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4747A -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及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及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4747A
CN116194747A CN202180063688.6A CN202180063688A CN116194747A CN 116194747 A CN116194747 A CN 116194747A CN 202180063688 A CN202180063688 A CN 202180063688A CN 116194747 A CN116194747 A CN 116194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diameter side
ring
weld holder
roll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36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土屋将
山本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94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4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4Bea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0Metals
    • G01N33/204Structure thereof, e.g. crystal struc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0Metals
    • G01N33/204Structure thereof, e.g. crystal structure
    • G01N33/2045Defe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Materials By Characteristic Methods (AREA)

Abstract

焊接保持架具备一对环部(11、11)和将一对环部彼此结合的多个柱部,环部(11)包括通过将一周的量的长度的金属原料修圆而使该金属原料的两端彼此熔融地接合而得到的熔融接合部(13),焊接保持架的特征在于,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形成为随着从该熔融接合部(13)的最内径侧的部分经由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

Description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及轴承用焊接保持 架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特别是涉及滚动体为圆柱状的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作为向滚子轴承装入来保持滚子彼此的间隔的保持架,已知有焊接保持架。焊接保持架通过以保持架一周的量的长度来准备带状钢板等金属原料并将其修圆而将两端焊接接合(以下,也称为焊接部或焊接部位)而成。作为上述焊接保持架,目前已知有日本特开2013-160263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0967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特开2013-108587号公报(专利文献3)。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避免载荷集中于焊接部而在一对环状部设置切口,由此在焊接部处难以断开。在专利文献2中,保持架的外周侧的表面在包含焊接部位的周向位置处形成为平坦面。在专利文献3中,将一方的环状部与另一方的环状部的焊接部位设为不同的周向位置,在柱部也设置焊接部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0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709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08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向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装入的行星齿轮组、内燃机的连杆等在公转过程中从各种方向受到大的加速度的部件支承为旋转自由的滚子轴承中,由于外力作用于保持架,因此需要具备充分的强度。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的焊接保持架具有切口,因此在该切口处产生应力集中,担心疲劳强度不足。另外,专利文献2的焊接保持架由于在平坦面处保持架的截面积减小,因此与未设置平坦部的其他的部分相比疲劳强度差。
另外,引用文献3的焊接保持架在包含多个焊接部时,由于焊接部与母材相比强度弱,因此担心保持架强度不足。关于这一点附带而言的话,是因为焊接部除了现有技术列举的应力集中之外,还会因熔融金属的缓冷而导致焊接部的晶粒粗大化,存在疲劳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害母材的疲劳强度地提高焊接部的疲劳强度自身而适合于在公转中受到基于离心力的加速度等的滚子轴承的与以往相比疲劳强度优异的焊接保持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具备一对环部和将一对环部彼此结合的多个柱部,环部包括通过将一周的量的长度的金属原料修圆而使该金属原料的两端彼此熔融地接合而得到的熔融接合部,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特征在于,熔融接合部的周向尺寸形成为:随着从该熔融接合部的最内径侧的部分经由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或者,随着从该熔融接合部的最内径侧的部分经由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减小,或者,随着从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径向中间部分而逐渐减小且随着从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在熔融接合部凝固时,能够朝向周向尺寸大的一方促进热移动而使热梯度比以往增大。