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3764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3764A
CN116203764A CN202310087576.5A CN202310087576A CN116203764A CN 116203764 A CN116203764 A CN 116203764A CN 202310087576 A CN202310087576 A CN 202310087576A CN 116203764 A CN116203764 A CN 116203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disposed
signal line
display device
connection patte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75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俊炯
朴智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03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3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包括有源区域和围绕有源区域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的非有源区域的基板;设置在第一到第三区域的每一个中的至少一条信号线;设置在至少一条信号线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图案;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在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非有源区域的第一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i)至少一条信号线与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彼此重叠,ii)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网格形的区域,iii)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可以与至少一个开口的一部分或全部不重叠,并且iv)密封剂可以与非有源区域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通过该配置,作为密封剂的材料可容易或充分地硬化或固化。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案是分案申请,其母案为申请日为2019年12月2日、申请号为201911213981.7、发明名称为“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2月2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65764号的优先权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较低的功耗。液晶显示装置有利于显示运动图像,因此用于诸如笔记本电脑、监控器和TV等的多种类型的电子装置。液晶具有薄且长的分子结构,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在排列上具有方向性),并且具有偏振特性(在位于电场中时分子排列的方向根据其尺寸而改变)。液晶显示装置利用液晶的这种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特性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制造液晶显示器的典型工艺分为用于形成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的基板制造工艺、用于制造液晶面板的单元工艺以及用于集成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的模块工艺。
在制造液晶面板的工艺中,为了将阵列基板和滤色器基板接合在一起,在基板的周边形成密封剂。密封剂还用于维持单元间隙。为了液晶面板的可靠性,使密封剂充分硬化是必要的,并且缩短硬化密封剂所需的时间也很重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使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能够充分硬化或固化的结构。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使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材料能够快速硬化或固化的结构。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使非有源区域的尺寸能够减小的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有源区域和非有源区域,所述非有源区域围绕所述有源区域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至少一条信号线,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中;至少一个连接图案,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上;以及密封剂,所述密封剂设置在所述非有源区域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非有源区域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i)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彼此重叠,ii)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网格形的区域,iii)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一部分或全部不重叠,并且iv)所述密封剂可以与所述非有源区域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区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源层,所述至少一个有源层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第一连接图案和第二连接图案可以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有源层上方,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中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有源层。
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连接图案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和所述第二连接图案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在所述有源区域中布置的多条数据线。
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可以在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至少一个绝缘膜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和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之间,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可以通过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重叠的区域中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中的至少一个孔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
