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4149A - 表带和钟表 - Google Patents

表带和钟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4149A
CN115944149A CN202211187523.2A CN202211187523A CN115944149A CN 115944149 A CN115944149 A CN 115944149A CN 202211187523 A CN202211187523 A CN 202211187523A CN 115944149 A CN115944149 A CN 115944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timepiece
leg
leg portions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75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部源太
加藤秀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44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53Flexible strap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表带和钟表,无论是作为手表还是作为座钟,都使用方便。钟表具有:表带;以及主体部,其具有与所述表带卡合的表耳,在将所述主体部立起的状态下将所述表带朝下放置时,在所述表带与所述表耳卡合的部位附近具有与载置面接触的支脚部。

Description

表带和钟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带以及具备该表带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虽然是手表但也能够作为座钟使用的钟表。根据该文献,由钟表主体和具备弹性的1根线带构成,将钟表主体和线带连接起来的2个连接部设置于钟表主体的对角部分,线带形成为从各个连接部沿着钟表主体向相反方向延伸的莫比乌斯(Mobius)曲线状。在佩戴时,仅使手臂通过线带即可,在摘下时,只要以保持原样的状态放置在桌子上,就能够作为座钟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430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手表中,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详细而言,由于将1根线作为表带使用,因此在桌子上等平面上作为座钟放置时,线的曲线部摇晃,难以稳定地放置。另外,在作为手表使用时,线的佩戴感也不优选。
即,无论是手表还是座钟,都要求使用方便的钟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钟表具有:表带;以及主体部,其具有与所述表带卡合的表耳,所述钟表具有支脚部,在将所述主体部立起的状态下将所述表带朝下放置时,所述支脚部在所述表带与所述表耳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接触。
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表带是与具有表耳的主体部卡合的表带,该表带具有支脚部,在将所述主体部立起的状态下将所述表带朝下放置时,所述支脚部在所述表带与所述表耳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钟表的立体图。
图2是钟表的主视图。
图3是表带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2的钟表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3的钟表的主视图。
图6是载置面上的支脚部的配置形态图。
图7是支脚部的不同的形态图。
图8是支脚部的不同的形态图。
图9是支脚部的不同的形态图。
图10是支脚部的不同的形态图。
标号说明
1:秒针;2:分针;3:时针;5:表盘;10:表带;10a:正面;10b:背面;10t:尺寸;11;12:支脚部;13:小孔;14:支脚部;15:支脚部;16:支脚部;17:支脚部;18:支脚部;19:支脚部;20:表带;30:表身;31、32、33、34:表耳;40:柄头;50:主体部;60:载置面;70:贯通孔;71:弹簧杆;72:中心线;100:钟表;100b:钟表;100c:钟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时钟概要***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钟表的立体图。图2是座钟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是3针式的指针式钟表,如果使用表带10、20佩戴于手腕,则能够作为手表使用。另外,如图1所示,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若将表带10朝下放置在桌子上等,则也能够作为座钟使用。特别是,由于在表带1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一对支脚部11、12,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放置主体部50。另外,并不限定于指针式钟表,只要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时刻显示的钟表即可,例如,既可以是数字钟表,也可以是指针和数字的混装钟表、混合型钟表。
钟表100由作为钟表的主体的主体部50、安装于6点侧的表带10、安装于12点侧的表带20等构成。
主体部50由表身30、表盘5、秒针1、分针2、时针3、柄头40等构成。钟表100通过时针3、分针2、秒针1来表示时刻。柄头40设置在3点侧,如果牵拉1级,则能够进行时刻修正。
表身30是壳体,由不锈钢、钛等硬质金属、或者塑料等树脂构成。另外,在表身30中的表盘5的背面收纳有用于驱动指针的机芯(未图示)。另外,在表身30还安装有防风玻璃、后盖,但省略图示。
在表身30设置有用于安装表带10的一对表耳31、32以及用于安装表带20的一对表耳33、34。
表耳31是从圆形的表身30突出的部位,设置在大致5点方向上。
同样地,表耳32被设置在大致7点方向,表耳33被设置在大致11点方向,表耳32被设置在大致1点方向。
在表带10上,将与表盘5相同侧的面设为正面10a,将在正面10a的相反侧与手臂接触的面设为背面10b。
图3是表带10的正面10a侧的俯视图。
表带10是用于佩戴于手臂的带状的表带,在安装于表身3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弹簧杆71穿过的贯通孔70。弹簧杆71是用于将表带10安装于表耳31、32的安装销,端部具有弹性。在表耳31、32设置有供弹簧杆71插入的表耳孔(未图示)。当表带10通过弹簧杆71安装于表耳31、32时,如图1所示,表带10与表身30连接。
同样地,表带20的一端也通过弹簧杆71被安装于表耳33、34。
***表带及支脚部的详细情况***
在表带20的另一端设置有作为安装配件的装饰用锁扣(未图示),通过将装饰用锁扣所带有的杆插入表带10的小孔13,从而能够佩戴于手臂。
在优选例中,表带10由弹性体构成。作为弹性体,优选能够注射成型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硅酮树脂、聚氨酯树脂。此外,表带20也同样。
在图2中,中心线72是弹簧杆71的中心线。
在此,尺寸10t表示从弹簧杆71的中心线72到表带10的背面10b的、表带的厚度尺寸。如图2所示可知,表带10的背面10b与表身30接触,从弹簧杆71的中心线72到表身30的尺寸也设定为与尺寸10t大致相同。这是因为,如图1所示,为了使主体部50成为立起的状态,需要以表带10的厚度支承表身30。此外,表带10的尺寸10t只要根据表带10的硬度、主体部50的重量适当地设定为适于维持立起状态的尺寸即可。
而且,在表带10的正面10a设置有一对支脚部11、12。支脚部11、12在表带10的宽度方向上分离地配置,与桌子等载置面60接触。支脚部11、12是由在表带10的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平缓地鼓起的曲面的正面10a上隔着顶部分离地设置的一对凸部构成的支脚。换言之,支脚部11、12是从表带10的正面10a突出的凸部。支脚部11、12的高度一致,支脚部11、12作为支脚与载置面60接触,由此支承表带10以及主体部50。
如图3所示,俯视时,支脚部11、12是呈长方形的凸部,沿着表带10的宽度方向配置长边。支脚部11、12在弹簧杆71的中心线72的附近沿着中心线72分离地配置。在优选例中,支脚部11、12是与表带10主体一体成型的凸部形状。换言之,支脚部11、12由与表带10相同的材料构成。