因此,能减小晶粒的大小,提高疲劳强度。关于熔融接合部的周向尺寸,优选的是,最大的部分的周向尺寸为最小的部分的周向尺寸的2倍以上。由此,能够从该小的部分朝向该大的部分促进径向的排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案,环部从柱部的端部向内径方向伸出。根据上述的方案,环部成为突缘状,因此强度增大,即使在焊接保持架公转而从各种方向被赋予加速度的情况下,耐久性也越发提高。本发明的焊接保持架为例如M型保持架。作为另一方案,环部的周向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形成为随着从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熔融接合部从环部的外径面设置到内径面。并且,就熔融接合部的沿着外径面的周向尺寸Ld和沿着内径面的周向尺寸Lb而言,周向尺寸Ld为周向尺寸Lb的2倍以上。根据上述的方案,在熔融接合部中,向外径侧促进排热而使晶粒微细化,疲劳强度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案,在形成为随着从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熔融接合部设置于环部的外径面,环部在比熔融接合部靠内径侧的部位还包括扩散接合部。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熔融接合部从环部的外径面至内径面地连续。需要说明的是,扩散接合部是指将未熔融的金属原料彼此接合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案,在形成为随着从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减小的情况下,熔融接合部设置于环部的内径面,环部在比熔融接合部靠外径侧的部位还包括扩散接合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案,在形成为随着从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径向中间部分而逐渐减小且随着从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熔融接合部分别设置于环部的内径面和环部的外径面,环部在内径侧的熔融接合部与外径侧的熔融接合部之间还包括扩散接合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案,熔融接合部的旧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为从熔融接合部未受到热影响的环部的部分中的旧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以下。
本发明的带保持架的滚子具备:上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以及向该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装入的滚子。
本发明的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包括:对焊接保持架进行磨削而使包含焊接部的截面露出的工序;准备将浓硝酸溶解于醇溶剂而成的检查液的工序;以及将截面浸渍在检查液中,在经过了3秒以上且5秒以下的时间后从检查液中取出截面,根据截面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焊接部的形状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浓硝酸是包含在浓度60~62重量%的范围内的规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作为另一实施方式,检查液也可以通过将苦味酸溶解于醇溶剂而成。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焊接部的疲劳强度提高。由此,本发明即使在安装于公转的旋转轴而从各种方向受到加速度的情况下,耐久性也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焊接部位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焊接部位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将该实施方式的焊接部位进一步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制造工序中的代表性的工序的简图。
图6是表示环部原料的倾斜端部彼此接近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表示在检查液中浸渍了规定时间的熔融接合部的照片。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对比例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变形例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对本发明的试验体的熔融接合部进行了检查的截面的照片。
图15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另一试验体的熔融接合部进行了检查的截面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环部的放大立体图,表示图1中的圆圈部分II。图3及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环部的放大立体图,图3表示图1中的圆圈部分III,图4是将图3的中央部取出而进一步放大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以下,也简称为保持架10)具备一对环部11、11和将所述一对环部11、11彼此结合的多个柱部16。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保持架10的中心称为轴线O。保持架10为M型保持架。关于多个柱部16,柱部16的中央区域位于内径侧而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柱部16的两端部位于外径侧而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柱部16中的将中央区域与端部结合的中途区域相对于轴线O倾斜地延伸。环部11从柱部16的两端部向内径侧伸出。这样,环部11为向内凸缘,因此也称为突缘部。即,当利用包含轴线O的平面将保持架10剖切时,柱部16及一对环部11、11的截面为M字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环部11的内径面位于比柱部16的中央区域靠内径侧的位置。
