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5354B -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5354B
CN116165354B CN202310424259.8A CN202310424259A CN116165354B CN 116165354 B CN116165354 B CN 116165354B CN 202310424259 A CN202310424259 A CN 202310424259A CN 116165354 B CN116165354 B CN 116165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s
butt joint
pipe
mulb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42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65354A (zh
Inventor
王梅
门庆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J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J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J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Jian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42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5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5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5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65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5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圆形壳体,所述圆形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圆形壳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圆形壳体的前侧安装有可带动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隔板,所述圆形壳体的底部内安装有加热板,圆形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圆形壳体的左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四个隔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可向对应侧吹气的吹气组件。该装置能够在循环炒制过程中实现桑叶水分的多次检测过程,并且采用热气吹扫闷炒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炒制效率,将桑叶中的含水量降至最低,进而对桑叶茶中脂质与空气中氧分子起较好的隔离作用,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提高桑叶茶饮料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茶在炒制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桑叶内的水分含量,当桑叶茶内水分含量在3%至6%时,桑叶茶成分与水分子几乎呈单层分子关系,对脂质与空气中氧分子起较好的隔离作用,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但当桑叶茶内水分超过6%时,桑叶茶中的化学变化十分激烈,如叶绿素的变性、分解,色泽变褐变深,茶多酚、氨基酸等呈味物质迅速减少,组成新茶香气的二甲硫、苯乙醇等芳香物质锐减,而对香气不利的挥发性成分大量增加,导致桑叶茶品质变劣,严重影响使用该桑叶茶泡制的桑茶饮料的品质。因此想要保证桑茶饮料口感与品质合格,就必须严格控制桑叶茶内的水分含量。
目前桑叶茶在炒制时,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对桑叶的水分进行把控,第一种通过炒茶工触摸以及肉眼判断,此种方式准确率低,另一种是采用水分监测仪检测,此种方式无法在炒制过程中进行检测,进而影响炒制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能够在循环炒制过程中实现桑叶水分的多次检测过程,并且采用热气吹扫闷炒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炒制效率,将桑叶中的含水量降至最低,进而对桑叶茶中脂质与空气中氧分子起较好的隔离作用,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提高桑叶茶饮料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包括圆形壳体,所述圆形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圆形壳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圆形壳体的前侧安装有可带动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隔板,所述圆形壳体的底部内安装有加热板,圆形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圆形壳体的左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四个隔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可向对应侧吹气的吹气组件,所述圆形壳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可向吹气组件供气的供气机构,支撑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安装可前后移动的水分检测仪,所述圆形壳体的后侧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对应水分检测仪的探针。
