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9910B -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79910B
CN116279910B CN202310260952.6A CN202310260952A CN116279910B CN 116279910 B CN116279910 B CN 116279910B CN 202310260952 A CN202310260952 A CN 202310260952A CN 116279910 B CN116279910 B CN 116279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seat
rollover
rod
collision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09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79910A (zh
Inventor
刘言兵
郝清
李广山
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h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h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h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h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09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79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79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9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79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9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3/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3/02Mot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63/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63/02Motor vehicles
    • B62D63/04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可移动座的上端设置有储物槽,储物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压紧板设置于储物槽的上方,压紧板高度可调的安装于可移动座上;防撞防侧翻机构包括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间隔的设置于可移动座的两侧,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在可移动座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调的连接于可移动座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加固,也可以防止在受到撞击时发生侧翻,进而对货物和运输机器人都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运输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在物流行业当中,车间内以及车间之间会有很多货物需要运输,一般情况下都由工人人工搬运或者使用运输车辆进行搬运,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诞生了运输机器人,而目前的运输机器人也可以达到快速装卸货物的目的,提高了货物的输送速度,但是在货物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机器人装置上并未对货物设置相应的加固结构,而机器人于地面上处于运动状态,很容易使货物出现滑动、掉落的情况,稳定性较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进而也就不利于对货物的运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货物加固结构的物流运输机器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包括可移动座、压紧板、防撞防侧翻机构和弹性加固机构,可移动座的上端设置有储物槽,储物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压紧板设置于储物槽的上方,且压紧板高度可调的安装于可移动座上;
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包括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间隔的设置于可移动座的两侧,且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在可移动座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调的连接于可移动座上,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受压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向远离可移动座一侧移动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以在可移动座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一侧倾斜时给予可移动座支撑。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还包括固定套筒、长条滑杆和限位连接杆,固定套筒沿可移动座的宽度方向固定于可移动座内,固定套筒两侧的可移动座内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滑腔,竖直滑腔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竖直滑口;两个防撞防侧翻机构的内侧各自与一个限位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限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为活动卡接于固定套筒端部的限位卡接端,长条滑杆设置于两个限位卡接端之间的固定套筒内;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受压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方向移动时,长条滑杆在一个限位连接杆的推动下将另一个限位连接杆的限位卡接端推动至对应的竖直滑腔内,以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随着限位卡接端在竖直滑腔内的滑动而竖直向下滑动。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与可移动座之间的限位连接杆上均套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卡接端所对应的限位连接杆上设置有两个沿限位连接杆长度方向分布的弹簧定位销组,每个弹簧定位销组均包括至少四个均匀分布于限位连接杆上的第一弹簧定位销;当限位卡接端被推动至对应的竖直滑腔内时,限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有第一弹簧定位销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竖直滑腔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槽两侧的内壁上部均向外凹陷的形成有侧边安装槽,两个侧边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加固机构均包括安装板、弹性抵压板和第二弹簧,安装板沿可移动座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侧边安装槽内,安装板靠近储物槽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抵压板,且所有的弹性抵压板设置于同一竖直面上,每个弹性抵压板均通过第二弹簧与安装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加固机构还包括调节杆和伸缩杆,每个弹性抵压板均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板相连接,每个伸缩杆外均套接有连接弹性抵压板与安装板的第二弹簧;所述调节杆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于储物槽的侧壁上,且调节杆与安装板螺纹连接,调节杆的一端穿出至储物槽外且设置有手轮。