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3416B -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3416B
CN115973416B CN202211502811.2A CN202211502811A CN115973416B CN 115973416 B CN115973416 B CN 115973416B CN 202211502811 A CN202211502811 A CN 202211502811A CN 115973416 B CN115973416 B CN 1159734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28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3416A (zh
Inventor
杨冬
杜柏林
陈美权
张宿新
金亚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28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3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3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3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3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3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本发明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斜度传感器和调节机构,当运输的物资或仪器形状不规则时,可实现将物资或仪器的重心处自动调节至无人机本体正下方,从而使得无人机本体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运输时,方便了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救援区域物资或仪器运送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支持电力场景应用抗电磁干扰稳定运行,负载可超过20千克,有效负载续航时间可超过20分钟,目前,大负载无人机在植保、测绘、救援等场所以得到广泛运用。
目前,当发生自然灾害车辆无法及时靠近救援区域,会用到大负载无人机对救援区域运输物资或仪器,在通过大负载无人机对物资或仪器进行运送过程中,为避免物资或仪器的重心影响导致无人机发生倾斜,影响无人机正常飞行,需要使物资与仪器的重心与无人机的重心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但是,当物资或仪器形状不规则时,物资或仪器的重心不在其中心处时,导致对物资或仪器的固定较为不便,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对救援区域物资或仪器运送及时性,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安装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夹持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与两个夹持板均相连接的驱动件,其用于使两个夹持板在固定板上反向滑动或停止滑动;
所述连接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块上且位于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斜度传感器,调节机构用于对安装板在安装块底部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移动板,所述安装块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板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与移动板相连接的电滑块一,所述安装板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板相连接的电滑块二。
可选地,两个所述夹持板的横截面均呈V字型,且两个夹持板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板,所述驱动件包括:
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安装在固定板上,且双向螺纹杆与两个夹持板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使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的电机。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
缓冲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板均固设在安装板底部,且两个缓冲板分别位于两个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缓冲板外部活动套设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内且位于抵触块与缓冲板的相对侧安装有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固设在抵触块内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贯穿有与缓冲板相固接的缓冲杆,所述抵触块内安装有套设在壳体外部的弹簧,所述缓冲杆外部套设有阻尼套。
可选地,所述缓冲板包括与安装板相固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呈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架上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板相连接的电推杆一,所述抵触块活动套设在连接板外部,所述抵触块底部铰接有底板,所述抵触块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底板在抵触块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的电推杆二。
可选地,当底板与抵触块相垂直时,两个所述底板的相对侧相贴合,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保护机构。
可选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
安装壳,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安装壳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容纳槽内固定安装有与安装壳相连接的电推杆三。
可选地,所述安装壳包括滑动安装在容纳槽内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通过销轴铰接有容纳壳,所述容纳壳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气囊固定安装在容纳壳内,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容纳壳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销轴同轴固接的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斜度传感器和调节机构,当运输的物资或仪器形状不规则时,可实现将物资或仪器的重心处自动调节至无人机本体正下方,从而使得无人机本体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运输时,方便了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救援区域物资或仪器运送及时性。
