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人们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了合理利用能源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众所周知,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主要途径是发展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目前绿色电能的产生普遍依赖于光伏、风电、水势等,而风能和太阳能等普遍存在间歇性强、波动性大的问题,会造成电网不稳定,用电高峰电不够,用电低谷电太多,不稳定的电压还会对电力造成损害,因此可能因为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引发“弃风弃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须依赖储能。即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简单来说,储能就类似一个大型“充电宝”,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以电化学储能为例,本方案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内设有一组化学电池,主要是利用化学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简单说就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存在化学电池中,在外部电能的使用达到高峰时再将存储的电量释放出来使用,或者转移给电量紧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储能(即能量存储)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包括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以及用户侧储能等方面,对应的储能装置的种类包括有:
(1)应用在电网侧储能场景的大型储能集装箱,其可作为电网中优质的有功无功调节电源,实现电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负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并在电网系统备用、缓解高峰负荷供电压力和调峰调频方面意义重大;
(2)应用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场景(银行、商场等)的中小型储能电柜以及应用在用户侧的家庭储能场景的户用小型储能箱,主要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由于根据用电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电费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用户有储能设备后,为了减少成本,通常在电价低谷期,对储能柜/箱进行充电处理;电价高峰期,再将储能设备中的电放出来进行使用,以达到节省电费的目的。另外,在边远地区,以及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家用储能装置的存在,相当于用户为自己和电网提供了备用电源,免除由于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频繁断电带来的不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储能集装箱、中小型储能电柜、户用小型储能箱等包含储能装置的设备可以理解为是用电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应用场景图,本申请实施例以用户侧储能中的家用储能场景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储能装置并不限定于家用储能场景。
本申请提供一种户用储能系统5000,该户用储能系统5000包括电能转换装置(光伏板)4000、用户负载1(路灯)3000、用户负载2(家用电器)2000等以及储能装置1000,该储能装置1000作为一小型储能箱,可通过壁挂方式安装于室外墙壁。具体的,光伏板可以在电价低谷时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能装置1000用于储存该电能并在电价高峰时供给路灯和家用电器进行使用,或者在电网断电/停电时进行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储能装置1000可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1000的实际应用形态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所列举产品,还可以是其他应用形态,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储能装置1000的应用形态做严格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储能装置1000为多芯电池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0以多芯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储能装置1000包括壳体400(图1未示)、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和电极组件200,端盖组件100装于电极组件200一端,壳体400包裹电极组件200周围及底部,且壳体400与端盖组件100密封连接。
为方便描述,定义图2所示端盖组件1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端盖组件100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端盖组件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本申请实施例描述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用词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所示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上”,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下”,其并不形成对储能装置100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限定。以下文中所用到的“相同”、“相等”或者“平行”均允许有一定的公差存在。
储能装置1000包括端盖组件100、电极组件200、第一转接件310和第二转接件320,第一转接件310连接电极组件200和端盖组件100的正极极柱,第二转接件320连接电极组件200和端盖组件100的负极极柱。储能装置1000还包括壳体400(图未示),壳体400具有开口,并设有容纳腔;电极组件200容纳于容纳腔,端盖组件100密封于开口。
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00包括四个极芯210、两个正极连接片220和两个负极连接片230。沿储能装置1000宽度方向(Y轴方向),四个极芯210依次排列。每个极芯210均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沿储能装置1000长度方向(X轴方向),四个极芯210的正极耳均位于同一侧,负极耳均位于相对的另一侧。 其中最外侧的两个极芯210分别和相邻的极芯210并联形成两个极芯组。每个极芯组的两个极芯210的正极耳通过一个正极连接片220连接,每个极芯组的两个极芯210的负极耳通过一个负极连接片230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200外侧还包覆有绝缘膜(图未示),用于保护极芯210,避免极芯210被刮伤。绝缘膜包覆于电极组件200外表面,且绝缘膜的侧边与端盖组件100热熔粘接。
将端盖组件100装于壳体400开口,第一转接件310、第二转接件320装于端盖组件100和电极组件200之间。端盖组件100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正极极柱通过第一转接件310与电极组件200的正极连接片220连接,负极极柱通过第二转接件320与电极组件200的负极连接片230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件310上设有电解液孔310a,用于供电解液流入电极组件200。
请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端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端盖组件100包括下塑胶30和端盖40,下塑胶30安装在端盖40上。本实施例中的端盖40为光铝件,下塑胶30为塑料材质制成且绝缘。端盖组件100还包括上塑胶50、导电片60、第一压块71和第二压块72。具体的,端盖40和下塑胶30层叠设置,且下塑胶30用于绝缘端盖40与电极组件200。上塑胶50、导电片60和端盖40层叠设置,且上塑胶50和导电片60均位于端盖40背离下塑胶30的一侧。上塑胶50和导电片60并排装于端盖40沿端盖组件100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两端。正极极柱81和负极极柱82上套有密封圈90。上塑胶50上设有通孔(图未标)用于供负极极柱82穿过,导电片60上设有通孔(图未标)用于供正极极柱81穿过。第一压块71层叠设于上塑胶50背离端盖40的一侧,且与上塑胶50固定连接;第二压块72层叠设于导电片60背离端盖40的一侧,且与导电片60固定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3所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端盖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端盖40包括端盖本体41、防爆阀42和应激件43。端盖本体41上还包括正极通孔44、负极通孔45和注液孔46。沿X轴方向,也就是端盖本体41长度方向,正极通孔44、注液孔46、防爆阀42、应激件43及负极通孔45依次间隔排列。