优选地,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嵌设在隔板后侧的L型对接管,所述L型对接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平行向前延伸的多根出气管,多根所述出气管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隔板对应侧连通的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对接组件和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可向上方两根L型对接管供应室温气体,也可向下方两根L型对接管供应热气。
优选地,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推板。
优选地,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贯穿并固定连接在推板上的两根冷气管和两根热气管,两根所述热气管位于两根冷气管的正下方,所述圆形壳体的后侧设有四个对应两根冷气管和两根热气管的对接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四个对应两根冷气管和两根热气管的贯穿孔,两根所述冷气管和两根热气管的前端均套设有密封圈,两根所述冷气管和两根热气管的后端均共同对接有进气管,两根所述热气管内均安装有电磁阀,两根所述进气管共同外接风机,与热气管连接的进气管内安装有加热丝。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侧壁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臂,所述水分检测仪固定安装在移动臂上,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安装有可带动螺纹杆转动的第二电机。
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内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挡料板。
优选地,所述圆形壳体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铺设有挡料网。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探针穿过的圆口,所述圆口的内壁固定有与风机连接的圆形管,所述圆形管的周向内壁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还设有与圆口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均通过折叠气囊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侧壁设有海绵垫,所述折叠气囊通过连接管外接气泵。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桑茶饮料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桑叶通过进料口投入,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隔板将桑叶推至底部,启动加热板实现加热闷炒过程;
S2、炒制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时,将桑叶转至上方,热气通过进料口散发,将冷气管与上方的L型对接管对接,启动风机,冷风通过上方的进气管以及两根冷气管进入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内,再通过多根出气管以及多个出气孔向上吹出,从底部向上进入堆放的桑叶中,快速将内部的热气散出,温度快速降低至50℃以下,达到水分检测仪适宜的检测温度;
S3、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再通过移动臂带动水分检测仪前移,进而将探针通过插入孔插入上方堆放的桑叶内进行检测;
S4、检测合格,转至左侧,打开挡料板,桑叶即可通过出料口排出,不合格,继续转至下方炒制,实现循环炒制和中途多次检测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圆形壳体、转轴以及四个隔板,桑叶通过进料口投入,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隔板将桑叶推至底部,通过加热板实现加热炒制过程,炒制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时,将桑叶转至上方,热气快速通过进料口散发,温度快速降低至50℃以下,便于水分监测仪的探针直接插入检测,检测合格,转至左侧,打开挡料板,桑叶即可通过出料口排出,不合格,继续转至下方炒制,可实现循环炒制和中途多次检测过程,确保准确性。
2.四个隔板的设置能够分成四个桑叶放置空间,四个空间循环转至下方进行炒制,转至上方检测,转至左侧下料,桑叶炒制量大,效率高。
3.通过设置吹气组件和供气机构,当转至下方桑叶处于炒制状态,上方桑叶处于检测状态时,此时两根冷气管对应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两根热气管对应下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启动气缸带动推板移动,即可将两根冷气管以及两根热气管分别插入对应的对接孔内与L型对接管对接,启动风机,冷风通过上方的进气管以及两根冷气管进入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内,再通过多根出气管以及多个出气孔向上吹出,从底部向上进入堆放的桑叶中,快速将内部的热气散出,进而快速达到水分检测仪适宜的检测温度;同时冷风通过加热丝加热后通过下方进气管以及两根热气管进入下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内,两个电磁阀可间隙开闭,进而将热气通过左右多根出气管以及多个出气孔间隙吹出,左右间歇吹出的热气可往复吹扫桑叶,实现炒制过程,同时热气配合加热板以及相对密闭的空间实现闷炒的过程,加快炒制速度。
4.通过设置圆形管以及海绵垫,当探针检测完毕取出过程中,可启动气泵将两个折叠气囊充满气体,折叠气囊充气膨胀通过抵板推动两个海绵垫相向移动包裹住探针,擦拭探针上的杂质以及水分,同时风机吹出的气体通过圆形管上的多个吹气孔吹出,进一步去除探针上的水分,以免影响下一次的检测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上方对接孔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推板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支撑板正视图。
