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8041A - 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68041A CN116368041A CN202180069766.3A CN202180069766A CN116368041A CN 116368041 A CN116368041 A CN 116368041A CN 202180069766 A CN202180069766 A CN 202180069766A CN 116368041 A CN116368041 A CN 1163680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on chamber
- trunk
- side protection
- thickness
- occup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为了实现一种降低侧面安全气囊的容积及厚度,并使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流通,以发挥侧面安全气囊的乘员约束性能的安全气囊装置,在安全气囊装置(10)中,膨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具备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以及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一体化的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在膨胀完成状态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在与从乘员(5)的肩部(5s)斜下方延伸的状态的上臂部(5a)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由凹部或贯通孔构成的厚度抑制部(15)。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形成有:上侧流路,其供膨胀气体经由厚度抑制部(15)的上方部分,并流向厚度抑制部(15)的前方部分;下侧流路,其供膨胀气体经由厚度抑制部(15)的后方部分,并流向厚度抑制部(15)的下方部分,同时从上侧流路分支的膨胀气体流入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侧方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具备侧面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等对车辆施加冲击时,从侧方覆盖乘员的躯干部等而膨胀展开。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种安全气囊装置。在该安全气囊装置中,安全气囊主体内的膨胀空间由横向划分部划分为下膨胀室和上膨胀室。横向划分部通过连接(系带)构成安全气囊的两主体布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之间而进行划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270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侧面安全气囊在扩大保护区域的情况下,即,在侧视图面积增大的情况下,侧面安全气囊的容积增加,进而由充气器产生的膨胀气体的所需量增加。另外,膨胀展开所需的时间也变长。而且,由于侧面安全气囊的厚度增加,因此侧面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的过程中容易与车辆的内壁发生干涉,有可能对膨胀展开产生障碍。在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中,虽然通过线状延伸的横向划分部使容积及厚度稍微降低,但在扩大保护区域的情况下还不能说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降低侧面安全气囊的容积及厚度,并使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流通,以发挥侧面安全气囊的乘员约束性能。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注意到,通过在侧面安全气囊中与乘员的上臂部相对的区域设置凹部或贯通孔,能够确保乘员约束性能,并且能够降低侧面安全气囊的容积及厚度。而且,根据该构思,本发明是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具备:侧面安全气囊,其用于保护落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充气器,其喷射使侧面安全气囊膨胀的膨胀气体,膨胀展开完成后的膨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具备: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其从侧方覆盖乘员的躯干部;头部侧面保护腔室,其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一体化而从侧方覆盖乘员头部,在膨胀完成状态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中,在与从乘员肩部斜下方延伸的状态的上臂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由凹部或贯通孔构成的厚度抑制部,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中形成有:上侧流路,其供来自配置在厚度抑制部的后侧的充气器的膨胀气体经由厚度抑制部的上方部分,并流向厚度抑制部的前方部分;下侧流路,其供膨胀气体经由厚度抑制部的后方部分流向厚度抑制部的下方部分,同时从上侧流路分支的膨胀气体流入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
本发明也可以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内部设置气体引导件,该气体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件,其配置在厚度抑制部的上方部分而形成上侧流路;第二引导件,其配置在厚度抑制部的后方部分而形成下侧流路。
本发明的第一引导件也可以在中途分支并与头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
本发明的气体引导件也可以在厚度抑制部的外周部分固定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
本发明的膨胀完成状态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也可以具有:肩部侧面保护腔室,其从侧方覆盖乘员的肩部;腰部侧面保护腔室,其从侧方覆盖乘员的腰部,厚度抑制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肩部侧面保护腔室和腰部侧面保护腔室之间的区域上。
本发明也可以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下侧部分设置流通限制部,其用于阻止或妨碍膨胀气体从厚度抑制部的下方部分向流入到厚度抑制部的前方部分。
在本发明中,使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的头部用流路也可以与头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后部连接。
本发明在侧面安全气囊中,也可以在头部用流路的前侧设置连接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之间的非膨胀片部。
本发明还可以具备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外侧仅对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中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进行约束的带。
本发明也可以在侧面安全气囊的上部设置非膨胀片部,将带插穿至形成于片部的插穿孔。
本发明还可以具备前方保护腔室,该前方保护腔室安装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前部,并与该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前方覆盖乘员。
