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6524A -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6524A
CN116016524A CN202310293860.8A CN202310293860A CN116016524A CN 116016524 A CN116016524 A CN 116016524A CN 202310293860 A CN202310293860 A CN 202310293860A CN 116016524 A CN116016524 A CN 11601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target
data
data processing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38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6524B (zh
Inventor
肖大军
陈浩
张超
朱雅宁
郭冀平
张晶晶
樊东海
李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i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i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i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938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6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6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6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6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获取第三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四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并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其能够灵活支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资源,进而提高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等控制技术也随之发展。对于机动式的指挥平台来说,要么指挥对象具有机动性,要么指挥端具有机动性,从而使得整个指挥平台的指挥是灵活的,具有机动性。
但是,机动式的指挥平台,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也会存在着相关的问题,例如:控制端和控制对象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如果一直按照最初的分配方式,实现机动式指挥,可能会影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其能够灵活支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资源,进而提高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机动式指挥平台包括:多个指挥端,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指挥对象;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获取第三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四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并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指挥端的预估总数据处理量确定第一分配值;根据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端差异值确定第二分配值;其中,所述指挥端差异值基于指挥端与其他指挥端之间的多个差异值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分配值确定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分配值对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调整;其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数量条件包括: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大小顺序,按照所述第二分配值的大小顺序排列;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总和,大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大值,与所述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小值,与所述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预设数据处理量;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处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指挥对象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中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所述第一指挥对象为对应一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判断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是否包括已处理的数据;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待转移数据;所述第二指挥对象为对应至少两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不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该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和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待转移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包括:若所述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转移指挥端,所述第一转移指挥端的指挥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信息关联,将所述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所述第一转移指挥端;若所述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转移指挥端,所述第二转移指挥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之间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端,将所述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该指挥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包括:统计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以及统计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在指挥平台中的指挥权重值;从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三指挥对象;所述第三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长;从所述第三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四指挥对象;所述第四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值;基于所述第四指挥对象确定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包括: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调整指挥端;所述第一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均早于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从所述第一调整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调整指挥端;所述第二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均小于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将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调整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和当前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对相应的指挥端和指挥对象进行调整。一方面,利用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对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进行数据转移,使得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较为平衡,保证各个指挥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对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进行指挥对象调整,使得指挥端能够尽快地处理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而提高各个指挥端的数据处理效率。因此,该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灵活支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资源,进而提高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个使用机动式指挥平台的应用场景,例如:军事领域中,军事设备的机动式指挥平台;再例如:自动化领域中,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机动式指挥平台等。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都使用机动式指挥平台,这些机动式指挥平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不同的控制或者指挥功能。以及,对应的指挥对象,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也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动式指挥平台中包括多个指挥端,这多个指挥端共同实现机动式指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动式指挥平台中的多个指挥端的指挥方式,可以以相应的指挥对象的数据处理、调度命令等形式实现。
相关技术中,机动式的指挥平台,由于其机动性和灵活性,也会存在着相关的问题,例如:控制端和控制对象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如果一直按照最初的分配方式,实现机动式指挥,可能会影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案,基于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和当前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对相应的指挥端和指挥对象进行调整;能够灵活支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资源,进而提高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稳定性。
作为举例,请参照图1,为一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示例图,该机动式指挥平台10包括多个指挥端,在图1中分别为第一指挥端101、第二指挥端102和第三指挥端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挥端的数量还可以更多,此处仅作一个举例。
其中,第一指挥端101对应一个指挥对象;第二指挥端102对应两个指挥对象;第三指挥端103也对应两个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三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中,可以有相同的指挥对象,也可以互相都是不同的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挥端的形式可以是控制设备,例如:服务器等。
