该外壳10之间通过设置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该底座20的侧壁可开设有扣孔,该外壳10的外侧壁可对应设有卡扣;该外壳 10上的卡扣可扣入该底座20的扣孔中,以与该底座20连接。该底座20的底部可开设进气孔21、以及让位孔22;该进气孔21可便于气体从该底座20的底部进入外壳10的内侧,并且其可连通雾化腔以及设置在该电源壳201中启动该启动开关203的启动气道;该让位孔22可给给导电触点204让位,以便于该导电触点204与该雾气器100导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座20的横截面可呈椭圆形,其可包括第三长轴和第三短轴;该第三长轴可与该配合部111的第一长轴对应设置,该第三短轴可与该配合部111的第一短轴对应设置;该第三长轴的尺寸可大于该第一长轴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座 20上与该配合部111的平截面对应设置的内侧壁可为曲面,进而可与该配合部111上第一外侧壁111a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以便于与该第一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113。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还包括基座30;基座30可设置于该外壳10的开口端内侧,便于支撑该雾化组件50;该基座30可包括座体 31、以及两个支撑臂32。该座体31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尺寸与该外壳10的配合部111的开口端的横截面以及尺寸相当,其可用于封堵该外壳10的开口。该两个支撑臂32可间隔设置在该座体31与该储液腔13相对设置的端面上,且其可朝该储液腔13的方向延伸,其可相互配合以支撑该雾化组件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体31上可设置第二进气口311;该第二进气口311 可位于该座体31靠近该进气通道113的一侧,其可供空气通过该进气通道113 进入雾化腔33,其与该进气孔21对应设置,其可供该进气通道113的部分气体进入。该座体31上还可设置电极孔32;该电极孔32可供电极34安装,该电极34可穿设于该电极孔32中,且其一端可与该导电触点204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座30的底面可设置倒角结构,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倒角结构可设置在该座体31的底面,通过设置该倒角结构,可使得该座体31 与该底座20之间留设有间隙,以形成与该进气通道113连通的第三进气口 1132,从而便于气体通过该第三进气口1132进入该外壳10中。气体可从该第一进气口1131进入该进气通道113中,一部分从该底座20与该外壳10之间的间隙进入,并从该第三进气口1132进入该第二进气口311中,再进入雾化腔33中,一部分沿该外壳10从该底座20底面的进气孔21进入该第二进气口311中,再进入该雾化腔3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撑臂32与另一支撑臂32相对设置的一侧可设置支撑台,两个支撑臂32的两个支撑台可相互配合,以支撑该雾化组件50。该雾化组件50置于该两个支撑臂32的支撑台上,其与该座体31之间留设有间隔,该间隔可形成雾化腔33;该雾化腔33至于该外壳10中,且位于该储液腔13的下部,该第二进气口311位于该雾化腔33的底部。该雾化腔33可与该第二进气口311连通,且其可与该出气通道13连通。气体可从该第二进气口311进入该雾化腔33中,将该雾化腔33雾化后形成的雾化气从该出气通道 14送出。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还可包括雾化支架40;该雾化支架40可安装在该基座30的上部,其可与该基座30配合,固定该雾化组件 50。该雾化支架40可设置在该储液腔13的下部,其可呈筒状,其下部可开设有安装槽41,以供该雾化组件50安装,其上部可内凹形成导液槽42,以便于液体导入该雾化组件50中,该导液槽42底部开设有与该雾化组件50连通的通孔421。该通孔421可将该雾化组件50与该储液腔13连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50可包括吸液元件51以及加热元件52;该吸液元件51可置于该雾化支架40的安装槽41中,且其可搁置于该支撑臂32的支撑台上。该吸液元件51可包括吸液面以及雾化面;该吸液面可与通孔421相对设置,其可吸收从该通孔421流入的可雾化介质。该雾化面可与该雾化腔相对设置。该加热元件52可设置在该雾化面上,且其导电连接部可朝该座体31延伸,并可插入该电极34中,以与该电极34实现电连接。
如图3、图4、图6、及图10至图12所示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还可包括微孔结构60;该微孔结构60可设置在该进气孔21上。具该微孔结构60可设置在该基座30与该底座20之间,其可用于防止漏液,避免可雾化介质污染该本体200。该微孔结构60可位于该雾化腔33的底部,其可设置在该第二进气口311远离该雾化腔33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孔结构60可包括板本体61、以及多个微孔62;该板本体61可为金属板材。该多个微孔62可间隔设置在该板本体61上,且其可通过在该金属板材上冲压或者通过激光打孔形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孔62也可以为一个。该板本体61可通过焊接固定在该底座20的内侧,当然,可以理解地,其也可以焊接在该基座30与该底座20相对设置的一侧,且位于该第二进气口311的进气端。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孔结构60也可设置在该底座20的底壁的外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板本体61可不限于金属板材,其可为塑胶板,或者玻璃板或者其他板材。该金属板材具有更高的强度,从而可便于减小该板本体的厚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孔结构60可与该底座20或者基座30一体成型,其可通过注塑成型。当然,其也可与该底座20或者该基座 30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板本体61可以省去,该多个微孔62可直接开设在该基座30的座体上,或者该多个微孔62可直接开设在该底座20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微孔62可排布于该进气孔21上,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覆盖整个进气孔21,从而可使得气流更加充分。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雾化器100装入该电源壳201时,且当该电源壳201中的磁铁204阻挡该第二进气口311时,气体还可通过该磁铁204附近的微孔62进入该第二进气口311中,从而保证了进气的持续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微孔结构60的微孔62的孔径可为0.1-0.5mm,采用该孔径的微孔62,可使得该微孔62内侧对可雾化介质具有毛细作用力,使得可雾化介质可在该微孔62的表面形成张力膜,进而可防止漏液。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0还可包括启动管70;该启动管70可穿设于该第二进气口311中,且其与该第二进气口311的进气端的端面留设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可从该微孔结构60进入该雾化器100内的气流更加充分。该启动管70可包括进气端71以及出气端72;该进气端71可与该微孔结构60相对设置,且其可与微孔结构60之间留设有间隔,以便于与该进气通道连通,便于气体进入该雾化腔33中。该启动管70可高于该座体11设置,通过设置该启动管70可用于减小该第二进气口311的口径,进而可进一步防止漏液,防止液体之间从该第二进气口311流入该气动开关203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0还包括密封件80;该密封件 80可设置在该储液腔13的下部,其可套设在该雾化支架40上,其可用于密封该雾化支架40与该外壳10之间的间隙,进而其可防止液体朝该间隙漏出。该密封件8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密封套,具体地,其可为硅胶套或者橡胶套。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硅胶套或者橡胶套。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嘴90可套设在该壳体11的安装部112 上,其上可开设开口,该开口可与该出气通道13连通,以便于气体输出。该吸嘴90可呈扁平的圆柱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吸嘴90 可不限于呈扁平的圆柱状。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所述雾化器(100)连接的本体(200),所述雾化器(100)的至少部分可容置于所述本体(200)中;所述雾化器(100)包括外壳(10)及底座(20),所述底座(20)套设在所述外壳(10)靠近所述本体(200)的一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100)置于所述本体(200)时,所述外壳(10)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本体(200)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外壳(10)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底座(20)内侧壁留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0)远离所述本体(200)一端的吸嘴(90);
