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5826A -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5826A
CN116065826A CN202310283084.3A CN202310283084A CN116065826A CN 116065826 A CN116065826 A CN 116065826A CN 202310283084 A CN202310283084 A CN 202310283084A CN 116065826 A CN116065826 A CN 116065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uring
concrete
storage bin
transverse frame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30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65826B (zh
Inventor
郭亚辉
张军学
马燊晗
苑伟强
李佳勋
赵子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ta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ta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ta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ta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830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5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5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5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65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5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属于混凝土浇筑领域。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横向架、两组行进机构、料仓和浇筑机构。料仓沿横向架横向移动,横向架通过两组行进机构带动料仓纵向移动,使得料仓能够通过浇筑机构将在平面区域浇筑混凝土;两组行进机构带动横向架纵向移动过程中,还会通过移动轮带动横向架周向转动,从而使料仓周向转动,一方面可以使混凝土沿螺旋腔向料口运动,方便浇筑机构抽取混凝土进行浇筑,减少混凝土残留;另一方面混凝土沿螺旋腔向料口运动过程中,也达到了搅拌的效果,从而无需设置搅拌装置;料仓横向设置,在保证料仓重心较低的情况下增加混凝土的承载量,提高稳定性。

Description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浇筑大平面区域,例如路面、广场等区域。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浇筑方式:一种是采用水泥泵车进行浇筑,这种浇筑方式需要人工操控水泥管,使混凝土均匀的平铺,体力消耗极大,也存在一定危险性;另一种是采用自动或着手动的浇筑小车,利用小车在浇筑区域往复的移动进行浇筑,这种方式较为轻松省力,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工。
现在的浇筑小车混凝土料仓较小,因而一次承载的混凝土量有限,导致需要频繁的装填混凝土,极大的影响了浇筑效率。而想要增大料仓,会受到整体结构、体积、成本等多方面的限制。比如,为了避免混凝土离析浇筑小车一般都设置有搅拌装置,如果增大料仓,则需要强度、搅拌效率更高的搅拌装置,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和结构设计难度;而且,传统料仓呈圆柱形,增大料仓的尺寸,只能是增加料仓直径或者增加料仓高度,而增加料仓直径会面临着料仓底部面积过大不利于排料,容易出现混凝土残留;而增加料仓高度则会导致浇筑小车整体重心过高,稳定性差,在坑洼的浇筑区域往复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浇筑小车混凝土承载量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
横向架,具有横向轨道,两端分别设有环轨,两个所述环轨分别沿所述横向架周向设置并同轴;
两组行进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横向架的两端,以带动所述横向架纵向移动;每个所述行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两个所述移动轮支撑对应的所述环轨以将所述横向架的对应端部托起,从而使所述移动轮转动行进时,通过对应的所述环轨带动所述横向架的对应端部纵向行进并周向回转;
料仓,内部设置螺旋板将内腔分隔成横向的螺旋腔,所述螺旋腔外端设有料口;设于所述横向架上并沿所述横向轨道滑动设置,且能够跟随所述横向架周向回转;以及
浇筑机构,设于所述料仓,通过所述料口将所述料仓内的混凝土向外输送;
浇筑时,两组行进机构通过各自的所述移动轮带动所述横向架纵向行进并正向回转,使得所述料仓正向回转,并通过所述螺旋腔使混凝土向所述料口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料口适于填入混凝土,所述行进机构还包括:
两个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架,且转动轴线重合于对应的所述环轨的中心,以使两个所述移动轮能够沿所述环轨周向转动并紧密配合;