接下来请参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机动式指挥平台包括多个指挥端,且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指挥对象;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
其中,第一目标指挥端为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第二目标指挥端为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
步骤202,获取第三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四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
其中,第三目标指挥端为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第四目标指挥端为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预设数据处理量;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预设数据处理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可被监测,从而,可先确定各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然后确定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为算术平均值或者加权平均值,在此不作限定。
进而,将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该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大于预设数据处理量的指挥端,确定为第一目标指挥端,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数据处理量,可以是预估的一个指挥端所能处理的较大数据处理量,具体是多少,可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
以及,将各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与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进行比较,确定小于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的指挥端;然后判断这些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是否小于预设数据处理量,若小于,则将其确定为第三目指挥端。
从而,利用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三预设条件,可确定出第一目标指挥端和第三目标指挥端;然后再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和第三目标指挥端分别的指挥数据即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第一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第四预设条件包括: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是已知的,从而,各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也是已知的。
则,将各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与第一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比较,确定指挥对象数量大于第一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指挥端;然后,再将这些指挥端的指挥对象数据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进行比较,若大于,则将其确定为第二目标指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指挥对象数量,可以理解为能够影响指挥端的指挥效率的数量;具体的数量值,可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以及,将各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与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比较,确定指挥对象数量小于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指挥端;然后,再将这些指挥端的指挥对象数据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进行比较,若小于,则将其确定为第二目标指挥端。
进而,基于第二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可确定第二目标指挥端和第四目标指挥端,然后再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和第四目标指挥端分别的指挥数据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可通过相应的分配方式确定。
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指挥端的预估总数据处理量确定第一分配值;根据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端差异值确定第二分配值;其中,指挥端差异值基于指挥端与指挥端之间的多个差异值确定;根据第一分配值确定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根据第二分配值对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调整;其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的预估总数据处理量,可结合多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确定。例如:统计该平台对应的指挥对象历次指挥时,所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量总量,然后利用该统计值确定预估总数据处理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之间的差异值,可以是指挥端的参数差异、数据处理能力差异;或者这些差异的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指挥端对应的第一分配值可以相同,该第一分配值可根据预估总数据处理量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不同的预估总数量处理量对应的第一分配值,在确定当前的预估总数据处理量之后,基于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分配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之间的差异值,可预先由人工进行标定,在需要时,直接获取该差异值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指挥端之间均对应一个差异值,一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端差异值,可以是该一个指挥端与其他的指挥端之间的多个差异值的和,或者平均值,或者最大值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不同的差异值对应的第二分配值,在确定当前的差异值之后,基于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分配值。
进一步地,在确定第一分配值和第二分配值之后,可先根据第一分配值确定一个基础的指挥对象数量,即此时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暂时相同。
然后,再利用第二分配值对该基础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不同的第二分配值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调整值,在确定第二分配值之后,利用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指挥对象数量调整量,以确定调整的指挥对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的调整方式,还需结合预设数量条件进行调整,即在上述的调整前提下,还需使得各个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预设数量条件包括: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大小顺序,按照第二分配值的大小顺序排列;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总和,大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大值,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小值,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大小顺序,按照所述第二分配值的大小顺序排列。例如:针对指挥端A和指挥端B,如果指挥端A对应的第二分配值大于指挥端B对应的第二分配值,则指挥端A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应当大于指挥端B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总和,大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其中,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为人工设定的预估值,在此不对值作限定。
以及,将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求和,所得到的值,应当大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大值,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
因此,需要确定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大值,然后将其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作差,所确定的差值应小于第一预设差值。其中,第一预设差值,可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在此不对值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小值,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因此,需要确定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小值,然后将其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作差,所确定的差值应大于第二预设差值。其中,第二预设差值,可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在此不对值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差值与第二预设差值不相同。
