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8799A -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8799A
CN116118799A CN202111350407.3A CN202111350407A CN116118799A CN 116118799 A CN116118799 A CN 116118799A CN 202111350407 A CN202111350407 A CN 202111350407A CN 116118799 A CN116118799 A CN 116118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cover plate
ladder
escape ladder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04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则俊
罗俊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04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8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8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8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3/00Construction of steps for railway vehicles
    • B61D23/02Folding steps for railway vehicles, e.g. hand or mechanically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9/00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 B61D19/003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door
    • B61D19/004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door swin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9/00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 B61D19/02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for carriages
    • B61D19/023Emergency ex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所述逃生装置包括:逃生梯和盖板组件,所述逃生梯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车体;所述盖板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逃生梯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在展开位置与所述逃生梯相接,以共同构造出通道;所述盖板组件在折叠位置与所述逃生梯折叠,且所述盖板组件遮盖所述逃生梯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装置,其具有盖板组件来遮挡逃生梯,且盖板组件展开后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和具有该逃生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轨道车辆行驶时发生状况紧急停车,而轨道车辆距离地面有较大距离时,在开启逃生门后需要在逃生门处下放逃生梯,以通过逃生梯及时从车内逃生至地面。相关技术中,逃生梯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放置在轨道车辆内占据较大空间,且影响车内观感。缺少遮蔽逃生梯的盖板,逃生梯回收后外漏,与车内内饰不协调,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逃生装置,其具有盖板组件来遮挡逃生梯,且盖板组件展开后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前述的逃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装置,包括:逃生梯和盖板组件,所述逃生梯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车体;所述盖板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逃生梯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在展开位置与所述逃生梯相接,以共同构造出通道;所述盖板组件在折叠位置与所述逃生梯折叠,且所述盖板组件遮盖所述逃生梯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装置,其具有盖板组件来遮挡逃生梯,且盖板组件展开后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逃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逃生梯包括:固定杆和第一踏板,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盖板组件铰接;所述第一踏板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踏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逃生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踏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相对固定地连接,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踏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面向所述逃生梯的一侧,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交错排布,且所述第一盖板遮盖所述逃生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盖板组件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依次排布以构造出所述通道。
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与所述第一盖板层叠并固定连接,且所述折叠杆与所述固定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踏板连接于所述折叠杆上,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折叠杆折叠于所述第一盖板地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铰链座,所述铰链座垂直连接所述折叠杆,且所述铰链座与所述固定杆铰接。
