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5915A - 卷线器座 - Google Patents

卷线器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5915A
CN115955915A CN202180052090.7A CN202180052090A CN115955915A CN 115955915 A CN115955915 A CN 115955915A CN 202180052090 A CN202180052090 A CN 202180052090A CN 115955915 A CN115955915 A CN 115955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leg
seat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20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京市
加藤好尚
秋叶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ober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ride Inc filed Critical Glober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955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5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2Frame details
    • A01K89/01925Reel supports, e.g. reel 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6Devices for fixing reels on r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量且强度稳定、钓鱼操作性良好的卷线器座。本发明的卷线器座(1)具有座主体(1A),该座主体(1A)具有载置、固定卷线器腿的卷线器腿载置部(7)和形成有供竿杆(100)的后端部分嵌合、固定的开口孔(2A)的筒状部(2),在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后方侧配置有把手(50)。开口孔(2A)形成为所嵌合、固定的竿杆(100)相对于把手(60)的轴心(X)向下侧偏移,并且开口孔(2A)形成于比卷线器腿载置部(7)靠下方的位置,并且开口孔(2A)形成为,在钓鱼用卷线器(200)的卷线器腿(201)载置、固定于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状态下,竿杆后端缘(100a)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201b)靠后方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卷线器座
技术领域
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20-162831(2020年9月29日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参照而作为整体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诱饵杆、船竿等各种钓竿且用于安装、固定卷线器的卷线器座。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卷线器的钓竿中,已知有用于安装卷线器的卷线器座固定于尾竿杆,且固定于尾竿杆的外周面的筒状的卷线器座。在这样的卷线器座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公开了使卷线器的安装位置(卷线器腿载置部)相对于所安装的卷线器的后方侧的把手的轴心向下方偏移的结构(也称为偏移卷线器座)。
上述偏移卷线器座的座主体在前方侧形成有供竿杆(坯件)的后端插入并固定的开口孔,在其后方侧形成有卷线器腿载置部。另外,在卷线器腿载置部的后方,在向上方移位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后方突起,在该部分安装有把手部件。即,若将卷线器安装、固定于卷线器腿载置部,则相对于安装于后方突起的把手,卷线器的高度位置成为下降的状态,因此在一边握持后方侧的把手一边保持卷线器时,可实现拇指按压操作或离合器的切换操作性的提高。特别是,即使安装侧板形成为圆形状的圆形的双轴承绕线轮,在握持后方侧的把手部分时拇指的操作位置也不会变高,因此能够抑制在抛投时手掌张开而操作性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746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的偏移卷线器座中,由于竿杆的固定位置比卷线器腿放置部靠前方侧,因此,当产生应力集中时,竿杆和座主体容易破损。即,在实际钓鱼时,若在安装有卷线器的状态下对钓竿施加负荷,则在保持并把持卷线器的状态下,应力集中于卷线器腿前,由此竿杆或卷线器座容易破损,操作性也恶化。在该情况下,通过对从卷线器腿载置部的下方区域到固定竿杆的开口孔的区域进行厚壁化等加强,能够实现强度的提高,但由于加强而重量增加,并且无法实现紧凑化,操作性也恶化。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且强度稳定、钓鱼操作性良好的卷线器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卷线器座具有座主体,该座主体具有:卷线器腿载置部,其载置、固定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以及筒状部,其形成有供竿杆的后端部分嵌合、固定的开口孔,在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的后方侧配置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孔形成为所嵌合、固定的竿杆或隔着接合用材料而嵌合、固定的竿杆相对于所述把手的轴心向下侧偏移,并且所述开口孔形成于比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靠下方的位置,并且所述开口孔形成为,在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载置、固定于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的状态下,竿杆后端缘或所述接合用材料的后端缘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靠后方侧的位置。