在本发明中,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内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将前方保护腔室和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的连通部,也可从非连通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
在本发明中,具备将前方保护腔室接合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前部内侧的接合部,在膨胀完成状态下,接合部也可相对于上下方向,在越靠下侧越接近所述乘员的躯干部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在本发明中,接合部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的情况下,与落座于座椅的正规位置的乘员的躯干部向前方倒下而头部与前方保护腔室相碰撞时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形成有由凹部或贯通孔构成的厚度抑制部。因此,与没有厚度抑制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侧面安全气囊的容积及厚度。另外,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分为上侧流路和下侧流路而流动。在上侧流路中,膨胀气体经由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中的厚度抑制部的上方部分流向厚度抑制部的前方部分。另外,从上侧流路分支的膨胀气体流入头部侧面保护腔室。在下侧流路中,膨胀气体经由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中的厚度抑制部的后方部分流向厚度抑制部的下方部分。在侧面安全气囊中,利用厚度抑制部形成膨胀气体顺畅地流动的流路,使得膨胀展开从需要早期约束乘员的部位开始进行。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降低侧面安全气囊的容积及厚度的同时,使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流通,以发挥侧面安全气囊的乘员约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完成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完成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完成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乘员落座在设置有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座椅上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关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一方的侧面安全气囊,在将前方保护腔室重叠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之前的侧面安全气囊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设置有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气囊装置的座椅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收纳状态的主视图(座椅内部的主视图)。
图8是将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a)是将实施方式一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A-A截面图。
图10(a)是将实施方式一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的B-B截面图。
图11是从斜前方观察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完成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将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一对侧面安全气囊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前方保护腔室的接合部的延伸方向,与乘员的头部同前方保护腔室发生碰撞时的头部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的头部与前方保护腔室发生碰撞的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所谓“乘员”是指以正面碰撞试验用的假人(Hybrid III AM50/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协会]的标准“49CFR Part572 Subpart E及0”中规定的正面碰撞试验用假人)为依据,具有相当于美国的平均男性的体格的“乘员”,大致尺寸为身高175cm、座高88cm、体重78kg。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上”、“上侧”有时是指落座在设置于车辆上的座椅1的正规位置上的乘员5的头部方向,所谓“下”、“下侧”有时是指乘员5的脚下方向。另外,所谓“前”、“前侧”有时是指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的乘员5的正面方向,所谓“后”、“后侧”有时是指乘员5的背面方向。另外,所谓“左”、“左侧”有时是指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上的乘员5的左手方向,所谓“右”、“右侧”有时是指乘员5的右手方向。另外,所谓“正规位置”,是指在座椅1的座垫2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乘员5的背部在上下范围上与靠背部(座椅靠背)3相接触的位置。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是安全气囊装置10,该安全气囊装置10具备: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其在汽车等车辆发生碰撞时等之际,对落座于座椅1的乘员5进行保护;充气器13,其在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上各设置一个。充气器13喷射使侧面安全气囊11、12膨胀的膨胀气体。
在此,如图4所示,搭载安全气囊装置10的座椅1具有座垫2和靠背部3。在靠背部3的上端部经由棒状的支承构件6安装有头枕4。图4示出系有安全带7的乘员5落座于正规位置的状态。另外,座椅1中,靠背部3和头枕4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包括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和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2而构成,该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设置在靠近座椅1用的车门的近侧,该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2设置在远离座椅1用的车门的远侧。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及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2形成为左右对称。以下,将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及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2的一并进行说明。
「关于膨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
参照图1~图3对完成膨胀展开的状态(以下称为“膨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进行说明。另外,图1~图3是示出刚从近侧(图1的右侧)向箭头的方向受到碰撞后的状态的图,至于膨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和乘员5的位置关系则将乘员5落座于正规的位置来进行说明。
