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4489A -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4489A
CN116004489A CN202210781815.2A CN202210781815A CN116004489A CN 116004489 A CN116004489 A CN 116004489A CN 202210781815 A CN202210781815 A CN 202210781815A CN 116004489 A CN116004489 A CN 116004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mn
nicotinamide
seq
gene
escherichia co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18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景文
黄忠实
张天萌
张伟平
徐沙
曾伟主
高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18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4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4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如SEQ ID NO.1所示的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表达如SEQ ID NO.2所示的PRPP合酶BaPRS,表达如SEQ ID NO.3所示的转运蛋白BMpnuC,并敲除pncC基因、ushA基因、nadR基因和purR基因,提高了大肠杆菌细胞中的NMN的积累量。本发明还通过优化发酵条件,使NMN可以在胞外高效积累,在5L发酵体系下可获得20g/L以上的NMN,在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NAD+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衰老药物的潜力而备受关注,并为其有效生产做出了巨大努力。由于,β-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简写为NMN)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同分异构体,其化学合成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主要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进行NMN的生产。在不同生物中,NAD+的生物合成过程略有不同,但都主要包含两条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补救合成途径,也是NMN的合成主要路径。
NMN的合成方式主要是以化学合成和酶法合成为主。化学法主要以烟酰胺与四乙酰核糖为起始原料,经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TMSOTf)缩合、脱乙酰基,再经三氯氧磷/磷酸三甲酯磷酸化制得β-NMN;或通过将缩酮化保护的烟酰胺核糖磷酸化、脱保护制备β-NMN。化学合成方法NMN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一方面部分化学原料毒性较大,对环境的污染严;另一方面部分原料价格昂贵是的NMN的合成成本高。
酶法合成主要是采用纯酶反应和全细胞催化的方式,以D-5-磷酸核糖和烟酰胺为原料,利用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合成β-NMN;或以烟酰胺和磷酸核糖焦磷酸为底物催化合成β-NMN。酶法合成转化率较高,但是底物成本较高,不利于放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构建更利于NMN积累的重组菌株,在已构建的底盘菌株的基础上,表达合成NMN的酶基因,调整基因表达强度,并优化发酵过程,提高NMN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有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能力的基因工程菌株,表达了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酶)、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PRPP合酶)和转运蛋白BMpnuC。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AMPT酶)的氨基酸序列与序列SEQ ID NO.1具有至少95%的一致性;所述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PRPP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与序列SEQ ID NO.2具有至少95%的一致性;所述转运蛋白BMpnuC的氨基酸序列与序列SEQ ID NO.3具有至少95%的一致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来源于溶藻弧菌噬菌体(Vibrio Phage KVP40)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PRPP合酶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含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转运蛋白BMpnuC来源于类霉菌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含有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的基因NAMPT具有SEQ ID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PRPP合酶的基因BaPRS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所述转运蛋白的基因BMpnuC具有如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使用的底盘菌株包括但不限于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毕赤酵母菌等适合构建表达系统的微生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包括但不限于B.subtilis 168、B.subtilis