图中:1圆形壳体、2进料口、3挡料板、4出料口、5隔板、6插入孔、7转轴、8挡料网、9加热板、10 L型对接管、11出气管、12出气孔、13支撑腿、14第一电机、15支撑板、16水分检测仪、17探针、18第二电机、19移动臂、20螺纹杆、21固定杆、22进气管、23推板、24冷气管、25气缸、26对接孔、27热气管、28密封圈、29抵板、30折叠气囊、31安装槽、32海绵垫、33圆口、34圆形管、35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6,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包括圆形壳体1,圆形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3,圆形壳体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圆形壳体1的前侧安装有可带动转轴7转动的第一电机14,转轴7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隔板5,圆形壳体1的底部内安装有加热板9,圆形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圆形壳体1的左侧设有出料口4,出料口4内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挡料板3,桑叶通过进料口2投入,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轴7转动,通过隔板5将桑叶推至底部,启动加热板9实现加热炒制过程,炒制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时,将桑叶转至上方,热气快速通过进料口2散发。
四个隔板5的两侧均安装有可向对应侧吹气的吹气组件,吹气组件包括嵌设在隔板5后侧的L型对接管10,L型对接管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平行向前延伸的多根出气管11,多根出气管11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隔板5对应侧连通的出气孔12。
圆形壳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安装有可向吹气组件供气的供气机构,供气机构包括对接组件和供气组件,供气组件可向上方两根L型对接管10供应室温气体,也可向下方两根L型对接管10供应热气。
具体的,对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5上的气缸25,气缸25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板15并固定连接有推板23,启动气缸25带动推板23移动,即可将两根冷气管24以及两根热气管27分别插入对应的对接孔26内与L型对接管10对接。
具体的,供气组件包括贯穿并固定连接在推板23上的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两根热气管27位于两根冷气管24的正下方,圆形壳体1的后侧设有四个对应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对接孔26,支撑板15上设有四个对应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贯穿孔35,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前端均套设有密封圈28,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后端均共同对接有进气管22,两根热气管27内均安装有电磁阀,两根进气管22共同外接风机,与热气管27连接的进气管22内安装有加热丝,启动风机,冷风通过上方的进气管22以及两根冷气管24进入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内实现散热过程;冷风通过加热丝加热后通过下方进气管22以及两根热气管27进入下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内,两个电磁阀可间隙开闭,实现吹扫过程。
进一步的,圆形壳体1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内铺设有挡料网8,闷炒多余的热气通过挡料网8排出。
支撑板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向设置的固定杆21,固定杆21的一侧安装可前后移动的水分检测仪16,圆形壳体1的后侧设有插入孔6,插入孔6对应水分检测仪16的探针17,固定杆21的侧壁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臂19,水分检测仪16固定安装在移动臂19上,固定杆21的端部安装有可带动螺纹杆20转动的第二电机18,启动第二电机18带动螺纹杆20转动,再通过移动臂19带动水分检测仪16前移,进而将探针17通过插入孔6插入上方堆放的桑叶内进行检测。
此外,支撑板15上设有供探针17穿过的圆口33,圆口33的内壁固定有与风机连接的圆形管34,圆形管34的周向内壁设有多个出风孔,支撑板15的侧壁还设有与圆口33连通的安装槽31,安装槽31的两侧均通过折叠气囊30连接有抵板29,抵板29的侧壁设有海绵垫32,折叠气囊30通过连接管外接气泵,启动气泵向两个折叠气囊30充气,折叠气囊30充气膨胀通过抵板29推动两个海绵垫32相向移动包裹住探针17,擦拭探针17上的杂质以及水分,同时风机吹出的气体通过圆形管34上的多个吹气孔吹出,进一步去除探针上的水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桑茶饮料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桑叶通过进料口2投入,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轴7转动,通过隔板5将桑叶推至底部,启动加热板9实现加热闷炒过程;
S2、炒制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时,将桑叶转至上方,热气通过进料口2散发,将冷气管24与上方的L型对接管10对接,启动风机,冷风通过上方的进气管22以及两根冷气管24进入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内,再通过多根出气管11以及多个出气孔12向上吹出,从底部向上进入堆放的桑叶中,快速将内部的热气散出,温度快速降低至50℃以下,达到水分检测仪16适宜的检测温度;
S3、启动第二电机18带动螺纹杆20转动,再通过移动臂19带动水分检测仪16前移,进而将探针17通过插入孔6插入上方堆放的桑叶内进行检测;
