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75405A -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75405A
CN116375405A CN202310384590.1A CN202310384590A CN116375405A CN 116375405 A CN116375405 A CN 116375405A CN 202310384590 A CN202310384590 A CN 202310384590A CN 116375405 A CN116375405 A CN 116375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lyethylene glycol
butt strap
bridge head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45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良
缪建华
焦恒见
罗文林
刘其伟
单红兵
孟媛媛
葛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ze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Nanjing Boruij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Ring Expressway Co ltd
Nanjing Tiany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ze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Nanjing Boruij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Ring Expressway Co ltd
Nanjing Tiany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ze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Nanjing Boruij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Ring Expressway Co ltd, Nanjing Tiany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ze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45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75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7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5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所述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85‑515份,一级粉煤灰485‑515份,聚羧酸减水剂4‑6份,氧化钙膨胀剂8‑12份,氧化镁膨胀剂48‑52份,降粘剂5.4‑6.6份,所述降粘剂为包括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内的至少两种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在本申请的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由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减少,且膨胀剂消耗水分的峰值延后出现,因此提高了浆体的流动性,使得浆体在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中能够更加充分地渗透,有助于改善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的修复效果。

Description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修复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桥头搭板指的是设置在台后引道面层下,用于连接桥台和引道的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是桥梁的重要结构之一。在目前的道路桥梁中,由于车辆载荷的持续作用,桥头搭板与路基基层之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脱空现象,容易引发车辆的桥头跳车,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定期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进行修复处理。
相关技术中有一种压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85-515份,一级粉煤灰485-515份,聚羧酸减水剂4-6份,氧化钙膨胀剂56-64份。在使用该压浆料对桥头搭板下方的路基土层进行修复时,施工人员先将压浆料和水以0.48的水胶比混合后拌制成浆体,然后利用液压设备以0.2-1.0MPa的注浆压力将浆体注入土层中,等待浆体在土层中自然固化后即可完成对路基土层的修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虽然通过压浆料实现了对路基土层的修复,但是浆体在土层中渗透时会受到土层的阻力,相关技术中采用注浆压力难以充分克服土层的阻力,使得浆体无法充分渗入土层的缝隙中,难以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起到充分的修复效果。而增大注浆压力虽然能够强行改善浆体的渗透效果,但是会导致路面冒浆、桥头搭板拱起或断裂,因而不适合用于实际操作中。
发明内容
相关技术中,注浆压力难以充分克服土层的阻力,使得浆体难以充分渗入土层的缝隙中,难以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起到充分的修复效果,且增大注浆压力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可取。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所述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85-515份,一级粉煤灰485-515份,聚羧酸减水剂4-6份,氧化钙膨胀剂8-12份,氧化镁膨胀剂48-52份,降粘剂5.4-6.6份,所述降粘剂为包括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内的至少两种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与相关技术相比,将大部分的氧化钙膨胀剂替换为了氧化镁膨胀剂,还在压浆料的组分中新增了降粘剂。
在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氧化钙膨胀剂和氧化镁膨胀剂在膨胀的同时均会消耗水分,但是氧化钙膨胀剂的膨胀速率相对较快,而氧化镁膨胀剂具有延迟膨胀特性。因此,本申请通过氧化镁膨胀剂取代大部分的氧化钙膨胀剂之后,浆体硬化前期主要是含量较少的氧化钙膨胀剂发生膨胀,后期主要是含量较多的氧化镁膨胀剂发生膨胀,使得膨胀剂消耗水分的峰值延后产生。
在本申请的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水泥水化产生的碱性环境会促使降粘剂分子脱去聚乙二醇,同时产生带有羧基阴离子的水解产物。降粘剂分子脱去聚乙二醇之后的水解产物凭借羧基阴离子吸附在胶凝材料颗粒表面(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粉煤灰),水解产物中由甲基丙烯酸甲酯提供的甲基使胶凝材料颗粒的疏水性增强,而降粘剂分子脱去的聚乙二醇则分散在胶凝材料颗粒之间,与胶凝材料颗粒起到共分散作用,最终减少了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
在本申请的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由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减少,且膨胀剂消耗水分的峰值延后出现,因此提高了浆体的流动性,使得浆体在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中能够更加充分地渗透,有助于改善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的修复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95-505份,一级粉煤灰495-505份,聚羧酸减水剂4.5-5.5份,氧化钙膨胀剂9-11份,氧化镁膨胀剂49-51份,降粘剂5.7-6.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了压浆料的原料配比,有助于提高压浆料配制成浆体之后的流动性。
