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0236A -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0236A
CN115990236A CN202310279505.5A CN202310279505A CN115990236A CN 115990236 A CN115990236 A CN 115990236A CN 202310279505 A CN202310279505 A CN 202310279505A CN 115990236 A CN115990236 A CN 115990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taxanthin
stirring
composition
solu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95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90236B (zh
Inventor
任巍
王正汉
王正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anzhi Cosme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anzhi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anzhi Cosme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anzhi Cosme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95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0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0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0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90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0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美药物组合物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具有抗紫外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抗炎症的特点;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采用薄膜结合负载的形式制备,使有效药物成分能在人体细胞内持续稳定发挥作用。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称取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加入到搅拌器中,搅拌分散,调节pH,得到组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美药物组合物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美容是通过医学手段,包括药物、仪器及手术等,以达到改变人体外部形态、色泽及部分改善其生理功能,增强人体外在美感为目的,而进行一系列的治疗。
目前大部分的医学美容手术都基本会留下创伤,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修复。由于在医美操作的过程中,外力(光和电)的作用会损害皮肤,让皮肤暂时变得敏感,且外力的刺激还会使得皮肤释放炎症因子,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副反应,医美操作后的皮肤,不进行有效修复的话,还会加速皮肤衰老,此时需要抗氧化,另外还需要注意防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后的皮肤损伤加快了皮肤老化的速度,同时还会加剧医美操作后皮肤的炎症反应,所以皮肤修复、抗衰老、抗炎症的第一步就是应是抗紫外线。
姜黄油作为一种天然植物精油,是从我国林下经济作物姜黄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一类植物源的次生代谢物质。研究表明,姜黄油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等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安全、绿色的抑菌剂,还兼具抗氧化、抗炎等生理活性。
虾青素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它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也可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效的抑制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同时,有抑制肿瘤发生,增强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引起的眼病也有防治作用,在保健品、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氨基酸,安全无毒,并具有解毒,维持DNA的生物合成等多种生理功能,而抗氧化主要体现在减缓人体的衰老速度,这也是麦角硫因最核心的功能,但是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麦角硫因,所以必须通过外界获取。
麦角硫因有辅酶样性质,参与人体多种生化活动,有强烈的抗氧化性,外用于皮肤时可提高皮层细胞的活性,有防老化作用,麦角硫因对紫外线B区有吸收,可防治皮肤的光老化,麦角硫因可抑制黑色素细胞活性,可一直抑制皮肤蛋白质的糖化反应,减少黑色素生成,有亮肤的效果,麦角硫因也有促进生发的作用。
然而,姜黄油、虾青素分子其稳定性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易挥发,对光、热等较为敏感,难溶于水,在食品防腐、功能食品、化妆品、药物等领域应用过程中难以发挥它们持续稳定的抑菌、抗炎症、抗紫外线等效果,因此少有研究报道其应用医美术后的处理,其与麦角硫因、重组胶原的结合,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具有抗紫外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抗炎症的特点;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采用薄膜结合负载的形式制备,使有效药物成分能在人体细胞内持续稳定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麦角硫因0.02-3份、重组胶原6-40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0.1-5份;
其中,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虾青素源、壳聚糖与缓冲盐溶液混合均匀,超声搅拌浸取,固液分离,得到虾青素溶液,加入姜黄油提取物低温下混合搅拌,得混合液;此过程中,含虾青素源为雨生红球藻、法夫红酵母、甲壳类动物和小球藻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含虾青素源、壳聚糖与缓冲盐溶液混合均匀,壳聚糖的引入配合缓冲盐溶液利于虾青素的析出。
2)将天然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并倒入容器中,超声处理后蒸发分散,得到脂质薄膜;