WB600、B.subtilis WB8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肠杆菌包括但不限于E.coli BL21(DE3)、E.coli BL21(DE3)pLysS、E.coli Rosetta(DE3)或E.coli JM109(DE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构建基因工程菌株时使用的过表达载体质粒包括但不限于pMA5、pWB980、pHT43、pHT01和pET-22b(+)、pET-28a(+)、pET-30a(+)、pUC57等适用于构建过表达基因工程菌株的其他载体质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运蛋白BMpnuC以质粒pACYCDuet-1或pCDFDuet-1为表达载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和PRPP合酶以pET-28a(+)或pRSFDuet-1为表达载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以敲除了pncC、ushA、nadR、purR的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发菌株为大肠杆菌F004(E.coli BL21(DE3),ΔpncC、ΔushA、ΔnadR、ΔpurR),已公开于公开号为CN112795582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携带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基因和/或转运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携带所述转运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的骨架为pACYCDuet-1或pCDFDuet-1系列载体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携带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和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基因的重组载体骨架为pET-28a(+)或pRSFDuet-1系列载体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所述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促进重组大肠杆菌合成NMN的方法,是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如SEQ ID NO.4所示的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NAMPT,SEQ ID NO.5所示的PRPP合酶基因BaPRS,并过表达如SEQ ID NO.6所示的NMN转运蛋白BMpnuC。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还敲除了pncC、ushA、nadR和purR基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培养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时,采用IPTG诱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酵生产NMN的方法,以所述重组大肠杆菌为发酵微生物,在35~40℃,培养至OD600=0.6-1.0,再于25~37℃,用终浓度≥0.2mM的IPTG诱导NMN的合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诱导时间为24~36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诱导采用终浓度0.5mM-1mM的IPTG诱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以500mg-2000mg/L的烟酰胺为底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将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培养获得种子液,再按照1%-5%转接量将种子液转接至发酵培养基中,35~37℃,培养1.5-2h至OD600=0.6-1.0,再加入终浓度0.5mM-1mM IPTG,并添加500mg-2000mg/L的烟酰胺,于30~37℃诱导NMN合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培养基含有:酵母粉、柠檬酸、硫酸铵、磷酸盐(K2HPO4、KH2PO4)、葡萄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酵过程还分批次补加或连续流加烟酰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批次补加是自添加诱导剂后每2~3h补加一次烟酰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流加是自添加诱导剂后连续流加烟酰胺溶液,并控制烟酰胺在发酵体系中的浓度小于3g/L。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或所述发酵剂,或所述方法在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纺织品领域制备含NMN的产品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过表达NMN转运蛋白BMpnuC,强化NMN向细胞外的扩散,促进反应向NMN合成方向进行。
(2)本发明优化了基因表达强度,通过在不同拷贝数的质粒上表达NMN合成相关的基因,进一步提高NMN的生物合成量,可利用1g/L烟酰胺合成2.6g/L NMN。
(3)本发明还优化了发酵条件,通过扩大培养,控制发酵过程,在含底物浓度10g/L烟酰胺的发酵体系中发酵25h可获得20g/L以上NMN,转化率在90%以上,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重组载体pET28a+BaPRS+NAMPT质粒图。
图2为重组大肠杆菌、对照以及标品的LC-MS图。
图3为不同诱导温度对NMN合成量的影响。
图4为不同IPTG浓度对NMN合成量的影响。
图5为不同底物烟酰胺浓度对NMN合成量的影响。
图6为不同重组菌株对NMN合成量的影响。
图7为5L发酵罐水平分批补料NMN的合成量。
图8为5L发酵罐水平恒速流加补料NMN的合成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培养基
