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4189B -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4189B
CN116404189B CN202310675914.7A CN202310675914A CN116404189B CN 116404189 B CN116404189 B CN 116404189B CN 202310675914 A CN202310675914 A CN 202310675914A CN 116404189 B CN116404189 B CN 116404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vity
fluid
tubula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59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04189A (zh
Inventor
高乾书
姜天豪
胡鹏
毕飞飞
蓝树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zhe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zhe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zhe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zhe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59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4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4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4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04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4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06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01M8/025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tubula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转换装置,所述流体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至少包括第一管状部,所述第二管包括相连的第二管状部和两个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二管状部包裹所述第一管状部,所述第一管状部具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两个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在流体由第一管状部流入第二板状部之间、流体由第二板状部之间流入第一管状部的过程中,第一腔体内的流体经第一开口流入第二板状部之间,或者,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体经第一开口流入第一腔体内,从而实现流体由在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的流动状态和在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动状态的相互变换。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般由金属双极板堆叠装配形成,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所需的氢气、空气、冷却液等流体的流动一般由位于金属双极板上的氢气、空气、冷却液流入腔口进入燃料电池,之后流经金属双极板上的气体流入腔口并流经电化学反应区发生反应,再由金属双极板上的气体流出腔口流出,并由氢气、空气、冷却液流出腔口流出燃料电池。但是,燃料电池采用堆叠装配的金属双极板时对密封性的要求很高,堆叠形式的装配方式不利于密封,且由于氢气、空气、冷却液的流入、流出腔口位于金属极板上,燃料电池总体积不变时,堆叠形式的装配方式反应流体的流入、流出腔口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体积,降低了电化学反应空间,即降低了燃料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转换装置,所述流体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至少包括第一管状部,所述第一管状部具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包括相连的第二管状部和至少两个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二管状部具有第二腔体和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外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二管状部包裹所述第一管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流体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体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组装第一管和第二管的过程中,第一管位于第二管的第二腔体内,第一开口对准第二开口,使得两个第二板状部分别位于第一开口的外侧。在流体由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流入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之间)、流体由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之间)流入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的过程中,第一腔体内的流体能够经第一开口流入第二开口之间,再通过第二开口进入第二板状部之间,或者,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体能够经第二开口流入第一开口之间,再通过第一开口进入第一腔体内,从而实现流体由在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的流动状态和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动状态的相互变换。第二管状部包裹第一管状部的至少部分,降低在第一内腔内压力过大导致第一管状部向外变形的可能性,提高第一管状部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内具有第三腔体,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第一管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腔体的侧壁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件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部经所述第三开口伸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包括圆弧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圆弧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圆弧部拼接形成所述第二管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圆弧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槽具有底壁;两个所述圆弧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圆弧部与所述底壁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槽的底壁连接,所述圆弧部的边缘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以使所述圆弧部的边缘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槽的侧壁凸出的凸出部;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槽配合,两个所述圆弧部的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槽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槽沿所述支撑件的直径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管,所述第三管包括相连的第三管状部和第三板状部,所述第三管状部具有第四腔体和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板状部位于所述第四开口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四腔体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