3)将混合液加入超声水浴中,将混合液预热后,加入至脂质薄膜的容器中,超声振荡,得到混悬液,加入壳聚糖溶液,混合搅拌后,得到含虾青素混合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缓冲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2.0moL/L、pH为3.0-6.5;缓冲盐溶液为柠檬酸溶液或柠檬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超声搅拌浸取条件为在20-35℃下,边搅拌边超声破碎30min,搅拌转速为30-120r/min,避光浸取12-24h;含虾青素源与缓冲盐溶液的料液比为0.1-5g:6-15mL,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5:3-8:1-3,此设计中,虾青素为虾青素溶液中虾青素的质量;低温下混合搅拌条件为10-20℃,搅拌1-1.5h,此设计中,低温利于虾青素的储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4-5∶1;天然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或蛋黄卵磷脂;超声处理时间为15-25min,蒸发分散条件为:在30℃下、转速为30r/min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分散。
其中,姜黄油提取物是脂溶性物质,位于脂质膜双分子层之间,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过大,即当天然磷脂量过多时,膜体不易形成;质量比过小,即当胆固醇量过多时,膜体易流动且不稳定,容易导致脂溶性物质泄漏。
另外天然磷脂还可以采用合成磷脂代替,如DP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E(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S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其均属氢化磷脂类,具有性质稳定,抗氧化性强,成品稳定等特点。
胆固醇:胆固醇与磷脂是共同构成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基础物质。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故可称为脂质体“流动性缓冲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预热温度为50℃,超声振荡条件为超声振荡时间为15min,超声频率为400MHz,振荡频率为200r/min;混合液与脂质薄膜的质量比为2:1,此设计中,脂质薄膜包覆率达到90%以上;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30ug/ml、pH为6.5-8.0;混合搅拌条件为在10-25℃搅拌1-1.5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2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方案中,还公开了姜黄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姜黄根洗净除杂,在50-65℃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不高于6%,粉碎后过20-100目筛备用,得到姜黄粉;温度过高,容易破坏姜黄根的活性成分,优选地,在50-65℃条件下干燥;含水量不高于6%,控制其含水量,利于保留其活性成分。
S2、称取姜黄粉置于反应器,向反应器加入蒸馏水,打浆30min,在95-100℃加热蒸馏3h,得到姜黄油提取物;其中,姜黄粉与蒸馏水之比为2g:8-10mL;此设计中,蒸馏次数为2次以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纳米乳液剂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方案中,还公开了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加入到搅拌器中,搅拌分散,调节pH,得到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搅拌分散条件为温度10-25℃、搅拌速度为300-1000rpm、搅拌0.5-1h,pH调节至6.8-7.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案通过将虾青素、壳聚糖、姜黄油提取物成分进行包膜,膜外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负载在壳聚糖上,使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能在人体细胞内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其中,膜内亦存在负载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的壳聚糖,其稳定更甚膜外,结合麦角硫因与皮肤的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亲和的特性,使得虾青素、姜黄油和重组胶原能迅速达到受损细胞并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抗紫外线、抗氧化性、抗炎症、抗衰老和美白等特性;另外,制备所述组合物的原料均为天然原料,其中,含虾青素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废料少的特点。
2、麦角硫因的摄取需要依赖转运蛋白OCTN1,而皮肤的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中存在OCTN1,OCTN1对麦角硫因的亲和力非常高,所以通过在药物中加入麦角硫因,使其携带其他成分能迅速被皮肤组织细胞容易的接受、获取、利用,使药物更快起效。
3、重组胶原的引入,可以刺激人体胶原母细胞增生,使新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增加并重新排列,以达到修复皮肤的目的,虾青素通过从细胞中传导电子来降低氧化应激损伤,使胶原蛋白在体内和体外合成,配合重组胶原加快修复皮肤组织损伤和防止老化。
4、壳聚糖微球表面富有多糖链,能被特异性细胞或组织所识别,可靶向投递药物至病灶部位贮存、释放,作为药物载体可以稳定药物中的成分,促进药物吸收。
5、抗氧化:虾青素捕获皮肤组织中过量的过氧化物自由基,如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麦角硫因体现在与羟基自由基、次氯酸根、单线态氧和过氧亚硝酸根的自由电子结合,通过虾青素和麦角硫因、姜黄油提取物结合,其强抗氧化性可通过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经多种机制发挥功效,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同时虾青素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一步抑制黑色素的合成。