具体的,端盖本体41为长条形薄板,其包括正面411和与正面411背向设置的背面412。端盖本体4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413和第二安装槽414。第一安装槽413和第二安装槽414位于端盖本体41的背面412的相对两端位置(沿着X轴方向排列)。第一安装槽413和第二安装槽414为矩形凹槽。第一安装槽413是由背面412向正面411方向凹陷形成,并且在正面411形成第一凸包415。第二安装槽414是由背面412向正面411方向凹陷形成,并且在正面411形成第二凸包416。
第一凸包415包括第一顶壁,第一顶壁凸出正面411并与正面411平行设置(允许有一定公差范围);实际上第一顶壁的背面就是第一安装槽413的槽底壁。正极通孔44贯穿第一顶壁。
第二凸包416包括第二顶壁,第二顶壁凸出正面411并与正面411平行设置(允许有一定公差范围);实际上第二顶壁的背面就是第二安装槽414的槽底壁。负极通孔45贯穿第二顶壁。第二顶壁上位于负极通孔45一侧设有通孔417,应激件43为圆形片,应激件43容置通孔417内并与通孔417孔壁焊接。
位于端盖本体41中部位置,还设有贯穿背面412和正面411的通槽418,且通槽418位于第一安装槽413和第二安装槽414之间。防爆阀42容置通槽418内并与通槽418槽壁焊接。当储能装置1000内部压力过大时,防爆阀42会自动打开泄压,以防止出现爆炸的情况。
可以理解,负极通孔45和正极通孔44分别设于端盖本体41的相对两端,且贯穿所述正面411和所述背面412。负极通孔45和正极通孔44分别用于供储能装置1000的负极极柱82和正极极柱81穿过。当储能装置1000内部的气体超过预设的压力阈值时,应激件43能够应激形变与第一压块71接触,使得储能装置1000发生短接情况,进而由于短路电流过大使得第一压块71的底部产生熔断削顶现象而变成短路状态,从而避免储能装置1000发生过度充电的情况,因此,能够避免储能装置1000发生爆炸。
注液孔46设于第一凸包415和防爆阀42之间,在储能装置1000的注液工序中,通过端盖40上的注液孔46向储能装置1000内注入电解液。
请继续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下塑胶30包括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沿着X轴方向并排装于端盖40的一侧;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与端盖40层叠,且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沿着端盖40长度方向对接,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的长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端盖40的长度,第一下塑胶10与第二下塑胶20的宽度均与端盖40的宽度相同,其中允许有一定的公差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图6为图3所示下塑胶中的第一下塑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第一下塑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塑胶10包括第一下塑胶本体11和凸起12。第一下塑胶本体11大致为矩形薄板,其包括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背向设置。具体的,凸起12凸设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1,且位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塑胶本体11上还设有第一极柱通孔113、透出孔114、注液通孔115和第一凹部13。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一极柱通孔113、透出孔114、注液通孔115和第一凹部13依次设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柱通孔113为圆形通孔。第一极柱通孔113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极柱通孔113位于凸起12上。第一极柱通孔113用于供正极极柱81穿过。
本实施例中,透出孔114为矩形通孔。透出孔114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透出孔114位于凸起12的一侧,透出孔114中收容有储能装置身份识别特征(图未示)。储能装置身份识别特征可以是二维码,其包括第一下塑胶10的生产编号、生产线和生产批次等生产信息,便于后期对第一下塑胶10以及生产线的维护。注液通孔115贯穿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注液通孔115位于透出孔114远离凸起12的一侧,注液通孔115用于与注液孔46配合,供电解液通过并流入电极组件200。
第一凹部13大致为弧形凹槽,其凹设于第一表面111。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一凹部13位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远离凸起12的一端。第一凹部13包括第一底壁131和连接第一底壁131的第一侧壁132;第一侧壁132为弧形,第一侧壁132围绕第一底壁131部分边缘,并围成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边缘且背向第一极柱通孔113。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部13位于第二表面112的部分与第二表面112平齐,或者说第一凹部13不凸出第二表面112。
第一底壁131上形成有数个第一透气孔134,数个第一透气孔134用于将电极组件200中产生的压力气体通向防爆阀42。沿着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数个第一透气孔134贯穿第一底壁131,且数个第一透气孔134呈矩阵排列。可以理解为第一底壁131和数个第一透气孔134形成第一防爆栅栏135。第一防爆栅栏135与部分防爆阀42相对,本实施例的第一透气孔134为圆形孔,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通孔。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爆栅栏135还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孔136,通气孔136设于第一底壁131上,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通气孔136位于第一底壁131的中间位置,数个第一透气孔134分布于通气孔136的相对两侧。每个通气孔136的面积大于每个第一透气孔134的面积。本实施例中,通气孔136的形状为矩形,且通气孔136的数量为2个。两个通气孔136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并排设置。通过开设两个通气孔136并使通气孔136的面积大于第一透气孔134的面积,可以提高第一防爆栅栏135的透气性,保证更多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防爆栅栏135冲击防爆阀42,从而便于防爆阀42开阀,保证防爆阀42开阀的可靠性。
如图7,第一下塑胶本体11还设有第一容纳槽14,第一容纳槽14凹设于第二表面112,并位于远离注液通孔115的一端。其中,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极柱通孔113贯穿第一容纳槽14的槽底壁以及凸起12。具体的,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第一容纳槽14与凸起12相对,且第一极柱通孔113的正投影位于凸起12的正投影内。可以理解,凸起12为第一容纳槽14向第一表面111方向凹陷在第一表面111形成的凸包,第一容纳槽14的槽底壁即为凸起12的顶部。
