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2861A -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2861A
CN116332861A CN202310275989.6A CN202310275989A CN116332861A CN 116332861 A CN116332861 A CN 116332861A CN 202310275989 A CN202310275989 A CN 202310275989A CN 116332861 A CN116332861 A CN 116332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reaction
sodium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59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32861B (zh
Inventor
宋威
何军
李学海
徐梓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Haotian Pharma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Haotian Pharma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Haotian Pharma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Haotian Pharma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59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2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2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2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32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2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 C07D24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4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以2,3‑二甲基吡嗪为原料,原辅料价廉易得,反应过程中避免复杂的反应类型,工艺操作简单,反应可控性强。本发明方法收率高,大大减少三废排放量,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本发明制备方法中中间体及产物均无需色谱纯化,纯化方法简单,产品纯度高,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是合成盛格列汀的重要中间体,盛格列汀是肠促胰岛素类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降糖新药。2006年默沙东将首款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推上美国市场,自此DPP-4逐渐成为糖尿病新药研发中最受关注的靶点之一,盛格列汀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抑制DPP-4,并且能阻止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进行灭活,从而促进胰岛素释放,同时还能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胰岛素水平,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等副作用发生。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人体生理调节血糖的机理吻合,因此被专家称为“最聪明的降糖药”。
2022年10月盛世泰科在研Ⅰ类降糖新药临床数据表明:DPP-4抑制剂盛格列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Ⅲ期临床试验,50mg剂量即可达到预设试验终点。该剂量进一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有望成为同类的最佳降糖药物。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作为合成盛格列汀的重要中间体,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4136223280000011
中国专利CN103087067A报道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4136223280000021
该路线中起始原料2-溴-3-甲基吡嗪价格昂贵,合成工艺中用到氰化物为剧毒危化品;氢化还原需高温高压反应条件,使用到钯炭成本较高,反应中易产生二取代的偶合杂质。该路线有高危工艺,需使用剧毒品,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在中国专利CN113620957B中报道了新的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4136223280000022
该专利的合成路线第一步对甲基进行氯化,氯代反应转化率低、选择性差,很容易产生双取代产物,而且双取代产物在后期很难分离提纯。为了降低双取代产物的含量,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自由基氯代反应原料转化不彻底。发明人按照该专利的反应条件进行,发现原料转化率控制在75%以下,才能有效控制双取代杂质低于5%,若要使原料转化完全,双取代杂质达到10%以上,导致反应收率较低;此外,氯代中间体具有较强的致敏性和催泪性,后处理过程生产环境恶劣;使用氯仿为反应溶剂,在工业生产中毒性较大。该专利合成路线收率低,成本高,不适于大量制备。
综上所述,现有已报道的路线有高危工艺、生产条件苛刻;原料价格昂贵,辅料利用率低;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多等,使得整个工艺路线总收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辅材料价廉易得,操作过程简便,收率高且成本低,对环境友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4136223280000031
其中R为C1-C4的烷基。比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
进一步地,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式Ⅱ化合物2,3-二甲基吡嗪,在催化剂后和氧化剂条件下,升温氧化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所示的氮氧化物,;
(2)将式Ⅲ化合物和酸酐发生Boekelheide反应,得到式Ⅳ化合物;
(3)式Ⅳ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
(4)式V化合物经氯代反应并原位成盐酸盐,得到式Ⅵ化合物;
(5)式Ⅵ化合物在碱性作用下,与三氟乙酰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式Ⅰ化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水、甲醇;催化剂选自钨酸钠、钼酸钠、三氧化钼、钼酸铵中的一种,优选为钨酸钠;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中的一种,优选为双氧水。双氧水/钨酸钠的反应体系收率高,后处理简单。
进一步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40℃-100℃,优选为60-80℃;反应时间为4-10小时,优选为6-8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II化合物、氧化剂、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1.0~2.0:0.005~0.1,优选为1:1.1~1.5:0.01~0.0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溶剂选自氯苯、甲苯、乙酸、乙酸异丙酯、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酸、氯苯;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60℃-120℃,优选为80-100℃;反应时间为6-12小时,优选为8-10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式Ⅲ化合物和酸酐的摩尔比为1:1.2~2.0,所述酸酐选自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戊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甲醇、乙醇、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水和四氢呋喃;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式Ⅳ化合物和碱的摩尔比为1:2.0~4.0。
进一步地,步骤(4)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腈、甲苯、氯苯、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甲苯;氯代试剂选自氯化亚砜、磺酰氯、三氯氧磷、三氯化磷中的一种或多种;式V化合物、氯代试剂的摩尔比为1:1.5~2.5,优选为1:1.5~2.0。
进一步地,步骤(4)中,反应温度为20℃-120℃,优选为40-100℃;反应时间为8-20小时,优选为10-1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5)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腈、甲苯、氯苯、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碱选自氢化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六甲基二硅胺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氢化钠、叔丁醇钠。
进一步地,步骤(5)中,反应温度为50℃-90℃,优选为60-80℃;反应时间为6-10小时,优选为6-8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5)中,式Ⅵ化合物、碱、三氟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1:4~2.2:1.4~2.4,优选为1:1:5~2.0:1.5~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方法在制备中间体式Ⅵ化合物,相较于现有技术虽然需使用多步化学反应,但工艺操作简单,反应可控性强。反应过程中原位成盐酸盐,没有挥发性,降低了其催泪性;
(2)本发明方法收率高,大大减少三废排放量,生产过程绿色环保;
(3)本发明方法中间体及产物均无需色谱纯化,纯化方法简单,产品纯度高,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得最终产物的1HNMR图;
图2是实施例所得最终产物的LC-MS质谱图;
图3是实施例1所得最终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Ⅱ化合物2,3-二甲基吡嗪(10.0g,92.47mmol)、水(40.0mL)和钨酸钠(0.54g,1.84mmol)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将体系温度升至70℃后,开始滴加双氧水(3.77g,110.96mmol),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80℃,滴加完毕,继续保温反应6h,TL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加入100mL乙酸乙酯萃取反应体系三次,合并有机相后浓缩,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化合物式Ⅲ粗品10.74g,收率为93.6%。LC-MS(EI):m/z=125.11
[M+H]+1H NMR(600MHz,CDCl3)δ8.13(d,J=4.1Hz,1H),7.97(d,J=4.1Hz,1H),2.53(s,3H),2.43(s,3H).