两个外支撑,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两个所述外支撑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轮的外侧;
伸缩机构,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伸缩驱动两个所述支撑架张合;
浇筑时,两个所述支撑架张开,以使两个所述移动轮支撑对应的所述环轨;填料时,两个所述支撑架收合,以使两个所述外支撑将两个所述移动轮托起,所述移动轮反向转动带动所述料仓反向回转,以将从所述料口填入的混凝土送入所述螺旋腔深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支撑的支撑端设有滑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料仓内设有两个所述螺旋板,两个所述螺旋板分别位于所述料仓的两端部分且旋向相反,将所述料仓的内腔分隔成旋向相反的两个所述螺旋腔;
两个所述螺旋腔的外端分别设有所述料口,所述浇筑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从两个所述料口伸入所述料仓内,以向外输送混凝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环轨的外周设有嵌入槽,所述移动轮部分嵌入所述嵌入槽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料仓外侧设有多组夹持轮,每组所述夹持轮至少包括夹持在所述横向轨道两侧的两个相对的所述夹持轮;所述夹持轮的外周设有适于与所述横向轨道嵌合的轮槽。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浇筑机构摆动设置于所述料仓的端部,且进料端从所述料口伸入所述料仓内,出料端延伸至所述料仓外;
所述浇筑机构的重心靠近进料端,以使在所述料仓处于初始角度或者180°回转角时、所述浇筑机构的进料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探到所述料仓的底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料仓的端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在所述浇筑机构的进料端下探到所述料仓的底部时、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浇筑机构转轴的两侧,以分别在所述料仓处于初始角度及180°回转角、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架的端部设有两个开关单元,两个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横向架周向上间隔180°分布,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电磁铁控制连接;所述行进机构设有与两个所述开关单元对应的触发件;
当所述料仓处于初始角度时,所述触发件触发一个所述开关单元控制对应的电磁铁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当所述料仓处于180°回转角时,所述触发件触发另一个所述开关单元控制对应的电磁铁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料仓沿所述横向架横向移动,横向架通过两组行进机构带动料仓纵向移动,使得料仓能够通过浇筑机构将在平面区域浇筑混凝土;
两组行进机构带动横向架纵向移动过程中,还会通过移动轮带动横向架周向转动,从而使料仓周向转动,进而使混凝土沿螺旋腔向料口运动,一方面使得混凝土不会残留在料仓内部,另一方面仅需要采用较短的浇筑机构便可以抽取混凝土,降低对浇筑机构的要求;
料仓周向转动时,混凝土沿螺旋腔向料口运动过程中,也达到了搅拌的效果,从而无需设置搅拌装置;
料仓横向设置,通过增加料仓横向长度来增大螺旋腔的容积,在保证料仓重心较低的情况下增加混凝土的承载量,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主视图,其中外支撑、滑轮未示出;
图2为图1中料仓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在浇筑时的侧视图,其中料仓、横向架省略;
图4为图1中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在填料时的侧视图,其中料仓、横向架省略;
图5为图1中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料仓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横向架;11-横向轨道;12-环轨;121-嵌入槽;13-开关单元;2-移动轮;21-支撑架;211-触发件;22-外支撑;23-滑轮;24-伸缩机构;3-料仓;31-螺旋板;32-料口;33-夹持轮;331-轮槽;34-电磁铁;4-浇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进行说明。一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横向架1、两组行进机构、料仓3和浇筑机构4。
横向架1具有横向轨道11,两端分别设有环轨12,两个环轨12分别沿横向架1周向设置并同轴。
两组行进机构分别设于横向架1的两端,以带动横向架1纵向移动;每个行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2,两个移动轮2支撑对应的环轨12以将横向架1的对应端部托起,从而使移动轮2转动行进时,通过对应的环轨12带动横向架1的对应端部纵向行进并周向回转。
料仓3内部设置螺旋板31将内腔分隔成横向的螺旋腔,螺旋腔外端设有料口32;设于横向架1上并沿横向轨道11滑动设置,且能够跟随横向架1周向回转。
浇筑机构4设于料仓3,通过料口32将料仓3内的混凝土向外输送。