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图8为图6所示第一下塑胶的又一角度结构示意图。第一下塑胶本体11还设有两个第一识别位A,两个第一识别位A分别位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M1,所述第一连线M1沿着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识别位A分别位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相对的两个侧边,且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个第一识别位A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识别位A为缺口,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第一识别位A凹设于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二表面112的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侧面;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识别位A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每个第一识别位A具有弧形侧壁,弧形侧壁的相对两端间隔形成开口,第一识别位A的开口位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侧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识别位A为半圆形缺口,所述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为所述半圆形缺口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圆心。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交,即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与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的连线相交。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两个第一识别位A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的连线长度为第一识别尺寸L1,其中,两个第一识别位A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弧形顶点上,且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距离最近的两个点位于第一连线M1上。在第一下塑胶10与端盖40装配时,自动化装配机器根据第一识别尺寸L1识别第一下塑胶10。两个第一识别位A也可以作为自动化装配机器调整第一下塑胶10的拾取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位A也可以是圆形凹槽,其凹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相对两侧边缘;所述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为所述圆形凹槽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圆心。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线M1是为表述方便而设定的虚拟的线,并非第一下塑胶10上实际存在的线。
如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塑胶10还包括第一凸起15。第一凸起15凸设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二表面112,且位于第一下塑胶10的端部;第一凸起15与凸起12相邻设置,且第一凸起15位于凸起12背向第一凹部13的一侧。
第一凸起15包括第一子凸起151、第二子凸起152和第三子凸起153。第二子凸起152、第一子凸起151和第三子凸起153沿着第一下塑胶1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依次连接。第一子凸起151、第二子凸起152和第三子凸起153均为矩形块状,且均沿着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一凸起15的一侧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端部边缘平齐,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第一凸起15呈凹形。具体的,第二子凸起152的宽度尺寸与第三子凸起153的宽度尺寸相等,且第二子凸起152和第三子凸起153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子凸起151的宽度尺寸。可以理解为,第一凸起15为条形凸块结构,其长度与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宽度尺寸相同。
如图6和图8,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1与第一凸起15对应的区域设有第一凹槽16,第一凹槽16自第一表面111沿着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向第一凸起15内凹陷。所述第一凹槽16位于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端部且沿着所述第一下塑胶10的宽度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所述注液通孔115、所述透出孔114、所述凸起12及所述第一凹槽16依次排列且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所述注液通孔115、所述透出孔114、所述凸起12及所述第一凹槽16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正投影具有共同的对称轴O,所述对称轴O沿着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延伸。第一下塑胶10具有中心线,中心线为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沿宽度方向的对称线,中心线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延伸。对称轴O与第一下塑胶10的中心线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对称轴O与第一下塑胶10的中心线也可以间隔平行。
第一凹槽16包括第一槽底壁161以及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侧壁162和第二槽侧壁163。在第一凸起15的对应区域设置第一凹槽16,保证了第一凹槽16的深度,可以节约第一下塑胶10的材料有利于节省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减轻第一下塑胶10的重量,有利于储能装置1000的轻量化设计。
具体的,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凹槽16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15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者,第一凹槽16的正投影在第一凸起15的正投影区域内;可以理解第一凹槽16的轮廓与第一凸起15的外轮廓相同或者相近。
第一凹槽16内设有数个第一加强筋164,数个第一加强筋164凸设于第一槽底壁161,并且连接于第一槽侧壁162与第二槽侧壁163之间;沿着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数个第一加强筋164间隔排列。数个第一加强筋164可以增强第一凹槽16的强度。
如图6,第一凹槽16包括第一部分165、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第二部分166、第一部分165和第三部分167沿着第一凹槽16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且第一部分165与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一加强筋164间隔。
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部分165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凸起151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者,第一部分165的正投影在第一子凸起151的正投影区域内。第二部分166的正投影与第二子凸起152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者,第二部分166的正投影在第二子凸起152的正投影区域内。第三部分167的正投影与第三子凸起15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者,第三部分167的正投影在第三子凸起153的正投影区域内。本实施例中,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二部分166的宽度尺寸与第三部分167的宽度尺寸相等,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部分165的宽度尺寸。
数个第一加强筋164中的两个第一加强筋164间隔第一部分165与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第一部分165和第二部分166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加强筋164,第一部分165和第三部分167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加强筋164。数个第一加强筋164的其它第一加强筋164分布于第一部分165、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内。
