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8551A - 有机el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el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8551A
CN116368551A CN202180074099.8A CN202180074099A CN116368551A CN 116368551 A CN116368551 A CN 116368551A CN 202180074099 A CN202180074099 A CN 202180074099A CN 116368551 A CN116368551 A CN 116368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lement
organic
display device
shiel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740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内淳
永留大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68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8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其具有:发光元件基板,其在驱动电路基板上的规定的位置形成有发光元件,该驱动电路基板是在半导体基板形成驱动电路而得到的;以及滤色片,其在俯视时与发光元件基板的各发光元件对应的位置至少具有红色着色像素、绿色着色像素以及蓝色着色像素,其中,在俯视时,遮光层在不与发光元件重叠的位置处跨越各着色像素的边界而形成,在剖视时,遮光层的发光元件侧的面配置于与滤色片的发光元件侧的面相同的位置,或者发光元件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有机EL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提高了颜色再现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11月18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191587的优先权并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有机EL显示装置,已知有机EL电视机等大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以及用于虚拟现实等的头戴式显示器、用作智能手机用的显示装置的小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对于小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使用通过在硅晶片等半导体基板形成有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基板形成有机EL发光元件而制作的发光元件基板。
在图2中,举例示出了当前的小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剖面构造。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20′,使用在硅晶片等的半导体基板形成有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基板12。在该驱动电路基板12的与发光颜色对应的部位,例如分别形成有由红色的发光元件(红色)8、绿色的发光元件(绿色)9以及蓝色的发光元件(蓝色)
10构成的发光元件11。发光元件会因水分等而劣化,因此形成防止劣化的密封层8而进行密封,由此获得发光元件基板14。
另一方面,为了进行发光元件的颜色校正而使用滤色片13。为了制造滤色片基板13,首先,在玻璃基板1上形成遮光层15′。这通常被称为黑色矩阵,在由遮光层15′划分出的开口部内形成有形成着色像素的区域。由遮光层15′对相邻的着色像素之间的边界区域进行遮光,由此遮挡不需要的光而提高对比度。
以该黑色矩阵(遮光层15′)为基准图案,按顺序形成着色像素(红色)2、着色像素(绿色)3、着色像素(蓝色)4而形成滤色片5,由此获得滤色片基板13。
将这样获得的发光元件基板14和滤色片基板13经由树脂层6′进行粘接,由此获得有机EL显示装置20′。此外,对于发光元件基板14的发光元件(红色)8、发光元件(绿色)9、发光元件(蓝色)10与滤色片基板13的着色像素(红色)2、着色像素(绿色)3、着色像素(蓝色)4,以使得各自的相同的颜色彼此对位的方式进行粘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19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关于当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密封层7、树脂层6
′以及滤色片5介于发光元件基板14的发光元件11与遮光层15′之间,因此无法遮挡从发光元件11射出的斜射光。因此,无法获得具有较高的颜色再现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
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遮挡从发光元件射出的斜射光而具有较高的颜色再现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发光元件基板,其在驱动电路基板上的规定的位置形成有发光元件,该驱动电路基板是在半导体基板形成驱动电路而得到的;以及滤色片,其在俯视时与发光元件基板的各发光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至少具有红色着色像素、绿色着色像素以及蓝色着色像素。
关于该有机EL显示装置,在俯视时,遮光层在不与发光元件重叠的位置处跨越各着色像素的边界而形成,在剖视时,遮光层的发光元件侧的面配置于与滤色片的发光元件侧的面相同的位置,或者配置于发光元件侧的位置。