返回图1。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地放置于桌子上等载置面60时,支脚部11、12为前支脚,表带10的形成有小孔13的延伸部分承担后支脚的作用,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主体部50。此外,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是指载置面60与表盘5所成的角度成为锐角的状态。另外,表带20通过另一端侧与表带10的背面10b抵接而作为支承主体部50的支承杆发挥功能。由此,以表带10为底边,由主体部50和表带20形成桁架形状。另外,此时,表耳31、32被设定成不与载置面60接触。换言之,钟表100具有如下这样的支脚部11、12: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地放置时,支脚部11、12在表带10与表耳31、32相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60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钟表100具有支脚部11、12,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地放置时,该支脚部11、12在表带10与表耳31、32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60接触。
由此,通过设置支脚部11、12,能够在将钟表100放置于桌子上等载置面60时稳定地放置。另外,与使用线作为表带的以往的钟表不同,根据钟表100,由于具备带状的表带,因此对手臂的佩戴感也良好。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无论是作为手表还是作为座钟都使用方便的钟表100。
另外,表带10具有支脚部11、12,支脚部11、12是从表带10的正面10a突出的凸部。
由此,由于支脚部11、12与载置面60接触,因此能够抑制表带10的正面10a受到损伤。
另外,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地放置时,表耳31、32不与载置面60接触。
由此,能够防止对包含表耳31、32的表身30造成损伤。
另外,支脚部11、12由与表带10相同的材料构成。
由此,在表带10的制造工序中能够一起形成支脚部11、12,因此部件数量较少即可,也能够减少制造工时。
另外,根据钟表100,在将表带10置于主体部50的背面侧而放置于载置面60时,能够在表带10的宽度方向上稳定地放置。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无论是作为手表还是作为座钟都使用方便的钟表100。
实施方式2
***表耳的支脚部***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钟表的立体图,与图2对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支脚作为表带10的支脚部11、12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在表带10与表耳31b、32b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60接触的支脚部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b中,构成为,具备突出长度比实施方式1的表耳31、32(图2)长的表耳31b、32b,该表耳31b、32b作为前支脚发挥功能。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与图2的表耳31、32相比,图4的表耳31b、32b从表身30突出的突出长度被设定得较长,并与载置面60接触。而且,表带10未设置支脚部,在表带10与载置面60之间存在间隙。即,表耳31b、32b的延伸部分成为支脚部,换言之,成为表耳31b、32b具有支脚部的结构。除了这些点以外,与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
即使是该结构,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放置于桌子上等时,表耳31b、32b也是前支脚,表带10的形成有小孔13的延伸部分承担后支脚的作用,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主体部5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b,除了实施方式1中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钟表100b具有延伸部分成为支脚部的表耳31b、32b。
由此,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地放置于桌子上等时,表耳31b、32b为前支脚,表带10的形成有小孔13的延伸部分承担后支脚的作用,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主体部50。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无论是作为手表还是作为座钟都使用方便的钟表100b。
实施方式3
***凸部与表耳的复合支脚部***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钟表的立体图,与图2、图4对应。图6是表示支脚部在搭载面上的接地状态的俯视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前支脚为2个支脚部的情况,但只要设置多个即可,例如,也可以设置4个。
在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c中,除了作为实施方式2的支脚部发挥功能的表耳31b、32b之外,还设置有由表带10的凸部构成的支脚部11、12。即,设置有4个支脚部作为前支脚。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6是图5的P方向视图,是表示4个支脚部在载置面60上的接地状态的图。如图6所示,表耳31b、32b被配置为位于主体部的前方,支脚部11、12被配置为位于主体部的后方,并且被配置为当用假想线连接4个支脚部时成为梯形。除了这些点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00c,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钟表100c的支脚部设置有多个。详细而言,在主体部的前方设置有表耳31b、32b,在主体部的后方设置有支脚部11、12。并且,4个支脚部分别设置于梯形的顶点。
由此,在将主体部50立起的状态下将表带10朝下地放置于桌子上等时,表耳31b、32b和支脚部11、12为前支脚,表带10的形成有小孔13的延伸部分承担后支脚的作用,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主体部50。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无论是作为手表还是作为座钟都使用方便的钟表100c。
***变形例**
图7、图8、图9、图10是表示支脚部的不同形态的俯视图,与图3对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小矩形的2处支脚部11、12对设置于表带10的支脚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由凸部构成的支脚部即可。
例如,图7的支脚部14呈沿表带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杆状。
另外,在支脚部14旁边设置有比支脚部14稍短的杆状的支脚部15。另外,支脚部的根数并不限定于2根结构,也可以是3根以上。
图8的支脚部16呈沿表带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杆状,设置于表带10的一边侧。支脚部17呈与支脚部16相同的杆状,设置于表带10的另一边侧。另外,支脚部的根数并不限定于2根结构,也可以是3根以上。
图9的支脚部18呈用细线段将图3的支脚部11、12之间连接而成的形状。两端的鼓起部作为支脚部发挥功能。细线段成为设计上的重点。
另外,图10的支脚部19设置有由凸部构成的“LOGO”这样的文字作为支脚部。此外,并不限定于该文字,例如也可以使用商品名、型号、品牌等标志。
即使是这些支脚部,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作为支脚部稳定地支承主体部50。另外,由于能够实施多样的设计,因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弹性体对表带10的材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由皮革、织物、金属等构成的表带。即使使用这些材料,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成为支脚部的凸部与表带一体地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支脚部。例如,在表带的材料为皮革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针脚形成支脚部。或者,也可以将与表带分开形成的硅酮制的支脚部安装于表带。另外,并不限定于硅酮,只要是弹性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橡胶、弹性体。换言之,支脚部也可以由与表带不同的材料构成。由此,能够实施多样的设计,因此能够提高设计性。