所述外壳(10)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包括与所述本体(200)配合的配合部(111)、以及设置在所述配合部(111)一端供吸嘴(90)安装的安装部(112);
所述配合部(111)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安装部(112)的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13)沿所述配合部(111)的纵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11)的横截面包括第一长轴和第一短轴;
所述配合部(111)包括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一长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一外侧壁(111a),以及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一短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二外侧壁(111b);
所述进气通道(11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111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0)包括电源壳(201),所述电源壳(201)的横截面包括第二长轴和第二短轴;所述第二长轴和所述第一长轴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短轴与所述第一短轴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长轴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长轴的尺寸;
所述电源壳(201)包括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二长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一内侧壁(201a)、以及在其横截面的所述第二短轴的至少一端设置的第二内侧壁(201b);所述第一内侧壁(201a)与所述第一外侧壁(111a)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内侧壁(201b)与所述第二外侧壁(111b)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壁(111a)为平截面;
所述第一内侧壁(201a)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的横截面包括第三长轴和第三短轴;所述第三长轴和所述第一长轴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短轴与所述第一短轴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长轴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长轴的尺寸;
所述第一外侧壁(111a)为平截面;
所述底座(20)与所述平截面对应设置的内侧壁为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2)与所述配合部(111)相接处设有避让部(1121),以与所述本体(200)配合形成与所述进气通道(113)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1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00)还包括基座(30);所述外壳(10)套设在所述基座(30)上;
所述基座(30)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13)连通以供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113)进入的第二进气口(3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的底面设有倒角结构,以形成与所述进气通道(113)连通的第三进气口(113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311)对应设置的让位孔(21)。
12.一种雾化器,可与电子雾化装置的本体(200)连接,且其至少部分可容置于所述本体(200)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及底座(20),所述底座(20)套设在所述外壳(10)靠近所述本体(200)的一端;且
所述雾化器(100)置于所述本体(200)时,所述外壳(10)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本体(200)之间留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外壳(10)至少一外侧壁与所述底座(20)内侧壁留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形成进气通道(113)。
CN201921652607.2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1241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607.2U CN21124175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607.2U CN21124175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1754U true CN21124175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2607.2U Active CN21124175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1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317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092963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US11832645B2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4629861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64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02099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075498U (zh) 雾化器密封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062330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09757779B (zh) 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237298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24175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09931479U (zh) 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芯
CN21534702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241754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24175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24175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973706A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0162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455369U (zh) 具有防烟油和冷凝液泄漏功能的电子烟
CN21183283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75913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02099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