在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中,遮光层具有:上部,其上表面为凸状的曲面;倒锥状的中间部,其设置于上部的下方,随着趋向下方而宽度逐渐减小;以及正锥状的下部,其设置于中间部的下方,随着接近发光元件而宽度逐渐增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有机EL显示装置,即,能够有效地遮挡从发光元件射出的斜射光,具有较高的颜色再现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剖面说明图。
图2是举例示出当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剖面说明图。
图3是举例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剖面说明图。
图4是表示该有机EL显示装置所涉及的遮光层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表示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是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发光元件基板,其在驱动电路基板12上的规定位置形成有发光元件11,该驱动电路基板12是在半导体基板形成驱动电路而得到的;以及滤色片25,其在俯视时与发光元件基板的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红色)8、发光元件(绿色)9、发光元件(蓝色)10)对应的位置,至少具有红色着色像素(着色像素(红色)2)、绿色着色像素(着色像素(绿色)3)以及蓝色着色像素(着色像素(蓝色)4)。
关于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在俯视时,遮光层15形成于跨越各着色像素2、3、4的相邻边界且不与发光元件8、9、10重叠的位置。换言之,遮光层15的宽度小于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的宽度。
并且,在剖视时,遮光层15的发光元件11侧的面配置于与滤色片25的发光元件11侧的面相同的位置、或者发光元件11侧。换言之,遮光层15的发光元件11侧的面与驱动电路基板12之间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滤色片25的发光元件11侧的面与驱动电路基板12之间的厚度。
例如,在发光元件11与滤色片25之间形成有针对水分等而保护发光元件11的密封层7的情况下,遮光层15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形成于密封层7的滤色片25侧的表面上、或者形成于在密封层7的膜厚方向上被埋入的位置。
通过形成为这种结构,从而从发光元件11在与发光元件11的平面相正交的方向上射出的光未由遮光层15遮挡而通过滤色片25从玻璃基板1射出。并且,在当前的结构中,遮光层15′(参照图2)配置于滤色片5的玻璃基板1侧(以滤色片5的厚度远离发光元件11的位置),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结构中,遮光层15配置于滤色片25的发光元件11侧。因此,在从发光元件11的发光元件(红色)8、发光元件(绿色)9、发光元件(蓝色)10射出的光中,能够利用遮光层15更多地遮挡从发光元件11倾斜地射出的光。即,能够遮挡成为噪声的斜射光而抑制相邻像素之间的混色,确保较高的颜色再现性。
另外,在将遮光层15形成于在密封层7的膜厚方向上被埋入的位置的情况下,与遮光层15形成于密封层7的(滤色片25侧的)表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于更接近发光元件11的位置。因此,能够遮挡更多的倾斜射出的光。由此,例如,关于从发光元件11的发光元件(红色)8的某1点看到的遮光层15的大小,对遮光层15处于远处的情况与遮光层15处于近处的情况进行比较,后者看起来较大。因此,如果遮光层15形成于接近发光元件11的位置,则能够遮挡更多的倾斜射出的光。
作为在密封层7的膜厚方向上被埋入的位置处形成遮光层15的方法,例如,首先在以比最终的厚度薄的层形成了密封层7的状态下形成遮光层15。然后,能够以埋入遮光层15的方式进一步堆叠密封层7而形成。
这样,能够更多地遮挡从发光元件11射出的斜射光,因此能够提供具有较高的颜色再现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
(玻璃基板)
作为玻璃基板1,由无色透明的玻璃材料构成,只要是化学方面稳定的基板即可,无需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由多个玻璃厂商提供的无碱玻璃。无碱玻璃的碱成分的含有率小于或等于0.1%,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使对半导体元件提供碱成分的不良影响减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或者事实上没有影响的程度。另外,热膨胀系数较小,尺寸稳定性优异。另外,即使在制造工艺中暴露于各种药品,也不会引起腐蚀、变质等,在化学方面变得稳定。并且,能够选择不含有污染环境之类的各种重金属等成分。
(滤色片)
作为滤色片25的着色像素部分,可以使用与当前相同的结构。特别地,能够适当地使用将感光性着色树脂组成物在基板上经由涂敷、干燥、曝光、显影的各工序而制作的光刻方式的着色像素。
(发光元件)
发光元件11至少具有作为红色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红色)8、作为绿色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绿色)9、以及作为蓝色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蓝色)10,从而能够形成为能进行全彩显示的显示装置。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中,发光元件(红色)8、作为绿色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绿色)9以及作为蓝色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蓝色)10分别为红色发光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绿色发光OLED、蓝色发光OLED。OLED也称为有机EL元件。