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可以电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所述密封剂可以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有源区域和非有源区域,所述非有源区域围绕所述有源区域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至少一条信号线,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中;至少一个连接图案,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上方;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以及密封剂,所述密封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非有源区域中,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彼此重叠,并且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网格形的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全部或一部分不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使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能够充分硬化或固化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使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材料能够快速硬化或固化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使非有源区域的尺寸能够减小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将部分地通过描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公开来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将通过其书面描述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系统配置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系统实现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与图2的X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一区域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4的线A-B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4的线C-D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与图2的X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二区域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的线E-F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7的线G-H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与图2的X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三区域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线I-J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沿图10的线K-L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通过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公开的方面变得明显。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下文阐述的方面,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形式实现。提供以下方面仅用于完全公开本公开,并将本公开的范围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此外,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数量等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本文所包含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本文中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包含”、“由…组成”和“由…构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组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在解释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任何元件或特征时,即使没有进行具体描述,也应当认为层、部位和区域的任何尺寸和相对大小包括公差或误差范围。
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元件。每个术语不用于限定元件的本质、顺序、次序或数量,而是仅用于区分对应元件和其他元件。当提及一个元件“连接”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应当解释为第三元件可以“插设”在元件之间或元件可以通过第三元件彼此“连接”或“耦接”,以及解释为一个元件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诸如“在…上”、“在…上方”、“在…上面”、“在…下”、“在…下方”、“在…下面”、“下部”、“上部”、“接近”、“靠近”、“邻近”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并且应当解释为一个或多个元件可以进一步“插设”在元件之间,除非使用诸如“直接”、“仅”的术语。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任何元件或特征不限于上述术语的特定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示例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特征,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其他元件。因此,下文提及的第一元件可以是本公开技术概念中的第二元件。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的那样,本公开的各示例性实施例的元件或特征能够部分或全部地彼此结合或组合并且能够在技术上以各种方式关联和操作,并且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独立或彼此关联地实施。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系统配置的视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以包括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发光装置等。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基于显示装置对电子装置进行讨论。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或示例能够同等地应用于诸如照明装置、发光装置等以及显示装置的包含晶体管的任何电子装置。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的任何全部或部分组合并入这种电子装置中也是本公开的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或输出光的面板PNL以及用于驱动面板PNL的驱动电路(或驱动器)。
面板PNL可以包括多条数据线DL、多条栅极线GL和多个子像素SP,多个子像素SP可以以矩阵形式布置在由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限定的区域中。
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可以布置在面板PNL中,使得数据线DL和栅极线GL彼此交叉。例如,可以以行或列布置多条栅极线GL,并且可以以列或行布置多条数据线DL。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和易于理解,可以假定以行布置多条栅极线GL,并且以列布置多条数据线DL。
除了多条栅极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之外,面板PNL根据子像素的结构等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信号线。例如,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驱动电压线、至少一条基准电压线、至少一条公共电压线等。
面板PNL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LC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等的各种类型的面板中的一种。
面板PNL中布置的信号线的类型可以根据子像素结构、面板类型(LCD面板、OLED面板等)等而有所不同。在本文中,信号线可以包括施加有信号的电极。