浇筑时,两组行进机构通过各自的移动轮2带动横向架1纵向行进并正向回转,使得料仓3正向回转,并通过螺旋腔使混凝土向料口32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料仓3沿横向架1横向移动,横向架1通过两组行进机构带动料仓3纵向移动,使得料仓3能够通过浇筑机构4将在平面区域浇筑混凝土。
两组行进机构带动横向架1纵向移动过程中,还会通过移动轮2带动横向架1周向转动,从而使料仓3周向转动,进而使混凝土沿螺旋腔向料口32运动,一方面使得混凝土不会残留在料仓3内部,另一方面仅需要采用较短的浇筑机构4便可以抽取混凝土,降低对浇筑机构4的要求。
料仓3周向转动时,混凝土沿螺旋腔向料口32运动过程中,也达到了搅拌的效果,从而无需设置搅拌装置。
料仓3横向设置,通过增加料仓3横向长度来增大螺旋腔的容积,在保证料仓3重心较低的情况下增加混凝土的承载量,提高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横向架1的横向轨道11水平横向设置,使得料仓3能够沿着横向轨道11横向滑动,通过浇筑机构4沿横向直线进行浇筑。横向架1可以采用钢材焊接而成的水平横向的框架结构,横向轨道11沿横向架1横向水平设置。具体地,横向架1两端为圆环形的环轨12,横向架1中部可以是由多根横梁和多根横向轨道11组成,横梁和横向轨道11的两端分别与环轨12固定,横梁和横向轨道11外还可以环绕固定架,进一步增加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两组行进机构的移动轮2通过两个环轨12将横向架1从地面上托起,当移动轮2转动时,一方面移动轮2沿地面滚动,能够带动横向架1及其上的料仓3纵向前进,另一方面移动轮2与沿环轨12滚动,能够带动横向架1及其上的动料仓3回转。
本实施例中,料仓3的外部可以设置滚轮、滑块等滑动结构,从而可以顺畅的沿横向轨道11横向滑动。料仓3横向滑动的驱动结构可以设置在料仓3或者横向架1上,例如,料仓3通过滚轮沿横向轨道11横向滑动,料仓3外部安装电机,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滚轮。料仓3内部通过螺旋板31将内腔分隔成横向的螺旋腔。螺旋腔的螺旋方向根据横向架1纵向前进时的回转方向确定,具体地,以横向架1纵向前进时的回转方向为正向,则料仓3螺旋腔的螺旋方向为反向,使得横向架1纵向前进时,料仓3螺旋腔内的混凝土向螺旋腔外端的料口32移动,方便浇筑机构4抽取混凝土进行浇筑。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料口32适于填入混凝土,行进机构还包括:两个支撑架21、两个外支撑22和伸缩机构24。
两个支撑架21分别转动连接于横向架1,且转动轴线重合于对应的环轨12的中心,以使两个移动轮2能够沿环轨12周向转动并紧密配合。
两个外支撑22分别设于两个支撑架21,两个外支撑22分别位于对应的移动轮2的外侧。
伸缩机构24设于两个支撑架21之间,伸缩机构24通过伸缩驱动两个支撑架21张合。
浇筑时,两个支撑架21张开,以使两个移动轮2支撑对应的环轨12;填料时,两个支撑架21收合,以使两个外支撑22将两个移动轮2托起,移动轮2反向转动带动料仓3反向回转,以将从料口32填入的混凝土送入螺旋腔深处。
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24将两个支撑架21向中间收合,可以使两个外支撑22将两个移动轮2托起,使移动轮2离地,使得移动轮2转动将不会使横向架1移动,而只会使横向架1回转。当料仓3内的混凝土使用完之后,可以通过伸缩机构24将两个支撑架21向中间收合,然后使移动轮2反向转动(横向架1纵向前进时,移动轮2的转动方向为正向),从而可以通过横向架1带动料仓3方向转动,此时通过料口32向料仓3的螺旋腔加入混凝土,反转的螺旋腔会将混凝土推送到料仓3深处,使混凝土填满螺旋腔,填料也更方便。
在具体实现时,料口32可以设置的较大,从而可以在浇筑机构4占据部分空间的情况下,仍然留有空间可以进行填料。当然,浇筑机构4也可以是采用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料仓3的端部,填料时,可以先将浇筑机构4拆下,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通过料口32进行填料。
两个支撑架21铰接在横向架1端部与环轨12中心相对的位置,两个支撑架21自由端向下呈倒“V”形。支撑架21的长度等于移动轮2的半径加上环轨12的半径,从而使得移动轮2能够沿环轨12周向转动,同时移动轮2与环轨12紧密配合,使移动轮2转动时能够通过环轨12带动横向架1转动。
移动轮2安装在支撑架21的自由端上,移动轮2的动力结构可以安装在支撑架21上,例如,支撑架21上安装电机,电机通过链条驱动移动轮2。外支撑22可以是由支撑架21自由端延伸并向外弯曲形成的结构。
伸缩机构24可以伸长使两个支撑架21张开,使得两个移动轮2落在地面上支撑对应的环轨12;此时,移动轮2正向转动,就可以带动横向架1纵向行进并正向回转。伸缩机构24可以收缩使两个支撑架21收合,使得两个外支撑22将两个移动轮2从地面上托起,此时,移动轮2反向转动,就可以带动横向架1反向回转,同时横向架1也不会纵向移动,从而可以方便的在原地向料口32填入混凝土。具体的,伸缩机构24可以采用螺杆伸缩结构,例如,两个螺杆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架21上,两个螺杆之间通过螺纹套连接,通过转动螺纹套实现伸缩。
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支撑22的支撑端设有滑轮23。
本实施例中,当两个支撑架21收合时,支撑架21的外支撑22会与地面接触并与地面摩擦,设置滑轮23,可以降低摩擦,延长寿命,同时操作更省力。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料仓3内设有两个螺旋板31,两个螺旋板31分别位于料仓3的两端部分且旋向相反,将料仓3的内腔分隔成旋向相反的两个螺旋腔;
两个螺旋腔的外端分别设有料口32,浇筑机构4具有两个,且分别从两个料口32伸入料仓3内,以向外输送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料仓3的内腔被两个螺旋板31分隔成旋向相反的两个螺旋腔,使得料仓3正向转动时,两个螺旋腔中的混凝土都会向各自的外端移动,从而使两个浇筑机构4能够同时正常进行浇筑;而当料仓3反向转动时,又可以同时分别向两个料口32填入混凝土,两个螺旋腔又会将混凝土向料仓3中部推动,从而实现同时装填混凝土。
