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4603A -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4603A
CN115964603A CN202310098005.1A CN202310098005A CN115964603A CN 115964603 A CN115964603 A CN 115964603A CN 202310098005 A CN202310098005 A CN 202310098005A CN 115964603 A CN115964603 A CN 115964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ariance
maneuvering target
state
innovation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80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4603B (zh
Inventor
林旭
程林
王震
文浩
刘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0980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4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4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4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4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4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涉及数字信号处理及最优估计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构建包括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传感器测量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异常进行检验与处理;对处理动态模型异常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异常新息的修正,得到稳健新息;根据稳健新息估计并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根据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修正后的噪声协方差,得到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本发明能够在先验噪声统计特性不精确的前提下,有效跟踪机动目标的状态,保障滤波结果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处理及最优估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目标跟踪一直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难点问题,其关键在于建立目标动态模型和状态估计算法。由于目标的机动性不可预测,通常难以建立精确的目标动态模型。传统方法则是通过引入目标状态的过程噪声来表征动态模型的精度,利用Kalman滤波结合历史状态和观测数据进行递推估计,从而得到目标状态的最优估计结果。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的观测噪声和系统状态的过程噪声统计特性难以先验已知,这将造成目标状态估计结果次优甚至发散。此外,目标机动也会影响当前时刻及后续一段时间的滤波估计结果,严重时会造成跟踪目标的丢失。
针对先验噪声统计特性未知的问题,可以利用噪声协方差估计方法解决,然而目标机动会造成当前时刻动态模型异常,使得新息被污染,异常的新息统计信息将严重影响噪声协方差的估计精度。针对目标机动的问题,可以利用自适应渐消Kalman滤波方法解决,然而先验噪声统计不精确会影响动态模型异常的判别及渐消因子的构造。因此,现有技术在先验噪声统计特性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跟踪机动目标的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能够在先验噪声统计特性不精确的前提下,有效跟踪机动目标的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构建包括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感器测量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
S2、对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异常进行检验与处理;
S3、对步骤S2中处理动态模型异常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异常新息的修正,得到稳健新息;
S4、根据步骤S3中的稳健新息估计并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
S5、根据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步骤S4中修正后的噪声协方差,得到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建立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
Figure SMS_1
其中:
Figure SMS_2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k为传感器测量时刻,A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SMS_3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SMS_4
为上一时刻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Figure SMS_5
Figure SMS_6
为均值为0、协方差为过程噪声协方差Q的高斯分布;
S12、根据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建立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
Figure SMS_7
其中:
Figure SMS_8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9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
Figure SMS_10
Figure SMS_11
为均值为0、协方差为测量噪声协方差R的高斯分布;
S13、根据分步骤S11中建立的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分步骤S12中建立的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构建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
Figure SMS_12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输入传感器测量值、先验噪声协方差、状态初始值及其协方差;
S22、对机动目标的状态进行时间更新;
S23、从第二时刻开始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判断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是否异常;若是则进入分步骤S24,否则进行测量更新并输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
S24、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和牛顿迭代法确认自适应渐消因子;
S25、根据分步骤S24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预测协方差并进行测量更新。
进一步地,步骤S2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21、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表示为:
Figure SMS_13
其中:
Figure SMS_14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A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SMS_15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S222、根据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16
其中:
Figure SMS_17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
Figure SMS_18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Q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
S223、根据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和分步骤S221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计算当前时刻的新息,表示为:
Figure SMS_19
其中:
Figure SMS_20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Figure SMS_21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C为测量矩阵;
S224、根据分步骤S222中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计算式为:
Figure SMS_22
其中:
Figure SMS_23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进一步地,在步骤S23中,进行测量更新包括以下分步骤:
S231、根据分步骤S222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和分步骤S224中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表示为:
Figure SMS_24
其中:
Figure SMS_25
为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
