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0409U -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0409U
CN219350409U CN202320316605.6U CN202320316605U CN219350409U CN 219350409 U CN219350409 U CN 219350409U CN 202320316605 U CN202320316605 U CN 202320316605U CN 219350409 U CN219350409 U CN 219350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aling
pipe
battery pack
pipe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66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立立
王翔
马斌斌
程志刚
张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66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0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0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0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的集流管利用连接装置将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连接在一起,该连接装置具有隔离部和密封连接于隔离部两侧的密封部,通过将隔离部设置于两个管道之间,以将两个内部空间隔开,并通过密封部密封连接管壁,以实现对内部空间进行封堵,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流道;由于两个管道是间隔设置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间隙,这样即便是密封部与管壁或者密封部与隔离部的连接处出现缝隙、砂眼等缺陷,流道中的介质流过缺陷的过程中,总会有部分介质从两个管道之间的间隙外溢,也即流道能够通过缺陷直接与外界连通,使得介质向外界渗漏,就可以通过气检、氦检、水检很容易检测出是否有焊接缺陷。

Description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池包热管理技术中,会在集流管内设置隔片,使并排列置的流道实现串并联。在实际生产时会出现隔片与集流管之间的焊缝有缝隙、砂眼等焊接缺陷,该缺陷使隔片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阻隔作用,因而产生内漏。内漏在液冷系统中因压力小,影响较小,往往被忽视,但在冷媒直冷系统内压力大,影响直冷性能,不容忽视。
由于隔片与集流管配合间隙很小,无法多加入钎料,因而无法完全避免出现内漏。现有气密性检测、氦检、水检,只能检测冷板腔内与外部的密封,没办法检测到内漏,而其它检测手段如X光扫描、压降检测细微内漏很难发现,且费时费力,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全检。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包中集流管会出现内漏且内漏无法检测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包括:
集流管、口琴管以及电池单体,所述集流管和所述口琴管相连通,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口琴管相接触;
所述集流管包括:
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所述管道包括管壁以及所述管壁围成的内部空间;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管道之间,用以将两个所述管道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隔离部和设置于所述隔离部两侧的两个密封部,所述隔离部与所述密封部密封连接,所述隔离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管道之间以隔开两个所述内部空间,一所述密封部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管道中一个的所述管壁,另一所述密封部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管道中另一个的所述管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壁包括内壁和外壁;
所述密封部环设于所述外壁,且与所述外壁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密封部贴设于所述内壁,且与所述内壁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密封部之间,所述密封部贴设于所述内壁,且与所述内壁密封连接;
凸缘,所述凸缘环绕所述本体设置,所述凸缘夹设于两个所述管道的所述管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在所述集流管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管壁的至少一端;
所述密封部贴设于所述内壁,且与所述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隔离部和/或所述密封部的周向侧面,且所述凸起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管道的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凸起部位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为设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的密封塞,所述隔离部连接于所述密封塞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设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多个接口,所述接口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管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设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多个插接口,所述插接口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管壁上;所述口琴管设有插头,所述插头插接于所述插接口内,以连通所述口琴管与所述集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设有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流道接口,所述流道接口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管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部和所述密封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管道的所述管壁的间距L≥1mm。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集流管、口琴管以及电池单体,集流管和口琴管相连通,电池单体与口琴管相接触;集流管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管道包括管壁以及管壁围成的内部空间;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设置于相邻两个管道之间,用以将两个管道连接;连接装置包括隔离部和设置于隔离部两侧的两个密封部,隔离部与密封部密封连接,隔离部设置于相邻两个管道之间以隔开两个内部空间,一密封部密封连接两个管道中一个的管壁,另一密封部密封连接两个管道中另一个的管壁。