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具备: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其从侧方覆盖乘员5的躯干部;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其形成为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一体化,并从侧方覆盖乘员5的头部5h。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腔室”是指不仅包含内部空间,还包含形成其内部空间的基布的袋体(气囊垫部)。
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是在侧视图中面积比较大的袋体。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后端部固定在靠背部3的座椅框架1a(参照图7)的侧部,从靠背部3的侧部向前侧斜上方延伸。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后部具有覆盖从乘员5的肩部5s到腰部(骨盆部)5w的范围的高度。另外,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前部具有覆盖从乘员5的头部5h的下部到腹部5ab的范围的高度。在侧面视图中,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前端位于座垫2的前端的稍后侧。
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在与从乘员5的肩部5s朝向腹部5ab的侧方(正侧面的位置)的斜下方延伸的状态下的上臂部5a(例如,握住方向盘的状态下的上臂部5a)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由贯通孔构成的厚度抑制部15。厚度抑制部15具有上臂部5a的至少一部分嵌入的大小,优选靠近肘部的区域嵌入的大小。当靠近肘部的区域被用力按压时,胸部会被肘部用力按压,因此胸部的挠曲会恶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优选在靠近肘部的区域设置厚度抑制部15。在侧面视图中,厚度抑制部15从肩部5s的附近向前侧斜下方延伸至腹部5ab(或腰部5w)。厚度抑制部15与靠背部3的前面大致平行地延伸。
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如图2所示,在被由膨胀气膨胀的区域包围的岛状之处,设置有厚度抑制部15。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具备:第一气囊垫部21,其由厚度抑制部15的前方部分构成;第二气囊垫部22,其由厚度抑制部15的上方部分构成;第三气囊垫部23,其由厚度抑制部15的后方部分构成;第四气囊垫部24,其由厚度抑制部15的下方部分构成。
第一气囊垫部21是第一~第四气囊垫部21~24中容积最大的部分。第一气囊垫部21是用于在乘员5的斜前方及侧方对躯干部进行约束的部分。在第一气囊垫部21的前部安装有从前方对乘员5进行保护的前方保护腔室27。
第二气囊垫部22相当于用于在乘员5的侧方对肩部5s进行约束的肩部侧面保护腔室。在第二气囊垫部22的上端部一体化而形成有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第三气囊垫部23相当于用于在乘员5的侧方对腹部5ab的背侧进行约束的腹部侧面保护腔室。第三气囊垫部23形成为纵长的管状。第四气囊垫部24相当于用于在乘员5的侧方对腰部5w进行约束的腰部侧面保护腔室。第四气囊垫部24形成为弯曲的管状。厚度抑制部15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肩部侧面保护腔室22和腰部侧面保护腔室24之间的区域上。
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上部的后侧连接有收容充气器13的充气器收容部14。充气器13配置在厚度抑制部15的后侧。充气器13使用筒型的充气器。另外,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后部的上侧部分收纳有引导从充气器13喷射的膨胀气体的气体引导件16(参照图5)。关于气体引导件16的详细情况将于后述。
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位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上侧。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和上下方向的尺寸都比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小。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形成为横长形状。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在侧视图中从侧方覆盖乘员5的头部5h的至少一部分。
前方保护腔室27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第一气囊垫部21的前部的内表面相连接。前方保护腔室27形成为纵长形状。前方保护腔室27具有与第一气囊垫部21的前部相同程度的高度。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以堵塞一对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之间的间隙(前侧的间隙)的方式膨胀展开(参照图1及图3)。
「关于平置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
接着,参照图5及图6,对将未膨胀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展开而平置在平坦面上的状态(以下称为“平置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在平置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说明中,将在膨胀完成状态下成为前侧的前方保护腔室27侧称为“内侧”,将在膨胀完成状态下成为后侧的充气器13侧称为“外侧”。另外,在膨胀完成状态下成为乘员5侧的一侧称为“里面侧”,其相反侧称为“表面侧”。图5及图6是从里面侧观察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图。在图5及图6中,粗线的虚线表示缝制部位。但是,在图5中,由带41、42或前方保护腔室27覆盖的缝制部位,用细的虚线来表示。
如图5所示,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左右对称地形成。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是在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两块基布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缝制外周部等规定部位而构成的袋体。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具有: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其在靠外的位置形成有厚度抑制部15;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其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一体化;前方保护腔室27,其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内侧部分的里面相重叠。
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从外侧朝向内侧向斜上方延伸。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与厚度抑制部15的外侧的第三气囊垫部23相比,厚度抑制部15的内侧的第一气囊垫部21在左右方向的长度长。厚度抑制部15的上侧的第二气囊垫部22和厚度抑制部15的下侧的第四气囊垫部24的高度为相同程度。
厚度抑制部15是相对于上下方向稍微倾斜的向内侧斜下方延伸的贯通孔。厚度抑制部15的外周中的外侧部分与第三气囊垫部23的外侧端大致平行地延伸。厚度抑制部15的外周中的内侧部分的下部稍微向内侧膨胀。在图5中,厚度抑制部15中高度最高的位置的高度H1是在相同的左右位置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高度(内部空间的高度)H2的一半左右。高度H1例如优选为高度H2的三分之一以上,也可以比图5低。另外,高度H1也可以比图5高。
