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6141A -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6141A
CN115976141A CN202111197886.XA CN202111197886A CN115976141A CN 115976141 A CN115976141 A CN 115976141A CN 202111197886 A CN202111197886 A CN 202111197886A CN 115976141 A CN115976141 A CN 115976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ercent
didemnin
controlling
cultur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78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进伟
郑玲辉
张敏
彭湘屏
高祥
石磊
陈世敏
汪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78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61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6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6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运动替斯崔纳菌(Tistrella mobilis)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Didemnin B。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通过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及组成,在其中加入L‑异亮氨酸,可使50L发酵罐效价水平提升到332mg/L;通过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分阶段控制溶氧,开发补料工艺,可使50L发酵罐发酵水平提升到544mg/L,工业放大生产4吨罐规模,发酵水平可达489mg/L。此方法有望打破Didemnin B效价水平较低的现状,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方法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酵制备膜海鞘素B(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Didemnins为一类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最早是从地中海海鞘中(Aplidiumalbicans)发现,具有复杂的环状缩肽结构。目前已发现的didemnins包括didemnin B,dehydrodidemnin B,nordidemnin B,didemnin X/Y等20多种结构,它们由α~变形杆菌门的Tistrella mobilis(运动替斯崔纳菌)与Tistrella bauzanensis等细菌产生,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免疫抑制等活性。其中Didemnin B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海洋天然产物,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RNA和DNA的复制以及肿瘤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肿瘤作用,因此对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不过,Didemnin B的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在临床上使用的不多。近年来,为了提高Didemnin B的使用率,临床上对其进行了改造得到了Didemnin B的衍生物Dehydrodidemnin B,其抗癌作用要远远大于Didemnin B,而且毒性较小。
JP2012240974A报道了运动型Citrella mobilis YIT12409(FERMAP~22080)的菌株,该菌株具有生产Didemnin B的能力,其效价通过计算得出约为20mg/L。
US9644005B2提供了保藏号NRRL B~50531的新型运动Tistrella mobilis菌株,其使用简单的培养基可以从Tistrella mobilis的发酵中收获超过10mg/L的didemnin B和nordidemnin B。
文献Bacterial Production of the Tunicate~Derived Antitumor CyclicDepsipeptide Didemnin B中报道的α~proteobacterium Tistrella mobilis产didemninB的效价约为3.2mg/L;文献Bacterial Biosynthesis and Maturation of the DidemninAnti~cancer Agents也报道了通过微生物T.mobilis KA081020~065发酵得到0.2mg/L的didemnin B,但产量都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发酵获得膜海鞘素B(Didemnin B)存在发酵产量低、成本高,不适于工业方法生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制备膜海鞘素B(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Didemnin B。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包含L-异亮氨酸,所述L-异亮氨酸的含量不低于0.05%,优选为0.05~0.3%,更优选为0.15%。
具体地,所述培养基包含碳源,所述碳源选自甘油、糊精、淀粉、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甘油、糊精、淀粉、乳糖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培养基包含氮源,所述氮源选自酵母类氮源、蛋白胨、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豌豆蛋白、棉籽饼粉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为酵母类氮源、蛋白胨、棉籽饼粉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培养基还包含无机盐,所述无机盐选自海水晶、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柠檬酸盐或钠、镁、钴、锌、(亚)铁、锰、铜、钼酸根离子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盐酸盐、柠檬酸盐、硫酸盐以及钠、镁、钴、锌离子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更优选为氯化钠、柠檬酸钠、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钴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培养基包含或由其组成:玉米淀粉0~2%,麦芽糊精0~4%,甘油0~4%,酵母粉0~3%,棉籽饼粉0~4%,L-异亮氨酸0.05~0.3%,氯化钠0~3%,七水硫酸镁0~0.3%,柠檬酸钠0~0.2%,氯化钴0~0.0002%,硫酸锌0~0.0004%,消泡剂0.05%。
更优选地,所述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使用了上述所述的培养基,发酵培养时,分三个阶段控制溶氧,和/或补加氨水、麦芽糊精。
