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1818A -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1818A
CN116041818A CN202111266927.6A CN202111266927A CN116041818A CN 116041818 A CN116041818 A CN 116041818A CN 202111266927 A CN202111266927 A CN 202111266927A CN 116041818 A CN116041818 A CN 116041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ine
weight
parts
polyethylene
mig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69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41818B (zh
Inventor
胡法
李玉娥
郭若海
杨化浩
孙晋
华晔
孙佳文
张伟
武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21112669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1818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26692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041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1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1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41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1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8Applications used for pi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所述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包含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以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混配料的总用量为100重量份计,其中优选聚乙烯混配料的用量为30~70重量份,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0.2~10重量份,炭黑0.1~6重量份。所述组合物对含氯的自来水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其中抗氧剂等添加剂不易因自来水中的氯离子而发生迁移。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降低抗氧剂迁移的效果,氯水浸泡后拉伸性能优异,可用于苛刻的含氯自来水管道。

Description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材料技术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乙烯材料由于其柔韧性好、耐腐蚀、卫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给水用聚乙烯管材。自来水管网是给水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自来水的良好品质,通常会加入含氯的消毒剂,然而聚乙烯管材与含氯自来水长期接触,水中的高浓度的氯可导致聚乙烯管材中的抗氧剂等添加剂迁移至水中,从而促进聚乙烯管材发生脆性破坏。
中国专利CN111100349A公开了一种耐氯复合物、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耐氯复合物包含炭黑和耐氯添加剂,所述炭黑与耐氯添加剂的重量比为(8-60)︰1,其耐氯聚乙烯组合物不仅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性和耐氯性,有助于提高持续与含氯消毒剂饮用水接触的聚烯烃水管的使用寿命,而且绿色环保。其主要是耐氯添加剂与炭黑混合可以使炭黑均匀分散,从而提升耐氯复合物的抗氧化性及耐氯性。
目前开发新型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对于自来水管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该组合物对含氯的自来水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其中抗氧剂等添加剂不易因自来水中的氯离子而发生迁移。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降低抗氧剂迁移的效果,氯水浸泡后拉伸性能优异,可用于苛刻的含氯自来水管道。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可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乙烯树脂、聚乙烯混配料、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炭黑;具体地,
以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混配料的总用量为100重量份计,其中优选为聚乙烯混配料为30~70重量份(例如可为30、31、32、33、34、35、36、40、45、46、48、50、55、60、65、70重量份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可优选30~60重量份,更优选32~50重量份;
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的用量可为0.2~10重量份(例如可为0.2、0.3、0.4、0.5、0.6、0.7、0.8、0.9、1.0、1.5、2.0、2.5、3.0、3.5、4.0、4.5、5.0、6.0、7.0、8.0、9.0、10重量份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优选0.2~8重量份,更优选为0.3~6重量份;进一步优选1~5重量份;
炭黑的用量可为0.1~6重量份(例如可为0.1、0.2、0.3、0.4、0.5、0.6、0.7、0.8、0.9、1.0、1.5、2.0、2.5、3.0、3.5、4.0、4.5、5.0、6.0重量份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优选为0.5~5重量份,更优选为1~4重量份。
所述聚乙烯树脂为基数树脂,特征如下:
所述聚乙烯树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5Kg)可为0.1~1.0g/10min,优选0.19~0.9g/10min;和/或,
所述聚乙烯树脂的密度可为0.930~0.980g/cm3,优选0.93~0.97g/cm3
所述聚乙烯混配料为基础树脂和抗氧化剂、颜料、抗紫外稳定剂等添加剂经挤出加工而成的颗粒料,可选自本领域通用的聚乙烯管道用混配料,例如上海石化YGH041T、北欧化工ME3440、牌号HE3490LSH、利安德巴塞尔CRP100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乙烯混配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5Kg)可为0.1~1.0g/10min,优选0.19~0.9g/10min;
所述聚乙烯混配料的密度可为0.930~0.980g/cm3,优选0.94~0.97g/cm3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
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可选自五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六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七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例如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的结构式如下式(I)。氨基苯基的存在可以使组合物中的添加剂锚固在组合物中,耐氯迁移能力更强。
Figure BDA0003327086500000031
式(I)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的结构式
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作为一种杂化材料,无机相与有机相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性能介于无机和有机聚合物之间,笼形结构能够抑制高分子链的运动,但同时能维持聚乙烯基体良好的加工性和机械性能,显著增强聚乙烯的力学性能,可在聚乙烯和添加剂之间产生键合从而大幅度降低添加剂迁移现象,具有优异的耐迁移老化性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
所述炭黑的DBP吸收值可为40~400ml/100g(例如可为40、50、60、70、80、90、100、150、200、250、300、350、400ml/100g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优选300~350ml/100g;和/或,