LB培养基:酵母浸粉5g/L,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加入15g/L琼脂条,以配制LB固体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KH2PO4 6g-12g/L、K2HPO4 16g-30g/L、硫酸铵5g-10g/L、一水柠檬酸1g-5g/L、MgSO4·7H2O 1g-5g/L、酵母粉10g-30g/L、葡萄糖15g-50g/L。
补料培养基:葡萄糖700g/L、硫酸铵73g/L、MgSO4·7H2O 9g/L、酵母粉5g/L、金属离子溶液15mL、浓盐酸1mL。
(二)溶液
100g/L的烟酰胺溶液:5g烟酰胺溶于50mL的超纯水,并且过滤除菌。
金属离子溶液:10g/L FeSO4·7H2O,1.53g/L CaCl2,2.2g/L ZnSO4·7H2O,MnSO4·4H2O,1g/L CuSO4·5H2O,0.1g/L(NH4)6Mo7O24·4H2O,0.2g/L Na2B4O7·10H2O,1g/L NiCl2,1g/L H3BO3,10mL/L HCl用于配制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
(三)NMN的HPLC检测:利用色谱柱(250×4.6mm,5μm,Thermo-Fisher,MA,USA),在30℃检测条件用日本岛津的SPD-20A检测器,流动相为20mM乙酸铵,含有5%的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9nm;柱温箱温度:30℃。
(四)NMN转化率计算方法:摩尔转化率=(NMN浓度/(补加烟酰胺浓度-剩余烟酰胺浓度)×(NMN相对分子量/烟酰胺相对分子质量))×100%。
(五)大肠杆菌化学转化法:将大肠杆菌JM109划线于固体LB平板上,37℃培养12h,挑选单菌落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中,37℃,220r/min生长10h,按照1%的接种量转接至新鲜的25mL液体LB培养基中,37℃培养1.5-2h,待OD600长至0.6-1,收菌制作感受态细胞。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作使用TaKaRa的Competent Cell Preparation Kit感受态制作试剂盒,具体操作流程参照使用说明。制作好的感受态细胞保存在-80℃条件,后续可以转化质粒或者片段等。
(六)质粒组装方法:Gibson反应体系如下,DNA片段加入50ng,载体加入100ng,Gibson mix加入5μL,加入无菌超纯水至体系10μL。反应条件如下,50℃反应60min,反应结束后立即置于冰上。取10μL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JM109。
无缝克隆反应体系如下,目的基因40ng,载体加入100ng,反应酶混合液5μL,加入无菌超纯水补齐至10μL。反应条件如下,50℃反应60min,反应结束后立即置于冰上。取10μL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JM109。
(七)氨基酸及核苷酸序列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转运蛋白PnuC包括由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及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而得到的同功能氨基酸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公开的PnuC的氨基酸序列,基于现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克隆或合成的方法或其他适合的方法获得本申请的BMpnuC基因。另外不同菌株、菌种或其他物种来源的pnuC基因基因具有相似功能,因此,编码上述pnu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不仅限于如SEQ ID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如果编码得到的蛋白与SEQ ID NO.3所述蛋白没有明显的功能差异,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与之类似的,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及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而得到的同功能氨基酸序列;PRPP合酶具有如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及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而得到的同功能氨基酸序列,基于现有基于现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克隆或合成的方法或其他适合的方法获得的编码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蛋白的基因(例如SEQ ID NO.4的NAMPT基因或SEQ ID NO.5所示的BaPRS基因)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NMN生物合成相关表达质粒的构建
(1)NAMPT表达框的构建
以SEQ ID NO.4所示的NAMPT合成序列为模板,用引物对F1/R1进行PCR扩增,选择Phanta MasterMix(Vazyme公司)高保真pfu酶进行,条件为预变性95℃,3min;扩增阶段30个循环,按照95℃,15s,58℃,15s,72℃,1min进行;延伸72℃,5min。将PCR产物进行产物纯化,以载体pET-28a(+)为模板,用引物对F2/R2进行PCR扩增,选择Phanta MasterMix(Vazyme公司)高保真pfu酶进行,条件为预变性95℃,3min;扩增阶段30个循环,按照95℃,15s,58℃,15s,72℃,3min进行;延伸72℃,5min。将PCR产物进行产物纯化。通过无缝克隆组装的方法将片段NAMPT和载体pET-28a(+)重组为载体pET28a+NAMPT。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到的载体送上海生工测序,比对正确后得到正确的重组载体pET28a+NAMPT。
(2)BaPRS+NAMPT表达框的构建
