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3613A -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3613A
CN115753613A CN202211498356.3A CN202211498356A CN115753613A CN 115753613 A CN115753613 A CN 115753613A CN 202211498356 A CN202211498356 A CN 202211498356A CN 115753613 A CN115753613 A CN 115753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mphibious
foldable
climbing robot
wa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83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伟杰
冯九龙
杨海涛
陶咏志
赵卫临
冯荟璇
王盛开
伏浩
何宇
吴树丰
李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nghaoya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nghaoya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nghaoya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Telecom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nghao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83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3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3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3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其包括机身、机臂组件、飞控系统、起落架、旋翼组件和行走组件;机臂组件具有机臂和第一安装件,机臂一端铰接在机身上,旋翼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臂上的旋翼单元;行走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臂上的行走单元。本发明旋翼单元和行走单元集成安装在机臂上,拆装灵活方便,还减轻重量;行走电机独立驱动四个行走轮,实现爬壁状态下的自由行走,螺旋桨远离车轮以及载荷面和作业面等工作面,旋翼单元的推力产生正压力,确保机器人稳定“压”在墙面上,不仅实现了竖面或斜面表面质量的检测,还能实现顶壁吸附式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表面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安全越来越重视,逐渐开展了墙面、高坡度斜坡或桥梁底面等建筑物上裂缝或裂纹检测项目,以掌握建筑物服役期间的安全状态。对于竖墙或高陡坡来说,由于竖墙和陡坡结构限制,导致搭载检测设备的无人机很难稳定飞行或悬停,且无法近距离地获取墙面或坡面信息。
目前,建筑物表面质量的检测大多采用爬壁机器人,它是一种可在竖墙或高陡坡上攀爬并完成作业的自动化机器人,然而这类检测也仅限于竖墙和高陡坡等表面质量的检测,无法满足桥梁底面、隧洞顶壁或室内顶壁的检测需求。因而,如何解决桥梁底面、隧洞顶壁或室内顶壁这类顶面的检测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不仅适于建筑物竖面或倾斜面,还适于室内顶面或桥梁底面等顶壁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采用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和视觉检测件,所述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采用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和视觉检测件,所述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包括机身、机臂组件和飞控系统,所述视觉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还包括起落架,以及集成在所述机臂组件上的旋翼组件和行走组件;其中,
所述机臂组件具有多个机臂和多个第一安装件,每个所述机臂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机身上而其另一端部固连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件;
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多个旋翼单元,所述旋翼单元具有固连在第一安装件上的旋翼电机和与所述旋翼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旋桨;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多个行走单元,每个机臂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装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件、固定在第二安装件上的行走电机和与所述行走电机传动连接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位于第二安装件的外侧;