(驱动电路基板)
驱动电路基板12是在半导体基板形成有OLED用的驱动电路以及与OLED的连接电极的基板。具体而言,是在硅晶片形成有OLED用驱动电路的基板。
OLED用驱动电路与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不同。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将各像素设为电容器。通过将该电容器的电压在帧周期的期间保持为大于或等于某个值的电压的电压保持电路,对图像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在OLED用驱动电路中,通过在帧周期的期间保持为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电流的电流保持电路,对图像进行显示。关于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电压保持电路,针对1个像素最低使用1个晶体管,与此相对,关于有机EL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电流保持电路,针对1个像素最低使用2个晶体管。
(树脂层)
树脂层6是对滤色片25和玻璃基板1进行粘接的粘接层或者粘着层。
作为树脂层6,只要是作为由透明的树脂构成的粘接层或粘着层而起作用的材料即可,并不特别限制。
作为粘接剂,能够举出苯酚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无溶剂型、溶剂型、水性型等。
作为无溶剂型,能举出第二代丙烯酸粘接剂、环氧粘接剂、热熔粘接剂等,作为热熔粘接剂,能举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氨酯等。
溶剂型中包括醋酸乙烯类以及合成橡胶。作为合成橡胶,能举出丙烯酸类以及氯丁乙烯类等。
作为水性型,能举出醋酸乙烯类、EVA、丙烯酸类等。
在上述粘接剂中,能够选择使用作为透明度等的光学用而具有优异的特性的材料。
作为粘着剂,已知溶剂型、乳状液型、热熔型、液态固化型等。
与粘接剂相同地,在上述粘着剂中,能够选择使用具有透明度等作为光学用而优异的特性的材料。
(密封层)
密封层7是为了防止在形成于驱动电路基板12上的规定位置的OLED用的连接电极上形成的发光元件11因水分等劣化而形成的。构成作为发光元件11的OLED(有机EL元件)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因气氛中的水分等而劣化。
作为密封层7的材料,只要是透明且具有能够防止OLED的劣化的水平的密封功能的材料即可,无需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无机材料、有机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材料。
作为无机材料,例如能够举出氮化硅(SiNX)、氧化硅或者金属氧化物等。
作为有机材料,能够举出由热固化型树脂或者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等。
(遮光层)
作为遮光层15,只要是能够形成能遮挡从发光元件11射出的光的光学浓度(OD、Optical Density)大于或等于0.8、厚度小于或等于1.5μm、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间距小于或等于2.4μm的矩阵图案或平行线图案的材料即可,无需特别限定。
例如,在密封层7上形成钛、钼、钽等的金属薄膜之后,形成感光性抗蚀剂图案,能够通过利用等离子体蚀刻装置、反应性离子蚀刻装置的干蚀刻法而形成图案。
另外,还能够通过利用感光性黑色抗蚀剂的光刻法而形成为黑色抗蚀剂图案。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思想并不仅由实施例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限制。
<实施例1>
[OLED元件的制造]
通过晶片工艺的前工序而准备了形成有驱动电路的硅基板(驱动电路基板)。在利用蒸镀法等公知方法在该硅基板上形成白色EL元件之后,通过CVD法将氮化硅作为密封层实施覆盖而形成了有机EL元件基板(图1的发光元件基板14)。
接下来,按照下述要领制作着色组成物。
[着色组成物的制作]
(1)黑色着色组成物
用于着色组成物的着色剂使用了下面的材料。
蓝色用颜料:C.I.Pigment Blue 15:6
(“トーヨーカラー株式会社”制LIONOL BLUE ES)
紫色用颜料:C.I.Pigment Violet 23
(“トーヨーカラー株式会社”制LIONOGEN VIOLET RLj)
黄色用颜料:C.I.Pigment Yellow 139
(“BASF社”制PALIOTOL Yellow L 2146HDj)
利用各颜料制作了黑色的着色树脂组成物。
·黑色着色材科
在均匀地对下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由砂磨机实施了5小时的分散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制作了黑色颜料的分散体。
蓝色颜料:C.I.Pigment Blue 15:6 11重量份
紫色颜料:C.I.Pigment Violet 23 11重量份
黄色用颜料:C.I.Pigment Yellow 139部6重量份
丙烯酸清漆(固态成分20%)170重量份
然后,在均匀地对上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获得了黑色着色材料(BLK-1)。
利用该着色材料,使用其他成分(树脂、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以及溶剂)以表1记载的配合而制作了黑色的感光性着色组成物(BLKR-1)。
(2)红色着色组成物
对于用于红色着色组成物的着色材料而使用下面的材料。
红色用颜料:C.I.Pigment Red 254
(“BASF社”制“イルガーフォーレッド(Irgaphor Red)”B-CF)
