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9426A - 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49426A CN116349426A CN202180002314.3A CN202180002314A CN116349426A CN 116349426 A CN116349426 A CN 116349426A CN 202180002314 A CN202180002314 A CN 202180002314A CN 116349426 A CN116349426 A CN 1163494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olymer
- group
- quantum dot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8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9000003446 lig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3277 amin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25000002887 hydr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25000003178 carb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C(*)=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95 Polyether sulf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93 polyether sulfo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530 polyetherether keto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80 polyphenylene ox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25000000472 sulfo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S(*)(=O)=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25000002723 ali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3368 amid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982 aromatic amines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ZBCBWPMODOFKDW-UHFFFAOYSA-N diethanolamine Chemical group OCCNCCO ZBCBWPMODOFKD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69
- ZMXDDKWLCZADIW-UHFFFAOYSA-N N,N-Dimethylform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N(C)C=O ZMXDDKWLCZADI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6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TVMXDCGIABBOFY-UHFFFAOYSA-N octane Chemical group CCCCCCCC TVMXDCGIABBOF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WRIDQFICGBMAFQ-UHFFFAOYSA-N (E)-8-Octadece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C(O)=O WRIDQFICGBMAF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LQJBNNIYVWPHFW-UHFFFAOYSA-N 20:1omega9c fatty acid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CCC(O)=O LQJBNNIYVWPHF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QSBYPNXLFMSGKH-UHFFFAOYSA-N 9-Heptadecensaeure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O)=O QSBYPNXLFMSGK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ZQPPMHVWECSIRJ-UHFFFAOYSA-N Ole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C(O)=O ZQPPMHVWECSIR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642 Ole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QXJSBBXBKPUZAA-UHFFFAOYSA-N isoole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C(O)=O QXJSBBXBKPUZ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ZQPPMHVWECSIRJ-KTKRTIGZSA-N ole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O)=O ZQPPMHVWECSIRJ-KTKRTIGZSA-N 0.000 description 4
- YUYCVXFAYWRXLS-UHFFFAOYSA-N trimethoxysilane Chemical compound CO[SiH](OC)OC YUYCVXFAYWRXL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83 Zinc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UHYPYGJEEGLRJD-UHFFFAOYSA-N cadmium(2+);selenium(2-) Chemical compound [Se-2].[Cd+2] UHYPYGJEEGLR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58 core-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984 zinc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UQMZPFKLYHOJDL-UHFFFAOYSA-N zinc;cadmium(2+);disulfide Chemical group [S-2].[S-2].[Zn+2].[Cd+2] UQMZPFKLYHOJ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480 nicke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NRSAWUEBMWBQH-UHFFFAOYSA-N oxo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O GNRSAWUEBMWB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LFGREXWGYUGZLY-UHFFFAOYSA-N phosphoryl Chemical group [P]=O LFGREXWGYUGZL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3396 thiol group Chemical group [H]S* 0.000 description 2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79 polyme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80 solge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60—Forming conductive regions or layers, e.g.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基板(10);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11)、发光层和第二电极(12);发光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聚合物取向层(20)中具有主链,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聚合物取向层(20)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Description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提升,高分辨率产品成为显示产品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量子点技术的发展,电致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研究日益深入,量子效率不断提升,已基本达到产业化的水平,进一步采用新的工艺和技术来实现其产业化已成为未来的趋势。QLED器件的效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随着对产品要求的提高,现有量子点发光器件的性能难以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衬底基板;
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发光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和量子点层,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主链,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配体基团,所述配体基团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和/或
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聚合物取向层,所述第 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载流子传输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一载流子传输层靠近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
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聚合物取向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载流子传输层,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二载流子传输层靠近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
可选的,所述量子点层具有多层,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设置在相邻量子点层之间的第三聚合物取向层。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具有多层,相邻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之间设置量子点层。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至少70%的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多个重复单元,每个所述重复单元中的主链上连接有一个配体基团。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主链中具有极性基团。
