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3242A -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3242A
CN115933242A CN202211409476.1A CN202211409476A CN115933242A CN 115933242 A CN115933242 A CN 115933242A CN 202211409476 A CN202211409476 A CN 202211409476A CN 115933242 A CN115933242 A CN 115933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flexible circui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94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传峰
王宁
李海龙
刘强
刘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94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3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灯条包括连接在导光板上的灯板、设置在灯板上的发光体以及连接所述灯板与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或所述灯条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发光体,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发光体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折叠缓冲区。该灯条以利用该折叠缓冲区抵消由于导光板膨胀或收缩产生的移动距离,使柔性电路板不会与固定胶带产生干涉,也能避免使发光体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引发灯影不良。

Description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故而在液晶显示设备(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需要设置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设备提供光源。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两类: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以及位于导光板侧面的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体设置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上以组成灯条,柔性电路板的一端通过灯前胶粘贴在导光板的底部,另一端翻转至背板背面,之后通过固定胶带(Cell Tape)将侧入式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Panel)固定在一起。导光板一般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材料制备而成,二者在高低温下均具有一定的膨胀收缩系数,尤其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高低温状态下膨胀收缩系数更大,在某一产品中实测导光板膨胀或缩小1mm左右。该种结构的背光模组在做高温或者温冲时,如图2所示,导光板高温膨胀时产生的作用力先传导至柔性电路板,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导致柔性电路板与背光模组的固定胶带(Cell Tape)产生干涉,同时带动发光二级管移动,使发光二级管与导光板错位导致灯影不良的发生;如图3所示,导光板低温收缩时产生的作用力先传导至柔性电路板,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的同时带动发光二级管移动,使发光二级管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Gap)增大,发光二级管与导光板错位导致灯影不良的发生;此外,灯前胶与导光板持续受力分离,灯前胶激活率失效,导致发光体与导光板的相对错位更为严重,使发光体光线无法完全进入导光板中,致使柔性电路板位置灯前发暗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在高低温冲击下膨胀或收缩,带动柔性电路板、发光二级管移位引发干涉或灯影不良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条,所述灯条包括连接在导光板上的灯板、设置在灯板上的发光体以及连接所述灯板与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或所述灯条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发光体,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发光体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折叠缓冲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缓冲区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叠凸起,所述折叠凸起可以在压缩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缓冲区的压缩伸展余量大于等于所述导光板的膨胀收缩余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缓冲区的折叠凸起在压缩状态时,所述折叠凸起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发光体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灯板或所述导光板连接;第二连接区,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以及,粘贴区,位于所述折叠缓冲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所述粘贴区与背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包括背板正面和背板背面;
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板正面,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个入射面和与所述入射面相接的出射面;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条,所述灯条通过所述灯板或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连接,以使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入射面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缓冲区位于所述背板正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缓冲区与所述背板边缘的距离为0.3±0.1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贴区粘贴在所述背板背面和/或所述背板正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入射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正面的一侧设有光学膜片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包括翻折至导光板上方的框体,所述背板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通孔翻折至所述背板背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上邻近所述发光体的一侧,所述反射膜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在光学膜片组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和,