面板PNL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A/A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有源区域N/A,非有源区域N/A是有源区域A/A的周边区域。这里,非有源区域N/A有时可以称为面板或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或边缘。
多个子像素SP可以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以显示图像。
与数据驱动器DDR电连接的导电焊盘可以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并且多条数据链接线可以布置为连接在导电焊盘和多条数据线DL之间。这里,导电焊盘可以由导电线路(conductive trace)或导电贴片(conductive patch)的阵列或其他布置形成。这里,多条数据链接线可以是延伸到非有源区域N/A的多条数据线DL的一部分,或者是与多条数据线DL电连接的单独图案。
此外,与栅极驱动相关的线可以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以通过与数据驱动器DDR电连接的导电焊盘将驱动包含在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的栅极所需的电压(信号)传送到栅极驱动器GDR。例如,与栅极驱动相关的线可以包括用于传送时钟信号的时钟线、用于传送栅极电压VGH和VGL的栅极电压线、用于传送生成扫描信号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的栅极驱动控制信号线等。与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栅极线GL不同,与栅极驱动相关的线可以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
驱动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多条数据线DL的数据驱动器DDR、用于驱动多条栅极线GL的栅极驱动器GDR以及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的控制器CTR。
数据驱动器DDR可以通过向多条数据线DL提供数据电压来驱动多条数据线DL。
栅极驱动器GDR可以通过向多条栅极线GL提供扫描信号来驱动多条栅极线GL。
控制器CTR可以通过提供驱动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DCS和GCS来控制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的驱动操作。控制器CTR可以向数据驱动器DDR供应图像数据DATA。
控制器CTR根据每帧中处理的时序使得能够开始子像素的扫描。控制器CTR将从其他装置或图像提供源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数据驱动器DDR中使用的数据信号形式,输出通过转换获得的图像数据DATA,并且使得能够在子像素的扫描期间更新数据线。
为了控制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控制器(CTR)从诸如主机系统的其他装置或图像提供源接收诸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输入数据使能(DE)信号、时钟信号(CLK)等的时序信号,并且生成各种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数据驱动器(DDR)和栅极驱动器(GDR)。
例如,为了控制栅极驱动器GDR,控制器CTR输出包括栅极起始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OE等的数种类型的栅极控制信号GCS。
此外,为了控制数据驱动器DDR,控制器CTR输出包括源极起始脉冲SSP、源极采样时钟SSC、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等的各种数据控制信号DCS。
控制器可以是典型显示技术中使用的时序控制器,或者可以是能够附加执行除时序控制器的典型功能之外的其他控制功能的控制设备/装置。
控制器CTR可以实现为与数据驱动器DDR分离的组件,或者可以通过与数据驱动器DDR集成实现为集成电路。
在从控制器CTR接收到图像数据DATA之后,数据驱动器DDR通过向多条数据线DL提供数据电压来驱动多条数据线DL。在本文中,数据驱动器DDR有时可以称为源极驱动器。
数据驱动器DDR可以通过各种接口向控制器CTR发送各种信号和/或从控制器CTR接收各种信号。
栅极驱动器GDR通过向多条栅极线GL依次提供扫描信号来依次驱动多条栅极线GL。在本文中,栅极驱动器GDR有时可以称为扫描驱动器。
根据控制器CTR的控制,栅极驱动器GDR向多条栅极线GL依次提供具有导通电压电平或截止电压电平的扫描信号。
当通过来自栅极驱动器GDR的扫描信号驱动特定栅极线时,数据驱动器DDR将从控制器CTR接收的图像数据DATA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并且向多条数据线DL提供获得的模拟数据电压。
根据驱动方案、面板设计方案等,数据驱动器DDR可以仅位于面板PNL的一侧(例如,上侧或下侧),而不限于此,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DDR可以位于面板PNL的两侧(例如,上侧和下侧),而不限于此。
根据驱动方案、面板设计方案等,栅极驱动器GDR可以仅位于面板PNL的一侧(例如,左侧或右侧)而不限于此,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GDR可以位于面板PNL的两侧(例如,左侧和右侧)而不限于此。
可以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来实现数据驱动器DDR。
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数模转换器DAC、输出缓冲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DDR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数转换器ADC。
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可以以带载自动封装(TAB)型或玻上芯片(COG)型连接到面板PNL的诸如接合焊盘的至少一个焊盘,或者可以直接设置在面板PNL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可以集成并设置在面板PNL上。此外,可以以膜上芯片(COF)型实现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可以安装在电路膜上,并且通过电路膜与布置在面板PNL中的数据线DL电连接。
栅极驱动器GDR可以包括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这里,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中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于多条栅极线中的一条或多条。
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电平移位器等。
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以带载自动封装(TAB)型或玻上芯片(COG)型连接到面板PNL的诸如接合焊盘的至少一个焊盘。这里,接合焊盘可以由导电线路或导电贴片形成。此外,可以以膜上芯片(COF)型实现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安装在电路膜上,并且通过电路膜与布置在面板PNL中的栅极线GL电连接。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通过以面板内栅极(GIP)型实现而集成到面板PNL中。也就是说,每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直接形成在面板PNL中。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系统实现的视图。
参考图2,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可以以诸如TAB、COG、COF、GIP等的各种类型中的膜上芯片(COF)型实现数据驱动器DDR。此外,可以以诸如TAB、COG、COF、GIP等的各种类型中的面板内栅极(GIP)型实现栅极驱动器GDR。
数据驱动器DDR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图2示出了实现为多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的数据驱动器DDR的示例。
当以COF型实现数据驱动器DDR时,执行数据驱动器DDR的功能的每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可以安装在源极侧电路膜SF上。
布置在面板PNL的非有源区域N/A中的导电焊盘可以电连接到源极侧电路膜SF的一侧。
