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3620A - 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3620A
CN116113620A CN202180053422.3A CN202180053422A CN116113620A CN 116113620 A CN116113620 A CN 116113620A CN 202180053422 A CN202180053422 A CN 202180053422A CN 116113620 A CN116113620 A CN 116113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alkyl
substituted
optionally substit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3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本卓也
凢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1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3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5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selected from boron, aluminium,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or rare earth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0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 C07C209/0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 C07C209/1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with formation of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62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7C211/63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having quaternised nitrogen atom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9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nitrogen atoms
    • C07D295/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nitrogen atoms substituted by halogen atoms or nitro radicals
    • C07D295/0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olymethylene-imine rings with at least five ring members, 3-azabicyclo [3.2.2] nonane, piperazine, morpholine or thiomorpholine rings,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nitrogen atoms substituted by halogen atoms or nitro radicals with the ring nitrogen atoms and the substituents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chain, which is not interrupted by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07F5/027Organoboranes and organoboro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9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 C08F4/6592Component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containing a transition metal-carbon bo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yclopentadienyl ring, condensed or not, e.g. an indenyl or a fluorenyl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420/00Metallocene catalysts
    • C08F2420/02Cp or analog bridged to a non-Cp X anionic don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在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助催化剂而有用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作为在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助催化剂而有用且高活性的下述式(1)[式中的各符号的定义如说明书中记载的那样。]所示的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和含有其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用助催化剂而有用的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含有其的组合物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用催化剂,在多个报告中使用茂金属化合物、二亚胺络合物、苯氧基络合物等非茂金属系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作为为了使这些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阳离子性活性种稳定化而使用的助催化剂,使用烷基铝、甲基铝氧烷(MAO)等铝氧烷、硼酸铵等布朗斯台德酸盐、以及三苯基硼酸碳等路易斯酸盐(非专利文献1)。
基于前述布朗斯台德酸盐的催化剂活化反应中,金属络合物催化剂上的脱离基团被质子化而自金属络合物催化剂脱离,生成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阳离子性活性种,由此,源自布朗斯台德酸盐的非配位性阴离子使活性种稳定化。作为构成该布朗斯台德酸盐的布朗斯台德碱,报告有作为非配位性阴离子的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各种硼酸盐化合物(非专利文献1),作为布朗斯台德酸,已知的是含有氮、磷、氧和/或硫的布朗斯台德酸(专利文献1)。
作为前述布朗斯台德酸盐,已知的是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三正丁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甲基吡咯烷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含有氮的布朗斯台德酸盐(硼酸铵)(专利文献2)。在基于这些硼酸铵的催化剂活化反应中,通过在质子化阶段中丧失质子而生成中性胺化合物。该中性胺化合物存在与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阳离子性活性种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担心该情况会对聚合反应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降低在催化剂活化反应中生成的中性胺化合物的碱性,作为助催化剂,提出了N-(五氟苯基)吡咯烷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hem.Rev.2000,100,1391-1434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13238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014344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1/04224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鉴于这些现有技术,作为在基于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中使用的助催化剂,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出高聚合活性的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含有其的组合物和它们的工业制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率先发现: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中显示出高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活化能力,作为助催化剂是有用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21
[式中,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
R5表示被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由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氟原子组成的组,
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或者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环状基团,
n表示1,且
m表示1或2。]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31
[式中,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
R5表示被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由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氟原子组成的组,
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或者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环状基团,
n表示1,且
m表示1或2。]
[2]根据前述[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9-菲基或3-菲基。
[3]根据前述[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均为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
[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或者
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3-8环烷基。
[6]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源自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基团。
[7]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为氟代C1-6烷基,且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8]根据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和m均为1。
[9]根据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R6和R7的总碳原子数为25以上。
[10]一种组合物(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组合物”),其含有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41
[式中,
R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
[11]根据前述[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
[12]根据前述[10]或[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前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01~10摩尔的范围。
[13]根据前述[10]或[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前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1~3摩尔的范围。
[14]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中,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由构成前述[1]所述的式(1)的阳离子脱质子化而得到的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51
[式中的R5、R6和R7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15]根据前述[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前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01~10摩尔的范围。
[16]根据前述[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前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5~3摩尔的范围。
[17]根据前述[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含有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52
[式中,
R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
[18]一种助催化剂,其用于选自由烯烃、二烯和乙炔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体的聚合,该助催化剂包含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前述[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19]一种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前述[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用作助催化剂,使选自由烯烃、二烯和乙炔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体发生聚合。
[20]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61
[式中,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
R5表示被选自由(1)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2)氟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或者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环状基团,
n表示1,且
m表示1或2。]
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使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在质子酸的存在下与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工序。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71
[式中,
R1、R2、R3和R4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Mp+表示碱金属离子或碱土金属离子,且
p表示1或2。]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072
[式中的R5、R6和R7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在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中显示出高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活化能力,且作为助催化剂而有用的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含有其的组合物和它们的工业制法。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各符号的定义,以下进行说明。
本说明书中,“卤素原子”是指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本说明书中,“烷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1以上的烷基。
本说明书中,“C1-30烷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1~30的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己基、异己基、1,1-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三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五烷基、二十六烷基、二十七烷基、二十八烷基、二十九烷基、三十烷基等。
本说明书中,“C1-18烷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1~18的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己基、异己基、1,1-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等。
本说明书中,“C1-6烷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己基、异己基、1,1-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等。其中,优选为C1-4烷基。
本说明书中,“卤代C1-30烷基(基团)”是指前述“C1-30烷基”基团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氯乙基、2-溴乙基、2-碘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2,2-二氟丙基、1,1,2,2-四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4,4,4-三氟丁基、2,2-二氟戊基、5,5,5-三氟戊基、2,2-二氟己基、6,6,6-三氟己基等。其中,前述“卤代C1-30烷基(基团)”中的卤素原子优选为氟原子,优选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1-30烷基、即“氟代C1-30烷基(基团)”。
本说明书中,“卤代C1-6烷基(基团)”是指前述“C1-6烷基”基团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氯乙基、2-溴乙基、2-碘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2,2-二氟丙基、1,1,2,2-四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4,4,4-三氟丁基、2,2-二氟戊基、5,5,5-三氟戊基、2,2-二氟己基、6,6,6-三氟己基等。其中,优选前述“卤代C1-6烷基”基团中的卤素原子为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基团)”。
