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0756A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0756A
CN116290756A CN202310536929.5A CN202310536929A CN116290756A CN 116290756 A CN116290756 A CN 116290756A CN 202310536929 A CN202310536929 A CN 202310536929A CN 116290756 A CN116290756 A CN 116290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s
supporting
steel bar
support
bar tru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69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90756B (zh
Inventor
张帆
张志�
陈振海
张志军
王芳
王陶
王舒桐
程俊鑫
裴敏
王明清
郑宏飞
解敏杰
张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eco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eco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eco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econ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69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0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0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0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90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0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4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涉及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的领域,其包括支撑柱、支撑组件、张开组件和驱动组件,支撑柱环绕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有支撑柱之间的多个支撑板和用于连接多个支撑板的连接部,支撑板呈阵列排布,且位于最外侧的部分支撑板与支撑柱一一对应,且均固定连接,连接部设置在多个支撑板之间,连接部用于使支撑板支撑底模板,且用于使相邻支撑板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张开组件位于多个支撑柱之间,且与多个支撑柱均连接,驱动组件设置在张开组件上,且用于驱动张开组件张开支撑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板支撑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筋桁架楼承板支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由钢筋桁架和底模板固定连接形成。施工时,将多个钢筋桁架楼承板逐个铺设,且使相邻两个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板卡接连接,从而完成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安装。
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后需要浇筑混凝土,由于相邻两个底模板之间存在连接缝,从而需要在底模板下方搭设支撑结构。目前,一般的支撑结构采用桁架、立柱的方法,将桁架固定连接在多个底模板的下方,然后将立柱竖直放置,且顶端支撑在桁架的底端,从而通过立柱对桁架的支撑作用对底模板提供支撑力,使得相邻底模板之间的连接缝不易发生漏浆、爆浆的情况。
在搭设立柱、桁架时,需要先将桁架与底模板固定,然后逐个竖立立柱,降低了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板的支撑效率,延长了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板的支撑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柱,环绕设置有多个;
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有所述支撑柱之间的多个支撑板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板的连接部;
张开组件,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且与多个所述支撑柱均连接;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张开组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张开组件张开所述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支撑板,呈阵列排布,且位于最外侧的部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且均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部用于使所述支撑板支撑底模板,且用于使相邻所述支撑板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张开组件动作,张开组件通过多个支撑柱将支撑组件张开,支撑组件张开后,连接部对多个支撑板进行支撑,使多个支撑板抵接到底模板的底面,从而通过多个支撑板对底模板能够进行支撑,多个支撑板能够通过驱动组件、张开组件实现快速张开以及通过连接部实现支撑,实现了支撑板的快速搭设以及对底模板的快速支撑,从而提高了对钢筋桁架底模板的支撑效率,使得底模板的支撑能够通过驱动组件、张开组件快速进行搭建,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