当建筑物表面为室内顶面、桥梁底面或隧洞顶面时,所述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将机臂逐个展开,为螺旋桨提供旋转空间;确保机器人保持稳定姿态,并使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处于飞行模式且行走电机处于失能状态;
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起飞,起飞后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使其姿态稳定;当接近顶部区域时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缓慢飞行使行走轮逐渐与顶面接触,然后控制行走电机缓慢加速使行走轮与顶面完全贴合;
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切换至智能车模式和智能车控制使能模式,使行走轮稳定贴于顶面,控制机器人在顶面上自由行驶,开始检测作业;
检测完成后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切换至飞行模式,使行走轮逐渐与顶面分离,待完全分离后控制机器飞行降落,结束贴壁检测作业。
当建筑物表面为竖面或斜面时,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当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准备就位后,调整其处于贴壁模式且旋翼电机为最大输出状态;手动操持起落架使行走轮端稳定贴于竖面或斜面,或借助斜坡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从平面出发使行走轮逐渐贴壁至稳定状态;
贴壁后旋翼电机使能且行走电机处于使能状态,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正常行驶,利用视觉检测件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行走电机禁用同时使旋翼电机失能,结束倾斜/竖直墙面贴壁检测作业。
在本发明中,机臂与机身铰接在一起,在运输时能够折叠在一起,便于运输;旋翼单元和行走单元集成安装在机臂的一端部,体积小巧,拆装灵活方便,便于维修测试,还减轻了重量,进而减少负重;行走电机独立驱动四个行走轮,实现爬壁状态下的自由行走,另外,螺旋桨的旋翼远离车轮以及载荷面和作业面等工作面,减少粉尘对检测设备的干扰,旋翼单元的推力产生正压力,确保机器人稳定“压”在墙面上,进一步确保机器人在工作面上的行走,且保证本发明能顺利通过检测面上的大曲率曲面、凹凸不平处;
本发明的机器人为小型机器人,行走轮的轮径约为70mm,机臂的长度约为300mm,结构小巧,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行走灵活性,便于调整行走状态,进一步确保本发明能够顺利通过大曲率曲面和凹凸不平的工作面;
本发明将行走单元和旋翼单元集成在机臂的一端部,通过对机器人进行适当的操作,不仅实现了竖面或斜面表面质量的检测,还能实现顶壁吸附式检测。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机臂端部,所述旋翼电机固定在下安装板上。工作时,利用旋翼电机带动螺旋桨旋转,确保本发明的飞翔性能;
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一对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的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上,所述行走电机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座上。本发明利用第二安装件来保证螺旋桨和行走轮的高度差,避免吸收工作面的粉尘而影响正常检测,还能产生正压力使本发明贴在工作面上。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的第一防护罩和罩设在所述机身上的第二防护罩,具有很好的防雨和防尘作用,以更好的保护机器人的电元器件。
优选的,每个所述机臂均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机臂的端部的第一连接架和固定在机身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铰接在一起并通过限位件进行定位。
更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具有一对夹板,两夹板向前延伸出机臂;所述第二连接架具有一对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部插装在两所述夹板内并通过铰轴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件水平穿设在两连接板上,两夹板的延伸部具有与限位件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使所述机臂具有竖直状态和水平展开状态。当限位件卡装在第一限位槽内时可限制机臂的端部向上旋转而使机臂处于水平状态,当限位件卡装在第二限位槽内使机臂属于竖直向下的折叠状态。本发明利用限位件对第一连接架进行限位以确定机臂稳定性。
在实际安装时,两所述连接板上水平开设有一对使所述限位件水平移动的长孔,限位件的两端部设置有旋帽,旋帽便于操作;长孔为限位件提供活动空间,
在实际安装时,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通过弧形边连接在一起,采用弧形边连接,便于转动机臂,方便操作。
在实际安装时,所述机身包括一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座体,两所述座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固连在一起,以便于安装电源等。