作为“氟代C1-6烷基(基团)”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2,2-二氟丙基、1,1,2,2-四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4,4,4-三氟丁基、2,2-二氟戊基、5,5,5-三氟戊基、2,2-二氟己基、6,6,6-三氟己基等。其中,作为R5的定义中的氟代C1-6烷基(基团)的具体例,优选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基团),更优选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等在β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4烷基(基团),进一步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基团)。
关于作为R1、R2、R3和R4中的C6-14芳基的取代基、或者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环状基团的取代基的“氟代C1-4烷基(基团)”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1,1-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1,1,2,2-四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1,1-二氟丙基、2,2-二氟丙基、九氟丁基、1,1,2,2-四氟丁基、2,2-二氟丁基、1,1-二氟丁基、4,4,4-三氟丁基等。其中,优选为三氟甲基、1,1-二氟乙基、五氟乙基、1,1-二氟丙基、七氟丙基、1,1-二氟丁基、九氟丁基,更优选为三氟甲基、1,1-二氟乙基、五氟乙基。
本说明书中,“环烷基(基团)”是指环状烷基,在碳原子数范围没有特别限定的情况下,优选为C3-15环烷基,更优选为C3-8环烷基。
本说明书中,“C3-15环烷基(基团)”是指碳原子数3~15的环状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环癸基、环十一烷基、环十二烷基、环十三烷基、环十四烷基、环十五烷基等。“C3-8环烷基(基团)”是指碳原子数3~8的环状烷基,可列举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其中,优选为C3-6环烷基。
本说明书中,“烷氧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与氧原子键合而得到的基团。
本说明书中,“C1-30烷氧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1~30的烷氧基,可列举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己氧基、异己氧基、1,1-二甲基丁氧基、2,2-二甲基丁氧基、3,3-二甲基丁氧基、2-乙基丁氧基、庚氧基、辛氧基、壬氧基、癸氧基、十一烷氧基、十二烷氧基、十三烷氧基、十四烷氧基、十六烷氧基、十八烷氧基、二十烷氧基、二十二烷氧基、二十三烷氧基、二十四烷氧基、二十五烷氧基、二十六烷氧基、二十七烷氧基、二十八烷氧基、二十九烷氧基、三十烷氧基等。
本说明书中,“C1-6烷氧基(基团)”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可列举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己氧基等。其中,优选为C1-4烷氧基。
本说明书中,“卤代C1-30烷氧基(基团)”是指前述“C1-30烷氧基”基团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氯乙氧基、2-溴乙氧基、2-碘乙氧基、2-氟乙氧基、2,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五氟乙氧基、七氟丙氧基、2,2-二氟丙氧基、1,1,2,2-四氟丙氧基、2,2,3,3-四氟丙氧基、3,3,3-三氟丙氧基、2,2,3,3,3-五氟丙氧基、2,2-二氟丁氧基、2,2,3,3,3-五氟丙氧基、4,4,4-三氟丁氧基、2,2-二氟戊氧基、5,5,5-三氟戊氧基、2,2-二氟己氧基、6,6,6-三氟己氧基等。其中,优选为前述“C1-6烷氧基”基团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卤代C1-6烷氧基”。
本说明书中,“氟代C1-6烷氧基(基团)”是指前述“卤代C1-6烷氧基”基团中的卤素原子为氟原子的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氟乙氧基、2,2-二氟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五氟乙氧基、七氟丙氧基、2,2-二氟丙氧基、1,1,2,2-四氟丙氧基、2,2,3,3-四氟丙氧基、3,3,3-三氟丙氧基、2,2,3,3,3-五氟丙氧基、2,2-二氟丁氧基、2,2,3,3,3-五氟丙氧基、4,4,4-三氟丁氧基、2,2-二氟戊氧基、5,5,5-三氟戊氧基、2,2-二氟己氧基、6,6,6-三氟己氧基等。其中,优选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五氟乙氧基、五氟乙氧基、2,2,3,3-四氟丙氧基、3,3,3-三氟丙氧基、4,4,4-三氟丁氧基等“氟代C1-4烷氧基(基团)”,更优选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五氟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特别优选为三氟甲氧基。
本说明书中,“芳(基)”是指显示出芳香族性的单环式或多环式(稠合)的烃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苯基、1-萘基、2-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3-菲基、9-菲基等C6-14芳基。其中,优选为苯基、4-联苯基、1-萘基或2-萘基。
本说明书中,“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是指:前述C6-14芳基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或氟代C1-4烷基取代的基团,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1,3,4,5,6,7,8-七氟-2-萘基、4-三氟甲基苯基、3,4-双(三氟甲基)苯基等。其中,优选为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1,3,4,5,6,7,8-七氟-2-萘基。
本说明书中,“被C6-14芳基取代且C6-14芳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1-30烷基(基团)”是指:被前述C6-14芳基中的1个以上的氢原子经氟原子取代而得到基团取代的C1-30烷基,优选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五氟苯基甲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甲基、2,3,4,5,6,7,8-七氟-1-萘基甲基、1,3,4,5,6,7,8-七氟-2-萘基甲基等,其中,优选为五氟苯基甲基、2,3,4,5,6,7,8-七氟-1-萘基甲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甲基,更优选为五氟苯基甲基。
本说明书中,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环状基团”是指:源自饱和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铵基(ammonio group)(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1))的情况)或者饱和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后述化合物(3)的情况)。此处,“源自饱和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铵基”是指:通过R6和R7相互键合并在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上键合氢原子而形成的环状铵基。作为该“环状基团”,作为氨基的氮原子以外的其它成环原子,除了碳原子之外还任选具有选自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杂原子,可列举出源自3元~8元(优选4元~6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铵基。作为“环状基团”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源自氮丙啶基、吖丁啶基、吡咯烷基、吡咯啉基、哌啶基、氮杂环庚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哌嗪基、噁唑烷基、噻唑烷基、咪唑烷基、噁唑啉基、噻唑啉基、咪唑啉基、吡唑烷基、二氢吡唑基(pyrazolinyl group)、四氢吡啶基、四氢嘧啶基、四氢三唑啉基等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铵基,其中,优选为源自吖丁啶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或吗啉基的环状铵基,更优选为源自哌啶基或哌嗪基的环状铵基。“饱和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可列举出3元~8元(优选4元~6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该杂环中,作为氨基的氮原子以外的其它成环原子,除了碳原子之外还任选具有选自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杂原子。作为该“饱和的含氮非芳香族杂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氮丙啶、吖丁啶、吡咯烷、吡咯啉、哌啶、氮杂环庚烷、吗啉、硫代吗啉、哌嗪、噁唑烷、噻唑烷、咪唑烷、噁唑啉、噻唑啉、咪唑啉、吡唑烷、二氢吡唑、四氢吡啶、四氢嘧啶、四氢三唑啉等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其中,优选为吖丁啶、吡咯烷、哌啶、哌嗪或吗啉,更优选为哌啶或哌嗪。
本说明书中,“任选被取代的”是指未取代、或者具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可列举出(1)卤素原子、(2)硝基、(3)氰基、(4)C1-30烷基、(5)卤代C1-30烷基、(6)C3-8环烷基、(7)C1-30烷氧基、(8)卤代C1-30烷氧基、(9)C6-14芳基等。其中,优选为卤素原子、氰基、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或苯基,更优选为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或卤代C1-4烷氧基(例如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等氟代C1-4烷氧基)。另外,在存在多个取代基的情况下,各取代基任选相同或不同。另外,上述取代基任选进一步被各为1个以上的、C1-6烷基、C1-6烷氧基、卤素原子、苯基等取代。
本说明书中,作为“碱金属离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锂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铯离子等。
本说明书中,作为“碱土金属离子”,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镁离子、钙离子等。
本说明书中,“烃溶剂”是指包含芳香族烃溶剂和/或脂肪族烃溶剂的溶剂。其中,从异味、毒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脂肪族烃溶剂。
本说明书中,作为“芳香族烃溶剂”,可列举出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本说明书中,作为“脂肪族烃溶剂”,可列举出例如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本说明书中,“可溶于烃溶剂(或脂肪族烃溶剂)”是指:在25℃下,在烃溶剂(或脂肪族烃溶剂)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溶液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以5重量%以上的浓度发生溶解,形成透明的均匀溶液。另外,“易溶于烃溶剂(或脂肪族烃溶剂)”是指:在25℃下,在烃溶剂(或脂肪族烃溶剂)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溶液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以20重量%以上(优选为30重量%以上)的浓度发生溶解,形成透明的均匀溶液。
(本发明的化合物)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化合物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化合物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141
[式中,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
R5表示被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由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氟原子组成的组,
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或者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环状基团,
n表示1,且
m表示1或2。]
针对式(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为“化合物(1)”)的优选方式,以下进行说明。
以下,针对化合物(1)的各基团进行说明。
R1、R2、R3和R4优选各自独立地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3-菲基或9-菲基,更优选各自独立地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或4-联苯基,特别优选R1、R2、R3和R4均为相同的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R5优选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更优选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苯基甲基(例如五氟苯基甲基)、或氟代C1-6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氟代C1-6烷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特别优选为氟代C1-4烷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4烷基)。
R6和R7优选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或者
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3-8环烷基,
更优选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作为R6和R7的另一方式,优选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源自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基团,更优选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源自吖丁啶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或吗啉基的环状基团,特别优选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或卤代C1-4烷氧基取代的、源自哌啶基或哌嗪基的环状基团。
R5、R6和R7的总碳原子数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5以上。
n优选为1。
m优选为1或2,更优选为1。
作为适合的化合物(1),可列举出以下的化合物。
[化合物(1-1)]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3-菲基或9-菲基,
R5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或者
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3-8环烷基,n为1,且
m为1。
[化合物(1-2)]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或4-联苯基,
R5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苯基甲基(例如五氟苯基甲基)或氟代C1-6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氟代C1-6烷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特别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n为1,且
m为1。
[化合物(1-3)]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均为相同的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R5为氟代C1-6烷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n为1,且
m为1。
[化合物(1-4)]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均为相同的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R5为氟代C1-4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4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1)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n为1,且
m为1。
[化合物(1-5)]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3-菲基或9-菲基,
R5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源自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基团,
n为1,且
m为1或2。
[化合物(1-6)]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或4-联苯基,
R5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苯基甲基(例如五氟苯基甲基)或氟代C1-6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氟代C1-6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源自吖丁啶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或吗啉基的环状基团,
n为1,且
m为1或2。
[化合物(1-7)]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均为相同的、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R5为氟代C1-6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源自哌啶基或哌嗪基的环状基团,
n为1,且
m为1或2。
[化合物(1-8)]
其是前述式(1)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1):
R1、R2、R3和R4均为相同的、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R5为氟代C1-4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4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源自哌啶基的环状基团,
n为1,且
m为1。
作为化合物(1)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后述实施例1、4~21、23、25的化合物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组合物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含有前述化合物(1)(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下述式(2)所示化合物(以下也称为“化合物(2)”)的组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211