料仓3两端分别设置浇筑机构4,使得两端均可以进行浇筑,浇筑无死角。而且,料仓3两端分别设置浇筑机构4,两个浇筑机构4可以同时工作,浇筑同样的横向距离,料仓3仅一端设置浇筑机构4需要走完整个横向距离,才能完成;而料仓3设两个浇筑机构4则仅需要横移一半的距离,便可以完成,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情况下,横向轨道11的横向长度是料仓3横向长度的两倍以上,使得料仓3横向移动时,两个浇筑机构4浇筑的区域能够相接。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环轨12的外周设有嵌入槽121,移动轮2部分嵌入嵌入槽121内。
本实施例中,移动轮2能够在嵌入槽121中稳定的沿环轨12转动,防止移动轮2与环轨12错位脱离。
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料仓3外侧设有多组夹持轮33,每组夹持轮33至少包括夹持在横向轨道11两侧的两个相对的夹持轮33;夹持轮33的外周设有适于与横向轨道11嵌合的轮槽331。
本实施例中,料仓3通过夹持轮33沿横向轨道11滑动,使得横向架1转动时,料仓3能够稳定的跟随横向架1一同转动。夹持轮33的外周设置轮槽331,能够提高夹持轮33与横向轨道11的配合牢固度,进一步的提高料仓3与横向架1的连接强度。可以根据料仓3的大小增加夹持轮33的数量。一个或者几个夹持轮33通过电机驱动,作为料仓3横向滑动的动力。
请参阅图2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浇筑机构4摆动设置于料仓3的端部,且进料端从料口32伸入料仓3内,出料端延伸至料仓3外。
浇筑机构4的重心靠近进料端,以使在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或者180°回转角时、浇筑机构4的进料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探到料仓3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开始浇筑时,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时,料仓3从横向架1的左端开始,沿横向轨道11向右横向移动,过程中浇筑机构4进行浇筑;料仓3到达横向架1的右端后,两组行进机构的移动轮2带动横向架1纵向前进一小段距离,使得横向架1进行180°回转,达到180°回转角,料仓3也随之达到180°回转角,此时,浇筑机构4的进料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探到料仓3的底部;然后,料仓3从横向架1的右端向左横移,过程中浇筑机构4进行浇筑;料仓3到达横向架1的左端后,两组行进机构的移动轮2带动横向架1纵向前进一小段距离,使得横向架1回转到初始角度,料仓3也随之回转到初始角度,此时,浇筑机构4的进料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探到料仓3的底部;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浇筑完成。
在具体实现时,浇筑机构4可以采用混凝土螺旋输送机,具体地,浇筑机构4外部为圆管状外壳,外壳内部为螺旋叶片。浇筑机构4出料端的出料口32设置在侧面,使得浇筑机构4不论是在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还是处于180°回转角,都可以顺畅的浇筑。可以是通过将浇筑机构4的摆动转轴设置的靠近出料端、在进料端上增加配重的方式等方式,使得浇筑机构4的重心靠近进料端,以使在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或者180°回转角时、浇筑机构4的进料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探到料仓3的底部。
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料仓3的端部设有电磁铁34,电磁铁34用于在浇筑机构4的进料端下探到料仓3的底部时、吸附固定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
本实施例中,当浇筑机构4的进料端在重力作用下下探到位后,可以通过电磁铁34吸附固定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使得浇筑机构4的角度固定,保证浇筑机构4浇筑时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现时,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可以设置磁吸板,更好的与电磁铁34贴合,提高吸附的牢固程度。
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磁铁3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磁铁34分别位于浇筑机构4转轴的两侧,以分别在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及180°回转角、吸附固定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
本实施例中,浇筑机构4在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和180°回转角的状态下进行浇筑,两个电磁铁34分别可以在这两种状态下将浇筑机构4吸附固定,从而保证浇筑结构在两种浇筑情况下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现时,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的两侧均可以设置磁吸板,更好的与两个电磁铁34贴合,提高吸附的牢固程度。