优选的,所述起落架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其包括倾斜设置在机身上的斜撑和固连在所述斜撑底壁的水平撑,且所述水平撑上套装有防滑套,防滑套增加摩擦力,使本发明平稳落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机臂与机身铰接在一起,在运输时能够折叠在一起,折叠后大大节约空间,便于运输和收纳保存;另外,每个机臂的长度控制在300mm以内,使整个机器人的结构更加小巧,行走更加灵活;
本发明不仅具有旋翼单元,还具有行走单元,使得本发明不仅具有飞行功能,还具有爬壁功能,不仅适用于竖墙,还适用于路面和桥梁的底面,适用范围广;另外,旋翼单元和行走单元集成安装在机臂的一端部,不仅拆装灵活方便,便于维修测试,还能减轻重量,进而减少负重;
本发明利用行走电机独立驱动四个行走轮旋转,实现爬壁状态下的自由行走,另外,螺旋桨的旋翼远离车轮以及载荷面和作业面等工作面,避免吸收工作面的粉尘而影响正常检测,且旋翼单元的推力产生正压力,确保机器人稳定“压”在墙面上,进一步确保机器人在竖面、斜面和顶面上的行走,进而实现了竖面、斜面和顶面的表面检测,能够满足桥梁底面、隧洞顶面和室内顶壁的表面检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机身和机臂的连接图(其中一个机臂处于竖直状态)。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部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行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不仅可以飞行,还可以攀爬,还适用于桥梁的底面和公路的行走,适用范围广。
具体地,结合图1-3和图7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包括机身1、机臂组件、行走组件、旋翼组件、起落架8和飞控系统;
机臂组件具有四个结构相同的机臂2和四个第一安装件3,为便于区分,将机臂2与机身1连接的一端部记作第一端部而将其另一端部记作第二端部,机臂2的第一端部铰接在机身1上而其第二端部固连有一个第一安装件3,可利用第一安装件3将后述的旋翼单元和行走单元对应设置在机臂2的第二端部;机臂2与机身1铰接在一起,在运输时能够折叠在一起,便于运输,且方便收纳保存;
旋翼组件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旋翼单元,每个旋翼单元均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装件3上的旋翼电机4.1(旋翼电机4.1优选封闭式直流无刷电机)和由旋翼电机4.1驱动的螺旋桨4.2,旋翼电机4.1带动螺旋桨4.2旋转以实现悬停和飞行;
行走组件包括四个行走单元,每个机臂2上设置有一个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装件3上的第二安装件5.1、固定在第二安装件5.1上的行走电机5.2(带有电子调节器)和与行走电机5.2传动连接的行走轮5.3,行走轮5.3位于第二安装件5.1的外侧;每个行走轮5.3对应一个行走电机5.2,能够满足爬壁状态下的前进、后退和差速转弯需求;
在上述方案中,旋翼单元和行走单元集成安装在机臂2的一端部,不仅拆装灵活方便,便于维修测试,还能减轻重量,进而减少负重;螺旋桨4.2远离车轮以及载荷面和作业面等工作面,避免吸收工作面的粉尘而影响正常检测,且旋翼单元的推力产生正压力,确保机器人稳定“压”在墙面上;行走单元和旋翼单元相结合,进一步确保本发明能顺利通过检测面上的大曲率曲面、凹凸不平处。
优选的,如图2、4所示,第一安装件3为夹板6.1结构,其包括带有一对上弧形板3.1的上安装板3.2和带有一对下弧形板3.3的下安装板3.4,上弧形板3.1和下弧形板3.3上下正对围成与机臂2外径大小一致的圆孔,利用螺栓将每对上弧形板3.1和下弧形板3.3固连在一起即可实现第一安装件3在机臂2的第二端部的固定安装。另外,为保证螺旋桨4.2和行走轮5.3的间距,旋翼电机4.1固定在下安装板3.4的下表面而行走电机5.2安装在第二安装件的顶部。
优选的,如图7所示,第二安装件5.1包括一对通过四个连接杆5.1a连接在一起的上安装座5.1b和下安装座5.1c,下安装座5.1c卡装在上安装板3.2的安装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实现了第二安装件5.1在第一安装件3上的定位安装;行走电机5.2固定在上安装座5.1b上,行走电机5.2与行走轮5.3(优选内嵌式防脱落硅胶轮)传动连接以带动本发明前进和后退,每对行走电机5.2差速转动即可实现左转和右转,以满足不能情况下的行走需求。另外,本发明将行走电机5.2设置在第二安装件5.1的上部而将旋翼电机4.1安装在第一安装件3的底部,充分保证螺旋桨4.2和行走轮5.3的高度差,使螺旋桨4.2的旋转面远离载荷平面或作业面,避免形成高负压区吸收检测面的粉尘、渣石等而造成损坏。
在实际安装时,每个机臂2均通过连接单元与机身1连接,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机臂2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架和固定在机身1拐角处的第二连接架;
第二连接架具有一对左右间隔设置的连接板7.1,第一连接架具有一对位于机臂2左右两侧的夹板6.1,连接板7.1的一端部延伸至两夹板6.1内并通过铰轴7.6连接,使夹板6.1能够相对连接板7.1转动,进而实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两连接板7.1的端部还具有一具有旋帽7.5的限位件(即限位轴7.2),限位轴7.2上设置有防止其在连接板7.1上左右窜动的限位台7.3;
为保持机臂2的状态,两夹板6.1具有一对开口向上的第一限位槽6.2和一对开口向下的第二限位槽6.3,当限位轴7.2卡在第一限位槽6.2内时可避免机臂2的第一端部旋转,使机臂2处于水平伸展状态,为螺旋桨4.2提供旋转空间;当限位轴7.2卡在第二限位槽6.3内时对机臂2进行限位使其处于竖直状态;连接板7.1上水平开设有长孔7.4,为限位轴7.2提供调整空间,通过水平调整限位轴7.2的位置来为机臂2提供旋转空间,进而实现机臂2展开和折叠状态的灵活调整。