可选地,所述逃生梯还包括连接曲杆,所述连接曲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曲杆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车体。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呈空心管状,所述连接曲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固定杆内并由固定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逃生装置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Z向转轴和Y向转轴,所述Z向转轴适于绕竖向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车体;所述Y向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Z向转轴相连,且Y向转轴垂直于所述竖向轴线,其中,所述逃生梯与所述Y向转轴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包括车体、逃生门和逃生装置,所述车体上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门可打开地关闭所述逃生口;所述逃生装置为根据前述的逃生装置,所述逃生装置设于所述逃生口处,且所述逃生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逃生口的底部,其中,所述逃生梯适于竖立于所述逃生门和所述盖板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逃生门的上端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逃生门上设有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二盖板遮盖于所述逃生装置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部向下延伸并勾住所述逃生装置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与所述盖板组件的表面平滑相接。
可选地,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逃生梯;所述第二支撑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定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逃生梯、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车体,其中,所述逃生梯收纳时所述第一支撑杆折叠于所述逃生梯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折叠于所述车体上;所述逃生梯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立于所述逃生梯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立于所述车体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三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分别与所述逃生梯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绳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连,第三连接绳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车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逃生梯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于所述逃生梯上,所述盖板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座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离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截面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示意图,其中逃生装置展开。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逃生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逃生装置完全展开。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逃生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逃生装置不完全展开。
图10是图9中圈示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中逃生门与逃生装置联动的示意图,其中逃生装置收纳于车体内。
图13是图12中圈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圈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中逃生门与逃生装置联动的示意图,其中逃生装置展开。
图1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中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中逃生门与逃生装置联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车辆100,车体10,逃生门11,逃生口101,逃生装置20,逃生梯21,固定杆211,第一踏板212,盖板组件22,第一盖板221,第二踏板222,折叠杆223,铰链座224,连接曲杆23,第一支撑杆241,第二支撑杆242,定位座243,第一连接绳251,第二连接绳252,第三连接绳253,Z向转轴261,Y向转轴262,第二盖板27,主动轮281,传动件282,传动杆283,传动轮284,从动轮285,同步带286,支撑轮287,过渡杆288,档杆289,拉绳291,第一磁性件293,第二磁性件2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结合图1至图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装置20,包括:逃生梯21和盖板组件22,逃生梯21可以用于连接车体10,且逃生梯21可以放置于车体10内,并在紧急情况下以供逃生使用,盖板组件22可以遮盖逃生梯21,而且在紧急情况下,盖板组件22可以展开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逃生梯21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车体10。