步骤203,确定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并基于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包括:确定第一目标指挥端中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第一指挥对象为对应一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判断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是否包括已处理的数据;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待转移数据;第二指挥对象为对应至少两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不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该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和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待转移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挥对象可以理解为专属于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不存在该第一指挥对象,则可直接确定第二指挥对象,然后利用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待转移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确定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是否包括已处理的数据,若包括,则说明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不能被转移,此时,需要基于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待转移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不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则可以将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进行转移。从而,可以基于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和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待转移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相应的指挥对象确定待转移数据时,若指挥对象包括第一指挥对象和第二指挥对象,则将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和第二指挥对象的未处理指挥数据,均确定为待转移数据。若指挥对象包括第二指挥对象,则将第二指挥对象的未处理指挥数据,确定为待转移数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包括:若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转移指挥端,第一转移指挥端的指挥信息与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信息关联,将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第一转移指挥端;若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转移指挥端,第二转移指挥端与第一目标指挥端之间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端,将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该指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挥端的指挥信息关联,可以理解为:指挥端所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相同;指挥端所对应的指挥方式相同或者相似等。例如:都是同步指挥方式,可为关联;都是周期式指挥方式,可为关联;或者其他情况。
进而,利用指挥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从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转移指挥端,将待转移数据转移给第一转移指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可对应确定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转移指挥端。所以,第一转换指挥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与第一目标指挥端之间的实时数据处理量之间的差值,将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端,确定为第二转移指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差值可以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在此不对值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可对应确定一个或者多个第二转移指挥端。所以,第二转换指挥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步骤204,确定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并基于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包括:统计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以及统计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在指挥平台中的指挥权重值;从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三指挥对象;第三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长;从第三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四指挥对象;第四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值;基于第四指挥对象确定待调整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均会被记录,所以可以获取到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指挥对象在指挥平台中,还预设有指挥权重值,该指挥权重值用于表征指挥对象在指挥平台中的重要性,指挥权重值越大,重要性越高。
因此,可以获取到相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和指挥权重,利用这两项信息确定出指定的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最近指挥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长的指挥对象,确定为第三指挥对象。其中,预设时长,例如:5分钟、10分钟等,可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指挥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值的第三指挥对象,确定为第四指挥对象。其中,预设权重值,可以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是代表中等重要性的权重值。
进而,在确定第四指挥对象之后,可将第四指挥对象确定为待调整指挥对象。
进一步地,基于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包括:从第四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调整指挥端;第一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均早于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从第一调整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调整指挥端;第二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均小于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将待调整指挥对象调整为第二调整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将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与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进行比较,若这些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均早于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则将对应的指挥端确定为第一调整指挥端。
然后,将第一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与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进行比较,若这些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均小于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则将对应的指挥端确定第二调整指挥端。
最后,再将待调整指挥对象调整为第二调整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1-步骤204的数据处理过程需要反复执行,并不是单次。
结合前述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和当前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对相应的指挥端和指挥对象进行调整。一方面,利用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对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进行数据转移,使得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较为平衡,保证各个指挥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对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进行指挥对象调整,使得指挥端能够尽快地处理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而提高各个指挥端的数据处理效率。因此,该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灵活支配机动式指挥平台的资源,进而提高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稳定性。
请参照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获取第三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四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
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并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指挥端的预估总数据处理量确定第一分配值;根据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端差异值确定第二分配值;其中,所述指挥端差异值基于指挥端与其他指挥端之间的多个差异值确定;根据所述第一分配值确定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分配值对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调整;其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数量条件包括: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大小顺序,按照所述第二分配值的大小顺序排列;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总和,大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大值,与所述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小值,与所述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预设数据处理量;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处理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指挥对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2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中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所述第一指挥对象为对应一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判断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是否包括已处理的数据;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待转移数据;所述第二指挥对象为对应至少两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不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该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和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待转移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2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转移指挥端,所述第一转移指挥端的指挥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信息关联,将所述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所述第一转移指挥端;若所述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转移指挥端,所述第二转移指挥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之间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端,将所述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该指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2进一步用于:统计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以及统计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在指挥平台中的指挥权重值;从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三指挥对象;所述第三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长;从所述第三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四指挥对象;所述第四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值;基于所述第四指挥对象确定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2进一步用于: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调整指挥端;所述第一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均早于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从所述第一调整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调整指挥端;所述第二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均小于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将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调整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信连接,该电子设备可作为前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