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上部的外侧连接有充气器收纳部14。另外,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外侧部分的上部的内部收纳有气体引导件16。在图5及图6中,为了明示气体引导件16的设置范围,在气体引导件16上附加阴影。气体引导件16从充气器收纳部14向内侧延伸。
气体引导件16是下游侧分枝的管状流路。气体引导件16具有:上游部19,其位于充气器13的喷射口侧;第一引导部17及第二引导部18,其从上游部19分支为两个。另外,气体引导件16一体形成有第一引导部17和第二引导部18,但第一引导部17和第二引导部18也可以分体形成。
第一引导部17配置在第二气囊垫部22的内部。第一引导部17具有前侧出口17a,其为供给第一气囊垫部21的膨胀气体的出口。另外,第一引导部17在前侧出口17a的上游侧的位置具有上侧出口17b,其为供给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膨胀气体的出口。第一引导部17在中途分支并与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相连通。另一方面,第二引导部18配置在第三气囊垫部23的内部上。第二引导部18具有下侧出口18a,其为供给第四气囊垫部24的膨胀气体的出口。
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通过第一引导部17形成来自充气器13的膨胀气体经由第二气囊垫部22流向第一气囊垫部21的上侧流路。另外,通过第一引导部17,也形成膨胀气体从上侧流路分支而流入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头部侧流路。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引导部18而形成供膨胀气体经由第三气囊垫部23向第四气囊垫部24流动的下侧流路。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来表示膨胀气体的流动。
气体引导件16在厚度抑制部15的外周部分15a,固定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上。在外周部分15a中,气体引导件16与构成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两块基布一起被缝制。
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下侧部分,设置有阻止膨胀气体从第四气囊垫部24向第一气囊垫部21流入的流通限制部37。流通限制部37是通过将从厚度抑制部15的外周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外周以线状缝制上述两块基布进行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另外,流通限制部37也可以构成为,其阻碍膨胀气体从第四气囊垫部24向第一气囊垫部21流入。在这种情况下,流通限制部37例如可以使用在第四气囊垫部24的内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裂开的裂缝,也可以使用使从第四气囊垫部24向第一气囊垫部21的流路面积变窄的结构。另外,也可以不设置流路限制部37。
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在厚度抑制部15上方的位置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连通。使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连通的头部用流路30a,从下侧与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外侧部分(膨胀完成状态下为后部)相连接。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从头部用流路30a侧沿着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上端部向内侧延伸。在侧面安全气囊11、12中,在头部用流路30a的内侧(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为前侧)设置有连接躯干侧面保护腔室20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之间的非膨胀片部35。
前方保护腔室27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一体形成。即,前方保护腔室27由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相同的两块基布构成。图6表示将前方保护腔室27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重叠之前的侧面安全气囊11展开而平放在平坦面上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前方保护腔室27在折返部26折返而重叠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内侧部分的里面。
前方保护腔室27例如通过长圆状的接合部28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相接合。在接合部28内设有使前方保护腔室27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相连通的多个连通部29。各连通部29由通气孔构成,其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内压超过规定值时从非连通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另外,连通部29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
在此,安全气囊装置10还包括,第一带41和第二带42,其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外侧仅对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中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进行约束。各带41、42跨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和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2而设置。另外,在图1~图3中,在各带41、42上附加阴影。
在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上部,在上述的片部35上形成有使第一带41插穿的第一插穿部31和使第二带42插穿的第二插穿部32。各带41、42经过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里面侧,且经过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表面侧而插穿各插穿部31、32。在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下部形成有使第一带41插穿的第三插穿部33。各带41、42例如通过固定部41a、42a固定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表面侧。两条带41、42的两端部40彼此相互固定。
「关于侧面安全气囊的收纳及对座椅的固定」
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以折叠的状态收纳在座椅1的靠背部3的侧部(参照图7)。在将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收纳在靠背部3时,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后端部使用接头等固定件(省略图示)固定在座椅框架la上。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在各充气器收纳部14中也通过螺柱(省略图示)固定在座椅框架la上。螺柱插穿充气器收纳部14的插穿孔,将充气器13和侧面安全气囊11、12固定在座椅框架la上。
