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1785A -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1785A
CN116191785A CN202310473688.4A CN202310473688A CN116191785A CN 116191785 A CN116191785 A CN 116191785A CN 202310473688 A CN202310473688 A CN 202310473688A CN 116191785 A CN116191785 A CN 116191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sting
torsion
groove
outer annular
annul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73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1785B (zh
Inventor
王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ndi Intelligent Equipment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ndi Intelligent Equipment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ndi Intelligent Equipment He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736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1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1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1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包括扭头部件、旋转位移机构和竖向位移机构,扭头部件包括内扭线盘和外环形罩,内扭线盘的部分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弧形的扭线板,扭线板外壁沿着周向设有多个扭线槽,扭线槽前侧敞开、下端开口,外环形罩内壁与扭线板外壁贴合,外环形罩表面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旋转位移机构驱动扭头部件旋转,竖向位移机构驱动扭头部件升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避免对外接线圈端部内侧的其他线圈造成影响;在脱模时转动外环形罩使外环形罩上的缺口与扭线板上的扭线槽对齐,将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端部漏出,扭头部件上升即可退出,解决了模具退出会带动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端部发生回偏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外部电源可向定子线圈绕组的各圈线圈输入电流,定子的线圈绕组中的多根外接线圈与汇流环连接,外部电源通过汇流环向多根外接线圈供电,进而使电流可输入各个圈线圈。外接线圈一般设置于定子内侧的边缘,在其他线圈均完成扭头之后,需要对外接线圈端部进行反扭,进而保证外接线圈端部可与汇流环装配连接。
但是由于外接线圈与其他线圈的位置靠近,外接线圈的反扭空间严重受限,导致反扭比较困难。目前的反扭设备对外接线圈端部进行反扭时,容易带动其他线圈发生错动,并且脱模时由于模具处于夹紧状态,模具退出会带动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端部发生回偏转,导致外接线圈端部反扭不到位,影响后续与汇流环的装配,还会导致外接线圈被划伤,破坏外接线圈表面的绝缘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定子的外接线圈端部的反扭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包括:
扭头部件,其包括内扭线盘和外环形罩,其中所述内扭线盘的部分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弧形的扭线板,所述扭线板外壁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扭线槽,所述扭线槽前侧敞开、下端开口,所述外环形罩罩设于所述内扭线盘外部,使所述外环形罩内壁与所述扭线板外壁贴合,所述外环形罩表面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扭线槽一一对应,所述外环形罩与所述内扭线盘可转动连接,以使每一所述缺口可与其对应的所述扭线槽重合或错开;
旋转位移机构,其连接所述扭头部件,以驱动所述扭头部件旋转;
以及竖向位移机构,其连接所述扭头部件,以驱动所述扭头部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扭线槽为矩形槽,所述扭线槽的宽度与所述线圈的宽度相同,所述扭线槽的深度与所述线圈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扭线槽分为多组,至少两个连续的所述扭线槽为一组,每一组所述扭线槽与一所述缺口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内扭线盘的部分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弧形的扭线板,各所述扭线槽设置于所述扭线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扭线槽的下端端口的两顶角倒圆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扭线盘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盘,所述外环形罩的上端面套设于所述支撑盘上且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形罩的上端面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内扭线盘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形罩的表面设有至少一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位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扭线盘。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位移机构包括丝杠机构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连接所述扭头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子夹具,其用以夹持电机定子使待反扭的线圈处于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在对各个外接线圈端部反扭时将外环形罩上的缺口与扭线板上的扭线槽错开形成封闭空间,扭头部件升降旋转即可完成外接线圈端部的反扭,避免对外接线圈端部内侧的其他线圈造成影响;在脱模时转动外环形罩使外环形罩上的缺口与扭线板上的扭线槽对齐,将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端部漏出,扭头部件上升即可退出,解决了模具退出会带动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端部发生回偏转的问题,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端部处于准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扭头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内扭线盘的示意图;