上述的卷线器座的座主体形成为,用于嵌合、固定竿杆的后端的开口孔相对于把手的轴心向下侧偏移的形状,所述开口孔形成为,在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被载置、固定于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的状态下,竿杆后端缘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靠后方侧的位置,因此,在保持并把持卷线器的状态下钓竿挠曲时,能够抑制应力集中于卷线器腿前。由此,竿杆、卷线器座不易破损,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另外,由于能够使从卷线器腿载置部的下方区域至固定竿杆的开口孔的区域变得紧凑,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能够实现钓鱼时的操作性的提高。另外,对于所述开口孔,既可以通过粘接等直接固定竿杆的后端,也可以隔着接合用材料(间隔件)进行固定。在所述开口孔的内周面与竿杆的基端的外周面之间夹设有这样的接合用材料(间隔件)的情况下,只要该接合用材料的后端缘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靠后方侧的位置即可,如果接合用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则竿杆后端缘也可以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靠前方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卷线器座,能够得到轻量且强度稳定、钓鱼操作性良好的卷线器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卷线器座上安装、固定钓鱼用卷线器的状态的图,是卷线器座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从前方的斜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卷线器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前方的斜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卷线器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卷线器座的图,图4的(a)是俯视图,图4的(b)是侧视图,图4的(c)是后视图。
图5是示出卷线器座部分的变形例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卷线器座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至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卷线器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示出在卷线器座上安装、固定钓鱼用卷线器的状态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从前方的斜上方观察卷线器座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前方的斜下方观察卷线器座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俯视图,图4的(b)是侧视图,图4的(c)是后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轴向)以及上下方向是指图1所示的方向,左右方向(侧方向)是指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即,前方是指钓竿的梢尖侧,后方是指基端侧,上方是指在将双轴承卷线器安装于卷线器腿载放部时,相对于尾竿杆(竿杆)的轴心X1而言的卷线器侧,下方是指其相反侧。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以卷线器腿载置部的位置相对于所安装的卷线器的后方侧的把手(把手轴心X)向下方偏移的构成为对象。因此,若在这样的卷线器座的卷线器腿载置部安装双轴承卷线器,则卷线器腿的位置成为相对于后方的把手向下方侧移位的状态,在握持把手时,能够不大幅打开手掌地使拇指与卷线器主体抵接。
本发明的卷线器座1的座主体1A在前方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筒状部(前方筒状部)2,在后方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筒状部(后方筒状部)3。在后方筒状部3,以安装有构成把手的把手部件(后方把手)50的方式,在后述的倾斜面20的中间位置,朝向轴向后方突出形成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后方突部5。