[式中,
R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
含有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组合物只要含有两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包含通过化合物(2)配位于化合物(1)而形成了络合物的化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为包含由化合物(1)和化合物(2)形成的络合物的组合物。
针对化合物(2)的优选方式,以下进行说明。
以下,针对化合物(2)的各基团进行说明。
R和R’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优选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氧基和(3)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者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6-14芳基,
更优选各自独立地为C1-30烷基;C3-8环烷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等);或者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6烷基、(3)C1-6烷氧基、(4)卤代C1-6烷基和(5)卤代C1-6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苯基,
进一步优选各自独立地为C1-30烷基(优选为甲基、丁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等C1-18烷基)。
作为化合物(2)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二丁基醚、二己基醚、二辛基醚、二癸基醚、双十二烷基醚、双十四烷基醚、双十六烷基醚、双十八烷基醚、环戊基甲基醚、二苯基醚、苯基十八烷基醚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相对于化合物(1)1摩尔,化合物(2)的含量优选为0.01~10摩尔的范围,更优选为0.1~3摩尔的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后述实施例2、3、24、26~34的组合物等。
作为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另一方式,是含有前述化合物(1)(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下述式(3)所示化合物(以下也称为“化合物(3)”)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中,化合物(3)为由构成前述化合物(1)的阳离子脱质子化而得到的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221
[式中的R5、R6和R7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化合物(3)的优选方式除了在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环状基团的情况下发生脱质子化之外,与化合物(1)中的各基团(R5、R6和R7)的优选方式相同。
作为适合的化合物(3),可列举出以下的化合物。
[化合物(3-1)]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且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或者
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3-8环烷基。
[化合物(3-2)]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苯基甲基(例如五氟苯基甲基)或氟代C1-6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氟代C1-6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且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化合物(3-3)]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氟代C1-6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且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化合物(3-4)]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氟代C1-4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4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且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由任选被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卤素原子和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
[化合物(3-5)]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且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
[化合物(3-6)]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苯基甲基(例如五氟苯基甲基)或氟代C1-6烷基,进一步优选为氟代C1-6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且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吖丁啶、吡咯烷、哌啶、哌嗪或吗啉。
[化合物(3-7)]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氟代C1-6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2,2-二氟戊基、2,2-二氟己基等在β位和/或γ位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6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且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哌啶或哌嗪。
[化合物(3-8)]
其是前述式(3)中的下述基团如下定义的化合物(3):
R5为氟代C1-4烷基(可列举出例如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2,2-二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二氟丁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的氟代C1-4烷基,其中,优选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等在β位上具有氟原子且具有3个以上氟原子的氟代C2-4烷基),且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分别形成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例如氟原子)、(2)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3)C1-4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4)卤代C1-4烷基(例如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等氟代C1-4烷基)和(5)卤代C1-4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哌啶。
作为化合物(3)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在后述实施例1、4~21的化合物的合成中使用的含氟烷基胺、含氟烷基环状胺等。
在含有化合物(1)和化合物(3)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相对于化合物(1)1摩尔,化合物(3)的含量优选为0.01~10摩尔的范围,更优选为0.5~3摩尔的范围。
作为含有化合物(1)和化合物(3)的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后述实施例22的组合物等。
含有化合物(1)和化合物(3)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在含有化合物(1)和化合物(3)的基础上,可以还含有前述化合物(2)。
可以还含有的化合物(2)的优选方式与前述化合物(2)中的各基团(R和R’)的优选方式及其优选具体例相同。另外,在含有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相对于化合物(1)1摩尔,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含量分别与前述相同。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之中,在前述式(1)中的R5、R6和R7的总碳原子数为25以上的情况下,在室温(15~30℃)下可溶于脂肪族烃溶剂。与此相对,现有公知的硼酸盐型化合物(例如氢化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氢化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乙基醚络合物、四(五氟苯基)硼酸锂等)不溶于正己烷等脂肪族烃溶剂。因此,通常公知的硼酸盐化合物以芳香族烃溶剂的溶液的形式用于聚合反应,其结果,需要去除所混入的芳香族烃溶剂,随着工序数的增加,存在在商业上耗费巨大成本等问题。另外,有时也以脂肪族烃溶剂的悬浮液的形式用于聚合反应,但存在因悬浮而操作性差且需要过量等问题。因此,可溶于脂肪族烃溶剂的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作为使用烃系溶剂(其中为脂肪族烃溶剂)的均匀系的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的助催化剂是特别有用的。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按照例如以下的制法1~3或者后述制造例或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尤其是,通过利用下述制法来制造含氟烷基胺,从而与以往方法相比,能够以更简便的操作、低成本且高收率地获得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因此,可成为工业制法。
(制法1)
制法1包括:在碱的存在下,使二烷基胺化合物(5)与氟烷基羧酸酐(6)在不对反应造成影响的溶剂中发生反应,由此得到化合物(7)的工序(工序1);在不对反应造成影响的溶剂中,利用还原剂将化合物(7)还原,由此转换成化合物(3a)的工序(工序2);以及,在不对反应造成影响的溶剂中,在酸的存在下使化合物(3a)与化合物(4)发生反应,由此得到化合物(1a)(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工序(工序3)。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271
(式中,R8表示被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29烷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由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氟原子组成的组,其它的各符号的定义与前述含义相同。)
(工序1)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可列举出甲苯、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烃溶剂;二乙基醚、四氢呋喃等醚类;氯仿、二氯甲烷等卤素系溶剂;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其中,优选为甲苯-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
化合物(6)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5)1摩尔通常为1~3摩尔,优选为1~2摩尔,更优选为1.2摩尔。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碱,可列举出三乙基胺、N,N-二异丙基乙基胺、吡啶、2,6-二甲基吡啶等有机碱,其中优选为三乙基胺。
碱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5)1摩尔通常为1~3摩尔,优选为1~2摩尔,更优选为1.2摩尔。
反应温度通常为0℃~40℃、优选为10℃~35℃、更优选为室温(15℃~30℃),反应时间通常为10分钟~10小时左右、优选为30分钟~2小时左右。
在制法1中,可以将如上那样制备的化合物(7)直接用于工序2。
(工序2)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三甘醇二甲醚、四氢呋喃、四氢吡喃、二噁烷等醚类,其中优选为四氢呋喃。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还原剂,可列举出硼系氢化物或铝系氢化物等。作为还原剂的具体例,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硼氢化钠、硼氢化锂、氢化铝锂、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硼烷-二甲基硫醚络合物、硼氢化钠/碘、硼氢化钠/三氟乙酸等,其中,优选为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硼烷-二甲基硫醚络合物、硼氢化钠/碘、硼氢化钠/三氟乙酸等硼系氢化物。
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硼烷-二甲基硫醚络合物、硼氢化钠/碘、硼氢化钠/三氟乙酸等还原剂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7)1摩尔通常为2~10摩尔,优选为2~3摩尔。
反应温度为通常使用的溶剂的回流温度,优选为40℃~80℃。
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10小时左右、优选为1~4小时左右。
(工序3)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卤代烃类;甲苯、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烃系溶剂,其中,优选为二氯甲烷、氯仿、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特别优选为二氯乙烷、氯仿、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或甲基环己烷。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酸,可列举出例如溴化氢、氯化氢、碘化氢等质子酸,其中优选为氯化氢。作为氯化氢,可以直接使用市售品(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或盐酸)。
酸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3a)1摩尔通常为1~5摩尔,优选为1~2摩尔。
作为本工序中使用的化合物(4),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市售品、精制品,另外,也可以使用通过自身公知的方法而制备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4)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四(五氟苯基)硼酸锂、四(五氟苯基)硼酸钾、四(七氟萘基)硼酸锂、四(七氟萘基)硼酸钾、四(五氟苯基)硼酸氯镁、四(七氟萘基)硼酸氯镁、四(五氟苯基)硼酸溴镁、四(七氟萘基)硼酸溴镁、四(九氟联苯基)硼酸锂、四(九氟联苯基)硼酸钾、四(九氟联苯基)硼酸氯镁、四(九氟联苯基)硼酸溴镁、四(五氟苯基)硼酸锂的三(二乙基醚)络合物、四(五氟苯基)硼酸锂的单(二乙基醚)络合物等。
化合物(4)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3a)1摩尔通常为1~1.5摩尔,优选为1摩尔。
反应温度通常为0℃~80℃、优选为15℃~60℃,反应时间通常为10分钟~10小时左右、优选为1~3小时左右。
(制法2)
制法2是通过在式(2)所示化合物(化合物(2))的存在下进行前述制法1的工序3的反应,从而得到含有化合物(1a)和化合物(2)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方法。除了添加化合物(2)之外,可以与前述制法1的工序3同样地进行。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291
[式中的各符号的定义与前述含义相同。]
化合物(2)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4)1摩尔通常为0.01~10摩尔,优选为0.1~3摩尔。
(制法3)
制法3是通过在前述制法1的工序3的反应中使用过量的化合物(3a),从而得到含有化合物(1a)和化合物(3a)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方法。除了使用过量的化合物(3a)之外,可以与前述制法1的工序3同样地进行。
化合物(3a)的用量相对于化合物(4)1摩尔通常为1.01~11摩尔,优选为1.1~4摩尔。
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1))或本发明的组合物是源自含氟烷基胺的化合物或组合物,因此,实质上不含碱性和亲核性高的胺化合物等可形成催化剂毒的化合物。因此,作为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用助催化剂而有用。
本发明包括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1))或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作助催化剂,使选自由烯烃、二烯和乙炔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体进行聚合。
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化合物(1))(或组合物)用作助催化剂的聚合物的制造具体而言可按照例如后述试验例中记载的方法来实施。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制造例和试验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等。关于收率,%表示mol/mol%,关于其它,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表示重量%。另外,室温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表示15℃~30℃的温度。
在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溶剂和试剂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从Sigma Aldrich、东京化成工业公司、富士胶片和光纯药公司、纯正化学公司、关东化学公司、Combi-Blocks公司等销售商处购买。另外,在NMR测定中使用的氘代溶剂从Cambridge Isotope研究所处购买。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时使用下述机器。
1H-NMR和19F-NMR:日本电子公司(JEOL)制的400YH
[制造例1]
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酰胺的合成
将N,N-双十八烷基胺(2.0g、3.8mmol)和三乙基胺(0.5g、5.0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在室温下添加三氟乙酸酐(1.0g、4.8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添加水,并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1M盐酸和饱和食盐水清洗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利用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87g、79%)。
1H NMR(CDCl3)δ:0.89(6H,t),1.26-1.43(60H,m),1.56-1.59(4H,m),3.30-3.37(4H,m);
19F NMR(CDCl3)δ:-70.1(3F,s).
