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4153A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4153A
CN116324153A CN202180067720.8A CN202180067720A CN116324153A CN 116324153 A CN116324153 A CN 116324153A CN 202180067720 A CN202180067720 A CN 202180067720A CN 116324153 A CN116324153 A CN 116324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gas
exhaust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77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木友和
松永礼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24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4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22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with coolers in the recirculation passage
    • F02M26/23Layout, e.g. schematics
    • F02M26/28Layout, e.g. schematics with liquid-cooled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22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with coolers in the recirculation passage
    • F02M26/2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olers, e.g. pipes, plates, ribs, insulation or materials
    • F02M26/30Connections of coolers to other devices, e.g. to valves, heaters, compressors or filters; Cool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n the eng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具备:缸体;进气通道;增压器;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循环通道;排气循环阀,其在排气循环通道上,相对于排气净化装置向曲轴的延伸设置方向位移地配置;以及,冷却装置,其配置在排气循环通道上,通过冷却液冷却流过排气循环通道的排气循环气体。冷却装置的一侧配置在排气净化装置和缸体之间,冷却装置的另一侧配置在由增压器、排气净化装置以及排气循环阀包围的空间。

Description

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循环装置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使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作为排气循环气体循环到进气的排气循环装置的内燃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中,将从气缸排出并通过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的一部分导入到进气中。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中,配置有用于冷却排气循环气体的冷却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排气净化装置中,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液冷却,在温度降低的状态下将排气循环气体导入到进气中。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排气净化装置中,通过将冷却装置配置在排气歧管的下方,紧凑地配置排气净化装置。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5688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中,冷却装置的前后方向包围缸体和排气净化装置,上方配置在包围有排气歧管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朝向内燃机流动的行驶风难以排出。因此,从排气歧管和排气净化装置释放的热容易滞留在空间中。据此,容易加热流过冷却装置的冷却液。如果冷却液被加热,则排气循环气体的温度上升,进气温度容易上升。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冷却装置过度加热的内燃机。
本公开的内燃机具备缸体、进气通道、增压器、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循环通道、排气循环阀以及冷却装置。缸体形成汽缸并保持曲轴。进气通道将进气供给到汽缸。增压器增压在进气通道流动的进气。排气净化装置在相对于增压器在曲轴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位移地配置,并在汽缸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伸。排气循环通道从排气净化装置的下游连接到进气通道。排气循环阀在排气循环通道上相对于排气净化装置在曲轴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位移地配置。冷却装置配置在排气循环通道上,通过冷却液冷却流过排气循环通道的排气循环气体。冷却装置的一侧配置在排气净化装置和缸体之间,冷却装置的另一侧配置在由增压器、排气净化装置以及排气循环阀包围的空间。
根据该内燃机,由于冷却装置的一侧配置在缸体和排气净化装置之间,因此容易加热冷却液。据此,例如,在内燃机的冷起动中,容易使冷却的冷却液的温度上升。其结果,容易促进内燃机的暖机。另一方面,由于冷却装置的另一侧配置在增压器、排气循环阀以及排气净化装置之间的空间中,因此热从该空间逸出。据此,例如在内燃机的温度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冷却装置的过度加热。