6、抗紫外线:虾青素通过从细胞中传导电子来降低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使胶原蛋白在体内和体外合成,修复皮肤组织损伤和老化;麦角硫因降低ROS水平,防止紫外线诱导的皮肤老化,特别是皱纹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虾青素和麦角硫因通过不同机制相互配合能够清除或减少紫外线辐射造成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甚至死亡,从而阻止或减少皮肤组织损伤,对紫外线和γ射线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7、抗炎症:虾青素和姜黄油提取物处理后的皮肤,可以有效抑制细胞的凋亡反应,同时可以恢复被UVB诱导后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类正常成纤维细胞(Hs68)的活性,显著降低了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8、抗菌:通过姜黄油提取物的引入,能使皮肤层的菌体细胞变形甚至破裂,从而抑制菌体细胞中部分蛋白质的表达,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姜黄油提取物负载在壳聚糖存在膜内外,膜外姜黄油提取物能快速响应,于膜内能稳定持续反应,使抗菌效果更持久;另外,壳聚糖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性;壳聚糖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综上,本发明方案通过麦角硫因、重组胶原、虾青素相互配合,使得医美术后的皮肤细胞,在虾青素、麦角硫因的抗紫外线和姜黄油提取物抑菌的基础下,同时虾青素和姜黄油提取物相互作用抗炎症,重组胶原和虾青素的引入,加快修复受损皮肤细胞,并且结合麦角硫因、虾青素和姜黄油提取物的抗氧化抗衰老特性,通过多机制结合处理医美术后的受损皮肤细胞;采用薄膜结合负载的形式,使多种成分能发挥持续稳定的抑菌、抗炎症、抗紫外线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方案中,含虾青素源为雨生红球藻。
所述姜黄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姜黄根洗净除杂,在50-65℃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不高于6%,粉碎后过20-100目筛备用,得到姜黄粉;
S2、称取姜黄粉置于反应器,向反应器加入蒸馏水,打浆30min,在95-100℃加热蒸馏3h,得到姜黄油提取物;其中,姜黄粉与蒸馏水之比为2g:8-10mL。
在本发明方案中,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纳米乳液剂型。
实施例1。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麦角硫因0.02-3份、重组胶原6-40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0.1-5份;
其中,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雨生红球藻、壳聚糖与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均匀,柠檬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pH为3.0,在20℃下,边搅拌边超声破碎30min,搅拌转速为30r/min,避光浸取12h,固液分离,得到虾青素溶液,加入姜黄油提取物在10℃,搅拌1h,得混合液;其中,雨生红球藻与柠檬酸钠溶液的料液比为0.1g:6mL,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1。
2)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并倒入容器中,超声处理15min后,在30℃下、转速为30r/min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分散,得到脂质薄膜;其中,所述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4∶1。
3)将混合液加入超声水浴中,将混合液预热50℃后,加入至脂质薄膜的容器中,超声振荡15min,超声频率为400MHz,振荡频率为200r/min,得到混悬液,加入浓度为10ug/ml、pH为6.5的壳聚糖溶液,在10℃搅拌1h后,得到含虾青素混合体;其中,混合液与脂质薄膜的质量比为2:1;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加入到搅拌器中,在温度10℃、搅拌速度为300rpm、搅拌分散0.5h,pH调节至6.8,得到组合物。
实施例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2.5份;
其中,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雨生红球藻、壳聚糖与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均匀,柠檬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pH为4.2,在27.5℃下,边搅拌边超声破碎30min,搅拌转速为75r/min,避光浸取18h,固液分离,得到虾青素溶液,加入姜黄油提取物在15℃,搅拌1.25h,得混合液;其中,雨生红球藻与柠檬酸钠溶液的料液比为2.5g:10.5mL,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1。
2)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并倒入容器中,超声处理20min后,在30℃下、转速为30r/min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分散,得到脂质薄膜;其中,所述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4∶1。
3)将混合液加入超声水浴中,将混合液预热50℃后,加入至脂质薄膜的容器中,超声振荡15min,超声频率为400MHz,振荡频率为200r/min,得到混悬液,加入浓度为20ug/ml、pH为7.2的壳聚糖溶液,在17.5℃搅拌1.25h后,得到含虾青素混合体;其中,混合液与脂质薄膜的质量比为2:1;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加入到搅拌器中,在温度17.5℃、搅拌速度为650rpm、搅拌分散0.75h,pH调节至7,得到组合物。
实施例3。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麦角硫因3份、重组胶原40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5份;
其中,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雨生红球藻、壳聚糖与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均匀,柠檬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moL/L,pH为6.5,在35℃下,边搅拌边超声破碎30min,搅拌转速为120r/min,避光浸取24h,固液分离,得到虾青素溶液,加入姜黄油提取物在20℃,搅拌1.5h,得混合液;其中,雨生红球藻与柠檬酸钠溶液的料液比为1g:13mL,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1。
2)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并倒入容器中,超声处理25min后,在30℃下、转速为30r/min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分散,得到脂质薄膜;其中,所述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4∶1。