2.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方便了对物资和仪器进行固定,同时,在对如火灾事故等导致本无人机本体无法落至救援区域地面的救援区域进行运输物资时,通过控制电机使两个夹持板在固定板上相互远离,使两个夹持板均不与物资进行接触时,物资即可从两个夹持板的相对侧进行掉落,从而实现对物资进行投放,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调节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保护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保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图10中A-A方向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101、外壳;2、连接块;3、安装块;4、安装板;5、固定机构;501、固定板;502、夹持板;503、驱动件;5031、双向螺纹杆;5032、电机;6、斜度传感器;7、调节机构;701、移动板;702、安装槽;703、电滑块一;704、电滑块二;8、缓冲机构;801、缓冲板;8011、连接架;8012、连接板;8013、电推杆一;802、抵触块;803、缓冲件;8031、壳体;8032、缓冲杆;8033、弹簧;9、底板;10、电推杆二;11、保护机构;1101、安装壳;11011、安装架;11012、容纳壳;1102、气囊;1103、电推杆三;12、容纳槽;13、驱动机构;1301、电动机;1302、主动齿轮;1303、从动齿轮;1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连接块2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安装块3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底部安装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底部的固定板501,固定板501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夹持板502,固定板501上安装有与两个夹持板502均相连接的驱动件503,其用于使两个夹持板502在固定板501上反向滑动或停止滑动,在使用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救援物资或仪器时,方便了对物资和仪器进行固定,同时,在对如火灾事故等导致本无人机本体1无法落至救援区域地面的救援区域进行运输物资时,通过控制电机5032使两个夹持板502在固定板501上相互远离,使两个夹持板502均不与物资进行接触时,物资即可从两个夹持板502的相对侧进行掉落,从而实现对物资进行投放,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连接块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4,连接块2上且位于安装孔14内固定安装有斜度传感器6,调节机构7用于对安装板4在安装块3底部位置进行调节,其中,在本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后台控制系统,斜度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后台控制系统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且后台控制系统与调节机构7电性连接,当运输的物资或仪器形状不规则时,可实现将物资或仪器的重心处自动调节至无人机本体1正下方,从而使得无人机本体1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运输时,方便了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救援区域物资或仪器运送及时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调节机构7包括:移动板701,安装块3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02,移动板701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槽702内,安装槽702内固定安装有与移动板701相连接的电滑块一703,安装板4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移动板701上,具体的,安装板4在移动板701上的滑动方向与移动板701在安装槽702内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移动板701上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板4相连接的电滑块二704,具体的,后台控制系统与电滑块一703和电滑块二704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夹持板502的横截面均呈V字型,且两个夹持板502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板,通过夹持板502的横截面均呈V字型的设计,在通过两个夹持板502对物资或仪器进行夹持固定时,可以使得物资或仪器位于两个夹持板502相对侧中间位置,在对物资或仪器的重心位于其中心处的物资进行运送时,从而即可使得物资或仪器的重心位于无人机本体1正下方,通过橡胶板的设计,提高了夹持板502与物资或仪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对物资或仪器的固定效果,驱动件503包括:双向螺纹杆5031,双向螺纹杆5031转动安装在固定板501上,且双向螺纹杆5031与两个夹持板502均螺纹连接,固定板50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使双向螺纹杆5031进行转动的电机5032,使用时,电机5032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杆5031进行转动,从而即可使两个夹持板502在固定板501上进行反向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板4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8,缓冲机构8包括:缓冲板801,数量为两个,两个缓冲板801均固设在安装板4底部,且两个缓冲板801分别位于两个夹持板502相互远离的一侧,缓冲板801外部活动套设有抵触块802,抵触块802内且位于抵触块802与缓冲板801的相对侧安装有缓冲件803,当使用无人机本体1将物资或仪器运送到救援区域降落至地面时,可以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通过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仪器时,无人机本体1落地时,无人机本体1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撞击力使得运送的仪器产生共振,从而导致仪器发生损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缓冲件803包括