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6684A -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6684A
CN116066684A CN202310271300.2A CN202310271300A CN116066684A CN 116066684 A CN116066684 A CN 116066684A CN 202310271300 A CN202310271300 A CN 202310271300A CN 116066684 A CN116066684 A CN 116066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crew
bearing
lifting structure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13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建
黄玉优
赵敏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2713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6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6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6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6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upward-downward translation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with approximately constant height, e.g. with constant length of column or of le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升降结构用于实现待升降装置的抬升和下沉,待升降装置包括通过立柱连接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为待升降本体;升降结构包括底座以及旋转组件,待升降装置位于底座上,旋转组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旋转组件的另一端与顶板连接;底座上具有通孔,旋转组件旋转使得待升降装置穿过通孔以实现抬升和下沉;本发明提供的升降结构将需多人实现升降的传统方式改为通过单人即可完成升降,升降过程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又避免了人力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机房空调可以为机房提供可靠的工作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可以净化机房内的空气,是一种常见的空调设备;机房空调多以下出风式空调为主,在下出风式空调运行时,需要将风机下沉至地板下的静压箱内,维护风机时,需要将风机从地板下抬升至地面上,再将其从机组内取出。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传统的方式为通过人工进行风机的下沉及抬升,而由于风机重量较大,每次升降风机需要多人合作完成,不仅浪费人工成本,而且人员在升降风机的过程中无法简单灵活的实现暂停操作,若出现风机侧翻或者操作人员体力不支等情况,则无法进行对应的调整,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解决了传统通过多人合作实现风机升降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结构,升降结构用于实现待升降装置的抬升和下沉,待升降装置包括通过立柱连接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为待升降本体;升降结构包括底座以及旋转组件,待升降装置位于底座上,旋转组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旋转组件的另一端与顶板连接;底座上具有通孔,旋转组件旋转使得待升降装置穿过通孔以实现抬升和下沉。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当待升降装置处于抬升状态时,固定组件能够将待升降装置固定在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包括螺杆,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配合;第一连接部位于底座内,第二连接部位于顶板内;或第一连接部位于顶板内,第二连接部位于底座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为螺母,第二连接部为轴承,螺杆的一端与螺母配合,螺杆的另一端与轴承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部位于底座内,第二连接部位于顶板内时,顶板内设置有凸包,轴承位于凸包内;且H1>H2+H3,其中,H1为凸包的高度,H2为轴承的高度,H3为螺母凸出底座上表面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包为缩口结构,用于防止轴承穿出凸包,且凸包与轴承为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部位于顶板内,第二连接部位于底座内时,底座上具有用于固定轴承的轴承凹槽;且H4>H5+H6,其中,H4为轴承凹槽的深度,H5为轴承的高度,H6为螺母凸出顶板上表面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上还具有用于容纳螺杆的螺杆凹槽,螺杆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螺杆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杆具有光滑段和螺纹段,光滑段穿过轴承,螺纹段与螺母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滑段与螺纹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凸台,凸台的外径大于轴承的轴承孔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设置两个,两个旋转组件的一端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两个旋转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顶板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固定板具有与底座连接固定的第一面,以及与底板连接固定的第二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风机包括上述的升降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升降结构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升降结构用于实现待升降装置的抬升和下沉,待升降装置包括通过立柱连接的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为待升降本体;升降结构包括底座以及旋转组件,待升降装置位于底座上,旋转组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旋转组件的另一端与顶板连接;底座上具有通孔,旋转组件旋转使得待升降装置穿过通孔以实现抬升和下沉;当需要使得待升降装置下沉时,沿着第一方向拧动旋转组件,待升降装置在重力和旋转力的作用下慢慢下沉,同时底座与顶板慢慢靠近,实现待升降装置的下沉;当需要使得待升降装置抬升时,沿着第二方向拧动