以步骤(1)构建的pET28a+NAMPT为模板,用引物对F3/R3进行PCR扩增,选择PhantaMasterMix(Vazyme公司)高保真pfu酶进行,条件为预变性95℃,3min;扩增阶段30个循环,按照95℃,15s,58℃,15s,72℃,3min进行;延伸72℃,5min。将PCR产物进行产物纯化,分别获得pET28a+NAMPT片段;以SEQ ID NO.5所示的BaPRS为模板,用引物对F4/R4进行PCR扩增,选择Phanta MasterMix(Vazyme公司)高保真pfu酶进行,条件为预变性95℃,3min;扩增阶段30个循环,按照95℃,15s,58℃,15s,72℃,30s进行;延伸72℃,5min。将PCR产物进行产物纯化,获得BaPRS片段。通过无缝克隆组装的方法将pET28a+NAMPT片段和BaPRS片段重组为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到的载体送上海生工测序,比对正确后得到正确的重组载体pET28a+BaPRS+NAMPT(图1)
(3)NMN转运蛋白表达框的构建
以SEQ ID NO.6所示的BMpnuC基因序列为模板,用引物对F5/R5进行PCR扩增,选择Phanta MasterMix(Vazyme公司)高保真pfu酶进行,条件为预变性95℃,3min;扩增阶段30个循环,按照95℃,15s,58℃,15s,72℃,1min进行;延伸72℃,5min。将PCR产物进行产物纯化,以载体pACYCDuet-1为模板,用引物对F6/R7进行PCR扩增,选择Phanta MasterMix(Vazyme公司)高保真pfu酶进行,条件为预变性95℃,3min;扩增阶段30个循环,按照95℃,15s,58℃,15s,72℃,3min进行;延伸72℃,5min。将PCR产物进行产物纯化。通过无缝克隆组装的方法将片段BMpnuC和载体pACYCDuet-1重组为载体pACYCDuet+BMpnuC。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得到的载体送上海生工测序,比对正确后得到正确的重组载体pACYCDuet+BMpnuC。
表1引物信息
Figure BDA0003728177240000071
实施例2:生物合成NMN的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发酵
以底盘菌株F004(E.coli BL21(DE3),ΔpncC、ΔushA、ΔnadR、ΔpurR)公开于公开号为CN112795582A的专利申请文件)为宿主菌,将按实施例1的方法构建的NMN合成质粒pET28a+BaPRS+NAMPT、和NMN转运质粒pACYCDuet+BMpnuC转化至宿主菌中,获得重组菌株NMN01。
为验证重组菌株NMN01合成NMN的能力,将重组菌株NMN01划线于适当抗性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有相应抗性的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10~12h;按照2%转接量转接至30mL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为0.6~1.0时,降温至25℃。加入终浓度为0.2~0.5mM IPTG,加入1~3g/L烟酰胺,定时取样,离心取上清,HPLC检测NMN的合成情况。
结果显示,在HPLC检测中发现样品中出现与标品NMN出峰时间一致的吸收峰,为进一步验证是否样品中是否有NMN的合成,将样品进行LC-MS验证,如图2所示,样品中确定有NMN的合成,在底物烟酰胺浓度为1g/L的情况下,诱导24h胞外积累NMN达980mg/L。
实施例3:摇瓶水平NMN合成条件的优化
为进一步提高NMN合成量,提高转化率,以实施例2构建的具有合成NMN能力的重组菌株NMN01为发酵微生物,在摇瓶水平对NMN发酵过程条件进行优化,主要包含诱导温度、IPTG浓度、底物添加浓度。
(1)不同诱导温度对NMN合成的影响
将实施例2构建的重组菌株NMN01划线于适当抗性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有卡纳和氯霉素抗性的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10~12h;按照2%转接量转接至30mL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为0.6~1.0时,加入终浓度为0.2~0.5mM IPTG,加入终浓度为1~3g/L烟酰胺,分别在25℃、30℃、37℃下诱导蛋白表达。定时取样,离心取上清,HPLC检测上清液中的NMN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在底物烟酰胺浓度为1g/L时,在37℃下,诱导24h可以合成NMN 1560mg/L,相比较诱导温度为25℃和30℃分别提高了35.7%和24.8%。
(2)IPTG浓度对NMN合成的影响
将实施例2构建的重组菌株NMN01划线于适当抗性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有卡纳和氯霉素抗性的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10~12h;按照2%转接量转接至30mL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为0.6~1.0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5、1.0mM的IPTG,并加入终浓度1~3g/L烟酰胺,在37℃诱导蛋白表达。定时取样,离心取上清,HPLC检测上清液中的NMN含量。如图4所示,在添加底物烟酰胺1g/L、诱导温度30℃的条件下,采用终浓度0.5mM IPTG诱导24h,可以合成NMN 1809mg/L,相比IPTG终浓度为0.2、1.0mM的合成能力分别提高15%和8.5%。
(3)底物添加量对NMN合成量的影响
将实施例2构建的重组菌株NMN01划线于适当抗性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有卡纳和氯霉素的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10~12h;按照2%转接量转接至30mL发酵培养基中,于37℃培养至OD600为0.6~1.0时,加入终浓度0.5mM IPTG诱导蛋白表达,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5、1.0、2.0、5.0、10.0g/L的烟酰胺,定时取样,离心取上清,HPLC检测上清液中的NMN含量。结果如图5所示,在0.5g/L和2.0g/L的烟酰胺浓度下,NMN产量达1450mg/L以上,在1g/L烟酰胺浓度下菌体NMN的产量可达1871mg/L。
实施例4:应用不同拷贝数的质粒调整基因表达强度
按照实施例1~2的策略构建重组菌株,区别在于,将菌株NMN01的NMN转运蛋白质粒由pACYCDuet-1替换为pCDFDuet-1,获得的重组菌株命名为NMN02。
将重组菌株NMN02划线于适当抗性的LB固体平板上,37℃过夜培养;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有相应抗性的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10~12h;按照2%转接量转接至30mL发酵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为0.6~1.0时,于37℃,加入终浓度0.5mM IPTG诱导蛋白表达,并加入按终浓度计1g/L烟酰胺,定时取样,离心取上清,HPLC检测NMN的合成情况。结果如图6所示,在诱导24h后,重组菌株NMN01和NMN02分别可以积累1.9g/L、2.6g/L,在NMN的合成能力上重组菌NMN02更强,相比较NMN01提高36.8%。