3)将混合液加入超声水浴中,将混合液预热50℃后,加入至脂质薄膜的容器中,超声振荡15min,超声频率为400MHz,振荡频率为200r/min,得到混悬液,加入浓度为30ug/ml、pH为8.0的壳聚糖溶液,在25℃搅拌1.5h后,得到含虾青素混合体;其中,混合液与脂质薄膜的质量比为2:1;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加入到搅拌器中,在温度25℃、搅拌速度为1000rpm、搅拌分散1h,pH调节至7.3,得到组合物。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2.2:3:1,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3.5:3:1,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5.5:2,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7 。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8:3,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2,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9。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1)中,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3,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5:1,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2)中,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1,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3)中,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6,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3)中,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0,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虾青素2.5份,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姜黄油提取物2.5份,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壳聚糖2.5份,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混合原料2.5份,混合原料为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按质量比为3:1混合而成,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5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混合原料2.5份,混合原料为虾青素和姜黄油提取物按质量比为1:1混合而成,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6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混合原料2.5份,混合原料为虾青素、壳聚糖按质量比为1:3混合而成,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7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混合原料2.5份,混合原料为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按质量比为1:3:1混合而成,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8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混合原料2.5份,混合原料为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按质量比为1:6:1混合而成,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9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重组胶原23份和混合原料2.5份,混合原料为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按质量比为1:10:1混合而成,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重组胶原23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2.5份,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2.5份,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2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麦角硫因1.5份和重组胶原23份,其余组分、制备步骤和参数均一致。
测试
(1)清除DPPH自由基的实验
在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4.0mLDPPH溶液和待测样品(实施例1-13、对比例1-12),再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混匀立即用1cm比色皿在517nm波长处测吸光值(A),吸光值记为Ai,再在室温避光条件下放置30min后测吸光值,记为Aj,空白对照为只加DPPH乙醇溶液,其吸光度值记为Ac,按下式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K(%);
K=[1-(Ai-Aj)/Ac]*100%;
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2)细胞抗氧化功效评价实验
首先分别以无血清DMEM培养液配制浓度0.5%的样品溶液(实施例1-13、对比例1-12),0.22μm滤膜过滤除菌。然后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溶液的配制:按0.375uLDCFH-DA:1mLPBS比例稀释。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CaT细胞,以1×105个/mL密度接种于48孔培养板,选用其中的25孔,每孔2mL细胞悬液,置二氧化碳培养箱37℃、5%CO2常规培养24h。模型组和实验组UVA用2000μW/cm2,的强度照射1h,UVB用700μW/cm2的强度照射3min,正常对照组不照射。照射完成后弃去旧培养液,实验组加入样品溶液,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液,每孔均为2mL,继续培养16h后,弃去全部培养液,用PBS洗两遍。每孔加入1.5mLDCFH-DA溶液,放入37℃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孵育30min,每隔5min混匀一次使探针充分结合。弃去探针,用预热的无血清培养基洗两遍,每孔加入1mL无血清培养基37℃孵育10min。PBS洗一遍后,胰酶消化细胞,PBS洗两遍,300μLPBS重悬,用流式细胞仪双通道检测(上机前细胞100目滤网过滤),FL1-H通道,每个样品收集10000个细胞。
ROS清除率=(模型组-实验组)/模型组×100;