盖板组件22可转动地连接逃生梯21的第二端,盖板组件22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盖板组件22可以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盖板组件22在展开位置与逃生梯21相接,以使盖板组件22与逃生梯21共同构造出通道,车辆内的人员可以通过该通道离开,以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失。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与逃生梯21折叠,且盖板组件22遮盖逃生梯21的至少一部分,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可以与逃生梯21折叠在一起,从而缩小逃生装置20的尺寸,而且盖板组件22对逃生梯21的遮挡作用,可以避免逃生梯21外露影响美观,并可以避免损坏逃生梯21导致紧急情况下无法使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装置20,逃生装置20具有盖板组件22来遮挡逃生梯21,且盖板组件22展开后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在不需要使用逃生梯21时,可以将逃生梯21收纳于车体10内,并利用盖板组件22进行遮挡,这样,降低灰尘等进入到逃生梯21的可能,避免对逃生梯21的破坏,避免逃生装置20无法使用,而且由于盖板组件22的遮挡,逃生装置20的外露出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对具有该逃生装置20的车辆进行清理。另外,在使用逃生梯21时,盖板组件22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这样,充分地利用了逃生装置20的各个部分,简化结构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利用盖板组件22可以延长通道,以更加方便人员离开车辆(到达地面、防护网等等)。
其中,本发明中的通道可以为踏板结构、滑梯结构等,例如在盖板组件22处于展开位置时,盖板与逃生梯21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梯子的结构,以方便人员撤离;又例如,在盖板组件22处于展开位置时,盖板组件22与逃生梯21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滑梯的结构,人员可以从通道滑下。当然,本发明中的通道还可以被设置成其他形式,这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主要以踏板结构的通道为例进行说明,但是这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逃生梯21包括固定杆211和第一踏板212,固定杆211与盖板组件22铰接。第一踏板212设于固定杆211上。固定杆211可以为第一踏板212提供支撑,使用逃生装置20时,可以通过第一踏板212离开车辆。其中逃生梯2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踏板212,在逃生装置20使用时,多个第一踏板212自上而下倾斜的间隔布置。固定杆211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当固定杆211为两个时,可以将两个固定杆211平行间隔布置,将第一踏板212连接于两个固定杆211之间,且第一踏板2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杆211,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踏板212的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个固定杆211,可以将固定杆211连接于第一踏板212的中间。
如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盖板组件22包括:第一盖板221和第二踏板222,第一盖板221可以遮挡逃生梯21,也可以用作第二踏板222的支撑结构。第一盖板221与逃生梯2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踏板222与第一盖板221相对固定地连接。
具体而言,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时,第二踏板222位于第一盖板221的面向逃生梯21的一侧,第一踏板212和第二踏板222交错排布,且第一盖板221遮盖逃生梯21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可以利用第一盖板221遮挡逃生梯21,且由于第一踏板212和第二踏板222错开布置,可以减小逃生装置20的占用空间。盖板组件22在展开位置时,第一踏板212和第二踏板222依次排布以构造出通道,此时,第一盖板221可以为第二踏板222提供支撑,以便于第一踏板212和第二踏板222构造成梯子的结构。
本发明中的第二踏板222可以直接设于第一盖板221上,也可以设置其他的支撑结构来对第二踏板222提供支撑,以避免第一盖板221的强度不够,或第二踏板222受力时损坏第一盖板221。如图7,盖板组件22还可以包括折叠杆223,折叠杆223与第一盖板221层叠并固定连接,且折叠杆223与固定杆211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踏板222连接于折叠杆223上,其中,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时,固定杆211和折叠杆223折叠于第一盖板221地同一侧。从而可以通过折叠杆223支撑第二踏板222,以构造出通道。
另外,可以将第二踏板222与第一盖板221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在逃生装置20使用过程中,有更大的空间供脚踏,方便通行。
如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22还包括铰链座224,铰链座224垂直连接折叠杆223,且铰链座224与固定杆211铰接。可以实现盖板组件22与固定杆211的稳定连接,提高逃生装置20的稳定性。
另外,铰链座224可以设置成可以锁定的结构,以将折叠杆223与固定杆211在展开后锁定。
如图7至图11,逃生梯21还包括连接曲杆23,连接曲杆23的第一端与固定杆211固定相连,连接曲杆23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车体10。固定杆211通过连接曲杆23设置在轨道车辆100上,结构简单,且便于逃生梯21在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不需要使用逃生装置20时,逃生装置20竖立于车体10上,此时连接曲杆23可以设置成开口向上的U型,并朝向逃生梯21的背离盖板组件22的一侧,在使用逃生装置20时,连接曲杆23设置成开口向下的U型,连接曲杆23构造成类似于勾住掏出出口底部的形式,从而方便提高逃生装置20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曲杆23的第二端设有限位件(图中未示出),适于与轨道车辆100的限位部配合。通过连接曲杆23的限位件和轨道车辆100的限位部配合,在需要使用逃生梯21时,可将逃生梯21的上端固定在轨道车辆100上,使得逃生梯21可更加稳定地供人员行走,避免发生摇晃。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为限位销,限位部为限位槽或限位孔。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设置于轨道车辆100的地板平面上。限位销与限位槽或限位孔的配合结构简单、可靠。