遮光膜,所述遮光膜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上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所述遮光膜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扩散片,在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反射膜交叠区域且远离所述反射膜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粘贴在所述扩散片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灯条或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灯条,在柔性电路板具有一段折叠缓冲区,当将该灯条设置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时,可以利用该折叠缓冲区抵消由于导光板膨胀或收缩产生的移动距离,即在导光板膨胀时,导光板带动灯板和柔性电路板同步移动或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时,首先压缩折叠缓冲区的压缩余量,在导光板收缩时,导光板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首先拉伸折叠缓冲区的伸长余量,故而发光体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不发生改变,柔性电路板即不会向固定胶带方向发生移动与固定胶带产生干涉,也不会使发光体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引发灯影不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灯条的灯板或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连接,在导光板膨胀或收缩时,导光板将带动灯板和柔性电路板同步移动或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最终使柔性电路板产生一定的移动,由于柔性电路板具有一段折叠缓冲区,可以利用该折叠缓冲区抵消由于导光板膨胀或收缩产生的移动距离,即在导光板膨胀时,导光板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首先压缩折叠缓冲区的压缩余量,在导光板收缩时,导光板带动柔性电路板移动首先拉伸折叠缓冲区的伸长余量,故而发光体与导光板之间的距离不发生改变,柔性电路板也不会向固定胶带方向发生移动与固定胶带产生干涉,也不会使发光体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引发灯影不良。同时,由于灯板或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的连接处受力被折叠缓冲区抵消,故而可以避免灯板或柔性电路板与导光板的连接持续受力分离,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背光模组中在导光板膨胀后的剖面状态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背光模组中在导光板收缩后的剖面状态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在导光板膨胀后的剖面状态图;
图7示出了图4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在导光板膨胀前后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
10、传统柔性电路板;100、背板;110、框体;200、导光板;300、灯条;310、柔性电路板;311、第一连接区;312、发光体固定区;313、折叠缓冲区;314、粘贴区;315、第二连接区;320、发光体;330、灯板;400、灯前胶;500、反射板;600、光学膜片组;610、扩散片;611、支撑板;620、棱镜片;700、反射膜;800、遮光膜;900、固定胶带;1000、控制电路板;1100、玻璃基板;1200、玻璃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申请的第一大方面提出了一种灯条300,该灯条300可以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灯条300包括连接在导光板200上的灯板330、设置在灯板330上的发光体320以及连接所述灯板330与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310,或所述灯条300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光板200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310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10上的发光体320,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310包括位于发光体320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折叠缓冲区313。
在本实施例灯条300中,柔性电路板310具有一段折叠缓冲区313,当将该灯条300设置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时,可以利用该折叠缓冲区313抵消由于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产生的移动距离,即在导光板200膨胀时,导光板200带动灯板330和柔性电路板310同步移动或带动柔性电路板310移动时,首先压缩折叠缓冲区313的压缩余量,在导光板200收缩时,导光板200带动柔性电路板310移动首先拉伸折叠缓冲区313的伸长余量,故而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距离不发生改变,柔性电路板310即不会向固定胶带900方向发生移动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也不会使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引发灯影不良。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发光体32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折叠缓冲区313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叠凸起,折叠凸起可以在压缩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优选的,折叠缓冲区313的压缩伸展余量大于等于导光板200的膨胀收缩余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导光板200的高温膨胀量可以获得柔性电路板310的折叠缓冲区313的最小压缩伸展余量,进而可以反推折叠缓冲区313的结构。如图7所示,设定折叠缓冲区313的三角形波折叠凸起数量为n,三角形波夹角为α,三角形波的高度为H(相当于折叠缓冲区313的高度),则柔性电路板310的折叠缓冲区313的压缩伸展余量为2n*H/Cosα,在已知设定的折叠缓冲区313的最小压缩伸展余量和折叠缓冲区313的最大高度的情况下,可以推知折叠缓冲区313设置的三角形波的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7所示,折叠缓冲区313的折叠凸起在压缩状态时,折叠凸起的最大高度小于发光体32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折叠缓冲区313的最大高度,从而使在折叠缓冲区313在导光板200膨胀时产生的作用力施加至折叠缓冲区313后,折叠缓冲区313被压缩形成的最大高度不会超过发光体320的高度,即不会与该区域上方的结构产生干涉,避免产生干涉影响折叠缓冲区313自身的压缩折叠压缩或拉伸伸展。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柔性电路板310还包括:第一连接区311,与灯板330或导光板200连接;第二连接区315,与主控电路板连接,以及,粘贴区314,位于折叠缓冲区313与第二连接区315之间,粘贴区314与背板100连接。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10的第一连接区311与导光板200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区311可以通过灯前胶400粘贴在导光板200的底部,柔性电路板310翻转至背板100背面以使第二连接区315可以与位于背板100背面的主控电路板连接。同时,通过使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粘贴在背板100上,使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固定在背板100上,使柔性电路板310分二段固定在导光板200和背板100上,可以有效防止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附近区域移位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进一步可选的,在第一连接区311与折叠缓冲区313之间设有发光体固定区312,发光体320设置在该发光体固定区312上。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10的第一连接区311与灯板330连接,灯板330进一步与导光板200连接,例如灯板330可以通过灯前胶400粘贴在导光板200的底部,柔性电路板310翻转至背板100背面以使第二连接区315可以与位于背板100背面的主控电路板连接。同时,通过使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粘贴在背板100上,使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固定在背板100上,使柔性电路板310分二段固定在导光板200和背板100上,可以有效防止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附近区域移位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的第二大方面提出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4和图5所示,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100,包括背板100正面和背板100背面;