所述炭黑的粒径可为5~100nm(例如可为5、10、15、20、25、3040、50、60、70、80、90、100nm或上述数值之间的任意值或上述任何两个数值之间的数值范围),优选10~80nm,更优选20~60nm。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还可包含其它助剂;
以所述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混配料的总用量为100重量份计,其它助剂的用量可为0.1~5重量份。所述其它助剂可选自抗氧剂(如受阻酚类、亚磷酸酯抗氧剂)、抗静电剂(如季铵盐类、磺酸型、羧酸盐类抗静电剂)、润滑剂(如芥酸酰胺、硬脂酸类、乙撑双硬脂酰胺)、紫外吸收剂(如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紫外吸收剂)等本领域常用加工助剂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助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为行业内技术人员所熟知。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聚乙烯树脂加入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和炭黑的混合物中,得到预混料,再加入聚乙烯混配料混合后熔融共混,即得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其中,
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和炭黑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进行球磨处理,得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预处理物,再将预处理物与炭黑进行球磨,得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和炭黑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预处理物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用球磨机研磨搅拌(具体搅拌的时间可为0.1~1h)后,加入分散剂(所述分散剂可选自四氢呋喃或十八冠醚-6中的至少一种),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具体分散的时间可为0.5~2h)后,加入烷烃试剂(所述烷烃试剂可为C3~C15烷烃,优选C4~C12烷烃,例如具体可选自正己烷、正辛烷、正庚烷中的至少一种),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具体分散的时间可为0.5~2h),静置(具体静置的时间可为0.5~1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干燥(具体干燥的温度可为30~45℃),获得烘干的APS粉末,即得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预处理物;再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其中,以所述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混配料的总用量为100重量份计,
所述分散剂的用量可为2~20重量份,优选5~15重量份,更优选5~10重量份;和/或,
所述烷烃试剂的用量可为1~20重量份,优选1~10重量份。
进一步地,
将所述聚乙烯树脂加入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和炭黑的混合物中,混合,得到预混料;混合时间可为0.1~0.5h。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熔融共混挤出,得到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优选地,
所述熔融共混的螺杆转速可为100~250转/分;
所述挤出的温度可为130~220℃之间。
具体地,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用球磨机研磨搅拌0.1~1h后,加入分散剂,可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2h后,加入烷烃试剂,可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2h,静置(具体静置的时间可为0.5~1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30~45℃干燥,获得烘干的APS粉末,即得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APS)预处理物;再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1~3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1~0.5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100~250转/分,挤出温度在130~220℃之间,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之三是提供本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或者根据本发明目的之二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应用,优选在管道中,优选在水管中,更优选在给水用聚乙烯管道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由包含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或者包含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制备而成。
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挤出制成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可适用于制备各种规格的管材。
优选地,
螺杆转速可为100~250转/分;和/或,
挤出温度可在130~220℃之间;和/或,
进行挤出的装置可为管材挤出机。
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100~250转/分,挤出温度在13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本发明目的之五是提供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的应用,具体可在管道中,优选在水管中,更优选在给水用聚乙烯管道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原料来源
实施例与对比例中采用的原料,如果没有特别限定,那么均是现有技术公开的,例如可直接购买获得或者根据现有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1
使用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54重量份,牌号PN049,中沙石化;
聚乙烯混配料:46重量份,牌号YGH041T,上海石化;
APS:六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2重量份、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3重量份,市售;
炭黑:2重量份,管材级炭黑,卡博特,粒径12nm。
制备方法: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APS用球磨机研磨搅拌0.3h后,加入1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后,加入10重量份的正己烷,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静置1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40℃干燥,获得烘干的APS粉末,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2.5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2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200转/分,挤出温度在170~220℃之间,得到本发明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200转/分,挤出温度在17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实施例2
使用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65重量份,牌号7600M,燕山石化
聚乙烯混配料:35重量份,牌号HE3490LSH,北欧化工
APS:五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1重量份、七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1重量份,市售
炭黑:4重量份,管材级炭黑,北化高科,粒径20nm