作为优选,将聚乙二醇加热至50-55℃,然后将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按照1:(1.04-1.08)的摩尔比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后将混合物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3-4h后得到马来酸聚乙二醇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优选了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并在1:1酯化后恰好形成单酯的配比基础上略微增加了马来酸酐的用量,通过投料略微过量的方式弥补了马来酸酐的升华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降粘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链转移剂混合,得到基础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水混合,得到A液;将无机引发剂和水混合,得到B液;
(2)将基础液升温至60-70℃,然后向基础液中同时滴加A液和B液,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2h,得到降粘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方法在无机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以及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之间的共聚,得到了降粘剂。在共聚过程中,丙烯酸较强的聚合活性弥补了马来酸聚乙二醇酯聚合活性较差的缺陷,能够使得马来酸聚乙二醇酯更加充分地参与聚合,并且丙烯酸在参与共聚之后也提供了一定量的羧基,适当引入羧基有助于改善降粘剂水解产物在胶凝材料颗粒表面的吸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为1:(0.2-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了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在该比例范围内,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够为降粘剂的分子提供足够的甲基,使得降粘剂能够充分减少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1.5-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提供的羧基虽然有助于改善降粘剂水解产物在胶凝材料颗粒表面的吸附效果,但是丙烯酸参与聚合后会降低降粘剂水解产物的侧链密度,当丙烯酸用量过多时反而不利于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而在本申请优选的范围内,丙烯酸不仅能够充分促进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参与共聚,而且降粘剂能够相对更加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有助于提高浆体的流动性。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3.2;在制备所述降粘剂的步骤(1)中,将不饱和脂肪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水共同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增加了丙烯酸的用量,并将不饱和脂肪酸加入了降粘剂的合成体系中。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在降粘剂中引入相对较长的侧链,减少了丙烯酸用量过多时对降粘剂水解产物侧链密度产生的影响,使得降粘剂能够更加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且丙烯酸能够更加充分地促进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参与共聚。
作为优选,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用油酸或亚麻油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酸属于单烯酸,而亚麻油酸属于三烯酸,选用亚麻油酸时,亚麻油酸分子的三个双键均可与其余单体发生共聚,因此选用亚麻油酸更有助于提高降粘剂水解产物的侧链密度,因此能够更加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
作为优选,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用亚麻油酸,所述亚麻油酸的用量为丙烯酸重量的14-3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了亚麻油酸的用量,有助于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的应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和水混合,得到浆体;
(2)利用设备将浆体注入土层中,然后等待浆体硬化,即可完成对土层的加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申请的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较少,且膨胀剂消耗水分的峰值出现较晚,因此浆体的流动性较高,使得浆体在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中能够更加充分地渗透,有助于改善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的修复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申请的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由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减少,且膨胀剂消耗水分的峰值延后出现,因此提高了浆体的流动性,使得浆体在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中能够更加充分地渗透,有助于改善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的修复效果。
2、本申请将不饱和脂肪酸加入了降粘剂的合成体系中,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在降粘剂中引入相对较长的侧链,减少了丙烯酸用量过多时对降粘剂水解产物侧链密度产生的影响,使得降粘剂能够更加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制备例和对比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涉及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降粘剂的制备例
以下以制备例1为例说明。
制备例1
本制备例的降粘剂为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马来酸酐聚乙二醇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将聚乙二醇(PEG400)加热至52℃,然后将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按照1:1.06的摩尔比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质量分数为3wt%)后将混合物升温至75℃,搅拌反应3.5h后得到马来酸聚乙二醇酯。
本制备例中,胶粘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将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链转移剂AMSD混合,得到链转移剂质量分数为1.5%的基础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水按照1: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A液;将无机引发剂过硫酸铵和水混合,得到B液;过硫酸铵的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马来酸聚乙二醇酯总重量的3%;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为1:0.15
(2)将基础液升温至65℃,然后向基础液中同时滴加A液和B液,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5h,得到降粘剂。
制备例2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配制A液时,将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水共同混合,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1。
制备例3-6