导光板200,设置在背板100正面,导光板200具有至少一个入射面和与入射面相接的出射面;以及,
上述的灯条300,灯条300通过灯板330或柔性电路板310与导光板200的底面连接,以使发光体320与入射面相对。
本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4所示和图5所示,灯条300的灯板330或柔性电路板310与导光板200连接,实现灯条300与导光板200的固定连接,在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时,导光板200将带动灯板330和柔性电路板310同步移动或带动柔性电路板310移动,最终使柔性电路板310产生一定的移动,由于柔性电路板310具有一段折叠缓冲区313,可以利用该折叠缓冲区313抵消由于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产生的移动距离,即在导光板200膨胀时,导光板200带动柔性电路板310移动首先压缩折叠缓冲区313的压缩余量,在导光板200收缩时,导光板200带动柔性电路板310移动首先拉伸折叠缓冲区313的伸长余量,故而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距离不发生改变,柔性电路板310也不会向固定胶带900方向发生移动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也不会使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引发灯影不良。同时,由于灯板330或柔性电路板310与导光板200的连接处受力被折叠缓冲区313抵消,故而可以避免第一连接区311的灯前胶400与导光板200持续受力分离,提高侧入使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故而在液晶显示设备中需要设置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设备提供光源。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两类: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侧入式背光模组形成的现实装置具有耗电少、厚度薄、成本低的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如图1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0、设置在背板100上的导光板200以及位于导光板200入射面的发光二级管,其中,发光二级管设置在传统的灯板330或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上,以与传统的柔性电路板31010组成传统的灯条300结构,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的一端通过灯前胶400粘贴在导光板200的底部,另一端翻转至背板100背面,以与主控制电路连接。框体110扣设在该侧入式背光模组上,用于支撑设置显示面板(Panel),之后通过固定胶带900(Cell Tape)将侧入式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固定在一起。该种结构的背光模组由于传统柔性电路板310平铺设置在背板100上,传统柔性电路板310在发光体320与背板100边缘预留约1.0mm的间隙。如图2所示,导光板200在高温膨胀时产生的作用力先传导至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上,带动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向图中右侧移动导致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与背光模组的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同时带动发光体320移动,使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错位导致灯影不良的发生;如图3所示,导光板200在低温收缩时产生的作用力先传导至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带动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向图中左侧移动的同时带动发光体320移动,使发光二级管与导光板200之间的间距(Gap)增大,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错位导致灯影不良的发生;即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在受力时将整体产生移动,进而导致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距离改变,且传统柔性电路板31010整体向固定胶带900方向伸出进而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
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抵消由于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引起的柔性电路板310移动的发明构思,提出了在柔性电路板310上设置一段折叠缓冲区313,以吸收由于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引起的柔性电路板310的位移,通过折叠缓冲区313的折叠或拉伸抵消导光板200的膨胀或收缩,从而确保柔性电路板310与主控电路板连接的部分在背板100上的位置相对固定,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间隙固定,避免由于灯条300随导光板200的整体移动而产生的灯影不良或干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该折叠缓冲区313在导光板200的膨胀和收缩方向具有褶皱弯曲,能够使折叠缓冲区313具有与弹簧相似的缓冲作用。由于灯条300通过灯板330或柔性电路板310可以粘贴在导光板200的入射面的底部,故而在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时,发光体320能够随着导光板200同步移动,折叠缓冲区313能够吸收导光板200移动的作用力和位移,与主控电路板的连接区域不会同步产生移动。在柔性电路板310受到导光板200膨胀产生的压力时,首先压缩折叠缓冲区313以使第一连接区311、第二连接区315以及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的相对位置不变;在柔性电路板310受到导光板200收缩产生的拉力时,首先拉伸缩折叠缓冲区313以使第一连接区311、第二连接区315以及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的相对位置不变。柔性电路板310在邻近固定胶带900一侧的区域相对于背板100的位置不会移动、不会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发光体320随导光板200同步移动故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距离不变,能够避免由于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引发的灯影不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灯板330或柔性电路板310上的发光体320介于导光板200
与折叠缓冲区313之间,且灯板330与柔性电路板310与导光板200固定连接,故而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连接类似与刚性连接,在移动过程中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距离不变,故而可以维持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的入射面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光板200设有一个入射面,灯条300的发光体320发出的光线通过该入射面进入导光板200,进而从与入射面相接的出射面发出,通过导光板200改变了光线的方向。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板200也可以设置两个位于导光板200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入射面,在导光板200相对的两侧入射面分别设置一组灯条300,导光板200两侧的灯条300设置方式和原理与本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折叠缓冲区313位于背板100正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折叠缓冲区313能够抵消吸收导光板200的膨胀或收缩引起的柔性电路板310的移动位移,优选使折叠缓冲区313尽可能靠近导光板200,故而在本实施例中,使折叠缓冲区313与导光板200同样设置在背板100正面,导光板200膨胀或收缩产生的作用力不用改变方向即可施加于折叠缓冲区313,从而使折叠缓冲区313可以更好地吸收导光板200的膨胀或收缩产生的应力和形变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折叠缓冲区313与背板100边缘的距离为0.3±0.1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折叠缓冲区313与背板100边缘的距离为0.3±0.1mm,从而使折叠缓冲区313在压缩或展开过程中,不会突破背板100边缘而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粘贴区314粘贴在背板100背面和/或背板100正面。