在所述前方筒状部2上形成有具有底部2a的开口孔2A,在该开口孔2A中插入有构成钓竿的竿杆(尾竿杆)100的基端侧,其外周面通过粘接等而被固定。在该情况下,竿杆100的基端侧可以直接固定于开口孔2A的内周面,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竿杆100的基端侧外周面与开口孔2A的内周面之间隔着接合用材料(管状的间隔件)150而固定。另外,如后所述,竿杆100的后端缘100a只要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201a′靠后方侧的位置,则既可以以抵接于开口孔2A的底部2a的状态被固定,也可以以稍微从底部2a离开的状态被固定。或者,如图5所示,如果是夹设有上述间隔件150的结构,则也可以不将竿杆100的后端缘100a抵接于底部2a,而将间隔件150的后端缘150a抵接于底部2a,也可以将间隔件的后端缘150a从底部2a稍微分离地固定。此外,在夹设有这样的间隔件150的结构中,只要该间隔件150的后端缘150a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201a′靠后方侧的位置即可,只要间隔件150具有足够的强度,则固定于其内侧的竿杆100的后端缘100a也可以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201a′靠前方侧的位置(参照图5)。
另外,上述把手部件50固定于在后方筒状部3沿着把手轴心X方向突出形成的上述后方突部5的外周面,构成为与后方筒状部3的表面成为同一面状。在该情况下,后方筒状部3也是与把手部件50一起被握持、保持的部分,构成把手。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圆筒部件5a压入并固定于后方突部5的内表面,使圆筒部件5a从后方突部5朝向后方较长地突出,将把手部件50固定于后方突部5的外周面以及圆筒部件5a的外周面。即,将座主体1A在轴向上紧凑地形成,能够固定在轴向上较长地形成的把手部件50。
另外,关于具有固定在所述开口孔2A中的竿杆100的钓竿,其结构并不限定于抽出式、接合式、1根竿等,在图1中,示出了钓竿的一部分(尾竿杆100的后端侧),省略了整体结构。
所述卷线器座主体1A具有:卷线器腿载置部7,其载置钓鱼用卷线器200的卷线器腿201;以及固定罩8,其配设在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轴向后方侧,具有承接卷线器腿201的后端201b的固定罩部8A。另外,在座主体1A的前方侧(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轴向前方侧)配设有移动罩9。移动罩9具有:移动罩部9A,其设置于所述筒状部2的外表面侧,沿轴向移动,并承接卷线器腿201的前端201a;以及圆筒部9B,其以能够独立旋转的方式与移动罩部9A卡合。
在所述圆筒部9B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形成于所述筒状部2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2d螺合的内螺纹部9a,当圆筒部9B因螺纹的螺合关系而旋转时,由于移动罩部9A与圆筒部9B的卡合关系,移动罩部9A不旋转而沿轴向移动。该卡合关系例如能够通过在移动罩部9A的后端形成环状的环状凸部,并且在圆筒部9B的前端形成环状的环状凹部,使两者的凹凸嵌合而构成,由此能够使圆筒部9B相对于移动罩部9A独立地旋转。在该情况下,在前方筒状部2的外周面沿着轴向形成引导用的槽(也可以是突起)2e,在移动罩部9A的内周面沿着轴向形成与所述引导用的槽2e嵌合的突起(未图示,也可以是槽),由此在圆筒部9B旋转时,能够使移动罩部9A稳定地在轴向上移动。另外,这样的突起与槽的卡合部分优选在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地设置多处。
另外,上述圆筒部9B形成为直径比移动罩部9A的前端小,在其外周面安装有把手部件(前方把手)60。上述圆筒部9B以及前方把手60以与移动罩部9A的前端成为大致同一面状的直径尺寸构成,把手部件60具有作为使移动罩部9A沿轴向前后移动的旋转操作部件的功能。
因此,在将卷线器腿201载置于卷线器腿载置部7,并将其后端201b嵌入固定罩8的罩部8A的状态下,利用通过圆筒部9B(前方把手60)的旋转操作而沿轴向移动的移动罩9的移动罩部9A紧固前端201a,由此能够将钓鱼用卷线器200安装、固定于卷线器座1(卷线器腿载置部7)。
如上所述,座主体1A形成为,嵌合、固定于开口孔2A的竿杆100的轴心X1相对于把手轴心X向下方偏移(用H表示偏移量)。因此,在握持并保持把手部件50时,安装并固定于卷线器腿放置部7的卷线器200的位置对应于偏移量的量而向下方下降,因此容易进行对卷筒的拇指按压操作、离合器部件205的连接/断开操作。
在该情况下,如图1和图4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主体1A形成为把手轴心X与竿杆的轴心X1平行,但两者也可以形成为以交叉的方式任意一方或两者倾斜。即,考虑偏移量或操作性等,两者的轴心X、X1的方向能够适当地变形。但是,两者的轴心X、X1优选在俯视时位于同轴上,以使操作性不降低(图4的(a))。
上述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前端侧与前方筒状部2的上表面一体化,因此,上述开口孔2A形成于比卷线器腿载置部7靠下方的位置。另外,开口孔2A形成为,在钓鱼用卷线器200的卷线器腿201载置、固定于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状态下,竿杆后端(竿杆100的后端缘100a)位于比卷线器腿201的前端201a、具体而言其前端缘201a′靠后方侧的位置。即,开口孔2A的轴向深度(底部2a的位置)形成为位于比固定于卷线器腿载置部7的卷线器腿的前端缘201a′靠后方侧的位置。
所述座主体1A具有在整个轴向上连结前方筒状部2和后方筒状部3的中间连结部(也称为桥部)10,它们一体形成。所述桥部10形成为上方侧开口,并且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为大致半圆筒形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桥部10的表面(下侧表面)形成为随着与所述偏移量相应地从所述开口孔2A的底部2a的位置向后方侧转移而逐渐上升,桥部10的内侧成为具有空洞部S的结构。而且,通过这样形成空洞部S,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7以成为支承卷线器腿201的前端侧的背面的载置面(前方载置部)7a与支承后端侧的载置面(后方载置部)7b的方式前后分割,中间部分成为分断的构成。即,若在载置面7a、7b载置并固定卷线器腿,则桥部的空洞部S位于卷线器腿的下方。