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总线实现电连接。前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可以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402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 (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402可以存储各种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等。
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申请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申请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申请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式指挥平台包括:多个指挥端,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指挥对象;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
获取第三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四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
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
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并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指挥端的预估总数据处理量确定第一分配值;
根据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端差异值确定第二分配值;其中,所述指挥端差异值基于指挥端与其他指挥端之间的多个差异值确定;
根据所述第一分配值确定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分配值对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进行调整;其中,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预设数量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条件包括:
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大小顺序,按照所述第二分配值的大小顺序排列;
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总和,大于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
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大值,与所述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差值;
所述多个指挥端分别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的最小值,与所述预估的指挥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大于预设数据处理量;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多个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均值,且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预设数据处理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大于预设指挥对象数量;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且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指挥对象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中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所述第一指挥对象为对应一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判断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是否包括已处理的数据;
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待转移数据;所述第二指挥对象为对应至少两个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若该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中不包括已处理的数据,基于该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和针对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确定所述待转移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包括:
若所述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转移指挥端,所述第一转移指挥端的指挥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信息关联,将所述针对第一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所述第一转移指挥端;
若所述待转移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转移指挥端,所述第二转移指挥端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之间的实时数据处理量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且实时数据处理量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端,将所述第二指挥对象的指挥数据转移给该指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包括:
统计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以及统计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在指挥平台中的指挥权重值;
从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三指挥对象;所述第三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时长;
从所述第三指挥对象中确定出第四指挥对象;所述第四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大于预设权重值;
基于所述第四指挥对象确定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包括:
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一调整指挥端;所述第一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均早于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最近指挥时间;
从所述第一调整指挥端中确定出第二调整指挥端;所述第二调整指挥端对应的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均小于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的指挥权重值;
将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调整指挥端的指挥对象。
10.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式指挥平台包括:多个指挥端,各个指挥端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指挥对象;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二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指挥端;获取第三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以及获取第四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实时数据处理量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指挥端,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为所述多个指挥端中对应的指挥对象数量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指挥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指挥端的指挥数据中的待转移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三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转移数据进行转移;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指挥端对应的待调整指挥对象,并基于所述第四目标指挥端对所述待调整指挥对象对应的指挥端进行调整。
CN202310293860.8A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6016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860.8A CN116016524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860.8A CN116016524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6524A true CN116016524A (zh) 2023-04-25
CN116016524B CN116016524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03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860.8A Active CN116016524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6524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2525A1 (en) * 2004-08-27 2006-03-02 Neuc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R Optimization
JP2011008437A (ja) * 2009-06-24 2011-01-13 Hitachi Ltd 制御装置、制御モデル調整装置及び制御モデル調整方法
US8090856B1 (en) * 2000-01-31 2012-01-03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ntelligent messaging network server interconnection