在一对环部11、11与周向上相邻的柱部16、16之间划分出兜孔19。在各兜孔19中配置有未图示的滚子。滚子没有特别限定形状,例如为针状滚子。
在各柱部16中的划分出兜孔19的兜孔面16m上形成有内径侧滚子防脱部17及外径侧滚子防脱部18。内径侧滚子防脱部17排列在柱部16的中央区域。外径侧滚子防脱部18排列在柱部16的两端部。在隔着一个兜孔19对置的两个兜孔面16m、16m上分别形成的内径侧及外径侧滚子防脱部17、18保持滚子以免其从兜孔19脱落。本实施方式可以是向一个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10装入有多个滚子的带保持架的滚子。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10向例如具备太阳轮、行星齿轮、齿圈及行星轮架的行星齿轮机构装入。具体而言,具备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10的滚子轴承向由行星轮架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行星齿轮的中心部装入。伴随着行星轮架自转而行星齿轮及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10公转。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
图5是表示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制造工序中的代表性的工序的简图。
首先,如图5的(a)所示,准备成为焊接保持架10的原料的带状的钢板(以下,称为带钢或带板)。带钢的材质可以使用冷轧钢板、JIS-S15C等低碳钢、JIS-S45C等中碳钢。此外,为了使后述的熔融接合部13的晶粒微细化,优选使用含有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的钢材,通过钉扎效应对晶粒进行微细化。
接下来,如图5的(b)所示,针对带钢以使截面形状成为M字状的方式进行M型模板成型工序。在此,M字状是指以在如后所述那样修圆成圆筒状时带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与带钢的两侧缘在径向上设有高低差的方式进行塑性变形。M型模板成型工序通过在由中央部为凸状的上模具和中央部为凹状的下模具构成的成型辊之间夹入带钢并按压来进行。此时,带钢的宽度方向两缘部的角被修圆而形成倒角部12。
接下来,如图5的(c)所示,针对截面M字形状的带钢进行用于形成保持滚子的兜孔的兜孔冲裁工序。兜孔冲裁工序通过准备具有冲裁刀的冲头并沿带钢的厚度方向将冲头的刀尖压靠而对该带钢进行冲裁来进行。残存于相邻的兜孔彼此之间的带钢部分构成保持架的柱部16。而且,残存于比兜孔靠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带钢部分构成保持架的环部原料11s。
接下来,进行在柱部16的端部形成爪状的外径侧滚子防脱部18的爪形成工序。在爪形成工序中,将柱部16的端部固定,从内径侧通过冲压进行按压,由此将柱部16的端部的外径侧的周向上的宽度尺寸扩宽地成型、形成。
然后,进行以作为规定的长度而成为保持架10的圆周长度的方式将带钢切断的切断工序。切断以横穿兜孔19的方式进行,结果是残存的两侧(环部原料11s)被切断。环部原料11s的端部相对于带钢厚度方向被倾斜地切断,从带钢宽度方向观察时成为倾斜形状(参照图6)。以下,将其称为倾斜端部13s。通过切断工序切出梯子状的保持架原料。
接下来,如图5的(d)所示,进行将切断成一周的量的长度的带钢呈圆筒状折弯以将该带钢修圆的弯曲工序。通过修圆,带钢的长度方向成为保持架的周向,带钢的厚度方向成为保持架的径向,带钢的宽度方向成为保持架的轴线方向,倒角部12为外径侧。而且,通过弯曲工序,相互对置的兜孔面16m、16m的间隔在柱部16的中央区域变窄。结果是,柱部16的中央区域的内径侧构成内径侧滚子防脱部17。在此附带而言的话,如图6所示,倾斜切割的前端彼此在外径侧相互对置。切断面的倾斜角是包含在相对于带钢的长度方向或保持架10的周向为30°以上且80°以下的范围内的规定值。在周向上不相连的各柱部16的端部的外径面被磨削,构成属于共同的圆筒的曲面。
接下来,如图5的(e)所示,进行将折弯了的钢板的两端部(倾斜端部13s、13s)相互接合的焊接工序。由此,环部原料的端部彼此被焊接,制成环部11。
接下来,进行对通过焊接而接合的圆筒状的焊接保持架10的外径面进行磨削的第一磨削工序。在此,在沿周向相连的环部11、11的外径面处呈现出平滑的圆筒状的曲面。
然后,作为任意的热处理工序,可以进行渗碳淬火回火处理。通过该热处理工序,使焊接保持架的强度提高。在对保持架实施淬火的情况下,通过淬火时的骤冷而使晶粒微细化。在是碳的含量多的钢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氮化处理、整体淬火处理等其他的热处理工序。在是低碳钢的情况下,优选渗碳淬火或渗碳氮化淬火。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特别是受到高的加速度的保持架的情况下,保持架的轻量化有助于疲劳强度的提高。在该情况下,优选使用JIS-SCM415、JIS-SCr415、高张力钢等的带板,实施渗碳淬火回火或渗碳氮化淬火回火。
这样,制造出图1所示的焊接保持架10。接下来,向焊接保持架10的各兜孔19中装入滚子(图示省略),制造滚子轴承。
详细说明前述的焊接工序。
图6是表示将一周的量的环部原料11s修圆而使由金属构成的环部原料11s中的倾斜端部13s、13s彼此接近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环部原料是前述的带钢的宽度方向侧缘。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倾斜切割的端部的外径侧彼此相互接近且端部的内径侧彼此相互远离的方式相面对。接下来,使相互面对的端部接触并施加压力而使端部相互压靠,利用在带钢中流过大电流的电阻对焊使带钢的两端部熔融而接合,制成圆形的保持架。将上述的焊接部位称为熔融接合部13。本实施方式的熔融接合部13以带钢为母材。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在倾斜端部13s、13s中的尖细形成的前端部分彼此相互接近的端部外径侧,倾斜端部13s的熔融区域大。相对于此,在从前端部离开的倾斜端部13s、13s的内径侧,倾斜端部13s的熔融区域小。