在本实施例中,粘贴区314可以粘贴在背板100背面,即使柔性电路板310远离导光板200的一端固定在背板100背面,从而使邻近固定胶带900的柔性电路板310部分固定在背板100上,可以有效避免该部分柔性电路板310在导光板200的膨胀或收缩作用下产生移动,进而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10的粘贴区314在粘贴在背板100背面后,柔性电路板310反折至背板100背面后,能使控电路连接区与控制电路板10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粘贴区314可以粘贴在背板100正面,能够使折叠缓冲区313邻近背板100边缘的部分通过粘贴区314得到固定,在折叠缓冲区313受到导光板200的膨胀或收缩产生的作用力时,折叠缓冲区313邻近背板100边缘的部分不会产生移动,不会使柔性线路板在绕背板100正面折叠至背板100背面的部分受力移动而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提高了抵抗柔性电路板310与固定胶带900产生干涉的能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粘贴区314同时粘贴在背板100正面和背面,具有的效果与粘贴区314单独粘贴在背板100正面或背面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发光体320与入射面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体320设置在导光板200的侧面,使发光体320发出的光线通过位于导光板200侧面的入射面中,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入射面的间距越小,光线进入导光板200的入光效率就越高。通过使发光体320与入射面贴合,可以使发光体320发出的光直接进入入射面,较大地提高了入光效率。同时,由于用于承载设置发光体320的柔性电路板310具有第一连接区311粘贴在入射面的底部,故而柔性电路板310的第一连接区311和发光体固定区312能够与导光板200同步移动,即可以是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上的入射面同步移动,可以确保发光体320与导光板200上的入射面间距固定,在提高入光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灯影不良现象的出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背板100与导光板200之间设有反射板500,导光板200远离背板100正面的一侧设有光学膜片组6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背板100与导光板200之间设置反射板500,能够通过反射板500反射光线至导光板200的出射面,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通过在导光板200的出射面设置光学膜片组600,以调整导光板200出射面射出的光线并将调整后的光线传递至显示面板。可选的,光学膜片组600可以包括扩散片610、棱镜片620以及增光片等,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适当的光学膜片组600合。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背板100包括翻折至导光板200上方的框体110,背板100开设有通孔以使柔性电路板310穿过所述通孔翻折至所述背板100背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膜700,所述反射膜700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110上邻近所述发光体320的一侧,所述反射膜700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在光学膜片组600与所述导光板200之间;和,
遮光膜800,所述遮光膜800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110上远离所述发光体320的一侧,所述遮光膜800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600与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膜700可以通过其上表面的胶层粘贴在框体110的底部和光学膜片组600的底部。通过设置反射膜700,使发光体320发射至该区域的光线反射回发光体320区域,进而使光线进入导光板200的入射面,以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此外,通过设置反射膜700,还可以避免该区域的漏光。进一步可选地,反射膜700为U折反射膜700,位于发光体320的上侧且粘贴在此处形成的U折上,可以起到遮挡、反射发光体320光束或灯影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膜800可以覆盖框体110与光学膜片组600的相接区域,能够有效避免相接区域产生漏光缺陷,还可达到改善发光体320光束和粘贴背光模组膜材的作用。如图4和图5所示,在框体110的遮光膜800上方还设有显示面板,侧入式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通过固定胶带900加以固定,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设有玻璃基板1100和玻璃盖板1200,玻璃基板1100和玻璃盖板1200通过框体110得到支撑。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光学膜片组600包括扩散片610,在扩散片610与反射膜700交叠区域且远离反射膜700的一侧设有支撑,支撑粘贴在扩散片6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611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而成,支撑板611设置在扩散片610与反射膜700交叠区域,可以补屏该区域的U折段差,如图4和图5所示,填平玻璃基板1100与反射膜700之间的间隙,以减少破片的发生。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灯条300或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出光侧。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是平板电脑,此外还可以是其他液晶显示设备。
因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连接在导光板上的灯板、设置在灯板上的发光体以及连接所述灯板与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或所述灯条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发光体,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发光体与所述主控电路板之间的折叠缓冲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缓冲区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叠凸起,所述折叠凸起可以在压缩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缓冲区的压缩伸展余量大于等于所述导光板的膨胀收缩余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缓冲区的折叠凸起在压缩状态时,所述折叠凸起的最大高度小于所述发光体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
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灯板或所述导光板连接;
第二连接区,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以及,
粘贴区,位于所述折叠缓冲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所述粘贴区与背板连接。