结合图3以及图7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曲杆23被构造成U型。连接曲杆23的一个支部与固定杆211连接,连接曲杆23的另一个支部与车体10连接。在需要使用逃生梯21时,将连接曲杆23的另一个支部与轨道车辆100的地板平面配合,以供人员从轨道车辆100上转移至轨道梁上。
可选地,固定杆211呈空心管状,连接曲杆23的第一端插入固定杆211内并由固定件连接。其中固定件可以为螺栓,通过螺栓实现连接曲杆23与固定杆211的稳定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连接曲杆23与固定杆211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也可以通过销连接、铆钉连接等方式将连接曲杆23和固定杆211连接在一起,另外,还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当然,连接曲杆23也可以与固定杆211采用层叠连接的方式。本发明中的固定杆211设为空心管状,可以有效地提高固定杆211的结构强度,并降低固定杆211的重量,节约材料,并减少因为应力集中、杆体缺陷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当然,本发明中的固定杆211也可以设置成实心杆。
另外,在车体10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需要对逃生装置20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本发明中可以设置转向机构来实现逃生装置20的转向,从而实现对通道的方向进行调整。
可选地,如图10,逃生装置20还包括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Z向转轴261和Y向转轴262,Z向转轴261适于绕竖向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车体10。Y向转轴262可转动地与Z向转轴261相连,且Y向转轴262垂直于竖向轴线,其中,逃生梯21与Y向转轴262相连。
另外,也可以将Y向转轴262与Z向转轴261固定连接,并将逃生装置20与Y向转轴262可转动地连接;当然,也可以将Y向转轴262与Z向转轴261可转动地连接,逃生装置20与Y向转轴262可转动地连接。通过设置转向机构,可以实现对逃生装置20的转向,以方便通行。
如图10所示,Z向转轴261可转动地连接车体10,且Z向转轴261相对于车体10的旋转中心轴沿上下方向延伸;Y向转轴262可转动地连接Z向转轴261,Y向转轴262相对于Z向转轴261的旋转中心轴沿水平方向延伸,且Y向转轴262相对于Z向转轴261的旋转中心轴垂直于Z向转轴261相对于车体10的旋转中心轴。其中Z向转轴261可以设置成块状;也可以另外设置连接座,Z向转轴261与连接座相连,Y向转轴262可转动地连接连接座,从而实现Y向转轴262相对于Z向转轴261转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逃生梯21与Y向转轴262相连,因此,逃生梯21可以进行上下方向的翻转;而由于Z向转轴261可转动地连接车体10,因此,逃生梯21可以进行左右方向的摆动,从而可以实现对逃生梯21进行左右方向的角度调节,以方便通过逃生通道。
另外,结合图1至图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100,该轨道车辆100上可以设置前述的逃生装置20。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100,包括车体10、逃生门11和逃生装置20,车体10上设有逃生口101;逃生门11可打开地关闭逃生口101;逃生装置20为根据前述的逃生装置20,逃生装置20设于逃生口101处,且逃生梯21可转动地连接于逃生口101的底部,其中,逃生梯21适于竖立于逃生门11和盖板组件22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100,设置了前述的逃生装置20,通过逃生装置20的盖板组件22实现了对逃生梯21的遮盖,逃生装置20具有盖板组件22来遮挡逃生梯21,且盖板组件22展开后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在不需要使用逃生梯21时,可以将逃生梯21收纳于车体10内,并利用盖板组件22进行遮挡,这样,降低灰尘等进入到逃生梯21的可能,避免对逃生梯21的破坏,避免逃生装置20无法使用,而且由于盖板组件22的遮挡,逃生装置20的外露出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对具有该逃生装置20的车辆进行清理。另外,在使用逃生梯21时,盖板组件22可以作为通道的一部分,这样,充分地利用了逃生装置20的各个部分,简化结构并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利用盖板组件22可以延长通道,以更加方便人员离开车辆(到达地面、防护网等等)。
可选地,逃生门11的上端与车体10铰接,逃生门11上设有第二盖板27,且第二盖板27遮盖于逃生装置20的上方。通过将用于遮盖逃生梯21的结构分拆为盖板组件22和第二盖板27,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盖板221和第二盖板27集成在一起影响逃生装置20的展开。
结合图3和图5,第二盖板27的端部向下延伸并勾住逃生装置20的上端。这样,在逃生门11打开时,第二盖板27可以勾住逃生装置20,以使逃生梯21转动至展开的位置,从而实现逃生装置20的自动展开。
可选地,第二盖板27的表面与盖板组件22的表面平滑相接。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辆1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241、第二支撑杆242和定位机构,第一支撑杆241可转动地连接逃生梯21;第二支撑杆242可转动地连接车体10;定位机构依次连接逃生梯21、第一支撑杆241、第二支撑杆242和车体10,其中,逃生梯21收纳时第一支撑杆241折叠于逃生梯21上,且第二支撑杆242折叠于车体10上;逃生梯21展开时第一支撑杆241竖立于逃生梯21上,且第二支撑杆242竖立于车体10上。也就是说,在逃生梯21收纳于车体10内时,由于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的收纳,可以减少逃生装置20的占用空间,而在需要使用时,定位机构将会由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支撑,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实现对逃生梯21的有效定位,以避免逃生梯21脱离预定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利用定位机构构造出扶手的形式,方便人员通行。