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横向架1的端部设有两个开关单元13,两个开关单元13在横向架1周向上间隔180°分布,并分别与两个电磁铁34控制连接;行进机构设有与两个开关单元13对应的触发件211。
当料仓3处于初始角度时,触发件211触发一个开关单元13控制对应的电磁铁34吸附固定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
当料仓3处于180°回转角时,触发件211触发另一个开关单元13控制对应的电磁铁34吸附固定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
本实施例中,当料仓3回转到初始角度、180°回转角时,两个触发件211能够触发对应的开关单元13,从而控制对应的电磁铁34吸附固定浇筑机构4的出料端。
在具体实现时,触发件211可以是设置在行进机构的一个支撑架21上,具体的可以是一块金属板;开关单元13可以是采用接近开关、限位开关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架,具有横向轨道,两端分别设有环轨,两个所述环轨分别沿所述横向架周向设置并同轴;
两组行进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横向架的两端,以带动所述横向架纵向移动;每个所述行进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轮,两个所述移动轮支撑对应的所述环轨以将所述横向架的对应端部托起,从而使所述移动轮转动行进时,通过对应的所述环轨带动所述横向架的对应端部纵向行进并周向回转;
料仓,内部设置螺旋板将内腔分隔成横向的螺旋腔,所述螺旋腔外端设有料口;设于所述横向架上并沿所述横向轨道滑动设置,且能够跟随所述横向架周向回转;以及
浇筑机构,设于所述料仓,通过所述料口将所述料仓内的混凝土向外输送;
浇筑时,两组行进机构通过各自的所述移动轮带动所述横向架纵向行进并正向回转,使得所述料仓正向回转,并通过所述螺旋腔使混凝土向所述料口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口适于填入混凝土,所述行进机构还包括:
两个支撑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架,且转动轴线重合于对应的所述环轨的中心,以使两个所述移动轮能够沿所述环轨周向转动并紧密配合;
两个外支撑,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两个所述外支撑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轮的外侧;
伸缩机构,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伸缩驱动两个所述支撑架张合;
浇筑时,两个所述支撑架张开,以使两个所述移动轮支撑对应的所述环轨;填料时,两个所述支撑架收合,以使两个所述外支撑将两个所述移动轮托起,所述移动轮反向转动带动所述料仓反向回转,以将从所述料口填入的混凝土送入所述螺旋腔深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的支撑端设有滑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内设有两个所述螺旋板,两个所述螺旋板分别位于所述料仓的两端部分且旋向相反,将所述料仓的内腔分隔成旋向相反的两个所述螺旋腔;
两个所述螺旋腔的外端分别设有所述料口,所述浇筑机构具有两个,且分别从两个所述料口伸入所述料仓内,以向外输送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轨的外周设有嵌入槽,所述移动轮部分嵌入所述嵌入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外侧设有多组夹持轮,每组所述夹持轮至少包括夹持在所述横向轨道两侧的两个相对的所述夹持轮;所述夹持轮的外周设有适于与所述横向轨道嵌合的轮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机构摆动设置于所述料仓的端部,且进料端从所述料口伸入所述料仓内,出料端延伸至所述料仓外;
所述浇筑机构的重心靠近进料端,以使在所述料仓处于初始角度或者180°回转角时、所述浇筑机构的进料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探到所述料仓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端部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在所述浇筑机构的进料端下探到所述料仓的底部时、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浇筑机构转轴的两侧,以分别在所述料仓处于初始角度及180°回转角、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架的端部设有两个开关单元,两个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横向架周向上间隔180°分布,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电磁铁控制连接;所述行进机构设有与两个所述开关单元对应的触发件;
当所述料仓处于初始角度时,所述触发件触发一个所述开关单元控制对应的电磁铁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当所述料仓处于180°回转角时,所述触发件触发另一个所述开关单元控制对应的电磁铁吸附固定所述浇筑机构的出料端。
CN202310283084.3A 2023-03-22 2023-03-22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Active CN116065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3084.3A CN116065826B (zh) 2023-03-22 2023-03-22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3084.3A CN116065826B (zh) 2023-03-22 2023-03-22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5826A true CN116065826A (zh) 2023-05-05