电连接在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和面板PNL之间的一条或多条线可以布置在源极侧电路膜SF上。
为了多个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与其他单元或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路连接,电子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用于安装控制单元或组件的控制印刷电路板CPCB、以及其他电气组件、单元或装置。
安装有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的源极侧电路膜SF的另一侧可以连接到至少一个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
也就是说,安装有源极驱动集成电路SDIC的源极侧电路膜SF的一侧和另一侧可以分别电连接到面板PNL的非有源区域N/A和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
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DDR、栅极驱动器GDR等的控制器CTR可以设置在控制印刷电路板CPCB上。
此外,向面板PNL、数据驱动器DDR、栅极驱动器GDR等提供各种电压或电流或者控制待提供的各种电压或电流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可以设置在控制印刷电路板CPCB上。
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和控制印刷电路板CPCB可以彼此连接,以使电流能够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器CBL传送。这里,连接器CBL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电缆等。
至少一个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和控制印刷电路板CPCB可以集成为一个印刷电路板。
当以面板内栅极(GIP)型实现栅极驱动器GDR时,包含在栅极驱动器GDR中的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直接形成在面板PNL的非有源区域N/A中。
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中的每一个可以将扫描信号输出到布置在面板PNL的有源区域A/A中的相应栅极线。
布置在面板PNL中的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通过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与栅极驱动相关的线接收生成扫描信号所需的各种信号(时钟信号、高电平栅极电压(VGH)、低电平栅极电压(VGL)、起始信号(VST)、复位信号(RST)等)。
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的与栅极驱动相关的线可以电连接到设置为最靠近多个栅极驱动电路GDC的源极侧电路膜SF。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参考图3,显示装置DP可以包括第一基板SUB1和面向第一基板SUB1的第二基板。
这里,第一基板SUB1可以是晶体管(TR)阵列基板,第二基板SUB2可以是滤色器基板。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滤色器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SUB1上。
液晶层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此外,用于接合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的密封剂SEAL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可以沿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各自的周边区域设置密封剂SEAL。密封剂SEAL还可以设置为覆盖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各自的周边区域。
如图1所示,可以在第一基板SUB1的有源区域A/A中布置多条数据线DL、多条栅极线GL以及矩阵形式的由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限定的多个子像素SP。
如图1所示,与数据驱动器DDR电连接的导电焊盘可以布置在第一基板SUB1的非有源区域N/A中。此外,连接在导电焊盘和多条数据线DL之间的多条数据链接线可以布置在第一基板SUB1的非有源区域N/A中。此外,与栅极驱动相关的线可以布置在非有源区域N/A中,以通过与数据驱动器DDR电连接的导电焊盘向栅极驱动器GDR传送驱动包含在至少一个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的栅极所需的电压(信号)。
用于提供颜色的滤色器和用于防止颜色混合的黑矩阵可以位于第二基板SUB2中,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用于传送信号的多条线(在下文中,可以称为“信号线”)可以布置在第一基板SUB1的非有源区域N/A中。
多条信号线可以布置在设置有密封剂的第一基板SUB1的非有源区域N/A的一部分或全部中。
设置有密封剂SEAL的第一基板SUB1可以包括多个区域。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对设置有密封剂SEAL并且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第一基板SUB1的多个区域进行讨论。
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与密封剂重叠的区域。
这里,第一区域可以比第二区域更靠近显示装置DP的有源区域A/A,第二区域可以比第三区域更靠近有源区域A/A。也就是说,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可以最靠近有源区域A/A,第三区域可以最远离有源区域A/A。
图4是示出了与图2的X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一区域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4的线A-B截取的截面图。
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一区域A1可以是检查区域。例如,检查区域可以是检查设置在第一基板SUB1上方的数种类型的信号线的缺陷所需的并且包括多个晶体管和多条信号线的区域。
参考图4,在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一区域A1中,多条信号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SUB1上方。
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多条信号线SL中的一些信号线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开口OPN的网格形。例如,信号线SL可以包括通过向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图案和向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图案交叉或重叠形成的至少一个开口OPN,其中,第二方向以一定角度与第一方向相交。这里,向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图案可以与向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图案在信号线图案的宽度、长度或厚度上具有不同图案。
多个连接图案CP1和CP2可以与具有网格形的信号线SL重叠。多个连接图案CP1和CP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在第一区域A1中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线的形式,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至少一个有源层ACT可以与具有网格形的信号线SL和多个连接图案CP1和CP2重叠。设置在同一有源层ACT上的第一连接图案CP1和第二连接图案CP2可以设置为彼此间隔开。
多个连接图案CP1和CP2和有源层ACT可以与信号线SL的开口OPN的全部或一部分不重叠。也就是说,与具有至少一个开口OPN的信号线SL重叠的多个连接图案CP1和CP2和有源层ACT可以设置为不覆盖信号线SL的至少一个开口。
同时,尽管图4中没有示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OPN的信号线SL可以连接到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信号线。并且,第一连接图案CP1和第二连接图案CP2的每一个连接到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条数据线。