US20120259868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ssible commanding interface
US20150146230A1 (en) * 2013-11-28 2015-05-28 Fuji Xerox Co., Ltd. Management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tribution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4811363A (zh) * 2014-01-23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物联网微博平台及推送方法
CN107222712A (zh) * 2017-01-01 2017-09-29 何顺兰 警用指挥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07291096A (zh) * 2017-06-22 2017-10-24 浙江大学 一种无人机多机混合任务集群系统
CN110213084A (zh) * 2019-05-09 2019-09-06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式指挥调度方法、装置、调度台及系统
WO2019183957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49423A1 (en) * 2017-01-26 2019-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l Chain-Based Concurrenc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trol Node
WO2020119167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2907084A (zh) * 2021-02-25 2021-06-04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掌上指挥设备的高速公路指挥调度方法及系统
WO2021112090A1 (ja) * 2019-12-06 2021-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品質報告データの作成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12954050A (zh) * 2021-02-07 2021-06-11 深圳市大梦龙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分布式管理方法及装置、管理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318621B1 (ko) * 2020-06-26 2021-10-29 현대위아 주식회사 차량 탑재형 원격무장시스템에 대한 자세 제어방법 및 자세 제어시스템
CN113709243A (zh) * 2021-08-27 2021-11-26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03953A (zh) * 2021-10-29 2022-02-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66303A (zh) * 2021-12-17 2022-04-01 北京数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融合指挥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68250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63152A (zh) * 2022-03-16 2022-07-19 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信息处理方法、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614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47790A (zh) * 2021-03-08 2022-09-13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机器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0856B1 (en) * 2000-01-31 2012-01-03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ntelligent messaging network server interconnection
US20060042525A1 (en) * 2004-08-27 2006-03-02 Neuc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R Optimization
JP2011008437A (ja) * 2009-06-24 2011-01-13 Hitachi Ltd 制御装置、制御モデル調整装置及び制御モデル調整方法
US20120259868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ssible commanding interface
US20150146230A1 (en) * 2013-11-28 2015-05-28 Fuji Xerox Co., Ltd. Management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distribution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4811363A (zh) * 2014-01-23 2015-07-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物联网微博平台及推送方法
CN107222712A (zh) * 2017-01-01 2017-09-29 何顺兰 警用指挥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US20190349423A1 (en) * 2017-01-26 2019-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l Chain-Based Concurrenc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trol Node
CN107291096A (zh) * 2017-06-22 2017-10-24 浙江大学 一种无人机多机混合任务集群系统
WO2019183957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效果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19167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0213084A (zh) * 2019-05-09 2019-09-06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式指挥调度方法、装置、调度台及系统
WO2021112090A1 (ja) * 2019-12-06 2021-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品質報告データの作成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KR102318621B1 (ko) * 2020-06-26 2021-10-29 현대위아 주식회사 차량 탑재형 원격무장시스템에 대한 자세 제어방법 및 자세 제어시스템
WO2022068250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51614A1 (zh) * 2021-01-12 2022-07-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4050A (zh) * 2021-02-07 2021-06-11 深圳市大梦龙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分布式管理方法及装置、管理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07084A (zh) * 2021-02-25 2021-06-04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掌上指挥设备的高速公路指挥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5047790A (zh) * 2021-03-08 2022-09-13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机器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09243A (zh) * 2021-08-27 2021-11-26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03953A (zh) * 2021-10-29 2022-02-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66303A (zh) * 2021-12-17 2022-04-01 北京数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融合指挥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763152A (zh) * 2022-03-16 2022-07-19 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信息处理方法、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军: "高机动平台下雷达数据处理", 电讯技术, no. 04 *
王晨;马彩文;梁雁冰;陈二瑞;: "基于机动平台的光电经纬仪自稳定跟踪技术", 红外与激光工程, no. 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6524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839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091106B (zh) 图像聚类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978292B (zh) 一种卫星网络的连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7485B (zh) 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9325603B (zh) 故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932179A (zh) 电池模组仓储管理方法、上位机及系统
CN116016524B (zh) 一种应用于机动式指挥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55269B (zh) 电网备用容量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687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818089B (zh) 一种电池限流方法及装置
CN112039064A (zh) 一种基于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040686B (zh) 一种物联网摄像系统中的软件部署方法及物联网摄像系统
CN114143836B (zh) 基于边缘计算网关的负荷均衡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238911B (zh) 告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550178A (zh) 一种智慧网关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4422438A (zh) 电力通信网络的链路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415960A (zh) 盘组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132338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186333A (zh) 电动车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6297A (zh) 通信链路参数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8137496B (zh) 一种配电网络负荷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826539B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124856B (zh) 一种环流过压识别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动汽车
CN108810078B (zh) 节点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56524A (zh) 下发任务的数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