Figure SMS_26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S232、根据分步骤S221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分步骤S223中当前时刻的新息和分步骤S231中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表示为:
Figure SMS_27
其中:
Figure SMS_28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S233、根据分步骤S222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和分步骤S231中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29
其中:
Figure SMS_30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I为单位矩阵。
进一步地,步骤S24包括以下分步骤:
S241、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建立自适应渐消因子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SMS_31
其中:
Figure SMS_32
为自适应渐消因子的函数式,
Figure SMS_33
为当前时刻的自适应渐消因子,
Figure SMS_34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Figure SMS_35
Figure SMS_36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37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Figure SMS_38
为自由度m和显著水平α的卡方检验临界值;
S242、采用牛顿法迭代计算分步骤S241中自适应渐消因子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SMS_39
其中:
Figure SMS_40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1次迭代结果,i为迭代次数,
Figure SMS_41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
Figure SMS_42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的函数式,
Figure SMS_43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的函数式的一阶导数,
Figure SMS_44
Figure SMS_45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第i次迭代结果。
进一步地,步骤S25包括以下分步骤:
S251、根据步骤S242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状态预测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46
其中:
Figure SMS_47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协方差,
Figure SMS_48
为当前时刻的自适应渐消因子,
Figure SMS_49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
S252、根据步骤S242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新息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50
其中:
Figure SMS_51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C为测量矩阵,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253、根据分步骤S251中修正后的状态预测协方差和分步骤S252中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计算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表示为:
Figure SMS_52
其中:
Figure SMS_53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
S254、根据分步骤S253中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计算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表示为:
Figure SMS_54
其中:
Figure SMS_55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自适应估值,
Figure SMS_56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Figure SMS_57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S255、根据分步骤S251中修正后的状态预测协方差和分步骤S253中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计算机动目标状态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58
其中:
Figure SMS_59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的自适应估值,I为单位矩阵。
进一步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根据分步骤S254中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确定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表示为:
Figure SMS_60
其中:
Figure SMS_61
为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Figure SMS_62
为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
Figure SMS_63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
S32、根据分步骤S31中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计算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表示为:
Figure SMS_64
其中:
Figure SMS_65
为当前时刻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
Figure SMS_66
为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S33、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大于或等于传感器的最终测量时刻;若是则进入分步骤S34,否则跳转到分步骤S22;
S34、根据分步骤S32中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和稳健估计方法,计算稳健新息,表示为:
Figure SMS_67
其中:
Figure SMS_68
为当前时刻的稳健新息,
Figure SMS_69
为当前时刻的稳健因子。
进一步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根据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构造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Figure SMS_70
其中:
Figure SMS_71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预测状态向量的误差,
Figure SMS_72
A为状态转移矩阵,L为稳态新息,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73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预测状态向量的误差,
Figure SMS_74
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SMS_75
Figure SMS_76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Figure SMS_77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S42、根据分步骤S41中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和S33中的稳健新息,建立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
S43、计算分步骤S42中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的法方程,得到噪声协方差估值,表示为:
Figure SMS_78
其中:
Figure SMS_79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过程噪声协方差估值,s为矩阵按列排序,
Figure SMS_80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测量噪声协方差估值,
Figure SMS_81
为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的系数矩阵,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Figure SMS_82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稳健新息的自协方差序列;
S44、判断分步骤S43中的噪声协方差估值是否收敛;若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估值并跳转到步骤S2。
进一步地,步骤S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421、根据分步骤S41中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得到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表示为:
Figure SMS_83
其中:
Figure SMS_84
为第k+n时刻新息与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Figure SMS_85
Figure SMS_86
为第k时刻的预测向量误差的协方差;