黄色用颜料:C.I.Pigment Yellow 139
(“BASF社制Paliotrol Yellow L 2146HD)
利用各颜料而制作了红色的着色树脂组成物。
·红色着色材料
在均匀地对下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由砂磨机实施了5小时的分散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制作了红色颜料的分散体。
红色颜料:C.I.Pigment Red 254 78重量份
黄色颜料:C.I.Pigment Yellow 139 22重量份
丙烯酸清漆(固态成分20%)215重量份
然后,在均匀地对上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获得了红色着色材料(R-1)。
利用该着色材料,使用其他成分(树脂、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以及溶剂)以表1记载的配合而制作了红色的感光性着色组成物(RR-1)。
(3)绿色着色组成物
对于用于红色着色组成物的着色材料而使用下面的材料。
绿色用颜料:C.I.Pigment Green 58
(“DIC社”制FASTOGEN GREEN A110)
黄色用颜料:C.I.Pigment Yellow 185
(“BASF社”制Palitrol Yellow L1155)
利用各颜料而制作了绿色的着色树脂组成物。
·绿色着色材料
在均匀地对下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由砂磨机实施了5小时的分散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制作了绿色颜料的分散体。
绿色颜料:C.I.Pigment Green 58 65重量份
黄色颜料:C.I.Pigment Yellow 185 35重量份
丙烯酸清漆(固态成分20%)215重量份
然后,在均匀地对上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获得了绿色着色材料(G-1)。
利用该着色材料,使用其他成分(树脂、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以及溶剂)以表1记载的配合而制作了绿色的感光性着色组成物(GR-1)。
(4)蓝色着色组成物
对于用于蓝色着色组成物的着色材料而使用下面的材料。
蓝色用颜料:C.I.Pigment Blue 15:6
(“トーヨーカラー株式会社”制LIONOL BLUE ES)
紫色用颜料:C.I.Pigment Violet 23
(“トーヨーカラー株式会社”制LIONOGEN VIOLET RLj)
利用各颜料而制作了蓝色的着色树脂组成物。
·蓝色着色材料
在均匀地对下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由砂磨机实施了5小时的分散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制作了蓝色颜料的分散体。
蓝色用颜料:C.I.Pigment Blue 15:6 63重量份
紫色用颜料:C.I.Pigment Violet 23 37重量份
丙烯酸清漆(固态成分20%)215重量份
然后,在均匀地对上述组成的混合物进行了搅拌混合之后,利用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而获得了蓝色着色材料(B-1)。
利用该着色材料,使用其他成分(树脂、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以及溶剂)以表1记载的配合而制作了蓝色的感光性着色组成物(BR-1)。
[表1]
Figure BDA0004205606850000101
[滤色片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作]
在制作的有机EL元件基板的密封层上,以使得固化后的膜厚达到0.1μm的方式利用旋涂机涂敷平坦化膜用的透明树脂组成物。然后,利用加热炉以100℃加热1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了平坦化膜(图1中省略图示)。
接下来,在平坦化膜上,以使得固化后的膜厚达到0.5μm的方式利用旋涂机涂敷黑色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借助具有期望的图案的光掩模,经由紫外线曝光、碱显影、水洗以及干燥工序而预形成了将LED元件的非点亮部分(或者非发光部分)覆盖。然后,利用加热炉以80℃加热10分钟使其固化,由此形成了遮光层(或者BM:黑色矩阵)。
接下来,从遮光层之上,以使得固化后的膜厚达到1.0μm的方式利用旋涂机涂敷绿色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借助具有期望的图案的光掩模,经由紫外线曝光、碱显影、水洗以及干燥工序而预形成了像素尺寸为2.4μm×2.4μm的绿色层(G)。然后,利用加热炉以80℃加热10分钟使其固化,由此形成了绿色层(G)。
接下来,与绿色层(G)的形成相同地,以使得固化后的膜厚达到1.0μm的方式利用旋涂机涂敷红色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借助具有期望图案的光掩模,经由紫外线曝光、碱显影、水洗以及干燥工序而预形成了像素尺寸为2.4μm×2.4μm的红色层(R)。然后,利用加热炉以80℃加热10分钟使其固化,由此形成了红色层(R)。
接下来,与绿色层(G)的形成相同地,以使得固化后的膜厚达到1.0μm的方式利用旋涂机涂敷红色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借助具有期望图案的光掩模,经由紫外线曝光、碱显影、水洗以及干燥工序而预形成了像素尺寸为2.4μm×2.4μm的蓝色层(B)。然后,利用加热炉以80℃加热10分钟使其固化,由此形成了蓝色层(B),由此完成滤色片的形成。
并且,在滤色片上利用密封剂“ストラクトポンドXMF-T-107”(STRUCTBOND XMF-T-107)(“住友化学社”制)与罩玻璃贴合,由此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对比例1>