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会将待升降装置慢慢顶起,同时底座与顶板慢慢分离,实现待升降装置的抬升;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反;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升降结构将需多人实现升降的传统方式改为通过单人即可完成升降,升降过程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又避免了人力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本发明提供的风机是基于上述升降结构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升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是基于上述风机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风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处于抬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处于下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顶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顶板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处于抬升状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处于下沉状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处于下沉状态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底座的另一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底座的另一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底座与第二连接件的配合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螺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结构中的剖视图。
其中:
1、待升降装置;2、底座;3、旋转组件;4、固定组件;11、立柱;12、底板;13、顶板;14、待升降本体;21、通孔;22、轴承凹槽;23、螺杆凹槽;31、螺杆;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131、凸包;311、光滑段;312、螺纹段;313、凸台;314、内六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结构,如图1-18所示,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实现待升降装置1的抬升和下沉,所述待升降装置包括通过立柱11连接的底板12和顶板13,所述底板12和所述顶板13之间为待升降本体14;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座2以及旋转组件3,所述待升降装置1位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旋转组件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连接,所述旋转组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13连接;所述底座2上具有通孔21,所述旋转组件3旋转使得所述待升降装置1穿过所述通孔21以实现抬升和下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待升降装置1可以为风机,也可以为其它重物;为了实现对重物的抬升和下沉,需要设置底板12和顶板13,底板12和顶板13之间通过立柱11连接,底板12和顶板13上下水平设置,两者之间的空腔中放置重物,即待升降本体1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顶板13的面积大于底板12的面积,使得当底板12和顶板13上下水平相对设置时,从顶板13靠外的位置延伸出的部分可以避开底板12,而与底座2连接。
当需要使得待升降装置1下沉时,沿着第一方向拧动旋转组件3,待升降装置1在重力和旋转力的作用下慢慢下沉,同时底座2与顶板13慢慢靠近,实现待升降装置1的下沉,如图2所示;当需要使得待升降装置1抬升时,沿着第二方向拧动旋转组件3,旋转组件3会将待升降装置1慢慢顶起,同时底座2与顶板13慢慢分离,实现待升降装置1的抬升,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结构将需多人实现升降的传统方式改为通过单人即可完成升降,升降过程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成本,又避免了人力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4,当所述待升降装置1处于抬升状态时,所述固定组件4能够将所述待升降装置1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
为了增加抬升状态时的可靠性,增加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与所述底座2连接固定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底板12连接固定的第二面;更具体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至少包括两个面,其中一个面(第一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2上,另外一个面(第二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2的前侧;第二固定板至少包括两个面,其中一个面(第一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2上,另外一个面(第二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2的后侧;这样,通过前后两个固定板实现了抬升状态下待升降装置1的固定。
另外,为了使得固定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第一面的一侧与第二面的一侧垂直连接后,在两端增加固定件,固定件使得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连接更加可靠。
当需要下沉待升降装置1时,首先拆除固定组件4,之后拧动旋转组件3,完成下沉后,通过螺栓将顶板13固定在底座2上;当需要抬升待升降装置1时,先拆卸用于固定顶板13和底座2的螺栓,之后反向拧动旋转组件3,完成抬升后,通过固定组件4将底座2与底板12固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螺杆31,第一连接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33,所述螺杆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配合,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32位于所述底座2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3位于所述顶板13内;或所述第一连接部32位于所述顶板13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3位于所述底座2内;本实施例为了实现螺杆31与底座2以及顶板13的配合,增加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为螺母,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为轴承,所述螺杆31的一端与所述螺母配合,所述螺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配合。