该电池包的集流管利用连接装置将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连接在一起,该连接装置具有隔离部和密封连接于隔离部两侧的密封部,通过将隔离部设置于两个管道之间,以将两个管道的内部空间隔开,并且通过密封部密封连接管壁,以实现对管道的内部空间进行封堵,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流道;由于两个管道是间隔设置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间隙,这样即便是密封部与管壁或者密封部与隔离部的连接处出现缝隙、砂眼等缺陷,流道中的介质流过缺陷的过程中,总会有部分介质从两个管道之间的间隙外溢,也即流道能够通过缺陷直接与外界连通,使得介质向外界渗漏,从而,就可以通过气检、氦检、水检很容易检测出是否有焊接缺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该用电设备可以具有上述电池包的所有技术特征和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集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集流管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集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集流管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集流管装配于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集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集流管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集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集流管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集流管装配于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集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集流管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集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集流管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集流管装配于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10-集流管;100-管道;101-插接口;102-流道接口;103-凹槽;104-管壁;105-内部空间;110-连接装置;111-隔离部;1111-本体;1112-凸缘;112-密封部;113-凸起部;120-接头;121-出液管;122-进液管;123-转接管;124-进液口;125-出液口;20-口琴管;20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申请人注意到,在现有电池包热管理技术中,常见的冷板结构有口琴管结构、冲压钎焊板结构、吹胀冷板结构;其中,口琴管结构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设计灵活、生产效率高、模具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口琴管冷板的结构设计通常会在集流管内设计隔片的结构使并排列置的口琴管流道实现串并联。具体的方式为,在集流管的管壁上开设缺口,自缺口插入隔片,然后将隔片的周向侧面与管壁的内壁焊接,然而,在实际焊接时可能会出现隔片与集流管的管壁之间形成缝隙、砂眼等焊接缺陷,该缺陷使隔片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阻隔作用,本申请的描述中将之称为内漏。内漏在液冷系统中因压力小,影响较小,往往被忽视,但在冷媒直冷系统内压力大,影响直冷性能,不容忽视。
申请人还发现,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陷:1、无法避免出现内漏:隔片与集流管配合间隙很小,无法多加入钎料,因此很可能产生焊接缺陷;2、无法检测内漏:现有气密性检测、氦检、水检,只能检测冷板腔内与外部的密封,没办法检测到内漏。其它检测手段如X光扫描、压降检测细微内漏很难发现,且费时费力,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全检。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的集流管10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至少一者。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图1示意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集流管10的立体结构,图2示意了图1中集流管10的零件爆炸结构,图3示意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集流管10的主视结构,图4示意了图3中集流管10沿A-A线的剖视结构。
在第一实施例中,该集流管1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100以及设置于两个管道100之间的连接装置110。管道100包括管壁104以及内部空间105,该内部空间105由管壁104围绕形成。连接装置110包括隔离部111和设置于隔离部111两侧的两个密封部112,隔离部111与密封部112密封连接,其中,隔离部111设置于两个管道100之间以隔开两个内部空间105,一密封部112与其中一管道100的管壁104密封连接,另一密封部112与另一管道100的管壁104密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集流管10利用连接装置110将间隔设置的两个管道100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装置110的隔离部111将两个管道100的内部空间105隔开,通过密封部112密封连接隔离部111和管壁104,以对管道100的内部空间105进行封堵,可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流道;从而,由于两个管道100是间隔设置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间隙,这样即便是密封部112与管壁104或者密封部112与隔离部111的连接处出现缝隙、砂眼等缺陷,流道中的介质流过缺陷,总会有部分介质从两个管道100之间的间隙外溢,也即流道能够通过缺陷直接与外界连通,使得介质向外界渗漏,从而,就可以通过气检、氦检、水检很容易检测出是否有焊接缺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流管10中可以包括多个管道100,多个管道100依次排布,且相邻的两个管道100彼此间隔地设置。管道100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请再次参阅图1~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管壁104包括内壁和外壁(图中未标注),密封部112围绕设置于外壁,且与外壁密封连接。其中,外壁即为管道100的外侧表面,内壁即为管道100的内侧表面,内壁围绕形成管道100的内部空间,密封部112则位于外壁上,围绕并密封连接该外壁。
请参阅图2和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密封部112分别与隔离部111围合形成不贯通的盲孔结构,隔离部111形成了盲孔结构的孔底,密封部112形成了盲孔结构的侧壁。管道100的外径与盲孔的内孔径大致相当,通过将管道100插入设置于盲孔结构内,并与密封部112密封连接,从而使得密封部112能够围绕设置于外壁,且与外壁密封连接。该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特别是,容易将位于外部的密封部112与外壁焊接。如若密封部112和外壁的焊接处形成砂眼、缝隙等焊接缺陷,内部空间105可以通过砂眼、缝隙直接与外界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气检、氦检、水检很容易检测出是否有焊接缺陷。
此外,可以通过调整管道100插入盲孔结构中的深度,或者调整隔离部111的厚度,进而调整管道100的间距,实现对集流管10的尺寸的调整。