[制造例2]
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制造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酰胺(1.0g、1.6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添加1M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5mL),并回流3小时。在将混合物冰冷后,小心滴加水,并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87g、88%)。
1H NMR(CDCl3)δ:0.88(6H,t),1.25-1.40(60H,m),1.42-1.44(4H,m),2.56(4H,t),3.00(2H,q);
19F NMR(CDCl3)δ:-71.3(3F,t).
[制造例3]
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2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胺(1.0g、1.7mmol)溶解于正己烷(1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滤取所析出的沉淀物,用正己烷清洗后,在减压下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987g、93%)。
1H NMR(CDCl3)δ:0.88(6H,t),1.19-1.40(60H,m),1.93(4H,br s),3.15(4H,brs),3.77(2H,q);
19F NMR(CDCl3)δ:-63.4(3F,t).
[实施例1]
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3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32g、0.5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45g、0.5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62g、97%)。
1H NMR(CDCl3)δ:0.88(6H,t),1.19-1.40(60H,m),1.94(4H,br s),3.15(4H,brs),3.77(2H,q);
19F NMR(CDCl3)δ:-66.7(3F,t),-134.1(8H,m),-163.2(4H,m),-1675.5(8H,m).
[实施例2]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四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合成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0.30g、0.22mmol)与双十四烷基醚(0.09g、0.22mmol)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5-0.90(12H,m),1.20-1.33(104H,m),1.52-1.68(8H,m),3.14-3.18(4H,m),3.40(4H,t),3.62(2H,q);
19F NMR(CDCl3)δ:-66.8(3F,br s),-134.0(8F,m),-163.2(4F,t),-167.5(8F,m).
向实施例2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异己烷,制备20重量%的异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庚烷,制备20重量%的正庚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ISOPAR E(注册商标),制备20重量%的ISOPARE(注册商标)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环己烷,制备20重量%的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2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二丁基醚的组合物的合成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300mg、0.23mmol)与二丁基醚(62mg、0.46mmol)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7(6H,t),0.92(12H,t),1.20-1.68(78H,m),3.14-3.18(4H,m),3.41(8H,t),3.62(2H,q);
19F NMR(CDCl3)δ:-66.7(3F,s),-134.0(8F,s),-163.3(4F,t),-167.5(8H,m).
可确认:实施例3中得到的组合物以30重量%溶解于正己烷。
[实施例4]
N,N-双十八烷基-N-(2,2,2-三氟乙基)四(2-七氟萘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利用自身公知的方法(参照例如国际公开第2007/070770号)而制造的四(2-七氟萘基)硼酸锂的二乙基醚溶液(46.9重量%)(1.0g、0.46mmol)与双十八烷基-N-(2,2,2-三氟乙基)铵盐酸盐(0.292g、0.46mmol)添加至二氯甲烷10mL中,在室温下搅拌后,添加水来进行分液。通过向有机层中添加无水硫酸钠而进行干燥后,将有机层浓缩,由此以黄色固体的形式得到题述化合物(0.78g)。
1H NMR(CDCl3)δ:0.87(6H,t),1.24(60H,m),1.62(4H,m),3.20(4H,t),3.69(2H,q);
19F NMR(CDCl3)δ:-63.3(3F,t),-106.7(4F,m),-123.4(4F,m),-143.3(4F,m),-146.8(4F,m),-152.5(4F,m),-155.8(4F,m),-157.3(4F,m).
[制造例4]
N-苄基-N-甲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N-甲基苄基胺(关东化学公司制)(1.1g、9.1mmol)与三乙基胺(1.5g、15mmol)混合,在室温下添加2,2,2-三氟乙基三氟甲磺酸盐(2.2g、9.5mmol)。将混合物整夜搅拌后,添加1M盐酸,并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水清洗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98/2-90/10)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65g、86%)。
1H NMR(CDCl3)δ:2.43(3H,s),3.03(2H,q),3.71(2H,s),7.25-7.34(5H,m);19FNMR(CDCl3)δ:-69.9(3F,t).
[制造例5]
N-苄基-N-甲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向制造例4中得到的N-苄基-N-甲基-2,2,2-三氟乙基胺(1.65g、8.1mmol)中添加1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馏去溶剂,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97g、100%)。
1H NMR(CDCl3)δ:2.96(3H,s),3.70-3.81(2H,m),4.46(2H,s),7.41-7.52(3H,m),7.59-7.67(2H,m);
19F NMR(CDCl3)δ:-63.2(3F,br s).
[实施例5]
N-苄基-N-甲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5中得到的N-苄基-N-甲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30g、1.25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10g、1.21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07g、93%)。
1H NMR(CDCl3)δ:2.97(3H,s),3.60(2H,q),4.33(2H,s),7.41-7.57(5H,m);
19F NMR(CDCl3)δ:-65.3(3F,t),-134.0(8H,m),-163.4(4F,t),-167.6(8F,m).
[制造例6]
N,N-双(五氟苯基甲基)-1-丁基胺的合成
将五氟苯甲醛(3.0g、15.3mmol)、1-丁基胺(0.50g、7.0mmol)和乙酸(0.40g)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3.50g、17.0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二乙基醚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0/10)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65g、90%)。
1H NMR(CDCl3)δ:0.81(3H,t),1.17-1.23(2H,m),1.43-1.48(2H,m),2.40(2H,t),3.71(4H,s).
19F NMR(CDCl3)δ:-143.8(4F,dd),-156.1(2H,t),-163.4(4F,m).
[制造例7]
N,N-双(五氟苯基甲基)-1-丁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6中得到的N,N-双(五氟苯基甲基)-1-丁基胺(2.30g、5.1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M氯化氢-二乙基醚(20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馏去溶剂,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98g、80%)。
1H NMR(CDCl3)δ:0.99(3H,t),1.38-1.43(2H,m),2.03-2.11(2H,m),2.99-3.03(2H,m),4.36(4H,m);
19F NMR(CDCl3)δ:-136.8(4F,d),-147.9(2F,t),-159.5(4H,m).
[实施例6]
N,N-双(五氟苯基甲基)-1-丁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7中得到的N,N-双(五氟苯基甲基)-1-丁基胺盐酸盐(0.93g、1.02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50g、1.03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滤取不溶物。将不溶物溶解于水和二氯甲烷,分取有机层。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65g、65%)。
1H NMR(DMSO-d6)δ:0.77(3H,t),1.13-1.22(2H,m),1.42-1.48(2H,m),2.43-2.50(2H,m),4.62(2H,br s);
19F NMR(DMSO-d6)δ:-132.7(8F,m),-143.0(4F,br s),-156.3(2F,br s),-161.7(4F,t),-163.3(4F,br s),-166.2(8F,m).
[制造例8]
N,N-双十八烷基-(2,3,4,5,6-五氟苯基)甲基-1-胺的合成
将五氟苯甲醛(0.50g、2.60mmol)和N,N-双十八烷基胺(1.50g、2.87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00g、4.72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二乙基醚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05g、52%)。
1H NMR(CDCl3)δ:0.88(6H,t),1.20-1.30(64H,m),2.38(4H,t),3.69(2H,s);
19F NMR(CDCl3)δ:-143.0(8F,m),-157.1(4F,m),-163.8(8F,m).
[制造例9]
N,N-双十八烷基-(2,3,4,5,6-五氟苯基)甲基-1-胺盐酸盐的合成将制造例8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3,4,5,6-五氟苯基)甲基-1-胺(2.95g、4.2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M氯化氢-二乙基醚(20m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馏去溶剂,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3.05g、98%)。
1H NMR(CDCl3)δ:0.88(6H,t),1.21-1.35(60H,m),1.88-1.93(4H,m),2.92-3.02(4H,m),4.32(2H,s);
19F NMR(CDCl3)δ:-137.4(1F,d),-148.6(2F,t),-159.6(2F,m).
[实施例7]
N,N-双十八烷基-(2,3,4,5,6-五氟苯基)甲基-1-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9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3,4,5,6-五氟苯基)甲基-1-胺盐酸盐(0.50g、0.68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58g、0.60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滤取不溶物,将滤液在45℃下减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83g、98%)。
1H NMR(CDCl3)δ:0.88(6H,t),1.21-1.30(60H,m),1.73(4H,br s),3.05(4H,brs),4.27(2H,s);
19F NMR(CDCl3)δ:-134.1(8H,br s),-139.8(2H,br s),-146.0(1H,br s),-158.5(2H,br s),-163.6(4H,t),-167.8(8H,t).
向实施例7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10]
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酰胺的合成
将二环己基胺(2.0g、11mmol)和三乙基胺(1.2g、12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50mL),在室温下滴加三氟乙酸酐(2.3g、11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添加1M盐酸。用正己烷进行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0/10)对残渣进行精制,得到题述化合物(2.65g、87%)。
1H NMR(CDCl3)δ:1.08-1.84(14H,m),2.38-2.48(4H,m),3.01-3.08(2H,m),3.65-3.68(2H,m);
19F NMR(CDCl3)δ:-70.3(3F,s).
[制造例11]
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制造例10中得到的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酰胺(2.65g、9.56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在室温下添加1.0M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20mL)。将反应混合物在60℃下搅拌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在冰冷下小心滴加水(30mL)。将混合物用正己烷进行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35g、93%)。
1H NMR(CDCl3)δ:0.87-1.25(10H,m),1.56-1.78(10H,m),2.51-2.57(2H,m),3.11(2H,q);
19F NMR(CDCl3)δ:-72.9(3F,t).