各样品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测试结果中,本发明实施例1-13与对比例1-12相比可知,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和麦角硫因相互协同,其强抗氧化性可通过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经多种机制发挥功效,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同时虾青素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一步抑制黑色素的合成。
(3)姜黄油提取物、麦角硫因、虾青素的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2、实施例4-13和对比例1-12的不同样品,于55℃下保存15天后测定其中的姜黄油提取物、麦角硫因、虾青素保留率以评价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虾青素的保留率计算公式如下:虾青素的保留率(%)=C15/C0×100%;
姜黄油提取物的保留率计算公式如下:姜黄油提取物的保留率(%)=C15/C0×100%;
麦角硫因的保留率计算公式如下:麦角硫因的保留率(%)=C15/C0×100%;
其中,C0为起始样品中活性成分含量;C15为贮藏15天后样品中活性成分含量。
表2
在表2测试结果中,实施例2、实施例4-13与对比例1-12相比可知,本发明方案中,通过将虾青素、壳聚糖、姜黄油提取物成分进行包膜,膜外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麦角硫因负载在壳聚糖上,使得各活性成分不易被氧化,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和麦角硫因保留率越高,同时使得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能在人体细胞内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其中,膜内亦存在负载虾青素、姜黄油提取物的壳聚糖,其稳定更甚膜外,结合麦角硫因与皮肤的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亲和的特性,使得虾青素、姜黄油和重组胶原能迅速达到受损细胞并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抗紫外线、抗氧化性、抗炎症、抗衰老和美白等特性。
(4)紫外线照射后自由基清除测试
采用Organotypical皮肤模型(Skinthetic®)皮肤模型经含有2%本发明实施例1-13以及对比例1-12修复紫外线损伤活性组合物溶液分别与PBS缓冲液1:10稀释后预处理,进行不同强度紫外线照射(0-30mJ/cm2UVB强度),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上述表3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组合物能有效减少因紫外线造成的自由基;在本发明方案中,虾青素通过从细胞中传导电子来降低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使胶原蛋白在体内和体外合成,修复皮肤组织损伤和老化;麦角硫因降低ROS水平,防止紫外线诱导的皮肤老化,特别是皱纹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虾青素和麦角硫因通过不同机制相互配合能够清除或减少紫外线辐射造成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甚至死亡,从而阻止或减少皮肤组织损伤,对紫外线和γ射线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5)UVA引发的DNA损伤细胞的实验
Invitro;体外分析;实施例1-13、对比例1-12(2%)溶液分别与PBS缓冲液1:10稀释后和HaCaT-角质细胞预培养24h,5J/cm2UVA照射,评估因UVA引发的DNA损伤,细胞DNA损伤数量进行统计,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案实施例1-13制得的组合物可有效修复紫外线导致的细胞DNA损伤,且显著优于对比例1-12的样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麦角硫因0.02-3份、重组胶原6-40份和含虾青素混合体0.1-5份;
其中,所述含虾青素混合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虾青素源、壳聚糖与缓冲盐溶液混合均匀,超声搅拌浸取,固液分离,得到虾青素溶液,加入姜黄油提取物低温下混合搅拌,得混合液;
2)将天然磷脂和胆固醇溶于无水乙醇并倒入容器中,超声处理后蒸发分散,得到脂质薄膜;
3)将混合液加入超声水浴中,将混合液预热后,加入至脂质薄膜的容器中,超声振荡,得到混悬液,加入壳聚糖溶液,混合搅拌后,得到含虾青素混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缓冲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2.0moL/L、pH为3.0-6.5;缓冲盐溶液为柠檬酸溶液或柠檬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超声搅拌浸取条件为在20-35℃下,边搅拌边超声破碎30min,搅拌转速为30-120r/min,避光浸取12-24h;含虾青素源与缓冲盐溶液的料液比为0.1-5g:6-15mL,虾青素、壳聚糖和姜黄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3.5:3-8:1-3;低温下混合搅拌条件为10-20℃,搅拌1-1.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4-5∶1;天然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或蛋黄卵磷脂;超声处理时间为15-25min,蒸发分散条件为:在30℃下、转速为30r/min旋转蒸发仪上蒸发分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预热温度为50℃,超声振荡条件为超声振荡时间为15min,超声频率为400MHz,振荡频率为200r/min;混合液与脂质薄膜的质量比为2:1;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0-30ug/ml、pH为6.5-8.0;混合搅拌条件为在10-25℃搅拌1-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混悬液的溶质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油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姜黄根洗净除杂,在50-65℃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不高于6%,粉碎后过20-100目筛备用,得到姜黄粉;
S2、称取姜黄粉置于反应器,向反应器加入蒸馏水,打浆30min,在95-100℃加热蒸馏3h,得到姜黄油提取物;其中,姜黄粉与蒸馏水之比为2g:8-10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纳米乳液剂型。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麦角硫因、重组胶原和含虾青素混合体,加入到搅拌器中,搅拌分散,调节pH,得到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分散条件为温度10-25℃、搅拌速度为300-1000rpm、搅拌0.5-1h,pH调节至6.8-7.3。