除了未形成遮光层、以及将滤色片的红色层、绿色层、蓝色层的厚度设为1.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
<颜色再现性评价>
将实施例1以及1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彼此相邻地设置,分别在同时进行了仅以红色显示、仅以绿色显示、以及仅以蓝色显示时,通过目视对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鲜艳度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显然,实施例1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为鲜艳的红色、绿色、蓝色。因此,可知实施例1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颜色再现性优异。可以认为其原因在于,将遮光层的形成位置设为更靠近发光元件的位置,由此能够更多地对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的倾斜射出的光进行遮挡,能够减少从相邻的像素通过的光而能够抑制混色。
参照图3及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此后的说明中,对与已经说明的结构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的示意剖面图。有机EL显示装置30只有取代遮光层15而具有遮光层5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遮光层50的俯视形状与遮光层15大致相同,但与遮光层50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剖面(宽度方向剖面)的形状大不相同。
在图4中放大示出了遮光层50的上述剖面的剖面形状。遮光层50从密封层7侧起具有下部53、中间部52以及上部51。
剖面形状的上部51的上表面为宽度方向中间部最高的曲面状,更具体而言,为近似半球状。
剖面形状的中间部52为从与上部51的边界部趋向下部53逐渐减小宽度的锥状(下面,称为“倒锥状”)。
剖面形状的下部53为从相对于中间部52的边界部趋向密封层7逐渐增大宽度的锥状(下面,称为“正锥状”)。
中间部52的宽度尺寸在与上部51的连接部处最大,其值W1(中间部的最大宽度、上部的最大宽度)与上部51的最大宽度尺寸大致相同。
中间部52的宽度尺寸在与下部53的连接部处最小,其值W2(中间部的最小宽度)与下部53的最小宽度尺寸大致相同。
下部53的宽度尺寸在与密封层7接触的下端部处最大,其值W3(下部的最大宽度)小于上述W1。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有效地遮挡从发光元件射出的斜射光。并且,通过具有具备上述结构的遮光层50,实现下面的作用效果。
首先,上部51的上表面具有凸状曲面的剖面形状,由此在形成遮光层50之后在涂敷成为滤色片25的着色树脂组成物时难以残留于遮光层50上,使得液状的组成物适当地流入遮光层的开口部。其结果,提高着色树脂组成物的涂敷性。
接下来,中间部52为倒锥状,并且下部53的最大宽度尺寸W3小于上述W1,从而遮光层的开口尺寸在接近发光元件的下侧处更大。其结果,能够将发光元件的光更多地向滤色片25引导,能够提高光取出效率。
并且,下部53为正锥状,从而与宽度方向尺寸未变化的笔直形状对比,与密封层7的接触面积增大。其结果,与密封层7的贴合性得到提高,适当地抑制从密封层7的剥离等。
如果利用黑色的光反应性抗蚀剂,则能够简便地制作遮光层50。
首先,将光反应性抗蚀剂涂敷于密封层7上而形成抗蚀剂层。
接下来,利用与遮光层50的俯视形状对应地实现了图案化的掩模对该抗蚀剂层进行曝光。此时,与掩模开口的周缘部相比在中央部处,使抗蚀剂固化的光线(例如波长为365nm的i线等)被更强地照射。其结果,抗蚀剂在掩模开口中央部处充分固化,另一方面,在周缘部处有效程度略微减弱。如果使其显影,则抗蚀剂层上表面中的掩模开口周缘部附近相对较多地被去除的结果,上部51的上表面变为凸状的球面。
抗蚀剂为黑色,因此越接近抗蚀剂层的下部则光线的到达量越少。因该原因、以及与周缘部相比而中央部处光更强,由此中间部的宽度方向尺寸随着接近下端而逐渐减小。其结果,中间部52为倒锥状。并且,在显影工序中,因显影液的表面张力等而在遮光层的下端附近产生显影液未充分到达的现象。其结果,下部53为正锥状。
通过以上顺序能够制造遮光层50。可以根据需要而实施后烘焙。作为上述黑色的光反应性抗蚀剂的优选例,能举出日本特开2020-71433号记载的感光性着色组成物。该组成物在小于或等于100℃的较低温度下固化,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将OLED密封的层上直接形成遮光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几乎不会对位于其下方的OLED造成伤害而进行后烘焙。
为了适当地发挥上述各种效果,将遮光层的剖面形状设为规定方式较为有效。
关于由上部51带来的效果,优选上部51的上表面的曲率半径r(参照图4)大于或等于上述W1的0.3倍而小于或等于0.6倍。
关于由中间部52带来的效果,优选上述W2大于或等于W1的0.4倍而小于或等于0.6倍。
关于由下部53带来的效果,优选上述W3大于或等于W1的0.5倍而小于或等于0.7倍,并且大于W2。
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
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BLKR-1以不同的条件进行曝光及显影,由此制作了具有上部、中间部以及下部的遮光层。其他方面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而制作了实施例2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
将实施例2所涉及的有机EL显示装置裁断而形成遮光层的宽度方向剖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拍摄。利用获取到的多个图像对遮光层的剖面形状的各部分尺寸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上部上表面的曲率半径r大于或等于W1的0.33倍而小于或等于0.53倍。