(2):将式Ⅲ化合物(10.0g,80.55mmol)加入到氯苯(50.0mL)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待体系溶清后,向其中加入乙酸酐(12.34g,120.83mmol),然后升温至95℃,保温反应8h,TL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向体系加入水50ml,再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9左右,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液,收集有机相后浓缩,得到棕色液体中间体化合物式Ⅳ粗品12.32g,收率为92.1%。LC-MS(EI):m/z=167.09[M+H]+1H NMR(600MHz,DMSO-d6)δ8.44(d,J=2.6Hz,1H),8.40(d,J=2.7Hz,1H),5.20(s,2H),2.50(s,3H),2.07(s,3H).
(3):将式Ⅳ化合物(10.0g,60.18mmol)溶于四氢呋喃(20.0mL)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4.81g,120.36mmol;水:50.0mL),室温下搅拌3h反应完毕。向体系中加入二氯甲烷(40mL)萃取三次,合并收集有机相后浓缩,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化合物式V粗品7.13g,收率为95.4%。LC-MS(EI):m/z=125.12[M+H]+1H NMR(600MHz,CDCl3)δ8.38(d,J=2.6Hz,1H),8.34(d,J=2.7Hz,1H),5.23(s,1H),4.73(s,2H),2.47(s,3H).
(4):将式V化合物(10.0g,80.55mmol)溶于二氯甲烷中,室温下搅拌,向其中加入二氯亚砜(14.38g,120.83mmol),加料完毕,体系升温至30℃反应12小时,TL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加入正庚烷。继续冷却至0-5℃,搅拌2小时。过滤,滤饼用正庚烷淋洗,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体化合物式Ⅵ(11.25g),收率为78.0%。LC-MS(EI):m/z=143.05[M+H]+1H NMR(600MHz,CDCl3)δ8.37(d,J=2.6Hz,1H),8.31(d,J=2.5Hz,1H),4.65(s,2H),2.62(s,3H).
(5):向反应瓶中加入三氟乙酰胺(15.85g,140.26mmol)和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在10-20℃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氢化钠(5.61g,140.26mmol),继续搅拌30分钟,再缓慢将式Ⅵ化合物(10.0g,70.13mmol)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升温至65℃反应7小时,TL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浓缩干溶剂四氢呋喃,然后体系中加入40mL水和40mL乙酸乙酯萃取,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浓缩干溶剂,所得粗品用乙酸乙酯15mL和正庚烷40mL的混合溶液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式Ⅰ纯品11.68g,HPLC纯度99.2%,收率为76.0%。LC-MS(EI):m/z=220.09[M+H]+1H NMR(600MHz,DMSO-d6)δ9.89(s,,1H),8.42(d,J=1.4Hz,1H),4.60(d,J=5.7Hz,2H),2.54(s,3H)。
图1是实施例1所得最终产物的1HNMR图。
图2是实施例所得最终产物的LC-MS质谱图。
图3是实施例1所得最终产物的液相色谱图。

Claims (10)

1.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FDA0004136223270000011
其中R为C1-C4的烷基。比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式Ⅱ化合物2,3-二甲基吡嗪,在催化剂后和氧化剂条件下,升温氧化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所示的氮氧化物;
(2)将式Ⅲ化合物和酸酐发生Boekelheide反应,得到式Ⅳ化合物;
(3)式Ⅳ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
(4)式V化合物经氯代反应,得到式Ⅵ化合物;
(5)式Ⅵ化合物在碱性作用下,与三氟乙酰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式Ⅰ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水、甲醇;催化剂选自钨酸钠、钼酸钠、三氧化钼、钼酸铵中的一种,优选为钨酸钠;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中的一种,优选为双氧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40℃-100℃,优选为60-80℃;反应时间为4-10小时,优选为6-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II化合物、氧化剂、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1.0~2.0:0.005~0.1,优选为1:1.1~1.5:0.01~0.0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溶剂选自氯苯、甲苯、乙酸、乙酸异丙酯、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酸、氯苯;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60℃-120℃,优选为80-100℃;反应时间为6-12小时,优选为8-1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式Ⅲ化合物和酸酐的摩尔比为1:1.2~2.0,所述酸酐选自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戊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丙酮、乙腈、甲醇、乙醇、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水和四氢呋喃;碱选自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式Ⅳ化合物和碱的摩尔比为1:2.0~4.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腈、甲苯、氯苯、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氯甲烷、甲苯;氯代试剂选自氯化亚砜、磺酰氯、三氯氧磷、三氯化磷中的一种或多种;式V化合物、氯代试剂的摩尔比为1:1.5~2.5,优选为1:1.5~2.0;反应温度为20℃-120℃,优选为40-100℃;反应时间为8-20小时,优选为10-1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腈、甲苯、氯苯、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碱选自氢化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六甲基二硅胺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氢化钠、叔丁醇钠;反应温度为50℃-90℃,优选为60-80℃;反应时间为6-10小时,优选为6-8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5)中,式Ⅵ化合物、碱、三氟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1:4~2.2:1.4~2.4,优选为1:1:5~2.0:1.5~2.0。
