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8530A -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8530A CN101778530A CN200910076173A CN200910076173A CN101778530A CN 101778530 A CN101778530 A CN 101778530A CN 200910076173 A CN200910076173 A CN 200910076173A CN 200910076173 A CN200910076173 A CN 200910076173A CN 101778530 A CN101778530 A CN 1017785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backlight
- pcb
- liquid crys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该驱动印刷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用于贴装光源;驱动印刷电路板在组装状态时,布设有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主框架,以及嵌设在主框架中的液晶面板、驱动印刷电路板和背光模组,其中:驱动印刷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贴装有光源;驱动印刷电路板布设有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与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集成到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模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板显示(Flat Panel Display;以下简称:FPD)技术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LCD)居于统治地位,而透射式LCD又是当前LCD技术的主流。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因此背光模组是透射式LCD中的必要部件。
透射式LCD按照背光源的安装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采用侧光式背光模组是实现LCD薄型化的重要手段。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侧光式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液晶面板10、用于布设液晶面板驱动电路的驱动印刷电路板20、背光模组30和主框架40,液晶面板10、驱动印刷电路板20和背光模组30均嵌设固定在主框架40中。背光模组30主要包括底反射片31、背光框架32、灯管组33、导光板34、扩散片35、下棱镜片36、上棱镜片37和遮光片38。其中,灯管组33包括背光印刷电路板331和光源332,背光印刷电路板331上布设有驱动光源332点亮的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以及其他的电气元件334,背光框架32可以为主框架40的一部分或与主框架40组合设置。
现有技术中的光源大都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LED),且一般将LED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以下简称:SMT)贴设在印刷电路板上形成灯管组。上述这种典型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其基本工作过程如下:光源在电路驱动下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前端侧面耦合进入导光板,而后在导光板上下表面和两侧面间来回全反射,向导光板的末端侧面方向推进,当光线射到下表面的散射网点时发生散射并破坏全反射条件,从而使部分散射光线从上表面透射出导光板成为输出光,为液晶分子提供光源从而显示图像。底反射板可以将导光板下表面漏出的散射光线重新反射入导光板中,扩散板可以缓解辉斑,棱镜片和偏振片可以增加正面发光强度,背光源中的各个光学膜层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设置。
上述结构的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式计算机及各种大型显示器的LCD中,但是上述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具有上述结构的背光模组,其组装方式如下:首先将框架与导光板卡合;贴敷底反射片和灯管组;依次组装各光学膜层;贴敷遮光胶带作为遮光片。在上述过程中,需要独立的灯管组贴敷步骤,一般是在印刷电路板上贴敷双面胶而后粘贴于背光框架上,致使背光模组的组装工序复杂,且由于工序复杂而导致对位精度要求高,组装效率低,易于产生不良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以简化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和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用于贴装光源;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在组装状态时,布设有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主框架,以及嵌设在所述主框架中的液晶面板、驱动印刷电路板和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贴装有光源;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布设有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与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集成到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在组装背光模组时,无须独立组装背光印刷电路板,取消了灯管组的贴装工序,简化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组装难度。工序的简化可以提高组装效率,且由于工序的简化使得出错率降低,因而能够提高成品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一块专用于布设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因此也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还能够使背光模组进一步的薄型化,适应于当前手机等微型化电子产品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侧光式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印刷电路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液晶面板 20-驱动印刷电路板 21-液晶面板驱动电路
30-背光模组 31-底反射片 32-背光框架
33-灯管组 331-背光印刷电路板 332-光源
333-背光模组驱动电路 334-电气元件 34-导光板
35-扩散片 36-下棱镜片 37-上棱镜片
38-遮光片 40-主框架 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驱动印刷电路板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驱动印刷电路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驱动印刷电路板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印刷电路板20具体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以下简称:FPCB)制作,在驱动印刷电路板20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1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用于贴装光源332;驱动印刷电路板20在组装状态时,布设有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较佳的是,驱动印刷电路板在组装状态时,采用SMT贴装LED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作为光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与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集成到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具体可以是将背光印刷电路板集成到驱动印刷电路板中。在组装时,通过弯折FPCB来使背光模组驱动电路及其上贴设的光源嵌设入背光模组中,从而在组装背光模组时,无须独立组装背光印刷电路板,取消了灯管组的贴装工序。在组装液晶面板时,可在一个步骤中完成原有驱动印刷电路板和背光印刷电路板的组装,简化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组装难度。工序的简化可以提高组装效率,且由于工序的简化使得出错率降低,因而能够提高成品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一块专用于布设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因此也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还能够使背光模组进一步的薄型化,适应于当前手机等微型化电子产品的发展需求。
液晶显示器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主框架40,以及嵌设在主框架40中的液晶面板10、驱动印刷电路板20和背光模组30。其中,主框架40可以是一个既用于嵌设液晶面板10也用于嵌设背光模组30的整体框架结构,也可以为分别嵌设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组30的框架组装在一起的框架结构。驱动印刷电路板20具体为FPCB,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1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上贴装有光源332;驱动印刷电路板20布设有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30中。
本实施例中,该光源较佳的为LED,采用SMT贴装在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