三管状部包裹所述第二管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均从所述第四开口伸出,两个所述第三板状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第一管状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流体导流至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或者,将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体导流至所述第一腔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板状部为柔性薄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流体转换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管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部分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管、第一部分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三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管;
11-第一管状部;
111-第一腔体;
112-第一开口;
12-第一板状部;
2-第二管;
21-第一部分;
22-第二部分;
23-圆弧部;
231-第二槽;
232-凸出部;
233-第三腔体;
24-第二板状部;
241-第一通孔;
25-第二管状部;
251-第二腔体;
252-第二开口;
3-支撑件;
31-第三开口;
32-第一槽;
321-底壁;
33-连接段;
4-第三管;
41-第三管状部;
411-第四腔体;
412-第四开口;
42-第三板状部;
421-第二通孔;
5-密封件;
6-封堵件;
7-连接件;
71-密封垫;
8-螺栓。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转换装置,如图1所示,该流体转换装置用于实现流体流动状态的变换,即实现流体从管状部件的内腔到板状部件之间的空间相互流通的效果。如图2所示,流体转换装置包括第一管1和第二管2,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管1至少包括第一管状部11,第一管状部11具有第一腔体111和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2;如图3所示,第二管2包括相连的第二管状部25和至少两个第二板状部24,第二管状部25具有第二腔体251和与第二腔体251连通的第二开口252,第二板状部24位于第二开口252的两侧,并朝向第二腔体251的外侧延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组装第一管1和第二管2的过程中,第一管1位于第二管2的第二腔体251内,第一开口112对准第二开口252,使得两个第二板状部24分别位于第一开口112的外侧。在流体由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流入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体由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入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过程中,第一腔体111内的流体能够经第一开口112流入第二开口252之间,再通过第二开口252进入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者,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体能够经第二开口252流入第一开口112之间,再通过第一开口1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从而实现流体由在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流动状态和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动状态的相互变换。如图2所示,第二管状部25包裹第一管状部11的至少部分,降低在第一腔体111内压力过大导致第一管状部11向外变形的可能性,提高第一管状部11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支撑件3,第二腔体251的侧壁内具有第三腔体233,支撑件3位于第三腔体233内,提高第二管状部25的刚度和强度,且该第二管状部25包裹用于流体流动的第一管状部11,该刚度和强度较高的第二管状部25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一管状部11变形的风险,提高第一管状部11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在本申请中第二管2的第二管状部25为中空结构,即第二管2具有第三腔体233用以容纳支撑件3,相比于第二管2的第二管状部25为实体的方案,本申请能够减少第二管2的材料用量,降低第二管2的生产成本。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中空结构的第二管2能够由平板通过弯曲工艺一体成型,该加工方式具有加工简单、便于实现的优点,能够提高第二管2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提高第二管2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如图3所示,沿第一管1的厚度方向,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腔体233的侧壁抵接,即支撑件3与第三腔体233紧密配合,增大支撑件3的两端与第三腔体233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支撑件3沿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脱离第三腔体233的可能性,提高支撑件3与第三腔体233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相比于支撑件3与第三腔体233在沿第一管1的厚度方向存在间隙的方案,本申请中,二者的紧密配合能够降低第二管状部25沿第一管1的厚度方向向第三腔体233内凹陷的可能性,提高第二管状部25的刚度和支撑件3与第三腔体233组装在一起后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支撑件3为管状结构,以便通过第二管2与如图2所示的第一管1的第一管状部11紧密贴合,使得第一管状部11与支撑件3夹紧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二管状部25的至少部分,降低三者沿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相互运动的可能性,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管状结构的支撑件3为一体式结构,从而能够简化将支撑件3安装于第二管状部25的第三腔体233的工序,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3和图9所示,支撑件3还具有第三开口31,在组装支撑件3和第二管2的过程中,支撑件3位于第二管2的第三腔体233内,第二板状部24对准第三开口31,使得两个第二板状部2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开口31内,同时,如图3和图9所示,第二板状部24经第三开口31伸出至少部分,用以与具有层叠结构的流体输出端连接。
其中,由于两个第二板状部2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开口31内,因此,如图3和图9所示,第二管2的第二开口252位于第三开口31内,如图2、图3和图9所示,第一管1的第一开口112位于两个第二板状部24之间,在流体由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流入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体由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入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过程中,第一腔体111内的流体能够经第一开口112流入第二开口252之间,再通过第二开口252进入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者,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体能够经第二开口252流入第一开口112之间,再通过第一开口1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从而实现流体由在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流动状态和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动状态的相互变换。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多个支撑部沿第二管状部25的周向间隔分布,并沿第二管状部25的长度方向延伸。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管状结构的支撑件3分成多个支撑部,且多个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在支撑件3的生产过程中减少支撑件3的材料用量,在降低支撑件3的生产成本的同时减轻支撑件3的重量,有利于实现该流体转换装置的轻量化。