[制造例12]
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11中得到的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基胺(2.35g、8.9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65g、99%)。
1H NMR(CDCl3)δ:1.18-1.40(6H,m),1.69-1.81(6H,m),1.95-2.07(4H,m),2.19(4H,br s),3.44-3.52(2H,m),3.76(2H,q);
19F NMR(CDCl3)δ:-59.7(3F,t).
[实施例8]
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12中得到的N,N-二环己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33g、1.1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0g、1.1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98g、94%)。
1H NMR(CDCl3)δ:1.13-2.06(20H,m),3.42-3.48(2H,m),3.66(2H,q);
19F NMR(CDCl3)δ:-66.0(3F,s),-134.0(8H,m),-163.8(4F,m),-167.8(8F,m).
[制造例13]
N,N-二己基-2,2-二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己醛(2.5g、25mmol)和2,2-二氟乙基胺(1g、12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6g、28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二乙基醚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98g、97%)。
1H NMR(CDCl3)δ:0.87(6H,t),1.21-1.44(16H,m),2.46-2.50(4H,m),2.76(2H,dt),5.74(1H,tt);
19F NMR(CDCl3)δ:-120.4(2F,dt).
[制造例14]
N,N-二己基-2,2-二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13中得到的N,N-二己基-2,2-二氟乙基胺(2.95g、11.8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3.05g、90%)。
1H NMR(CDCl3)δ:0.90(6H,t),1.30-1.41(12H,m),1.78-1.86(4H,m),3.07-3.17(4H,m),3.36-3.45(2H,m),6.78(1H,tt);
19F NMR(CDCl3)δ:-118.3(2H,dt).
[实施例9]
N,N-二己基-2,2-二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14中得到的N,N-二己基-2,2-二氟乙基胺盐酸盐(0.40g、1.4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25g、1.38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04g、81%)。
1H NMR(CDCl3)δ:0.88(6H,t),1.24-1.36(12H,m),1.64-1.72(4H,m),3.16-3.21(4H,m),3.40-3.48(2H,m),6.18(1H,t);
19F NMR(CDCl3)δ:-65.3(2F,dt),-134.1(8H,m),-163.4(4F,t),-167.6(8F,m).
[制造例15]
N,N-二己基-3,3,3-三氟丙基胺的合成
将1-己醛(1g、10mmol)、2,2-二氟乙基胺(0.5g、4.0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5g、12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35g、100%)。
1H NMR(CDCl3)δ:0.87-0.92(6H,m),1.25-1.45(16H,m),2.16-2.29(2H,m),2.36-2.41(4H,m),2.67-2.71(2H,m);
19F NMR(CDCl3)δ:-66.5(3F,t).
[制造例16]
N,N-二己基-3,3,3-三氟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15中得到的N,N-二己基-3,3,3-三氟丙基胺(1.0g、3.55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1g、97%)。
1H NMR(CDCl3)δ:0.90(6H,t),1.31-1.39(12H,m),1.77-1.84(4H,m),2.87-2,99(1H,m),3.00-3.05(3H,m),3.18(1H,m);
19F NMR(CDCl3)δ:-66.6(3F,t)
[实施例10]
N,N-二己基-3,3,3-三氟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16中得到的N,N-二己基-3,3,3-三氟丙基胺盐酸盐(0.30g、0.94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85g、0.94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90g、100%)。
1H NMR(CDCl3)δ:0.87(6H,t),1.21-1.35(12H,m),1.63-1.69(4H,m),2.56-2.61(2H,m),3.07(4H,m),3.30-3.35(2H,m);
19F NMR(CDCl3)δ:-66.4(3F,t),-134.1(8F,br s),-163.4(4F,t),-167.7(8F,m).
[制造例17]
N,N-双十八烷基-2,2,3,3,3-五氟丙基胺的合成
将1-十八醛(1.5g、5.59mmol)、2,2,3,3,3-五氟丙基胺(0.40g、2.7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2g、5.7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65g、100%)。
1H NMR(CDCl3)δ:0.88(6H,t),1.25-1.43(64H,m),2.56(4H,br s),2.95-3.10(2H,m);
19F NMR(CDCl3)δ:-85.2(3F,br s),-121.2(2F,br s).
[制造例18]
N,N-双十八烷基-2,2,3,3,3-五氟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17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3,3,3-五氟丙基胺(1.5g、2.29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题述化合物(1.45g、92%)。
1H NMR(CDCl3)δ:0.88(6H,t),1.19-1.40(64H,m),1.94(4H,br s),3.22(4H,t),3.77(2H,t);
19F NMR(CDCl3)δ:-86.3(3F,br s),-117.8(2H,t).
[实施例11]
N,N-双十八烷基-2,2,3,3,3-五氟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将制造例18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3,3,3-五氟丙基胺盐酸盐(0.50g、0.72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65g、0.72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89g、93%)。
1H NMR(CDCl3)δ:0.88(6H,t),1.18-1.31(64H,m),1.72(4H,br s),3.21-3.23(4H,m),3.67(2H,t);
19F NMR(CDCl3)δ:-85.9(3F,t),-118.6(2F,m),-134.0(8F,br s),-163.4(4F,t),-167.6(8F,m).
向实施例11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19]
N,N-二辛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辛醛(5.5g、43mmol)、2,2,2-三氟乙基胺(2.0g、20mmol)和乙酸(0.5mL)溶解于四氢呋喃(5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0g、47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5.56g、85%)。
1H NMR(CDCl3)δ:0.88(6H,t),1.27-1.43(24H,m),2.56(4H,t),3.00(2H,q);
19F NMR(CDCl3)δ:-71.3(3F,s).
[制造例20]
N,N-二辛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19中得到的N,N-二辛基-2,2,2-三氟乙基胺(1.5g、4,64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45g、87%)。
1H NMR(CDCl3)δ:0.88(6H,t),1.26-1.34(20H,m),1.94(4H,br s),3.15(4H,brs),3.78(2H,q);
19F NMR(CDCl3)δ:-63.4(3F,t).
[实施例12]
N,N-二辛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20中得到的N,N-二辛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50g、1.39mmol)溶解于氯仿(1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25g、1.38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25g、87%)。
1H NMR(CDCl3)δ:0.86(6H,t),1.19-1.29(20H,m),1.67-1.73(4H,m),3.18-3.22(4H,m),3.62-3.67(2H,m);
19F NMR(CDCl3)δ:-66.0(3F,t),-134.1(8F,br s),-163.4(4F,t),-167.6(8F,m).
[制造例21]
N,N-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十二醛(5.5g、30mmol)、2,2,2-三氟乙基胺(1.5g、15mmol)和乙酸(0.5mL)溶解于四氢呋喃(5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7g、33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6.5g、99%)。
1H NMR(CDCl3)δ:0.88(6H,t),1.26-1.43(40H,m),2.56(4H,t),3.00(2H,q);
19F NMR(CDCl3)δ:-71.3(3F,t).
[制造例22]
N,N-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21中得到的N,N-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0.5g、1.06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09g、96%)。
1H NMR(CDCl3)δ:0.87(6H,t),1.26-1.34(36H,m),1.93(4H,br s),3.15(4H,brs),3.78(2H,q);
19F NMR(CDCl3)δ:-63.4(3F,t).
[实施例13]
N,N-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22中得到的N,N-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50g、1.06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96g、1.06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19g、100%)。
1H NMR(CDCl3)δ:0.87(6H,t),1.19-1.29(36H,m),1.65-1.71(4H,m),3.15-3.22(4H,m),3.65(2H,q);
19F NMR(CDCl3)δ:-66.4(3F,br s),-134.0(8F,m),-163.4(4F,t),-167.6(8F,m).
向实施例13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23]
N,N-双十八烷基-2,2-二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十八醛(3.0g、11mmol)、2,2-二氟乙基胺(0.45g、5.6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50g、12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9g、89%)。
1H NMR(CDCl3)δ:0.89(6H,t),1.17-1.47(64H,m),2.49(4H,t),2.77(2H,dt),5.75(1H,t);
19F NMR(CDCl3)δ:-120.4(2H,dt).
[制造例24]
N,N-双十八烷基-2,2-二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23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二氟乙基胺(2.0g、3.41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09g、98%)。
1H NMR(CDCl3)δ:0.88(6H,t),1.18-1.41(58H,m),1.79-1.83(4H,m),3.07-3.11(4H,m),3.32-3.38(4H,m),6.78(1H,t);
19F NMR(CDCl3)δ:-118.2(2F,dt).
[实施例14]
N,N-双十八烷基-2,2-二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24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二氟乙基胺盐酸盐(0.50g、0.80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72g、0.79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97g、97%)。
1H NMR(CDCl3)δ:0.86(3H,t),1.17-1.43(58H,m),1.71(4H,br s),3.16(4H,brs),3.42(2H,t),6.25(1H,t);
19F NMR(CDCl3)δ:-121.3(2F,d),-134.0(8F,d),-163.4(8F,t),-167.6(8F,t).
向实施例14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25]
1-(2,2,2-三氟乙基)哌啶盐酸盐的合成
将1-(2,2,2-三氟乙基)哌啶(1.5g、8.97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85g、100%)。
1H NMR(CDCl3)δ:1.43-1.94(4H,m),2.37(2H,br s),3.10(2H,br s),3.56(2H,brs),3.77(2H,t);
19F NMR(CDCl3)δ:-63.0(3F,t).