图7是表示在检查液中浸渍了规定时间的熔融接合部的照片,图8是表示熔融接合部13的剖视图,图7及图8表示与轴线O垂直的截面VII(图2、图4)。如图8中箭头R所示,在熔融接合部13凝固时,热量主要朝向宽幅(周向尺寸Ld)的外径面散出。换言之,箭头R表示热量的移动梯度的方向,指向外径方向。伴随于此,如箭头S所示,晶粒以指向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中心并指向外径方向的方式倾斜生长。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方式,图8示意性地示出晶粒的形状。箭头R表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热量的移动梯度与后述的图9所示的对比例的移动梯度相比为陡急梯度,即热移动快,晶粒难以粗大化。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及图4所示,在焊接工序完成时,在熔融接合部13处,倒角12消失。其理由是,在将一端部的熔融了的母材与另一端部的熔融了的母材接合时,在该焊接时被施加压力而溢出的熔融金属向倒角12流入,以填埋的方式充满该部位的倒角12。
从轴线O方向观察下,熔融接合部13为梯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热量的移动梯度增大而将周向尺寸Lc设为周向尺寸Lb的1.2倍以上,将周向尺寸Ld设为周向尺寸Lb的2倍以上(Lc>1.2Lb且Ld>2Lb)。在此,优选周向尺寸Ld为周向尺寸Lb的3倍以上。而且,虽然较大的周向尺寸Ld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上限值为环部11的直径尺寸以下。这是因为熔融接合部的体积优选较小。
参照图8,圆弧状的基准线N表示环部11的径向中心。基准线N处的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Lc满足Lb<Lc<Ld的关系。即,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疲劳限度的观点出发,熔融接合部的旧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度号优选为母材以上,更优选为符合JIS G 0551的定义的8号以上,即,平均晶粒径为22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母材是指带钢。
在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两侧产生热影响部14、14。热影响部14、14应理解为是从熔融接合部13受到热量而被加热至带钢不发生熔融这种程度的温度由此发生了组织的改性的区域。熔融接合部13与热影响部14的交界由双点划线表示。而且,环部11的其余部分相当于非热影响部15。热影响部14与非热影响部15的交界由双点划线表示。
根据本实施方式,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增大。这样的话,相对于沿着环部11的外径面或内径面或者这两方存在的熔融金属而言,包含基准线N的径向中间部分的熔融金属减少。这样的话,冷却从熔融金属少的一侧进展,因此径向中间部分的熔融金属容易被冷却,能够防止晶粒的粗大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熔融金属不足而发生焊接不良,将熔融金属多的部位配置在环部11的外径面或环部11的内径面、或者配置在这两方。该部位与环部11的外径面或内径面相邻并向大气中散热而容易被冷却,因此晶粒难以粗大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熔融金属凝固的过程中,能促进向外径方向的热移动,容易冷却,与以往相比晶粒微细化,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得以提高。
为了加深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理解,针对对比例进行对比说明。
图9是表示对比例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示出环部11的熔融接合部103。熔融接合部103中的内径面的周向尺寸Lb、中间部分的周向尺寸Lc和外径面的周向尺寸Ld相同或大致相同。而且,在对比例中,为了避免产生空穴、接合不良部而充分地确保周向尺寸Lb、Lc、Ld。对比例的熔融接合部凝固为止需要时间,特别是在基准线N通过的径向中间部分难以冷却。即,对比例的熔融接合部与本实施方式相比温度梯度为平缓梯度,晶粒粗大化。因此,在疲劳强度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接下来,说明熔融接合部的检查方法。
首先,对保持架的环部的轴线方向端部进行磨削,使截面VII(图2、图4)露出。需要说明的是,截面VII只要是指向轴线O方向的平面即可,只要与轴线O大致呈直角即可。试验体当然是前述的图5的(e)所示的焊接工序的完成后的部件,优选为实施淬火及回火处理这样的热处理之前的部件。
接下来,准备包含硝酸及醇(alcohol)的检查液。检查液是硝酸醇溶液(Nital),具体而言例如是市售的浓硝酸浓度3体积%的硝酸乙醇溶液。或者,检查液通过将包含在浓度60~62重量%的范围内的规定浓度的浓硝酸用浓度99.5重量%或体积%的乙醇(ethanol)稀释而作成。或者,检查液是浓硝酸相对于整体的比率包含在3~10体积%的范围内的规定浓度的硝酸乙醇溶液。需要说明的是,检查液中的醇也可以是甲醇。或者,检查液可以是苦味酸醇溶液。
接下来,在使用室温的硝酸醇溶液作为检查液的情况下,将保持架10的截面VII浸渍在检查液中,在经过了3秒以上且5秒以下的时间之后从检查液中取出截面VII,根据截面VII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焊接部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室温的苦味酸醇溶液的情况下,优选将保持架10的截面VII浸渍30分钟。
图14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试验体的熔融接合部的截面浸渍在检查液中得到的色相的照片。图14的试验体是焊接工序完成且未被进行热处理的试验体。在图14所示的热处理前的试验体中,熔融接合部13及未受到热的影响的母材(以下,称为非热影响部15)白色化,热影响部14显现为暗色。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检查方法,能够明确知晓熔融接合部13的形状。