具体地,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二管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在组装第一管1与第二管2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方式降低第二管2与第一管1之间的安装难度,并降低支撑件3安装于第二管2的第三腔体233内的难度,同时,有利于对第一管1和第二管2的运输、保养以及更替受损的部件。其中,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均包括圆弧部23,第一部分21的圆弧部23和第二部分22的圆弧部23拼接形成第二管状部25,用以与第一管状部11紧密配合,提高第二管2与第一管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二板状部24分别与两个圆弧部23连接,提高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均可以通过弯曲工艺一体成型,有利于降低第二管2的生产难度。
其中,如图9所示,支撑件3设置有沿支撑件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槽32,沿支撑件3的长度方向,第一槽32具有底壁321。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的配合为例。如图4所示,在组装支撑件3和第一部分21的过程中,当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三腔体233内的同时,圆弧部23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槽32内,且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在沿该流体转换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支撑件3逐渐伸入第三腔体233,圆弧部23逐渐靠近底壁321,当支撑件3与第三腔体233完全配合后,第一部分21的圆弧部23与第一槽32的底壁321抵接,用以限制支撑件3和第一部分21继续沿该方向运动。因此,第一槽32的底壁321能够在支撑件3与第二管2的组装过程中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槽32与圆弧部23卡接的方式实现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紧密连接,提高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支撑件3与第二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卡接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特点。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沿第二管2的长度方向,第二板状部24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41,用以在支撑件3与第二管2的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卡接完成后,通过螺栓8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限制支撑件3与第二管2在沿该流体转换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相互脱离,提高支撑件3与第二管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也可以通过在第一通孔241内插入轴销使得支撑件3与第二管2之间限位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支撑件3还包括连接段33,连接段33与第一槽32的底壁321沿支撑件3的长度方向连接,圆弧部23的边缘还包括沿第二管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231,以使圆弧部23的边缘形成相对于第二槽231的侧壁凸出的凸出部232。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的配合为例。如图4所示,在组装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的过程中,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在沿该流体转换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靠近,当支撑件3远离连接段33的一端插入第三腔体233内的同时,圆弧部23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槽32内,此时支撑件3远离连接段33的一端位于第一部分21的第二槽231内。
在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继续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支撑件3逐渐伸入第三腔体233,圆弧部23逐渐靠近底壁321,此时支撑件3远离连接段33的一端位于第一部分21的凸出部232内。
当支撑件3与第三腔体233完全配合后,第一部分21的圆弧部23与第一槽32的底壁321抵接,支撑件3的连接段33与第二槽231配合,圆弧部23的凸出部232与第一槽32配合。
其中,第二槽231的长度与连接段33的长度相同,第一槽32的长度与凸出部232的长度相同,以使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在配合完成后,第二槽231能够容纳连接段33,第一槽32能够容纳凸出部232,且圆弧部23与底壁321抵接,提高支撑件3与第一部分21连接的紧密性,进而提高支撑件3与第二管2连接的紧密性。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部分21的第二槽231和凸出部232与第二部分22的第二槽231和凸出部232设置的方向相反,以便二者能够包裹第一管1,增大与第一管状部11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支撑件3的第三开口31与第一槽32沿支撑件3的直径方向相对设置,以使支撑件3在与第二管2进行组装时,支撑件3与第二管状部25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再与第一管1进行组装时,第二管状部25包裹第一管状部11的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两个圆弧部23之间沿支撑件3的周向具有间隙。在第二管2与支撑件3组装完成后,再与第一管1组装时,第一管状部11会沿第一管1的厚度方向向外挤压位于第一管状部11与支撑件3之间的圆弧部23,在挤压过程中,位于第一管状部11与支撑件3之间的圆弧部23会在该间隙内发生变形,从而使得第一管1插入第二管2的第二腔体251内更加方便,同时,在三者组装完成后,第一管状部11、支撑件3和位于第一管状部11与支撑件3之间的圆弧部23之间相互挤压,提高连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0所示,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管4,第三管4包括相连的第三管状部41和第三板状部42,第三管状部41具有第四腔体411和与第四腔体411连通的第四开口412,第三板状部42位于第四开口412的两侧,并朝向第四腔体411的外侧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0所示,第三管状部41包裹第二管状部25,提高该流体转换装置整体的刚度和强度,降低位于第三管4内侧的第一管1和第二管2发生变形的风险。
在组装第三管4和第二管2的过程中,第二管2位于第三管4的第四腔体411内,第四开口412对准第二开口252,使得两个第三板状部42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板状部24的外侧,同时,第二板状部24从第四开口412伸出,且第二板状部24伸出第三板状部42至少部分。其中,两个第三板状部42可拆卸连接。如图10所示,沿第三管4的长度方向,第三板状部4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通孔421,用以在第一管1、第二管2、支撑件3和第三管4组装完成后,能够使用螺栓8对第三板状部42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三管4夹紧第一管1、第二管2和支撑件3,从而提高这四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及该流体转换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至少部分第二通孔421能够与第一通孔241相对应,从而限制第一管1、第二管2、支撑件3和第三管4在沿该流体转换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相互脱离,或者,也可以通过在第一通孔241和第二通孔421内插入轴销使得第一管1、第二管2、支撑件3和第三管4之间限位连接。