制备方法: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APS用球磨机研磨搅拌0.5h后,加入6重量份的四氢呋喃,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8h后,加入6重量份的正己烷,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静置0.5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35℃干燥,获得烘干的APS粉末,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2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1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本发明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实施例3
使用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65重量份,牌号7600M,燕山石化
聚乙烯混配料:35重量份,牌号HE3490LSH,北欧化工
APS:六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2重量份,市售
炭黑:4重量份,管材级炭黑,北化高科,粒径20nm
制备方法: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APS用球磨机研磨搅拌0.5h后,加入6重量份的四氢呋喃,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8h后,加入6重量份的正己烷,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静置0.5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35℃干燥,获得烘干的APS粉末,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2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1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本发明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对比例1
使用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54重量份,牌号PN049,中沙石化
聚乙烯混配料:46重量份,牌号YGH041T,上海石化
APS:六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0.05重量份、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0.05重量份,市售
炭黑:2重量份,管材级炭黑,卡博特,粒径12nm
制备方法: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APS用球磨机研磨搅拌0.3h后,加入1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后,加入10重量份的正己烷,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静置1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40℃干燥,获得烘干的APS粉末,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2.5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2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200转/分,挤出温度在17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200转/分,挤出温度在17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对比例2
使用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65重量份,牌号7600M,燕山石化
聚乙烯混配料:35重量份,牌号HE3490LSH,北欧化工
APS:五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1重量份、七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1重量份,市售
炭黑:4重量份,管材级炭黑,北化高科,粒径20nm
制备方法: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APS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2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1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对比例3
使用的原料:
聚乙烯树脂:65重量份,牌号7600M,燕山石化
聚乙烯混配料:35重量份,牌号HE3490LSH,北欧化工
APS:八异丁基倍半硅氧烷,2重量份,市售
炭黑:4重量份,管材级炭黑,北化高科,粒径20nm
制备方法:
(1)制备APS和炭黑混合物:将APS用球磨机研磨搅拌0.5h后,加入6重量份的四氢呋喃,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8h后,加入6重量份的正己烷,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0.5h,静置0.5h后将沉淀物过滤并35℃干燥,获得烘干的混合粉末,与炭黑放置于球磨机中研磨搅拌2h,获得分散均匀的APS和炭黑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聚乙烯树脂加入高混机中混合0.1h,得到混合均匀的预混料。
(3)将步骤(2)得到的预混料与聚乙烯混配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4)将步骤(3)得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经过干燥后,投入管材挤出机后制备聚乙烯管材,螺杆转速为130转/分,挤出温度在140-220℃之间,得到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试样进行氯水浸泡后,分别进行氧化诱导时间和断裂伸长率性能测试,具体结果如表1~表2所示。
浸泡试验条件为:将10cm管材浸泡在氯含量10ppm的水溶液,溶液pH值6.6±0.2,温度80℃。
依据GB/T19466.6-2009标准进行200摄氏度下氧化诱导时间试验。
依据GB/T8804.3-2003标准进行断裂伸长率试验。
表1氯水浸泡后氧化诱导时间
Figure BDA0003327086500000121
表2氯水浸泡后断裂伸长率
Figure BDA000332708650000012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经过该发明所生产的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降低抗氧剂迁移的效果,氯水浸泡后拉伸性能优异,适宜用于苛刻的含氯自来水管道。
实施例氯水浸泡后氧化诱导时间更长,说明抗氧剂从实施例中迁移较少,耐氯迁移效果更好,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对比例,说明老化程度显著低于对比例,可见本申请所述方法制备的聚乙烯管材具有优异的耐氯迁移老化性能。

Claims (12)

1.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包含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以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混配料的总用量为100重量份计,其中优选聚乙烯混配料的用量为30~70重量份;
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0.2~10重量份,优选0.2~8重量份;
炭黑0.1~6重量份,优选为0.5~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树脂,在190℃,5Kg的测试条件下,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0.1~1.0g/10min,优选0.19~0.9g/10min;和/或,
所述聚乙烯树脂的密度为0.930~0.980g/cm3,优选0.93~0.97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混配料为聚乙烯管道用混配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选自五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六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七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炭黑的DBP吸收值为40~400ml/100g,优选300~350ml/100g;和/或,所述炭黑的粒径为5~100nm,优选10~80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聚乙烯树脂加入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和炭黑的混合物中,得到预混料,再加入聚乙烯混配料混合后熔融共混,即得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和炭黑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进行球磨处理,得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预处理物,再将预处理物与炭黑进行球磨,得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和炭黑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预处理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用球磨机研磨搅拌后,加入分散剂,在超声波作用下分散后,加入烷烃试剂,继续超声波作用下分散,静置后将沉淀物过滤并干燥,得到所述多官能度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预处理物;