如图8,第一部分165内的第一加强筋164将第一部分165间隔形成四个体积相等的第二导流槽166a。第二部分166内的第一加强筋164将第二部分166间隔形成体积相等的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第三部分167内的第一加强筋164将第三部分167间隔并形成体积相等的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换言之,第一凹槽16包括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两个第三导流槽167a和数个第二导流槽166a。数个第二导流槽166a位于第一部分165,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分别位于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且与第一部分165相邻,两个第三导流槽167a分别位于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且均位于第一导流槽165a背向第二导流槽166a的一侧。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位于数个所述第二导流槽166a的相对两侧,且沿着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数个所述第二导流槽166a与所述凸起12间隔相对。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在第一表面111上的正投影以所述对称轴O对称,且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与所述凸起12完全错开。本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所述凸起12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与所述凸起12完全错开还包括: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与所述凸起12之间不具有间隙,即,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的长度也可以延长。
第一下塑胶10还设有数个第一导流孔168,数个第一导流孔168设于第一凹槽16的第一槽底壁161上,且第一导流孔168沿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贯穿第一凸起15与第一表面111,即,在所述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导流孔168贯穿所述第一凹槽16的槽底壁。数个所述第一导流孔168沿着所述第一凹槽16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在注液或者使用过程中,第一导流孔168能够将注液过程中喷溅至端盖40和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之间的电解液,经过第一凹槽16,流经数个第一导流孔168,再通过第一导流孔168导流回电极组件200中,实现电解液的回流和重复利用,以防止电解液留存端盖40和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之间。
数个第一导流孔168排布于第一导流槽165a、第三导流槽167a和第二导流槽166a内,第一导流孔168包括第一子导流孔168a、第二子导流孔168b和第三子导流孔168c。具体的,每个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底壁设有一个第三子导流孔168c,且第三子导流孔168c与第三导流槽167a连通。每个第二导流槽166a的槽底壁设有一个第二子导流孔168b,且第二子导流孔168b与第二导流槽166a连通。每个第一导流槽165a的槽底壁设有两个第一子导流孔168a,两个第一子导流孔168a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子导流孔168a与第一导流槽165a连通。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底壁的第三子导流孔168c靠近第一导流槽165a的槽底壁的第一子导流孔168a。第一导流槽165a的槽底壁设有两个第一子导流孔168a,可以增加第一导流槽165a内的电解液的流速,使其尽快流入电极组件200。
本实施例中,数个第二导流槽166a在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在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等于两个第三导流槽167a在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且均大于第二导流槽166a在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如此可以保证储能装置1000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或翻转,电解液流动至第一凹槽16时,可以从上述的导流槽的槽底壁的第一导流孔168相对均匀地流回电极组件200,实现电解液二次分配。
其中,第一导流槽165a的宽度和第三导流槽167a的宽度相等,且在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在凸起12上的投影与凸起12部分重叠,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的宽度大于第二导流槽166a的宽度,进而增大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的流通面积,在注液时喷溅到第一表面111的电解液可以有足够的通道扩散,进一步提升注液效率。
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和所述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导流槽166a的槽侧壁的厚度,可以提升第一导流槽165a与所述第三导流槽167a之间的第一加强筋164的结构强度。
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厚度方向(Z轴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的槽侧壁与所述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侧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槽166a的槽侧壁的高度,可以减少第一导流槽165a与所述第三导流槽167a之间的第一加强筋164成型后的收缩量,避免第一加强筋164背向第一槽底壁161的端面的缩水问题,进而提升第一下塑胶10产品良率。
可以理解,第一导流槽165a、第二导流槽166a和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侧壁实际上是由第一凹槽16的槽侧壁以及数个第一加强筋164形成。
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具有第一分界线,所述第一分界线沿着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界线为数个所述第一导流孔168的均分线,且所述第一分界线为数个第一导流孔168的中间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孔168的中心的连线的中垂线。可以理解为,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第一分界线两侧的第一导流孔168的数量均等;第一分界线垂直于数个第一导流孔168的中间的两个相邻的第一导流孔168的中心的连线。具体的,第一导流孔168的中心为第一导流孔168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中心。所述第一连线M1与所述第一分界线垂直相交(允许存在一定的工艺公差),所述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经过所述第一连线M1与所述第一分界线的交点。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线M1与所述第一分界线两两垂直相交。第一导流孔168为圆形通孔,第一导流孔168的中心为圆形通孔在厚度二分之一处横截面的圆心。沿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槽166a的两个第二子导流孔168b的圆心的连线的中垂线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交。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与两个第二子导流孔168b的圆心的连线的中垂线相交,且该中垂线与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的连线垂直相交,该中垂线与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连线的相交点位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具有第一中心线,第一中心线为第一下塑胶本体11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沿宽度方向的对称线,所述第一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界线与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一中心线重合。在第一下塑胶10与端盖40装配时,自动化装配机器识别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槽166a的两个第二子导流孔168b,实现第一下塑胶10相较于端盖40的定位,以及与端盖40的位置的对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界线与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一中心线也可以间隔平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界线和第一中心线是为表述方便而设定的虚拟的线,并非第一下塑胶10上实际存在的线。