这样,通过将固定有竿杆100的基端区域的位置设为卷线器腿载置部7(载置面7a)的下侧,将其后端缘100a的位置设为比卷线器腿201的前端缘201a′靠后方侧,从而在保持并把持卷线器的状态下钓竿挠曲时,能够抑制应力集中在卷线器腿前(卷线器腿201的前端201a部分)。因此,能够维持座主体的强度,实现钓鱼操作性的提高。另外,由于维持了座主体的强度,因此能够抑制由加强引起的重量增加,能够形成在所述桥部10形成空洞部S等的减重构造。而且,能够实现座主体1A的轻量化,并且能够在轴向上实现紧凑化。
需要说明的是,桥部10也可以形成为实心状,但如上所述,在形成空洞部S的情况下,优选在该部分的内表面形成肋(加强肋)12。对于加强肋12的配置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具有沿着轴向的纵肋12a以及与轴向交叉的横肋(也包含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的横肋)12b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相对于握持、保持桥部10的下表面时的压溃的强度,并且能够使桥部10的壁厚薄壁化而实现轻量化。另外,在形成这样的加强肋的情况下,优选形成为与载置于所述前方的载置面7a和后方的载置面7b的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201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由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卷线器腿201。
如上所述,所述桥部10的下侧表面形成为随着从所述开口孔2A的底部2a的位置向后方侧转移而逐渐上升。在该情况下,下侧表面在与把手部50一起握持并保持卷线器时,成为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腹部所抵接(被握住)的部分,因此,为了使手指接触良好且难以沿轴向滑动,优选形成为沿轴向具有凹凸(凸部10a、凹部10b)的弯曲形状。
所述桥部10的后端侧的内表面随着向后方移行而上升,在其中途形成有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7(载置面7b)以及固定罩8。另外,固定罩8的后方侧与后方筒状部3连结,在安装、固定于卷线器腿载置部7(载置面7b)的钓鱼用卷线器200的后方侧,形成有从固定罩8的罩部8A的上端位置P1连结至把手部50的表面的倾斜面20。该倾斜面20通过使座主体1A的开口部2A相对于把手的轴心X偏移而形成于座主体1A,与后方筒部3一起一体形成。
在本发明中,对上述的偏移量H、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没有限定,但若偏移量变多,则在安装低轮廓的双轴承绕线轮时,配设于侧板间的离合器杆205的位置下降,在与倾斜面20之间无法确保充分的间隙,离合器断开/离合器连接操作变得困难。另外,若倾斜角度变陡,则在与卷线器之间无法确保充分的间隙。因此,关于倾斜面20,优选形成为在侧视时从罩部8A的上端位置P1朝向把手上表面立起的倾斜角度(相对于轴心X向上方倾斜的倾斜角度)α不超过45°,由此,即使安装小型的卷线器,也能够无障碍地进行配设于侧板间的离合器杆205的操作。即,通过使从罩部8A的上端位置P1立起的倾斜面20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下,能够在离合器杆205与倾斜面20之间确保充分的间隙,特别是在使离合器从断开变为连接时,能够确保容易将手指按压于离合器杆的下表面的程度的间隙。
在该情况下,倾斜面20也可以形成为倾斜角度α超过45°,但在这样的结构中,倾斜面成为陡角度,特别是若增加偏移量H,则离合器操作变得困难。另外,倾斜角度45°是水平状态与垂直状态的中间的角度,容易掌握握持时的感觉,若上升到该角度以上,则容易感觉到陡角度而有产生不适感的倾向,但通过设定为45°以下,能够减轻这样的不适感。
另外,倾斜面20优选以在其上端侧(接近把手部50的表面的部分)的倾斜角度β比从上述罩部8A的上端位置P1立起的倾斜角度α小的方式弯曲形成。由此,在确保倾斜面20的下端侧的间隙的同时,上端侧的倾斜变缓,能够在与卷线器(离合器杆205)之间充分地确保手指进入的间隙。即,若使朝向把手上表面立起的倾斜面20的倾斜角度α恒定,则在从把手部50的上表面侧向离合器杆205的下表面插入拇指时,把手部50的上表面的开始下降的位置P2处的倾斜角度过大而产生不适感,但如上所述,通过将上端侧的倾斜角度(下降角度)β形成为比从所述上端位置P1立起的倾斜角度α小,从而容易使位于把手部50的上表面的拇指或者位于倾斜面的上部的拇指直接沿着倾斜面移动而顺畅地插入离合器杆205的下表面。
由此,能够顺畅地反复进行一边握持钓竿的卷线器座1部分一边对离合器杆205进行断开操作,在钓钩组件落水后用拇指上推离合器杆205进行连接操作而进行卷绕操作等一系列的动作,也不会损伤拇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倾斜面20也可以以侧视时立起角度α与下降角度β不同的方式由直线状的复合面构成,但如图1以及图4的(b)所示,优选由随着从罩部8A的上端位置P1立起而上升并向把手上表面侧转移而倾斜变缓的弯曲面形成。
这样,通过由弯曲面构成倾斜面20,即使长时间使用拇指也不会疼痛,能够顺畅地进行从抛投操作到卷绕操作的一系列动作。此外,只要上述的立起的倾斜角度α为45°以下、下降的倾斜角度β为其以下,就能够使其中间部分鼓出等适当变形。