S4、检测合格,转至左侧,打开挡料板3,桑叶即可通过出料口4排出,不合格,继续转至下方炒制,实现循环炒制和中途多次检测过程。
工作原理:桑叶通过进料口2投入,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轴7转动,通过隔板5将桑叶推至底部,启动加热板9实现加热炒制过程,炒制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时,将桑叶转至上方,热气快速通过进料口2散发,温度快速降低至50℃以下,便于水分监测仪16的探针17直接插入检测,检测合格,转至左侧,打开挡料板3,桑叶即可通过出料口4排出,不合格,继续转至下方炒制,可实现循环炒制和中途多次检测过程,确保准确性;四个隔板5的设置能够分成四个桑叶放置空间,四个空间循环转至下方进行炒制,转至上方检测,转至左侧下料,桑叶炒制量大,效率高。
当转至下方桑叶处于炒制状态,上方桑叶处于检测状态时,此时两根冷气管24对应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两根热气管27对应下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启动气缸25带动推板23移动,即可将两根冷气管24以及两根热气管27分别插入对应的对接孔26内与L型对接管10对接,启动风机,冷风通过上方的进气管22以及两根冷气管24进入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内,再通过多根出气管11以及多个出气孔12向上吹出,从底部向上进入堆放的桑叶中,快速将内部的热气散出,进而快速达到水分检测仪16适宜的检测温度;同时冷风通过加热丝加热后通过下方进气管22以及两根热气管27进入下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内,两个电磁阀可间隙开闭,进而将热气通过左右多根出气管11以及多个出气孔12间隙吹出,左右间歇吹出的热气可往复吹扫桑叶,实现翻炒过程,同时热气配合加热板9以及相对密闭的空间实现闷炒的过程,加快炒制速度。
当探针检测完毕取出过程中,启动气泵向两个折叠气囊30充气,折叠气囊30充气膨胀通过抵板29推动两个海绵垫32相向移动包裹住探针17,擦拭探针17上的杂质以及水分,同时风机吹出的气体通过圆形管34上的多个吹气孔吹出,进一步去除探针上的水分,以免影响下一次的检测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包括圆形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3),圆形壳体(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圆形壳体(1)的前侧安装有可带动转轴(7)转动的第一电机(14),所述转轴(7)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隔板(5),所述圆形壳体(1)的底部内安装有加热板(9),圆形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圆形壳体(1)的左侧设有出料口(4),所述四个隔板(5)的两侧均安装有可向对应侧吹气的吹气组件,所述圆形壳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上安装有可向吹气组件供气的供气机构,支撑板(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后向设置的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的一侧安装可前后移动的水分检测仪(16),所述圆形壳体(1)的后侧设有插入孔(6),所述插入孔(6)对应水分检测仪(16)的探针(17);
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嵌设在隔板(5)后侧的L型对接管(10),所述L型对接管(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平行向前延伸的多根出气管(11),多根所述出气管(11)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隔板(5)对应侧连通的出气孔(12);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对接组件和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可向上方两根L型对接管(10)供应室温气体,也可向下方两根L型对接管(10)供应热气;
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5)上的气缸(25),所述气缸(25)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板(15)并固定连接有推板(23);
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贯穿并固定连接在推板(23)上的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两根所述热气管(27)位于两根冷气管(24)的正下方,所述圆形壳体(1)的后侧设有四个对应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对接孔(26),所述支撑板(15)上设有四个对应两根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贯穿孔(35),两根所述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前端均套设有密封圈(28),两根所述冷气管(24)和两根热气管(27)的后端均共同对接有进气管(22),两根所述热气管(27)内均安装有电磁阀,两根所述进气管(22)共同外接风机,与热气管(27)连接的进气管(22)内安装有加热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的侧壁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上螺纹连接有移动臂(19),所述水分检测仪(16)固定安装在移动臂(19)上,所述固定杆(21)的端部安装有可带动螺纹杆(20)转动的第二电机(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4)内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挡料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壳体(1)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铺设有挡料网(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上设有供探针(17)穿过的圆口(33),所述圆口(33)的内壁固定有与风机连接的圆形管(34),所述圆形管(34)的周向内壁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支撑板(15)的侧壁还设有与圆口(33)连通的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的两侧均通过折叠气囊(30)连接有抵板(29),所述抵板(29)的侧壁设有海绵垫(32),所述折叠气囊(30)通过连接管外接气泵。