两条带41、42的两端部40分别固定在左右的支承构件6(或座椅框架la的上端部)上。并且,各带41、42的两端部40之间沿着靠背部3的座椅框架la的外周形状延伸,穿过座垫2的内部(或下侧)。在靠背部3的侧部,各带41、42在插穿部31、32的上侧经过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内侧,在插穿部31、32的下侧经过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外侧。另外,各带41、42不固定在座垫2上。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等对车辆施加冲击时,接收到来自传感器的信号的各充气器13喷射膨胀气体,由此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膨胀展开。在此,在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上,作为厚度抑制部15形成有比较大的贯通孔。在厚度抑制部15的外周,上述两块基布被缝合而厚度变薄。因此,与没有厚度抑制部15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容积及厚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来自充气器13的膨胀气体在气体引导件16分支为第一引导部17和第二引导部18。通过第一引导部17,能够在早期向保护乘员5的肩部5s的第二气囊垫部22和其前侧的第一气囊垫部21供给膨胀气体。通过第二引导部18,能够在早期向保护乘员5的腰部5w的第四气囊垫部24供给膨胀气体。通过气体引导件16,能够形成一种膨胀气体的流路,使得膨胀展开动作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从需要乘员5的早期约束的部位开始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气体引导件16加强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的厚度抑制部15的周围。另外,由于气体引导件16固定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上,因此在为了收纳侧面安全气囊11、12而折叠时不易产生气体引导件16的位置偏移,而且在膨胀气体流通时气体引导件16也不会发生乱动。因此,能够使膨胀气体顺畅地流动。另外,由于在气体引导件16上设置有向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开口的上侧出口17b,所以膨胀气体也能够顺畅地流向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乘员5的上臂部5a相对的厚度抑制部15。厚度抑制部15具有上臂部5a的至少一部分嵌入的大小,例如具有上臂部5a中的肘侧的部分至少嵌入的大小。在此,当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强力按压靠近肘部的区域时,则胸部会被肘部强力按压,因此胸部挠曲会恶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分别降低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作用于上臂部5a的按压力以及与其相伴的胸部的挠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连通的头部用流路30a,与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后部相连接,因此能够向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顺畅地供给膨胀气体。另外,由于头部用流路30a为比较窄的流路,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向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供给膨胀气体而导致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膨胀展开变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阻止或妨碍膨胀气体从厚度抑制部15的下方部分向厚度抑制部15的前方部分流入的流通限制部37,因此能够尽早完成保护腰部5w的第四气囊垫部24的膨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前部安装有前方保护腔室27,所以能够对安全气囊装置10赋予前突保护性能。另外,由于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与前方保护腔室27的连通部29中使用了通气孔,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由于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向前方保护腔室27供给膨胀气体而导致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膨胀变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侧面安全气囊11、12中头部用流路30a的前侧设置有片部35,所以能够使膨胀完成状态下的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位置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外侧约束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带41、42,因此能够提高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乘员约束性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形成于片部35的插穿部31、32等中插穿有带41、42,因此能够防止带41、42的位置偏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各带41、42未固定在座垫2上,所以当乘员5与一方的侧面安全气囊11、12相碰撞时,各带41、42在座垫2内滑动。由此,能够使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与乘员5的动作相应而一体地动作。另外,如图3所示,由于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前后重合,因此能够提高前突保护性能。
「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8所示,使用圆板型的充气器113。充气器113配置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后部的上侧部分。
「实施方式一的第二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厚度抑制部115不是由贯通孔构成,而是由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与周围相比凹陷的凹部构成。此时,如图9所示,厚度抑制部115可以由非膨胀部来构成。该非膨胀部是由缝制部53将构成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两块基布51、52,在该区域的整个周围上相互结合而从膨胀区域划分的部分。
「实施方式一的第三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厚度抑制部125与第二变形例相同,由凹部而构成。但是,厚度抑制部125由以膨胀完成状态下的厚度比周围薄的方式被限制的膨胀部而构成。在厚度抑制部125中,如图10所示,通过连接在两块基布51、52之间的系带54,限制膨胀完成状态下的厚度。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气体引导件16的第二引导部18延伸到上述实施方式的流路限制部37的位置。第二引导部18跨第三气囊垫部23和第四气囊垫部24而设置。此时,膨胀气体可以从后方流入构成厚度抑制部125的膨胀部,也可以从前方流入膨胀气体。