·W2大于或等于W1的0.47倍而小于或等于0.53倍。
·W3大于或等于W1的0.59倍而小于或等于0.69倍。
如上所述,能够确认可以实际制造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光层。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还包含未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结构的变更、组合等。下面举例示出几个变更,这些并非全部变更例,也可以进行除此以外的变更。可以适当地组合大于或等于2个的上述变更。
·在图3中示出了遮光层的上端与滤色片的上端处于同等程度的高度的例子,但这并非必不可少,只要遮光层的发光元件侧的面处于与滤色片的发光元件侧的面相同的位置、或者更接近发光元件即可。因此,可以如图5所示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A那样设置比滤色片25更低的遮光层50A。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光层以及滤色片不限定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直接形成于发光元件基板上。例如,可以准备由树脂薄膜等构成的基材,在该基材上设置遮光层以及着色像素。这种滤色片基板通过粘接剂等与发光元件基板接合,由此能够作为除了有机EL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的结构部件而使用。此时,如果遮光层遍及滤色片的厚度方向,则即使遮光层的上部侧、下部侧的任一者朝向光源侧,也能够实现大致相同的斜射光遮挡效果。关于上述滤色片基板,在制造过程中发光元件未处于附近,因此作为遮光层的材料,还能够无问题地使用在高温下进行后烘焙的黑色抗蚀剂。
标号的说明
1玻璃基板
2着色像素(红色)(红色着色像素)
3着色像素(绿色)(绿色着色像素)
4着色像素(蓝色)(蓝色着色像素)
6树脂层
7密封层
8发光元件(红色)
9发光元件(绿色)
10发光元件(蓝色)
11发光元件
12驱动电路基板
13滤色片基板
14发光元件基板
15、50、50A遮光层
20、30、30A有机EL显示装置
25滤色片

Claims (10)

1.一种有机EL显示装置,其具有:发光元件基板,其在驱动电路基板上的规定的位置形成有发光元件,该驱动电路基板是在半导体基板形成驱动电路而得到的;以及滤色片,其在俯视时与发光元件基板的各发光元件对应的位置处至少具有红色着色像素、绿色着色像素以及蓝色着色像素,其中,
在俯视时,遮光层在不与所述发光元件重叠的位置处,跨越各着色像素的边界而形成,
在剖视时,所述遮光层的发光元件侧的面配置于与所述滤色片的发光元件侧的面相同的位置,或者配置于发光元件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遮光层的宽度方向剖面中的上表面为凸状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遮光层的宽度方向剖面中,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为随着趋向下方而宽度逐渐减小的倒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在上述遮光层的宽度方向剖面中,所述发光元件侧的下端部为随着接近所述发光元件而宽度逐渐增大的正锥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上述遮光层具有:
上部,其上表面为凸状的曲面;
倒锥状的中间部,其设置于所述上部的下方,随着趋向下方而宽度逐渐减小;以及
正锥状的下部,其设置于所述中间部的下方,随着接近所述发光元件而宽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中间部的宽度方向的最大尺寸的0.3倍而小于或等于0.6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部的最小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中间部的最大宽度的0.4倍而小于或等于0.6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上部的最大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的最大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部的最大宽度的0.5倍而小于或等于0.7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滤色片之间还具有密封层,
所述遮光层的一部分埋入于所述密封层。
CN202180074099.8A 2020-11-18 2021-11-17 有机el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3685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1587 2020-11-18
JP2020191587 2020-11-18
PCT/JP2021/042207 WO2022107799A1 (ja) 2020-11-18 2021-11-17 有機el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8551A true CN116368551A (zh) 2023-06-30

Family

ID=8170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4099.8A Pending CN116368551A (zh) 2020-11-18 2021-11-17 有机el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2571A1 (zh)
EP (1) EP4250275A1 (zh)
JP (1) JPWO2022107799A1 (zh)
CN (1) CN116368551A (zh)
TW (1) TW202232146A (zh)