另外,第二部分166的第三导流槽167a中仅设有一个第三子导流孔168c,第三部分167的第三导流槽167a 中仅设有一个第三子导流孔168c。其中,第三导流槽167a包括第一壁167b和与所述第一壁167b间隔设置的第二壁167c,具体的,第一壁167b是间隔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的第一加强筋164,第二壁167c是第一凹槽16的槽侧壁。所述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三子导流孔168c与所述第一壁167b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底壁的所述第三子导流孔168c与所述第二壁167c之间的距离,可以保证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的槽底壁具有足够的面积及强度,能够满足在第一下塑胶10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后,可以使用顶针分别抵持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的第三导流槽167a的槽底壁,从而使第一下塑胶10脱模。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的第三导流槽167a 中分别仅设有一个第三子导流孔168c,且第三导流槽167a 中的第三子导流孔168c靠近第一导流槽165a,可以保证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的第三导流槽167a的强度,避免第二部分166和第三部分167的第三导流槽167a 的槽侧壁在与绝缘膜热熔时发生断裂。
需要说明的是,下塑胶30包括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本实施例中,注液通孔115设在第一下塑胶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注液通孔115也可以设在第二下塑胶20上。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图9为图3所示下塑胶中的第二下塑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第二下塑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二下塑胶20包括第二下塑胶本体21和第二卡持凸起22。第二下塑胶本体21大致为矩形薄板,其包括第三表面211和第四表面212,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三表面211和第四表面212背向设置。具体的,第二卡持凸起22凸设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三表面211,且位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沿着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下塑胶本体21上设有第二极柱通孔213和导气孔214。沿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二极柱通孔213和导气孔214并排设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极柱通孔213为圆形通孔,导气孔214大致为圆形通孔。第二极柱通孔213和导气孔214均贯穿第三表面211和第四表面212,并且第二极柱通孔213和导气孔214均位于第二卡持凸起22上。其中,第二极柱通孔213靠近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端部,第二极柱通孔213用于供负极极柱82穿过。导气孔214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相邻设置,导气孔214用于将电极组件200中产生的压力气体通向应激件43。
第二下塑胶本体21还设有第二容纳槽23。第二容纳槽23凹设于第四表面212,并靠近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端部。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二极柱通孔213和导气孔214贯穿第二容纳槽23的槽底壁以及第二卡持凸起22。具体的,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第二容纳槽23与第二卡持凸起22相对,且第二极柱通孔213和导气孔214的正投影均位于第二卡持凸起22的正投影内。
第二下塑胶20还包括防护栏24,防护栏24为网格状薄板。防护栏24装设于第二容纳槽23的槽侧壁靠近第四表面212的端部,且在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防护栏24覆盖导气孔214。其中,防护栏24在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正投影大于等于导气孔214在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正投影。
第二下塑胶本体21还设有两个第二识别位B,两个所述第二识别位B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下塑胶20的相对两侧,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M2,所述第二连线M2沿着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宽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识别位B分别位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相对的两个侧边,且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个第二识别位B对称设置。两个第二识别位B为缺口,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第二识别位B凹设于连接所述第三表面211和所述第四表面212的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侧面;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二识别位B贯穿第三表面211和第四表面212。第二识别位B包括沿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底壁,每个侧壁分别连接于底壁的相对两侧,侧壁与底壁呈夹角设置,且夹角为弧形,两个侧壁远离底壁的两端之间形成开口,第二识别位B的开口位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侧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位B为圆角矩形缺口,所述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为所述圆角矩形缺口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中心。两个第二识别位B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为沿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的二分之一。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交,即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与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相交。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两个第二识别位B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的连线长度为第二识别尺寸L2,其中,两个第二识别位B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分别位于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底壁上,且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距离最近的两个点位于第二连线M2上。在第二下塑胶20与端盖40装配时,自动化装配机器根据第二识别尺寸L2识别第二下塑胶20。两个第二识别位B也可以作为自动化装配机器调整第二下塑胶20的拾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识别位B也可以是矩形凹槽,其凹设于所述第三表面211的相对两侧边缘;所述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为所述矩形凹槽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中心。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线M2是为表述方便而设定的虚拟的线,并非第二下塑胶20上实际存在的线。