在非有源区域N/A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OPN的信号线SL、连接图案CP1和CP2以及有源层ACT可以彼此重叠并且充当晶体管。
参考图5,信号线SL可以设置在基板SUB上。
第一绝缘膜INS1可以设置在信号线SL上。有源层ACT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膜INS1上。
有源层ACT可以设置为与信号线SL重叠。
第一连接图案CP1和第二连接图案CP2可以设置为在有源层ACT上彼此间隔开。
第二绝缘膜INS2和第三绝缘膜INS3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图案CP1和第二连接图案CP2上。这里,第三绝缘膜INS3可以用于平坦化上面设置有多个晶体管TR的基板SUB,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密封剂SEAL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膜INS3上。
同时,信号线SL、有源层ACT、第一连接图案CP1和第二连接图案CP2可以充当一个晶体管TR。
晶体管TR可以用于检查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条信号线的缺陷。
密封剂SEAL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参考图6进一步讨论这种结构。
图6是沿图4的线C-D截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6,两个晶体管TR可以设置为在第一区域A1中在基板SUB上方彼此间隔开。
换句话说,只有绝缘膜INS1、INS2和INS3而不是信号线或有源层ACT可以布置在一个晶体管TR和另一个晶体管TR之间。
第三绝缘膜INS3可以设置在上面设置有晶体管TR的基板上方。
同时,布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信号线SL可以与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条栅极线布置在同一层上,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一连接图案CP1和第二连接图案CP2可以与布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栅极线布置在同一层上,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密封剂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膜INS3上。
密封剂SEAL可以是通过紫外光UV固化的紫外光固化树脂,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为了形成密封剂SEAL,紫外光可以从第一基板SUB1的背表面照射到设置有作为密封剂的树脂的区域。
穿过第一基板SUB1的紫外光通过第一绝缘膜INS1、第二绝缘膜INS2和第三绝缘膜INS3到达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并且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可以通过紫外光硬化或固化。
像这样,在设置有密封剂SEAL的第一区域A1中,由于信号线SL具有至少一个开口OPN,并且设置在信号线SL上的有源层ACT以及连接图案CP1和CP2设置为与开口OPN的全部或一部分不重叠,所以用于固化或硬化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的紫外光可以容易或充分地到达密封剂SEAL。
相反,当信号线SL、有源层ACT或连接图案CP1和CP2设置在紫外光通过的区域中时,存在紫外光可能无法充分到达密封剂SEAL的可能性;因此,可能会发生由于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的不充分固化或硬化而导致的显示装置的缺陷。例如,由于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的不充分固化或硬化,密封剂SEAL可能无法维持第一基板SUB1和第二基板SUB2之间的间隙,或者可能会出现使得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能够流动的缺陷。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硬化或固化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紫外光通过的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因此,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可以被充分硬化或固化。
此外,由于紫外光充分到达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可以减少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的硬化或固化时间。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非有源区域N/A中,至少一条信号线SL设置为与至少一个连接图案CP和至少一个有源层ACT重叠;因此,可以减小非有源区域N/A的尺寸。
接下来,对非有源区域N/A的第二区域进行讨论。
图7是示出了与图2的X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二区域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7的线E-F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沿图7的线G-H截取的截面图。
非有源区域N/A的第二区域A2可以是至少一条信号线SL和至少一个连接图案CP电连接以将从电路膜传输的信号传输到有源区域A/A的区域。
例如,参考图7,将来自电路膜的信号(例如,公共电压等)施加到多条信号线延伸线SCL1和SCL 2,并且将从电路膜供应的信号传输到与各信号线延伸线SCL 1和SCL 2集成的多条信号线SL。
通过多条信号线SL交叉形成的至少一个开口OPN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因此,多条信号线SL可以布置为彼此交叉,因此具有网格形。
在信号线SL布置为通过彼此交叉而具有网格形的区域中,至少一个连接图案CP可以与信号线SL重叠,并且可以设置为与开口OPN的全部或一部分不重叠。
具体地,在第二区域A2中,连接图案CP可以具有与具有网格形的信号线SL相对应的形状。换句话说,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连接图案CP可以具有网格形,该网格形在与信号线SL限定的开口OPN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开口。
此外,如图7所示,在信号线SL和连接图案CP彼此重叠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信号线和连接图案可以彼此电连接。
传输到信号线SL的信号可以传送到连接图案CP,并且传送到连接图案CP的信号可以传输到有源区域A/A。
连接图案CP可以延伸到有源区域A/A,为了简单起见,其在图7中没有具体示出。延伸到有源区域A/A的连接图案CP可以连接到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公共线。
连接图案CP可以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一个的源极和漏极设置在同一层上。连接图案CP可以通过设置在连接图案CP和公共线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膜上设置的接触孔电连接到公共线。
具体地,参考图8,信号线SL可以设置在基板SUB上。
第一绝缘膜INS1可以设置在信号线SL上。
连接图案CP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膜INS1上。
连接图案CP可以通过形成在第一绝缘膜INS1中的多个孔HOL1和HOL2电连接到信号线SL。
虽然为了简单起见,图8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是信号线SL可以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栅极线GL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连接图案CP可以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数据线DL设置在同一层上;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二绝缘膜INS2和第三绝缘膜INS3可以设置在连接图案CP上。
密封剂SEAL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膜INS3上。