图5是外环形罩的示意图;
图6是反扭后的外接线圈示意图。
图中:1、电机定子;2、外接线圈;3、扭头部件;4、夹具固定板;5、安装板;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机架;9、滑动板;10、滑轨;11、丝杆;12、丝母;13、外环形罩;14、内扭线盘;15、扭线槽;16、挡片;17、限位槽;18、限位柱;19、支撑盘;20、隔条;21、扭线板;22、缺口;23、把手;24、弹簧;25、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6,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可应用于电机定子1加工,尤其可应用于扁线电机定子与汇流环连接的外接线圈2的端部的反扭,多根外接线圈2位于定子内侧的边缘。该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主要包括扭头部件3、旋转位移机构、以及竖向位移机构。
如图3所示,所述主要扭头部件3包括内扭线盘14、以及罩设于所述内扭线盘14的外环形罩13。
再结合图4所示,所述内扭线盘14的部分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弧形的扭线板21,所述扭线板21的后侧为中空设置,避免对所述外接线圈2内侧的其他线圈造成影响。所述内扭线盘14的直径与所述外环形罩13的内径近似相同,所述扭线板21的外表面近似与所述外环形罩13的内壁贴合。
所述扭线板21外壁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扭线槽15,所述扭线槽15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前侧敞开设置,各所述扭线槽15的位置与各所述外接线圈2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扭线槽15具体为矩形槽,所述扭线槽15的宽度与所述线圈的宽度相同,所述扭线槽15的深度与所述线圈的厚度相同。
所述扭线槽15下端开口以供待反扭的线圈插入,每一所述扭线槽15可对一所述外接线圈2反扭。为了避免所述扭线槽15下端口在与所述外接线圈2接触时将所述外接线圈2表面的绝缘层破坏,所述扭线槽15的下端端口的两顶角可倒圆角设置。
如图5所示,所述外环形罩13与所述内扭线盘14可转动连接。这里,所述外环形罩13与所述内扭线盘14轴线重合,所述内扭线盘14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盘19,所述外环形罩13的上端面中部套设于所述支撑盘19上且可转动。为了便于所述外环形罩13转动,优选的,所述外环形罩13的表面设有至少一把手23,这里所述把手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所述把手23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环形罩13的左右两侧。
所述外环形罩13表面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22,所述缺口22与所述扭线槽15一一对应,相邻两所述缺口22之间形成一挡片16,所述外环形罩13转动以使每一所述缺口22可与其对应的所述扭线槽15重合或错开,在重合时所述扭线槽15的前侧被打开,在错开时所述挡片16恰好挡住所述扭线槽15前侧使所述扭线槽15前侧封闭。
所述缺口22的形状依据所述扭线槽15的排列而设置,可以针对每一所述扭线槽15设置一所述缺口22,通过一所述缺口22对一所述扭线槽15错开或重合,使各所述扭线槽15外侧封闭或打开。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针对多个所述扭线槽15设置一所述缺口22,将所有扭线槽15分为多组,至少两个连续的所述扭线槽15为一组,每组所述扭线槽15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扭线槽15之间通过隔条20隔开,如本实施例中两所述扭线槽15为一组。每一组所述扭线槽15与一所述缺口22对应,通过一所述缺口22对一组所述扭线槽15错开或重合,使每组所述扭线槽15的外侧封闭或打开。
为了准确控制所述外环形罩13的转动位置,使每一所述扭线槽15稳定打开或关闭。所述外环形罩13的上端面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17,所述内扭线盘14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18,所述限位柱18插入所述限位槽17。
这里所述限位柱18为轴肩螺栓,所述轴肩螺栓穿过所述限位槽17、下端连接所述内扭线盘14、上端挡住所述限位槽17上槽口。所述外环形罩13转动时所述限位槽17绕所述限位柱18运动,且所述限位槽17的一端运动至所述限位柱18时,各所述扭线槽15的外侧被完全打开;所述限位槽17的另一端运动至所述限位柱18时,各所述扭线槽15的外侧被完全封闭。
所述旋转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旋转。如图1和2所示,具体的,所述旋转位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竖直设置于安装板5上方,所述扭头部件3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下方,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朝下设置且贯穿所述安装板5并连接所述内扭线盘14,所述第一电机6转动可带动所述内扭线盘14转动。
所述竖向位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升降。如图1和2所示,具体的,所述竖向位移机构包括丝杠机构和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和所述丝杠机构安装于机架8的背部,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杆11。所述安装板5的后端连接竖直设置的滑动板9,所述机架8的前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10,所述滑动板9与所述滑轨1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9的后部与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母12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7驱动所述丝杠机构使所述丝母12升降,进而带动所述滑动板9升降,来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升降。
此外,为了实现待反扭的电机定子1的定位,该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还包括定子夹具,所述定子夹具具体为圆盘式夹具,安装于夹具固定板4上,设置于所述扭头部件3的下方,可以夹持电机定子1使待反扭的外接线圈2处于预定位置,这里的预定位置为各所述外接线圈2端部朝上水平设置,各所述扭线槽15与各所述外接线圈2的端部一一上下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5与所述定子夹具之间设有多个缓冲组件,其中每一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向柱25和弹簧24,导向柱25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夹具、上端与所述安装板5滑动连接,所述弹簧24套设于所述导向柱25上,且上端支撑所述安装板5。