实施例5:菌株NMN02扩大培养合成NMN
以重组菌NMN02为发酵菌株,利用5L发酵罐扩大培养。将菌株NMN02从甘油管中划线于含有相应抗性的LB固体培养基,37℃培养12h;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有相应的液体LB中,37℃,220r/min培养10h,按照5%-20%转接量转接至装有2.5L发酵培养基和5-10mL金属离子溶液的5L发酵罐中,初始条件:pH用35%氨水控制在6.0-7.0,通气量1-2vvm,转速300r/min-1000r/min与溶氧DO关联控制在30%-50%。待出现DO反弹时,用终浓度0.5~1mM的IPTG继续于37℃诱导,并分别在诱导0h、2h、4h、6h、8h时分别加入的烟酰胺2g/L烟酰胺(共计加入10g/L)。按时取样检测NMN的合成情况。结果显示,诱导24h可使NMN积累量在12.3g/L以上,OD达25~30。
实施例6:菌株NMN02扩大培养合成NMN
通过将胞内NMN的合成量与生长藕连,以获得更高的NMN浓度。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5,区别在于,底物烟酰胺的补加方式变为流加,在加入诱导剂的同时开始恒速流加烟酰胺,实时检测培养基中烟酰胺的剩余,控制烟酰胺的浓度维持在相对低的浓度(<3g/L)。结果显示,重组菌株NMN02在5L发酵罐上,发酵25h(诱导20h)可以合成20.3g/L的NMN,共流加烟酰胺9.6g/L,剩余2.13g/L烟酰胺,消耗的烟酰胺向NMN的摩尔转化率为98.97%,OD可达30以上。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能力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含有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和转运蛋白;所述转运蛋白含有SEQ 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含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株还敲除了pncC、ushA、nadR、purR基因。
3.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含有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的基因、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基因和/或转运蛋白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携带所述转运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的骨架为pACYCDuet-1或pCDFDuet-1系列载体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携带所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和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基因的重组载体骨架为pET-28a(+)或pRSFDuet-1系列载体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促进重组大肠杆菌合成NM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如SEQ IDNO.1所示的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如SEQ ID NO.2所示的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并过表达如SEQ ID NO.3所示NMN转运蛋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敲除大肠杆菌的pncC、ushA、nadR和purR基因。
8.一种发酵生产NMN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为发酵微生物,在35~40℃培养至OD600=0.6~1.0,用诱导剂诱导NMN的合成;
可选地,所述诱导剂为IPTG,浓度为0.5~1mM;
可选地,诱导温度为25~37℃;
可选地,诱导时间为24~36h。
9.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发酵剂。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或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重组载体,或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酵剂在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纺织品领域制备含NMN的产品中的应用。
CN202210781815.2A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6004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1815.2A CN116004489A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1815.2A CN116004489A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4489A true CN116004489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1815.2A Pending CN116004489A (zh) 2022-07-04 2022-07-04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448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6535A (zh) * 2016-07-30 2018-05-11 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
CN111718915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仙居两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突变体、包含该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及应用