另外,倾斜面20的表面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由平坦状构成,也可以由弯曲面构成。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倾斜面20的表面形状,如图2所示,构成为中央区域具有凹陷成大致椭圆形状的凹状部20a。关于凹状部20a,倾斜面20的表面的大致整体由弯曲的面构成,根据这样的凹状部20a,载置在倾斜面上的拇指的腹部容易与倾斜面20(凹状部20a的表面)相配合,并且,能够稳定且容易地进行离合器操作。特别是,在将离合器从连接切换为断开时,通过按下离合器杆205而直接使拇指向后方移位并载置于凹状部20a,并使其手指直接向前方移位,从而能够将拇指顺畅地引导至离合器杆的下表面,也能够容易地从断开状态进行连接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座主体1A中,在与上述把手上表面相反的一侧,从与上述罩部8A的上端位置P1对应的位置(P1的下方位置)逐渐向下方弯曲地突出形成有触发器30。该触发器30的突出位置形成在所述倾斜面20的轴向的范围内,因此,当将手指搭在触发器30上时,手掌不会打开,能够稳定地进行拇指的动作,能够稳定地进行上述的离合器操作。在该情况下,在触发器30上,根据其握持方式,搭着食指、中指、无名指中的任意一个,但如上所述,桥部10的下侧表面形成为沿着轴向具有凹凸10a、10b的弯曲形状,因此手指接触良好且难以在轴向上滑动。
为了实现轻量化,上述的座主体1A优选由硬质树脂材料、纤维强化树脂材料、轻量金属材料一体形成。例如,通过压铸一体形成尼龙、ABS等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混入了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强化纤维的塑料复合材料(FRP)、铝或镁等轻量金属材料,从而能够在维持强度的同时有效地实现轻量化。
另外,关于上述把手部件50、60,能够由可实现握持时的触感、抓持性、外观的提高以及轻量化的软质材料、例如天然软木、聚氨酯、EVA、热塑性弹性体、橡胶等构成,或者通过覆盖这些材料而形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在本发明中,关于形成于卷线器座1A的开口孔2A,只要插入并固定于此的竿杆100成为卷线器腿载置部7(载置面7a)的下侧,且竿杆100的后端缘100a的位置比所安装的卷线器腿201的前端缘201a′靠后方侧即可,底部2a的位置没有限定。因此,也可以较深地形成到卷线器腿201的后端201b附近。另外,形成于座主体1A的倾斜面20的倾斜角度是任意的,关于其表面形状,能够进行弯曲、成为平坦面、或它们的复合面等适当变形。另外,关于形成于倾斜面的凹状部的表面形状,也能够进行局部凹陷、或利用将平坦的凹陷与弯曲的凹陷组合而成的复合面凹陷、或局部鼓出等适当变形。另外,关于移动罩9的结构(沿轴向的移动方法、定位构造等),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使移动罩沿轴向移动的机构并不限定于基于上述的旋转操作部件(把手部件60)的方法。
另外,座主体1A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为了容易与手指的腹部、手掌相配合,能够局部地通过弯曲面、倾斜面等形成鼓出部、凹部(弯曲部),或者进一步形成减重、切口部、开口等适当变形。对于这样的减重、切口、凹凸等,优选形成在不影响抓持性的部分,对于座主体1A的壁厚也没有限定。
标号说明
1:卷线器座;1A:座主体;2、3:筒状部;7:卷线器腿载置部;7a:前方载置部(载置面);7b:后方载置部(载置面);8:固定罩;9:移动罩;10:中间连结部(桥部);20:倾斜面;30:触发器;50、60:把手部件;100:竿杆;100a:后端缘;200:钓鱼用卷线器;201:卷线器腿;205:离合器杆。

Claims (10)

1.一种卷线器座,其具有座主体,
该座主体具有:
卷线器腿载置部,其载置、固定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以及
筒状部,其形成有供竿杆的后端部分嵌合、固定的开口孔,
在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的后方侧配置有把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孔形成为所嵌合、固定的竿杆或隔着接合用材料而嵌合、固定的竿杆相对于所述把手的轴心向下侧偏移,并且所述开口孔形成于比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靠下方的位置,并且所述开口孔形成为,在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载置、固定于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的状态下,竿杆后端缘或所述接合用材料的后端缘位于比卷线器腿的前端缘靠后方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主体具有:
固定罩,其形成于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的后方侧;以及
倾斜面,其以从固定罩朝向后方侧上升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筒状部上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配设有移动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的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表面的截面形状具有中央区域凹陷而成的凹状的凹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线器腿载置部由载置卷线器腿的前端侧的前方载置部和载置卷线器腿的后端侧的后方载置部构成,