如图9所示,可以通过来自信号线SL的开口OPN所处的区域的紫外光来硬化或固化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
具体地,在第二区域A2中,由于只有绝缘膜INS1、INS2和INS3在与信号线SL的开口OPN相对应的区域中设置在基板SUB上方,因此,紫外光可以充分到达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
接下来,对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三区域进行讨论。
图10是示出了与图2的X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三区域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10的线I-J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沿图10的线K-L截取的截面图。
非有源区域N/A的第三区域A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GDC的全部或一部分。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晶体管TR。
设置在第三区域A3中的多条信号线SL可以电连接到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例如,如图10所示,一个栅极驱动电路GDC可以电连接到至少三条信号线SL,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参考图10,多条连接图案延伸线CPL1、CPL2和CPL3可以电连接到栅极驱动电路GDC。多条连接图案延伸线CPL1和CPL2中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到包含在栅极驱动电路GDC中的至少一个晶体管TR。
这里,第一连接图案延伸线CPL1可以连接到与第一信号线SL1重叠的连接图案CP。此外,第二连接图案延伸线CPL2可以连接到与第二信号线SL2重叠的连接图案CP。
这里,与连接图案CP重叠的信号线SL1和SL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口OPN。
此外,第三连接图案延伸线CPL3可以电连接到第三信号线SL3。第三信号线SL3可以与设置在第三信号线SL3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图案重叠。
这里,时序信号可以施加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一条,电压可以施加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另一条。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施加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的时序信号和电压可以通过连接图案CP以及第一连接图案延伸线CPL1和第二连接图案延伸线CPL2供应到栅极驱动电路GDC。此外,来自栅极驱动电路GDC的栅极扫描信号可以施加到第三连接图案延伸线CPL3;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同时,设置在第三区域A3中的多个连接图案CP可以与具有至少一个开口OPN的信号线SL重叠,并且连接图案CP可以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多个连接图案CP可以设置为不覆盖信号线SL的开口OPN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图10中,多个连接图案CP设置为在信号线SL上彼此间隔开;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连接图案CP可以具有网格形,并且可以设置为与信号线SL的开口OPN不重叠。
也就是说,设置在第三区域A3中的多个连接图案CP可以设置为不覆盖信号线SL的开口OPN;因此,设置在第三区域A3中的密封剂SEAL可以容易或充分地硬化或固化。
此外,如图11所示,在多个连接图案CP和信号线SL彼此重叠的区域中,每个连接图案CP可以电连接到信号线SL。
具体地,参考图11,信号线SL可以设置在基板SUB上。
第一绝缘膜INS1可以设置在信号线SL上。
多个连接图案CP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膜INS1上。多个连接图案CP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形成在第一绝缘膜INS1中的多个孔HOL3和HOL4电连接到信号线SL。
虽然为了简单起见,图11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是信号线SL可以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栅极线GL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连接图案CP可以与设置在有源区域A/A中的数据线DL设置在同一层上;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二绝缘膜INS2和第三绝缘膜INS3可以设置在连接图案CP上。
密封剂SEAL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膜INS3上。
如图12所示,可以通过来自信号线SL的开口OPN所处的区域的紫外光来硬化或固化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
具体地,在第三区域A3中,由于只有绝缘膜INS1、INS2和INS3在与信号线SL的开口OPN相对应的区域中设置在基板SUB上方,因此,紫外光可以充分到达作为密封剂SEAL的材料。
同时,密封剂SEAL设置在图5和图6中的第一区域A1中,密封剂SEAL设置在图8和图9中的第二区域A2中,并且密封剂SEAL设置在图11和图12中的第三区域A3中。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剂SEAL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和A3中的至少一个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使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能够充分硬化或固化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使设置在非有源区域中的密封剂材料能够快速硬化或固化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使非有源区域的尺寸能够减小的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描述的特征、结构、配置和效果包含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但不一定限于特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组合或修改这些特征、结构、配置和效果将特定实施例中所示的特征、结构、配置和效果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其他附加实施例。应当理解,所有这种组合和修改都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虽然为了说明目的已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应用。例如,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定组件进行各种修改。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当基于以下权利要求进行解释,并且在其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当被解释为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有源区域和非有源区域,所述非有源区域围绕所述有源区域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三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
至少一条信号线,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
多个连接图案,所述多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上方;
密封剂,所述密封剂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上;以及