在此附带而言的话,母材中的热影响部14显现为比未受到热的影响的母材的其余部分(非热影响部15)暗的颜色。在浸渍时间超过5秒的情况下,熔融接合部13、热影响部14及非热影响部15整体成为暗色,熔融接合部13的形状的辨别变得困难。而且,在浸渍时间小于3秒的情况下,热影响部14的色相几乎不变化,熔融接合部13与热影响部14的色相差不显眼,因此熔融接合部13的形状的辨别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另一试验体的检查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试验体为热处理后的试验体。如图15所示,在热处理后的试验体中,熔融接合部13与热影响部14的色相差明显,但是几乎未观察到热影响部14与非热影响部15的色相差。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图10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与图2及图4所示的截面VII同样,示出利用指向保持架的轴线方向的平面剖切熔融接合部所得的剖切面。关于该变形例,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尽量省略说明,以下说明不同的结构。
在变形例的环部11中,熔融接合部23的形状为三角形,其周向尺寸满足Lc<Ld的关系,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增大,在这一点上与前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
但是,在图10的变形例中,将环部11的内径侧扩散接合。在上述的扩散接合部22中,未产生母材的熔融,但为了避免产生未接合,以不发生熔融的温度进行加热接合。
在图10的变形例中,也如前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将热的移动梯度设为陡急梯度,从而能够促进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的冷却,减小熔融接合部23的晶粒,能够实现疲劳强度的增大。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与图2及图4所示的截面VII同样,示出利用与保持架的轴线O呈直角的平面剖切熔融接合部所得的剖切面。关于另一实施方式,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尽量省略说明,以下说明不同的结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熔融接合部33的形状为梯形,其周向尺寸满足Lb>Lc>Ld的关系,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减小,在这一点上与前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
根据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熔融接合部3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减小(Lb>Lc>Ld)。这样的话,相对于沿着环部11的内径面存在的熔融金属而言,包含基准线N的径向中央部分的熔融金属减少。这样的话,冷却从熔融金属少的一侧向多的一侧沿内径方向进展,因此径向中央部分的熔融金属容易被冷却,能够防止晶粒的粗大化。
另外,在另一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熔融金属不足而发生焊接不良,将熔融金属多的部位配置于环部11的内径面。该部位与环部11的外径面相邻而容易被冷却,因此晶粒难以粗大化。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在熔融金属凝固的过程中,能促进向内径方向的热移动,容易冷却,与以往相比晶粒微细化,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得以提高。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图12是表示成为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熔融接合部的剖视图,与图2及图4所示的截面VII同样,示出利用指向保持架的轴线方向的平面剖切熔融接合部所得的剖切面。关于该第二变形例,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而尽量省略说明,以下说明不同的结构。
在第二变形例的环部11中,熔融接合部43的形状为三角形,其周向尺寸满足Lb>Lc的关系,熔融接合部1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内径侧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减小,在这一点上,与前述的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相同。
但是,在图12的第二变形例中,将环部11的外径侧扩散接合。在上述的扩散接合部44中,未产生母材的熔融,但为了避免产生未接合,以不发生熔融的温度进行加热接合。
在图12的第二变形例中,也如前述的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那样,将热的移动梯度设为陡急梯度,从而能够促进从外径侧向内径侧的冷却,减小熔融接合部43的晶粒,能够实现疲劳强度的增大。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与图2及图4所示的截面VII同样,示出利用与保持架的轴线O呈直角的平面剖切熔融接合部所得的剖切面。关于又一实施方式,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而尽量省略说明,以下说明不同的结构。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熔融接合部53的周向尺寸满足Lb>Lc<Ld的关系。具体而言,熔融接合部53的周向尺寸随着从基准线N的径向中间部分朝向内径侧而逐渐增大,随着从径向中间部分朝向外径侧也逐渐增大。
根据图13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熔融接合部53的周向尺寸在基准线N通过的径向中央部处最小,随着从径向中央部朝向外径侧而逐渐增大,而且随着从径向中央部朝向内径侧而逐渐增大。这样的话,相对于沿着环部11的外径面及内径面这两方存在的熔融金属而言,径向中央部分的熔融金属减少。这样的话,冷却从熔融金属少的一侧进展,因此径向中央部分的熔融金属容易被冷却,能够防止晶粒的粗大化。
另外,在又一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熔融金属不足而发生焊接不良,将熔融金属多的部位配置于环部11的外径面及内径面这两方。这些部位与环部11的外径面或内径面相邻而容易被冷却,因此晶粒难以粗大化。