内燃机可以安装在车辆上。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也可以配置在冷却装置的下方。
根据该结构,由于来自车辆下方的飞散物朝向结构比较坚固的动力传递装置,因此能够抑制冷却装置的破损。
冷却装置可以倾斜地配置为随着靠近排气净化装置而靠近缸体。
根据该结构,可以紧凑地配置冷却装置。进一步,通过这样配置,由于冷却装置沿着排气净化装置配置,因此,例如在内燃机的冷起动时,容易使冷却的冷却液的温度上升。
内燃机还可以进一步具备向冷却装置供给冷却液的冷却液供给通道。冷却液供给通道也可以通过排气净化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
根据该结构,容易使流过冷却液供给通道的冷却液的温度上升。据此,例如在内燃机的冷起动时,容易使冷却的冷却液的温度上升。
排气循环通道也可以随着从进气通道靠近排气净化装置而向下方倾斜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冷凝水流入进气通道。
内燃机可以安装在车辆上。车辆可以具有加热车室内的加热器装置。冷却液通过冷却装置后,也可以流向加热器装置。
根据该结构,提高车辆的加热器性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冷却装置过度加热的内燃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车辆安装状态的概念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IV-IV截面图。
图4是图2的V-V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进气管接头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进气管接头的通孔中心附近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内燃机
2:缸体
2a:汽缸
2b:曲轴
6:进气通道
8:增压器
10:排气净化装置
12:排气循环通道
14:排气循环阀
16:冷却装置
16a:入口侧面
16b:出口侧面
18:冷却液供给通道
22:差速器齿轮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例)
24:加热器装置
C:车辆
G:上下方向(汽缸2a延伸设置方向)
P:车宽方向(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
Q:前后方向
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书中,附图中将车辆的前后方向记为Q,将前方记为F。另外,附图中将车辆的车宽方向记为P,从车辆的后方观察右侧记为R。进一步,附图中将车辆的上下方向记为G,将上方记为U。
如图1和图2所示,内燃机1具备缸体2、缸盖4、进气通道6、增压器8、排气净化装置10、排气循环通道12、排气循环阀14、冷却装置16、冷却液供给通道18以及冷却液排出通道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燃机1是在缸体2上由4个汽缸2a串联形成的直列4缸型内燃机1。内燃机1在汽缸2a的排列方向上延伸设置有曲轴2b。曲轴2b保持在缸体2上。然而,内燃机1的型式、排列方向并不限定于直列型,例如,也可以是水平对置型或V型。
内燃机1安装在车辆C上。车辆C具有变速器21、差速器齿轮箱(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例)22以及加热器装置24。变速器21对内燃机1的动力进行变速并传递到差速器齿轮箱22。差速器齿轮箱22将从变速器21传递的动力减速,经由驱动轴26驱动车轮W。加热器装置24是利用流入内燃机1的冷却液的热对车辆C的车室内进行加热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装置24配置在车辆C的前围板(未图示)的车辆后方。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燃机1冷起动的情况下,冷却液通过内燃机1和冷却装置16等进行受热。受热的冷却液变热,对内燃机1进行暖机,并通过加热器装置24加热车室内。
另一方面,内燃机1暖机后,未图示的恒温器打开,通过向未图示的散热器供给冷却液,冷却冷却液。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液冷却内燃机1,并供给冷却装置16,冷却后述的排气循环气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燃机1相对于车辆C将曲轴2b的延伸设置方向(以下在说明书中记为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配置在车辆C的车宽方向P上。变速器21配置在内燃机1的车宽方向P的左侧。差速器齿轮箱22使用铝压铸等形成为相对坚固的结构,配置在变速器21的车宽方向P的右侧R。即,本实施方式的车辆C是横置内燃机1的前轮驱动型的配置。
缸盖4配置在缸体2的上部。缸盖4形成有将进气供给到汽缸2a的进气端口,进气通道6经由进气歧管(未图示)、中间冷却器(未图示)以及增压器8连接到进气端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从4个汽缸2a排出的排气集合的排气集合部4a一体形成于缸盖4的内部(参考图3)。
进气通道6具有弯曲部6h。弯曲部6h通过进气管接头6a形成为弯曲形状。进气管接头6a通过铝等金属部件形成为筒状,在内部形成进气通道6。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管接头6a从车辆C的上方U朝向车宽方向P的右侧R形成为弯曲形状。进气管接头6a通过这样的形状,从车辆的前方F侧朝向后方延伸,与在内燃机1的后方向下方改变朝向的进气通道6和后述的压缩机8b的入口顺畅地连接。另外,进气管接头6a具有贯穿进气通道6的壁面的通孔6c,作为将通过排气循环通道12的接管6b的内部的排气循环气体导入进气通道6的导入部而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进气管接头6a中,通过弯曲部6h在弯曲部6h的外侧流动的进气的压力高,在弯曲部6h的内侧流动的进气的压力降低。另外,通过后述的压缩机8b的旋转,容易在形成于进气管接头6a的进气通道6中产生沿着压缩机8b的旋转方向的回旋流。更具体地说,在压缩机8b上游的进气通道6中流动的进气在压缩机8b的旋转方向上拖曳的同时,沿着压缩机8b的旋转方向产生回旋流。因此,流入进气通道6的冷凝水通过回旋流离心分离,容易朝向进气通道6的内周X飞散。
增压器8具有涡轮8a和与涡轮8a同轴配置的压缩机8b。如图3所示,涡轮8a固定在排气集合部4a的出口凸缘4b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涡轮8a以排气从出口凸缘4b向上方流动的方式安装。这样,通过配置涡轮8a,通过在覆盖容纳内燃机1的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内燃机1之间通过的行驶风,容易冷却涡轮8a。