在实际加工时,第一限位槽6.2和第二限位槽6.3之间的夹板6.1的侧边缘采用弧形边6.4,方便调整,降低机臂2的调整难度,具体如图5-6所示。
在实际安装时,两连接板7.1上水平开设有一对使限位轴水平移动的长孔7.4,限位轴两端部设置有旋帽7.5,便于操作;长孔7.4为限位轴提供活动空间。
在实际安装时,所述第一限位槽6.2和第二限位槽6.3通过弧形边6.4连接在一起,采用弧形边6.4连接,便于转动机臂2,方便操作。
结合图1可知,起落架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机身1下座体的两侧,其包括倾斜设置在机身1上的斜撑8.1和固连在斜撑8.1底壁的水平撑8.2,水平撑8.2上套装有防滑套8.3,防滑套8.3增加摩擦力,使本发明平稳落地。
在实际安装时,第一安装件3和行走电机5.2上还罩设有第一防护罩9.1,机身1上罩设有第二防护罩9.2,不仅具有很好的防雨和防尘作用,还尽可能地保护飞控系统免受碎石的撞击,尽可能地保护飞控系统。
本发明还包括地面端监控设备、地面端通信链路和天空端通信链路。地面端监控设备包括软件地面站、显示设备和遥控器,遥控器通过安装在机身上的接收机与飞控系统(选用匿名飞控)相连,飞控的飞行姿态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匿名数传模块)传给软件地面站进行可视化;飞控系统和天空端(图数一体传输模块HM30天空端)的数据通信为双向,主要包括飞行姿态数据和远程控制数据,视频数据为单向传输。天空端与地面端(为图数一体传输模块HM30地面端)的数传链路亦为双向。地面端通过网口转HDMI的形式将视频数据单向传输至5G云盒中,飞行姿态数据和远程控制数据以串口形式与5G云盒双向连接。5G云盒通过5G网络与云服务进行通信,其中视频数据采用RTMP/RTSP协议单向推流至云服务器,飞行姿态数据和远程控制数据采用透传方式与云服务器双向通信,以实现远程展示及反向控制,具体的5G通信传输过程如图8所示。
在实际安装时,视觉检测件优选视觉传感器。在实际安装时可将视觉传感器安装在机身上,视觉传感器将拍摄到的信息传输至飞控系统,飞控系统将生成的视频数据通过天空端和地面端连接,地面端通过地面端网口与显示器连接。
本发明的遥控器设计了七路通道用于机器的飞行与爬行功能,其中通道一至四对应Roll、Pitch、Thrust、Yaw;通道五采用SwE三段开关:低位与中位为无人机模态(姿态控制)、高位为智能车模态(即吸顶小车);通道六为SwA两段开关:低位为智能车控制禁止(即行走轮失能)、高位为智能车控制使能(即行走轮使能);通道七为SwG三段开关,用于正常飞行与贴壁吸附功能切换。
本发明所述的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不仅可应用于倾斜/竖直墙面,如隧道壁、核电站外墙、建筑楼房外墙等;还适用于底部墙面,如隧道顶部、桥梁底部、室内的屋顶。本发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应用于底部墙面(即隧道顶部、桥梁底部、室内墙顶等场景)时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将每个机臂2折叠起来并运输至工作地点,折叠时拉动限位轴7.2沿着长孔7.4向机身1内部方向移动,限位轴7.2从第一限位槽6.2内移开使机臂2处于非限制状态,然后向下转动机臂2使其处于竖直状态,松开限位轴使其卡装在第二限位槽6.3内,实现机臂2的折叠;
第二步,当达到工作地点后,将机臂2逐个展开为螺旋桨4.2提供旋转空间,具体以其中一个机臂2的展开为例:推动限位轴7.2沿着长孔7.4向机身1方向移动,放开对第一连接架上的限制,转动机臂2至水平状态,限位轴7.2复位并卡装在第一限位槽6.2内对机臂2进行限位使其处于水平展开状态;另外,起落架置于地面上,确保本发明的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处于稳定状态;
第三步,启动前,确保机器人保持稳定姿态,并确保SwE三段开关置于低位、SwA两段开关置于低位且SwG三段开关置于低位或中位,即使机器人处于飞行模式且行走电机5.2处于失能状态;
第四步,控制机器人起飞,起飞后控制机器人使其姿态稳定;当接近顶部区域时控制机器人飞行使行走轮逐渐与顶面接触,使行走轮5.3与顶面完全贴合;
第五步,切换SwE开关至高位进入智能车模式,切换SwA开关至高位进入智能车控制使能模式(即行走电机使能),使机器人稳定贴于顶面,通过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在顶面上自由行驶,前后、左右、转弯、调头,开始检测作业;
第六步,检测完成后将SwE开关三段开关切于低位状态进入飞行模式,使行走轮逐渐与顶部墙面分离,待完全分离后控制机器飞行降落,结束贴壁检测作业。
当用于检测倾斜/竖直墙面(如隧道壁、核电站外墙、建筑楼房外墙等)时,其操作方法与底部墙面的不同之处在于:
准备就位后,将SwG三段开关置于高位、SwA两段开关置于低位SwE且三段开关置于低或中段,此时机器处于贴壁模式,旋翼电机4.1为最大输出状态;
手动操持起落架,使行走轮端稳定贴于倾斜/竖直墙面(若手持方式不便,可借助斜坡或斜面,从平面出发,控制机器人及行走电机5.2,缓慢加大行走电机的转速使机器人爬上墙面,逐渐贴壁至稳定状态;
当机器人贴壁后旋翼电机4.1使能,此时切换SwA开关至高段,使行走电机5.2处于使能状态,遥控器可控制机器人正常行驶,前后、左右、转弯、调头,利用视觉传感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机器人回到人工可接区域,手持起落架(若不便,则借助斜坡或斜面控制机器自主行驶至平面),将SwA开关切换至低位,行走电机禁用同时使旋翼电机失能,结束倾斜/竖直墙面贴壁检测作业;
在上述检测过程中,若遇到凹凸不平处时调整行走轮5.3差速转弯越过或利用旋翼电机4.1带动本发明起飞越过,确保安全检测;