根据又一实施方式,在熔融金属凝固的过程中,能促进向外径方向及内径方向的热移动,容易冷却,与以往相比晶粒微细化,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提高。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图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针对图示的实施方式在与本发明相同的范围内或等同的范围内施加各种修正、变形。例如可以从上述的一实施方式提取一部分的结构,从上述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取另一部分的结构,将这些提取出的结构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机械要素的领域中能有利地利用。
符号说明:
10焊接保持架、11环部、11s环部原料、13、23、33、43、53、103熔融接合部、13s倾斜端部、14热影响部、15非热影响部、16柱部、16m兜孔面、17、18滚子防脱部、19兜孔、22、44扩散接合部、Lb、Lc、Ld周向尺寸、N表示环部的径向中央的基准线、O保持架的轴线。

Claims (9)

1.一种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具备一对环部和将所述一对环部彼此结合的多个柱部,所述环部包括通过将一周的量的长度的金属原料修圆而使该金属原料的两端彼此熔融地接合而得到的熔融接合部,
所述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特征在于,
所述熔融接合部的周向尺寸形成为:
随着从该熔融接合部的最内径侧的部分经由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或者,
随着从该熔融接合部的最内径侧的部分经由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减小,或者,
随着从所述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所述径向中间部分而逐渐减小且随着从所述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所述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中,
所述环部从所述柱部的端部向内径方向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中,
在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所述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熔融接合部从所述环部的外径面设置到内径面,
就所述熔融接合部的沿着所述外径面的周向尺寸Ld和沿着所述内径面的周向尺寸Lb而言,所述周向尺寸Ld为所述周向尺寸Lb的2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中,
在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所述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熔融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环部的外径面,
所述环部在比所述熔融接合部靠内径侧的部位还包括扩散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中,
在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所述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减小的情况下,所述熔融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环部的内径面,
所述环部在比所述熔融接合部靠外径侧的部位还包括扩散接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中,
在形成为随着从所述最内径侧的部分到达所述径向中间部分而逐渐减小且随着从所述径向中间部分到达所述最外径侧的部分而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熔融接合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环部的内径面和所述环部的外径面,
所述环部在所述内径侧的所述熔融接合部与所述外径侧的所述熔融接合部之间还包括扩散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其中,
所述熔融接合部的旧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为从所述熔融接合部未受到热影响的所述环部的部分中的旧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以下。
8.一种带保持架的滚子,其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以及
向所述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装入的滚子。
9.一种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其包括:
对焊接保持架进行磨削而使包含焊接部的截面露出的工序;
准备将浓硝酸溶解于醇溶剂而成的检查液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截面浸渍在所述检查液中,在经过了3秒以上且5秒以下的时间后从所述检查液中取出所述截面,根据所述截面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焊接部的形状的工序。
CN202180063688.6A 2020-09-24 2021-09-01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及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 Pending CN1161947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9359 2020-09-24
JP2020159359A JP2022052861A (ja) 2020-09-24 2020-09-24 ころ軸受用溶接保持器、保持器付きころ、および軸受用溶接保持器の検査方法
PCT/JP2021/032102 WO2022064982A1 (ja) 2020-09-24 2021-09-01 ころ軸受用溶接保持器、保持器付きころ、および軸受用溶接保持器の検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4747A true CN116194747A (zh) 2023-05-30