压缩机8b配置在进气通道6上,从变速器21侧观察,逆时针旋转(参考图6)。压缩机8b的上游侧通过从上方U通过弯曲部6h弯曲后向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P)延伸的进气管接头6a,与进气通道6连接。在增压器8中,涡轮8a通过从排气收集部4a流动的排气而旋转,从而压缩机8b旋转,并增压流过进气通道6的进气。
如图2所示,排气净化装置10在相对于增压器8向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P的右侧)位移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曲轴2b一般将变速器21侧称为后侧,相反侧称为前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观察的前侧与车宽方向P的右侧一致,在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观察的后侧与车宽方向P的左侧一致。
排气净化装置10配置在涡轮8a的下游,净化排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净化装置10包括催化剂部10a、入口管10b以及出口管10c。催化剂部10a是将涂布有净化从汽缸2a排出的一氧化碳等的三元催化剂的蜂窝载体插入金属制的管状部件而形成的。在内燃机1冷起动的情况下,催化剂部10a控制为高温。
在排气净化装置10中,催化剂部10a在汽缸2a的延伸设置方向(以下说明书中称为汽缸2a延伸设置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缸体2的汽缸2a延伸设置方向沿着车辆C的上下方向G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汽缸2a延伸设置方向与上下方向G大致一致。需要说明的是,缸体2也可以在汽缸2a的上方向车辆C的后方略微倾斜地配置(参考图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净化装置10的入口管10b配置在涡轮8a的车宽方向P的右侧R(从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观察为前侧)。入口管10b向下方弯曲并与催化剂部10a连接。催化剂部10a通过入口管10b与涡轮8a向右侧偏移地配置。出口管10c与催化剂部10a的下方连接,向左侧弯曲后向车辆后方延伸。在排气净化装置10的周围也可以设置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形状一致的板状金属部件的热保护器。
内燃机1包括排气循环通道12、排气循环阀14以及冷却装置16,由此构成排气循环装置。排气循环装置设置为用于使从汽缸2a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作为排气循环气体循环到进气而使排气再燃烧。内燃机1通过使排气再燃烧来降低氮氧化物,同时提高车辆C的燃料经济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循环装置是排气循环通道12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下游连接到进气通道6的压缩机8b的上游的低压型排气循环装置。然而,排气循环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排气循环通道12连接到压缩机8b的下游的高压型排气循环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排气循环有时略称为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排气循环通道12从进气通道6向下方延伸,朝向排气净化装置10向右侧R弯曲。排气循环通道12通过排气净化装置10和缸体2之间,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出口管10c连接(参考图4)。排气循环通道12从进气通道6朝向出口管10c,随着朝向排气净化装置10向下方倾斜。即,排气循环通道12随着朝向右侧R而向下方倾斜。据此,排气循环气体通过冷却装置16冷却而产生的冷凝水由于自重而向下方流动,能够抑制冷凝水流入进气通道6。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排气循环通道12通过从进气管接头6a向下方设置的截面为圆形的接管6b与进气通道6连接。另外,如图2所示,排气循环通道12具有从接管6b到排气循环阀14的第一通道12a、从排气循环阀14到冷却装置16的第二通道12b、通过冷却装置内的第三通道12c以及从冷却装置16到出口管10c的第四通道12d。第一通道12a、第二通道12b、第三通道12c以及第四通道12d分别是截面为圆形的管。
第一通道12a由橡胶软管和安装在排气循环阀14上的金属接管形成。第二通道12b由铝等金属部件形成。第三通道12c,从冷却装置16的入口凸缘16c到后述的冷却装置16的出口侧面16b由不锈钢制的通道形成,在该不锈钢制的通道的周围设置有冷却装置16。第四通道12d由不锈钢管形成。排气循环气体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出口管10c进入第四通道12d,按照第三通道12c、第二通道12b、第一通道12a、接管6b的顺序通过,流入进气通道6。
如图6所示,排气循环通道12从通孔6c向进气通道6的内周X的切线TL方向且下方延伸。另外,排气循环通道12相对于进气通道6,在与进气通道6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G和前后方向Q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或上下方向G和前后方向Q之间的倾斜方向)上偏移(位移)地配置。这样,排气循环通道12沿着切线TL方向延伸,向与进气通道6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移地配置,由此,通过在进气通道6中产生的回旋流而离心分离的冷凝水容易推回至排气循环通道12。
如图5所示,排气循环通道12向弯曲部6h的外侧延伸。更具体地说,排气循环通道12的接管6b所连接的通孔6c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弯曲部6h的下端附近(参考图2)。排气循环通道12朝向从通孔6c向下方且弯曲部6h从上方向右侧R弯曲的部分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侧)延伸。这样,通过排气循环通道12向弯曲部6h的外侧延伸,通过在弯曲部6h内形成的进气通道6的外侧流动的进气的压力,冷凝水容易推回至排气循环通道12。其结果,容易抑制冷凝水流入进气通道6。进一步,即使冷凝水流入进气通道6,也容易从进气通道6推回至排气循环通道12。