在攀爬或行走过程中视觉传感器能够拍摄获取墙壁或桥梁等表面信息,进而实现建筑物表面外观缺陷(如裂缝、孔洞、腐蚀、麻面等)的高精度检测。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而,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所述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采用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和视觉检测件,所述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包括机身、机臂组件和飞控系统,所述视觉检测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还包括起落架,以及集成在所述机臂组件上的旋翼组件和行走组件;其中,
所述机臂组件具有多个机臂和多个第一安装件,每个所述机臂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机身上而其另一端部固连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件;
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多个旋翼单元,所述旋翼单元具有固连在第一安装件上的旋翼电机和与所述旋翼电机传动连接的螺旋桨;
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多个行走单元,每个机臂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装件上表面的第二安装件、固定在第二安装件上的行走电机和与所述行走电机传动连接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位于第二安装件的外侧;
当建筑物表面为室内顶面、桥梁底面或隧洞顶面时,所述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将机臂逐个展开,为螺旋桨提供旋转空间;确保机器人保持稳定姿态,并使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处于飞行模式且行走电机处于失能状态;
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起飞,起飞后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使其姿态稳定;当接近顶部区域时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缓慢飞行使行走轮逐渐与顶面接触,然后控制行走电机缓慢加速使行走轮与顶面完全贴合;
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切换至智能车模式和智能车控制使能模式,使行走轮稳定贴于顶面,控制机器人在顶面上自由行驶,开始检测作业;
检测完成后将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切换至飞行模式,使行走轮逐渐与顶面分离,待完全分离后控制机器飞行降落,结束贴壁检测作业;
当建筑物表面为竖面或斜面时,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当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准备就位后,调整其处于贴壁模式且旋翼电机为最大输出状态;手动操持起落架使行走轮端稳定贴于竖面或斜面,或借助斜坡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从平面出发使行走轮逐渐贴壁至稳定状态;
贴壁后旋翼电机使能且行走电机处于使能状态,控制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正常行驶,利用视觉检测件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行走电机禁用同时使旋翼电机失能,结束倾斜/竖直墙面贴壁检测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上安装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机臂端部,所述旋翼电机固定在下安装板上;
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一对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的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固定在上安装板上,所述行走电机固定在所述上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的第一防护罩和罩设在所述机身上的第二防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均通过连接单元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机臂的端部的第一连接架和固定在机身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铰接在一起并通过限位件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具有一对夹板,两夹板向前延伸出机臂;所述第二连接架具有一对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部插装在两所述夹板内并通过铰轴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件水平穿设在两连接板上,两夹板的延伸部具有与限位件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使所述机臂具有竖直状态和水平展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板上水平开设有一对使所述限位件水平移动的长孔,限位件的两端部设置有旋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通过弧形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一对上下间隔设置的座体,两所述座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固连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为一对且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其包括倾斜设置在机身上的斜撑和固连在所述斜撑上的水平撑,且所述水平撑上套装有防滑套。