其中,第一下塑胶10具有第一识别尺寸L1,第二下塑胶20具有第二识别尺寸L2,自动化装配机器根据第一识别尺寸L1和第二识别尺寸L2识别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避免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与端盖40装配时装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识别位A为半圆形缺口,第二识别位B为圆角矩形缺口,自动化装配机器也可以根据第一识别位A和第二识别位B的形状区分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
如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中,第二下塑胶20还包括第二凸起25,第二凸起25凸设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四表面212,且位于第二下塑胶20的端部;第二凸起25与第二卡持凸起22相邻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1,图11为图9所示第二下塑胶的又一角度结构示意图。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三表面211与第二凸起25对应的区域设有第二凹槽26,第二凹槽26自第三表面211沿着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向第二凸起25内凹陷。第二凹槽26包括第二槽底壁261以及沿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X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槽侧壁262和第四槽侧壁263。在第二凸起25的对应区域设置第二凹槽26,保证了第二凹槽26的深度,可以节约第二下塑胶20的材料有利于节省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减轻第二下塑胶20的重量,有利于储能装置1000的轻量化设计。
具体的,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二凹槽26的正投影与第二凸起25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或者,第二凹槽26的正投影在第二凸起25的正投影内区域;可以理解第二凹槽26的轮廓与第二凸起25的外轮廓相同或相近。
第二凹槽26内设有数个第二加强筋264,数个第二加强筋264沿着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数个第二加强筋264凸设于第二凹槽26的槽底壁上,且连接于第三槽侧壁262与第四槽侧壁263之间;并且数个第二加强筋264将第二凹槽26分成数个第二子凹槽269。数个第二加强筋264可以增强第二凹槽26的强度。
第二凹槽26包括第四部分265、第五部分266和第六部分267,第五部分266、第四部分265和第六部分267沿着第二凹槽26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且第四部分265与第五部分266和第六部分267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二加强筋264间隔。
本实施例中,第四部分265内有四个第二子凹槽269,第五部分266内有两个第二子凹槽269,第六部分267有两个第二子凹槽269。可以理解,第四部分265的四个第二子凹槽269均匀设置。
在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位于第二凹槽26两侧的部分第二加强筋264的尺寸小于等于第二凹槽26的深度。即不凸出第二凹槽26,即不凸出第三表面211。两侧的第二加强筋264高度降低,可以减少第二加强筋264成型后的收缩量,避免第二加强筋264背向第二槽底壁261的端面的缩水问题,进而提升第二下塑胶20产品良率。
第二下塑胶20还设有数个第二导流孔268,数个第二导流孔268设于第二凹槽26的第二槽底壁261上,且第二导流孔268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贯穿第二凸起25和第三表面211,即,在所述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每个所述第二导流孔268贯穿所述第二凹槽26的槽底壁。数个所述第二导流孔268沿着所述第二凹槽26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每个第二子凹槽269内均设有一个所述的第二导流孔268。在注液或者使用过程中,第二导流孔268能够将喷溅至端盖40和第二下塑胶20的第三表面211之间的电解液,经过第二凹槽26,流经数个第二导流孔268,再通过第二导流孔268导流回电极组件200中,实现电解液的回流和重复利用,以防止电解液留存端盖40和第二下塑胶20的第三表面211之间。
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具有第二分界线N2,所述第二分界线N2沿着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界线N2为数个所述第二导流孔268的均分线,且所述第二分界线N2为数个第二导流孔268的中间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孔268的中心的连线的中垂线。可以理解为,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第二分界线N2两侧的第二导流孔268的数量均等;第二分界线N2垂直于数个第二导流孔268的中间的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孔268的中心的连线。具体的,第二导流孔268的中心为第二导流孔268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中心。所述第二连线M2与所述第二分界线N2垂直相交(允许存在一定的工艺公差),所述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经过所述第二连线M2与所述第二分界线N2的交点。本实施例中,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线M2与所述第二分界线N2两两垂直相交。第二导流孔268为圆形通孔,第二导流孔268的中心为圆形通孔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的圆心。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位于第四部分265的四个第二导流孔268均匀间隔排列,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子凹槽269的两个第二导流孔268的圆心的连线的中垂线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交。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与两个第二导流孔268的圆心的连线的中垂线相交,且该中垂线与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垂直相交,该中垂线与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的相交点位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具有第二中心线,第二中心线为第二下塑胶本体21在厚度二分之一处的横截面沿宽度方向的对称线,所述第二中心线沿着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分界线N2与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二中心线重合。在第二下塑胶20与端盖40装配时,自动化装配机器识别第四部分265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子凹槽269的两个第二导流孔268,实现第二下塑胶20相较于端盖40的定位,以及与端盖40的位置的对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界线N2与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二中心线也可以间隔平行。
如图9,本实施例中,第二下塑胶20还包括第二凹部27,第二凹部27向第四表面212方向凹设于第三表面211,且在第四表面212上形成凸出部28,也就是第二凹部27的深度大于第二下塑胶20的第三表面211和第四表面212之间的厚度。第二凹部27位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远离第二卡持凸起22的一端。第二凹部27包括第二底壁271和连接第二底壁271的第二侧壁272;第二侧壁272为弧形,第二侧壁272围绕第二底壁271部分边缘,并围成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二下塑胶本体21边缘且背向第二极柱通孔213。
第二底壁271包括第一子底壁2711和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连接第一子底壁2711和第二侧壁272,且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通过部分第一子底壁2711间隔,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中心线为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的对称线,也为第一子底壁2711的对称线。第一子底壁2711为“凸”形,其包括第一段2711a和第二段2711b,第一段2711a为矩形,第二段2711b为长方形,第一段2711a连接于第二段2711b中部与第二侧壁272,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分别连接第一段2711a的相对两侧。第二段2711b沿着第二凹部27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两端连接第二侧壁272的弧形的两端。第二段2711b的背向第一段2711a的侧边位于第二开口位置,且与第二下塑胶20的端部边缘重合。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连接第二侧壁272、第一段2711a的相对两侧以及第二段2711b。