而关于螺母和轴承的具体设置位置具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具体为:
第一种,如图1-9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2位于所述底座2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3位于所述顶板13内,及螺母位于底座2内,轴承位于顶板13内;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顶板13内设置有凸包131,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凸包131内;且H1>H2+H3,其中,H1为所述凸包131的高度,H2为所述轴承的高度,H3为所述螺母凸出所述底座2上表面的高度。
凸包131用于固定轴承,凸包131的高度需大于轴承高度和底座2上铆接的螺母凸出底座2上表面的高度之和,便于待升降装置1下沉后,顶板13和底座2可以贴合,以便密封,防止漏风;另外,凸包131中心部分为通孔,通孔直径小于轴承外径,轴承无法向上穿过凸包131,螺杆31可以穿过凸包131的通孔。另外,所述凸包131为缩口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轴承穿出所述凸包131,且所述凸包131与所述轴承为过盈配合。
另外,如图6所示,所述螺杆31具有光滑段311和螺纹段312,所述光滑段311穿过所述轴承,所述螺纹段312与所述螺母配合;所述光滑段311与所述螺纹段312的连接处设置有凸台313,所述凸台313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的轴承孔的内径。
也就是说,在第一种结构中,轴承设置在顶板13的凸包131内,螺杆31有凸台313的一端穿过轴承,螺纹段312拧进底座2上的铆接螺母内,轴承起到便于螺杆31转动以及支持待升降装置1的作用,当螺杆31在螺母内转动时,螺杆31上端的轴承可以让螺杆31转动;轴承放置在凸包131内,凸包131上端有缩口,可以防止轴承穿过凸包131;另外,由于轴承在凸包131内,由于需要旋转,轴承与凸包131可以过盈配合,也可以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较优。
并且,螺杆31的光滑段311的直径小于螺纹段312的直径,光滑段311可以穿过轴承孔,与轴承间隙配合,螺杆31上凸台313使螺杆31旋转时,螺纹段312无法穿过轴承孔,从而可以让待升降装置随螺杆31上下移动。另外,螺杆31的上端设有内六角孔314(或其他便于旋转螺杆的结构),用于旋转螺杆31。
该方案装配时,先将螺杆31旋进螺母内,使螺杆31在底座2以上的部分长度低于待升降装置1的高度,方便待升降装置1的装配。然后将轴承固定进顶板13的凸包131内,再将固定组件4装配到底座2上,然后将待升降装置1放置到底座2上,让螺杆与顶板13上的轴承孔对中,旋转螺杆31,将螺杆31穿过轴承,最后用螺栓将固定组件4与底座2固定好,完成装配,如图1所示。
当待升降装置1需要下沉时,先拆除固定组件4,然后用内六角工具分多次转动螺杆31,随着螺杆31顺时针转动,在待升降装置1的重力作用,和螺杆31转动的带动下,待升降装置1将随着螺杆31慢慢向下移动,完成待升降装置1的下沉,最后再用螺栓将顶板13固定在底座2上,下沉后无需拆除螺杆31,如图2所示。
当待升降装置1需要抬升时,先拆除固定在顶板13和底座2间的螺栓,然后用内六角工具逆时针转动螺杆31,螺杆31将向上移动,由于螺杆31上有凸台313,螺杆31无法穿过轴承,而轴承直径大于顶板13上凸包131中心的通孔,所以螺杆31与轴承配合后逆时针旋转螺杆31时,螺杆31将慢慢将待升降装置1往上顶,实现待升降装置1将随着螺杆31慢慢向上移动,最终完成待升降装置1的上升,如图1所示,最后再用固定组件4将待升降装置1固定在底座2上即可。
第二种,如图10-1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2位于所述顶板13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3位于所述底座2内,及螺母位于顶板13内,轴承位于底座2内;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如图15所示,底座2上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轴承的轴承凹槽22;且H4>H5+H6,其中,H4为轴承凹槽22的深度,H5为所述轴承的高度,H6为所述螺母凸出所述顶板13上表面的高度,以便于顶板13与底座2贴合密封,防止漏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上还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杆的螺杆凹槽23,所述螺杆凹槽23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螺杆的外径。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杆31具有光滑段311和螺纹段312,所述光滑段311穿过所述轴承,所述螺纹段312与所述螺母配合;螺杆31的下端有一段直径小于螺杆31直径的部分,用于与轴承间隙配合。另外,螺杆31的上端设有内六角孔314(或其他便于旋转螺杆的结构),用于旋转螺杆31。
该方案装配时,在底座2的轴承凹槽22内装配上轴承,将固定组件4装配到待升降装置1的底部,再将螺杆31旋入螺母内,使螺杆31在顶板13以下的部分长度略小于待升降装置1的高度,方便待升降装置1的装配。然后将待升降装置1放置到底座2上,再将螺杆31与底座2的轴承对中,转动螺杆31,使螺杆31下端的光滑段311穿过轴承孔,最后用螺栓将固定组件4与底座2固定,完成装配,如图10所示。
当待升降装置1需要下沉时,先拆除固定组件4,然后用内六角工具旋转螺杆31,由于螺杆31下端及轴承固定在底座2的轴承凹槽22内部,无法向下移动,当顺时针转动螺杆31时,在待升降装置1的重力与螺杆31旋转力的带动下,待升降装置1将随着螺杆31的转动慢慢向下移动,最终完成待升降装置1的下沉,如图11和12所示;最后通过螺栓将顶板13固定在底座2上。完成待升降装置1的下沉后,螺杆31突出顶板13高度,可以将螺杆31旋出,放置在底座2的螺杆凹槽23内,如图13所示。
当待升降装置1需要抬升时,先将螺杆31从螺杆凹槽23内取出,旋进底座2的铆接螺母内,再将固定顶板13的螺栓拆除,然后用内六角工具逆时针旋转螺杆31,由于螺杆31下端及轴承固定在底座2的轴承凹槽22内部,无法向下移动,当逆时针转动螺杆31时,顶板13上的铆接螺母相对螺杆31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待升降装置1往上移动,从而实现待升降装置1随着螺杆31慢慢向上移动,最终完成待升降装置1的抬升,如图10所示;最后再用固定组件4将待升降装置1固定在底座2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3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旋转组件3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底座2的两侧,两个所述旋转组件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13的两侧。
两个旋转组件3可以使得待升降装置1稳定的进行下降和抬升,在操作旋转组件3时,两侧的旋转组件3轮流进行操作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结构通过采用螺杆和轴承的组合方式,实现了对待升降装置的上升和下沉,无需增加电机驱动设备,操作简单且成本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风机包括实施例1的升降结构。