く实施方式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安全气囊装置10,其具备:一对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其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侧方覆盖乘员5的躯干部5b;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其在膨胀完成状态下安装在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前部的内侧,并从前方覆盖乘员5;充气器113,其喷射使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及前方保护腔室27膨胀的膨胀气体。在安全气囊装置10中,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前部的内侧设有接合前方保护腔室27的接合部28(参照图12及图13)。接合部28在膨胀完成状态下,相对于上下方,而在越靠下侧越接近乘员5的躯干部5b而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接合部28的延伸方向为,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的情况下,与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的乘员(上述AMSO)5的躯干部5b向前方倒下而头部5h与前方保护腔室27相碰撞时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除了正交的方向之外,还包括相对于正交的方向的±5度的范围的方向。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形成为一体化。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及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构成侧面安全气囊11、12。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左右对称地形成。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也左右对称地形成。
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后端部固定在靠背部3的座椅框架(省略图示)的侧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靠背部3的侧部向前方延伸。另外,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也可以在与从乘员5的肩部5s斜下方延伸的状态的上臂部5a相对的区域,形成由凹部或贯通孔构成的厚度抑制部15。而且,在该情况下,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也可以形成来自配置在厚度抑制部15的后侧的充气器113的膨胀气体经由厚度抑制部15的上方部分流向厚度抑制部15的前方部分的上侧流路,和膨胀气体经由厚度抑制部15的后方部分向厚度抑制部15的下方部分流动的下侧流路,并从上侧流路分支的膨胀气体流入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
安全气囊装置10还具备第一带41和第二带42,其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外侧对躯干侧面保护腔室20进行约束。各带41、42跨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和第二侧面安全气囊12而设置。另外,在图11中,在各带41、42上附加阴影。
图12是将侧面安全气囊11、12及前方保护腔室27展开而放置在平坦面上的平置状态的图。图12是从膨胀完成状态下成为乘员5侧的里面侧观察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的图。在图12中,将在膨胀完成状态下成为前侧的一侧记载为“内侧”,将在膨胀完成状态下成为后侧的一侧记载为“外侧”。充气器113设置在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外侧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器113与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变形例同样为圆板型,但也可以是筒型等其他类型。
如图12所示,前方保护腔室27由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不同的基布构成。前方保护腔室27从图12的状态反转,以接合部28彼此相互重叠的方式,载置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里面侧(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为乘员5侧),通过缝制等在接合部28的位置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相接合。接合部28由线状的缝制部构成,其将前方保护腔室27的一方的基布(表侧的基布)缝制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一方的基布(里面侧的基布)上。另外,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前方保护腔室27也可以由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相同的两块基布构成。
接合部28是俯视图中呈长圆状的缝制部,由两个半圆部和两个直线部构成。在接合部28内设置有使前方保护腔室27与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相连通的多个连通部29。另外,接合部28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
连通部29由始终开口的通气孔构成。另外,连通部29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也可以由在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内压超过规定值时从非连通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的通气孔构成。
这里,图13(a)~(c)是从座椅1的侧方观察膨胀完成状态的安全气囊装置10的示意图。图13(a)示出在乘员5为AFO5假人(身材矮小的成年女性的假人)的情况下,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的乘员5向前方倒下的情况。图13(b)示出在乘员5为AMO5假人(具有平均体格的成年男性的假人)的情况下,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的乘员5向前方倒下的情况。图13(c)示出在乘员5为AM95假人(身材高大的成年男性的假人)的情况下,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时,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的乘员5向前方倒下的情况。
接合部28例如在膨胀完成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座垫2的前部的正上方。另外,接合部28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例如在膨胀完成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从靠背部3的上端部到头枕4的中心高度的高度范围内,并且位于相对于靠背部3的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固定部位的高度的上侧。接合部28的倾斜角度,例如在膨胀完成状态下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10度~20度。接合部28的延伸方向为直线部的延伸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28在膨胀完成状态下,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在越靠近下侧越接近乘员5的躯干部5b而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在此,如果在接合部28在膨胀完成状态下,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在越靠下侧越远离乘员5的躯干部5b而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话,由于车辆的前方碰撞,乘员5的头部5h的中心与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的间隙附近发生碰撞时,乘员5对前方保护腔室27施加的力则向上侧逃逸,对各前方保护腔室27施加朝外的力,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有可能向外侧打开。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a)所示,在乘员5的头部5h中心与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的间隙附近发生碰撞时,由乘员5作用于前方保护腔室27的力难以向上侧逃逸。因此,对各前方保护腔室27难以发生朝外的力,能够抑制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向外侧打开,能够适当地对头部5h进行保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接合部28的延伸方向x(参照图13)是,在车辆发生前方碰撞的情况下,与落座于座椅1的正规位置的乘员(AM50假人)5的躯干部5b向前方倒下而头部5h与前方保护腔室27发生碰撞时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向外侧打开。另外,即使是在乘员5为比AM5O假人小的AFO5假人的情况(图13(a)的情况)下、或乘员5为比AM5O假人大的AM95假人的情况(图13(c)的情况)下,接合部28的延伸方向x也相对于上述头部5h的移动方向成为90°附近的角度。因此,无论体格大小,都能够抑制一对前方保护腔室27向外侧打开。