[实施例15]
1-(2,2,2-三氟乙基)哌啶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25中得到的1-(2,2,2-三氟乙基)哌啶盐酸盐(0.30g、1.47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33g、1.46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45℃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19g、96%)。
1H NMR(CDCl3)δ:1.47-1.62(2H,m),1.92-1.99(2H,m),2.10-2.20(2H,m),3.01(2H,br s),3.57-3.63(4H,m);
19F NMR(CDCl3)δ:-63.2(3F,t),-134.0(8F,br s),-163.8(4F,t),-167.9(8F,m).
[制造例26]
N,N-双十八烷基-3,3,3-三氟丙基胺的合成
将1-十八醛(2.4g、8.94mmol)、3,3,3-三氟丙基胺(0.50g、4.42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10g、9.9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4g、88%)。
1H NMR(CDCl3)δ:0.88(6H,t),1.18-1.43(64H,m),2.23-2.27(2H,m),2.38-2.44(4H,m),2.70(2H,t);
19F NMR(CDCl3)δ:-66.5(3F,t).
[制造例27]
N,N-双十八烷基-3,3,3-三氟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26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3,3,3-三氟丙基胺(1.5g、2.43mmol)溶解于正己烷(1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10mL),并搅拌3小时。滤取所析出的沉淀物,用正己烷清洗,在减压下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45g、91%)。
1H NMR(CDCl3)δ:0.88(6H,t),1.19-1.40(60H,m),1.70-1.81(4H,m),2.86-3.03(6H,m),3.17-3.22(2H,m);
19F NMR(CDCl3)δ:-66.6(3F,t).
[实施例16]
N,N-双十八烷基-3,3,3-三氟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27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3,3,3-三氟丙基胺盐酸盐(0.50g、0.764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65g、0.72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70℃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89g、96%)。
1H NMR(CDCl3)δ:0.88(6H,t),1.18-1.38(60H,m),1.65-1.72(4H,m),2.60-2.67(2H,m),3.04-3.07(4H,m),3.27-3.32(2H,m);
19F NMR(CDCl3)δ:-64.4(3F,t),-131.8(8F,m),-161.4(4F,m),-165.6(8F,m).
向实施例16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28]
N,N-双十八烷基-2-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十八醛(3.0g、11mmol)、2-氟乙基胺的叔丁醇溶液(10重量%、3.3g、5.2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50g、12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0/10)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02g、32%)。
1H NMR(CDCl3)δ:0.88(6H,t),1.18-1.64(65H,m),2.44-2.51(4H,m),2.77(2H,dt),4.50(1H,dt);
19F NMR(CDCl3)δ:-2220.6(1F,br s).
[制造例29]
N,N-双十八烷基-2-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28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氟乙基胺(1.50g、2.64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45g、91%)。
1H NMR(CDCl3)δ:0.88(6H,t),1.19-1.40(60H,m),1.78-1.82(4H,m),3.04-3,11(4H,m),3.32-3.40(2H,m),5.02(2H,dt);
19F NMR(CDCl3)δ:-223.5(1F,m).
[实施例17]
N,N-双十八烷基-2-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29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氟乙基胺盐酸盐(0.50g、0.83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75g、0.83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70℃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89g、86%)。
1H NMR(CDCl3)δ:0.88(6H,t),1.18-1.31(60H,m),1.65-1.73(4H,m),3.11-3.13(4H,m),3.34-3.43(2H,m),4.76(2H,dt);
19F NMR(CDCl3)δ:-133.9(8F,br s),-163.3(4F,t),-167.5(8F,m),-223.4(1H,brs).
向实施例17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30]
1,4-双(2,2,2-三氟乙基)哌嗪的合成
在室温下向1,4-双(三氟乙酰基)哌嗪(3.5g、13mmol)的四氢呋喃(30mL)中添加1M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40mL,40mmol)后,在60℃下搅拌3小时。将混合物冰冷,小心添加水后,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95/5-80/20)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08g、66%)。
1H NMR(CDCl3)δ:2.71(8H,s),2.96(4H,q);
19F NMR(CDCl3)δ:-70.2(6F,t).
[制造例31]
1,4-双(2,2,2-三氟乙基)哌嗪二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30中得到的1,4-双(2,2,2-三氟乙基)哌嗪(1.50g、6.0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85g、96%)。
1H NMR(DMSO-d6)δ:3.03(8H,br s),3.67(4H,br s);
19F NMR(DMSO-d6)δ:-65.8(6F,br s).
[实施例18]
1,4-双(2,2,2-三氟乙基)哌嗪鎓双[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31中得到的1,4-双(2,2,2-三氟乙基)哌嗪二盐酸盐(0.50g、1.55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5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2.81g、3.09mmo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滤取不溶物,溶解于水和二氯甲烷,将有机层分离。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87g、35%)。
1H NMR(DMSO-d6)δ:2.78(8H,br s),3.93(4H,br s);
19F NMR(DMSO-d6)δ:-67.6(6F,br s),-132.7(16F,br s),-161.6(8F,t),-166.2(16F,t).
[制造例32]
N,N-双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二十二醛(4.0g、12.3mmol)、2,2,2-三氟乙基胺(0.50g、5.0mmol)和乙酸(0.05mL)溶解于四氢呋喃(5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80g、13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38g、40%)。
1H NMR(CDCl3)δ:0.88(6H,t),1.25-1.30(76H,m),1.40-1.43(4H,m),2.56(4H,t),3.00(2H,q);
19F NMR(CDCl3)δ:-71.3(3F,t).
[制造例33]
N,N-双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32中得到的N,N-双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1.30g、1.82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1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34g、98%)。
1H NMR(CDCl3)δ:0.88(6H,t),1.25-1.40(76H,m),1.85-2.00(4H,m),3.14(4H,t),3.75(2H,q);
19F NMR(CDCl3)δ:-63.5(3F,t).
[实施例19]
N,N-双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33中得到的N,N-双二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40g、0.53mmol)、四(五氟苯基)硼酸锂-单(二乙基醚)络合物(0.41g、0.53mmol)和甲基环己烷(20mL)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清洗后,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以45℃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65g、88%)。
1H NMR(CDCl3)δ:0.87(6H,t),1.25-1.29(76H,m),1.60-1.65(4H,m),3.12-3.16(4H,m).3.60(2H,q);
19F NMR(CDCl3)δ:-65.9(3F,t),-132.8(8F,t),-162.3(4F,m),-166.2(8F,m).
向实施例19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34]
N,N-(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3,7,11,15-四甲基十六醛(2.3g、7.8mmol)、2,2,2-三氟乙基胺(0.20g、2.0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5g、7.8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13g、85%)。
1H NMR(CDCl3)δ:0.84-0.88(30H,m),1.07-1.56(48H,m),2.57-2.61(4H,m),3.00(2H,q);
19F NMR(CDCl3)δ:-70.9(3F,t).
[制造例35]
N,N-(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34中得到的N,N-(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2.35g、3.56mmol)溶解于正己烷(2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1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2.48g、100%)。
1H NMR(CDCl3)δ:0.84-0.95(30H,m),1.13-1.57(48H,m),3.13-3.25(4H,m),3.76(2H,q);
19F NMR(CDCl3)δ:-63.4(3F,t).
[实施例20]
N,N-(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35中得到的N,N-(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0.50g、0.72mmol)、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66g、0.72mmol)和甲基环己烷(15mL)混合,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将混合物用水清洗,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以45℃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96g、68%)。
1H NMR(CDCl3)δ:0.82-0.89(30H,m),1.13-1.57(48H,m),3.15-3.25(4H,m),3.60(2H,q);
19F NMR(CDCl3)δ:-67.1(3F,t),-133.9(8F,d),-164.4(4F,t),-167.5(8F,t).
向实施例20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36]
N,N-(3,7,11-三甲基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3,7,11-三甲基十二醛(1.2g、5.3mmol)、2,2,2-三氟乙基胺(0.20g、2.0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5g、7.8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0.95g、91%)。
1H NMR(CDCl3)δ:0.83-0.88(24H,m),1.00-1.57(34H,m),2.58-2.60(4H,m),3.00(2H,q);
19F NMR(CDCl3)δ:-71.1(3F,t).
[实施例21]
N,N-(3,7,11-三甲基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36中得到的N,N-(3,7,11-三甲基十二烷基)-2,2,2-三氟乙基胺(0.56g、1mmol)溶解于甲基环己烷(2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1mL),并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91g、1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混合物用水清洗后,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以45℃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20g、74%)。
1H NMR(CDCl3)δ:0.81-0.89(24H,m),1.03-1.51(34H,m),2.95-3.00(4H,m),3.41(2H,q);
19F NMR(CDCl3)δ:-68.2(3F,t),-133.9(8F,d),-164.4(4F,t),-167.5(8F,t).
向实施例21的化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1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2]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组合物的制造
将制造例2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胺(0.90g、1.49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91g、1.00mmol)和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70℃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1.51g)。
1H NMR(CDCl3)δ:0.86(6H,t),1.23-1.30(60H,m),1.68-1.76(4H,m),3.12-3.16(4H,m),3.61(2H,q);
19F NMR(CDCl3)δ:-65.3(4.8F,t),-133.9(8F,m),-163.8(4F,t),-167.8(8F,t).