Family

ID=8084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3688.6A Pending CN116194747A (zh) 2020-09-24 2021-09-01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及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52861A (zh)
CN (1) CN116194747A (zh)
WO (1) WO20220649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5985A (en) * 1992-11-17 1993-10-26 The Torrington Company Roller bearing sigma cage
JPH06249246A (ja) * 1993-02-26 1994-09-06 Ntn Corp ころ軸受の保持器
JPH1090085A (ja) * 1996-09-20 1998-04-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溶接残留応力評価方法
JP200727096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Jtekt Corp ころ軸受用保持器
JP5870665B2 (ja) * 2011-12-08 2016-03-0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耐硫化物応力腐食割れ性に優れた引張強度600MPa以上の高強度溶接鋼管
US9464699B2 (en) * 2012-03-12 2016-10-11 Ntn Corporation Chain guide and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JP6497833B2 (ja) * 2012-10-05 2019-04-10 Ntn株式会社 保持器付き針状こ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52861A (ja) 2022-04-05
WO2022064982A1 (ja)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85696B1 (ko) 롤러 베어링용 케이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27000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ulley with integral bearing
JP5687577B2 (ja) 溶接構造、及び溶接方法
US20100278472A1 (en) Roller bearing retainer, needle roller bear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roller bearing retainer
EP2754905B1 (en) Lightweight wheel hub rolling bea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assembly
JP4328076B2 (ja) スラスト軸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50254742A1 (en) Roller bear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ge thereof
ES2923752T3 (es) Jaula de elementos rodantes para rodamientos
CN116194747A (zh)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及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检查方法
JP5768746B2 (ja) 無端金属リングの製造方法
JP2007071344A (ja) 船外機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支持構造および船外機エンジン
US888139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peller for fluid transmitting device
JP2007064305A (ja) 遊星歯車機構および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US10989345B2 (en) Process for brazing an accessory on a tube, and corresponding assembly
CN116171206A (zh) 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带保持架的滚子、熔融接合部的辨别方法及滚子轴承用焊接保持架的品质确认方法
JP2010242917A (ja) 分割型転がり軸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37698A (ja) ころ軸受用溶接保持器、保持器付きころ、溶融接合部の判別方法、およびころ軸受用溶接保持器の品質確認方法
US2019025735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asher and washer
JPH1190622A (ja) ろう付方法およびそのろう付部品
JP2007064304A (ja) 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支持構造および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5086672B2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JP5171755B2 (ja) 圧入接合方法
JP2007071343A (ja) 汎用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支持構造および汎用エンジン
JPH10235468A (ja) ろう付方法およびそのろう付部品
JP2008202697A (ja) 保持器付きこ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