如表1,制备例3-6与制备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以下简称MAH-PEG:MMA)不同。
表1MAH-PEG:MMA
样本 制备例2 制备例3 制备例4 制备例5 制备例6
MAH-PEG:MMA 1:0.15 1:0.2 1:0.3 1:0.4 1:0.45
制备例7-10
如表2,制备例7-10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以下简称为MAH-PEG:AA)不同。
表2MAH-PEG:AA
样本 制备例3 制备例7 制备例8 制备例9 制备例10
MAH-PEG:AA 1:1 1:1.5 1:2 1:2.5 1:3.2
制备例11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3.2,在制备降粘剂的步骤(1)中,将不饱和脂肪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水共同混合,不饱和脂肪酸选用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用量为丙烯酸重量的10%。
制备例12
本制备例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饱和脂肪酸选用亚麻油酸。
如表3,制备例12-16的不同之处在于,不饱和脂肪酸的用量占丙烯酸重量的百分比(以下简称为不饱和脂肪酸占比)不同。
表3
样本 制备例12 制备例13 制备例14 制备例15 制备例16
不饱和脂肪酸占比 10 18 27 36 42
实施例
实施例1-5
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包括如下组分:水泥485kg,一级粉煤灰485kg,聚羧酸减水剂4kg,氧化钙膨胀剂8kg,氧化镁膨胀剂48kg,制备例1的降粘剂5.4kg;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和水按照0.48的水胶比(胶凝材料按照水泥与一级粉煤灰的合计量来计算)混合,得到浆体;
(2)利用液压设备,按照0.5MPa的注浆压力将浆体注入土层中,然后等待浆体硬化,即可完成对土层的加固。
如表4,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的原料配比不同。
表4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的原料配比
Figure BDA0004173380570000061
实施例6-17
如表5,实施例6-20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降粘剂的制备例不同。
表5降粘剂的制备例
样本 制备例 样本 制备例
实施例3 制备例1 实施例13 制备例9
实施例6 制备例2 实施例14 制备例10
实施例7 制备例3 实施例15 制备例11
实施例8 制备例4 实施例16 制备例12
实施例9 制备例5 实施例17 制备例13
实施例10 制备例6 实施例18 制备例14
实施例11 制备例7 实施例19 制备例15
实施例12 制备例8 实施例20 制备例16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压浆料,包括如下组分:水泥485kg,一级粉煤灰485kg,聚羧酸减水剂4kg,氧化钙膨胀剂56kg,水泥为P.O42.5硅酸盐水泥。
本对比例还提供一种压浆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和水按照0.48的水胶比(胶凝材料按照水泥与一级粉煤灰的合计量来计算)混合,得到浆体;
(2)利用液压设备,采用0.5MPa的注浆压力将浆体注入土层中,然后等待浆体硬化,即可完成对土层的加固。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降粘剂。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氧化镁膨胀剂全部替换为氧化钙膨胀剂。
性能检测试验方法
参照《ASTMC 939预充式骨料混凝土灌浆流动性试验方法(流锥法)》和《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记载,对各实施例、对比例的压浆料进行流锥流动度的测试,然后计算对比例1测得的流锥流动度与各实施例、对比例测得的流锥流动度之间的比值,将求得的比值定义为相对流动性,结果见表6。
表6相对流动性
样本 相对流动性/% 样本 相对流动性/%
实施例1 128.6 实施例13 142.8
实施例2 129.7 实施例14 140.6
实施例3 130.5 实施例15 145.1
实施例4 130.8 实施例16 148.9
实施例5 130.9 实施例17 149.5
实施例6 133.5 实施例18 150.6
实施例7 136.7 实施例19 151.2
实施例8 139.1 实施例20 151.4
实施例9 141.3 对比例1 100.0
实施例10 141.5 对比例2 104.6
实施例11 143.6 对比例3 112.5
实施例12 145.7 /
参照《GB/T50448-200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对实施例3的压浆料进行综合性能检测,结果见表7。
表7综合性能
Figure BDA0004173380570000081
结合实施例1-5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实施例1-5测得的相对流动性均大于对比例1,说明在本申请的压浆料配制的浆体中,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较少,且膨胀剂消耗水分的峰值出现较晚,因此浆体的流动性较高,使得浆体在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中能够更加充分地渗透,有助于改善对脱空部位的路基土层的修复效果。
结合实施例3和对比例2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当压浆料中缺少降粘剂时,尽管膨胀剂膨胀耗水的峰值延后,但是胶凝材料颗粒的吸水仍然导致浆体中的自由水减少,影响了浆体的流动性。
结合实施例3和对比例2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当压浆料中的膨胀剂全部为氧化钙膨胀剂时,氧化钙膨胀剂与水反应导致浆体中的自由水减少,影响了浆体的流动性。
结合实施例3和实施例6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丙烯酸提供的羧基能够加强降粘剂水解产物与胶凝材料颗粒之间的吸附效果,有助于减少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提高了浆体的流动性。
结合实施例6-10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当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为1:0.15时,甲基丙烯酸甲酯提供的甲基为降粘剂水解产物赋予的憎水性有限。而当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为1:(0.2-0.4)时,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够提供足够的甲基,使得胶凝材料颗粒表面吸附的降粘剂水解产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憎水性,但是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甲基丙烯酸酯的用量时,降粘剂水解产物憎水性的提升并不明显,使得浆体的流动度难以进一步提升。
结合实施例7、实施例11-14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当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1时,丙烯酸的羧基为降粘剂水解产物提供的吸附效果有限,继续提升丙烯酸的用量能够改善降粘剂水解产物的吸附性能。但是当丙烯酸用量过多时,降粘剂水解产物的侧链密度较低,导致无法充分减少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因此优选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1.5-2.5)。
结合实施例14、实施例15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油酸作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参与降粘剂合成体系中的共聚反应,在降粘剂中引入相对较长的侧链,减少了丙烯酸用量过多时对降粘剂水解产物侧链密度产生的影响,使得降粘剂能够更加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