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三管4的壁厚较厚,在提高该流体转换装置整体的刚度的同时,对位于第四腔体411内的第一管1、第二管2和支撑件3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导流部,导流部与第一管状部11连接,用于将第一腔体111内的流体导流至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者,将所述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体导流至所述第一腔体1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流部可以为与第一管1相互独立的部件,即该导流部可以与第一管1无连接,只要能够起到将第一管1的第一管状部11内的流体导流至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将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体导流至第一管状部11内即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流部可以为与第一管1固定连接或接触的部件,从而能够将第一管1的第一管状部11内的流体导流至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将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体导流至第一管状部11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导流部可以为第一管1的一部分,即该第一管1除了包括上述第一管状部11之外,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状部12,该至少一个第一板状部12为上述导流部。如图2所示,第一管状部11与至少一个第一板状部12相连,且第一板状部12位于第一开口112的任意一侧,并朝向第一腔体111的外侧延伸,在组装第一管1和第二管2的过程中,第一管1位于第二管2的第二腔体251内,第一开口112对准第二开口252,使得两个第二板状部24分别位于第一板状部12的外侧,同时,第一板状部12伸出第二开口252至少部分。在流体由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流入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体由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入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过程中,第一板状部12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便于第一腔体111内的流体能够经第一开口112流入第一板状部12之间,再通过第一板状部12进入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者,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体能够经第一板状部12流入第一开口112之间,再通过第一开口112进入第一腔体111内,从而实现流体由在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流动状态和在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动状态的相互变换。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该导流部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板状部12,两个第一板状部12位于两个第二板状部24之间,且同一侧的第一板状部12与第二板状部24之间存在间隙。当流体由第一腔体111流入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者,由第二板状部24之间流入第一腔体111的流量过大时,流体流出如图6所示的第一开口112处的压力会增大,导致两个第一板状部12会向位于同侧的第二板状部24弯曲。因此,第一板状部12与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间隙用以容纳向同侧的第二板状部24弯曲的第一板状部12,减小压力对第一板状部12的影响,便于大量流体的流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流体转换装置的流体出口处设置有密封件5,用以降低流体从该流体转换装置的流体出口处泄露的可能性,提高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第三板状部4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5,且密封件5位于第二板状部24沿长度方向的外侧,以封堵两个第三板状部41之间的第四开口412,避免流体通过第四开口412流出该流体转换装置,提高该流体转换装置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封堵件6和连接件7。封堵件6连接于第三管状部4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以使流体在流入第一腔体111内后仅能通过第一开口112流出至两个第二板状部24之间,或者,以使流体在流入第二板状部24之间后仅能通过第一开口112流出至第一腔体111内,从而实现流体由在管状结构(第一管状部11)的流动状态和层叠结构(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流动状态的相互变换;连接件7连接于第三管状部41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管路连接,使得流体经外接管路流入第一腔体111中,且连接件7内设置有密封垫71,降低该流体转换装置与外界管路之间的接口处发生流体泄露的可能性,以提高该流体转换装置与外界管路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状部24为柔性薄板,该柔性薄板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在燃料电池领域中,该流体转换装置使得流体能够从第一管状部11流入相邻的第二板状部24之间,从而进行电化学反应。在流体经过第一腔体111流入两个第二板状部24之间的过程中,该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率,使得燃料电池中有效的电化学反应空间的占比进一步增加,进而实现小体积、大功率的燃料电池。
具体地,采用该流体转换装置的燃料电池的金属极板可以为柱状金属极板,通过增大柱状金属极板的径向尺寸,可以使得有效的电化学反应空间的占比增加,提高燃料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当然,该流体转换装置并非用于燃料电池领域,只要需要将流体从管状部件内流入板状部件之间,或者,从板状部件之间流入管状部件内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因此,本申请对流体转换装置的应用领域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至少包括第一管状部和至少一个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一管状部具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任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外侧延伸;
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包括相连的第二管状部和至少两个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二管状部具有第二腔体和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外侧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管状部包裹所述第一管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板状部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外侧,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板状部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流体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板状部之间的流体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第一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内具有第三腔体,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管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腔体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部经所述第三开口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包括圆弧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圆弧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圆弧部拼接形成所述第二管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圆弧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槽具有底壁;