如图1、3和6所示,该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可对扭线后的电机定子1的外接线圈2端部进行反扭,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电机定子1装夹在所述定子夹具上,使所述电机定子1的外接线圈2的端部朝上水平设置,转动所述外环形套使各所述缺口22与各所述扭线槽15错开,每一所述扭线槽15的外侧处于封闭状态。
然后,通过所述竖向位移机构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下降一定高度后,各所述外接线圈2的端部插入各所述扭线槽15下端口,之后所述竖向位移机构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继续下降,同时通过所述旋转位移机构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转动,各所述外接线圈2的端部在所述电机定子1的线槽上端位置开始扭弯,直至所述扭线槽15下端口下移至所述外接线圈2的端部的中部,各所述外接线圈2的端部反扭成近似为Z形。
最后,转动所述外环形套使各所述缺口22与各所述扭线槽15重合,使完成反扭后的所述外接线圈2的端部被漏出,所述竖向位移机构驱动所述扭头部件3上升,使各所述扭线槽15与各所述外接线圈2分离。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的是,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使用、放置的不同方式而相应地变化,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扭头部件,其包括内扭线盘和外环形罩,其中所述内扭线盘的部分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弧形的扭线板,所述扭线板外壁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扭线槽,所述扭线槽前侧敞开、下端开口,所述外环形罩罩设于所述内扭线盘外部,使所述外环形罩内壁与所述扭线板外壁贴合,所述外环形罩表面沿着周向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扭线槽一一对应,所述外环形罩与所述内扭线盘可转动连接,以使每一所述缺口可与其对应的所述扭线槽重合或错开;
旋转位移机构,其连接所述扭头部件,以驱动所述扭头部件旋转;
以及竖向位移机构,其连接所述扭头部件,以驱动所述扭头部件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线槽为矩形槽,所述扭线槽的宽度与所述线圈的宽度相同,所述扭线槽的深度与所述线圈的厚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线槽分为多组,至少两个连续的所述扭线槽为一组,每一组所述扭线槽与一所述缺口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线槽的下端端口的两顶角倒圆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扭线盘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盘,所述外环形罩的上端面套设于所述支撑盘上且可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形罩的上端面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内扭线盘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形罩的表面设有至少一把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位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扭线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位移机构包括丝杠机构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机构,所述丝杠机构连接所述扭头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子夹具,其用以夹持电机定子使待反扭的线圈处于预定位置。
CN202310473688.4A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Active CN116191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3688.4A CN116191785B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3688.4A CN116191785B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785A true CN116191785A (zh) 2023-05-30
CN116191785B CN116191785B (zh) 2023-08-04

Family

ID=8645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73688.4A Active CN116191785B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178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2797A (ja) * 1998-09-11 2000-03-31 Denso Corp ステータ製造装置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JP2006136082A (ja) * 2004-11-04 2006-05-25 Toyota Motor Corp コイルの捻り成形方法、捻り治具、および捻り装置
JP2014217228A (ja) * 2013-04-26 2014-1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捻り曲げ装置
CN106655656A (zh) * 2016-12-29 2017-05-10 重庆市爱华机电有限公司双福分公司 一种用于电枢绕组的扁铜线扭头机构
JP2017108509A (ja) * 2015-12-08 2017-06-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コアにおけるコイルエンドの捻り方法
CN110729858A (zh) * 2019-10-23 2020-01-24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
CN112039298A (zh) * 2020-08-03 2020-12-04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及方法
CN112671190A (zh) * 2020-12-30 2021-04-16 邦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
CN114079357A (zh) * 2020-08-13 2022-02-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扭转分段型定子线圈的焊接部的设备
CN114208002A (zh) * 2019-08-05 2022-03-18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发夹式绕组的扭绞装置以及方法