固设在抵触块802内的壳体8031,壳体8031的顶部活动贯穿有与缓冲板801相固接的缓冲杆8032,抵触块802内安装有套设在壳体8031外部的弹簧8033,缓冲杆8032外部套设有阻尼套,无人机本体1在落地时,抵触块802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在缓冲板801外部进行滑动,此时,壳体8031在缓冲杆8032外部进行滑动,在弹簧8033与阻尼套的配合下,从而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缓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缓冲板801包括与安装板4相固接的连接架8011,连接架8011上呈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连接板8012,连接架8011上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板8012相连接的电推杆一8013,抵触块802活动套设在连接板8012外部,抵触块802底部铰接有底板9,抵触块802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底板9在抵触块802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的电推杆二10,具体的,电推杆二10铰接在抵触块802上,且电推杆二10的活塞杆与底板9相铰接,在对使用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救援物资或仪器过程中,使两个底板9与两个夹持板502之间的物资或仪器进行接触,从而对进行运送的物资或仪器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运送的物资或仪器的固定效果,有效的避免了运送的物资或仪器掉落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当底板9与抵触块802相垂直时,两个底板9的相对侧相贴合,底板9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12,底板9上且位于容纳槽12内固定安装有保护机构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保护机构11包括:安装壳1101,顶部呈开口状,安装壳1101滑动安装在容纳槽12内,容纳槽12内固定安装有气囊1102,容纳槽12内固定安装有与安装壳1101相连接的电推杆三1103,在通过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输物资或仪器过程中,当发生下雨的情况时,可使得容纳壳11012位于底板9外侧,此时,通过气泵向气囊1102充气,从而即可使两个底板9的同一侧的两个气囊1102形成一立板状,从而即可通过两个底板9两侧的两个气囊1102对两个夹持板502相对侧之间区域形成封堵,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雨水对淋在物资或仪器上,造成物资或仪器损坏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壳1101包括滑动安装在容纳槽12内的安装架11011,安装架11011上通过销轴铰接有容纳壳11012,容纳壳11012顶部呈开口状,气囊1102固定安装在容纳壳11012内,其中,气囊1102外接有气泵,气泵安装在容纳壳11012内,安装架1101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容纳壳11012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13,在对涉水区域进行运送物资或仪器时,可以使无人机本体1落至水面上,从而方便了对涉水区域进行运送救援物资和仪器;当无人机本体1在飞行过程中撞击到鸟类或其他物体发生意外,无人机本体1损坏发生坠机时,可以使四个气囊1102端部均延伸至无人机本体1外侧,使无人机本体1位于四个气囊1102形成的V型槽之间,在无人机本体1坠机落地时,四个气囊1102与地面进行抵触,从而实现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保护的效果,从而降低无人机本体1的损坏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驱动机构13包括与销轴同轴固接的从动齿轮1303,安装架11011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301,电动机130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302,且主动齿轮1302与从动齿轮1303相啮合,使用时,控制电动机1301开启,电动机1301的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1302进行转动,从而即可通过从动齿轮1303带动容纳壳11012在安装架11011上进行转动。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使用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救援物资或仪器时,将物资或仪器放置在两个夹持板502的相对侧,通过控制电机5032使两个夹持板502在固定板501上相互靠近,使得两个夹持板502分别与物资或仪器的两侧形成抵触,从而即可对物资或仪器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在控制无人机本体1起飞后,从而使得物资或仪器远离地面,当运输的物资或仪器形状不规则时,物资或仪器的重心不在其中心处时,在物资或仪器的重力作用下会使得无人机本体1发生倾斜,从而使得连接块2发生倾斜,斜度传感器6发生倾斜,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后台控制系统,后天控制系统接受到信号控制电滑块一703和电滑块二704,使得安装板4在安装块3底部进行移动,从而可实现将物资或仪器的重心处自动调节至无人机本体1正下方,从而使得无人机本体1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在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运输时,方便了对形状不规则的物资或仪器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救援区域物资或仪器运送及时性。通过固定机构5的设计,在使用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救援物资或仪器时,方便了对物资和仪器进行固定,同时,在对如火灾事故等导致本无人机本体1无法落至救援区域地面的救援区域进行运输物资时,通过控制电机5032使两个夹持板502在固定板501上相互远离,使两个夹持板502均不与物资进行接触时,物资即可从两个夹持板502的相对侧进行掉落,从而实现对物资进行投放,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通过缓冲机构8和底板9的设计,在对使用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救援物资或仪器过程中,通过电推杆二10使底板9在抵触块802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使得底板9与抵触块802相垂直,此时,即可使两个底板9的相对侧相贴合,再通过电推杆一8013使连接板8012在连接架8011上进行滑动,使得两个底板9沿夹持板502方向滑动,从而可使两个底板9与两个夹持板502之间的物资或仪器进行接触,从而对进行运送的物资或仪器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运送的物资或仪器的固定效果,有