可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板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多个铰接杆,每相邻四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铰接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铰接杆与四个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四个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均与自身对应的所述支撑板铰接,且另一端共同铰接有铰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四个支撑板与四个铰接杆形成四棱锥形状,使得支撑板能够进行收缩和张开,使得支撑装置便于进行收纳和对大面积铺设的底模板进行支撑;通过多个铰接杆,使多个支撑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撑网,当其中一个支撑板的受力明显大于其他支撑板时,其他支撑板能够通过铰接杆对受力较大的支撑板进行补偿,使得支撑板对底模板的支撑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支撑塌陷的问题。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铰接块之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稳定所述铰接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偶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靠近所述铰接块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铰接块铰接,当所述铰接杆张开后,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杆处于同一直线,所述铰接杆上套设有用于保持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处于直线状态的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张开后,多个固定杆跟随张开,且最终处于直线状态,将固定套滑动到相邻两个固定杆的铰接处,使固定杆难以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多个固定杆使得多个铰接块不易发生移动,使得铰接杆对支撑板的支撑效果易于保持;当支撑板收缩时,将固定套滑离相邻两个固定杆的铰接处,使得固定杆能够随支撑板的收缩进行转动。
可选的,所述张开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且固连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多级伸缩杆,所述多级伸缩杆的每级伸缩杆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螺旋槽,且外侧壁均固连有滑块,在所述多级伸缩杆的相邻两级伸缩杆之间,上一级伸缩杆的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下一级伸缩杆的所述螺旋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多级伸缩杆最小一级的伸缩杆,最小一级的伸缩杆上的滑块在下一级伸缩杆的螺旋槽内进行滑动,在螺旋槽的限位下,滑块使最小一级的伸缩杆移动,多级伸缩杆的相邻两级伸缩杆按照上述方式进行伸缩,从而通过多级伸缩杆能够使支撑柱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多个所述多级伸缩杆的充气盒和向所述充气盒内通加压空气的气泵,所述充气盒位于多个所述多级伸缩杆之间,多个所述多级伸缩杆的最小一级伸缩杆均转动穿设在所述充气盒的侧壁上,且均同轴固连有蜗轮,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充气盒内,且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充气盒转动连接,且轴线方向的一端同轴固连有叶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将空气加压通入到充气盒内,加压空气对吹动叶轮,叶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多级伸缩杆的最小一级伸缩杆转动,从而通过气泵使得多级伸缩杆便于伸出,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可选的,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也同轴固连有所述叶轮,所述充气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蜗杆一一对应的主通气孔,所述主通气孔连通有两个开设在所述充气盒侧壁上且与所述叶轮一一对应的子通气孔,两个所述子通气孔均与所述充气盒内部连通,且连通处分别位于所述蜗杆轴线方向的两侧,所述主通气孔与两个所述子通气孔的连通处铰接有用于调节气流导向的换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换向板,使主通气孔与不同的子通气孔连通,由于两个子通气孔与充气盒的连通处分别位于蜗杆轴线方向的两侧,使得两个子通气孔吹动叶轮时叶轮带动蜗杆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蜗杆在加压空气的吹动下能够实现正反转,进而使得多级伸缩杆便于伸出和收缩。