具体地,在发酵培养阶段的0~24h,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发酵培养阶段的24~48h,控制溶氧水平在15~30%;发酵培养阶段的48h~放罐前,控制溶氧水平在5~20%。
具体地,在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碳源和氮源,优选补加麦芽糊精和氨水;进一步优选地,每日补加的氨水体积为发酵液培养基体积的0.05%~0.4%,直至发酵结束;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控总糖浓度在1~2%;96h左右~放罐前,控总糖浓度在0.5~1.5%。
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种子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发酵罐中,发酵液在28~32℃培养,发酵培养阶段的pH控制在6.5~8.0,罐压0.05Mpa。
具体地,发酵使用的菌株为Tistrella mobilis或其诱变菌株。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Tistrella mobilis或其诱变菌株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组成包含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制备方法包括,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氨水,每日补加的氨水体积为发酵液培养基体积的0.05%~0.4%,直至发酵结束;还包括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罐,发酵培养阶段的0~24h,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24~48h,控制溶氧水平在15~30%;48h~放罐前,控制溶氧水平在5~20%。整个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培养温度在28~32℃,发酵培养阶段的pH控制在6.5~8.0,罐压0.05Mpa。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Dehydrodidemnin 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含上述所述的制备Didemnin B的方法,再由Didemnin B制备得到Dehydrodidemnin B。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运动替斯崔纳菌(Tistrella mobilis)发酵制备Didemnin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通过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及组成,在其中加入L-异亮氨酸,可使50L发酵罐水平达到332mg/L;通过进一步优化发酵方法,控制发酵阶段溶氧水平和补料工艺,可使发酵水平提升到544mg/L,进行工业化生产放大到4吨罐规模,发酵水平可达489mg/L。本发明打破了Didemnin B效价水平较低的现状,稳定、显著地提升了Didemnin B的效价水平,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方法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以下具体实施例中,如无具体说明,使用的试剂和仪器都是本领域常用试剂和仪器,可以通过商购的方式获得;所使用的方法为本领域常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施例内容可以知道如何具体实施所述方法,并获得相应的结果。
下述实施例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03的膜海鞘素B菌株进行举例说明,该菌种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并在CN113174344A中公开。下述实施例中进行发酵培养前的种子制备过程方法均相同,具体如下:
1、斜面制备:
取分离纯化后的CGMCC NO.22003菌株工作菌种甘油管,解冻后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液)梯度稀释至10~2,吸取0.1mL稀释液接种到改良的斜面培养基涂布均匀,置于28℃、70%相对湿度条件下避光培养3d,获得斜面菌苔。
2、一级种子制备:
取培养成熟的斜面,加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刮下,打散,获得菌悬液。吸取菌悬液10mL,接种到含有500mL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中,包扎好后置于30℃,220rpm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天。
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配方组成为:乳糖1.2%,葡萄糖0.4%,酵母抽提粉0.6%,蛋白胨1%,氯化钠2%;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7.0,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3、二级种子制备:
一级种子培养成熟后,取种子培养液50mL,接种到含有10L二级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培养温度28~30℃,溶氧控制≥30%,培养周期2天。
二级种子培养基配方组成为:葡萄糖2%,酵母抽提粉1%,蛋白胨0.5%,氯化钠2%,消泡剂0.05%;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7.0,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4、发酵培养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或工业放大4T规模)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按下述不同实施例条件进行发酵培养,测定发酵液中产物Didemnin B的效价水平。
测定前,样品处理过程:发酵结束后,取发酵液1mL,加入3mL无水乙醇,混匀后超声处理2h,再次混匀后14000rpm离心10min,用0.45μm滤膜过滤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样品液相分析方法:
色谱柱:C18,50×4.6mm,1.8μm
波长:210nm
柱温:40℃
流速:1mL/min
进样量:5μL
运行:5min
流动相:59%乙腈。
此外,本发明中,所有培养基组分的含量除特殊说明外,均基于总发酵液的体积比来计算,如1.2%乳糖是指每100mL发酵液中含1.2g乳糖。
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消毒前调pH至7.0,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50L的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控制在5%~15%,过程中pH控制在6.5~8.0之间,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242mg/L。
实施例2.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赖氨酸0.1%,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消毒前调pH至7.0,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水平控制在5%~15%,过程中pH控制在6.5~8.0,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251mg/L。