CN112795582A (zh) * 2021-01-22 2021-05-14 江南大学 一种适合在微生物中高效合成nad衍生物的酶基因
KR20210091255A (ko) * 2018-12-18 2021-07-21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코틴아미드 유도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재조합 미생물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것에 사용되는 벡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6535A (zh) * 2016-07-30 2018-05-11 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
KR20210091255A (ko) * 2018-12-18 2021-07-21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코틴아미드 유도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재조합 미생물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것에 사용되는 벡터
CN113260708A (zh) * 2018-12-18 2021-08-13 帝人株式会社 用于制造烟酰胺衍生物的重组微生物和方法、以及其中使用的载体
CN111718915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仙居两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突变体、包含该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菌及应用
CN112795582A (zh) * 2021-01-22 2021-05-14 江南大学 一种适合在微生物中高效合成nad衍生物的酶基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U, N等: "MULTISPECIES: nicotinamide riboside transporter PnuC [Bacillus cereus group] NCBI Reference Sequence: WP_003186951.1", GENBANK, 29 April 2021 (2021-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0937B9 (zh) 一种构建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2’-岩藻乳糖的方法
EP1318196B1 (en) Amino acid producing strain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Escherichia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mino acid
CN102165056B (zh) 生产l-氨基酸的微生物和使用其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
EP3725886A1 (en) Corynebacterium sp. microorganism producing purine nucleotid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urine nucleotide by using same
CN114774343B (zh) 一种生产2’-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及应用
CN113186142B (zh) 一种高效生产2′-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
KR20130082124A (ko) 자일로즈 이용능이 부여된 코리네박테리움 속 미생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l-라이신의 생산방법
CN103249832B (zh) 同时利用蔗糖和甘油的新的产琥珀酸突变微生物和利用其生产琥珀酸的方法
CN112795582B (zh) 一种适合在微生物中高效合成nad衍生物的酶基因
CN105377878B (zh) 新的RhtB蛋白变体和使用其产生O-磷酸丝氨酸的方法
CN116555145A (zh) 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生产2′-岩藻糖基乳糖的方法
CN116121161A (zh) 一种生产麦角硫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3073074B (zh) 一种高效合成核黄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EP3119875B1 (en) Microorganisms producing l-amino acid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l-amino acids using the same
CN107287144B (zh) 一种代谢改造的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转化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057672B (zh) 重组菌株及其应用
JP3369236B2 (ja) シチジンジリン酸コリンの製造法
CN114480461A (zh) 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重组微生物及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3528562B (zh) 生产β-烟酰胺核糖的重组微生物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6004489A (zh) 一种生产nmn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KR20230091921A (ko) 안트라닐산을 생산하는 재조합 숙주 세포
CN114854656B (zh) 一种产烟酰胺核糖苷的重组菌
CN114854780A (zh) 一种基于平衡基因表达高效合成核黄素的方法
CN117904020A (zh) 大肠杆菌乙酰化突变菌株的构建及其生产3-羟基丙酸的应用
CN116334025A (zh) 一种RNA聚合酶β亚单位突变体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