在所述座主体上形成有在所述前方载置部与后方载置部之间具有空洞部的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主体上,在桥部的形成有所述空洞部的内表面形成有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形成为与载置于所述前方载置部和所述后方载置部的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腿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空洞部的部分的桥部的外表面具有沿着轴向朝向后端上升并且沿着轴向成为凹凸的弯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主体的与所述把手的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突出形成有触发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器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主体由硬质树脂材料或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或轻量金属材料一体形成。
10.一种钓竿,其特征在于,
该钓竿固定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卷线器座。
CN202180052090.7A 2020-09-29 2021-08-26 卷线器座 Pending CN1159559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62831 2020-09-29
JP2020162831A JP7376449B2 (ja) 2020-09-29 2020-09-29 リールシート
PCT/JP2021/031316 WO2022070697A1 (ja) 2020-09-29 2021-08-26 リール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5915A true CN115955915A (zh) 2023-04-11

Family

ID=8095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2090.7A Pending CN115955915A (zh) 2020-09-29 2021-08-26 卷线器座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3530A1 (zh)
JP (1) JP7376449B2 (zh)
KR (1) KR20230038796A (zh)
CN (1) CN115955915A (zh)
AU (1) AU2021352641A1 (zh)
GB (1) GB2613975B (zh)
WO (1) WO20220706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63560A (ja) * 2022-04-28 2023-11-10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
WO2024100923A1 (ja) * 2022-11-09 2024-05-1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882204A (fr) 1942-01-14 1943-05-21 Dispositif de moulinet à tambour fixe pour la pèche au lancer
US4334378A (en) 1980-06-10 1982-06-15 Worth Charles C Light weight casting rod handle
JPH02174624A (ja) 1988-12-27 1990-07-06 Aakisutoriaru:Kk リール支持部材及び該部材とグリップとのアセンブリ
JPH081660Y2 (ja) * 1990-05-22 1996-01-24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0697A1 (ja) 2022-04-07
GB202301997D0 (en) 2023-03-29
JP7376449B2 (ja) 2023-11-08
KR20230038796A (ko) 2023-03-21
GB2613975A (en) 2023-06-21
GB2613975B (en) 2024-04-17
AU2021352641A1 (en) 2023-03-16
JP2022055420A (ja) 2022-04-08
US20240023530A1 (en)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55915A (zh) 卷线器座
US9832981B2 (en) Movable hood for reel seat, reel seat, and fishing rod including same
WO2022044787A1 (ja) リールシート
KR102352479B1 (ko) 릴시트 및 낚싯대
JP4812009B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取付用のリールシート
KR102218747B1 (ko) 릴 시트 및 낚싯대
JP6796895B1 (ja) リールシート用パームレスト、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り竿
JP4722049B2 (ja) 釣り竿と釣り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JP4671877B2 (ja) 釣竿
CN211657212U (zh) 卷线器固定装置
JP6734217B2 (ja) リールシート
CN113994939B (zh) 卷线器座
JP6876015B2 (ja)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
TWI810826B (zh) 捲線器座及具備該捲線器座的釣竿
JP2007202454A (ja) 釣竿
CN115361864A (zh) 凸轮绕线轮附连装置
JP2024069093A (ja) 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
CN116491481A (zh) 卷线器座及钓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