请一并参阅图6~图9、图11~图14,图6示意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集流管10的立体结构,图7示意了图6中集流管10的零件爆炸结构,图8示意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集流管10的主视结构,图9示意了图8中集流管沿A-A线的剖视结构;图11示意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集流管10的立体结构,图12示意了图11中集流管10的零件爆炸结构,图13示意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集流管10的主视结构,图14示意了图13中集流管沿A-A线的剖视结构。
在第二实施例中,管壁104包括内壁和外壁;密封部112围绕设置于内壁,即密封部112贴设于内壁,且与内壁密封连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外壁即为管道100的外侧表面,内壁即为管道100的内侧表面,内壁围绕形成管道100的内部空间;有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112位于内壁上,围绕并密封连接该内壁。
请参阅图7和图9,在第二实施例中,两个密封部112为分别设置在隔离部111两侧的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的外径与管道100的内径大致相当,从而可以将圆筒状结构的密封部112插入至管道100内,并将密封部112与内壁密封连接,使得密封部112能够围绕设置于内壁,且与内壁密封连接。同样的,该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装配,并且,如若密封部112和内壁的焊接处形成砂眼、缝隙等焊接缺陷,内部空间105可以通过砂眼、缝隙直接与外界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气检、氦检、水检很容易检测出是否有焊接缺陷。
在第二实施例中,隔离部111的外径要大于密封部112的外径,使得隔离部111相对密封部112凸出,形成夹设于两密封部112之间的凸缘1112,该凸缘1112围绕本体1111设置,本体1111密封连接于两密封部112之间。可以通过调整该凸缘结构的厚度,实现对相邻两个管道100的间距的调整,进而实现对集流管10的尺寸的调整。
进一步的,凸缘1112在集流管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mm,该尺寸即为图9中凸缘1112的厚度L,凸缘111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mm,能够保障两个管道100的间隙大于或等于1mm,进而能够使得流过焊接缺陷的冷却介质能更容易从间隙中外溢,进一步降低焊接缺陷的检测难度、提升检测准确度。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有所不同,在第三实施例中,参考图12,隔离部111的外径与密封部112的外径大致相当,第二实施例中凸缘结构所在的位置在第三实施例中则设置了凸起部11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管道100设有凹槽103,凹槽103位于管壁104的至少一端,也即位于连接装置110所在的一端,当管道10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装置110时,管道100的两端都设有凹槽103;连接装置110包括凸起部113,凸起部113设置于凹槽103内,且连接于隔离部111和/或密封部112的周向侧面。通过设置凸起部113和凹槽103的匹配结构,使得在圆周方向上,管道100和连接装置110能相互束缚,不会相对转动,从而始终保持牢固连接,能够克服应用环境的震动等影响,提升集流管10的实用寿命。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112的外径与管道100的内径相当,即密封部112与管壁104的内壁直径相当,可以通过将密封部112的外周面与管壁104的内壁相贴合并密封连接,使连接装置110将位于两侧且相互间隔的管道100连接在一起。由于两个管道100间隔设置会形成缝隙,当密封部112与管壁104的连接处出现缝隙、砂眼等缺陷时,流道内的介质向缺陷处渗漏,会经由管道100之间的缝隙外漏,从而能够被检测出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相邻两个管道100的凹槽103相对设置,凸起部113位于相对的两个凹槽103之间。该结构方便装配,且能够通过同一个凸起部113对两侧的管道100均产生束缚,减少凸起部113的数量,降低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112为设置于内部空间105内的密封塞,隔离部111连接于密封塞的端部。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112为本身具备封堵作用的密封塞,可以为柱塞结构。能够进一步避免一管道100内的介质通过焊接缺陷向相邻的管道100内渗漏,提升检测的精准性。
请再次参阅图1、图2、图6、图7、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100设有与内部空间105连通的多个接口,接口贯穿地设置于管壁104上。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100设有与内部空间105连通的插接口101,插接口101贯穿地设置于管壁104上。该插接口101用于连接口琴管20的插头200,方便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100还设有与内部空间105连通的流道接口102,流道接口102贯穿地设置于管壁104上。流道接口102用于装配出液管121、进液管122、转接管123,以便于装配完整的冷却装置。
即接口可以包括插接口101和流道接口102,通过合理的设置接口,以便于将集流管10装配成完整的冷却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10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加工一体成型,保证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集流管10的管壁104仅一端设置连接装置110时,管道100还包括端盖,端盖封盖在管壁104的另一端,以封堵其内部空间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管道100的管壁104的间距L≥1mm。即两个管道100的间隙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使得流过焊接缺陷的冷却介质能更容易从间隙中外溢,进一步降低焊接缺陷的检测难度、提升检测准确度。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请一并参阅图5、图10、图15,图5示意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集流管10装配于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10示意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集流管10装配于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15示意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集流管装配于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
可见,该冷却装置包括上述的集流管10,以及口琴管20,口琴管20与集流管1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该用电设备可以具有上述电池包的所有技术特征和对应的有益效果。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流管10设有插接口101,口琴管20的各流道的插头200插入插接口101以实现与集流管10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口琴管20的两端均设置集流管10。更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却装置还可能包括接头120、进液管122、出液管121、转接管123。其中,接头120用于连接冷却介质的供应装置和排出装置,其上设有进液口124和出液口125,进液口124连通进液管122,出液口125连通出液管121,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却介质采用气体时,上述进液或者出液通道则适应性的改为进气或者出气。进液管122和出液管121分别连通集流管10的两个流道接口102,分别用于向集流管10内输送冷却介质,或者排出冷却介质。转接管123则连接于口琴管20另一端的两个流道接口102,用于不同口琴管20之间的转接。