结合图7至图10,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251、第二连接绳252、第三连接绳253,第一连接绳251分别与逃生梯21和第一支撑杆241相连,第二连接绳252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相连,第三连接绳253分别与第二支撑杆242和车体10相连。在折叠时,由于逃生梯21收纳于车体10内,因此第三连接绳处于松弛的状态,而且,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的距离也比较近,第二连接绳252也会处于松弛的状态,同样地第一连接绳在没有第二连接绳和第三连接绳的作用力时,也会处于松弛的状态,此时,在没有定位机构的拉力时,第一支撑杆241将会折叠到逃生梯21上,第二支撑杆242将会折叠到车体10上,从而实现逃生梯21、第一支撑杆241、第二支撑杆242的折叠,以缩小空间占用;而在展开时,逃生梯21伸出车体10,第三连接绳拉紧,而且,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的距离也比较远,第二连接绳252拉紧,同样地第一连接绳在第二连接绳和第三连接绳的作用力下,也会处于拉紧的状态,而且,由于第一连接绳251、第二连接绳252以及第三连接绳253的作用,使的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竖立,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绳251、第二连接绳252、第三连接绳253、第一支撑杆241、第二支撑杆242的展开。
另外,第一支撑杆241的一端可以与固定杆211铰接,且第一支撑杆24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用于连接定位机构,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绳251可以连接第一连接环和固定杆211,第二连接绳252可以连接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同样地,第二支撑杆242的一端可以与车体10铰接,且第二支撑杆24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环和第四连接环,第三连接环和第四连接环用于连接定位机构,具体而言,第三连接绳253可以连接第三连接环和车体10,第二连接绳252可以连接第一支撑杆241和第二支撑杆242。
在不需要使用逃生装置20时,逃生门11关闭,逃生装置20放置在轨道车辆1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逃生梯21的下端通过下座体固定在轨道车辆100上,逃生梯21的中部或上端通过上座体固定在轨道车辆100上。在需要使用逃生装置20时,逃生门11打开,解除上座体和下座体对逃生装置20的固定,取出逃生装置20并将逃生梯21搭接在轨道车辆100和轨道梁之间,得人员可通过逃生装置20从轨道车辆100转移到轨道梁上,之后再离开轨道梁,完成逃生。
可选地,逃生梯21还包括定位座243,定位座243设于逃生梯21上,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时,定位座243限位于第一支撑杆241的远离盖板组件22的一侧。通过定位座243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撑杆241的定位,以便于第一支撑杆241可以稳定地维持在折叠状态,并且可以方便第一支撑杆241朝展开的状态移动。
具体而言,定位座243可以设置在固定杆211的侧面上,定位座243可以设置成L型,定位座243和固定杆组合可以构造成定位槽结构,当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时,定位槽的开口朝向盖板组件22,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撑杆241的定位。另外,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杆211铰接,且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车体铰接,且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环和第四连接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逃生门11和逃生梯21均为一个。逃生门11设置于轨道车辆100的两端中的一端,即逃生门11设置于轨道车辆100的车头或车尾,且对应设置有逃生门11。通过在轨道车辆100的车头或车尾设置逃生门11和逃生梯21,使得人员可从轨道车辆100上直接转移至轨道梁上完成逃生,无需在轨道梁旁边额外搭建逃生通道,使得轨道梁体量更小,保证了城市环境良好的景观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逃生门11和逃生梯21均为两个。一个逃生门11设置于轨道车辆100的两端中的一端,且对应设置有一个逃生梯21;另一个逃生门11设置于轨道车辆100的两端中的另一端,且对应设置有另一个逃生梯21;即,轨道车辆100的车头和车尾均设有逃生门11和对应的逃生梯21,使得人员可从轨道车辆100的两端进行逃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且轨道车辆100的逃生梯21适于设置在轨道梁的逃生通道和轨道车辆100的逃生门11之间,使得人员可从轨道车辆100上转移至轨道梁上完成逃生。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梁中间设有凹部形成逃生通道,使得人员可从轨道车辆100上直接转移至轨道梁上的逃生通道完成逃生,无需在轨道梁旁边额外搭建逃生通道,使得轨道梁体量更小,保证了城市环境良好的景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逃生梯21、轨道车辆100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的逃生梯21通过铰链与车体10相连,设置盖板对逃生梯21进行遮蔽,使得车辆内部整体美观、协调。盖板可以自动打开,不会增加操作步骤和操作难度,打开时间短。
盖板分别两部分,分别是第二盖板27和第一盖板221,第二盖板27固定在逃生门11上,打开时,随着逃生门11上翻。第一盖板221与逃生梯21通过铰链连接,在逃生梯21下翻过程中,盖板能自动打开。
如图7所示,逃生梯21设置三节第一踏板212,第一盖板221中设置两节第二踏板222,回收时固定第一踏板212和第二踏板222互不影响,逃生梯21展开到位后,盖板中的两节第二踏板222与逃生梯21中的三节第一踏板212都可供乘客疏散使用。
如图6所示,设置有使逃生梯21左右摆动的机构,摆动角度较大,使之能适应转弯半径较小的弯道,逃生梯21能绕Y向旋转,同时也能绕Z向旋转。
另外,本发明的逃生梯21可以设置成与逃生门11联动的方式。
例如,如图17所示,逃生门11的上端与逃生口101的上侧铰接,并适于上翻以打开逃生口101,逃生门11上设有第一磁性件293,逃生梯21上设有拉绳291,且拉绳291上设有适于与第一磁性件293吸合的第二磁性件292,逃生门11打开时适于通过拉绳291带动逃生梯21向外翻转。
在需要使用逃生口101时,只需要打开逃生门11,在逃生门11打开的过程中,拉绳291将会带动逃生梯21翻转打开,而当逃生梯21展开到一定角度时,此时逃生梯21可以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继续展开,在重力作用下,逃生梯21的动量足以将第一磁性件293和第二磁性件292分离,拉绳291也可以逃生门11分离,从而避免了逃生门11影响逃生梯21的继续展开,实现了逃生门11与逃生梯21的联动。其中,第一磁性件293和第二磁性件292可以均为永磁体;或第一磁性件293和第二磁性件292中的一个为永磁体、另一个为导磁体(例如铁块等);另外,第一磁性件293和第二磁性件292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设置为电磁体等。