6.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包括背板正面和背板背面;
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板正面,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个入射面和与所述入射面相接的出射面;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条,所述灯条通过所述灯板或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连接,以使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入射面相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缓冲区位于所述背板正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缓冲区与所述背板边缘的距离为0.3±0.1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区粘贴在所述背板背面和/或所述背板正面。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入射面贴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反射板;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正面的一侧设有光学膜片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翻折至导光板上方的框体,所述背板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通孔翻折至所述背板背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上邻近所述发光体的一侧,所述反射膜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在光学膜片组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和,
遮光膜,所述遮光膜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上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所述遮光膜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与显示面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扩散片,在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反射膜交叠区域且远离所述反射膜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粘贴在所述扩散片上。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灯条或如权利要求6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2211409476.1A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933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9476.1A CN115933242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9476.1A CN115933242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3242A true CN115933242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9476.1A Pending CN115933242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324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0683A (ja) * 2006-04-04 2007-10-25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34692A (ja) * 2009-07-30 2011-02-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40068725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 장치
CN213814201U (zh) * 2020-12-22 2021-07-2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25488A (zh) * 2021-08-11 2021-11-09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606120U (zh) * 2022-03-21 2022-10-18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可维持反射片折边设计角度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0683A (ja) * 2006-04-04 2007-10-25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34692A (ja) * 2009-07-30 2011-02-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40068725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 장치
CN213814201U (zh) * 2020-12-22 2021-07-27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25488A (zh) * 2021-08-11 2021-11-09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606120U (zh) * 2022-03-21 2022-10-18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可维持反射片折边设计角度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5362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WI407199B (zh) 平面顯示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21112356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03069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785066Y (zh) 显示模组
CN105785498A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89523B (zh) 背光模组
US11347104B2 (en) Backlight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000433A (zh) 背光模组
CN106896578A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11830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210668U (zh)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104503125A (zh) 胶框、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
WO2017067101A1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1778530A (zh)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8267892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416199U (zh) 移动设备及液晶屏背光模组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117086U (zh) 一种避免外观面缝隙漏光的液晶模组结构
CN102635810A (zh) 背光模组
CN114267261A (zh) 拼接式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和拼接显示装置
CN213634059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933242A (zh) 一种灯条、侧入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6411803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5416205U (zh) 一种反射罩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