S422、根据分步骤S421中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和定义的窗口长度,确定新息自协方差序列,表示为:
Figure SMS_87
其中:
Figure SMS_88
为窗口长度n内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
Figure SMS_89
为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Figure SMS_90
为第k+n-1时刻新息与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S423、将分步骤S421中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代入到分步骤S422中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可得新息自协方差序列的等式:
Figure SMS_91
其中: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92
为矩阵
Figure SMS_93
n-1次方,
Figure SMS_94
为矩阵
Figure SMS_95
n-2次方,
Figure SMS_96
Figure SMS_97
S424、利用时间平均从稳健新息中近似期望计算新息自协方差序列中的各元素,表示为:
Figure SMS_98
其中:
Figure SMS_99
为第k时刻新息与第k+j时刻新息的协方差,n为窗口长度,
Figure SMS_100
为第i时刻稳健新息,j为第j时刻;
S425、根据滤波稳态确定预测协方差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SMS_101
其中:
Figure SMS_102
Figure SMS_103
为第k时刻的预测向量误差的协方差,Q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426、联立分步骤S423中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的等式和分步骤S425中的预测协方差的等式,并利用克罗内克积运算将矩阵拉伸为向量,建立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表示为:
Figure SMS_104
Figure SMS_105
其中:
Figure SMS_107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稳健新息的自协方差序列,s为矩阵按列排序,
Figure SMS_109
为克罗内克积算子,
Figure SMS_111
Figure SMS_108
Figure SMS_110
Figure SMS_112
Figure SMS_113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过程噪声协方差,
Figure SMS_106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测量噪声协方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自适应估值和稳健估计的思想推导出了稳健新息,抵制了动态模型异常对噪声协方差估值的影响,提高了噪声协方差的估计精度,进而实现了机动目标状态的有效跟踪;
(2)本发明通过估计并迭代更新噪声协方差,抵制了噪声协方差不精确对动态模型异常的探测和自适应渐消因子的构造的影响,提升了滤波器的状态估计精度与自适应跟踪性能;
(3)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具有系统状态不连续变化且先验噪声统计特性未知的线性时不变系统,以获得系统状态的最优跟踪估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包括步骤S1-S5:
S1、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构建包括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感器测量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的特征建立机动目标的常速度或常加速度动态模型,引入特定矩阵解构形式的机动目标的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初值未知则任意给定。根据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值与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建立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测量噪声协方差初值未知则根据传感器的精度经验给定。最后,组合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传感器测量模型建立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建立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
Figure SMS_114
其中:
Figure SMS_115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k为传感器测量时刻,A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SMS_116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SMS_117
为上一时刻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Figure SMS_118
Figure SMS_119
为均值为0、协方差为过程噪声协方差Q的高斯分布,过程噪声协方差Q未知,根据经验先验给定,后续进行估计并修正。
具体地,本发明根据机动目标的运动特征,在低机动环境下采用机动目标的常速度动态模型,在高机动环境下采用机动目标的常加速度模型。
机动目标的常速度动态模型为:
Figure SMS_120
其中:
Figure SMS_121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位置,
Figure SMS_122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速度,
Figure SMS_123
,M为最终的测量时刻,
Figure SMS_124
为采样间隔,
Figure SMS_125
为上一时刻的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机动目标的常加速度模型为:
Figure SMS_126
其中:
Figure SMS_127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加速度。
具体地,本发明引入特定矩阵解构形式的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Q。
对于机动目标的常速度动态模型,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Q满足:
Figure SMS_128
其中:q为过程噪声参数。
对于机动目标的常加速度动态模型,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Q满足:
Figure SMS_129
因此,可将机动目标的常速度动态模型和机动目标的常加速度动态模型简化为如下形式:
Figure SMS_130
其中:
Figure SMS_131
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SMS_132
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SMS_133
为对应动态模型的过程噪声特定矩阵。
S12、根据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建立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
Figure SMS_134
其中:
Figure SMS_135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136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
Figure SMS_137
Figure SMS_138
为均值为0、协方差为测量噪声协方差R的高斯分布,测量噪声协方差R未知,根据传感器精度先验给定,后续进行估计并修正。
S13、根据分步骤S11中建立的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分步骤S12中建立的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构建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
Figure SMS_139
S2、对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异常进行检验与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将机动目标的初始位置、速度或者加速度设置为0,并设置较大的机动目标的协方差提高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第一时刻执行标准Kalman滤波。本发明从第二时刻开始构造卡方检验探测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的异常,通过卡方检验则执行标准Kalman滤波,即进行测量更新,否则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自适应渐消因子,更新状态预测协方差后执行标准Kalman滤波,即进行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测量更新,获得机动目标的状态的自适应估计结果。
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输入传感器测量值、先验噪声协方差、状态初始值及其协方差。
具体地,本发明令初始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Figure SMS_140
为零向量,并设置一个大于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Q和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R的初始机动目标的状态协方差
Figure SMS_141
,提高初始状态的不确定性。
S22、对机动目标的状态进行时间更新。
具体地,本发明从第一个时刻开始,对机动目标的状态进行时间更新。
步骤S2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21、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表示为:
Figure SMS_142
其中:
Figure SMS_143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A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SMS_144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S222、根据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145
其中:
Figure SMS_146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
Figure SMS_147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Q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
S223、根据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和分步骤S221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计算当前时刻的新息,表示为:
Figure SMS_148
其中:
Figure SMS_149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Figure SMS_150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C为测量矩阵。
S224、根据分步骤S222中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计算式为:
Figure SMS_151
其中:
Figure SMS_152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23、从第二时刻开始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判断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是否异常;若是则进入分步骤S24,否则进行测量更新并输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
具体地,新息为零均值高斯分布,那么新息的马氏距离的平方服从卡方分布,表示为:
Figure SMS_153
其中:
Figure SMS_154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马氏距离的平方,
Figure SMS_155
为自由度m和显著水平α的卡方检验临界值,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若卡方检验未通过,即:
Figure SMS_156
,说明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存在异常。
在步骤S23中,进行测量更新包括以下分步骤:
S231、根据分步骤S222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和分步骤S224中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表示为:
Figure SMS_157
其中:
Figure SMS_158
为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
Figure SMS_159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S232、根据分步骤S221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分步骤S223中当前时刻的新息和分步骤S231中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表示为:
Figure SMS_160
其中:
Figure SMS_161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S233、根据分步骤S222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和分步骤S231中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162
其中:
Figure SMS_163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I为单位矩阵。
S24、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和牛顿迭代法确认自适应渐消因子。
步骤S24包括以下分步骤:
S241、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建立自适应渐消因子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SMS_164
其中:
Figure SMS_165
为自适应渐消因子的函数式,
Figure SMS_166
为当前时刻的自适应渐消因子,
Figure SMS_167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Figure SMS_168
Figure SMS_169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170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Figure SMS_171
为自由度m和显著水平α的卡方检验临界值。
S242、采用牛顿法迭代计算分步骤S241中自适应渐消因子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SMS_172
其中:
Figure SMS_173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1次迭代结果,i为迭代次数,
Figure SMS_174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
Figure SMS_175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的函数式,
Figure SMS_176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的函数式的一阶导数,
Figure SMS_177
Figure SMS_178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第i次迭代结果。
S25、根据分步骤S24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预测协方差并进行测量更新。
步骤S25包括以下分步骤:
S251、根据步骤S242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状态预测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179
其中:
Figure SMS_180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协方差,
Figure SMS_181
为当前时刻的自适应渐消因子,
Figure SMS_182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
S252、根据步骤S242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新息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183
其中:
Figure SMS_184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C为测量矩阵,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253、根据分步骤S251中修正后的状态预测协方差和分步骤S252中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计算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表示为:
Figure SMS_185
其中:
Figure SMS_186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
S254、根据分步骤S253中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计算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表示为:
Figure SMS_187
其中:
Figure SMS_188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自适应估值,
Figure SMS_189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Figure SMS_190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S255、根据分步骤S251中修正后的状态预测协方差和分步骤S253中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计算机动目标状态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SMS_191
其中:
Figure SMS_192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的自适应估值,I为单位矩阵。
S3、对步骤S2中处理动态模型异常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异常新息的修正,得到稳健新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为抵制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的异常对噪声协方差估值的影响,利用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推导受污染前的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获得初步修正后的新息。然后本发明基于稳健估计的思想,进一步修正残余的异常新息。
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根据分步骤S254中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确定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表示为:
Figure SMS_193
其中:
Figure SMS_194
为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Figure SMS_195
为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
Figure SMS_196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