又例如,如图12至图16,还可以设置传动机构实现逃生门11与逃生梯21之间的联动,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281、传动件282、从动轮285和同步带286,主动轮281与逃生门11相连,传动件282与车体10相连,从动轮285与逃生梯21相连,并与传动件282传动连接;同步带286分别连接主动轮281和传动件282。主动轮281可以跟随逃生门11转动,在主动轮281转动时,会通过同步带286将运动传递到传动件282,而传动件282将带动从动轮285转动,进而带动逃生梯21向下翻转。从而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实现逃生门11与逃生梯21之间的稳定传动,便于实现逃生门11、逃生梯21的动力传递。传动机构还包括支撑轮287,支撑轮287设于车体10上并支撑同步带286。车体10的逃生口101处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轮287,且多个支撑轮287将同步带286构造成在上下方向上沿逃生口101延伸。传动件282还包括传动轮284,传动轮284与从动轮285中的至少一个为缺齿齿轮,以在逃生门11打开预定角度后传动轮284与从动轮285啮合。通过将传动轮284与从动轮285中的一个设为缺齿齿轮,可以实现断续传动,传动轮284包括第一齿轮段和第一过渡段,从动轮285包括第二齿轮段和第二过渡段,其中,传动轮284上设有过渡杆288,过渡杆288设于第一过渡段,从动轮285上设有档杆289,档杆289设于第二过渡段,过渡杆288与档杆289配合以适于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进入啮合。具体而言,在逃生门11刚打开时,传动轮284的第一过渡段与从动轮285的第二过渡段配合,这样,传动轮284将与从动轮285分离,无法进行传动;在逃生门11打开预定角度后,过渡杆288与档杆289接触,且随着传动轮284的传动,传动轮284与从动轮285逐渐同步,并使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轮段呈准备好啮合的状态(轮齿相互对应),并随着传动轮284的进一步旋转,传动轮284上的第一齿轮段和从动轮285上的第二齿轮段江湖进行啮合,从而可以通过传动轮284带动从动轮285转动,进而逃生门11带动逃生梯21展开。从而提高动力传动的稳定性。逃生口1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传动机构。通过将传动机构设于逃生口101的左右两侧,可以降低传动机构对空间的占用,提高通行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逃生门11和逃生梯21之间动力的稳定传动,避免了动力不足或动力偏左偏右的问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装置(20)包括:
逃生梯(21),所述逃生梯(21)的第一端适于连接车体(10);
盖板组件(22),所述盖板组件(2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逃生梯(21)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盖板组件(22)在展开位置与所述逃生梯(21)相接,以共同构造出通道;所述盖板组件(22)在折叠位置与所述逃生梯(21)折叠,且所述盖板组件(22)遮盖所述逃生梯(21)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21)包括:
固定杆(211),所述固定杆(211)与所述盖板组件(22)铰接;
第一踏板(212),所述第一踏板(212)设于所述固定杆(2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22)包括:
第一盖板(221),所述第一盖板(221)与所述逃生梯(21)可转动地连接;
第二踏板(222),所述第二踏板(222)与所述第一盖板(221)相对固定地连接,
其中,所述盖板组件(22)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踏板(222)位于所述第一盖板(221)的面向所述逃生梯(21)的一侧,所述第一踏板(212)和所述第二踏板(222)交错排布,且所述第一盖板(221)遮盖所述逃生梯(2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盖板组件(22)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踏板(212)和所述第二踏板(222)依次排布以构造出所述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22)还包括:
折叠杆(223),所述折叠杆(223)与所述第一盖板(221)层叠并固定连接,且所述折叠杆(223)与所述固定杆(21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踏板(222)连接于所述折叠杆(223)上,
其中,所述盖板组件(22)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固定杆(211)和所述折叠杆(223)折叠于所述第一盖板(221)地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22)还包括:
铰链座(224),所述铰链座(224)垂直连接所述折叠杆(223),且所述铰链座(224)与所述固定杆(21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21)还包括:
连接曲杆(23),所述连接曲杆(23)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11)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曲杆(23)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车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1)呈空心管状,所述连接曲杆(23)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固定杆(211)内并由固定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装置(20)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Z向转轴(261),所述Z向转轴(261)适于绕竖向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车体(10);
Y向转轴(262),所述Y向转轴(262)与所述Z向转轴(261)可转动地相连,且Y向转轴(262)垂直于所述竖向轴线,
其中,所述逃生梯(21)与所述Y向转轴(262)相连。
9.一种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0),所述车体(10)上设有逃生口(101);