CN114337134A (zh) * 2022-01-24 2022-04-12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多层扭头装置及扭头机
CN217656534U (zh) * 2022-05-31 2022-10-25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扁线定子端部扭头装置
CN115889953A (zh) * 2023-03-09 2023-04-04 邦迪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多圈线头汇流环焊接夹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2797A (ja) * 1998-09-11 2000-03-31 Denso Corp ステータ製造装置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JP2006136082A (ja) * 2004-11-04 2006-05-25 Toyota Motor Corp コイルの捻り成形方法、捻り治具、および捻り装置
JP2014217228A (ja) * 2013-04-26 2014-1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捻り曲げ装置
JP2017108509A (ja) * 2015-12-08 2017-06-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コアにおけるコイルエンドの捻り方法
CN106655656A (zh) * 2016-12-29 2017-05-10 重庆市爱华机电有限公司双福分公司 一种用于电枢绕组的扁铜线扭头机构
CN114208002A (zh) * 2019-08-05 2022-03-18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发夹式绕组的扭绞装置以及方法
CN110729858A (zh) * 2019-10-23 2020-01-24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
CN112039298A (zh) * 2020-08-03 2020-12-04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扭头的装置及方法
CN114079357A (zh) * 2020-08-13 2022-02-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扭转分段型定子线圈的焊接部的设备
CN112671190A (zh) * 2020-12-30 2021-04-16 邦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
CN114337134A (zh) * 2022-01-24 2022-04-12 深圳市金岷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多层扭头装置及扭头机
CN217656534U (zh) * 2022-05-31 2022-10-25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扁线定子端部扭头装置
CN115889953A (zh) * 2023-03-09 2023-04-04 邦迪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多圈线头汇流环焊接夹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785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0070A1 (en) Coil segment processing method, coil segment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il segment connection structure
WO2016140194A1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60615A (en) Tool including winding spindle for winding and form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 field windings
US5732900A (en) Tool including a winding spindle for winding and form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 field windings
CN116191785B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反扭装置
CN112910204A (zh) 多工位绕嵌一体机
CN112548574A (zh) 一种定子扭转并焊接的设备
CN115635238A (zh) 一种扁线电机的定子线头整体夹紧装置
CN210780439U (zh) 电机定子发卡型导条扩口分层整形装置
CN106787477B (zh) 一种用于电枢绕组的扁铜线扭转装置
CN103151164B (zh) 电压互感器数控绕线机
JPS5829352A (ja) フラツトモ−タのア−マチユアコイル巻線装置
CN108429413B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立式扭头机
CN102497065B (zh) 高压电机绕组用万能绕线模
CN113489261B (zh) 一种用于电机装配的转子绕组装置
CN111884448B (zh) 一种钩式多线并绕内定子绕线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31139U (zh) 一种电机定子针式绕线机上的排线装置
CN211077996U (zh) 一种工业现场控制总线电缆制备装置
CN104851536A (zh) 卷纸装置、隔离套管的制造设备及隔离套管的制造方法
KR20130104211A (ko) 와이어하니스 제조장치
CN114038665B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及其绕线放置架
CN215478920U (zh) 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收卷辅助装置
CN205566039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设备
CN205657564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
CN219620563U (zh) 一种绕线均匀的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2

Address after: 201802, 1st Floor, Block A, Building 1, No. 601 Jiamei Road, Nanxia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Bo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ower H2 (A-C) (201-207) - 247, Torch Park, High-tech Zone, No. 1789, Xinfei Avenue,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53000

Patentee before: Bondi Intelligent Equipment (Hen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