另外,排气循环通道12以与进气通道成锐角的方式朝向进气通道的上游连接。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作为通过进气通道6的大致中央的假想线的进气通道中央线(参考双点划线Oa)与作为通过排气循环通道12的第一通道12a的大致中央的假想线的排气循环通道中央线(参考双点划线Oe)所成的角度α为锐角。据此,排气循环通道12与进气通道6的进气流动的方向相反地连接,流过排气循环通道12的排气循环气体与流过进气通道6的进气的流动相反地以锐角导入。因此,比重比包含在排气循环气体中的排气循环气体重的冷凝水容易受到流过进气通道6的进气压力的影响。其结果,排气循环气体中包含的冷凝水容易向排气循环通道12推回。
如图6所示,排气循环通道12的接管6b具有从下方直线延伸的延伸部6d和曲线连接从延伸部6d到通孔6c的弯曲部6e。即,在图6的截面观察的情况下,排气循环通道12配置为延伸部6d中位于前后方向Q的前侧F的内周面6f不与进气通道6的内周面6g交叉。排气循环通道12从延伸部6d到通孔6c通过弯曲部6e顺畅地连接,而内径没有大的变化。另外,排气循环通道12不向进气通道6突出,而与通孔6c连接。通过这样配置排气循环通道12,即使在冷凝水流入进气通道6的情况下,冷凝水也容易返回排气循环通道12。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循环通道12相对于进气通道6在缸体2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C的前后方向Q的前侧F)偏移地配置。据此,接管6b紧凑地容纳在内燃机1的后方而不突出。进一步,也容易确保内燃机1与车辆C的前围板(未图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车辆C碰撞时的安全性。
另外,在排气循环气体通过弯曲部6e的情况下,离心分离比重比排气循环气体重的冷凝水,与弯曲部6e的内周面上部碰撞。与弯曲部6e的内周面上部碰撞的冷凝水通过自重沿弯曲部6e的内周面落下,朝向排气循环阀14。据此,能够抑制冷凝水流入进气通道6。
另外,弯曲部6e沿着增压器8的压缩机8b的旋转方向弯曲。因此,由回旋流离心分离的冷凝水容易流入排气循环通道12的接管6b。据此,冷凝水容易返回排气循环通道12。
排气循环阀14配置在排气循环通道12上。排气循环阀14是为用于调整导入进气通道6的排气循环气体量而设置的。排气循环阀14配置在增压器8的下方,在排气净化装置10和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P)并排配置。
冷却装置16配置在排气循环通道12上,是由冷却液冷却流过排气循环通道12的排气循环气体的热交换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16由设置有冷却液流过的通道的四棱柱形状的不锈钢等金属部件形成,包括入口侧面16a和出口侧面16b。冷却装置16覆盖第三通道12c的周围,通过在第三通道12c的周围流过冷却液来冷却排气循环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16与第三通道12c焊接,从入口凸缘16c到出口侧面16b一体形成。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冷却装置16的长度方向沿车宽方向P配置,固定在缸体2上。冷却装置16以随着靠近排气净化装置10,入口侧面16a靠近缸体2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即,冷却装置16的长度方向向前后方向Q倾斜地配置,以使入口侧面16a比出口侧面16b在前后方向Q的前方F。
包括冷却装置16的入口侧面16a一侧的一部分配置在排气净化装置10和缸体2之间,包括出口侧面16b另一侧的一部分从车辆C的后面观察(从内燃机1的排气侧侧面观察)配置在由增压器8、排气净化装置10、排气循环阀14包围的空间S中。从这样的空间S,在内燃机1的上方和车辆C的未图示的发动机罩之间通过的行驶风,在通过涡轮8a后穿过。此时,来自排气净化装置10的热也与行驶风一起带走。即,空间S是使用行驶风的冷却通道的一部分。穿过空间S的行驶风通过差速器齿轮箱22的后方,穿过车辆C的下部。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中,排气集合部4a与缸盖4一体形成,排气集合部4a的出口与涡轮8a连接。另外,排气净化装置10在相对于增压器8向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宽方向P的右侧)偏移地配置。据此,使用排气歧管代替排气集合部4a,与排气净化装置10相对于排气歧管在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上不偏移地安装的内燃机(例如,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相比,行驶风容易在增压器8下方的空间S流动。
通过这样配置冷却装置16,能够紧凑地配置冷却装置16。另外,在内燃机1冷起动时,流过冷却装置16的冷却液处于冷却状态。然而,由于冷却装置16沿着排气净化装置10的曲面配置,因此冷却液从排气净化装置10受热,冷却液的温度容易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冷却装置16的出口侧面16b配置在空间S,内燃机1暖机后,在车辆C的行驶中,通过行驶风冷却,能够抑制冷却装置16过度加热。
另外,冷却装置16沿着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车宽方向P相同的方向),按照排气循环阀14、冷却装置16、排气净化装置10的顺序排列配置。即,冷却装置16在车辆C的后视图中配置在排气循环阀14和排气净化装置10之间。由于冷却装置16通过冷却液冷却,所以从排气净化装置10释放的热通过冷却装置16隔绝。其结果,能够抑制排气循环阀14周围的温度上升。
在冷却装置16的下方配置有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差速器齿轮箱22。据此,从车辆C的下方飞散的石头等飞散物撞击差速器齿轮箱22。因此,可以防止飞散物损坏冷却装置16。
如图4所示,冷却液供给通道18从安装在缸盖4的热箱4c分支并与冷却装置16连接,向冷却装置16供给冷却液。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冷却液供给通道18从排气循环阀14的右侧通过后方侧,向前方延伸。向前方延伸的冷却液供给通道18通过冷却装置16和排气净化装置10之间,与配置在冷却装置16的入口侧面16a附近的接管连接。在内燃机1冷起动的情况下,冷却液供给通道18中流动冷却的冷却液。然而,通过将冷却液供给通道18这样的配置,冷却液容易从排气净化装置10受热而变热。