逃生门(11),所述逃生门(11)可打开地关闭所述逃生口(101);
逃生装置(20),所述逃生装置(20)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逃生装置(20),所述逃生装置(20)设于所述逃生口(101)处,且所述逃生梯(2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逃生口(101)的底部,
其中,所述逃生梯(21)适于竖立于所述逃生门(11)和所述盖板组件(2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门(11)的上端与所述车体(10)铰接,所述逃生门(11)上设有第二盖板(27),且所述第二盖板(27)遮盖于所述逃生装置(20)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27)的端部向下延伸并勾住所述逃生装置(20)的上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27)的表面与所述盖板组件(22)的表面平滑相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100)还包括:
第一支撑杆(241),所述第一支撑杆(24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逃生梯(21);
第二支撑杆(242),所述第二支撑杆(24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车体(10);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依次连接所述逃生梯(21)、所述第一支撑杆(241)、所述第二支撑杆(242)和所述车体(10),
其中,所述逃生梯(21)收纳时所述第一支撑杆(241)折叠于所述逃生梯(21)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242)折叠于所述车体(10)上;所述逃生梯(21)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杆(241)竖立于所述逃生梯(21)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242)竖立于所述车体(10)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251)、第二连接绳(252)、第三连接绳(253),所述第一连接绳(251)分别与所述逃生梯(21)和所述第一支撑杆(24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绳(25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42)相连,第三连接绳(253)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42)和所述车体(10)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轨道车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21)还包括:
定位座(243),所述定位座(243)设于所述逃生梯(21)上,所述盖板组件(22)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定位座(243)限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41)的远离所述盖板组件(22)的一侧。
CN202111350407.3A 2021-11-15 2021-11-15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Pending CN116118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0407.3A CN116118799A (zh) 2021-11-15 2021-11-15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0407.3A CN116118799A (zh) 2021-11-15 2021-11-15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8799A true CN116118799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0407.3A Pending CN116118799A (zh) 2021-11-15 2021-11-15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87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63446A1 (en) Under floor wheelchair lift
US20060254635A1 (en) Receiver hitch mounted canopy
PT776808E (pt) Unidade de evacuacao com porta e rampa para veiculos de transporte de passageiros
EP1366988B1 (fr) Coffre à bagages pour aéronef
US2742674A (en) Housing for power vehicles
CN215244823U (zh) 隐藏式操纵台及司机室、轨道车辆
GB2455333A (en) Passenger rail vehicle with end detrainment stairs
US6874597B2 (en) Vehicle sleeper compartment bunk bed ladder
CN116118799A (zh)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KR20140049766A (ko) 차량 탑재형 이동식 스윙 놀이기구
KR101309769B1 (ko) 철도 차량용 가동 발판 장치
CN216508340U (zh) 轨道车辆
AU2024200114A1 (en) Stowable Veranda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
JP4335564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設備
CN116118797A (zh) 逃生装置和轨道车辆
JP3182139B2 (ja) 車輛床下格納形非常脱出装置
CN116118798A (zh) 轨道车辆
KR102115562B1 (ko) 터널용 피난갱문
KR200358069Y1 (ko) 전동 스쿠터
KR101144942B1 (ko) 철도차량의 비상도어용 핸드레일
EP1285815A1 (en) Safety folding footboard for camper vans, caravans, and similar vehicles
CN113753086B (zh) 逃生梯、轨道车辆、轨道交通系统
CN215781237U (zh) 跑步机的联动折叠支撑机构及跑步机
JP4643897B2 (ja) 車両床下格納乗降台装置
CN201030862Y (zh) 地铁车辆端头紧急疏散坡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