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槽后端的外壁为可转动连接于可移动座上的调节板,储物槽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销,第二弹簧定位销所对应的调节板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槽外的可移动座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安装座、螺纹旋转杆和两个限位杆,显示屏安装座和两个限位杆均固定于可移动座上,螺纹旋转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于显示屏安装座上,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显示屏安装座相连接,螺纹旋转杆的下端与第二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压紧板的前端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设置的第一延伸板,两个限位杆的上部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延伸板,螺纹旋转杆的上部与另一个第一延伸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上安装有套接于螺纹旋转杆外的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轴承的外圈相连接,第三轴承的内圈连接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套接于螺纹旋转杆外并与螺纹旋转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外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把手;所述储物槽前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三个缺口,三个第一延伸板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匹配的滑动连接于三个缺口内。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板的上端设置有称重盘,称重盘的下端通过多个电子秤与压紧板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可移动座的上端设置有储物槽,可以放置需要运输的货物,然后货物的两侧利用弹性加固机构弹性压紧货物,在货物的上方利用压紧板压紧货物,且通过调节压紧板的高度来调节对货物的压紧力,进而实现对货物的加固。
本发明在可移动座的两侧间隔的设置有防撞防侧翻护边,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被撞击且撞击力较大时,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会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方向移动,然后带动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向远离可移动座一侧移动,当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以在可移动座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一侧倾斜时给予可移动座支撑,这样如果撞击力太大,在可移动座可能发生侧翻时,防撞防侧翻护边的下落缩小了其与地面之间的间距,进而在可移动座发生一点点侧翻时,会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轻松的接触地面,进而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形成有效的支撑力,防止可移动座发生侧翻,进而对可移动座上的货物起到保护作用,对本物流运输用机器人也起到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受撞击且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向下滑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俯视角度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移动座;101-竖直滑腔;102-调节板;103-第二弹簧定位销;104-显示屏安装座;105-螺纹旋转杆;106-限位杆;107-第二轴承;108-第三轴承;109-螺纹套筒;2-压紧板;3-防撞防侧翻机构;301-防撞防侧翻护边;302-固定套筒;303-长条滑杆;304-限位连接杆;305-第一弹簧;306-第一弹簧定位销;4-弹性加固机构;401-安装板;402-弹性抵压板;403-第二弹簧;404-调节杆;405-第一轴承;5-称重盘;6-电子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包括可移动座1、压紧板2、防撞防侧翻机构3和弹性加固机构4,可移动座1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可移动座1的上端设置有储物槽,可以放置需要运输的货物,储物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4,可以弹性压紧储物槽中的货物,压紧板2设置于储物槽的上方,且压紧板2高度可调的安装于可移动座1上,可以从上方压紧货物,且通过调节压紧板2的高度来调节对货物的压紧力,进而实现对货物的加固;
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3包括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优选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效果,可以保证使用寿命,也可以适当的减轻撞击力,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间隔的设置于可移动座1的两侧,即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与可移动座1均未直接接触,预留了一定的可移动空间,且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在可移动座1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调的连接于可移动座1上,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受压时,如果压力较小,则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不会移动,而当压力较大,即撞击力较大时,则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会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方向移动时,即在可移动座1的宽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如图5所示),而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的位置能够带动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向远离可移动座1一侧移动,当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如图4所示),以在可移动座1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一侧倾斜时给予可移动座1支撑,这样如果撞击力太大,在可移动座1可能发生侧翻时,防撞防侧翻护边301的下落缩小了其与地面之间的间距,进而在可移动座1发生一点点侧翻时,会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轻松的接触地面,进而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形成有效的支撑力,防止可移动座1发生侧翻,进而对可移动座1上的货物起到保护作用,对本物流运输用机器人也起到保护效果。