WO (1) WO20221077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2992B2 (ja) * 2005-09-30 2012-07-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用塗工液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基板、なら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0027265A (ja) * 2008-07-16 2010-02-04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6439255B2 (ja) * 2014-02-27 2018-12-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52143A (ja) * 2015-02-18 2016-08-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8041031A (ja) * 2016-09-09 2018-03-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8116200A (ja) * 2017-01-19 2018-07-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19133052A (ja) * 2018-02-01 2019-08-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マイクロディスプレイ
WO2020053692A1 (ja) * 2018-09-14 2020-03-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7128087B2 (ja) 2018-11-02 2022-08-30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感光性着色組成物、ブラックマトリックス、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7254624B2 (ja) 2019-05-23 2023-04-10 Tvs Regza株式会社 視聴履歴分析方法および視聴履歴分析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7799A1 (ja) 2022-05-27
EP4250275A1 (en) 2023-09-27
JPWO2022107799A1 (zh) 2022-05-27
TW202232146A (zh) 2022-08-16
US20230292571A1 (en)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2525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65245B2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10122660A (ja) 半導体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113800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912948A (zh) 黑色矩阵基板及具备黑色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KR101929276B1 (ko) 컬러 필터 및 표시 장치
CN116230834A (zh) 显示装置
KR20200121313A (ko) 풀 컬러 led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00115537A (ko) 풀 컬러 led 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6368551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US20230135035A1 (en) Color filters and display devices
JP5958245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58244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50236B2 (en) Color filter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2802832B (zh) 微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88405B (zh) 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及彩色滤光片
JP2022011076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20593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2203284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802974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22124092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12619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582417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オン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KR20230123055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02768B1 (ko) 반사형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