也就是说,实施例1中的待升降装置1为风机,待升降本体14为风机本体;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实施例1中的升降结构,将需多人实现升降风机的方式改为通过单人即可完成升降风机,升降过程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成本,且避免了人力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使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当然,实施例1中的升降结构除用于升降风机组件外,也可用于升降其他重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实施例2的风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应用了实施例2中风机,因此其具有实施例1中的升降结构以及实施例2中的风机的所有有益效果。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技术特征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用于实现待升降装置的抬升和下沉,所述待升降装置包括通过立柱连接的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为待升降本体;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座以及旋转组件,所述待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底座上具有通孔,所述旋转组件旋转使得所述待升降装置穿过所述通孔以实现抬升和下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固定组件,当所述待升降装置处于抬升状态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将所述待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螺杆,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顶板内;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顶板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螺母,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轴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母配合,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顶板内时,所述顶板内设置有凸包,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凸包内;且H1>H2+H3,其中,H1为所述凸包的高度,H2为所述轴承的高度,H3为所述螺母凸出所述底座上表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为缩口结构,用于防止所述轴承穿出所述凸包,且所述凸包与所述轴承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顶板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座内时,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固定所述轴承的轴承凹槽;且H4>H5+H6,其中,H4为轴承凹槽的深度,H5为所述轴承的高度,H6为所述螺母凸出所述顶板上表面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杆的螺杆凹槽,所述螺杆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螺杆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具有光滑段和螺纹段,所述光滑段穿过所述轴承,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段与所述螺纹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的轴承孔内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旋转组件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旋转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固定的第二面。
13.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升降结构。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机。
CN202310271300.2A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6066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1300.2A CN116066684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1300.2A CN116066684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6684A true CN116066684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1300.2A Pending CN116066684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66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4206U (zh) 立柱攀爬装置
CN116066684A (zh)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CN110395639B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安全型升降装置
CN203843722U (zh) 前减振器专用装配工装
CN212247978U (zh) 一种电动升降地柱的手动升降装置及电动升降地柱
CN211474500U (zh) 一种催化主风机组安装装置
CN210879565U (zh) 一种新型车载设备安装调节平台
CN11344576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连接构件
CN220212257U (zh) 升降桌用自锁装置及升降桌
CN215788038U (zh) 一种转子生产线螺母锁付装置用锁紧机构
CN213923960U (zh) 一种绝缘升降平台
CN2051913U (zh) 可移螺旋式汽车电动举高器
CN110700553A (zh) 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CN220395346U (zh) 一种光伏遮阳棚
CN217264590U (zh) 一种电梯门安装用支撑装置
CN116293261A (zh) 一种升降结构、应用其的风机及空调器
CN218320550U (zh) 一种水泵安装用升降平台
CN213060021U (zh) 一种汽车油底壳顶升工装
CN215614800U (zh) 一种飞机方向舵装配用铆接装置
CN220033961U (zh) 一种电动升降平台
CN115123417B (zh) 一种面向电力铁塔的机器人攀爬夹持机构
CN215716936U (zh) 安装设备
CN220377855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模板连接装置
CN111594237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捷锚杆施工设备
CN114743837B (zh) 一种断路器套管装配辅助装置及断路器套管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