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位于第二凹部27内,沿着第二侧壁272的高度方向,两个第二子底壁2712凸出于第一子底壁2711,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子底壁2711的高度低于第二子底壁2712的高度。
凸出部28包括第一凸出部281和第二凸出部282,第一凸出部281与第一子底壁2711在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对应,第一子底壁2711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凸出部281的正投影内,或者与第一凸出部281的正投影完全重合,第二子底壁2712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凸出部282的正投影内,或者与第二凸出部282的正投影完全重合。第一凸出部281凸出第四表面212的高度高于第二凸出部282凸出第四表面212的高度。
可以理解为凸出部28凸设于第四表面212,第三表面211设有第二凹部27,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二凹部27的正投影位于凸出部28的正投影内,或者第二凹部27的正投影与凸出部28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沿着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位于第一凸出部28的相对两侧,凸设有凸块29,凸块29的高度与第一凸出部28的高度相同,可以理解为凸块29为第一凸出部28沿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相对两端延伸形成。
第二底壁271的第一子底壁2711、第二子底壁2712均设有第二透气孔273,可以理解为第二底壁271上设有第二透气孔273,沿第二下塑胶2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二透气孔273贯穿第二底壁271和凸出部28,且数个第二透气孔273呈矩阵排列。本实施例的第二透气孔273为圆形孔,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通孔。
第二下塑胶20还包括数个第一筋条274和第二筋条275。数个第一筋条274和第二筋条275凸设于第二凹部27的第二底壁271。数个第一筋条274沿着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筋条27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侧壁272,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底壁271的第二段2711b背向第一段2711a的侧边。沿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X轴方向),随每个第一筋条274向第二段2711b背向第一段2711a的侧边延伸,每个第一筋条274背向第四表面212的表面与第三表面211沿高度方向(Z轴方向)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相当于,每个第一筋条274背向第四表面212的表面向第二段2711b背向第一段2711a的侧边倾斜设置。每个第二筋条275沿着第二下塑胶2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贯穿数个第一筋条274,且每个第二筋条27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侧壁272。本实施例中,第二筋条275的数量为2个。
可以理解为第二底壁271、数个第二透气孔273和数个第一筋条274、第二筋条275形成第二防爆栅栏276。第二防爆栅栏276与部分防爆阀42相对。
沿下塑胶3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防爆栅栏135的厚度小于第二防爆栅栏276的厚度。实际上是第二凹部27在第二下塑胶20的第四表面212上形成凸出部28,而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凹部13只是凹设于第一表面111,并没有在第二表面112上形成凸起。可以理解为,第二凹部27在第四表面212形成的凸出部28的高度为第一防爆栅栏135的厚度小于第二防爆栅栏276的厚度差。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下塑胶10设有第一防爆栅栏135的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下塑胶20设有第二防爆栅栏276的端部的厚度。
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3所示端盖和第一下塑胶、第二下塑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第一下塑胶10层叠设于端盖设有注液孔46的一侧,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与端盖40的背面412相对并贴合,凸起12插入第一安装槽413;其中,凸起12与第一安装槽413可以相互卡持实现相互的定位。沿端盖40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极柱通孔113与端盖40的正极通孔44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一下塑胶10的注液通孔115与端盖40的注液孔46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防爆栅栏135与端盖40的部分防爆阀42相对设置。
第二下塑胶20层叠设于端盖40的背面412,第二下塑胶20的一端与第一下塑胶10的一端相对,第二下塑胶20的长度方向、第一下塑胶10的长度方向与端盖40长度方向相同。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沿着端盖40长度方向(X轴方向)并排设置。具体的,第二下塑胶20的第三表面211与端盖40的背面412相对并贴合,第二卡持凸起22插入第二安装槽414;其中,第二卡持凸起22与第二安装槽414可以相互卡持实现相互的定位。沿端盖4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极柱通孔213与端盖40的负极通孔45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第二下塑胶20的导气孔214与端盖40的通孔417同轴设置,且通气孔136与应激件43正对。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防爆栅栏276与端盖40的部分防爆阀42相对设置。
沿着端盖4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一防爆栅栏135与第二防爆栅栏276相对,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凹部13的第一开口与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凹部27的第二开口相对。沿着端盖4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第一下塑胶10的一端与第二下塑胶20的一端具有间隙,也就是第一防爆栅栏135与第二防爆栅栏276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范围为1.0mm-1.2mm;具体的,可以是1.0mm,也可以是1.2mm,还可以是1.0-1.2之间的任意数值。通过在第一防爆栅栏135和第二防爆栅栏276之间设有间隙,可以防止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因为热缩等原因变形后,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防爆栅栏135和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防爆栅栏276相互干涉,并且间隙还可以作为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装配的余量,降低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的精度要求以及装配的工艺要求。
如图6和图9,由于第一防爆栅栏135上设有通气孔136和数个第一透气孔134,第二防爆栅栏276上设有数个第二透气孔273,电极组件200中产生的压力气体可以经过第一防爆栅栏135的通气孔136和数个第一透气孔134、第二防爆栅栏276的数个第二透气孔273通向防爆阀42,从而使防爆阀42开阀泄压。由于储能装置1000在运输过程中,极耳或蓝膜易破裂产生碎片,第一防爆栅栏135和第二防爆栅栏276可以避免极耳或蓝膜的碎片漂浮至防爆阀42的下方,遮挡过气通道,进而引起防爆失效,又可以防止极耳直接接触防爆阀42引起短路。