具体地,本发明根据自适应模型可得到上述计算式。自适应修正模型可表示为:
Figure SMS_197
S32、根据分步骤S31中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计算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表示为:
Figure SMS_198
其中:
Figure SMS_199
为当前时刻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
Figure SMS_200
为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S33、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大于或等于传感器的最终测量时刻;若是则进入分步骤S34,否则跳转到分步骤S22。
具体地,本发明在该分步骤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大于或等于传感器的最终测量时刻;若当前时刻大于或等于传感器的最终测量时刻,即
Figure SMS_201
,则将所有时刻的新息或新息初步修正值输入分步骤S34,进一步修正异常新息,若当前时刻小于传感器的最终测量时刻,即
Figure SMS_202
,则将当前时刻的状态估值及其协方差代入下一时刻,跳转到分步骤S22。
S34、根据分步骤S32中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和稳健估计方法,计算稳健新息,表示为:
Figure SMS_203
其中:
Figure SMS_204
为当前时刻的稳健新息,
Figure SMS_205
为当前时刻的稳健因子。
计算稳健因子包括以下分步骤:
S341、采用中位数法统计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的中误差,表示为:
Figure SMS_206
其中:
Figure SMS_207
为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的中误差,
Figure SMS_208
为时间序列的中位数,
Figure SMS_209
为传感器最终测量时刻内的所有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
S342、根据分步骤S342中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的中误差,计算标准化新息,表示为:
Figure SMS_210
其中:
Figure SMS_211
为标准化新息。
S343、利用IGGⅢ方案并根据分步骤S342中的标准化新息,计算稳健因子,表示为:
Figure SMS_212
其中:
Figure SMS_213
为稳健因子,
Figure SMS_214
为常数,取值范围为
Figure SMS_215
Figure SMS_216
为常数,取值范围为
Figure SMS_217
S4、根据步骤S3中的稳健新息估计并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为抵制先验噪声协方差不精确对机动目标动态模型异常处理的影响,利用稳健的新息二阶统计信息建立过程噪声协方差和测量噪声协方差的线性估计模型,得到并将噪声协方差的估计结果作为先验噪声协方差回代给步骤2,重新执行步骤2–4,直到噪声协方差估值收敛后停止迭代,根据收敛的噪声协方差估值输出所有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根据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构造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Figure SMS_218
其中:
Figure SMS_219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预测状态向量的误差,
Figure SMS_220
A为状态转移矩阵,L为稳态新息,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221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预测状态向量的误差,
Figure SMS_222
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SMS_223
Figure SMS_224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Figure SMS_225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S42、根据分步骤S41中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和S33中的稳健新息,建立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
步骤S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421、根据分步骤S41中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得到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表示为:
Figure SMS_226
其中:
Figure SMS_227
为第k+n时刻新息与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Figure SMS_228
Figure SMS_229
为第k时刻的预测向量误差的协方差。
S422、根据分步骤S421中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和定义的窗口长度,确定新息自协方差序列,表示为:
Figure SMS_230
其中:
Figure SMS_231
为窗口长度n内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
Figure SMS_232
为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Figure SMS_233
为第k+n-1时刻新息与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S423、将分步骤S421中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代入到分步骤S422中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可得新息自协方差序列的等式:
Figure SMS_234
其中:C为测量矩阵,
Figure SMS_235
为矩阵
Figure SMS_236
n-1次方,
Figure SMS_237
为矩阵
Figure SMS_238
n-2次方,
Figure SMS_239
Figure SMS_240
S424、利用时间平均从稳健新息中近似期望计算新息自协方差序列中的各元素,表示为:
Figure SMS_241
其中:
Figure SMS_242
为第k时刻新息与第k+j时刻新息的协方差,n为窗口长度,
Figure SMS_243
为第i时刻稳健新息,j为第j时刻。
S425、根据滤波稳态确定预测协方差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SMS_244
其中:
Figure SMS_245
Figure SMS_246
为第k时刻的预测向量误差的协方差,Q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426、联立分步骤S423中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的等式和分步骤S425中的预测协方差的等式,并利用克罗内克积运算将矩阵拉伸为向量,建立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表示为:
Figure SMS_247
Figure SMS_248
其中:
Figure SMS_251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稳健新息的自协方差序列,s为矩阵按列排序,
Figure SMS_252
为克罗内克积算子,
Figure SMS_254
Figure SMS_250
Figure SMS_253
Figure SMS_255
Figure SMS_256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过程噪声协方差,
Figure SMS_249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测量噪声协方差。
具体地,由于机动目标常速度或常加速度的动态模型的过程噪声满足特定结构矩阵形式,因此可将上式转换为过程噪声参数和测量噪声协方差元素的估计形式,表达如下:
Figure SMS_257
Figure SMS_258
其中,
Figure SMS_259
Figure SMS_260
Figure SMS_261
Figure SMS_262
S43、计算分步骤S42中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的法方程,得到噪声协方差估值,表示为:
Figure SMS_263
其中:
Figure SMS_264
为过程噪声参数的估值,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转为了对过程噪声参数q估计,而非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Q,因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Q满足Q=Wq的特定形式,对应动态模型的过程噪声特定矩阵W已知,因此仅需估计过程噪声参数q,
Figure SMS_265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测量噪声协方差估值,
Figure SMS_266
Figure SMS_267
为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的系数矩阵,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Figure SMS_268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稳健新息的自协方差序列。
具体地,当
Figure SMS_269
可观且A满秩时,分步骤S42中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满足唯一的最小二乘估计问题,得到上述法方程。本发明通过求解上述法方程得到噪声协方差估值。
S44、判断分步骤S43中的噪声协方差估值是否收敛;若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估值并跳转到步骤S2。