向实施例22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2的组合物中添加异己烷,制备20重量%的异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2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庚烷,制备20重量%的正庚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2的组合物中添加ISOPAR E(注册商标),制备20重量%的ISOPAR E(注册商标)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2的组合物中添加环己烷,制备20重量%的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向实施例22的组合物中添加甲基环己烷,制备20重量%的甲基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37]
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十四醛(4.0g、18.8mmol)、2,2,2-三氟乙基胺(0.90g、9.1mmol)和乙酸(0.3mL)溶解于四氢呋喃(3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4.0g、18.9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4.0g、89%)。
1H NMR(CDCl3)δ:0.88(6H,t),1.26-1.43(48H,m),2.55(4H,t),3.00(2H,q);
19F NMR(CDCl3)δ:-71.3(3F,t).
[制造例38]
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37中得到的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胺(1.50g、3.05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45g、90%)。
1H NMR(CDCl3)δ:0.88(6H,t),1.20-1.40(44H,m),1.96(4H,br s),3.15(4H,brs),3.78(2H,q);
19F NMR(CDCl3)δ:-63.4(3F,t).
[实施例23]
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38中得到的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胺(0.60g、1.14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04g、1.14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70℃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34g、100%)。
1H NMR(CDCl3)δ:0.88(6H,t),1.19-1.36(44H,m),1.65-1.70(4H,m),3.14-3.18(4H,m),3.62(2H,q);
19F NMR(CDCl3)δ:-66.4(3F,t),-134.0(8F,m),-163.4(4F,t),-167.6(8F,t).
向实施例23中添加环己烷,制备20重量%的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4]
含有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二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23中得到的N,N-双十四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58mg、0.05mmol)和双十二烷基醚(40mg、0.10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5-0.88(18H,m),1.24-1.35(116H,m),1.51-1.58(8H,m),1.64-1.70(4H,m),3.11-3.15(4H,m),3.38(8H,t),3.60(2H,q);
19F NMR(CDCl3)δ:-66.6(3F,s),-134.0(8F,s),-163.5(4F,t),-167.6(8F,t).
向实施例24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制造例39]
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的合成
将1-十六醛(4.0g、16.6mmol)、2,2,2-三氟乙基胺(0.84g、8.5mmol)和乙酸(0.5mL)溶解于四氢呋喃(50mL),添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4.0g、18.9mmol),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而制成碱性,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正己烷/乙酸乙酯=100/0-95/5)对残渣进行精制,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4.56g、98%)。
1H NMR(CDCl3)δ:0.88(6H,t),1.26-1.43(56H,m),2.56(4H,t),3.00(2H,q);
19F NMR(CDCl3)δ:-71.3(3F,t).
[制造例40]
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的合成
将制造例39中得到的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1.50g、2.74mmol)溶解于正己烷(30mL),添加1.0M氯化氢-二乙基醚溶液(20mL),并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55g、97%)。
1H NMR(CDCl3)δ:0.88(6H,t),1.19-1.40(52H,m),1.93(4H,br s),3.15(4H,brs),3.77(2H,q);
19F NMR(CDCl3)δ:-63.4(3F,t).
[实施例25]
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合成
将制造例40中得到的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0.60g、1.03mmol)溶解于氯仿(30mL),添加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0.95g、1.05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来去除不溶物,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70℃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化合物(1.51g)。
1H NMR(CDCl3)δ:0.88(6H,t),1.19-1.36(54H,m),1.65-1.70(4H,m),3.14-3.18(4H,m),3.62(2H,q);
19F NMR(CDCl3)δ:-66.4(3F,t),-134.0(8F,m),-163.4(4F,t),-167.6(8F,t).
向实施例25的化合物中添加环己烷,制备20重量%的环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6]
含有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六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25中得到的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0mg、0.05mmol)和双十六烷基醚(23mg、0.05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6-0.90(12H,m),1.20-1.36(104H,m),1.52-1.58(4H,m),1.63-1.70(4H,m),3.15-3.19(4H,m),3.39(4H,t),3.64(2H,q);
19F NMR(CDCl3)δ:-66.7(3F,s),-134.1(8F,s),-163.5(4F,t),-167.6(8F,t).
向实施例26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7]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二辛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4mg、0.05mmol)和二辛基醚(12mg、0.05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8(12H,t),1.20-1.37(80H,m),1.52-1.58(4H,m),1.65-1.70(4H,m),3.14-3.19(4H,m),3.39(4H,t),3.63(2H,q);
19F NMR(CDCl3)δ:-66.6(3F,br s),-134.0(8F,br s),-163.4(4F,t),-167.6(8F,t).
向实施例27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8]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二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4mg、0.05mmol)和双十二烷基醚(15mg、0.05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6-0.90(12H,m),1.20-1.38(96H,m),1.53-1.60(4H,m),1.65-1.72(4H,m),3.15-3.20(4H,m),3.39(4H,t),3.65(2H,q);
19F NMR(CDCl3)δ:-66.4(3F,br s),-134.0(8F,br s),-163.4(4F,t),-167.5(8F,m).
向实施例28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29]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六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4mg、0.05mmol)和双十六烷基醚(23mg、0.05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6-0.98,(12H,m),1.20-1.35(112H,m),1.52-1.75(8H,m),3.15-3.20(4H,m),3.39(4H,t),3.65(2H,q);
19F NMR(CDCl3)δ:-66.5(3F,br s),-134.2(8F,br s),-163.6(4F,t),-167.7(8F,m).
向实施例29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0]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二苯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4mg、0.05mmol)和二苯基醚(8.5mg、0.05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6-0.90,(6H,m),1.20-1.40(58H,m),1.62-1.68(4H,m),3.12-3.16(4H,m),3.61(4H,q),6.99-7.03(4H,m),7.08-7.12(2H,m),7.31-7.36(4H,m);
19F NMR(CDCl3)δ:-66.9(3F,br s),-134.1(8F,br s),-163.4(4F,t),-167.6(8F,m).
向实施例30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1]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十八烷基苯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4mg、0.05mmol)和十八烷基苯基醚(18mg、0.05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4-0.98(12H,m),1.20-1.44(85H,m),1.62-1.81(6H,m),3.13-3.18(4H,m),3.61(4H,q),3.95(2H,t),6.88-6.94(2H,m),7.25-7.30(3H,m);
19F NMR(CDCl3)δ:-66.8(3F,br s),-134.1(8F,br s),-163.4(4F,t),-167.6(8F,m).
向实施例31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2]
含有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环戊基甲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添加实施例1中得到的N,N-双十八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64mg、0.05mmol)和环戊基甲基醚(10mg、0.10mmol)并混合,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
1H NMR(CDCl3)δ:0.88(6H,t),1.20-1.35(60H,m),1.53-1.56(4H,m),1.61-1.76(16H,m),3.12-3.17(4H,m),3.28(6H,s),3.61(2H,q),3.79-3.83(2H,m);
19F NMR(CDCl3)δ:-66.6(3F,br s),-133.9(8F,br s),-163.5(4F,t),-167.6(8F,m).
向实施例32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3]
含有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四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将制造例40中得到的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胺盐酸盐(8.10g、13.9mmol)溶解于二氯甲烷(80mL),添加双十四烷基醚(8.10g、13.9mmol)和四(五氟苯基)硼酸锂-三(二乙基醚)络合物(14.2g、13.7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添加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后,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用水清洗。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接着进行过滤,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将残渣在减压下以80℃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题述组合物(22.5g)。
1H NMR(CDCl3)δ:0.87-0.89(12H,m),1.20-1.80(104H,m),3.21-3.24(4H,m),3.38-3.41(4H,m),3.69(2H,q);
19F NMR(CDCl3)δ:-66.7(3F,br s),-134.0(8F,m),-163.4(4F,t),-167.5(8F,t).
向实施例33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正己烷,制备2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确认其为均匀的溶液。
[实施例34]
含有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和双十二烷基醚的组合物的制造
将实施例25中得到的N,N-双十六烷基-2,2,2-三氟乙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439.2mg、0.36mmol)与双十二烷基醚(254mg、0.72mmol)混合,并添加正己烷(1.756g),由此制备题述组合物的均匀己烷溶液。确认溶液为均匀的溶液。将该溶液进行减压浓缩,利用NMR来进行分析。
1H NMR(CDCl3)δ:0.87-0.91(12H,m),1.20-1.42(100H,m),1.53-1.69(12H,m),3.20-3.24(4H,m),3.40(8H,t),3.67(2H,q);
19F NMR(CDCl3)δ:-66.9(3F,t),-134.0(8F,m),-163.8(4F,t),-167.4(8F,t).