CN202310275989.6A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332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5989.6A CN116332861B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5989.6A CN116332861B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2861A true CN116332861A (zh) 2023-06-27
CN116332861B CN116332861B (zh) 2023-10-27

Family

ID=8688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5989.6A Active CN116332861B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28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7067A (zh) * 2012-08-02 2013-05-08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作为二肽基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以及它们的用途
CN106632015A (zh) * 2015-01-28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慢阻肺药物罗氟司特的制备方法
CN109369545A (zh) * 2018-12-14 2019-02-22 东营曜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甲基-5-甲酸吡嗪的合成工艺
CN112939714A (zh) * 2021-01-31 2021-06-11 南京艾普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手性四氢咪唑并[1,5-a]哌嗪类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3620957A (zh) * 2020-05-08 2021-11-09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胺甲基吡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22222963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含咪唑稠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7067A (zh) * 2012-08-02 2013-05-08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作为二肽基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以及它们的用途
CN106632015A (zh) * 2015-01-28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慢阻肺药物罗氟司特的制备方法
CN109369545A (zh) * 2018-12-14 2019-02-22 东营曜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甲基-5-甲酸吡嗪的合成工艺
CN113620957A (zh) * 2020-05-08 2021-11-09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胺甲基吡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939714A (zh) * 2021-01-31 2021-06-11 南京艾普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手性四氢咪唑并[1,5-a]哌嗪类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WO2022222963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含咪唑稠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高峰 等: "5, 6, 7, 8-四氢-3-三氟甲基-1, 2, 4-三唑并[4, 3-a]吡嗪盐酸盐的合成", 广州化工, no. 13, pages 97 - 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2861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9545B (zh) 2-甲基-5-甲酸吡嗪的合成工艺
CN113234059B (zh) 硫辛酸杂质a的制备方法
CN113683571A (zh) 一种2-甲基-5-溴嘧啶的制备方法
CN116332861B (zh) 一种n-(3-甲基吡嗪-2-)甲基三氟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11423366B (zh) 一种吡非尼酮的制备方法
CN114702425B (zh) (s)-2-氨基-(s)-3-[吡咯烷酮-2’]丙氨酸衍生物及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8864084B (zh) 一组阿哌沙班有关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8117B (zh) 一种奥贝胆酸的合成方法
CN115557882A (zh) 一种(R)-1-Boc-3-氨基哌啶的制备方法
CN112645872B (zh) 一种吡啶氮氧化物衍生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3480588A (zh) 一种甲丙雌二醚的制备方法
CN113621672A (zh) 一种新型制备去氢表雄酮的方法
CN112552299B (zh) 一种治疗ii型糖尿病利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CN112898267A (zh) 一种苯甲酸阿格列汀的精制方法
CN112250664A (zh) 一种苯甲酸阿格列汀的制备方法
CN112608317A (zh) 枸橼酸西地那非制备方法
CN107325070B (zh) 一种2,3,4-三-o-苄基-6-脱氧-d-吡喃葡萄糖酸-1,5-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14516823B (zh) 一种微波辅助制备α-溴代亚砜类化合物的绿色方法
CN106748725B (zh) 一种4-氯-2-氟-苯丙酸的制备方法
CN113087669B (zh) 一种4-氰基-5-溴嘧啶的制备方法
CN114213343B (zh) 一种赛乐西帕中间体的制备及其纯化方法
CN110563721A (zh) 一种新的盐酸阿扎司琼的制备方法
CN114369021B (zh) 一种2-氯-5-溴苯甲酰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853692B (zh) 一种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
CN116655481B (zh) 一种工业化合成左卡尼汀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