CN202211498356.3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5753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8356.3A CN115753613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8356.3A CN115753613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3613A true CN115753613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8356.3A Pending CN115753613A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36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7781A (zh) * 2023-05-16 2023-08-15 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检测无人车
CN117775282A (zh) * 2024-02-27 2024-03-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水面倾覆翻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7781A (zh) * 2023-05-16 2023-08-15 广州铁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检测无人车
CN117775282A (zh) * 2024-02-27 2024-03-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水面倾覆翻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CN117775282B (zh) * 2024-02-27 2024-05-1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水面倾覆翻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53613A (zh) 一种基于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的建筑物表面检测方法
US7959104B2 (en) Fly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movement on the ground
EP3615354A1 (en) Integrated ground-aeri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BR112020021771A2 (pt) aeronave elétrica de decolagem e pouso vertical.
CN206694765U (zh) 一种负载组件以及挂载该负载组件的无人机
CN110182365B (zh) 一种煤矿井下防爆型四旋翼无人机
CN113753230B (zh) 飞行器、机翼组件及飞行汽车
CN214824104U (zh) 一种无人机
CN111152921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CN104477385A (zh) 一种无人扑翼飞行器
CN113276613A (zh) 一种可陆空联调的变构型陆空无人平台
CN113389421A (zh) 一种无人机移动机库
CN111137083B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117533537A (zh) 一种空中清洁机器人及清洁方法
CN219008166U (zh) 无人机轮式起落架及无人机
CN105826862B (zh) 啮合驱动行走轮结构、巡线机器人机械结构及其越障方法
CN210258865U (zh) 一种具有全景功能的无人机
CN104648653B (zh) 四旋翼直升快飞电动无人机
CN217575418U (zh) 一种遥控侦察小车
CN215707136U (zh) 一种空地两用侦查无人机
CN113199915B (zh) 陆空两栖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211139689U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检测无人机
CN218805039U (zh) 一种折叠式两栖爬壁机器人
CN113997262A (zh) 一种陆空巡检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10149580U (zh)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停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