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底柱和滑动穿设在所述底柱上的滑柱,所述支撑组件连接在所述滑柱上,所述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底柱内部连通的充气孔,所述充气孔通过软管与所述充气盒连通,所述底柱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盒内的加压空气通过软管流通到充气盒内,且通过充气孔流通到底柱的内部,在加压空气的气压作用下,滑柱滑出底柱,滑柱带动支撑组件同步滑动,使得支撑组件的高度便于在张开的过程中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板的支撑高度便于进行调节,且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板搭设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底柱远离所述滑柱的一端连接有多个与所述底柱呈夹角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底柱的支杆,多个所述支杆绕所述底柱的一周设置,且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均固连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在所述底柱上投影的位置位于所述底柱的延长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杆通过万向轮对底柱进行支撑,由于万向轮在底柱上的投影位置位于底柱的延长线上,当万向轮与支撑面抵接时,底柱与支撑面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底柱在受到多级伸缩杆推动时更加容易移动。
可选的,所述底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杆一一对应且用于放置所述支杆的容纳槽,所述支杆与所述容纳槽顶端的槽底铰接,所述容纳槽靠近与所述支杆铰接处一端的侧壁沿远离所述底柱中心的方向朝靠近所述支杆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装置需要收纳或闲置存放时,将支杆转动到容纳槽内,使得支杆能够收入到容纳槽内,减少了支撑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也使得支撑装置更加便于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底模板抵接的微调板,所述微调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微调螺栓,所述微调螺栓与所述微调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微调板通过微调螺栓与支撑板连接,通过转动微调板能够调节微调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撑板对底模板的支撑能够进行调节,进而使得底模板的支撑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多级伸缩杆驱动支撑柱将多个支撑板张开,通过多个支撑板对底模板进行支撑,使得底模板的支撑便于快速搭设,提高了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板的支撑效率;
2.气泵通过主通气孔、子通气孔吹动叶轮,在换向板的作用下,使得蜗杆能够正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多级伸缩杆便于伸缩;
3.多个固定杆在固定套的作用下易于维持直线状态,使得铰接块之间不易相互靠近,进而使得铰接杆的张开状态易于保持。
4.底柱通过支杆、万向轮与支撑面进行滑动,使得底柱在受到多级伸缩杆的推力时更加易于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说明支杆与容纳槽装配关系的剖面视图;
图3是旨在说明滑块和螺旋槽的剖面视图;
图4是旨在说明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旨在说明换向板的剖面视图;
图6是旨在说明微调板的爆炸视图;
图7是旨在说明固定杆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柱;11、底柱;111、排气阀;112、支杆;1121、万向轮;113、容纳槽;12、滑柱;121、充气孔;2、支撑组件;21、支撑板;211、微调板;212、微调螺杆;213、把手;22、连接部;221、铰接杆;2211、铰接块;222、固定杆;2221、固定套;3、张开组件;31、多级伸缩杆;311、螺旋槽;312、滑块;4、驱动组件;41、充气盒;411、主通气孔;412、子通气孔;413、换向板;42、气泵;43、蜗轮;44、蜗杆;45、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参照图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柱1、与多个支撑柱1均连接且用于支撑底模板的支撑组件2、与多个支撑柱1均连接且用于张开支撑组件2的张开组件3、设置在张开组件3上且用于驱动张开组件3张开的驱动组件4。
使用时,驱动组件4驱动张开组件3动作,张开组件3推动多个支撑柱1移动,且使支撑组件2张开,支撑组件2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板进行支撑,从而通过驱动组件4、张开组件3便于快速使支撑板21对底模板进行支撑,提高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板的支撑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参照图1,支撑柱1设置有四个,且均竖直设置,四个支撑柱1环绕呈矩形,支撑柱1包括底柱11和滑动穿设在底柱11顶端的滑柱12,滑柱12的滑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滑柱12、底柱11均呈矩形柱状。
参照图2,底柱11底端的四个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的容纳槽113,容纳槽113竖直设置,且贯穿底柱11的底端,容纳槽113顶端的侧壁沿远离底柱11中心线的方向朝着靠近底柱11底端的方向倾斜设置。容纳槽113顶端的槽底铰接有用于支撑底柱11的支杆112,支杆112呈长杆状,且与容纳槽113顶端倾斜的侧壁抵接,支杆112与底柱11的外侧壁呈夹角设置,且与容纳槽113相适配。支杆112远离底柱11的一端固连有万向轮1121,万向轮1121投影在底柱11上的位置位于底柱11的延长线上。
参照图1,张开组件3包括四个与支撑柱1一一对应的多级伸缩杆31,四个多级伸缩杆31位于四个支撑柱1之间,且沿四个支撑柱1围成的矩形的对角线设置,四个多级伸缩杆31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多级伸缩杆31最大一级的伸缩杆固连在底柱11的底部,多级伸缩杆31呈圆形柱状。
参照图3,多级伸缩杆31的相邻两级伸缩杆为圆柱套筒副连接,多级伸缩杆31的每级伸缩杆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沿伸缩方向设置的螺旋槽311,且外侧壁上均固连有滑块312,从多级伸缩杆31的最大一级伸缩杆到最小一级伸缩杆,上一级伸缩杆的滑块312滑动设置在下一级伸缩杆的螺旋槽311内。