另外,在车宽较窄的车辆中,如图14(b)所示,存在近侧的第一侧面安全气囊11与门内饰板8相抵接,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左右不对称地展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乘员5的头部5h中心与近侧的接合部28的位置附近相碰撞。另外,在车辆的前方斜碰撞中,如图14(c)所示,乘员5倒向近侧的前方,与图14(b)相同,乘员5的头部5h的中心与近侧的接合部28的位置附近相碰撞。在这些情况下,由缝制部构成的接合部28能够适当地接住头部5h的碰撞。另外,在图14中,省略了头部侧面保护腔室30的记载,另外,乘员5仅记载了头部5h。
「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与上臂部5a相对的区域中的厚度抑制部15,例如可以由上下排列的多个凹部(非膨胀部、厚度被限制的膨胀部)或多个贯通孔构成,也可以由凹部和贯通孔的组合构成。在前者将凹部设为非膨胀部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非膨胀部之间形成从厚度抑制部15的后方向前方的气体流路,也可以不形成。另外,即使在形成气体流路的情况下,其高度也要降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在一对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中的一方形成厚度抑制部15。另外,也可以在一对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之间使厚度抑制部15的大小相异,并在膨胀完成状态下使一对第一气囊垫部21之间的厚度相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侧面安全气囊11、12左右对称地形成,但也可以左右非对称地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20的后部也可以覆盖从乘员5的肩部5s到腹部5ab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侧面安全气囊11、12通过缝制两块基布而形成,但也可以使用所谓的“一片式缝制(one-piece weaving)”技术而形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从侧方对乘员进行保护的安全气囊装置等。
符号说明
1…座椅 5…乘员
10…安全气囊装置
11…第一侧面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
12…第二侧面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
13…充气器 15…厚度抑制部
16…气体引导件 17…第一引导部
18…第二引导部 20…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
30…头部侧面保护腔室
Claims (14)
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具备,侧面安全气囊,其用于保护落座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充气器,其喷射使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膨胀的膨胀气体,其中,
膨胀展开完成后的膨胀完成状态的侧面安全气囊具备:
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其从侧方覆盖所述乘员的躯干部;
头部侧面保护腔室,其与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一体化而从侧方覆盖所述乘员的头部,
在所述膨胀完成状态的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中,在与从所述乘员的肩部斜下方延伸的状态的上臂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由凹部或贯通孔构成的厚度抑制部,
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中形成有:上侧流路,其供来自配置在所述厚度抑制部的后侧的所述充气器的所述膨胀气体经由所述厚度抑制部的上方部分,并流向该厚度抑制部的前方部分;下侧流路,其供所述膨胀气体经由所述厚度抑制部的后方部分流向该厚度抑制部的下方部分,同时从所述上侧流路分支的所述膨胀气体流入到所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内部设置气体引导件,该气体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件,其配置在所述厚度抑制部的上方部分而形成所述上侧流路;第二引导件,其配置在所述厚度抑制部的后方部分而形成所述下侧流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件在中途分支并与所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气体引导件在所述厚度抑制部的外周部分固定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膨胀完成状态的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具有从侧方覆盖所述乘员肩部的肩部侧面保护腔室以及从侧方覆盖所述乘员腰部的腰部侧面保护腔室,
所述厚度抑制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所述肩部侧面保护腔室和所述腰部侧面保护腔室之间的区域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下侧部分设置流通限制部,其阻止或妨碍膨胀气体从所述厚度抑制部的下方部分向所述厚度抑制部的前方部分流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使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所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的头部用流路,连接在所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后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中,在所述头部用流路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所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之间的非膨胀片部。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还具备带,其在所述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外侧仅对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和所述头部侧面保护腔室中的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进行约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上部设置非膨胀片部,