S5、根据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步骤S4中修正后的噪声协方差,得到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将修正后的噪声协方差带回到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所有时刻的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构建包括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传感器测量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
S2、对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异常进行检验与处理;
S3、对步骤S2中动态模型异常处理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异常新息的修正,得到稳健新息;
S4、根据步骤S3中的稳健新息估计并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
S5、根据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步骤S4中修正后的噪声协方差,得到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根据机动目标运动特征,建立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
Figure QLYQS_1
其中:
Figure QLYQS_2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k为传感器测量时刻,A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QLYQS_3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QLYQS_4
为上一时刻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Figure QLYQS_5
Figure QLYQS_6
为均值为0、协方差为过程噪声协方差Q的高斯分布;
S12、根据传感器测量值和机动目标状态的物理关系,建立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
Figure QLYQS_7
其中:
Figure QLYQS_8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C为测量矩阵,
Figure QLYQS_9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
Figure QLYQS_10
Figure QLYQS_11
为均值为0、协方差为测量噪声协方差R的高斯分布;
S13、根据分步骤S11中建立的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和分步骤S12中建立的机动目标的传感器测量模型,构建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
Figure QLYQS_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输入传感器测量值、先验噪声协方差、状态初始值及其协方差;
S22、对机动目标的状态进行时间更新;
S23、从第二时刻开始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判断机动目标的动态模型是否异常;若是则进入分步骤S24,否则进行测量更新并输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跟踪结果;
S24、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和牛顿迭代法确认自适应渐消因子;
S25、根据分步骤S24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预测协方差并进行测量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21、根据步骤S1中构建的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和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表示为:
Figure QLYQS_13
其中:
Figure QLYQS_14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A为状态转移矩阵,
Figure QLYQS_15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S222、根据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QLYQS_16
其中:
Figure QLYQS_17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
Figure QLYQS_18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Q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
S223、根据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和分步骤S221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计算当前时刻的新息,表示为:
Figure QLYQS_19
其中:
Figure QLYQS_20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Figure QLYQS_21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C为测量矩阵;
S224、根据分步骤S222中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计算式为:
Figure QLYQS_22
其中:
Figure QLYQS_23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中,进行测量更新包括以下分步骤:
S231、根据分步骤S222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和分步骤S224中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计算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表示为:
Figure QLYQS_24
其中:
Figure QLYQS_25
为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
Figure QLYQS_26
为当前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S232、根据分步骤S221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分步骤S223中当前时刻的新息和分步骤S231中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表示为:
Figure QLYQS_27
其中:
Figure QLYQS_28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
S233、根据分步骤S222中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和分步骤S231中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计算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QLYQS_29
其中:
Figure QLYQS_30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I为单位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包括以下分步骤:
S241、根据卡方检验临界值建立自适应渐消因子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QLYQS_31
其中:
Figure QLYQS_32
为自适应渐消因子的函数式,
Figure QLYQS_33
为当前时刻的自适应渐消因子,
Figure QLYQS_34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Figure QLYQS_35
Figure QLYQS_36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C为测量矩阵,
Figure QLYQS_37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Figure QLYQS_38
为自由度m和显著水平α的卡方检验临界值;
S242、采用牛顿法迭代计算分步骤S241中自适应渐消因子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QLYQS_39
其中:
Figure QLYQS_40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1次迭代结果,i为迭代次数,
Figure QLYQS_41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
Figure QLYQS_42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的函数式,
Figure QLYQS_43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第i次迭代结果的函数式的一阶导数,
Figure QLYQS_44
Figure QLYQS_45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第i次迭代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5包括以下分步骤:
S251、根据步骤S242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状态预测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QLYQS_46
其中:
Figure QLYQS_47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协方差,
Figure QLYQS_48
为当前时刻的自适应渐消因子,
Figure QLYQS_49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预测向量的协方差;
S252、根据步骤S242中的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新息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QLYQS_50
其中:
Figure QLYQS_51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C为测量矩阵,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253、根据分步骤S251中修正后的状态预测协方差和分步骤S252中修正后的新息协方差,计算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表示为:
Figure QLYQS_52
其中:
Figure QLYQS_53
为当前时刻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
S254、根据分步骤S253中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计算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表示为:
Figure QLYQS_54
其中:
Figure QLYQS_55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自适应估值,
Figure QLYQS_56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Figure QLYQS_57
为当前时刻的新息;
S255、根据分步骤S251中修正后的状态预测协方差和分步骤S253中自适应渐消因子修正后的自适应增益,计算机动目标状态的协方差,表示为:
Figure QLYQS_58
其中:
Figure QLYQS_59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的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的自适应估值,I为单位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根据分步骤S254中机动目标状态的自适应估值确定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表示为:
Figure QLYQS_60
其中:
Figure QLYQS_61
为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Figure QLYQS_62
为当前时刻的滤波增益,
Figure QLYQS_63
为当前时刻传感器的测量向量;
S32、根据分步骤S31中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计算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表示为:
Figure QLYQS_64
其中:
Figure QLYQS_65
为当前时刻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
Figure QLYQS_66
为受污染前机动目标状态的预测向量;
S33、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大于或等于传感器的最终测量时刻;若是则进入分步骤S34,否则跳转到分步骤S22;
S34、根据分步骤S32中异常新息的初步修正值和稳健估计方法,计算稳健新息,表示为:
Figure QLYQS_67
其中:
Figure QLYQS_68
为当前时刻的稳健新息,
Figure QLYQS_69
为当前时刻的稳健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根据步骤S1中机动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构造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Figure QLYQS_70
其中:
Figure QLYQS_71
为当前时刻机动目标预测状态向量的误差,
Figure QLYQS_72
A为状态转移矩阵,L为稳态新息,C为测量矩阵,
Figure QLYQS_73
为上一时刻机动目标预测状态向量的误差,
Figure QLYQS_74
G为过程噪声输入矩阵,
Figure QLYQS_75
Figure QLYQS_76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
Figure QLYQS_77
为当前时刻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S42、根据分步骤S41中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和S33中的稳健新息,建立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
S43、计算分步骤S42中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的法方程,得到噪声协方差估值,表示为:
Figure QLYQS_78
其中:
Figure QLYQS_79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过程噪声协方差估值,s为矩阵按列排序,
Figure QLYQS_80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测量噪声协方差估值,
Figure QLYQS_81
为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的系数矩阵,T为矩阵的转置计算符号,
Figure QLYQS_82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稳健新息的自协方差序列;
S44、判断分步骤S43中的噪声协方差估值是否收敛;若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迭代修正噪声协方差估值并跳转到步骤S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421、根据分步骤S41中新息的状态空间模型,得到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表示为:
Figure QLYQS_83
其中:
Figure QLYQS_84
为第k+n时刻新息与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Figure QLYQS_85
Figure QLYQS_86
为第k时刻的预测向量误差的协方差;
S422、根据分步骤S421中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和定义的窗口长度,确定新息自协方差序列,表示为:
Figure QLYQS_87
其中:
Figure QLYQS_88
为窗口长度n内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
Figure QLYQS_89
为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Figure QLYQS_90
为第k+n-1时刻新息与第k时刻新息的协方差;
S423、将分步骤S421中新息自协方差的递推形式代入到分步骤S422中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可得新息自协方差序列的等式:
Figure QLYQS_91
其中:C为测量矩阵,
Figure QLYQS_92
为矩阵
Figure QLYQS_93
n-1次方,
Figure QLYQS_94
为矩阵
Figure QLYQS_95
n-2次方,
Figure QLYQS_96
Figure QLYQS_97
S424、利用时间平均从稳健新息中近似期望计算新息自协方差序列中的各元素,表示为:
Figure QLYQS_98
其中:
Figure QLYQS_99
为第k时刻新息与第k+j时刻新息的协方差,n为窗口长度,
Figure QLYQS_100
为第i时刻稳健新息,j为第j时刻;
S425、根据滤波稳态确定预测协方差的等式,表示为:
Figure QLYQS_101
其中:
Figure QLYQS_102
Figure QLYQS_103
为第k时刻的预测向量误差的协方差,Q为跟踪系统的过程噪声的协方差,R为跟踪系统的测量噪声的协方差;
S426、联立分步骤S423中的新息自协方差序列的等式和分步骤S425中的预测协方差的等式,并利用克罗内克积运算将矩阵拉伸为向量,建立线性的噪声协方差估计模型,表示为:
Figure QLYQS_104
Figure QLYQS_105
其中:
Figure QLYQS_107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稳健新息的自协方差序列,s为矩阵按列排序,
Figure QLYQS_110
为克罗内克积算子,
Figure QLYQS_112
Figure QLYQS_108
Figure QLYQS_109
Figure QLYQS_111
Figure QLYQS_113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过程噪声协方差,
Figure QLYQS_106
为按列向量排列的测量噪声协方差。
CN202310098005.1A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Active CN115964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8005.1A CN115964603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8005.1A CN115964603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4603A true CN115964603A (zh) 2023-04-14
CN115964603B CN115964603B (zh) 2023-05-30

Family

ID=8588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8005.1A Active CN115964603B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46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8323A (zh) * 2023-08-07 2023-09-05 四川华腾公路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ca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7674771A (zh) * 2024-01-31 2024-03-0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辨识噪声性能的抗差自适应滤波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3906A (ja) * 1998-12-30 2000-08-04 Netmor Ltd 移動物体位置のトラ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トラッキング方法