结合实施例15、实施例16-20并结合表6可以看出,亚麻油酸相对于油酸,能够更充分地增加降粘剂水解产物的侧链密度,因此使得降粘剂能够更加充分地降低胶凝材料颗粒对自由水的吸附量,提高了浆体的流动性。经过优选,当亚麻油酸的用量为丙烯酸重量的14-36%时,已经能够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充分改善浆体的流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85-515份,一级粉煤灰485-515份,聚羧酸减水剂4-6份,氧化钙膨胀剂8-12份,氧化镁膨胀剂48-52份,降粘剂5.4-6.6份,所述降粘剂为包括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内的至少两种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495-505份,一级粉煤灰495-505份,聚羧酸减水剂4.5-5.5份,氧化钙膨胀剂9-11份,氧化镁膨胀剂49-51份,降粘剂5.7-6.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聚乙二醇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聚乙二醇加热至50-55℃,然后将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按照1:(1.04-1.08)的摩尔比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后将混合物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3-4h后得到马来酸聚乙二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马来酸聚乙二醇酯和链转移剂混合,得到基础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水混合,得到A液;将无机引发剂和水混合,得到B液;
(2)将基础液升温至60-70℃,然后向基础液中同时滴加A液和B液,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2h,得到降粘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之间的摩尔比为1:(0.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1.5-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液中的马来酸聚乙二醇酯与A液中的丙烯酸之间的摩尔比为1:3.2;在制备所述降粘剂的步骤(1)中,将不饱和脂肪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水共同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用油酸或亚麻油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选用亚麻油酸,所述亚麻油酸的用量为丙烯酸重量的14-36%。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和水混合,得到浆体;
(2)利用设备将浆体注入土层中,然后等待浆体硬化,即可完成对土层的加固。
CN202310384590.1A 2023-04-12 2023-04-12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Pending CN116375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4590.1A CN116375405A (zh) 2023-04-12 2023-04-12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4590.1A CN116375405A (zh) 2023-04-12 2023-04-12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5405A true CN116375405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7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4590.1A Pending CN116375405A (zh) 2023-04-12 2023-04-12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7540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9770A (zh) * 2019-03-25 2019-05-28 南京天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灌浆料配方及应用该灌浆料的墙体施工方法
CN112479623A (zh) * 2020-11-30 2021-03-12 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降粘型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9770A (zh) * 2019-03-25 2019-05-28 南京天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灌浆料配方及应用该灌浆料的墙体施工方法
CN112479623A (zh) * 2020-11-30 2021-03-12 亚泰集团长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降粘型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捍东等: "《新型建筑材料教程》",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pages: 84 *
吴静姝;潘燕琼;洪茵;朱峰;叶宇平;: "农药悬浮剂润湿分散剂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 no. 23, pages 96 - 97 *
柳崇伟等: "应用压浆法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pages 276 - 66 *
邓妮等: "混凝土用聚羧酸类降粘剂的合成与研究", 《建材发展导向》, vol. 16, no. 16, pages 76 - 78 *
黄雪红等: "聚羧酸共聚物侧链结构对水泥水化及硬化过程的影响", 《分子科学学报》, vol. 23, no. 2, pages 123 - 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6438B (zh) 一种酰胺化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0595B (zh) 具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
CN107285704A (zh) 一种水泥基高强微膨胀灌浆材料
CN101412609B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加固修复的水泥聚合物砂浆
WO2010029117A3 (en) Dynamic copolymers for workability retention of cementitious composition
CN102241489A (zh) 一种超缓凝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0218056A (zh) 一种应变硬化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CN100526356C (zh) 一种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保坍剂
CN101353244A (zh) 一种可用于铁路桥梁支座的快速灌浆料
CN111548459A (zh) 一种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5949404A (zh) 一种释放可控型聚羧酸保坍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98715A (zh) 一种抗泥聚羧酸减水剂
CN110627445A (zh) 用于隧道工程的高抗渗水泥基修复材料及其配制方法
CN101948267A (zh) 一种混凝土引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0059B (zh) 一种高和易性聚羧酸系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1407386A (zh) 一种水泥砼使用的高分散塑化掺加剂
CN113402198A (zh) 一种海积淤泥地层注浆浆液用复合外加剂及其应用
CN103601418B (zh) 一种用于浇灌式路面材料制备的界面增强剂及其应用
CN101775255B (zh) 一种松香缩聚物引气剂及其应用
CN116375405A (zh) 桥头搭板脱空处治专用压浆料及其应用方法
CN112521099A (zh) 一种快速凝固混凝土生产工艺
CN111440273A (zh) 一种高效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0645A (zh) 一种用于酷寒天气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5956A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降粘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5813B (zh) 一种桥梁桥面加固水泥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