实施例3.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0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消毒前调pH至7.0,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控制在5~15%,过程中pH控制在6.5~8.0,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322mg/L。
实施例4.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3%,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消毒前调pH至7.0,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水平控制在5~15%,过程中pH控制在6.5~8.0,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327mg/L。
实施例5.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6.8,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控制策略如下,过程中pH控制在6.5~8.0,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溶氧控制策略:
移种后校正溶氧100%,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空气流量、搅拌转速及罐压,控制溶氧水平在以下范围:
①恒定范围:全程控制溶氧水平≥30%;
②恒定范围:全程控氧在5%~15%之间;
③分阶段控制:发酵0~24h,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发酵24~48h,控制溶氧在15%~30%;发酵48h~放罐前,控制溶氧水平在5%~20%之间。
试验条件及结果如下:
序号 溶氧控制方案 放罐效价mg/L 放罐体积L
1 301 35.5
2 332 35.6
3 428 35.7
通过对比可知,试验③中分三个阶段控制溶氧的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B的含量最高,为428mg/L。
实施例6.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6.8,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控制在5~15%,过程中pH控制在6.5~8.0,
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补料,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控总糖浓度在1~2%;96h左右~放罐前,控总糖浓度在0.5~1.5%;补加氨水,日均补料量为配方体积的0.05~0.4%,控溶铵值在200~400ppm,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477mg/L。
实施例7.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6.8,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控5~15%,过程中pH控6.5~8.0,
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补料,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1~2%;96h左右~放罐前,0.5~1.5%;补加氨水:日均补料量为配方体积的0.05~0.4%,控溶铵值在400~600ppm,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468mg/L。
实施例8.
发酵配方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6.8,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优化的50L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控制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及补料控制如下。
(1)分阶段溶氧控制:
移种后校正溶氧100%,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空气流量、搅拌转速及罐压,控溶氧在以下范围:发酵0~24h,不低于30%;发酵24~48h,15~30%;发酵48h~放罐前,5~20%。
(2)补料控制:
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补料,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1~2%;96h左右~放罐前,0.5~1.5%;补加氨水:日均补料量为配方体积的0.05~0.4%,控溶铵值在200~600ppm,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544mg/L。
实施例9.
4T罐规模进行发酵工艺放大
将二级种液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4T发酵罐发酵培养基中,优化的罐发酵培养基配方组成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培养基消毒前调pH至6.8,消毒条件为121~123℃、30min。
发酵温度控制28~32℃,起始搅拌200rpm,初始空气流量0.5vvm,罐压0.05MPa,溶氧及补料控制如下。
(1)分阶段溶氧控制:
移种后校正溶氧100%,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空气流量、搅拌转速及罐压,控溶氧在以下范围:发酵0~24h,不低于30%;发酵24~48h,15~30%;发酵48h~放罐前,5~20%。
(2)补料控制:
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补料,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1~2%;96h左右~放罐前,0.5~1.5%;补加氨水:日均补料量为配方体积的0.05~0.4%,控溶铵值在200~600ppm,发酵培养5~7天结束。
按前述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确认该实施方案所得发酵液中Didemnin B含量为489mg/L。
在4T的工业化规模,共重复开展了三批试验,另两批效价分别是477mg/L、485mg/L,工艺的稳定性良好,表明该工艺适合工业化稳定生产。