本发明在可移动座1的上端设置有储物槽,可以放置需要运输的货物,然后货物的两侧利用弹性加固机构4弹性压紧货物,在货物的上方利用压紧板2压紧货物,且通过调节压紧板2的高度来调节对货物的压紧力,进而实现对货物的加固。
本发明在可移动座1的两侧间隔的设置有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被撞击且撞击力较大时,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会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方向移动,然后带动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向远离可移动座1一侧移动,当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以在可移动座1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一侧倾斜时给予可移动座1支撑,这样如果撞击力太大,在可移动座1可能发生侧翻时,防撞防侧翻护边301的下落缩小了其与地面之间的间距,进而在可移动座1发生一点点侧翻时,会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轻松的接触地面,进而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形成有效的支撑力,防止可移动座1发生侧翻,进而对可移动座1上的货物起到保护作用,对本物流运输用机器人也起到保护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3还包括固定套筒302、长条滑杆303和限位连接杆304,固定套筒302沿可移动座1的宽度方向固定于可移动座1内,保证固定套筒302的稳固性,固定套筒302两侧的可移动座1内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滑腔101,竖直滑腔101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竖直滑口;两个防撞防侧翻机构3的内侧各自与一个限位连接杆304的一端相连接,限位连接杆304的另一端为活动卡接于固定套筒302端部的限位卡接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限位连接杆304另一端的限位卡接端是卡接在固定套筒302端部的,长条滑杆303设置于两个限位卡接端之间的固定套筒302内,使得,长条滑杆303的移动可以推动限位连接杆304移动,直至将作为限位连接杆304另一端的限位卡接端从固定套筒302内推出至竖直滑腔101内;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受压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方向移动时,长条滑杆303在一个限位连接杆304的推动下将另一个限位连接杆304的限位卡接端推动至对应的竖直滑腔101内,以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随着限位卡接端在竖直滑腔101内的滑动而竖直向下滑动,进而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的高度降低,在可移动座1发生侧翻时,可以利用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起到支撑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3还包括第一弹簧305,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与可移动座1之间的限位连接杆304上均套接有第一弹簧305,第一弹簧305可以抵消一部分的撞击力,进而使得轻微的撞击力并不会推动防撞防侧翻护边301相对于可移动座1移动,避免小碰撞将与防撞防侧翻护边301连接限位连接杆304的推出固定套筒302外。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限位卡接端所对应的限位连接杆304上设置有两个沿限位连接杆304长度方向分布的弹簧定位销组,每个弹簧定位销组均包括至少四个均匀分布于限位连接杆304上的第一弹簧定位销306,进而使得第一弹簧定位销306在各个方向上都形成一定的限位,也可以加强限位卡接端在固定套筒302内的稳定性,当然,在实际中,这个值是会经过测试的,因此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即可;当限位卡接端被推动至对应的竖直滑腔101内时,限位连接杆304的另一端与所有第一弹簧定位销306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竖直滑腔101的宽度,结合每个弹簧定位销组均包括至少四个均匀分布于限位连接杆304上的第一弹簧定位销306,进而使得第一弹簧定位销306可以卡接在竖直滑腔101内,进而避免限位连接杆304轻易的从可移动座1上掉落下来,这样也就可以使得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在可移动座1侧翻时起到支撑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储物槽两侧的内壁上部均向外凹陷的形成有侧边安装槽,两个侧边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4,并不会占用储物槽实际的储物空间,不影响储物槽放置货物。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弹性加固机构4均包括安装板401、弹性抵压板402和第二弹簧403,安装板401沿可移动座1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侧边安装槽内,安装板401靠近储物槽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抵压板402,且所有的弹性抵压板402设置于同一竖直面上,每个弹性抵压板402均通过第二弹簧403与安装板401相连接,每个弹性抵压板402在挤压货物时,都可以根据接触部位的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移动,进而对货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对货物的压紧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弹性加固机构4还包括调节杆404和伸缩杆,每个弹性抵压板402均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板401相连接,每个伸缩杆外均套接有连接弹性抵压板402与安装板401的第二弹簧403,保证弹性抵压板402的移动方向,进而避免相邻的弹性抵压板402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对货物的压紧效果;所述调节杆404通过第一轴承405转动连接于储物槽的侧壁上,且调节杆404与安装板401螺纹连接,调节杆404的一端穿出至储物槽外且设置有手轮,当需要调节对货物的压紧力时,只需要转动调节杆404,就可以利用安装板401的移动来调节弹性抵压板402对货物的压紧力,进而可以针对不同的物品选择更加恰当的压紧力,保证最佳的加固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储物槽后端的外壁为可转动连接于可移动座1上的调节板102,当放置货物时,调节板102向外转动,可以调低调节板102的高度,比如使得调节板102的一端接触地面,进而更加方便向储物槽内放置货物,储物槽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销103,第二弹簧定位销103所对应的调节板102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当货物放置好后,可以快速的实现调节板102的定位。