效的避免了运送的物资或仪器掉落的情况;当需要对运送的物资进行投放时,通过电推杆二10使底板9在抵触块802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使两个底板9相平行,从而取消对两个夹持板502底部封堵状态,此时,即可通过控制电机5032使两个夹持板502相互远离对物资进行投放;当使用无人机本体1将物资或仪器运送到救援区域降落至地面时,通过电推杆一8013使连接板8012在连接架8011上进行滑动,从而使得两个底板9与两个夹持板502之间的物资或仪器之间产生空隙,无人机本体1在落地时,两个底板9与地面进行接触,从而使得两个抵触块802分别在两个缓冲板801外部进行滑动,此时,壳体8031在缓冲杆8032外部进行滑动,在弹簧8033与阻尼套的配合下,从而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通过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送仪器时,无人机本体1落地时,无人机本体1与地面接触产生的撞击力使得运送的仪器产生共振,从而导致仪器发生损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通过保护机构11的设计,在通过本无人机本体1进行运输物资或仪器过程中,当发生下雨的情况时,通过电推杆三1103使安装架11011在容纳槽12内滑动,使得容纳壳11012位于底板9外侧,此时,通过气泵向气囊1102充气,从而即可使两个底板9的同一侧的两个气囊1102形成一立板状,从而即可通过两个底板9两侧的两个气囊1102对两个夹持板502相对侧之间区域形成封堵,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雨水对淋在物资或仪器上,造成物资或仪器损坏的情况;当发生水灾时,需要对涉水区域进行运送物资或仪器时,可通过电推杆三1103使安装架11011在容纳槽12内滑动,使得容纳壳11012位于底板9外侧,再通过电动机1301使容纳壳11012在安装架11011上进行转动,使容纳壳11012的开口端位于底板9的侧面,此时,通过气泵向气囊1102内充气,从而使气囊1102展开,延伸在容纳壳11012外部,此时,在气囊1102的作用下,可以使无人机本体1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在对涉水区域进行运送物资或仪器时,可以使无人机本体1落至水面上,从而方便了对涉水区域进行运送救援物资和仪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当无人机本体1在飞行过程中撞击到鸟类或其他物体发生意外,无人机本体1损坏发生坠机时,可通过电推杆三1103使安装架11011在容纳槽12内滑动,再通过电动机1301使容纳壳11012在安装架11011上进行转动,使同一个底板9上的两个容纳壳11012的开口端方向构成V字型,通过气泵向气囊1102内充气,使气囊1102展开,从而使四个气囊1102端部均延伸至无人机本体1外侧,使无人机本体1位于四个气囊1102形成的V型槽之间,在无人机本体1坠机落地时,四个气囊1102与地面进行抵触,从而实现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保护的效果,从而降低无人机本体1的损坏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底部安装有固定机构(5);
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底部的固定板(501),所述固定板(501)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夹持板(502),所述固定板(501)上安装有与两个夹持板(502)均相连接的驱动件(503),其用于使两个夹持板(502)在固定板(501)上反向滑动或停止滑动;
所述连接块(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4),所述连接块(2)上且位于安装孔(14)内固定安装有斜度传感器(6),调节机构(7)用于对安装板(4)在安装块(3)底部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安装板(4)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8),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
缓冲板(80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缓冲板(801)均固设在安装板(4)底部,且两个缓冲板(801)分别位于两个夹持板(502)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缓冲板(801)外部活动套设有抵触块(802),所述抵触块(802)内且位于抵触块(802)与缓冲板(801)的相对侧安装有缓冲件(803);
所述缓冲件(803)包括固设在抵触块(802)内的壳体(8031),所述壳体(8031)的顶部活动贯穿有与缓冲板(801)相固接的缓冲杆(8032),所述抵触块(802)内安装有套设在壳体(8031)外部的弹簧(8033),所述缓冲杆(8032)外部套设有阻尼套;
所述缓冲板(801)包括与安装板(4)相固接的连接架(8011),所述连接架(8011)上呈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连接板(8012),所述连接架(8011)上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板(8012)相连接的电推杆一(8013),所述抵触块(802)活动套设在连接板(8012)外部,所述抵触块(802)底部铰接有底板(9),所述抵触块(802)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底板(9)在抵触块(802)上绕自身铰接点进行转动的电推杆二(10);
当底板(9)与抵触块(802)相垂直时,两个所述底板(9)的相对侧相贴合,所述底板(9)的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槽(12),所述底板(9)上且位于容纳槽(12)内固定安装有保护机构(11);
所述保护机构(11)包括:
安装壳(1101),顶部呈开口状,所述安装壳(1101)滑动安装在所述容纳槽(12)内,所述容纳槽(12)内固定安装有气囊(1102),所述容纳槽(12)内固定安装有与安装壳(1101)相连接的电推杆三(1103);
所述安装壳(1101)包括滑动安装在容纳槽(12)内的安装架(11011),所述安装架(11011)上通过销轴铰接有容纳壳(11012),所述容纳壳(11012)顶部呈开口状,所述气囊(1102)固定安装在容纳壳(11012)内,所述安装架(1101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容纳壳(11012)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13);
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与销轴同轴固接的从动齿轮(1303),所述安装架(11011)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301),所述电动机(130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302),且主动齿轮(1302)与从动齿轮(1303)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