使用时,底柱11的四个支杆112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分开,直到支杆112与容纳槽113倾斜的侧壁抵接,使支杆112转动到最大位置,支杆112通过万向轮1121与支撑面抵接,支杆112、万向轮1121使底柱11与支撑面实现滑动连接,然后转动四个多级伸缩杆31的最小一级的伸缩杆,通过滑块312与螺旋槽311的配合,多级伸缩杆31进行多级伸出,多级伸缩杆31推动底柱11移动,底柱11通过滑柱12使支撑组件2张开,从而使得支撑组件2便于快速张开。
参照图1,驱动组件4包括位于四个多级伸缩杆31之间的充气盒41和用于向充气盒41内通加压空气的气泵42,充气盒41呈矩形盒状,且竖直设置,充气盒41的四个侧壁与四个多级伸缩杆31一一对应,且正对设置,多级伸缩杆31的最小一级的伸缩杆穿设在充气盒41的侧壁上,且穿过充气盒41的侧壁,多级伸缩杆31的最小一级的伸缩杆与充气盒41转动连接。
参照图4,多级伸缩杆31的最小一级的伸缩杆同轴固连有蜗轮43,蜗轮43位于充气盒41内,且啮合有蜗杆44,蜗杆44位于蜗轮43的正下方,且两端均与充气盒41转动连接,蜗杆44轴线方向的两端均同轴固连有叶轮45。
充气盒41的底端开设有与四个蜗杆44一一对应的主通气孔411,主通气孔411呈矩形,且沿垂直充气盒41侧壁的方向开设,四个主通气孔411相互靠近的一端连通,充气泵42通过软管与四个主通气孔411的连通处连通。
参照图4和图5,主通气孔411靠近蜗杆44的一端连通有两个开设在充气盒41底端上的子通气孔412,两个子通气孔412分别位于主通气孔411的两侧,且开设方向均与主通气孔411垂直设置,两个子通气孔412远离主通气孔411的一端均与充气盒41内部连通,且连通处与两个叶轮45一一对应,两个子通气孔412与充气盒41的连通处分别位于蜗杆44轴线方向的两侧,子通气孔412呈矩形,且长度方向的截面与主通气孔411长度方向的截面相适配。
参照图5,主通气孔411与两个子通气孔412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气流导向的换向板413,换向板413呈矩形,且位于两个子通气孔412之间,换向板413的一侧与主通气孔411正对的子通气孔412的侧壁铰接,且另一侧用于抵接在主通气孔411的侧壁上。
参照图1和图2,滑柱12顶端的侧壁上开设有通过软管与充气盒41内部连通的充气孔121,充气孔121的另一端与底柱11的内部连通,充气孔121呈圆形。底柱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底柱11内部气体的排气阀111。
使用时,气泵42将空气加压通入到四个主通气孔411内,主通气孔411内的加压空气流动到子通气孔412内,转动换向板413调节加压空气通入不同的子通气孔412内,子通气孔412内的加压空气吹动在与自身相对应的叶轮45上,从而通过转动换向板413,使蜗杆44进行正反转动,进而使得多级伸缩杆31便于伸缩,充气盒41内的加压空气经软管流动到充气孔121内,且经充气孔121流入到底柱11内部,加压空气推动滑柱12滑出底柱11,使得滑柱12的滑出及多级伸缩杆31的伸缩便于同时进行,提高了支撑组件2张开及高度调节的效率,且减少了驱动件的数量。
参照图1,支撑组件2位于四个支撑柱1之间,且位于支撑柱1的顶部,支撑组件2包括多个用于支撑底模板的支撑板21、用于连接且支撑多个支撑板21的连接部22,支撑板21呈矩形板状,且水平设置,多个支撑板21呈矩形阵列排布,矩形阵列四个顶角处的支撑板21分别固连在四个滑柱12的顶端,多个支撑板21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顶面与滑柱12的顶面齐平。
参照图6,支撑板21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微调支撑位置的微调板211,微调板211呈矩形板状,且水平设置,微调板211与支撑板21之间设置有微调螺栓,微调螺栓竖直设置,且位于微调板211的中心处,微调螺栓的顶端与微调板211固定连接,且底端螺纹穿设在支撑板21上。微调板211的一侧固连有把手213,把手213呈矩形杆状,且沿远离微调板211的方向朝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倾斜设置。
参照图1,连接部22包括多个用于连接且支撑支撑板21的铰接杆221、多个用于稳定铰接杆221状态的固定杆222,铰接杆221、固定杆222均呈长杆状,且均位于支撑板21的下方,每相邻四个支撑板21之间的铰接杆2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铰接杆221与四个支撑板21一一对应,铰接杆22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支撑板21的底端铰接,四个铰接杆221远离支撑板21的一端共同铰接有矩形块状的铰接块2211。
固定杆222位于相邻两个铰接块2211之间,且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杆222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且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自身靠近的铰接块2211铰接,当铰接杆221处于张开状态时,两个固定杆222处于同一直线。
参照图7,固定杆222上套设有用于保持两个固定杆222处于直线状态的固定套2221,固定套2221呈圆形管状,且与固定杆222相适配,固定套2221与固定杆222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固定杆222的轴线方向。
使用时,多级伸缩杆31在推动支撑柱1移动时,使铰接杆221也逐渐转动,且张开角度逐渐增大,同时使固定杆222也跟随转动,且张开角度也逐渐增大,直到支撑柱1移动到最大位置,铰接杆221的张开角度达到最大,两个固定杆222处于同一直线状态,然后将固定套2221滑动到两个固定杆222的铰接处,使两个固定杆222难以相对转动,然后通过把手213转动微调板211,使微调板211与底模板抵接,从而完成底模板支撑结构的搭设。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启动气泵42,气泵42将空气加压通入到主通气孔411内,转动换向板413,调节主通气孔411内的加压空气流入不同的子通气孔412内,子通气孔412内的加压空气吹动到叶轮45上,叶轮45带动蜗杆44转动,蜗杆44驱动蜗轮43转动,蜗轮43驱动多级伸缩杆31伸出,多级伸缩杆31推动支撑柱1在万向轮1121的辅助下移动,充气盒41内的加压空气经软管、充气孔121进入到底柱11内部,加压空气推动滑柱12滑出底柱11,支撑板21之间的铰接杆221、铰接块2211之间的固定杆222均随支撑柱1的移动逐渐张开,随滑柱12的滑出调节支撑板21的高度,当两个铰接块2211之间的两个固定杆222处于同一直线时,将固定套2221滑动到两个固定杆222的铰接处,使铰接块2211之间处于稳定状态,完成支撑装置的张开,从而通过支撑柱1直接张开多个支撑板21,提高了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板支撑结构的搭设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柱(1),环绕设置有多个;