至少一条连接图案延伸线,所述至少一条连接图案延伸线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图案与所述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和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彼此重叠,并且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网格形的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不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每一个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中的多个孔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具有网格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各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信号线与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的另一条信号线的交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剂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更靠近所述有源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三区域更靠近所述有源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栅极线,所述栅极线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以及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栅极线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与所述数据线设置在同一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绝缘膜和第三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设置在所述密封剂下方的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只有所述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和所述第三绝缘膜在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相对应的区域中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上,
有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上,
所述多个连接图案设置成在所述有源层上彼此间隔开,并且
所述密封剂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源层设置成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并且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不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区域中,
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上,
所述连接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上,所述连接图案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中的多个孔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并且
所述密封剂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栅极线,所述栅极线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以及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栅极线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所述连接图案与所述数据线设置在同一层上。
16.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有源区域和非有源区域,所述非有源区域围绕所述有源区域并且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三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
至少一条信号线,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
多个连接图案,所述多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上方;
密封剂,所述密封剂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上;
至少一条连接图案延伸线,所述至少一条连接图案延伸线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图案与所述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以及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并且设置在所述密封剂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与所述多个连接图案彼此重叠,并且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网格形的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不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全部或一部分重叠,
其中,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图案分别连接到至少一条连接图案延伸线,
其中,所述至少一条连接图案延伸线连接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至少一个晶体管,
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中的各个连接图案设置在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信号线与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的另一条信号线的交点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图案具有网格形。
CN202310087576.5A 2018-12-20 2019-12-0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2037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65764A KR102657409B1 (ko) 2018-12-20 2018-12-20 표시패널 및 표시장치
KR10-2018-0165764 2018-12-20
CN201911213981.7A CN111352275B (zh) 2018-12-20 2019-12-0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3981.7A Division CN111352275B (zh) 2018-12-20 2019-12-0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3764A true CN116203764A (zh) 2023-06-02

Family

ID=7109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7576.5A Pending CN116203764A (zh) 2018-12-20 2019-12-0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1911213981.7A Active CN111352275B (zh) 2018-12-20 2019-12-0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3981.7A Active CN111352275B (zh) 2018-12-20 2019-12-02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5680B2 (zh)
KR (1) KR102657409B1 (zh)
CN (2) CN1162037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1898B (zh) * 2018-11-27 2023-03-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4355690B (zh) * 2022-03-16 2022-05-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8775B2 (ja) * 1997-10-07 2007-10-3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素子装置