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储物槽外的可移动座1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安装座104、螺纹旋转杆105和两个限位杆106,显示屏安装座104和两个限位杆106均固定于可移动座1上,螺纹旋转杆105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107转动连接于显示屏安装座104上,保证了螺纹旋转杆105的稳定性,第二轴承107的外圈与显示屏安装座104相连接,螺纹旋转杆105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7的内圈相连接,保证螺纹旋转杆105可以在原位置进行自由的旋转;所述压紧板2的前端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设置的第一延伸板(即压紧板2的前端设置有三个第一延伸板,三个第一延伸板呈三角形布局),两个限位杆106的上部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延伸板,螺纹旋转杆105的上部与另一个第一延伸板螺纹连接,进而可以进一步加强压紧板2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压紧板2只可以垂直升降;所述第二轴承107上安装有套接于螺纹旋转杆105外的第三轴承108,第三轴承108的外圈与第二轴承107的外圈相连接,第三轴承108的内圈连接有螺纹套筒109,螺纹套筒109套接于螺纹旋转杆105外并与螺纹旋转杆10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09外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把手,方便通过把手转动螺纹套筒109,螺纹套筒109转动带动螺纹旋转杆105转动,进而带动压紧板2实现升降;所述储物槽前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三个缺口,三个第一延伸板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匹配的滑动连接于三个缺口内,不影响压紧板2对储物槽内货物的压紧。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压紧板2的上端设置有称重盘5,称重盘5的下端通过多个电子秤6与压紧板2相连接,可以称取一些重量轻的货物,提高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座(1)、压紧板(2)、防撞防侧翻机构(3)和弹性加固机构(4),可移动座(1)的上端设置有储物槽,储物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4),压紧板(2)设置于储物槽的上方,且压紧板(2)高度可调的安装于可移动座(1)上;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3)包括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间隔的设置于可移动座(1)的两侧,且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在可移动座(1)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可调的连接于可移动座(1)上,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受压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向远离可移动座(1)一侧移动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以在可移动座(1)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一侧倾斜时给予可移动座(1)支撑;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3)还包括固定套筒(302)、长条滑杆(303)和限位连接杆(304),固定套筒(302)沿可移动座(1)的宽度方向固定于可移动座(1)内,固定套筒(302)两侧的可移动座(1)内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竖直滑腔(101),竖直滑腔(101)的外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竖直滑口;两个防撞防侧翻机构(3)的内侧各自与一个限位连接杆(304)的一端相连接,限位连接杆(304)的另一端为活动卡接于固定套筒(302)端部的限位卡接端,长条滑杆(303)设置于两个限位卡接端之间的固定套筒(302)内;当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受压向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方向移动时,长条滑杆(303)在一个限位连接杆(304)的推动下将另一个限位连接杆(304)的限位卡接端推动至对应的竖直滑腔(101)内,以使得另一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随着限位卡接端在竖直滑腔(101)内的滑动而竖直向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防侧翻机构(3)还包括第一弹簧(305),两个防撞防侧翻护边(301)与可移动座(1)之间的限位连接杆(304)上均套接有第一弹簧(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限位卡接端所对应的限位连接杆(304)上设置有两个沿限位连接杆(304)长度方向分布的弹簧定位销组,每个弹簧定位销组均包括至少四个均匀分布于限位连接杆(304)上的第一弹簧定位销(306);当限位卡接端被推动至对应的竖直滑腔(101)内时,限位连接杆(304)的另一端与所有第一弹簧定位销(306)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竖直滑腔(10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两侧的内壁上部均向外凹陷的形成有侧边安装槽,两个侧边安装槽内均设置有弹性加固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加固机构(4)均包括安装板(401)、弹性抵压板(402)和第二弹簧(403),安装板(401)沿可移动座(1)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于侧边安装槽内,安装板(401)靠近储物槽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抵压板(402),且所有的弹性抵压板(402)设置于同一竖直面上,每个弹性抵压板(402)均通过第二弹簧(403)与安装板(40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加固机构(4)还包括调节杆(404)和伸缩杆,每个弹性抵压板(402)均通过伸缩杆与安装板(401)相连接,每个伸缩杆外均套接有连接弹性抵压板(402)与安装板(401)的第二弹簧(403);所述调节杆(404)通过第一轴承(405)转动连接于储物槽的侧壁上,且调节杆(404)与安装板(401)螺纹连接,调节杆(404)的一端穿出至储物槽外且设置有手轮。
7.根据权利要求1、4、5或6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后端的外壁为可转动连接于可移动座(1)上的调节板(102),储物槽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弹簧定位销(103),第二弹簧定位销(103)所对应的调节板(102)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外的可移动座(1)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安装座(104)、螺纹旋转杆(105)和两个限位杆(106),显示屏安装座(104)和两个限位杆(106)均固定于可移动座(1)上,螺纹旋转杆(105)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107)转动连接于显示屏安装座(104)上,第二轴承(107)的外圈与显示屏安装座(104)相连接,螺纹旋转杆(105)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7)的内圈相连接;所述压紧板(2)的前端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设置的第一延伸板,两个限位杆(106)的上部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延伸板,螺纹旋转杆(105)的上部与另一个第一延伸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07)上安装有套接于螺纹旋转杆(105)外的第三轴承(108),第三轴承(108)的外圈与第二轴承(107)的外圈相连接,第三轴承(108)的内圈连接有螺纹套筒(109),螺纹套筒(109)套接于螺纹旋转杆(105)外并与螺纹旋转杆(10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09)外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把手;所述储物槽前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三个缺口,三个第一延伸板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匹配的滑动连接于三个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2)的上端设置有称重盘(5),称重盘(5)的下端通过多个电子秤(6)与压紧板(2)相连接。