CN116065826B CN116065826B (zh) 2023-06-23

Family

ID=8618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3084.3A Active CN116065826B (zh) 2023-03-22 2023-03-22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582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5251A1 (en) * 2010-07-09 2013-05-02 Christoph Bau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during ascent
CN105965042A (zh) * 2016-06-12 2016-09-28 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的入料清理装置
CN114215363A (zh) * 2021-12-20 2022-03-22 浙江银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42670A (zh) * 2022-06-28 2022-10-04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v型沟滑动模板系统及支模浇筑的方法
CN115478694A (zh) * 2022-09-28 2022-12-16 廊坊恒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用振捣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5251A1 (en) * 2010-07-09 2013-05-02 Christoph Bau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during ascent
CN105965042A (zh) * 2016-06-12 2016-09-28 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床的入料清理装置
CN114215363A (zh) * 2021-12-20 2022-03-22 浙江银晨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15142670A (zh) * 2022-06-28 2022-10-04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v型沟滑动模板系统及支模浇筑的方法
CN115478694A (zh) * 2022-09-28 2022-12-16 廊坊恒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用振捣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5826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8468A (zh) 一种不锈钢管一次性抛光工艺
CN116065826B (zh) 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设备
CN211666278U (zh) 一种加工原料提升装置
CN203592029U (zh) 一种柔性全自动卷板生产线
CN112728936A (zh) 一种新材料的自动热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5158953B (zh) 一种硅棒仓储出料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CN107309567A (zh) 一种用于实现电池换向焊接的焊接装置
CN110905210A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07791910U (zh) 一种运料小车
CN214919196U (zh) 一种卷曲机套筒上料机构
CN21202276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运输装置
CN213294124U (zh) 一种用于高分子卷材生产的可纠偏放料装置
CN212831196U (zh) 一种防堆积出料圆盘输送装置
CN210010140U (zh) 钢管涂塑生产线
CN216140750U (zh) 一种防卡顿无轴双螺旋输送机
CN21128113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材料转运小车
CN213009806U (zh)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运输装置
CN210790195U (zh) 一种管材移动单元及具有管材移动单元的管材移动装置
CN112027558A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料搬运的传输运转设备
CN110860906A (zh) 一种新型切清磨多功能机
CN216374563U (zh) 轮式运输装置
CN214929852U (zh) 一种工件搬运用升降回转装置
CN216104574U (zh) 一种气动控制的翻管机构
CN217672771U (zh) 建筑施工用小型物料倒运装置
CN211308642U (zh) 一种抛光砖的上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