本实施例具体为采用侧光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如图4所示,驱动印刷电路板20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1的部分夹设在液晶面板10和背光模组30之间,与液晶面板10上的驱动阵列电气连接,所谓驱动阵列即驱动液晶面板10各个像素按照图像信息进行显示的阵列,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1分别与栅极扫描线和阵列扫描线相连。主框架40下表面邻近背光模组30中导光板34的侧边处开设有凹槽41;驱动印刷电路板20从背光模组30的侧边弯折向下,驱动印刷电路板20上布设有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30的下方,且使得光源332嵌设入凹槽41中。在具体设置时,可以设置液晶面板驱动电路21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33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使得在弯折后,光源332可以恰巧对位地嵌设入凹槽41中。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与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集成到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则在组装背光模组时,无须独立组装背光印刷电路板,取消了灯管组的贴装工序。在组装液晶面板时,可在一个步骤中完成原有驱动印刷电路板和背光印刷电路板的组装,简化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组装难度。工序的简化可以提高组装效率,且由于工序的简化使得出错率降低,因而能够提高成品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一块专用于布设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因此也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还能够使背光模组进一步的薄型化,适应于当前手机等微型化电子产品的发展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驱动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用于贴装光源;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在组装状态时,布设有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在组装状态时,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贴装发光二极管到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作为光源。
3.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主框架,以及嵌设在所述主框架中的液晶面板、驱动印刷电路板和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上布设有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和背光模组驱动电路;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贴装有光源;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布设有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背光模组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贴装在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布设有所述液晶面板驱动电路的部分夹设在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与液晶面板上的驱动阵列电气连接;所述主框架下表面邻近所述背光模组中导光板的侧边处开设有凹槽;所述驱动印刷电路板从背光模组的侧边弯折向下,其上布设有所述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的部分弯折至所述背光模组的下方,且所述光源嵌设入所述凹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76173A CN101778530A (zh) | 2009-01-09 | 2009-01-09 |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76173A CN101778530A (zh) | 2009-01-09 | 2009-01-09 |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8530A true CN101778530A (zh) | 2010-07-14 |
Family
ID=4251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76173A Pending CN101778530A (zh) | 2009-01-09 | 2009-01-09 |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78530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31504A1 (zh) * | 2010-09-08 | 2012-03-15 | 海尔集团公司 | 显示装置及源极驱动板 |
CN103278944A (zh) * | 2012-08-23 | 2013-09-0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917039A (zh) * | 2013-06-20 | 2014-07-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背光组件的粘贴方法和液晶显示模组 |
CN104155783A (zh) * | 2013-05-14 | 2014-11-19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器 |
CN105301821A (zh) * | 2015-11-11 | 2016-02-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8766250A (zh) * | 2018-08-23 | 2018-11-0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板和显示装置 |
WO2019218565A1 (zh) * | 2018-05-18 | 2019-11-2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
2009
- 2009-01-09 CN CN200910076173A patent/CN10177853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31504A1 (zh) * | 2010-09-08 | 2012-03-15 | 海尔集团公司 | 显示装置及源极驱动板 |
CN103278944A (zh) * | 2012-08-23 | 2013-09-0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155783A (zh) * | 2013-05-14 | 2014-11-19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器 |
CN103917039A (zh) * | 2013-06-20 | 2014-07-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背光组件的粘贴方法和液晶显示模组 |
CN103917039B (zh) * | 2013-06-20 | 2018-05-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背光组件的粘贴方法和液晶显示模组 |
CN105301821A (zh) * | 2015-11-11 | 2016-02-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WO2019218565A1 (zh) * | 2018-05-18 | 2019-11-2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08766250A (zh) * | 2018-08-23 | 2018-11-0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0037730A1 (zh) * | 2018-08-23 | 2020-02-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板和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75703B1 (ko) |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 |
CN101556007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1661192B (zh) |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778530A (zh) |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 |
CN202216081U (zh) | 一种局部调光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 |
CN202152969U (zh) | 一种下扩散片及其侧光源led背光模块 | |
KR20160072240A (ko) |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상기 백라이트 모듈을 이용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1539258B (zh) |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 |
CN105044981A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
US9684122B2 (en) |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light leakage preven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2361206U (zh) |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6842696A (zh) | 一种背光模组 | |
CN203052434U (zh) |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4503125A (zh) | 胶框、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 | |
CN101493604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2635810A (zh) | 背光模组 | |
CN107340644A (zh) | 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3105694A (zh) | 液晶面板组件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785066Y (zh) | 显示模组 | |
CN102235620B (zh) | 液晶显示器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 |
CN107505771A (zh) | 背光模块及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 |
US20150205165A1 (en) |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 |
US990516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201083927Y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748646A (zh) | 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