支撑组件(2),包括位于所有所述支撑柱(1)之间的多个支撑板(21)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板(21)的连接部(22);
张开组件(3),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柱(1)之间,且与多个所述支撑柱(1)均连接;
驱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张开组件(3)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张开组件(3)张开所述支撑组件(2);
其中,所述支撑板(21),呈阵列排布,且位于最外侧的部分所述支撑板(21)与所述支撑柱(1)一一对应,且均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部(22),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板(21)之间,所述连接部(22)用于使所述支撑板(21)支撑底模板,且用于使相邻所述支撑板(21)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板(21)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连接部(22)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板(21)之间的多个铰接杆(221),每相邻四个所述支撑板(21)之间所述铰接杆(2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铰接杆(221)与四个所述支撑板(21)一一对应,四个所述铰接杆(221)的一端均与自身对应的所述支撑板(21)铰接,且另一端共同铰接有铰接块(2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铰接块(2211)之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用于稳定所述铰接杆(221)的固定杆(222),所述固定杆(222)的数量为偶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222)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靠近所述铰接块(2211)的所述固定杆(222)与所述铰接块(2211)铰接,当所述铰接杆(221)张开后,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杆(222)处于同一直线,所述铰接杆(221)上套设有用于保持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222)处于直线状态的固定套(2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开组件(3)包括多个与所述支撑柱(1)一一对应且固连在所述支撑柱(1)上的多级伸缩杆(31),所述多级伸缩杆(31)的每级伸缩杆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螺旋槽(311),且外侧壁均固连有滑块(312),在所述多级伸缩杆(31)的相邻两级伸缩杆之间,上一级伸缩杆的所述滑块(312)滑动设置在下一级伸缩杆的所述螺旋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连接多个所述多级伸缩杆(31)的充气盒(41)和向所述充气盒(41)内通加压空气的气泵(42),所述充气盒(41)位于多个所述多级伸缩杆(31)之间,多个所述多级伸缩杆(31)的最小一级伸缩杆均转动穿设在所述充气盒(41)的侧壁上,且均同轴固连有蜗轮(43),所述蜗轮(43)位于所述充气盒(41)内,且啮合有蜗杆(44),所述蜗杆(44)与所述充气盒(41)转动连接,且轴线方向的一端同轴固连有叶轮(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4)的另一端也同轴固连有所述叶轮(45),所述充气盒(4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蜗杆(44)一一对应的主通气孔(411),所述主通气孔(411)连通有两个开设在所述充气盒(41)侧壁上且与所述叶轮(45)一一对应的子通气孔(412),两个所述子通气孔(412)均与所述充气盒(41)内部连通,且连通处分别位于所述蜗杆(44)轴线方向的两侧,所述主通气孔(411)与两个所述子通气孔(412)的连通处铰接有用于调节气流导向的换向板(4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包括底柱(11)和滑动穿设在所述底柱(11)上的滑柱(12),所述支撑组件(2)连接在所述滑柱(12)上,所述滑柱(12)上开设有与所述底柱(11)内部连通的充气孔(121),所述充气孔(121)通过软管与所述充气盒(41)连通,所述底柱(11)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排气阀(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1)远离所述滑柱(12)的一端连接有多个与所述底柱(11)呈夹角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底柱(11)的支杆(112),多个所述支杆(112)绕所述底柱(11)的一周设置,且远离所述支杆(112)的一端均固连有万向轮(1121),所述万向轮(1121)在所述底柱(11)上投影的位置位于所述底柱(11)的延长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1)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杆(112)一一对应且用于放置所述支杆(112)的容纳槽(113),所述支杆(112)与所述容纳槽(113)顶端的槽底铰接,所述容纳槽(113)靠近与所述支杆(112)铰接处一端的侧壁沿远离所述底柱(11)中心的方向朝靠近所述支杆(112)的方向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上设置有用于与底模板抵接的微调板(211),所述微调板(211)与所述支撑板(21)之间设置有微调螺栓,所述微调螺栓与所述微调板(2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21)螺纹连接。