Claims (9)

1.一种钟表,其中,
所述钟表具有:
表带;以及
主体部,其具有与所述表带卡合的表耳,
所述钟表具有支脚部,在将所述主体部立起的状态下将所述表带朝下放置时,所述支脚部在所述表带与所述表耳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表带具有所述支脚部,
所述支脚部是从所述表带的正面突出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支脚部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在将所述主体部立起的状态下将所述表带朝下放置时,
所述表耳不与所述载置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表带的所述支脚部由与所述表带相同的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表带的所述支脚部由与所述表带不同的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表带由弹性体、皮革、织物和金属中的任一种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中,
所述表耳具有所述支脚部。
9.一种表带,其中,
所述表带与具有表耳的主体部卡合,
所述表带具有支脚部,在将所述主体部立起的状态下将所述表带朝下放置时,所述支脚部在所述表带与所述表耳卡合的部位附近与载置面接触。
CN202211187523.2A 2021-10-07 2022-09-28 表带和钟表 Pending CN1159441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5346 2021-10-07
JP2021165346A JP2023056173A (ja) 2021-10-07 2021-10-07 バンド、および、時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149A true CN115944149A (zh) 2023-04-11

Family

ID=8579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7523.2A Pending CN115944149A (zh) 2021-10-07 2022-09-28 表带和钟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6224A1 (zh)
JP (1) JP2023056173A (zh)
CN (1) CN11594414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6173A (ja) 2023-04-19
US20230116224A1 (en)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31459B2 (ja) バンドおよびリスト装置
US7363687B2 (en) Snapping and hinging arrangements, watch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064292B2 (en) Timepiece with stabilizing bezel
JPS58153191A (ja) 一体構造とした腕時計用ケ−スとバンド
US20020145946A1 (en) Case able to be worn on the wrist by means of a wristband associated with a keyboard
KR20170111474A (ko) 스마트 워치
CN115944149A (zh) 表带和钟表
US4879702A (en) Wrist watch
KR20170116485A (ko) 스마트 워치
CN109349750A (zh) 一种腕戴装置
US5577007A (en) Lugs for a wrist-carried instrument
CN111053334A (zh) 钟表表带、钟表用外装部件以及钟表
JP2016505818A (ja) 携行可能な可撓性電子デバイス
JP2023029529A (ja) 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JP2002000321A (ja) 装身具及び腕時計
JP2003043165A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
JPH11211A (ja) バンド取付構造
JPH10197660A (ja) 腕時計のバンド取付構造
EP2319347A2 (en) Snapping and hinging arrangements for watches
CN100379367C (zh) 一种便携式计时器
KR200270782Y1 (ko) 케이스 교체가 가능한 시계
JP3570089B2 (ja) 腕時計
JP2947211B2 (ja) バン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腕装着型機器
JPH10215192A (ja) 腕装着型通信装置
KR20220002428U (ko) 교체가능한 일체형 밴드를 구비하는 손목시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