所述分散剂优选自四氢呋喃或十八冠醚-6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烷烃试剂优选自正己烷、正辛烷、正庚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0~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混配料的总用量为100重量份计,
所述分散剂的用量为2~20重量份,优选5~15重量份;和/或,
所述烷烃试剂的用量为1~20重量份,优选1~10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或者根据权利要求6~9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的应用,优选在制备管道中,更优选在制备水管中,进一步优选在制备给水用聚乙烯管道中的应用。
11.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由包含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或者包含权利要求6~9之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耐氯迁移老化的聚乙烯管材的应用,优选在制备水管中,更优选在制备给水用聚乙烯管道中的应用。
CN202111266927.6A 2021-10-28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Active CN116041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927.6A CN116041818B (zh) 2021-10-28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927.6A CN116041818B (zh) 2021-10-28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1818A true CN116041818A (zh) 2023-05-02
CN116041818B CN116041818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8783A (ja) * 2013-03-29 2014-10-23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配水管用着色樹脂組成物及び配水管
CN104387612A (zh) * 2014-11-19 2015-03-04 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 一种耐氯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52778A (zh) * 2018-04-25 2018-11-06 曾冬梅 一种pvc塑料管材及制备方法
CN111100349A (zh) * 2018-10-25 2020-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氯复合物、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07145A (zh) * 2020-05-20 2020-09-01 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聚乙烯材料及聚乙烯管材
CN112708205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抗冲耐划伤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8783A (ja) * 2013-03-29 2014-10-23 大日精化工業株式会社 配水管用着色樹脂組成物及び配水管
CN104387612A (zh) * 2014-11-19 2015-03-04 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 一种耐氯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52778A (zh) * 2018-04-25 2018-11-06 曾冬梅 一种pvc塑料管材及制备方法
CN111100349A (zh) * 2018-10-25 2020-05-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氯复合物、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08205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气味抗冲耐划伤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7145A (zh) * 2020-05-20 2020-09-01 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 聚乙烯材料及聚乙烯管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4248B (zh) 一种具有可发性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339A (zh) 一种增强增韧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12409A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母粒以及抗菌抗病毒防霉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9325A (zh) 一种防水环保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579A (zh) 一种抗菌低气味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181046B (zh) 一种pe波纹管专用的填充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74371B (zh) 聚烯烃抗静电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9465A (zh) 一种高流动增韧型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及其制法
CN108485092A (zh) 应用于瓦斯抽放管道的阻燃抗静电氯化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1818B (zh)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CN116041818A (zh) 一种耐氯迁移老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管材和应用
CN108384117B (zh) 一种抗静电聚丙烯组合物
CN105623106A (zh) 耐摩擦、耐刮痕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0909A (zh) 用于提高pvc透明度及强度的钙锌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495A (zh) 耐刮擦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CN111100349B (zh) 一种耐氯复合物、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51354A (zh) 一种芯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869A (zh) 一种偶联剂表面处理碳酸钙填充聚丁烯-1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00348B (zh)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75312B (zh) 一种应用于透明pvc硬制品的环保稳定剂
CN115490954A (zh)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49046A (zh) 一种聚乙烯/弹性体/无机纳米粒子共混复合材料
CN111909669A (zh) 一种用于海水钻井液的复配膨润土原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87612A (zh) 一种耐氯pe给水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22664A (zh) 一种抗静电型pe管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