6.一种桑茶饮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桑叶通过进料口(2)投入,启动第一电机(14)带动转轴(7)转动,通过隔板(5)将桑叶推至底部,启动加热板(9)实现加热闷炒过程;
S2、炒制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测时,将桑叶转至上方,热气通过进料口(2)散发,将冷气管(24)与上方的L型对接管(10)对接,启动风机,冷风通过上方的进气管(22)以及两根冷气管(24)进入上方的两根L型对接管(10)内,再通过多根出气管(11)以及多个出气孔(12)向上吹出,从底部向上进入堆放的桑叶中,快速将内部的热气散出,温度快速降低至50℃以下,达到水分检测仪(16)适宜的检测温度;
S3、启动第二电机(18)带动螺纹杆(20)转动,再通过移动臂(19)带动水分检测仪(16)前移,进而将探针(17)通过插入孔(6)插入上方堆放的桑叶内进行检测;
S4、检测合格,转至左侧,打开挡料板(3),桑叶即可通过出料口(4)排出,不合格,继续转至下方炒制,实现循环炒制和中途多次检测过程。
CN202310424259.8A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16165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259.8A CN116165354B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259.8A CN116165354B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5354A CN116165354A (zh) 2023-05-26
CN116165354B true CN116165354B (zh) 2023-07-28

Family

ID=8641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4259.8A Active CN116165354B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535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4324B2 (ja) * 1995-05-19 2005-03-02 カワサキ機工株式会社 静置式乾燥機
JP4285956B2 (ja) * 2002-08-29 2009-06-24 株式会社寺田製作所 茶葉加熱処理装置
CN106798034B (zh) * 2017-03-17 2019-09-24 遵义茗香康源茶饮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加工工艺
CN107258963A (zh) * 2017-08-15 2017-10-20 池州芦山生态农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CN107668239B (zh) * 2017-11-20 2021-01-15 桂林平乐阳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受热均匀的茶叶炒青机及方法
CN110907244B (zh) * 2019-12-04 2020-10-3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性的西湖龙井真伪鉴别方法
CN217303451U (zh) * 2022-01-21 2022-08-26 铜川健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速溶粉加工用原料风干机
CN115184565A (zh) * 2022-06-29 2022-10-14 江西省英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5354A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59214C (en) Cooking apparatus
CN1510994A (zh) 爆米花机
US20150257431A1 (en) Food dehydrator
US11382349B2 (en) Coffee bean roaster
KR101283516B1 (ko) 가정용 식품건조기
CN116165354B (zh) 一种桑茶饮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KR101118671B1 (ko) 원적외선방사히터가 구비된 오징어건조장치
US20040103556A1 (en) Dryer
CN108679673A (zh) 一种带有烤箱的集成灶
US20090151188A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WO2023025172A1 (zh) 一种仔姜冻干片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07285154U (zh) 一种牛羊养殖用饲料烘干筛选装置
KR101504307B1 (ko) 식품 건조기
CN108955195A (zh) 一种圆木干燥设备
KR20040041569A (ko) 강제 순환식 건조기
CN210869760U (zh) 一种乳化香肠蒸煮用锅炉
CN2606872Y (zh) 食品冷冻干燥机
CN210425948U (zh) 一种适于生物质燃料干燥的震动烘干装置
KR100837505B1 (ko) 가스버너를 이용한 농산물건조기의 폐열 회수장치
CN214469871U (zh) 一种果干生产烘烤设备
CN219593570U (zh) 一种茶叶滚筒杀青机温控装置
CN219781382U (zh) 一种热量内循环的腊肉烘干机
JP3223052U (ja) 整流機能を備えた台車式乾燥機
JP2004218914A (ja) 乾燥機用収納棚
CN213866942U (zh) 烘/干衣装置及晾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