US20170147922A1 (en) * 2015-11-23 2017-05-25 Daniel Chonghwan LEE Filtering, smoothing, memetic algorithms, and feasible directio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system state and unknown parameters of electromechanical motion devices
CN107561503A (zh) * 2017-08-28 2018-01-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重渐消因子的自适应目标跟踪滤波方法
CN107728138A (zh) * 2017-09-15 2018-02-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8710124A (zh) * 2018-04-02 2018-10-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飞机类强机动目标跟踪敏感性评估方法
CN109163720A (zh) * 2018-08-27 2019-01-08 广西科技大学 基于渐消记忆指数加权的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
CN109829938A (zh) * 2019-01-28 2019-05-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在目标跟踪的自适应容错容积卡尔曼滤波方法
CN110061716A (zh) * 2019-01-15 2019-07-26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和多重渐消因子的改进kalman滤波方法
CN115358325A (zh) * 2022-09-29 2022-11-18 河南大学 未知概率Skew及重尾噪声下的目标跟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3906A (ja) * 1998-12-30 2000-08-04 Netmor Ltd 移動物体位置のトラ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トラッキング方法
US20170147922A1 (en) * 2015-11-23 2017-05-25 Daniel Chonghwan LEE Filtering, smoothing, memetic algorithms, and feasible directio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system state and unknown parameters of electromechanical motion devices
CN107561503A (zh) * 2017-08-28 2018-01-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重渐消因子的自适应目标跟踪滤波方法
CN107728138A (zh) * 2017-09-15 2018-02-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8710124A (zh) * 2018-04-02 2018-10-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飞机类强机动目标跟踪敏感性评估方法
CN109163720A (zh) * 2018-08-27 2019-01-08 广西科技大学 基于渐消记忆指数加权的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
CN110061716A (zh) * 2019-01-15 2019-07-26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和多重渐消因子的改进kalman滤波方法
CN109829938A (zh) * 2019-01-28 2019-05-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在目标跟踪的自适应容错容积卡尔曼滤波方法
CN115358325A (zh) * 2022-09-29 2022-11-18 河南大学 未知概率Skew及重尾噪声下的目标跟踪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U LIN: "combined adaptive robust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崔立鲁: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自适应衰减因子kalman滤波算法研究", 《测绘工程》 *
林旭: "一种实时单频周跳探测修复方法", 《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星轨道与精密定位》 *
王若琦: "基于双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锂电SOC/SOH联合估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
赵利强: "自协方差总体最小二乘噪声估计算法",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8323A (zh) * 2023-08-07 2023-09-05 四川华腾公路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ca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6698323B (zh) * 2023-08-07 2023-10-13 四川华腾公路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ca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7674771A (zh) * 2024-01-31 2024-03-08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辨识噪声性能的抗差自适应滤波方法及其应用
CN117674771B (zh) * 2024-01-31 2024-04-2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辨识噪声性能的抗差自适应滤波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4603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64603A (zh) 一种基于改进Kalman滤波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9829938B (zh) 一种应用在目标跟踪的自适应容错容积卡尔曼滤波方法
Durrant-Whyte Introduction to estimation and the Kalman filter
Jwo et al. A practical note on evaluating Kalman filter performance optimality and degradation
CN114966762B (zh) 一种gnss/ins紧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4994539A (zh) 一种基于arima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CN109813342A (zh) 一种惯导-卫星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4880172B (zh)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路面平整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Yang et al. Linear fusion estimation for range-only target tracking with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CN109827579A (zh) 一种组合定位中滤波模型实时校正的方法和系统
CN115905986A (zh) 一种基于联合策略的稳健卡尔曼滤波方法
Segú et al.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uncertainty estimation in deep learning
CN110441669A (zh) 不确定混杂电路系统的渐变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方法
CN111340853B (zh) 基于ospa迭代的多传感器gmphd自适应融合方法
Escamilla-Ambrosio et al. A hybrid Kalman filter-fuzzy logic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architecture with fault tolerant characteristics
CN103630912B (zh) 一种卫星接收机静止的检测方法
CN104316905B (zh) 处理飞行时间测距数据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方法
Su et al. On-line outlier and change point detection for time series
Long et al. An improved 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used for target tracking
CN113190960A (zh) 一种基于非等维状态混合估计的并行imm机动目标跟踪方法
Depraeter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systems with binary outputs using short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Liu et al. State estimation for discrete-time Markov jump linear system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s and delayed mode measurements
CN113432608A (zh) 适于ins/cns组合导航系统的基于最大相关熵的广义高阶ckf算法
Akhtar et al. Kalman Filter based Optimized Object Tracker with Auto-tuning of Process Noise Covariance Parameter and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Xiao-Xu et al. Application of unscented transformation for nonlinear state smoot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