移动板(701),所述安装块(3)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02),所述移动板(701)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槽(702)内,所述安装槽(702)内固定安装有与移动板(701)相连接的电滑块一(703),所述安装板(4)呈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移动板(701)上,所述移动板(701)上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板(4)相连接的电滑块二(7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板(502)的横截面均呈V字型,且两个夹持板(502)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板,所述驱动件(503)包括:
双向螺纹杆(5031),所述双向螺纹杆(5031)转动安装在固定板(501)上,且双向螺纹杆(5031)与两个夹持板(502)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50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使双向螺纹杆(5031)进行转动的电机(5032)。
CN202211502811.2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Active CN115973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2811.2A CN115973416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2811.2A CN115973416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3416A CN115973416A (zh) 2023-04-18
CN115973416B true CN115973416B (zh) 2024-04-02

Family

ID=85961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2811.2A Active CN115973416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341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6981U (zh) * 2018-01-12 2018-12-11 广东翔龙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一体式起落架
CN111410114A (zh) * 2020-03-31 2020-07-14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机翼重心自适应起吊装置
CN212556758U (zh) * 2020-02-11 2021-02-1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载重无人机的平衡调节装置
CN113859542A (zh) * 2021-10-23 2021-12-31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投放物资的救援无人机
WO2022040858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型航拍无人机及其方法
CN217706289U (zh) * 2022-06-13 2022-11-01 淮南皖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物资投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16981U (zh) * 2018-01-12 2018-12-11 广东翔龙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一体式起落架
CN212556758U (zh) * 2020-02-11 2021-02-1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载重无人机的平衡调节装置
CN111410114A (zh) * 2020-03-31 2020-07-14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机翼重心自适应起吊装置
WO2022040858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型航拍无人机及其方法
CN113859542A (zh) * 2021-10-23 2021-12-31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投放物资的救援无人机
CN217706289U (zh) * 2022-06-13 2022-11-01 淮南皖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物资投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3416A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8886A (zh) 一种飞行器重心动态配平装置
CN105173100A (zh) 一种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
CN110329528B (zh) 一种集充电座一体化的无人机智能起落平台
CN1073146A (zh) 机翼型伞盖式飞机
CN110077607B (zh) 一种无人机碰撞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CN204937522U (zh) 一种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
CN215323286U (zh) 一种用于城市安全监控的无人机
CN111532420A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N115973416B (zh) 一种大负载抗干扰无人机
CN115753613A (zh)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CN111140740A (zh) 一种反无人机固定设备
CN110963068A (zh) 一种系留无人机自动展开地面回收平台
CN212473897U (zh) 一种无人机监控平台用防坠保护装置
CN107985574B (zh)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CN113479321A (zh) 一种用于电力线路巡检的北斗定位无人机
CN205854482U (zh) 多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CN113184195B (zh) 一种智能配送系统
CN214450357U (zh) 一种无人机续航充电平台
CN210707878U (zh) 一种单轴双桨式电力无人机机臂及无人机
CN113199915A (zh) 陆空两栖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JPH0740897A (ja) 無線制御航空機
CN208931635U (zh) 一种机械臂式旋翼无人机
CN216301461U (zh) 一种用于轻型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N210503191U (zh) 一种新型测绘无人机
CN220996820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降落的辅助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