可选的,所述极性基团包括:
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磺酰基、磺酸基团、磺酸酰胺基团、脂肪胺基团、脂环胺基团、芳香胺基团和含N芳杂环的含氮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包括:
和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包括聚酰亚胺、聚醚砜、聚苯醚和聚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可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和量子点层,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主链,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配体基团,所述配体基团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
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
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包括:
在聚合物取向层上形成量子点层;
在所述量子点层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
一次或重复多次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
可选的,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过程中,所述量子点层中的初始配体与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以使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配体基团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器件。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中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光器件的一个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9为发光器件的另一个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10为聚合物取向层中主链取向后的一个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衬底基板10;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
聚合物取向层20;
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
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
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
量子点层30;
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
空穴注入层411;空穴传输层时412;
电子注入层421;电子传输层422。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0所示,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器件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基板10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11、发光层和第二电极12;第一电极11可以为阳极,第二电极12可以为阴极,或者第一电极11可以为阴极,第二电极12可以为阳极。发光层可以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可以均具有一层时,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层叠设置;在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均具有多层时,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可以层叠交替设置。聚合物取向层20中可以具有主链,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两条主链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在10度以内都算长度方向相同,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处于有序排列,可以增强膜层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增加膜层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增加量子点层30的稳定性。聚合物取向层20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可以包括巯基、氨基、羧基、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发光器件中,在发光层中具有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处于有序排列,可以增强膜层的拉伸性能 和弯曲性能,增加膜层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增加量子点层30的稳定性。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在发光层中设置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通过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增加量子点层30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可以使得整个发光层的机械性能更加稳定,避免在拉伸和弯曲过程中量子点层出现损坏或裂缝,保证发光性能的稳定性,提高发光器件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包括:设置在量子点层30与第一电极11之间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的主链上可以具有第一基团,第一电极11靠近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二基团,第一基团与第二基团可以通过化学键相连,通过第一基团与第二基团的化学键相连可以增强第一电极11与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更加稳定,可以避免被量子点溶液溶解破坏。其中,第一基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三甲氧基硅烷,第二基团可以包括羟基,比如,第一基团为三甲氧基硅烷,第二基团为羟基。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可以具有主链,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的至少部分主链处于有序排列,可以增强膜层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增加膜层的稳定性。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包括:设置在量子点层30与第二电极12之间的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的主链上可以具有第一基团,第二电极12靠近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的一侧可以具有第二基团,第一基团与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通过第一基团与第二基团的化学键相连可以增强第二电极12与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更加稳定,可以避免被量子点溶液溶解破坏。其中,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与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可以相同,可以通过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可以具有主链,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的至少部分主链处于有序排列,可以增强膜层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增加膜层的 稳定性。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包括:设置在量子点层30与第一电极11之间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设置在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与第一电极11之间的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靠近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通过第一基团与第二基团的化学键相连可以增强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与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更加稳定,可以避免被量子点溶液溶解破坏。可选的,第一电极11为阳极,第二电极12为阴极时,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比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可以为空穴传输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包括空穴注入层411与空穴传输层时412,空穴注入层411可以靠近第一电极11设置。第一电极11可以为阴极,第二电极12可以为阳极,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与电子传输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比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可以为电子传输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包括电子注入层与电子传输层时,电子注入层可以靠近第一电极11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包括:设置在量子点层30与第二电极12之间的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设置在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与第二电极12之间的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靠近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通过第一基团与第二基团的化学键相连可以增强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与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更加稳定,可以避免被量子点溶液溶解破坏。可选的,第一电极11为阴极,第二电极12为阳极时,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比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可以为空穴传输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包括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时,空穴注入层可以靠近第二电极12设置。