[比较例1]
想要制备N,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10重量%甲基环己烷溶液或10重量%的正己烷溶液,但得不到均匀的溶液。在后述试验例中,将N,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用作比较例1的助催化剂。
[比较例2]
想要制备N,N-双十八烷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的10重量%正己烷溶液,但得不到均匀的溶液。在后述试验例中,将N,N-双十八烷基-甲基四(五氟苯基)硼酸铵用作比较例2的助催化剂。
[试验例](聚合性能评价)
以下示出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用作助催化剂的一般聚合方法。
在手套箱内,向100mL高压釜中添加1-辛烯、三异丁基铝(TIBA、0.55M己烷溶液)、溶剂(甲基环己烷(MCH)或甲苯),制备共聚单体溶液。添加聚合催化剂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酰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钛(IV)-二氯化物(CGC)、三异丁基铝(0.55M己烷溶液)和溶剂,制备浓度预先确定的催化剂溶液,并转移至舒伦克瓶中。将助催化剂溶解于溶剂,制备浓度预先确定的助催化剂溶液,并转移至舒伦克瓶中。在将共聚单体溶液、催化剂溶液、助催化剂溶液混合后的反应时,以溶剂总量和三异丁基铝总量达到恒定的方式进行制备。用乙烯对高压釜内进行吹扫后,向高压釜中依次添加催化剂溶液和助催化剂溶液,立即将乙烯压力调节至预先确定的压力,在预先确定的温度(25℃或100℃)下搅拌预先确定的时间。在将反应混合物冰冷后,去除乙烯气体,然后将混合物注入至包含盐酸3mL的甲醇(100mL)中,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滤取沉淀物,以60℃在减压下干燥,得到乙烯-辛烯共聚物。
[熔点测定]
使用DSC6220机器(Seiko Instruments Inc.)来进行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DSC)的测定,将试样(聚合物)以10℃/分钟的速度从40℃加热至150℃,并测定熔点。
以下,将25℃或100℃下的聚合反应结果分别示于表1和表2。
[表1]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621
反应条件:催化剂:CGC;催化剂:助催化剂=1:1;TIBA(总量为3000μmol);
溶剂总量(40mL);1-辛烯(1mL);乙烯压力(8个大气压);25℃。
[表2]
Figure BDA0004100036620000631
反应条件:催化剂:CGC;催化剂:助催化剂=1:1;TIBA(总量为100μmol);
溶剂总量(40mL);1-辛烯(1mL);乙烯压力(8个大气压);100℃。
根据表1和表2可确认:无论聚合温度、使用溶剂的种类如何,实施例1、2、4、7、11和22的含氟硼酸铵化合物均显示出比不含氟原子的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化合物更高的聚合活性。进而,如表1所示那样,可以认为:本发明的组合物(或络合物)(实施例1、2、4和22)根据聚合条件,能够得到熔点比比较例更低的聚合物,共聚单体的引入量增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在烯烃、二烯和乙炔的聚合反应中显示出高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活化能力,作为助催化剂是有用的。另外,根据本发明,也可提供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的工业制法。
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20年8月28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144177、于2020年11月27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20-196704、以及于2021年3月9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21-037078作为基础,将其内容全部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20)

1.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11
式(1)中,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
R5表示被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由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氟原子组成的组,
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或者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环状基团,
n表示1,且
m表示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苯基、1-萘基、2-萘基、2-联苯基、3-联苯基、4-联苯基、1-蒽基、2-蒽基、9-蒽基、9-菲基或3-菲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均为五氟苯基、2,2’,3,3’,4’,5,5’,6,6’-九氟-4-(1,1’-联苯)基、2,3,4,5,6,7,8-七氟-1-萘基或1,3,4,5,6,7,8-七氟-2-萘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为被苯基或萘基取代的C1-6烷基、或氟代C1-6烷基,所述苯基或萘基分别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或者
任选被选自由(1)卤素原子、(2)C1-30烷基、(3)C1-30烷氧基、(4)卤代C1-30烷基和(5)卤代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3-8环烷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源自3元~8元的单环式含氮非芳香族杂环基的环状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为氟代C1-6烷基,且
R6和R7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选自由(1)任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2)卤素原子和(3)C1-30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n和m均为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5、R6和R7的总碳原子数为25以上。
10.一种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21
式(2)中,
R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R和R’各自独立地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01~10摩尔的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所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1~3摩尔的范围。
14.一种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中,式(3)所示的化合物为由构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1)的阳离子脱质子化而得到的胺化合物,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31
式(3)中的R5、R6和R7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01~10摩尔的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1摩尔,所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含量为0.5~3摩尔的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含有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32
式(2)中,
R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
18.一种助催化剂,其用于选自由烯烃、二烯和乙炔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体的聚合,该助催化剂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
19.一种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用作助催化剂,使选自由烯烃、二烯和乙炔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单体发生聚合。
20.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41
式(1)中,
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或1个以上的氟代C1-4烷基取代的C6-14芳基,
R5表示被选自由(1)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C6-14芳基和(2)氟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的C1-30烷基,
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被取代的C1-30烷基、任选被取代的C3-15环烷基或任选被取代的C6-14芳基,或者
R6和R7相互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任选被取代的环状基团,
n表示1,且
m表示1或2,
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使下述式(4)所示的化合物在质子酸的存在下与下述式(3)所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工序,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42
式(4)中,
R1、R2、R3和R4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Mp+表示碱金属离子或碱土金属离子,且
p表示1或2,
Figure FDA0004100036610000051
式(3)中的R5、R6和R7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CN202180053422.3A 2020-08-28 2021-08-25 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1136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4177 2020-08-28
JP2020-144177 2020-08-28
JP2020-196704 2020-11-27
JP2020196704 2020-11-27
JP2021037078 2021-03-09
JP2021-037078 2021-03-09
PCT/JP2021/031108 WO2022045175A1 (ja) 2020-08-28 2021-08-25 含フッ素アルキルアンモニウムボレート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3620A true CN116113620A (zh) 2023-05-12

Family

ID=80355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3422.3A Pending CN116113620A (zh) 2020-08-28 2021-08-25 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3393A1 (zh)
EP (1) EP4206180A4 (zh)
JP (1) JPWO2022045175A1 (zh)
KR (1) KR20230057430A (zh)
CN (1) CN116113620A (zh)
WO (1) WO202204517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4802A (en) 1989-09-14 1991-11-1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etal complex compounds
KR20020060989A (ko) 1999-12-09 2002-07-19 엑손 케미칼 패턴츠 인코포레이티드 15족 화합물로부터 유도된 올레핀 중합 조촉매 및 상기조촉매를 이용하는 방법
AU2003228453A1 (en) * 2002-04-16 2003-11-03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ubstituted polyclic, fused ring metal complexes and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TE417852T1 (de) * 2004-04-01 2009-01-15 Albemarle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etrakis(fluoraryl)boratsalzen
US8642497B2 (en) 2005-12-12 2014-02-04 Albemarle Corporatio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trakis(Faryl)borate salts
SG195587A1 (en) 2008-08-01 2013-12-30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Catalys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JP5688236B2 (ja) * 2010-05-25 2015-03-2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触媒組成物及び当該触媒組成物を用いるオレフィ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EP3528298A4 (en) * 2016-10-13 2020-06-03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ORGANIC ELECTRONIC MATERIAL, INK COMPOSITION,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RGANIC ELECTRONIC ELEMENT
JP7074695B2 (ja) * 2019-01-25 2022-05-24 東ソー・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 トリアルキルアンモニウムテトラキス(ペンタフルオロフェニル)ボレート化合物含有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20144177A (ja) 2019-03-05 2020-09-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コンバージョンレンズ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20196704A (ja) 2019-05-29 2020-12-10 学校法人帝京大学 インフルエンザウイルス感染症または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の予防および/または治療剤
JP6652676B1 (ja) 2019-09-03 2020-02-26 株式会社Cygames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4119533A4 (en) * 2020-03-12 2024-05-29 Agc In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BORATE COMPOU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5175A1 (ja) 2022-03-03
EP4206180A1 (en) 2023-07-05
EP4206180A4 (en) 2024-10-16
JPWO2022045175A1 (zh) 2022-03-03
US20230183393A1 (en) 2023-06-15
KR20230057430A (ko)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103702T2 (de) Organometallische Verbindungen die als Cokatalysator bei der Polymerisation von Olefinen verwendet ist
US5447895A (en) Sterically shielded diboron-containing metallocene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DE3855727T3 (de) Katalysatoren und Polymerisationsverfahren unter Anwendung derselben
DE60202524T2 (de) Katalysatorsystem für die polymerisierung von olefinen
CA2360336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trifluoroarylaluminum etherates
DE112011100521T5 (de) Katalysator für ethylenische Polymerisatio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thylenischem Polymer
CN116113620A (zh) 含氟烷基硼酸铵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DE69700153T2 (de) Mit einer ein Hetero-Atom enthaltenden Gruppe substituierte Cyclopentadien-Verbindung
WO1997025334A1 (en) Novel aryllithium products and processes
US6335466B1 (en) Fluorinated amino polyhedral borate compounds
US20230028045A1 (en) Novel borate compound-containing composition
EP1730156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etrakis(fluoroaryl)borate salts
US20230021628A1 (en) Novel borate compound-containing composition
EP3947479B1 (en) Anionic group iii complexes as weakly coordinating anion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activators
DE60117569T2 (de) Liganden mit wenigstens einem fluorosilizium-substituent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ocenen
HU207090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umoxanes
Seidel et al. Syntheses and structural analyses of chiral rhenium containing amines of the formula (η5-C5H5) Re (NO)(PPh3)((CH2) nNRR′)(n= 0, 1)
Wu et al.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tungsten carbonyl complexes containing. beta.-(chlorocarbonyl) allylic ligands
Dou et 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Triphenylmethylphosphonium Tetrakis (tetrahydroborato) Aluminate,[Ph3MeP][Al (BH4) 4], an Example of Eight-Coordinate Aluminum (III)
CN111689995A (zh) 一种高溶解度的三芳基碳硼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322971A1 (en) Novel borate compound
Khandelwal et al. Low‐Coordinate Aluminum Amides from Silylanilines and Alkylalanes
JP2024042689A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およ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Greenwood et al. Tetraorganophosphonium and tetraphenylarsonium salts of B5H8− and B6H9−
CN114478605A (zh) 一种高度易溶、高位阻的三核硼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体系和烯烃聚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