将所述带插穿至形成于所述片部的插穿孔。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还具备前方保护腔室,其安装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前部并与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在所述膨胀完成状态下从前方覆盖所述乘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内压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前方保护腔室和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连通的连通部,从非连通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躯干部侧面保护腔室的前部的内侧具备接合所述前方保护腔室的接合部,
在所述膨胀完成状态下,所述接合部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在越靠下侧越接近所述乘员的躯干部而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接合部的延伸方向为,在所述车辆发生前方碰撞的情况下,与落座于所述座椅的正规位置的乘员的躯干部向前方倒下而头部与所述前方保护腔室相碰撞时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84963 | 2020-11-05 | ||
JP2020184963 | 2020-11-05 | ||
JP2021-128177 | 2021-08-04 | ||
JP2021128177 | 2021-08-04 | ||
PCT/JP2021/038392 WO2022097459A1 (ja) | 2020-11-05 | 2021-10-18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68041A true CN116368041A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145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69766.3A Pending CN116368041A (zh) | 2020-11-05 | 2021-10-18 | 安全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11115B2 (zh) |
CN (1) | CN116368041A (zh) |
WO (1) | WO20220974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0118338A1 (de) * | 2020-07-10 | 2022-01-13 |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59136B2 (ja) * | 2007-08-09 | 2013-08-07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5035004B2 (ja) * | 2008-02-18 | 2012-09-26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6075935B2 (ja) * | 2011-02-28 | 2017-02-08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乗員保護装置及び乗員保護方法 |
JP2014133462A (ja) * | 2013-01-09 | 2014-07-2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CN107206956B (zh) * | 2014-12-10 | 2020-07-14 | Tk控股公司 | 气囊模块 |
DE102018103071B4 (de) * | 2017-11-15 | 2024-03-07 |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 Gassack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
JP7045478B2 (ja) * | 2018-10-15 | 2022-03-31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乗員拘束装置 |
-
2021
- 2021-10-18 JP JP2022560700A patent/JP741111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10-18 WO PCT/JP2021/038392 patent/WO202209745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0-18 CN CN202180069766.3A patent/CN11636804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2097459A1 (zh) | 2022-05-12 |
WO2022097459A1 (ja) | 2022-05-12 |
JP7411115B2 (ja) | 2024-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05417B2 (en) |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 |
US8038170B2 (en) |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 |
US20170291569A1 (en) |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 |
JP7223336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CN113459986B (zh) | 乘员保护装置 | |
CN112339698B (zh) | 安全气囊装置 | |
JP6426553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JPWO2004065179A1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US20100244409A1 (en) | Airbag | |
KR102535016B1 (ko) |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차량용 시트 | |
JP7223335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CN111491830B (zh) |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以及具备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 | |
CN116194344A (zh) | 安全气囊装置 | |
CN116368041A (zh) | 安全气囊装置 | |
JP6517662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US12017600B2 (en) | Airbag device | |
JP7568834B2 (ja)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
US11787358B2 (en) |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 |
JP2009202861A (ja) | 乗員拘束装置 | |
JP7188340B2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JP2017193283A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EP1777124B1 (en) | Occupant's leg restraint system | |
CN112533798A (zh) |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 |
JP7542020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114379501B (zh) | 车辆用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乘员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