第一电极11可以为阳极,比如可以为ITO(氧化铟锡),第二电极12 可以为阴极,比如可以为银,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与电子传输层中的一个或两个,比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可以为电子传输层422,第二载流子传输层42包括电子注入层421与电子传输层422时,电子注入层421可以靠近第二电极12设置。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量子点层30可以具有多层,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包括设置在相邻量子点层之间的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的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可以具有主链,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的至少部分主链处于有序排列,可以增强膜层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增加膜层的稳定性。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具有多层,比如三层,相邻的聚合物取向层20之间设置量子点层30。如图4所示,在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均具有多层时,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可以层叠交替设置,通过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的层叠设置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使得发光层的机械性能稳定,保证发光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取向层20中至少70%的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如图10所示,未取向的聚合物取向层20中主链的长度方向混乱,取向的聚合物取向层20中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可以通过脉冲激光照射来实现聚合物取向层的取向。聚合物取向层20中至少70%以上的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时,也即是聚合物取向层20中至少70%以上的主链呈现平行状态,可以使得机械性能较好地提升,使得聚合物取向层20具有较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具有较好地稳定性,使得发光层的机械性能更加稳定。
可选的,聚合物取向层20中具有多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中的主链上可以连接有一个配体基团,在配体基团与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时,可以使量子点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避免量子点之间发生能量转移,提升发光性能。每个重复单元中可以具有支链,支链的链长原子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8,对于一个聚合物重复单元,可以由三个单体聚合形成,在三个单体结 构中含有一个配位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主链中可以具有极性基团,其中,极性基团可以包括: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磺酰基、磺酸基团、磺酸酰胺基团、脂肪胺基团、脂环胺基团、芳香胺基团和含N芳杂环的含氮基团中的至少一种,比如极性基团可以为羟基或磺酰基。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主链中具有极性基团便于使得聚合物取向层20进行取向,可以在激光的照射下对聚合物取向层20进行取向,使得聚合物取向层20中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处于有序排列状态,使得聚合物取向层20具有较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提高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取向层20中可以包括:
化合物(M)
和化合物(N)
可选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可以为化合物(M)形成的膜层,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可以为化合物(M)形成的膜层,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可以为化合物(N)形成的膜层,化合物(M)和化合物(N)中的巯基可以与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化合物(M)和化合物(N)形成的膜层具有较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化合物(M)和化合物(N)形成的膜层机械性能稳定,有利于聚合物取向层稳定,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避免在拉伸和弯曲过程中量子点层出现损坏或裂缝。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可以至少包括化合物(M),比如,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可以只包括化合物(M),化合物(M)中的三甲氧基硅烷可以与相邻膜层上的羟基通过化学键连接,以增强连接强 度。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可以至少包括化合物(M),比如,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可以只包括化合物(M),化合物(M)中的三甲氧基硅烷可以与相邻膜层上的羟基通过化学键连接,以增强连接强度。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和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可以实现取向的同时,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或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需要与相邻膜层(比如,电极或载流子层)层叠设置,需要增强连接强度,因此,在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或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可以包括化合物(M),以增强相邻膜层的连接强度。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包括设置在相邻量子点层之间的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可以实现取向,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可以包括化合物(N),比如,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可以只包括化合物(N),化合物(N)可以实现取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取向层20中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醚砜、聚苯醚和聚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通过增加聚酰亚胺、聚醚砜、聚苯醚和聚醚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取向层20的机械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10上形成第一电极11;
在第一电极11上形成发光层;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12;
所述发光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聚合物取向层20中具有主链,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聚合物取向层20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可选的,衬底基板10可以为玻璃基板,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可以均具有一层时,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层叠设置;在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均具有多层时,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可以层叠交替设置。聚合物取向层20中可以具有主链,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两条主链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在10度以内都算长度方向相同,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至少部分主链处于有序排列,可以增强膜层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增加膜层的稳定性。聚合 物取向层20中具有配体基团,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可以使得量子点层保持稳定,通过在发光层中设置聚合物取向层20和量子点层30,可以使得整个发光层的机械性能更加稳定,避免在拉伸和弯曲过程中量子点层出现损坏或裂缝,保证发光性能的稳定性,提高发光器件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11上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第一电极11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20;
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
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形成量子点层30;
在量子点层30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30;
一次或重复多次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