CN202310536929.5A 2023-05-13 2023-05-13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Active CN116290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6929.5A CN116290756B (zh) 2023-05-13 2023-05-13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6929.5A CN116290756B (zh) 2023-05-13 2023-05-13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0756A true CN116290756A (zh) 2023-06-23
CN116290756B CN116290756B (zh) 2023-08-11

Family

ID=8683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6929.5A Active CN116290756B (zh) 2023-05-13 2023-05-13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0756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1346A (en) * 1971-03-26 1975-01-22 Dahlstroem C I S Mould element for casting concrete
GB1427109A (en) * 1973-05-18 1976-03-10 Betons Legers Soc Ind Des Self-supporting beam for use in constructing concrete floors and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ncrete floors using said beam
JPH02292486A (ja) * 1989-04-30 1990-12-03 Kazuo Takazawa ガラスシール工事における付合わせ固定具
AU655153B3 (en) * 1994-09-30 1994-12-01 Andrea Mario Stodulka Formwork support
AU7145200A (en) * 2000-11-08 2002-05-09 Roger A Farquhar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system
CN101914968A (zh) * 2010-06-27 2010-12-15 刘海涛 混凝土楼板模壳快拆方法
CN10822249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清华大学 一种柔性浇注模板及施工方法
CN208294063U (zh) * 2018-04-24 2018-12-2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电梯井施工内模板伸缩体系
KR20200044405A (ko) * 2018-10-19 2020-04-29 한국교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가변 착탈식 데크플레이트
CN212535065U (zh) * 2020-06-12 2021-02-12 浙江铭凯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2773624U (zh) * 2020-07-22 2021-03-23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悬挂吊拉支撑装置
CN212802718U (zh) * 2020-05-11 2021-03-26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
CN113123510A (zh) * 2021-05-12 2021-07-16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搭接注塑式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14033162A (zh) * 2021-12-23 2022-02-11 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
CN215948926U (zh) * 2021-10-10 2022-03-04 郑洪臣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CN217812334U (zh) * 2022-05-09 2022-11-15 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钢管桁架楼承板
CN218346849U (zh) * 2022-10-14 2023-01-20 涂乐夫 新型的建筑斜支撑结构
CN115749377A (zh) * 2022-11-24 2023-03-07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浇筑用支撑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1346A (en) * 1971-03-26 1975-01-22 Dahlstroem C I S Mould element for casting concrete
GB1427109A (en) * 1973-05-18 1976-03-10 Betons Legers Soc Ind Des Self-supporting beam for use in constructing concrete floors and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ncrete floors using said beam
JPH02292486A (ja) * 1989-04-30 1990-12-03 Kazuo Takazawa ガラスシール工事における付合わせ固定具