如图1所示,冷却液排出通道20从冷却装置16的出口侧面16b附近与加热器装置24连接。即,在内燃机1冷起动的情况下,冷却液通过排气净化装置10的热来加热,流向加热器装置24。据此,加热器装置24容易获得冷却液的热,容易缩短车室内温暖的时间。即,提高了加热器性能。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压器8是具有涡轮8a的涡轮增压器型的增压器8。这样,在增压器8中,涡轮8a的热容量大,涡轮8a夺走了内燃机1起动时的热,加热器性能容易恶化。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通过冷却装置16从排气净化装置10受热,容易提高加热器性能。
另外,由于近年来的燃料消耗限制的强化,导入进气通道6的排气循环气体的导入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中,由于具有增压器8,所以通过向增压器8上游的进气通道6导入排气循环气体,与向增压器8的下游导入排气循环气体相比,能够导入更多的排气循环气体。然而,在将大量的排气循环气体导入进气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进气温度的上升,需要冷却排气循环气体。如果冷却排气循环气体,则容易产生冷凝水。进一步,如果冷凝水附着在压缩机8b上,则容易成为增压器8发生故障的原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由于能够抑制冷凝水向进气通道6流出,所以容易抑制冷凝水附着在压缩机8b上。
另外,如果排气循环气体的导入量增加,则排气循环通道12的内径变窄时的压力损失也变大。如果压力损失变大,则排气循环气体难以引入进气通道6。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从延伸部6d到通孔6c通过弯曲部6e,内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顺畅地连接。据此,能够抑制排气循环气体的压力损失。其结果,排气循环气体能够顺畅地导入进气通道6。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冷凝水容易返回排气循环通道12、容易导入排气循环气体的内燃机1。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多个变形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C以横置内燃机1的前轮驱动型的配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内燃机1、变速器21以及差速器齿轮箱22的配置,例如,也可以是将曲轴2b延伸设置方向配置在车辆C的前后方向Q的纵置内燃机1的车辆。进一步,车辆C可以是在差速器齿轮箱22中设置用于将动力传递到后轮的传输的四轮驱动车辆。另外,差速器齿轮箱22也可以是一体形成变速器21和差动齿轮的变速驱动桥的壳体的一部分。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排气净化装置10以涂布有三元催化剂的催化剂部10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排气净化装置10也可以是吸附煤烟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等的装置。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将排气循环通道12分割为多个通道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排气循环通道12可以设置为连接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出口管10c到进气通道6。另外,用于排气循环通道12的各通道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当变更。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入口侧面16a配置在缸体2和排气净化装置10的催化剂部10a之间、出口侧面16b配置在空间S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至少,包括冷却装置16的入口侧面16a侧(一侧)配置在缸体2与排气净化装置10的催化剂部10a之间,冷却装置16的剩余部分(另一侧)配置在空间S即可。
本申请基于2020年10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20-168220,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其具备:
缸体,形成汽缸并保持曲轴;
进气通道,将进气供给到所述汽缸;
增压器,增压在所述进气通道流动的进气;
排气净化装置,相对于所述增压器在所述曲轴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位移地配置,在所述汽缸的延伸设置方向上延伸;
排气循环通道,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的下游连接到所述进气通道;
排气循环阀,在所述排气循环通道上相对于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在所述曲轴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位移地配置;以及
冷却装置,配置在所述排气循环通道上,通过冷却液冷却流过所述排气循环通道的排气循环气体,
所述冷却装置的一侧配置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和所述缸体之间,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侧配置在由所述增压器、所述排气净化装置以及所述排气循环阀包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
所述内燃机安装在车辆上,
所述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配置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
所述冷却装置倾斜地配置为随着靠近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而靠近所述缸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
还具备向所述冷却装置供给冷却液的冷却液供给通道,
所述冷却液供给通道通过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