只进行一次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时,发光层的结构可以为层叠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20、量子点层30和聚合物取向层20。进行两次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时,发光层可以为层叠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20、量子点层30、聚合物取向层20、量子点层30、聚合物取向层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重复上述步骤的次数,以获取不同层数结构的发光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过程中,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与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可以进行配体交换,以使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与量子点层30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在制备过程中,如图8所示,可以在前膜层50上形成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在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上形成量子点层30,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与第一聚合物取向层21中的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在量子点层30上形成 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与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的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在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上形成量子点层30,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与第三聚合物取向层23中的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在量子点层30上形成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与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中的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然后可以在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形成相应的电极,或者在第二聚合物取向层22形成载流子传输层以及电极。其中,前膜层50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前膜层50可以为具有第一电极11的衬底基板10,前膜层50可以为在具有第一电极11的衬底基板10上设置有载流子传输层的膜层,比如第一载流子传输层41。
如图9所示,可以在前膜层50上形成聚合物取向层20,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形成量子点层30,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C与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A进行配体交换;在量子点层30上形成聚合物取向层20,量子点层30中的初始配体C与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A进行配体交换;在聚合物取向层20形成量子点层30,量子点层中的初始配体C与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A进行配体交换;然后,在量子点层30上形成聚合物取向层20,量子点层中的初始配体C与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A进行配体交换;最后,可以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形成相应的电极,或者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形成载流子传输层以及电极。
在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化合物(M)和化合物(N)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第一电极11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20,在聚合物取向层20上涂覆量子点材料层以形成量子点层30,量子点材料层可以包括量子点和量子点上的初始配体,聚合物材料中的配体基团与量子点上的初始配体可以进行交换,初始配体可以为油酸;在量子点层30上再涂覆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中的配体基团与量子点上的初始配体可以进行交换,然后可以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30。量子点上的初始配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羧基、氨基、磷氧基等,初始配体对量子点的配位能力弱于聚合物取向层20中的配体基团,能够被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制备底发射QLED器件,比如,倒置底 发射QLED器件,其中,量子点材料为硒化镉/硫化锌核壳结构,初始配体为油酸,浓度为20mg/ml,溶剂为辛烷。
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步骤:
在ITO基板上空气中使用溶胶凝胶法旋涂氧化锌纳米粒子(旋涂速度2000rpm,时间30s,浓度75mg/ml),180摄氏度退火1分钟;
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M)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提拉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冲洗,形成聚合物材料层,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再旋涂量子点辛烷溶液,完成后静置1min使量子点与下膜层的聚合物材料层发生配体交换,完成后使用辛烷冲洗量子点表面形成单层量子点层;
再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N)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冲洗后形成聚合物材料层,并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完成配体交换,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聚合物材料层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
再旋涂量子点辛烷溶液,完成后静置1min使量子点与下膜层聚合物材料发生配体交换,完成后使用辛烷冲洗量子点表面形成单层量子点层;
再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N)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冲洗后形成聚合物材料层,并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完成配体交换,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
最终发光层形成为:聚合物取向层/量子点层/聚合物取向层/量子点层/聚合物取向层的结构后,在手套箱中120摄氏度退火10分钟;
然后,通过蒸镀制备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蒸镀银电极,厚度为120nm,封装后完成发光器件制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制备底发射QLED器件,比如,正置底发射QLED器件,量子点材料可以为硒化镉/硫化锌核壳结构,初始配体为油酸,浓度为20mg/ml,溶剂为辛烷。
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步骤:
在ITO基板上空气中旋涂氧化镍纳米粒子(旋涂速度2000rpm,时间30s,浓度25mg/ml),120摄氏度退火2分钟;
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M)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提拉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冲洗,形成聚合物材料层,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再旋涂量子点辛烷溶液,完成后静置1min使量子点与下膜层的聚合物材料(M)发生配体交换,完成后使用辛烷冲洗量子点表面形成单层量子点层;
再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N)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冲洗后形成聚合物材料层,并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完成配体交换,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
再旋涂量子点辛烷溶液,完成后静置1min使量子点与下膜层聚合物材料(N)发生配体交换,完成后使用辛烷冲洗量子点表面形成单层量子点层;
再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N)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冲洗后形成聚合物材料层,并与量子点层上表面完成配体交换,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
最终发光层形成为:聚合物取向层/量子点层/聚合物取向层/量子点层/聚合物取向层的结构后,在手套箱中120摄氏度退火10分钟;
然后,继续旋涂氧化锌纳米粒子(旋涂速度3000rpm,时间30s,浓度30mg/ml),120摄氏度退火20分钟;蒸镀铝电极,厚度为120nm,封装后完成器件制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制备底发射QLED器件,比如,正置顶发射QLED器件,量子点材料可以为硒化镉/硫化锌核壳结构,初始配体为油酸,浓度为20mg/ml,溶剂为辛烷。
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可以包括步骤:
在ITO基板上空气中旋涂氧化镍纳米粒子(旋涂速度2000rpm,时间30s,浓度25mg/ml),120摄氏度退火2分钟;
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M)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提拉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冲洗,形成聚合物材料层,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再旋涂量子点辛烷溶液,完成后静置1min使量子点与下膜层聚合物材料(M)发生配体交换,完成后使用辛烷冲洗量子点表面形成单层量子点层;
再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N)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冲洗后形成聚合物材料层,并与量子点层上表面完成配体交换,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
再旋涂量子点辛烷溶液,完成后静置1min使量子点与下膜层聚合物材料(N)发生配体交换,完成后使用辛烷冲洗量子点表面形成单层量子点层;
再将基板浸泡在聚合物材料(N)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5mg/ml)大约10分钟,冲洗后形成聚合物材料层,并与量子点层上表面完成配体交换,然后使用波长266nm的偏振脉冲光波对薄膜进行照射,功率为30mw,激光脉冲频率和间隔分别为10Hz和5ns;
最终发光层形成为:聚合物取向层/量子点层/聚合物取向层/量子点层/聚合物取向层的结构后,在手套箱中120摄氏度退火10分钟;