尽管本发明已经对上述各实施案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案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L-异亮氨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L-异亮氨酸的含量为不低于0.05%,优选为0.05%~0.3%,更优选为0.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还包含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所述碳源选自甘油、糊精、淀粉、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甘油、糊精、淀粉、乳糖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氮源选自酵母类氮源、蛋白胨、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豌豆蛋白、棉籽饼粉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为酵母类氮源、蛋白胨、棉籽饼粉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无机盐选自海水晶、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柠檬酸盐或钠、镁、钴、锌、(亚)铁、锰、铜、钼酸根离子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为盐酸盐、柠檬酸盐、硫酸盐以及钠、镁、钴、锌离子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更优选为氯化钠、柠檬酸钠、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钴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含或由其组成:玉米淀粉0~2%,麦芽糊精0~4%,甘油0~4%,酵母粉0~3%,棉籽饼粉0~4%,L-异亮氨酸0.05~0.3%,氯化钠0~3%,七水硫酸镁0~0.3%,柠檬酸钠0~0.2%,氯化钴0~0.0002%,硫酸锌0~0.0004%,消泡剂0.05%;
优选培养基组成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5.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使用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分三个阶段控制溶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阶段的0~24h,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发酵阶段的24~48h,控制溶氧水平在15~30%;发酵阶段的48h~放罐前,控制溶氧水平在5~2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碳源和氮源,优选麦芽糊精和氨水;
优选每日补加的氨水体积为发酵液培养基体积的0.05%~0.4%,直至发酵结束;
优选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控总糖浓度在1~2%;96h左右~放罐前,控总糖浓度在0.5~1.5%。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控制发酵温度在28~32℃,控制发酵培养阶段的pH在6.5~8.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使用的菌株为Tistrella mobilis或其诱变菌株。
11.一种使用Tistrella mobilis或其诱变菌株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1%,麦芽糊精1.5%,甘油2%,酵母粉1%,棉籽饼粉2%,L-异亮氨酸0.15%,氯化钠1.8%,七水硫酸镁0.2%,柠檬酸钠0.2%,氯化钴0.0002%,硫酸锌0.0004%,消泡剂0.05%;
制备方法包括:发酵培养24h后,开始流加氨水和麦芽糊精,每日补加的氨水体积为发酵液培养基体积的0.05%~0.4%,直至发酵结束;补加麦芽糊精控总糖浓度为,开始补料~96h左右,控总糖浓度在1~2%;96h左右~放罐前,控总糖浓度在0.5~1.5%。还包括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罐,发酵培养阶段的0~24h,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24~48h,控制溶氧水平在15~30%;48h~放罐前,控制溶氧水平在5~20%;
发酵培养温度控制在28~32℃,发酵培养阶段的pH控制在6.5~8.0,罐压0.05Mpa。
12.一种制备Dehydrodidemnin 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权利要求5~11中任意一项所述制备Didemnin B的方法。
CN202111197886.XA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9761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7886.XA CN115976141A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7886.XA CN115976141A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6141A true CN115976141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66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7886.XA Pending CN115976141A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61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34687A1 (zh) 生物合成制备麦角硫因的方法和发酵培养基
CN101899410B (zh) 一种小链霉菌及其在达托霉素制备中的应用
CN104342390B (zh) 一种苜蓿中华根瘤菌株及其组合物与应用
CN106282044B (zh) 一种生丝微菌和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
CN111304106A (zh) 一株克劳氏芽孢杆菌及使用其生产四氢嘧啶的方法
CN113564071B (zh) 一种生产甲萘醌-7的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2359002B (zh) 一株小白链霉菌及其在生产ε-聚赖氨酸中的应用
CN112831421B (zh) 一种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生产菌株及其应用
CN101041837B (zh) 一种新的天然脱落酸制备方法
CN108823110B (zh) 一株产灰黄霉素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8841889B (zh)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松刚霉素主份——灰黄霉素的方法
CN113293110B (zh) 一种抗菌脂肽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695351B (zh) 活跃链霉菌lb-16及利用其制备那西肽的方法
CN104277989B (zh) 一株面包酵母及其在发酵生产辅酶i中的应用
CN116496911B (zh) 一种米卡芬净中间体fr901379高产菌株及其应用
WO2024104299A1 (zh) 一种脱氮生丝微菌及其发酵制备吡咯喹啉醌的方法
CN112940943B (zh) 一种液态发酵生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及应用
KR101579766B1 (ko) 일종의 사이클릭 리포펩티드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CN113604390B (zh) 一株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在发酵生产l-鸟氨酸中的应用
CN113337432B (zh) 一种产吡咯喹啉醌的食甲基菌及其应用
CN103014092B (zh) 一种提高丝裂霉素c产率的制备方法
CN112111408B (zh) 一种米卡芬净前体wf11899a生产菌株及发酵方法
CN115976141A (zh) 一种发酵制备Didemnin B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8967B (zh) 一株恶臭假单胞菌x14及其应用方法
CN114621892A (zh) 高产聚唾液酸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