AU655153B3 (en) * 1994-09-30 1994-12-01 Andrea Mario Stodulka Formwork support
AU7145200A (en) * 2000-11-08 2002-05-09 Roger A Farquhar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system
CN101914968A (zh) * 2010-06-27 2010-12-15 刘海涛 混凝土楼板模壳快拆方法
CN108222496A (zh) * 2016-12-21 2018-06-29 清华大学 一种柔性浇注模板及施工方法
CN208294063U (zh) * 2018-04-24 2018-12-2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电梯井施工内模板伸缩体系
KR20200044405A (ko) * 2018-10-19 2020-04-29 한국교통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가변 착탈식 데크플레이트
CN212802718U (zh) * 2020-05-11 2021-03-26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
CN212535065U (zh) * 2020-06-12 2021-02-12 浙江铭凯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2773624U (zh) * 2020-07-22 2021-03-23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悬挂吊拉支撑装置
CN113123510A (zh) * 2021-05-12 2021-07-16 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搭接注塑式的连接组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5948926U (zh) * 2021-10-10 2022-03-04 郑洪臣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CN114033162A (zh) * 2021-12-23 2022-02-11 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装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
CN217812334U (zh) * 2022-05-09 2022-11-15 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钢管桁架楼承板
CN218346849U (zh) * 2022-10-14 2023-01-20 涂乐夫 新型的建筑斜支撑结构
CN115749377A (zh) * 2022-11-24 2023-03-07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浇筑用支撑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帆等: "郑徐高速铁路徐州特大桥上跨陇海铁路段施工关键技术", 高速铁路技术, vol. 13, no. 6, pages 106 - 112 *
杨建勇: "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山西建筑, vol. 44, no. 6, pages 97 - 98 *
田卜元等: "木质曲面定型模板体系龙骨优化设计方法", 建筑结构, vol. 52, no. 2, pages 332 - 3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0756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40105A (en) Form support for use in making arched ceiling
US7814937B2 (en) Deployable contour crafting
CN106593472B (zh) 一种适用于并列隧道中主洞和支洞施工的衬砌台车
US6629388B2 (en) Portable garage with ballast-containing walls
US3904216A (en) Variable height transport carriage
US3845930A (en) Telescopic supports for adjustable roof and beam form
US5623786A (en) Base block with removable ballast for portable tower, system and method
CN116290756B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支撑装置
JPH0138940B2 (zh)
JP2020016015A (ja) 延伸ベルトコンベヤ
CN215055649U (zh) 一种建筑结构梁加固结构
CN109914787A (zh) 一种非平行双墙施工缝联动撑合模板及其联动撑合方法
CN215170068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CN112171147B (zh) 一种管片筋网焊接台架
CN213391217U (zh) 一种建筑楼梯模板结构
CN212154382U (zh) 一种便于拆卸搬运的装配式护栏
CN220451885U (zh) 一种快速搭建工作台装置
CN106837379A (zh) 一种隧道的施工方法及其采用的隧道衬砌台车
CN111945798A (zh) 一种建筑修复用建筑物倾斜纠正结构
US3274305A (en) Method of forming concrete roofs
CN112144869A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双拱形窗洞搭设装置
CN219451609U (zh)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CN211341961U (zh) 一种用于拼装式游泳池的拼装模块
CN217352843U (zh) 一种用于集成房屋的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移动集成房屋
CN113431348B (zh) 一种可折叠装配式拼装胎架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