然后,继续旋涂氧化锌纳米粒子(旋涂速度3000rpm,时间30s,浓度30mg/ml),120摄氏度退火20分钟;溅射氧化铟镓锌(IGZO)电极,厚度为50nm,封装后完成器件制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器件。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器件的显示面板,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的机械性能较好,发光效果好,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显示效果,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 一种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基板;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和量子点层,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主链,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配体基团,所述配体基团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一电极靠近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和/或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聚合物取向层,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聚合物取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载流子传输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一载流子传输层靠近所述第一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聚合物取向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载流子传输层,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主链上具有第一基团,所述第二载流子传输层靠近所述第二聚合物取向层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与所述第二基团通过化学键相连。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量子点层具有多层,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包括设置在相邻量子点层之间的第三聚合物取向层。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具有多层,相邻的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之间设置量子点层。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至少70%的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多个重复单元,每个所述重复单元中的主链上连接有一个配体基团。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主链中具有极性基团。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极性基团包括: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磺酰基、磺酸基团、磺酸酰胺基团、脂肪胺基团、脂环胺基团、芳香胺基团和含N芳杂环的含氮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包括聚酰亚胺、聚醚砜、聚苯醚和聚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
-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层包括相邻设置的聚合物取向层和量子点层,所述聚合物取向 层中具有主链,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至少部分主链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具有配体基团,所述配体基团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包括:在聚合物取向层上形成量子点层;在所述量子点层上涂覆聚合物材料,利用光线照射聚合物材料形成聚合物取向层;一次或重复多次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步骤。
-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上依次形成量子点层和聚合物取向层的过程中,所述量子点层中的初始配体与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配体基团进行配体交换以使所述聚合物取向层中的配体基团与所述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通过配位键连接。
-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1/115158 WO2023024118A1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49426A true CN116349426A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532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02314.3A Pending CN116349426A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06210A1 (zh) |
CN (1) | CN116349426A (zh) |
WO (1) | WO202302411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103442T3 (de) * | 2000-03-31 | 2014-05-15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Polymerisches fluoreszentes Material,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lumineszentes Polymergerät worin es eingesetzt wird |
GB0318018D0 (en) * | 2003-08-01 | 2003-09-03 | Cdt Oxford Ltd |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US9493394B2 (en) * | 2011-10-03 | 2016-11-15 | Rolic Ag | Photoaligning materials |
KR20170117584A (ko) * | 2015-02-18 | 2017-10-23 | 캠브리지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 중합체 주쇄 내에 발광 반복 단위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자 |
CN105733557B (zh) * | 2016-04-22 | 2017-12-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配体修饰量子点材料、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
KR102515817B1 (ko) * | 2017-11-28 | 2023-03-2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발광체,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필름, 발광다이오드 및 발광장치 |
EP3605622B1 (en) * | 2018-08-03 | 2021-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
US11884853B2 (en) * | 2018-11-16 | 2024-01-30 | Kyulux, Inc.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2021
- 2021-08-27 WO PCT/CN2021/115158 patent/WO202302411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8-27 US US17/794,335 patent/US2024020621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8-27 CN CN202180002314.3A patent/CN11634942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206210A1 (en) | 2024-06-20 |
WO2023024118A1 (zh) | 2023-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07987B2 (ja) | 接着促進剤、電気活性層及びそれを含む電気活性素子とその方法 | |
CN110718637B (zh) |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40027753A1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 |
TW201503447A (zh) | 封裝障壁堆疊 | |
WO2017128457A1 (zh) | 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7565033A (zh) | 氧化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功能材料、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及电致发光器件 | |
CN108063189A (zh) | 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2038495A (zh) | 双阳离子结构红光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 |
US20180269421A1 (en)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1690164A (zh) | 一种发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光器件、显示基板 | |
CN116349426A (zh) | 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583066A (zh) | 核壳型金属氧化物及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 | |
WO2022143566A1 (zh) | 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739408A (zh) |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206956A (zh) | 碳纳米管互联的钙钛矿/晶硅两端机械叠层太阳电池 | |
CN112582565B (zh) | 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695695A (zh) |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023896B (zh) |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 |
Kato et al. | Molecularly thin polymer films that function to enhance charge injection efficiency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 |
CN112397673B (zh) |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230105743A1 (en) |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arge transport layer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 |
CN111244301A (zh) |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 |
CN111244300A (zh) |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186871B (zh) | 复合材料、薄膜、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mini-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3851593B (zh) | 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