两个所述圆弧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圆弧部与所述底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槽的底壁连接,所述圆弧部的边缘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以使所述圆弧部的边缘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槽的侧壁凸出的凸出部;
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槽配合,两个所述圆弧部的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槽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槽沿所述支撑件的直径方向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三管,所述第三管包括相连的第三管状部和第三板状部,所述第三管状部具有第四腔体和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板状部位于所述第四开口的两侧,并朝向所述第四腔体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三管状部包裹所述第二管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从所述第四开口伸出,两个所述第三板状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状部为柔性薄板。
CN202310675914.7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Active CN116404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914.7A CN116404189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5914.7A CN116404189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4189A CN116404189A (zh) 2023-07-07
CN116404189B true CN116404189B (zh) 2023-09-08

Family

ID=8701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5914.7A Active CN116404189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418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8792A (ja) * 2010-03-31 2011-10-20 Murata Mfg Co Ltd 圧力差によって作動するバルブ及び当該バルブを用い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660194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顺流式锂液流电池反应器
KR101751707B1 (ko) * 2016-12-01 2017-07-21 대한민국(육군참모총장) 금속공기연료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17486B1 (ko) * 2018-09-05 2019-09-0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가이드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용 분리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스택
CN112432402A (zh) * 2020-04-03 2021-03-0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WO2021219026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4375146A (zh) * 2022-02-26 2022-04-19 郭鹏杰 复合相变传热装置、复合热管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1012A (ko) * 2009-11-16 2012-09-12 램버트 드보 연료 전지 장치
DE102014101358B4 (de) * 2014-02-04 2017-03-02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lattenförmigen Wärmetauschers, plattenförmiger Wärmetauscher und Verbund mit plattenförmigen Wärmetauschern
US10004159B2 (en) * 2016-09-26 2018-06-19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Water-cooling radiator unit and devic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8792A (ja) * 2010-03-31 2011-10-20 Murata Mfg Co Ltd 圧力差によって作動するバルブ及び当該バルブを用い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660194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体化顺流式锂液流电池反应器
KR101751707B1 (ko) * 2016-12-01 2017-07-21 대한민국(육군참모총장) 금속공기연료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17486B1 (ko) * 2018-09-05 2019-09-0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가이드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용 분리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스택
CN112432402A (zh) * 2020-04-03 2021-03-0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WO2021219026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4375146A (zh) * 2022-02-26 2022-04-19 郭鹏杰 复合相变传热装置、复合热管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4189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7223B (zh) 冷却剂分配器
US10923782B2 (en) Conformal fluid-cooled heat exchanger for battery
US9806381B2 (en) Serpentine cooling element for battery assembly
KR102148219B1 (ko) 플레이트 히터 매트릭스용 바이패스 밀폐부
CN110299545B (zh) 燃料电池堆
WO2014156152A1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116404189B (zh) 一种流体转换装置
KR101337961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용 매니폴드 블록
JP2018032514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7038692B2 (ja)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発電セル
JP2020522141A (ja) 電気素子冷却用熱交換器
JP6689092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6450978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11238364A (ja) 燃料電池用ガスケット及び燃料電池のシール構造
US11217814B2 (en) Fuel battery stack
CN210464171U (zh) 一种集流管组件及管带式油冷器
CN113280675A (zh) 一种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19419097U (zh)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流场板结构
CN22051018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设备
US20160093911A1 (en) Fuel cell stack
CN219937155U (zh) 冷却机构及电池
CN219350409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6213562U (zh) 一种端板组件
CN220821634U (zh) 电池单元及电池堆
JP2007134178A (ja) チューブ型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