CN202310260952.6A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Active CN116279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952.6A CN116279910B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952.6A CN116279910B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9910A CN116279910A (zh) 2023-06-23
CN116279910B true CN116279910B (zh) 2023-11-28

Family

ID=8679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0952.6A Active CN116279910B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79910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4595A1 (en) * 2001-09-24 2003-03-24 Angelo Sanchez Vehicle anti-rollover device
CN107972749A (zh) * 2017-11-23 2018-05-01 宁波鄞州台本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货物道路运输装置
CN108725608A (zh) * 2018-06-29 2018-11-02 李洋 一种汽车缓冲防侧翻装置
CN109483598A (zh) * 2018-12-05 2019-03-19 汪淳 一种机器人安全保护装置
CN110182277A (zh) * 2019-05-13 2019-08-30 盐城品迅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载物搬运小车的物料绑定机构及取货固定方法
CN110435526A (zh) * 2019-07-30 2019-11-12 南京斯杩克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搬运的物流用工业机器人
CN210126578U (zh) * 2019-03-29 2020-03-06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带防撞结构的agv物流小车
CN111016984A (zh) * 2019-12-20 2020-04-17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小型物流转运装置
CN210912672U (zh) * 2019-09-19 2020-07-03 天津市科百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agv小车
CN111392213A (zh) * 2020-03-20 2020-07-10 朱佳敏 一种具有货物加固结构的智能物流运输机器人
CN111845973A (zh) * 2020-08-06 2020-10-30 磐安叶层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侧翻的露天煤矿运煤车
CN211845936U (zh) * 2020-03-06 2020-11-03 赤峰学院 一种基于智能物流运送的物流仓
CN212473233U (zh) * 2020-05-28 2021-02-05 吕彩霞 一种便于运输重物且可防止侧翻的建筑电气施工装置
CN112918743A (zh) * 2021-02-08 2021-06-08 余良 一种具有防碰撞结构的包裹分拣agv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4595A1 (en) * 2001-09-24 2003-03-24 Angelo Sanchez Vehicle anti-rollover device
CN107972749A (zh) * 2017-11-23 2018-05-01 宁波鄞州台本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货物道路运输装置
CN108725608A (zh) * 2018-06-29 2018-11-02 李洋 一种汽车缓冲防侧翻装置
CN109483598A (zh) * 2018-12-05 2019-03-19 汪淳 一种机器人安全保护装置
CN210126578U (zh) * 2019-03-29 2020-03-06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一种带防撞结构的agv物流小车
CN110182277A (zh) * 2019-05-13 2019-08-30 盐城品迅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载物搬运小车的物料绑定机构及取货固定方法
CN110435526A (zh) * 2019-07-30 2019-11-12 南京斯杩克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搬运的物流用工业机器人
CN210912672U (zh) * 2019-09-19 2020-07-03 天津市科百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agv小车
CN111016984A (zh) * 2019-12-20 2020-04-17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小型物流转运装置
CN211845936U (zh) * 2020-03-06 2020-11-03 赤峰学院 一种基于智能物流运送的物流仓
CN111392213A (zh) * 2020-03-20 2020-07-10 朱佳敏 一种具有货物加固结构的智能物流运输机器人
CN212473233U (zh) * 2020-05-28 2021-02-05 吕彩霞 一种便于运输重物且可防止侧翻的建筑电气施工装置
CN111845973A (zh) * 2020-08-06 2020-10-30 磐安叶层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侧翻的露天煤矿运煤车
CN112918743A (zh) * 2021-02-08 2021-06-08 余良 一种具有防碰撞结构的包裹分拣agv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9910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47625A (en) Gravity roller conveyors
CN111571289B (zh) 一种钻杆加工自动上料系统及方法
CN104444964A (zh) 一种可自动卸货的插取式抓取器
CN116279910B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机器人
KR102043858B1 (ko) 틸팅 이송장치
CN204251183U (zh) 一种插取式抓取器
CN212687002U (zh) 一种物流分拨用货仓自动卸货机构
CN212198377U (zh) 电堆转运装置
CN207361118U (zh) 自动仓储结构
CN211619013U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柔性升降输送装置
CN211527591U (zh) 一种双层框架的电子钢瓶秤
US20220204263A1 (en) Bi-Directional Shuttle
CN210133846U (zh) 手动叉车
CN113232703A (zh) 一种具有升降托举结构的物流推车
KR20120069075A (ko) 지게차의 포크 이송구간 조절장치
CN110562760A (zh) 能够自动分批且连续供料的长棒料分料装置
US20150056044A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Carts
CN217674836U (zh) 堆叠产品换向中转台
US20130189067A1 (en) Transporting heavy equipment
CN210649739U (zh) 一种龙门铣床送料装置
JP2020083503A (ja) 昇降機構及び貨物容器昇降基台
CN216861545U (zh) 一种矿山用施工设备运输装置
CN210177983U (zh) 一种钢结构卸料平台装置
CN220053854U (zh) 一种周转装置
CN211732886U (zh) 一种谷物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