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凹部27,也可以理解为第二防爆栅栏276由第三表面211向第四表面212凸起,当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装于端盖的背面412,所述第一下塑胶本体11的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三表面211与所述端盖40的背面412相对并连接,且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三表面211共面。沿所述端盖40厚度方向,所述第二防爆栅栏276凸出于所述第二下塑胶本体21的第四表面212,所述第一防爆栅栏135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防爆栅栏276的厚度。第二下塑胶20的凸出部28位置,也就是第二防爆栅栏276抵接极芯210,保证第二下塑胶20与极芯210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第二下塑胶20的绝缘效果,防止极芯210与端盖40接触后发生短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塑胶10上设有两个第一识别位A,且第一识别位A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的连线长度为第一识别尺寸L1。第二下塑胶20上设有两个第二识别位B,且两个第二识别位B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的连线长度为第二识别尺寸L2。因此,在自动化装配第一下塑胶10、第二下塑胶20和端盖40的过程中,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根据第一识别尺寸L1和第二识别尺寸L2识别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避免第一下塑胶10和第二下塑胶20装反。此外,根据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第一下塑胶10的宽度方向,根据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第二下塑胶20的宽度方向。
如图8,以端盖40的正极通孔44的轴线为基准,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交,第一下塑胶10的中间两个相邻第二导流槽166a的两个第二子导流孔168b的中心的连线的中垂线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交,根据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导流槽166a的两个第二子导流孔168b及两个第一识别位A,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判断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较于端盖40的正极通孔44的轴线的位置,实现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极柱通孔113与端盖40的正极通孔44的精准对位,且实现第一下塑胶10与端盖40的装配位置的定位。具体的,结合两个第一识别位A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交,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判断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在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位置。结合第一下塑胶10的中间两个相邻第二导流槽166a中的第二子导流孔168b的中心的连线的中垂线与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相交,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判断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在第一下塑胶10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位置。因此,确定第一极柱通孔113的轴线位置并与正极通孔44的轴线对准。
如图11,以端盖40的负极通孔45的轴线为基准,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交,第二下塑胶20的第四部分265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导流孔268的中心的连线的中垂线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交,根据第四部分265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导流孔268及两个第二识别位B,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判断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较于端盖40的负极通孔45的轴线的位置,实现第二下塑胶20的第二极柱通孔213与端盖40的负极通孔45的精准对位,且实现第二下塑胶20与端盖40的装配位置的定位。具体的,结合两个第二识别位B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交,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判断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在第二下塑胶20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位置。结合第四部分265中间相邻两个第二导流孔268的中心的连线与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相交,自动化装配机器可以判断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在第二下塑胶20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位置。因此,确定第二极柱通孔213的轴线位置并与负极通孔45的轴线对准。
在通过端盖40的注液孔46向电极组件200中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依次经过端盖40的注液孔46、第一下塑胶10的注液通孔115和第一转接件310的电解液孔310a后进入电极组件200。电解液在向第一下塑胶10的注液通孔115中注入时,一部分电解液会沿着端盖40的注液孔46向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喷溅;电解液向电极组件200中注入时,一部分电解液击打电极组件200后反向喷溅,并穿过注液通孔115到达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喷溅至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电解液可以通过第一凹槽16中的第一导流孔168再次流回电极组件200。具体的,沿着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电解液向第一凹槽16方向流动,注液通孔115与第一凹槽16的第一部分165之间间隔有凸起12,且沿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与凸起12之间具有间隙,电解液流向第一凹槽16,会有部分绕过凸起12,沿着凸起12的侧面,再进入第一部分165的第二导流槽166a(第二路径,路径2),还有大部分电解液从凸起12的相对两侧(不与凸起12的侧面接触)分别流向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第一路径,路径1)和两个第三导流槽167a(第三路径,路径3)。第一路径的长度与第二路径的长度接近,且均小于第三路径的长度。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距离注液通孔115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三导流槽167a 到注液通孔115的距离,经流体分析,电解液流动时具有流速,流进第一导流槽165a的电解液流量会大于流进第三导流槽167a 的电解液流量。电解液沿着凸起12的侧面流向第二导流槽166a时,电解液同时受到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和凸起12侧面的阻力,电解液的流动速度较缓;而电解液从凸起12的相对两侧流向第一导流槽165a和第三导流槽167a,电解液仅受到第一下塑胶10的第一表面111的阻力,电解液的流动速度较快,流进第二导流槽166a的电解液流量小于第三导流槽167a的电解液流量。而第一导流槽165a内设有两个第一子导流孔168a,位于第一导流槽165a内的电解液会快速流向电极组件200内,可以实现二次分配的电解液的快速回流,提高电极组件200的浸润性,也可以避免堵塞所述的各个导流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下塑胶10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导流槽165a与所述凸起12之间也可以不具有间隙,电解液直接从凸起12两侧进入第一导流槽165a,由于第一导流槽165a中设有两个第一子导流孔168a,可以使电解液快速流入电极组件200内。
此外,两个第一导流槽165a和两个第三导流槽167a的体积相等,四个第二导流槽166a的体积相等,可以保证储能装置10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或翻转时,电解液流动至第一导流槽165a、第三导流槽167a和第二导流槽166a时,可以通过第一导流孔168相对均匀地流回电极组件200,实现电解液的二次分配。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