CN202310279505.5A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990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9505.5A CN115990236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9505.5A CN115990236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0236A true CN115990236A (zh) 2023-04-21
CN115990236B CN115990236B (zh) 2023-06-20

Family

ID=85992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9505.5A Active CN115990236B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02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0537A (zh) * 2023-05-04 2023-06-30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435A (zh) * 2019-09-30 2019-12-13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虾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200132584A (ko) * 2019-05-17 2020-11-25 사라앤수 주식회사 안정화된 아스타잔틴 나노입자와 그 제조방법
CN112791001A (zh) * 2020-12-18 2021-05-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虾青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13797101A (zh) * 2020-06-11 2021-12-17 中国海洋大学 基体膜、含有虾青素和高分子多糖的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966838A (zh) * 2021-10-14 2022-01-25 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虾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壳聚糖凝胶微粒及制备方法
CN115067521A (zh) * 2022-05-31 2022-09-20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壳聚糖-虾青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32584A (ko) * 2019-05-17 2020-11-25 사라앤수 주식회사 안정화된 아스타잔틴 나노입자와 그 제조방법
CN110558435A (zh) * 2019-09-30 2019-12-13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虾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97101A (zh) * 2020-06-11 2021-12-17 中国海洋大学 基体膜、含有虾青素和高分子多糖的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791001A (zh) * 2020-12-18 2021-05-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虾青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CN113966838A (zh) * 2021-10-14 2022-01-25 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虾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壳聚糖凝胶微粒及制备方法
CN115067521A (zh) * 2022-05-31 2022-09-20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壳聚糖-虾青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彩会等: "姜黄油的抗炎镇痛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食品科学, vol. 39, no. 1, pages 24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0537A (zh) * 2023-05-04 2023-06-30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6350537B (zh) * 2023-05-04 2024-03-29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0236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19520B1 (ko) 항염증, 항산화 또는 항세균 조성물
Gautam et al. In vivo healing potential of Aegle marmelos in excision, incision, and dead space wound models
JP4947034B2 (ja) ポリリジン製剤およびこ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組成物
JP2014088360A (ja) 外用組成物
JP4567278B2 (ja) 皮膚化粧料
CN108348560A (zh) 包含水飞蓟素和磺烃基醚环糊精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KR101402550B1 (ko) 황칠 추출/발효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항산화 기능성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기능성 화장품
CN115990236B (zh) 一种在医美术后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4937458B2 (ja) フキタンポポ抽出物含有光毒性抑制剤
JPH09291011A (ja) 外用に適する組成物
JP4755325B2 (ja) 絹蛋白質加水分解物由来の生理活性作用組成物
JP2001097888A (ja) 外用組成物
JP2003063925A (ja) 皮膚外用剤
JP5367139B1 (ja) ベニバナ発酵液
JP2011184357A (ja) 一重項酸素消去剤、並びに該一重項酸素消去剤を用いた皮膚外用剤及び化粧料
JP2005035957A (ja) ポリグルタミン酸又はその塩を含有するイオン導入用外用剤組成物。
JP2014058500A (ja) ベニバナ発酵液
JP2003155221A (ja) 皮膚外用剤
JP2010150173A (ja) 美白剤、メラニン産生抑制剤、及び美白用皮膚外用剤
JP4553424B2 (ja) 化粧料組成物
JP2005263655A (ja) 抗酸化剤
CN116251034A (zh) 一种具有清除自由基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KR101623553B1 (ko) 여드름 치료, 예방 또는 개선에 유효한 클로린 e6
JP6170314B2 (ja) フウ抽出物を含む抗酸化剤
JP2003267857A (ja) 皮膚外用剤及び皮膚外用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