请参阅图16所示,图16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的冷却介质流向。通过在口琴管20的两端分别设置集流管10,再配合上述的接头120、进液管122、出液管121、转接管123等辅助设备,可以在口琴管20之间实现冷却介质流路的串联或者并联。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冷却装置,以及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与口琴管20相接触。可以理解的是,该电池包可以具有上述冷却装置的所有技术特征和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该用电设备可以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蓄电设备,或者动力汽车等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该用电设备可以具有上述电池包的所有技术特征和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管(10)、口琴管(20)以及电池单体,所述集流管(10)和所述口琴管(20)相连通,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口琴管(20)相接触;
所述集流管(10)包括:
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管道(100),所述管道(100)包括管壁(104)以及所述管壁(104)围成的内部空间(105);
连接装置(110),所述连接装置(110)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管道(100)之间,用以将两个所述管道(100)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10)包括隔离部(111)和设置于所述隔离部(111)两侧的两个密封部(112),所述隔离部(111)与所述密封部(112)密封连接,所述隔离部(111)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管道(100)之间以隔开两个所述内部空间(105),一所述密封部(112)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管道(100)中一个的所述管壁(104),另一所述密封部(112)密封连接两个所述管道(100)中另一个的所述管壁(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104)包括内壁和外壁;
所述密封部(112)环设于所述外壁,且与所述外壁密封连接;或者,所述密封部(112)贴设于所述内壁,且与所述内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111)包括:
本体(1111),所述本体(1111)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密封部(112)之间,所述密封部(112)贴设于所述内壁,且与所述内壁密封连接;
凸缘(1112),所述凸缘(1112)环绕所述本体(1111)设置,所述凸缘(1112)夹设于两个所述管道(100)的所述管壁(10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12)在所述集流管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00)设有凹槽(103),所述凹槽(103)位于所述管壁(104)的至少一端;
所述密封部(112)贴设于所述内壁,且与所述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110)还包括凸起部(113),所述凸起部(113)设置于所述隔离部(111)和/或所述密封部(112)的周向侧面,且所述凸起部(113)卡设于所述凹槽(1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管道(100)的所述凹槽(103)相对设置,所述凸起部(113)位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凹槽(1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00)设有与所述内部空间(105)连通的多个插接口(101),所述插接口(101)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管壁(104)上;
所述口琴管(20)设有插头(200),所述插头(200)插接于所述插接口(101)内,以连通所述口琴管(20)与所述集流管(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111)和所述密封部(112)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道(100)的最小间距L≥1mm。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320316605.6U 2023-02-20 2023-02-20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9350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6605.6U CN219350409U (zh) 2023-02-20 2023-02-20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6605.6U CN219350409U (zh) 2023-02-20 2023-02-20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0409U true CN219350409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6605.6U Active CN219350409U (zh) 2023-02-20 2023-02-20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0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7223B (zh) 冷却剂分配器
WO2017097133A1 (zh) 一种换热器
CN219350409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20083753U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
CN211552541U (zh) 换热器
KR20120003033A (ko) 열교환기
CN111256392B (zh) 一种换热器
CN112880436A (zh) 换热器
CN209747686U (zh) 插装式电池组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组
CN218919043U (zh) 集流管、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213562U (zh) 一种端板组件
US20210247114A1 (en) Gas-liquid separa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20021255U (zh) 进出口总成、换热板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19246782U (zh) 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0464139U (zh) 热交换器
CN220585280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
CN111256391B (zh) 换热装置
CN219843026U (zh) 冷却组件、冷却系统及电池包
CN221057521U (zh) 一种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及电池
CN219800999U (zh) 一种集流管、电池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8731280U (zh) 液冷组件及电芯模组
CN216391879U (zh) 一种转接装置和水冷装置
CN219317917U (zh) 一种金属快插接头、直冷系统及电池包
CN209802175U (zh) 电池包换热系统的管接头、电池包换热系统和电池包
CN219549091U (zh) 一种适用于低燃点气体转移的耐腐蚀隔膜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