所述排气循环通道随着从所述进气通道靠近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而向下方倾斜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
所述内燃机安装在车辆上,
所述车辆具有加热所述车辆的车室内的加热器装置,
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冷却装置后,流向所述加热器装置。
CN202180067720.8A 2020-10-05 2021-10-04 内燃机 Pending CN1163241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8220 2020-10-05
JP2020168220A JP2022060646A (ja) 2020-10-05 2020-10-05 内燃機関
PCT/JP2021/036702 WO2022075281A1 (ja) 2020-10-05 2021-10-04 内燃機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4153A true CN11632415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112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7720.8A Pending CN116324153A (zh) 2020-10-05 2021-10-04 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60646A (zh)
CN (1) CN116324153A (zh)
WO (1) WO20220752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2685B2 (ja) * 2004-09-06 2010-03-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排気系構造
JP5146303B2 (ja) * 2008-12-24 2013-02-2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排ガス還流装置
JP5381937B2 (ja) * 2010-09-08 2014-01-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排気系装置
CN103189632B (zh) * 2010-10-28 2015-08-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废气再循环冷却结构体
JP2013079598A (ja) * 2011-10-04 2013-05-02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egrクーラユニット保護装置
JP6065763B2 (ja) * 2013-06-27 2017-01-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還流装置
JP6296789B2 (ja) * 2013-12-26 2018-03-2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6284356B2 (ja) * 2013-12-26 2018-02-28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6387379B2 (ja) * 2016-07-29 2018-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egr装置
JP7063679B2 (ja) * 2018-03-29 2022-05-0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egr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5281A1 (ja) 2022-04-14
JP2022060646A (ja)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61481B1 (en) Turbocharged engine for a vehicle,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5736192B (zh) 发动机的排气回流装置
US9810180B2 (en) EGR cooling structure
US555806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uid temperature control
US8590306B2 (en) Cooling device of turbocharger of engine for vehicle
EP2975234B1 (en) Engine device
JP4432685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排気系構造
CN102102561B (zh) 窜缸混合气再循环系统
JP4659511B2 (ja) Egrクーラ装置
US20120003075A1 (en) Lubrication device of turbocharger of engine for vehicle
JP2007506020A (ja) 排ガス熱伝達体、特に自動車内の排ガス還流用の排ガスクーラー
CN113494394A (zh) 发动机的egr系统
JP2022060647A (ja) 内燃機関
US4537349A (en) Motor vehicle with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nd with means for heating a payload space
JP6551046B2 (ja) エンジン
CN116324153A (zh) 内燃机
JP2003056352A (ja) 自動車用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エンジン
JP2004204720A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環流装置
JP2002070565A (ja) 遠隔搭載式空気対空気給気冷却器
JP6416052B2 (ja) 作業車両
JP2009150243A (ja) ターボ過給機付きエンジン
JP3799849B2 (ja) Egr装置を有する内燃機関
CN219452256U (zh) 发动机热循环系统及汽车
JP7293882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構造
JP7275873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