JP4884586B2 (ja) * 2000-12-18 2012-02-29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45149B1 (ko) * 2002-04-29 2008-07-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액정패널
KR101026085B1 (ko) * 2004-05-31 2011-03-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액정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716005A (zh) * 2004-06-28 2006-01-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TWI382264B (zh) * 2004-07-27 2013-01-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薄膜電晶體陣列面板及包括此面板之顯示器裝置
US7649607B2 (en) * 2004-12-28 2010-0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ing figure pattern of display panel
JP4820226B2 (ja) * 2006-07-18 2011-11-24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11422B1 (ko) * 2006-12-29 2009-08-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90100056A (ko) * 2008-03-19 2009-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603315B1 (ko) * 2009-09-25 2016-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621283B2 (ja) * 2010-03-12 2014-1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221430A (ja) * 2010-04-14 2011-11-0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853454B1 (ko) * 2011-01-21 2018-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209048B1 (ko) * 2011-06-28 2012-1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932993B1 (ko) * 2012-04-16 2018-12-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40146873A (ko) * 2013-06-18 2014-12-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89074B1 (ko) * 2013-11-07 2020-03-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22714B (zh) * 2013-11-15 2016-02-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KR102159830B1 (ko) * 2013-12-30 2020-09-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소자
US10684500B2 (en) * 2015-05-27 2020-06-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US10114258B2 (en) * 2015-05-31 2018-10-30 Lg Display Co., Ltd. Narrow bezel display device
KR102360010B1 (ko) * 2015-06-05 2022-0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48373B1 (ko) * 2015-06-25 2022-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387880B1 (ko) * 2015-07-03 2022-04-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70092726A (ko) * 2016-02-03 2017-08-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8093445B (zh) * 2016-11-23 2020-11-03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无线单元选择方法及帧设定方法
CN107783342A (zh) * 2017-10-30 2018-03-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0558090B2 (en) * 2017-10-30 2020-02-1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5680B2 (en) 2021-10-12
US20200203383A1 (en) 2020-06-25
KR102657409B1 (ko) 2024-04-16
CN111352275B (zh) 2023-02-17
CN111352275A (zh) 2020-06-30
KR20200076855A (ko)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258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testing the same
US10451942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6932979B (zh) 阵列基板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9520088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flexible film cable
US772434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power supply lin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1180905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090250250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19022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EP3040770B1 (en) Pad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0108057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9038408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860142A (zh) 膜上芯片和包括该膜上芯片的显示装置
US974673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80088387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35227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159488B2 (en)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3534549A (zh) 显示装置
US10901276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1006217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365917B1 (ko) 표시장치
US11287679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09207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검사 방법
KR20140042657A (ko) 연성 필름 케이블을 가지는 표시장치
US11762238B2 (en) Printed circuit,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5003489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